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促怀孕几率 吃什么促怀孕

  怀孕是已婚女性都要面临的事情,在备孕期间多吃一些有益食物能调理自己的身体,更顺利的怀上宝宝,也能保证胎儿的健康。那么,吃什么好怀孕呢?下面介绍4种有利于怀孕的营养素,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吃什么好怀孕

  1、叶酸

  叶酸能有效降低胎儿畸形的几率,对一些妊娠疾病也能起到预防作用。女性在孕前储存足量的叶酸,对优生优育起着重要意义。富含叶酸的食物:鱼类、蛋类、绿叶蔬菜、各种动物肝脏等等。

  2、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类生命的基础,是脑、肌肉、脏器最基本的营养素,占总热量的10%-20%。女性平时每天每千克体重需摄入1-1.5克,备孕期间应增加至1.5-2.0克。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牛奶、鸡蛋、瘦肉、鱼类、豆制品等。

  3、维生素

  维生素不仅为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而且还是维持正常生殖功能所必需。人体若缺乏维生素易造成不孕,即使怀孕也容易发生胎儿缺陷,导致流产、早产和死胎的几率也较高。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蔬菜、水果等。

  4、微量元素

  如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对提高人体素质,维持人体健康十分有帮助。合理补充这些营养元素,将有助于提高体质,对受孕有益。

  二、备孕不能吃什么

  1、高糖食物

  备孕期间如果过多的吃高糖食物,容易引起糖代谢紊乱,很可能成为潜在的糖尿病患者,在孕期如果继续吃高糖食物,很容易就转变成孕期糖尿病。孕期糖尿病不仅会危害孕妇的健康,而且还会造成胎儿的早产、流产以及死胎。所以备孕期间避免吃高糖食物。

  2、辛辣食物

  备孕期间吃辛辣食物很容易造成备孕妈妈消化功能紊乱,容易引起便秘、消化不良、胃部不适、痔疮等问题。如果孕期继续吃辛辣食物,很容易加重这些疾病的情况,不仅会让孕妇身体不舒服,而且还会影响孕妇营养的吸收,最终导致胎儿营养不良分娩困难。所以在怀孕前3-6个月就要停止吃辛辣食物的饮食习惯。

  3、腌制食品

  这类食品内含亚硝酸盐、苯丙芘等,亚硝酸盐容易导致中毒,而且亚硝酸胺类、苯并芘和黄曲霉素是公认的三大致癌物质。在怀孕期间吃这些腌制的食品,还会导致出现流产、早产等情况,甚至还会造成胎儿畸形。所以不仅备孕期间不宜吃腌制食品,日常生活中也要少吃这些食品。

  4、不宜吃罐头食品

  这些食品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添加剂,如人工合成色素、香精、防腐剂等。添加剂和防腐剂,是导致畸胎和流产的危险因素。因此罐头食品同样是女性在备孕期间需要忌口的。

  5、人工污染食品

  食物从其原料生产直至食用前的全过程中,会经历很多必须的环节,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给人的身体带来危害。应尽量选用新鲜天然食品,避免食用含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的食品;蔬菜应充分清洗干净,水果最好去皮后再食用,以避免农药污染。

  三、备孕期间饮食要注意什么

  1、饮食要回归自然

吃什么促怀孕几率 吃什么促怀孕

  备孕期间,应注意选用新鲜、无污染的蔬菜、瓜果,还可在餐桌上多加一些野菜和野生食用菌。避免食用含食品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的食物,以免不良成分影响身体健康。进食科学得当,让体内产生高质量的精子和卵子,以形成优良的胚胎。

  2、饮食上要多样化

  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素不同,营养含量也不等。因此,食物要吃得杂一些,不要偏食或忌口,最好什么都吃,特别是五谷杂粮。

  3、注意补水

  身体有了充足的水分,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各种代谢毒物,增强免疫功能和抗病力。但要注意多喝烧开后自然冷却的白开水,这样的水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少喝含咖啡因、色素、香精等人工制作的饮料或果汁。

猜你喜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852071/582621670.html

更多阅读

女性排卵期怀孕几率 女性朋友怎样怀孕几率大

女性朋友怎样怀孕几率大――简介  女性朋友在婚后都想尽快的要个宝宝,但是不断的努力却总是怀不上,根据调查显示:女xing正常同房怀孕的几率在20%左右。所以,导致很多女xing朋友没有疾病却怀不上,很是苦恼。因为怀孕也是有几率的,前面说

提高怀孕几率的小妙招 如何怀孕 怎样提高受孕率

我身边有很多女性朋友每天在网上查看资料怎样提高受孕率,因为她们有的已经结婚快一年了,但一直没有怀孕,她们也感到很困扰。不过现在的女性比20年前的女性确实要更加难怀孕了,这些也是有很多原因。好了,在这里还是给女性们总结下如何提高

排卵期同房怀孕几率90% 排卵期为什么没怀孕

  许多人都很疑惑,明明夫妻双方的身体都正常,有正常的卵子和精子,但是两人尝试了许久,还是没能怀上孩子,于是就会有人问,有排卵为什么不怀孕?下面我们来讲讲为什么有排卵却没怀孕的原因。爱华配图  怀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女

声明:《吃什么促怀孕几率 吃什么促怀孕》为网友恷妄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