万有引力定律 定 力



 文/  陈晓萍

  一个喜欢穿带

   帽球衣和拖鞋的美国少年,生性腼腆,沉默寡言,内心深处却有着与他人交往的强烈愿望。怎么办呢?他没有去修社交课程,但却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法,那就是通过电脑这个中介与朋友见面、聊天、保持联络,并通过已有的朋友结识新交。这样既可以避免真见面的局促,又可以“见”到对方,可谓两全其美。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用35美元在网上注册了一个公司网址,然后躲在自己的大学宿舍里用自己的电脑开始构思设计这个见面和交流的平台。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平台建成了。他把消息发给了自己的朋友和本校的大学生,没有多久,差不多全校的学生都在这个平台注册,大家随时把自己的新闻、新照片、新见解放在上面,让自己的朋友得知自己的最新消息,同时也了解朋友们的最新进展。看见自己设计的平台如此受同伴喜爱,他于是决定把它推广到其他大学。两个月后,30个美国大学的学生都迷上了这个平台,接近10万人成了它的常客。他的同学见状便带他去曼哈顿见投资者。有一个投资者当场决定用一千万美元买下他的公司,那一年,他才刚刚过了自己的20岁生日,而公司才是4个月的婴儿。可是,他连眼睛都不眨就拒绝了这个1千万。

  同年秋天,因为网站客流量的急速增加,需要购买大量的服务器,他感到了经济压力。他先花完了自己平时积攒下来的2万美元,然后拉上一个同学去加州寻找他心目中的网络先驱加盟公司。此时网站的会员量已经达到20万,形势紧张。通过介绍他们有机会与网络大腕人物彼得见面,他还是穿着拖鞋作了演讲,该演讲让彼得立刻对他刮目相看。当场决定个人入股投资50万美元,占据公司股份的10.2%。如此一来,公司的价值就达到了490万美元。10个月之后,会员量激增至50万,投下去的50万美元也不够用了。虽然很多VC(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都对他趋之若鹜,但是他一直对VC心存戒心,还是想通过朋友集资。他的朋友介绍他认识了华盛顿邮报的老板格拉姆先生,一听他说完他对公司未来的描述,格拉姆立刻爽快决定投资600万拥有10%的股份,这样公司的价值就一下增加到了六千万,他当时心里异常感动。有意思的是,投资公司听说他要集资之后,蜂拥而来,这段时间先后有12家VC公司,4家高科技公司提出投资入股。他的高参也忍不住劝他接受,但他准备接受邮报的投资。

  正在快要签署协议的时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有一家VC公司的老板对他紧追不放,不管他如何拒绝,都会想办法到他的办公室与他讨论投资之事。有一次他干脆把一张开价书撂在桌上,上面写着投资8千万入股占总股的10%。这个价格使整个高管团队都震惊了。可是之前已经答应了接受邮报的入股,现在怎么办呢?晚上老板宴请吃饭,买了价格400美元一瓶的好酒,还不足21岁的他却只喝雪碧。晚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他不见了踪影。他的好友去厕所找他,却发现他在那儿号啕大哭,说自己陷入了道德困境,不知道该怎么办。朋友说如果你实在不能决定的话,干脆与格拉姆谈一谈,请他为你出出主意。格拉姆听了之后显然很失望,但是又为他能就此事与他开怀畅谈感到他的不平凡。老先生问他这8千万对他是否很重要,他说是的,这8千万不仅能让公司不欠债,而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不需要再借钱,让公司会有相当连续的良好发展。但是因为之前已经答应了邮报,自己如果接受的话,内心会不安一辈子。老先生听了之后,立刻就说,“小伙子,从现在开始你不需再有思想负担了,因为我刚刚撕毁了我们的协议。祝你的公司前程似锦。”他看到老先生高尚的人格,心中充满了崇敬。后来他邀请老先生加入了公司的董事会。

  最富戏剧性的要算MTV母公司维康的老板沃尔夫了。为了与他见上面,沃尔夫可算费尽了心机:不断给他发短信说自己不久要到加州出差,想顺便邀请他吃顿便饭;还说他有一家私人直升飞机,他可以用飞机从加州接他送他回纽约的父母家过节等等。他终于决定搭乘沃尔夫的私人飞机回家,在飞机上他们单独交谈了五个小时。但有趣的是,在这五个小时中,掌握主动的不是沃尔夫,而是他,因为他一路不停地问沃尔夫有关MTV和维康公司如何运作的各种问题。

  在此之后,沃尔夫经常去找他,向他提出各种投资或购买方案。沃尔夫去他住的公寓看,房间里乱糟糟的,地上有一个床垫,还有很多书。沃尔夫于是问他,“你为什么不把公司卖给我?卖给我的话你马上就富裕了!”可是他却说:“你看见了我的生活方式,我不愁吃不愁穿,根本不需要钱。”沃尔夫还是不甘心:“我出资8亿美元买你公司51%的股权如何?”他依然不为所动,不愿意把自己的公司交给别人。因为从创办公司这一天起,他已经下定决心,他要追求的是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让人从孤岛的状态改变成互相关联的状态。他要改变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当然后来更有微软公司总裁鲍默的追逐。在对鲍默不屈不挠的投资入股建议生厌之时,他报了一个天价,说自己的公司值150亿美元。鲍默想了一想,就说,“那我就出资150亿把公司买下来。”依然遭到他的拒绝。最后,微软用2亿4千万美元购买了他公司1.6%的股份。

  看到这里,你大概已经知道了这个故事中的“他”是谁。这个面对大量金钱始终头脑清醒、保持定力的人,就是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今年26岁。Facebook目前已变成在全球拥有5亿人口的王国,在这个既真实又虚拟的国度里,生活在全球各个角落的人都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与他们的朋友分享信息和资讯,分享幽默和快乐,分享忧伤和梦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定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就是定力。

  坐怀不乱,荣辱不惊,把握道德底线,这就是定力。

  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认准目标、不为各种诱惑所动,这就是定力。

  有定力者必成大器。

 万有引力定律 定 力
  2010年6月于美国西雅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9575.html

更多阅读

万有引力定律与荒谬的实验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有非常明显的错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在建立过程中,利用过开普勒第三定律和行星的公转周期,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内容是:“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现在的科学家已经证实:“行星的

《财神客栈》:透过喜剧的外衣看其现实主义本质

寒心兽认为,任何文学、艺术及影视作品均有其社会背景或原型,并以夸张、抽象等方式反映社会现实,没有现实意义的作品,终将被社会遗忘,无论在开始时它是多么受欢迎。《财神客栈》虽然被定位为一部喜剧电影,但其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却远非那些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与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

物理小论文PB05000821 吴瑞阳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我们大家都知道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现的,小时候我们也听说过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但它的发现岂只是看见苹果落地这么简单?万有引力公式: 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量。在牛

推翻“万有引力”定律的九大证据 引力波推翻万有引力

2013-03-21 18:45:08|分类: 历史人文 |字号订阅本文转载自无形客《推翻“万有引力”定律的九大证据》众所周知,“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十七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的。牛顿根据当时对太阳系内行星运行观测的数据,结合自己和前人发现的的

声明:《万有引力定律 定 力》为网友酷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