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有哪些心理学小技巧可以运用在生活中?

(心理学浩若星辰大海,此答案为了我的粉丝小伙伴们,会持续更新,我一般看心理学的书比较多,以前看到的,能想起来的都会写。以后看到什么,都会过来更。现已更新46条。根据小伙伴的建议,45条以后,会加上原理。)

为大家的整理如下。

1:重要场合,关键时刻脑子一片空白,该怎么办?
--- 方法一:很幽默的,自己批评自己,不知不觉中你就慢慢冷静了。(注意不是自黑, 自黑只适合平时聊天。)。
---方法二:首先预测到自己会产生恐慌,事先预备好发言的小纸片。等到出现怯场的预兆时,就大大方方地把纸片掏出来,用很幽默的态度接着朗读。

2遇到事就爱与他人比较怎么办?
----给自己定一个“自我成就标准”,那个标准只要合乎自己,对于自己来说合适就够了,时时刻刻告诉自己,我这样很快乐,我没必要越过那一界限。

3聊天时,控制不了自己只顾自己发言怎么办?这是病,得治。
---喜欢不停说话的人,是因为潜意识有“对方跟我意气相投”的想法,然,这不见得是真相,所以,需要时时刻刻引导对方和自己互动,让对方去说话,你只需要把自己的态度转换为一边点头一边微笑,还很钦佩的样子,聊天的时候,尽量不要自己在那里滔滔不绝。认真听对方说话真的太重要了。

4总是把事情往坏的一面想怎么办?
----把心情调整成;“做不成就做不成,我就尽力去做就好,走到哪算哪”,然后再去努力。这样就真的轻松了。


5该如何忘记想忘掉的事情呢?
----鸡汤所谓的忘记,就是“不去想它,还说这是忘记不快经历的最快捷径。”特么纯瞎扯,努力不去想,为了不想起来而拼命压抑思想,这在心理学上会起到完全相反的效果。你的大脑会提醒你一直思考。事实上,人类的大脑拥有一项很不错的机能,那就是对事物的兴趣会在半年后转淡。将其转换为图表的话,被称为“忘却曲线”。
然后,有小伙伴表示连半年也等不了?
嗯,“擦盐疗法”可以帮到你。具体方法是:再次踏入“正在想的那件事”,把那些痛苦的经验写在日记上,是的,就是自
虐。让自己变得对那些事厌烦起来。其实,只要度过半年,悲伤就会消失掉了。顺其自然吧。刻意让自己忘记,也许很久都忘记不了。

6:心理学中有一个定律叫做叶克斯一多得森法则,是心理学家叶克斯和多得森发现的。该定律描述了焦虑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即二者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焦虑程度过高和焦虑程度过低时的效率都很低,而中等焦虑时的效率最高。所以,适度的焦虑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7:想要挑一个人的毛病,正是因为你对他产生了兴趣的缘故。
---心里越是“关心”某个人,对方的缺点反而会变得越清晰。如果你感到烦躁不安,这也是一种幸运,这是你发现崭新自我的机会。单纯挑别人的毛病这件事虽然会让你毫无收获,但是在多数情况下,你一定能从让你产生这种情绪的人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应该是叶芝说的,他说,人活着就有一个大麻烦,什么麻烦呢?就是:我们无法拥有说一不二的感情。敌人身上总有让我们想去学习的地方,我们爱的人总会有让我们讨厌之处。正是这种纠结不清的情感催我们变老,让我们皱起眉头,加深我们眼周的黑眼圈更深。要是我们能像小孩子一样全心全意地爱或者恨,我们应该就永永远远快乐了。只是,永不衰竭的快乐和悲哀、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人生的魅力所在。


8:心理学有个治疗法,叫做生物动力学,创始人是亚历山大·鲁宏。他从人的个性形成及身体语言来看心理问题。鲁宏说:“人的个性,像树的年轮,是一圈又一圈地发展出去的。婴儿的一圈,代表爱与享受;孩童的一圈,代表创作与幻想;少年的一圈,是玩耍及嬉戏;青年的一圈,是情爱及探索;而成年人的一圈,则象征现实与责任。一个完全的人,要具备上述所有特征。”这一圈一圈的发展,有一定的程序,如果有一圈未完成,而被破坏了,这个人的个性就会负伤,不能完全。



9:接近一个陌生人时注意对方脚下的动作。

--当你不得不去打断一段对话的时候,请在接近时注意他们脚下的动作,如果他们只是把身子转向你,那么这不是个大段对话的好时机。但是,如果他们向你移动脚步,对你则是个很好的信号。


10:争论时站在对方的身边而非身前。

-----当你觉得争论的气氛开始变得紧张时,你应该走到对方身边,以减少双方之间到压迫感。

11:聊天时,如果你想让对方感到舒适,可以重述他上一步对你说的话。

12:省去“我相信”,“我认为”这样的表述,会让你的话更有说服力。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有哪些心理学小技巧可以运用在生活中?

13:紧张时嚼块口香糖,如果我们的大脑认为我们在吃东西,那么就会放松对危险的警惕,嚼口香糖常常可以骗过大脑从而减少紧张。

14:沟通的时候,不要害怕肢体接触,肩膀和膝关节的触摸可以建立信任关系。

15:在学习的地方张贴眼睛照片,这样比较容易会自动自发、借东西也比较愿意归还,因为有“有人在看”的心理暗示。

16:沟通时,尽量用名词代替动词,例如你想说:“吃饭对你来说多重要?”时,可以说:“当一个可爱吃货对你来说多重要?”

17:坚持每天和自己对话10分钟。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渐渐的形成每个人不同的价值观,其实为你决策的就是在你意识里形成的价值观。和自己对话,其实就是在和自己意识里的价值观对话,有的时候需要由价值观来判断,有的时候也需要推翻原有的价值观,重新建立新的价值观。在这个和自己内心交流的过程就是与自己对话。

18:一个人思想越单纯,ta的梦反映出来的需求也就越明显。相反,一个人接受了越多道德、法律、思想等的加注,他的梦也就越会伪装。也就是说,梦具有原始思维与儿童思维的特点。如果我们正确看待自己的梦,通过梦传递的信息了解自己的状态和内心真实的需求,就能够了解一个真实的自我。

19:为了坚持做一件事情,我们最好先设定小的、具体的目标,每当实现一个小的目标,就会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激励我们继续做下去。

20:“爱笑的人运气都好”,不是一句鸡汤,情感和面部之间的联系非常神秘,而其中的笑是人类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最古老的方式之一。“笑不仅是简单的内在情绪的表现,而且也是两个人思想共鸣的外在写照。”

21:有些心理暗示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剥夺我们的判断力,取代我们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让我们盲从地听信别人,造成不必要的错误。

---人会不自觉地接受别人的暗示,这与人进行决策和判断的心理过程有关。这一过程中,人在遵循人格中“自我”部分的基础上,还要综合个人需要和环境的限制。人格中“自我”的部分,我们通常称为“主见”。然,人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做任何决策以前,问自己三次。如果答案不统一,请选择“不”。

22: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歪曲、不公正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合的事物。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只要产生错觉的条件存在,即使通过主观努力,也是无法察觉的。


----错觉产生的原因很多,有来自眼睛、色彩、参照物等,更多的是来自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因素。产生的条件也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很多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包括客观刺激本身特点的影响,还有观察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我们能做的,只有难得糊涂。

23:长的不漂亮不是一种什么过错,但每天觉得自己长的不漂亮就真是一种悲剧了。

----怀疑自己长相,比怀疑什么都可怕,在潜意识里会有更低的出勤率。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身材不好时,就会更少的运动、更少出现在人群中,不敢找对象,甚至变得孤僻和抑郁。

24:每当你意识到自己应该正在做但实际却没有在做某事的时候,你就会用一些思维方式作回应来为自己开脱。这是很危险的事情。要尽量避免。

25:当你很忙时,有人打扰你,那么你可以跟他解释:告诉对方,他的那个事情太重要了,你需要特别对待,所以你需要他的等待,直到你有时间和精力专门与他沟通。

26:如果你想跟人协商、不要在会议室,尽量选择咖啡店之类的地方,如此一来可以减少对方的防卫心。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处在跟工作有关的环境里、容易出现比较自私自利的心态。

27:在跟别人争执时,尽量不要使用“你”这个字,这个字有指责他人的意味,绝对不会让你的情况变好!

28:如果有人犯了超级严重的错误,除了斥责,其实你还有更好的做法。例如:“我不太确定你刚刚到底说了些什么,我听到的是XXXX(注意,XXX在这里是指对方的错,而不是你的听到),我的理解有错误吗?”

  借由这样的问法,你可以更快指出对方的错误,也不会让他人感到这么不舒适。

29:根据科学的研究,那些喜欢在车子或是车牌上贴贴纸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成为路霸。研究人员表示,这是因为喜欢在自己的物品上宣誓主权的人比一般人更有攻击性。开车遇到这种,请绕道而行。

30: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人总是面临太多选择的时候,会烦躁甚至焦虑不安,因为在大量选择面前人会感到无从选择或倾向于去计算得失。于是人潜意识地会慢慢逃离复杂的选择,靠向简短的产品。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太长不看”。哈哈。

31:清醒梦。

-----躺下来尝试睡觉,最好是你很累的时候。脸朝上躺着,然后手臂在你的身旁。你的大脑会跟你的身体传送讯息说要你开始睡觉。当这在发生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点痒痒的感觉,会想要改变你的睡觉姿势,或是想要扎眼或者是想要动你的眼睛 (你的眼睛应该是闭起来的)。你必须要忍住,不能做任何的动作。

  等过20-30分钟以后,你会感觉到你的胸口有一点重量,你还有可能会听到怪怪的声音。你现在就已经在睡眠瘫痪状态了,如果你现在打开你的眼睛,你会开始看到幻觉,但是你的身体是动不了的。现在你在你的梦里是完全清醒的,你就可以把你的眼睛闭起来,然后瞬间进入梦中。在这当下,你就可以控制你的梦了。

32:孩子哭闹的时候就在边上打开电视,再打开洗衣机,然后拍小孩的背,一会儿小孩子就睡着了。理论依据是小孩子最多同时关注2件事情,如果有三件事情需要同时关注,他就只能睡觉了…结论:所有小孩都是单核处理器,一旦多线程,就自动挂起…

33:做完答卷,检查的时候发现两个答案不知道选哪个,这时候该不该改答案?有调查显示:55%的人认为改答案会损害成绩,只有15.5%认为会改善;但实际的情况是:58%把答案改对了,只有20%把对改错了,还有22%把错的改错了。因此,下碰到这种情况:改!

34:强者未必是胜利者,而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换句话说,你若仅仅接受最好的,你最后得到的常常也就是最好的,只要你有自信。一个人胜任一件事,85%取决于态度,15%取决于智力,所以一个人的成败取决于他是否自信,假如这个人是自卑的,那自卑就会扼杀他的聪明才智,消磨他的意志。这是所谓的杜根定律。

35:管理大师Tom Peters说:“对自己满意的人(管理者)总是那些经常开怀大笑的人。"他总结两大规则:1、千万不要在那些笑声很少的地方工作;2、千万不要为那些从来不笑的领导者工作。” 笑是传染的,这话是对从业者说的,也是对管理者说的。

36:在跆拳道等比赛中,两名队员水平相当,裁判给红衣服队员的分数比穿其它颜色队员分数高出13%。红色被人感知为强势,如果你主管喜欢强势下属,红色是好选择,要显示专业,选择黑、白等冷色系颜色,要让人觉得亲近,选择橘黄暖色系。

37:在情感沟通中,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时,高明的做法是把情绪“说出来”,而不是“做出来”。也就是说,想方设法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感受,却不必真正付诸行动。让对方了解到“我的目的不是伤害你,而想更靠近你”,才能让双方有机会能建立起心理连接。

38:如果你想让别人重视你说的话,就说这是爸爸教给自己的。或者哪个大牛教给自己的,人们本质上倾向于相信父辈的建议。

39:赢得“剪刀、石头、布”游戏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玩之前问对方一个问题,然后立刻开始喊「剪刀、石头、布」的口号,对方几乎都会出剪刀。

40:谈话时选择一个对方常说的词,每次他们说到这个词时你就微笑、点头,或者有些其他积极的反应,彼此的谈话过程就会顺畅、和谐很多。

41:如果你买了很多东西,想让朋友帮你拿,你可以一边与他们谈话,一边自然的将东西交到他们手上。大部分人都会不假思索地接过来。

42:如果你想让挑食的孩子吃绿花椰,不要问他们要不要吃,而是问他们吃2块还是5块。这种提问方式让他们觉得自己选择了想要的数量,也就忽略了吃不吃的问题。

43:在拥挤的人群中行走时,你的视线要坚定的注视著想要到达的方向,人们看到你的视线就会自动为你让路。

44:如果觉得有人在偷偷看起,但是无法确定,那就试著打呵欠,然后看那个你觉得在偷看你的人。如果他也打呵欠,说明他刚刚在偷看你,因为打呵欠是会传染的。

45:如果明明一首歌很熟悉,却想不起歌词,可以想一下这首歌的结尾部份。根据齐加尼亚效应,想要结尾会让大脑以为这件事已经完成,紧张感也会消失,从而更容易想起全部的歌词。


46:一个小科普。

柏拉图说:“看见七弦琴,就想起琴的主人;看见一张肖像画,就想起画上的本人。”----因为当感觉进入灵魂之后,就不容易消失了,就算是出现了一些遗忘,都可以通过努力来进行恢复。记忆要依赖联想来进行活动。

那么,人有灵魂吗?有的。人是有灵魂的。如果将心理学这个词的英文拼写Psychology拆开来看,就会发觉它是由两个希腊词语构成的,一个叫做心灵,一个叫做理性。心灵这个词在希腊语中最初的意思是呼吸,后来发展成为灵魂之意。古希腊人认为,当一个人还能够呼吸就有灵魂,人死之后,他的灵魂不会再和肉体在一起,而是跑到另外一个世界中去了。

在人们最初对心理学的研究中认为,只有心灵经历应有的磨难之后,才可能进入更高的境界。后来,有人提出,灵魂是由自我、意识和物质构成的自我意识体。


其次,灵魂是有意识的,也就是有精神的。灵魂在自我当中意识到了我和外界事物存在着的变化,这种意识性又促使灵魂去主动进行思维活动。
最后,灵魂也是物质的。这种物质应该说成是一个能量场,这个能量场是为自我意识的精神活动所提供的一个容器。只有当自我和意识相结合之后,灵魂才会产生这个能量场。

47:美国心理学巨匠罗杰斯,“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而驰名。

他的思想是我最喜欢的,睡觉以前分享一个:
“如果我以一种带着面具的方式与他人相处,维持一种与内心体验不同的表面的东西,于人于己毫无帮助。”

罗杰斯说:“在我生气和不满时,做出一副平静和友善的样子,是没有用的;不懂装懂,是没有用的;在某一时刻实际上充满敌意,却装作一个仁慈的人,是没有用的;如果实际上既害怕又缺乏信心,却做出非常有把握的样子,是没有用的。总之,当我感到不舒服,却装出一切都好的样子,那毫无益处。实际上,我在个人关系上所犯的大多数错误,我对于别人无所助益的大多数情况,都可以用一个事实来说明,即出于某种自我防御的原因,我的表面行为与自己的实际感受背道而驰。”

“当我以接纳的心态聆听自己时,当我能够成为我自己时,我感觉自己会更有效力。”
---这个明天说。空余时间里,会分享罗杰斯所有理念。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160103/3945.html

更多阅读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等相关内容 运用物理知识制作乐器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物理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最为密切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将物理知识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尽可能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也就成了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力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转载 花灌木在园林中的运用 常绿花灌木

原文地址:花灌木在园林中的运用作者:郑州叁陆玖花灌木在园林中的运用植物合理配置在园林中应用广泛,花灌木也不例外,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花灌木相关内容以及花灌木在园林中的运用。    花灌木是自然风景的重要构成,也是构成园林景

张伟:“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税收中的运用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税收中的运用中国财税浪子王骏:本文系国家税务总局稽查专家张伟老师的作品。张伟老师作品已经在中国会计视野论坛发布。大师的作品之所以受人关注,在于大师的评述既联系税法,又考虑实际,虽然身处税务官方,却能保持

颜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孙菁阳 颜色特殊作用

颜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同学们,你们知道颜色的特殊作用吗?如果不知道,就听我来说说红绿灯可以要求司机,按照信号行驶防止车祸.交通堵塞......绿色可以解除眼睛疲劳,所以要多看绿色,保护视力。红色在雨天穿透能力很强,红色让人看了比较兴奋,

实践运用四种形态 SWOT在实践中的运用

 路思说的有道理,不要把管理理论看得太深,在理解的基础上只管拿来用就是。事实上我就是这么做的。   我所理解的SWOT在实践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这事实上也是林荣瑞先生的研究,我只是用在他的指引下去学着做。  一、企业

声明:《心理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有哪些心理学小技巧可以运用在生活中?》为网友野鸡贩大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