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成语故事 成语洛阳纸贵的故事

洛阳纸贵成语故事 成语洛阳纸贵的故事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谅也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342871/852157203.html

更多阅读

洛阳纸贵的故事 成语洛阳纸贵视频

西晋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名叫左思,字太冲,山东临淄人。左思出身寒微,不善交友,而且相貌丑陋,说话还有点口吃。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他的父亲左雍对此十分失望

成语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基本释义,洛阳纸贵-成语资料

洛阳纸贵,中国古代成语,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洛阳纸贵_洛阳纸贵 -基

请君入瓮的故事 洛阳纸贵的故事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

晨钟暮鼓 晨钟暮鼓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洛阳附近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在长约一公里山崖上,共雕刻佛像近十万尊,艺术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寺内供奉的是卢舍那佛,高17米。杜甫作《游龙门奉先寺》描写僧侣的晨钟暮鼓生活:“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

披荆斩棘 成语故事 披荆斩棘的成语故事

披荆斩棘的成语故事    冯异是东汉初期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大将,立下不少战功,成为东汉的开国功臣之一。公元二十五年,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做了皇帝,他派冯异大将军平定了关中。以后,刘秀封冯异为

声明:《洛阳纸贵成语故事 成语洛阳纸贵的故事》为网友海未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