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余姚 余姚民俗 余姚清明节民风民俗

中国.余姚 余姚民俗 余姚清明节民风民俗

  社会民俗,在国际上又称“民间社会传承”。我国古代《周礼》、《仪礼》和《礼记》是研究社会习俗的经典之作,汉代应邵的《风俗通义》是世界最早的一部民俗专著。社会民俗是世代传承下来的社会集团结合,交往过程中各种关系间形成的习俗惯制,深刻地支配着社会生活和事务,直接关系着社会发展的进程。

  千古绝唱余姚腔

  余姚腔是中国古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与浙江海盐腔、江西弋阳腔、江苏昆山腔,合称中国四大戏曲古腔,是产生最早,影响深远,成为各种戏曲新兴声腔所吸收的古腔,曾风靡全国。

  余姚腔因产生于余姚而形成得名,宋元时期,余姚戏曲昌盛,姚城、浒山、梁弄、马渚皆有戏台,正月十三灯节,庙台演戏,宗祠张灯结彩,杂奏音乐;四月赛神,大演甲戏;九月十二,姚城、慈城、丰惠三县城互迎城隍神演戏;冬至各乡村祠堂,鼓乐演剧,大兴堂会,现在鹿亭始建于宋朝的仙圣庙戏台,演戏酬神,庆典活动,已成时尚,涌现出了一批“戏文弟子”,至明朝,余姚梨园弟子,遍及长江南北,名闻遐迩,明朝《词谑》一书介绍:余姚名伶董鸾“长于歌”,“做工尤佳”;自宋到明的四百年间,余姚腔在本土形成。据史料载:最早定名“余姚腔”,出现于明朝陆蓉《菽园杂记》和祝允明(字枝山)的《猥谈》之书,称“所谓南戏盛行,…今遍满四方,妄名余姚腔…之类”,此时余姚腔已盛行大江南北;徐渭(字文长)《南词叙录》说:“今日之家,…称余姚腔,出于会稽(绍兴)之余姚”早已在江苏、安徽、江西等南方省份流行。余姚腔在明朝初年已经流传各地,到了清朝中叶依然演出不缀。

  吴哥杂曲,并出江南;越声调曲,并出余姚。余姚腔声调,产生的土壤有二种:一方面,源于余姚乡村地方的曲调、谣曲,承传了六朝时期“新乐府”民歌的影子,吸收了市井民众文化,江南农村“唱山歌”、“唱小调”的声调,由于俚词肤曲,杂白混唱,以曲代言,使百姓通俗易懂。另一方面,吸收了北方音乐和法曲曲调,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诗说:“平阳音乐随都尉,留滞三年在浙东”,都尉即唐皇驸马于季友,曾在明州(宁波)任职,带来北方音乐,特别是法曲在浙东的流传,形成“道士腔”,余姚腔大量吸收了法曲的精华,创新调腔。同时随着明代戏剧家高明在宁波栎社创作的《琵琶记》在全国的流行,所使用的余姚腔也随之流传,当时余姚腔在浙东被尊为“越调”、“江南越曲”,由于地方官员把《琵琶记》呈入宫廷,明太祖朱元璋看了大为高兴,余姚腔从浙江一隅进入京华,从北京流向全国的戏曲声腔地位确定;同时,又由于余姚庵东盐场盛产食盐,“余姚官盐”占浙省三分之二,长江诸省盐商往来频繁,本地盐商往往带戏班从之,余姚腔盛行江淮南北。

  河姆渡原始音乐

  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骨哨、埙以及木筒,是我国目前年代最早的远古音乐器(文物杂志),哨是原始时代出现的吹奏乐,埙也如此。

  七千年前的余姚先民,在这块依山傍水襟海的土地上劳动生息,创造了世界是最早、最辉煌的稻作文化。据河姆渡遗址两期科学发掘出的7000多件文物证明,先民不仅在吃(以稻米为主食,山上水里丰富的动植物为菜肴),穿(用原始织物制衣),住(有数十米长的干栏式榫卯结构的木屋),行(用舟与桨在水面上航行),而且在饰(许多造型精美、雕刻细腻的骨、牙、玉、石、木的装饰品)、玩(有许多小玩具和陀螺等实物),养(已盆栽花草和驯养小动物)等方面有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尤其是在乐(有世界是最早的骨笛、陶埙和木筒等乐器)方面成为原始音乐的先河。

  先说骨哨。在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哨共有160件,有一件出土时内腔另插有一根大型禽类肢骨,近似现代儿童乐器竹哨。浙江省博物馆藏品的河姆渡骨哨,据专家认定,部分骨哨,至今仍可吹奏简单的音调,与鸟鸣相象,可能是先民利用骨哨发出的鸟鸣声诱捕各种飞禽的。

  骨哨在河姆渡时期,可能是助猎工具,也是后世箫笛类吹奏乐的远祖,在中华的文化缔造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再说木筒。据中国《文物》杂志“河姆渡第二期发掘报告”,河姆渡出土木筒有20多件,属于首次发现,有18件基本完好,这是一套远古典型打击乐器。经中国艺术院测试和仿制,已经奠定了五声(宫商角徵羽)音阶的基础。河姆渡编筒既是我国商周时代编磬的前奏,又与后来的编钟有许多相似之处,成为东方远古原始编筒音乐的鼻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490271/762146713.html

更多阅读

东巴文化研究之父的《云中孤旅》 云中孤旅 下载

这两天看了中央九套的纪录片《云中孤旅》,其精彩令我几近痴迷。最近陆陆续续看过的《家园》《世界最后的净土》《动力地球》都出自于九套。据网友说,这些高质量的记录片是花钱从国外买来的,这些片子在我们面前既展现了文明历史的恢弘,又

转载 37@3652013 广州迎春花市•寻花觅草 寻花觅柳生肖

谢谢,转载原文地址:37@365【2013】广州迎春花市•寻花觅草作者:洋光摄客迎春花市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民俗景观。其不但呈现了古老的岭南春节习俗,更与广州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迎春花市融合了广州人“讲意头”的传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安塞腰鼓》教学实录与反思 安塞腰鼓的教学反思

《安塞腰鼓》教学实录与反思改编:流浪客 执教:曲冬妮【改编说明】整合板式,师生发言突出分行,修改部分文字、标点错讹。【说明】该课获2007年7月全国第四届大中小学(幼儿园)各科观摩课大奖赛中学组一等奖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的

郑博士:属兔人蛇年还兔子尾巴长不了吗?

郑伟建博士/文 兔在十二生肖排名第4。属兔人蛇年还兔子尾巴长不了吗?“全国十二个,人人占一个”。属相文化作为一种中国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已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郑博士在前面讲解2013蛇年5大属相冲忌太岁的情况下,继续

邮储有礼黄金压岁钱 送压岁钱,不如送“压岁礼”

  文/天明   送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家家户户都借此民俗长幼同乐。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有时迫不得已要告别一些风俗习惯,比如在大城市禁放烟花炮竹。可是压岁钱不同于炮竹,压岁钱本身并没有危害性,但有的人借压岁钱显示财大气

声明:《中国.余姚 余姚民俗 余姚清明节民风民俗》为网友青衫温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