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你自己 重新认识领导的作用

  摘要:领导既然不是官僚,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态度,是服务,那么争当领导,争当排头兵,就不是野心,而是值得称道的事了。

  在官本位的文化环境里,我国企业里占据领导岗位人的行为表现,与官场何其相似!我们有必要依照上面的分析,对领导作用进行再认识。首先我们要纠正以下的传统观念以及相关的态度:

  以为行政职务就是领导职位,履行岗位职责就等于实行了领导。在经理人岗位上,你可以是领导,也可能是事务主义者,八面玲珑的维持会长,甚至只是一个传声筒。我们见过地位很高的人士,他们统辖很多人,人们称呼他们“领导”,但他们一点领导作用也起不了。每天尽管不闲着,但是出去开两个星期的会,下面的业绩也不受影响。职务不造就当然的领导。

重新认识你自己 重新认识领导的作用

  以为领导资格来自地位而非自身影响力。以为非得有地位,才有资格领导;地位越高,领导权力越大。自己如果没有职务,对不起,“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靠地位和权力的领导不可靠。毛泽东在早期党史上地位不高,不过是“毛委员”。可是他的主张正确,领导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终于在1936年的遵义会议上获得党内最高层的承认。同一个伟人毛主席,明知全党都不理解,靠地位和权力发动了文革,在盲目崇拜的推波助澜下,最终演成历史悲剧。

  以为权力和地位是个人成功的象征,获取特权的手段。一旦获得地位,能上不能下,如果发生平移、明升暗降或降级,怨天尤人,似乎丢尽了面子。这些都是官本位传统留下的劣迹。地位与利益紧密相连,追逐权力是官僚体系的通病,企业内虽不那么明显,但是为了维持权力,拉帮结派,搞小圈子,排斥异己,相当普遍。互不服气,因此有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之说;出于个人利害冲突,与其他部门持不合作主义,怕别人走到前头,不愿别人成功,不让别人分去风头。对领导型的管理者来说,地位标志责任,权力保证执行。

  以为谁的地位越高,谁的能耐越大,发言分量越重,越有资格要求别人无条件服从。于是自恃,自傲,指挥凭个人意志,对他人颐指气使。常常无视真理,不看事实,不管方向。

  以为维持领导威信凭靠下属的顺从。官僚需要庸人维持自己的势力,领导希望能人和自己一同奋斗。官僚的权力和地位是上级委任的。如果他不能用自己的品格、能力、成就证明这一委任的合理性,他只能根据级别期待尊重,依靠权力获得服从。既然服从是强制的结果,人们从而不服,从而不顺,于是顺民显得分外可贵。平庸的官僚缺少安全感,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其结果是纵容唯唯诺诺,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风气,员工如若不敬,胆敢目无上司,那肯定没有好果子吃。招聘、提拔找老实听话的,这是许多官式领导的一致做法。

  官僚领导的成就受制于职权所控制的资源,有多大权,能动用多少资源,就能做多大事。而领导的本质是创新,“无中生有”才是本事。他的资源是人,是有头脑,有智慧,有能力,有才干的活生生的人。领导的成就不以所掌握的物质资源为限,可以获得的成就不与资源成正比。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里可控制的资源远逊于国民党,但它靠两条腿走完了长征,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有机械化武装的敌手。再看近三十年许多私营企业的发展,其资源与大型国企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发展速度,却非国企所能企及。

  官僚体制下,下层的民众或员工不可能有积极的心态,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任人摆布。人们以任人摆布的“工具”、“劳动力”自居,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在领导的位置上,不操那个心。领导是领导者的事,下面只管执行就是。你做得太多未必就好,“功高盖主”,那不自找没趣吗!由于对最终结果没有影响力,因此人们没有责任感。同心同德、同舟共济,那是官僚们的奢望。这种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导致公开或潜在的对抗情绪;有头脑的人会表面服从,实则同床异梦,“心怀鬼胎”,保护或谋取自己的利益。

  英雄崇拜。人们对领导自己的人物有不切实际的预期。既然领导指望能一呼百应,那他们就应当是精英人物。什么雄才大略,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洞察一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对领导的溢美之词,也反映了人们对他们理想化的期望。领导们应当有知识,聪明,天分高,点子多,没有不解的难题。领导如果没有下属高明,遇事拿不出办法,那将是灾难性的。只要有一次显示出无能,威信顿时扫地。因为人们对他们的服从的程度取决于上司的威信、执行的力度、与自身利益的关联度。

  依赖心理。人们习惯于“父母官”的呵护,习惯于“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人顶着”,缺乏敢于担当的责任感。人们崇拜,依赖,仰慕优秀的领导者,从而将自己降格为“无能”和“不作为”。事情做不成就强调困难,寻找借口;有了问题,不自己解决,而是向上一推;有了不幸,向上伸手,等、靠、要。在市场经济开始了28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听到有的行业和企业要求政府政策倾斜,政策扶持的呼声。在我们这个贫穷的国度里不乏被宠坏了的低能儿。

  媚上心态。服从似乎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臣子服从主子,下级服从上级,儿子服从老子,女人服从男人,自古皆然。在企业里,我们自愿接受并下意识地期待老板居高临下的态度。外企老板初来中国时,对本地员工的顺从、忍耐程度颇感意外,我们却视为当然。我们习惯于谦卑,习惯于低人一等,还没学会用平等的身份同上级对话。

  我们千万不能小觑了这种传统的影响,以等级制为基础的官本位扭曲了领导的原始意义,导致了上下级之间的不和谐,我们工作中很多弊病盖出于此。如果我们不摆脱这种陈旧的概念,我们的领导作用不免要成为空谈。

  领导既然不是官僚,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态度,是服务,那么争当领导,争当排头兵,就不是野心,而是值得称道的事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558571/859553696.html

更多阅读

《为你自己工作》观后感 亮剑观后感用在工作中

看了李强老师的《为你自己工作》之后,感受颇深。我感同身受地聆听着每一节都有现实意义的课。李强的话语字字珠玑,不经意间所说的每一句话都给人予很大的启迪和反思。首先,你是在为谁工作这看似很简单的问题,有很多人会说:"我只是某个企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作文

认识你自己1一个灵魂在天外游荡,有一天通过某一对男女的交合而投进一个凡胎。他从懵懂无知开始,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但是,随着年岁和经历的增加,那天赋的性质渐渐显露,使他不自觉地对生活有一种基本的态度。在一定意义上,“

第10节:巴纳姆效应:正确认识你自己(1)

系列专题:《79个潜规则:改变生活的心理学法则》  4. 巴纳姆效应:正确认识你自己  爱因斯坦小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母为此忧心忡忡。一天,爱因斯坦像平常一样,准备和伙伴们一起到河边钓鱼,父亲拦住了他,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1到5的认识教案 第7节:第二章 认识你自己(1)

系列专题:《成功没有榜样:一模仿就失败》  第二章 认识你自己  格言说,“轻履者远行”。离开了榜样的威压,你就只剩下了“自己”。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好好看清楚。你是谁?你拥有什么?你还缺乏什么?不要害怕看到真实的你。即便是丑

声明:《重新认识你自己 重新认识领导的作用》为网友中国好骚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