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说课稿 剪春天说课稿

   小学美术《剪春天》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执教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美术第八册第十课《剪纸帖花》。教材要求我们引导学生领会剪纸艺术是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要求我们选择不同颜色的纸,剪出不同的形象,再将它们拼帖成一幅作品,其实这就是多色剪纸。在教学目标和任务不变的前提下,舍弃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我选择了《剪春天》这个内容。

  二、说教学目的

触摸春天说课稿 剪春天说课稿

  根据教材要求,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指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纸,剪出不同形象来布置春天的景色;

  2、学习用装饰纹样去装饰景物;

  3、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热爱春天并珍惜春天的美好时光。

  四年级的学生对春天的景物,如:花朵、小草、柳枝、燕子等有较强的感性认识,他们都能像放电影似的在脑海中呈现。所以,学生要剪出不同的春天景物并不难,关键是要体现多色剪纸的特点:色彩丰富、艳丽。而用装饰纹样去装饰景物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更显色彩艳丽。因此,我的教学重点是:1、让学生了解彩色纸装饰的基本纹样,如月芽形、圆形、锯齿形等。2、指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纸,剪出不同形象来布置春天的景色。选择什么颜色的彩纸来搭配,使色彩丰富、绚丽多彩,就成了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

  为使学生的作品百花齐放,我首先创设情境,体验回忆生活,分别从小河、田野、森林、雨中春景,在春天里想干什么等方面去引导学生再现生活场面,为学生剪景物作铺垫,同时也在拓宽学生的思维,学生说景物时,教师把春天里常见的景物贴在黑板上,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剪帖画,教师在不知不觉地进行示范。这样,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学生创作激情会大大增加。

  学生根据自己对春天的感性认识能很快画出景物。“画、剪景物”这个环节就能顺理成章地完成。为了突出重点,我主要采用通过比较两件作品的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装饰纹样,让他们知道具有装饰纹样的图案更美。接着让学生自己设计装饰纹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发散思维。用什么颜色的装饰纹样来装饰景物呢?这个环节也是本课的难点。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看作品——用绿色的装饰纹样装饰绿色的青蛙,然后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学生能很自然地明白:装饰纹样和被装饰的景物颜色不能相同相同。学生有了这种认识后,我在“合作粘贴”环节中提出要求:图案位置要合理,颜色要丰富、鲜艳,学生在颜色搭配上就有章可循的。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引导学生把颜色搭配得丰富、鲜艳。

  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评价能力,在“展示评价”环节中,我采用了他评、自评和教师评,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去评价作品,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老师设定的场景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图案位置、色彩搭配、创意选择等方面评价,相信学生经过长期这样的培养,动手、审美、创造等能力都会提高。

  最后教师以谚语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教学方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1502671/368616464.html

更多阅读

《触摸春天》教学课堂实录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17、触摸春天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书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花繁叶茂、多姿多彩”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触摸春天》实录和点评 触摸春天课堂实录

《触摸春天》四年级梁妙玲一、导入主题师:上节课同学们读通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掌握了生字词。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安静,和安静来一次心灵对话。(板书:安静)师:下面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然后在你的笔袋里

课例分析与评价 触摸春天课例资料评价

课例分析与评价 ——增城中学·唐遇春《与尹师鲁第一书》 组员:冼楚莹刘晓荷黄凤萍罗慧玲2013年2月20日,我们一行四人回到母校增城中学听了唐遇春老师的授课,并与老师做了面对面的交流,获益匪浅。下面是我们关于唐老师授课的分析与

触摸春天教案设计及反思2012.3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设计理念:1、要让学生产生阅读体验,就得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复诵读涵咏,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蕴。2、个性化阅读凸显学生个性的张扬,生命活力的释放,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有赖于教

声明:《触摸春天说课稿 剪春天说课稿》为网友大开杀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