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养生 立秋节气养生方法

  立也,始也,立秋标志着从这一天开始,将进入秋天,所以叫立秋。从立秋开始,早晚虽然开始有凉意,但中午依然很热。所以立秋后依然要注意避热纳凉,早睡早起。

  立秋到秋分之间,属于“入地户”,气化由阳入阴,天气渐凉,热渐退昼渐短,夜渐长气候由热转凉,大地逐渐转为收藏。所以,从立秋起,要开始养阳。

  第一,人体气血也开始逐渐内收,表现为呼吸、心跳逐渐变慢一些,新陈代谢也开始减慢,以适应与自然相应,脏气开始内藏的需要。所以从立秋起,要开始养收。

  第二,夏秋之交,天气忽冷忽热,燥湿不调,寒温难定,阴阳气交不稳定,容易得病,所以就要养好生。

  第三,养生原则早卧早起、多做深呼吸,多吃润肺生津之品。

  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但不能“乱补”。

  在立秋过后,很多“苦夏”、在夏天里食欲比较差的人,食欲逐渐好转,因此主动或被动地开始贴秋膘;一些老人更讲究主动贴秋膘。不过专家提醒人们,不要急着贴秋膘。因为此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还没有调理过来,如果吃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因此吃肉要适当,最好等到天真正凉下来以后,再多增加肉食。那些患有胃肠道疾病、高血脂、慢性中风等疾病的人,不宜摄入肉食太多。

  立秋进补的原则是“少辛多酸”,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适当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养肝。要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另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

  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中医养生还提倡立秋后每天早晨喝粥,粥利于健脾,可助脾胃滋阴,平衡健旺的阳气。

  立秋之后还要谨记“秋瓜坏肚”。不论西瓜或香瓜、菜瓜,都不能任意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阳气。夏令大量食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腹泻、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

立秋节气养生 立秋节气养生方法

        注:更多精彩养生保健常识请关注爱华健康知识栏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45471/654851724.html

更多阅读

立秋节气养生 立秋节气养生短信祝福语2014

  立秋节气养生短信祝福语2014  .萝卜白菜,立秋信赖,健康崇拜,快乐天籁,平淡清雅,立秋最爱,不狂不燥,寻常心态,茶前茶后,最是有爱,一生幸福,让人青睐,立秋,要留意保养哦。  .立秋之日凉风至,余热未消要留意;一日三餐配仔细,悲秋不可要谨记;

立秋养生小知识:吃枇杷给肺“补水”

  这两天,有点热。进入八月人们就开始关心什么时候立秋、立秋后还热吗、立秋养生、立秋吃什么等问题。据了解,立秋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8月7、8或9日。我国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立秋养生应该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立秋以后,

立秋养生 立秋养生为什么吃玉米丝瓜

   立秋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夏季的炎热将离我们而去,这个时候身体的各个器官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着一定的改变, 所以我们要注意养生,注意调整饮食,那么在这样的节气,我们吃什么更有利于健康呢?专家提示我们:立秋的最佳时令饮食是玉

立秋节气养生 立秋节气养生方法

  立也,始也,立秋标志着从这一天开始,将进入秋天,所以叫立秋。从立秋开始,早晚虽然开始有凉意,但中午依然很热。所以立秋后依然要注意避热纳凉,早睡早起。  立秋到秋分之间,属于“入地户”,气化由阳入阴,天气渐凉,热渐退昼渐短,夜渐长气候

立秋养生 立秋养生8个常识

   8月8日立秋,立秋带来的首先是天气变化。但立秋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热未消,处暑节气也将接踵而来,“秋老虎”也虎视眈眈,天气逐渐转向干热。所以立秋节气后虽早晚会比较凉、温差变大,白天尤其是午间依然闷热。此时人易倦

声明:《立秋节气养生 立秋节气养生方法》为网友豹纹绣花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