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典故的成语 山鸡舞镜的成语典故

  【典故】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很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

  【释义】山鸡对镜起舞。比喻自我欣赏。

有典故的成语 山鸡舞镜的成语典故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自我欣赏

  【相近词】山鸡映水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南方有人捕到一只美丽的山鸡献给曹操。曹操喜欢山鸡,命手下人逗山鸡跳舞,他们不懂山鸡的习性,怎么逗也不能让其跳舞。聪明伶俐的曹冲让人抬来一面大镜子,把山鸡放在镜子面前,山鸡面对镜子忘情地跳起舞来。曹操十分满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483371/97322444.html

更多阅读

有典故的成语 东床坦腹的成语典故

东床坦腹的成语典故  【典故】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释义】指女婿。【用法】作主语、谓语、定语;指女婿【近义词】乘龙快婿、东床娇客【成语

有典故的成语 成语如雷贯耳的典故

如雷贯耳:【出处】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解释】贯:贯穿,进入。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客套话【结构】动宾式【相近词】名满天下、闻名遐尔、如雷灌

有典故的成语 临池学书的成语典故

   【临池学书的典故出处】《后汉书·张芝传》。  【临池学书的典故释义】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临池学书的历史典故】  东汉末年,敦煌酒泉这个地方,出了一个爱好书法的少年,名叫张芝。

有典故的成语 攀龙附凤的成语典故

   攀龙附凤的故事:  【成语】: 攀龙附凤  【拼音】: pān lóng fù fèng  【解释】: 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成语故事】:  “攀龙附凤”这则成语的“龙、凤”是形容有权势的人。比喻巴结或投靠有

闻鸡起舞的故事 山鸡舞镜的故事

 曹操有个小儿子叫曹冲,从小聪明过人。曹操特别宠爱他,想立他为继承人。有一年,南方献给曹操一只极美丽的山鸡,可是它在殿堂上不肯鸣舞。众人束手无策,认为请曹冲来也许有办法。为什么这五六岁的孩子受人器重呢?前不久,孙权送来

声明:《有典故的成语 山鸡舞镜的成语典故》为网友灬亡灵勇士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