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陕西省gdp预测 2016陕西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及答案

  陕西省公务员考试主要考察的是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你对陕西省公务员考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于2016陕西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6陕西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目(一)

  1、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 )。

  A、辛亥革命运动 B、新文化主义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共一大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辛丑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马关条约》

  3、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的是( )两件事”。

  A、出主意、用干部 B、任人唯贤、五湖四海

  C、知人善任、用得其当 D、发挥表率、管好下属

  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 )。

  A、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D、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5、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这体现了( )。

  A、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以人为本

  B、依法行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C、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心系群众

  D、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服务人民

  6、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2016陕西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从而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本题答案选C。

  2、【答案】D。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1901年的《辛丑条约》属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的,1844年美、法两国迫使中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故本题答案选D。

  3、【答案】A。解析:在毛泽东的用人观中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的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故此题选A。

  4、【答案】C。解析: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这些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冲突和阶级斗争,那种矛盾是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的,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矛盾,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解决的方式方法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这就为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学说。故本题答案选C。

  5、【答案】C。解析:题干体现的是群众观,与科学发展观、依法行政无关,因此排除ABD,故本题答案选C。

  6、【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因为:1953年12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第二,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这条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一化”为主体,“三改”为两翼。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过渡时期总路线符合中国客观实际,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这是因为:首先,实现工业化,是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其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的迫切需要。第三,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故此题目选D。

  2016陕西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目(二)

  1、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告诉我们( )。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运动的

  B、时间与空间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C、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2、义利之辩是我国古代伦理学上争论激烈的一个问题,争论的实质是把什么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下列主张以“利”作为判断事物价值标准的是( )。

  A、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B、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方针,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 )。

  A、要不要社会革命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

  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4、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同志在同华北记者团谈话时,讲了一个希腊神话故事:巨人安泰是地神之子,他在同对手搏斗时,只要身不离地,就能从大地母亲那里不断吸取力量,所向;但是,只要他一离开大地,就会毫无力量。他的对手赫拉克勒斯发现了他的这一特征,在一次搏斗中突然把他举到半空中将他扼死。刘少奇借用这一神话故事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要( )。

  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保持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

  C、保持对敌人的高度警惕

  D、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5、我们要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时代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是( )。

  A、国际主义

  B、集体主义

  C、改革创新

  D、开拓进取

  6、无论是北京奥运会,还是上海世博会,中国元素都有重要的表现内容。奥运会上的祥云、中国印,还有缓缓展开的卷轴让人感受到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而世博会上北京的风筝、天津的泥人、湖南的湘绣、河北蔚县的剪纸等,则让人目不暇接。由此可见(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我国传统文化都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④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016陕西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切现象都有对立两方面,对立两方面的运动方向必然相反,相反就相仇,相仇就是斗争,斗争的结果,必然归于调和。这是中国传统哲学对矛盾的思维方式。

  2、【答案】B。解析:“义利之辩”是中国哲学史上关于道义和功利相互关系的争论。A、C、D三项都是以“义”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B项则以“利”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

  3、【答案】D。解析:守旧派反对西学,把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斥之为“奇技淫巧”,洋务派虽然认为西方的军事和技术可以学习,但坚持封建的政治制度、科举八股,尤其不能触动三纲五常。而维新派则痛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统治者“牢笼天下”的愚民政策,因此要救中国必须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兴西学。

  4、【答案】D。解析: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5、【答案】C。

  6、【答案】B。解析:由题干中的“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可以得出①的结论,奥运会、世博会上的各种中国元素让人目不暇接体现了③。我国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②说法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④说法也错误。故选B。

看过“2016陕西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及答案“的人还看了:

2016年陕西省gdp预测 2016陕西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及答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401171/691947920.html

更多阅读

2013年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5陕西省中考语文

2013 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积累和运用( 共6 小题,计17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A.迸发(b?ng )刹那(sh? )裸露(l?u )啸聚山林(xi?o )B.浸润(qīn )苍劲(j?ng )曙光(shǔ)问心无愧(ku?)

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面试时间和地点 2016陕西省公务员考试

  2014年陕西省公务员及工人农民考试,已经进入面试资格复审阶段。接下来将迎来第二轮考核,即面试考试。面试公告公布之前陕西华图为了方便考生查询2014陕西公务员面试时间和地点,特汇总各市及各系统的面试公告。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2

声明:《2016年陕西省gdp预测 2016陕西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及答案》为网友走成熟路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