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之道和驭人之术 刘邦的用人之道

刘邦的用人之道一: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这是讲到领导艺术时,经常要说到的一个词。什么叫知人善任?知人善任,首在于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当中首在于知己,其次在知彼,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是很难,确实很难。而刘邦却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而且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如何调动部下的积极性,下属都有什么才能,他的才能是哪些方面的,有什么性格,有什么特征,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这个也是一个领导最大的才能,领导不是说要自己亲自去做什么事,事必躬亲的领导绝非好领导,作为一个领导,要做好的掌握一批人才,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作用,你的事业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刘邦深谙此理,用韩信带兵,张良出谋,萧何保后,都安排得有条不紊,刘邦也因此而成为他这个集团的一个核心。

刘邦的用人之道二:不拘一格

刘邦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他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所以刘邦的队伍里面什么人都有,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待业青年。可以说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刘邦把他们组合起来,各就其位,毫不在乎人家说他是一个杂牌军,他要求的是,所有的人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历史证明,刘邦的用人策略是对的。

用人之道和驭人之术 刘邦的用人之道

刘邦的用人之道三:不计前嫌

刘邦的队伍里面,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不下去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不计前嫌,一视同仁表示欢迎。如韩信、陈平,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来投奔刘邦。陈平走的路更多,陈平原来是魏王手下的人,不能发挥作用投奔项王,不能发挥作用再投奔汉王,刘邦“大悦之”,并立即任命他做都尉。其实,一个领导者也应如此,如果老是小肚鸡肠、计较甚多,能招募来好的人才吗?恐怕连帐下之人也会离他而去。

刘邦的用人之道四:坦诚相待

坦诚相待,不仅仅是反映一个人的素质问题,更是为人处事的一条原则,你是否坦诚以待别人,别人通常也会坦诚的对待你。对于人才,他们需要的不尽是应得的酬劳,而更多的是需要尊重和信任。要尊重这些人才,惟一的办法就是以诚相待,实话实说。刘邦就有这个优点,张良、韩信、陈平这些人,如果有什么问题要跟刘邦谈,提出问题,刘邦全部都是如实回答,不说假话,哪怕这样回答很没面子,他也不说假话。张良在鸿门宴之前得到消息,说项羽第二天要派兵来剿灭刘邦,张良曾问过刘邦,大王打得过项羽吗?刘邦的回答是“固不如也”。后来韩信到刘邦军中来,也了这样的问题,说大王自己掂量掂量你的能力、魅力、实力比得过项羽吗?刘邦虽然沉默了良久,最后还是坦诚相告,“固不如也”。之所以这些人能够帮助刘邦提出自己的计策来,是由于刘邦有一个前提,就是如实相告,绝不隐瞒,这样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得到了对方同样的回报,同样的信任和尊重,尽心尽力地帮他出谋划策。这也是我们一些做领导的,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

刘邦的用人之道五:用人不疑

做一个领导最忌讳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见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这个,明天猜忌那个。刘邦他就有这个魄力,他一旦决定用某某人,他绝不怀疑,放手使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平,陈平从项羽的军中投靠刘邦以后,得到刘邦的信任,让很多刘邦的老随从不满意,所以就有人去到刘邦那里说陈平的坏话,然而刘邦还是坚持对陈平委以重任。当时,刘邦和项羽正处于一个胶着的状态,谁也吃不掉谁,为了让陈平能够成功的实施反间计,刘邦拨款黄金四万斤给陈平,并且不问出入,可以想见刘邦对陈平的信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781171/826719934.html

更多阅读

人参健脾丸和参苓白术散的功效区别 人参健脾丸功效

根本区别就是参苓白术利湿,而人参健脾丸则有安神功效参苓白术散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参苓白术散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主治

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撑起法律的保护伞

教学目标:1、不断增强权利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2、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安全、打击违法犯罪中的作用和意义。3、知道违法犯罪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

管理者的两大职责:“管事”和“理人”

管理者有两大职责:对事务的管理(以下简称“管事”),对人的管理(以下简称“理人”)。职场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是“管事”的专家,都是处理具体工作的高手,但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只顾埋头做事,却忽视了“理人”的责任。什么是管理?管理

经商之道和生意十忌 服装老板的十忌!

一忌坐门等客。     经商不跑不活,商品市场瞬息万变,商品交流讲究时效性,坐门难见客。只有跑动,才能得知市场信息,找准时机,方能盈利。     二忌没胆量。     俗话说,只要有七分把握便可行动,余下的三分把握*你争龋遇事下不了

声明:《用人之道和驭人之术 刘邦的用人之道》为网友我是你的彼得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