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秋冬进补养阴4禁忌

  在民间一直传着:一年补透透,不如霜降补的谚语,足见霜降进补早已深入民心。但在很多年轻人看来,进补真的有用吗?靠谱吗?话不多说,带着种种疑惑,这就开启我们的进补的探索之旅!

  秋冬进补可提高免疫力

  ①进入秋冬之际,一方面是我们体内的人体毛细血管开始收缩,血液流动速度减慢,体内器官的运转和代谢都相继放慢了速度;另一方面,天气多变,昼夜温差大。两方面综合起来,秋冬期间我们的身体机能会有所下降,免疫力也会下降。专家 表示在保证食物多样、饮食均衡的前提下,适量多补充营养素是可以提高免疫力。

  ②进补一说,实则来源于中医,当然还要从中医深究其因:总体上,中医讲究阴阳调和,顺其自然。中医学认为“秋为容平”之季,自然界阳气渐消,阴气渐长,气候由热转寒,处于“阳消阴长”阶段。由于气候逐渐凉爽,燥气盛行,使人们感到口唇干燥,咽干,皮肤干燥,说明燥气可消耗人体之津液。秋季雨水渐少,天气干燥,自然界一片萧条景象。“阳消阴长”人体的代谢机制由盛转衰,开始进入低潮,人体容易受到外来邪气之侵袭。所以,秋冬宜进补。

  这样而言,不难得出:无论是从西医的角度,即我们身体的需求,补充营养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还是从中医的进补概念:阴阳调和,顺其自然,秋冬进补均有其科学以及合理性。

  秋冬进补以养阴为主,但有四忌: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秋冬进补养阴4禁忌

  不想错过进补这个好时节,希望可以补补身体,也希望可以为父母的进补了解多一点进补的原则的你,且往下看。

  对于秋季进补的大原则为:秋宜养阴,慎防津气耗散防燥护阴,养肺为先。而冬季的进补则为:养藏固精,补肾养阴。 但秋冬进补有四忌:

  1忌盲目进补。

  不分清自己的体质就进补。最起码需要分清偏寒和偏热两大类,偏寒者(比较怕冷,喜欢热的食物)阳气不足,需补阳为主;偏热者(手心脚心易发热,容易口干)则适合进补滋润之物;

  2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过量服用都是有害的,不管何种进补,都要适可而止;

  3忌重进轻出。

  就是要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进补同时,亦要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顺畅;

  4忌“痴心”不变。

  忌按照自己喜欢的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这样反而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

  除了进补,别忘了注意饮食,加强锻炼,身体才棒棒!

  当然,补品的进补只是辅助的作用,并非万能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你的抵抗力。而中医倡导的进补也并非单单指的是进补补品,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调整饮食结构,在秋冬之际,多吃点水果,适当补充水分以及加强锻炼,这样才可以容光焕发,精神奕奕,身体棒棒!

  秋冬进补有效,人精神来颜值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1695471/23843538.html

更多阅读

秋冬养生,进补有道。 秋冬进补食材

文/赖清辉立秋之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秋冬进补的习惯,秋季“进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贴秋膘”,又称“引补”或“底补”。其实,秋冬进补在祖国医学中早就有所记载,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食养”的概念。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

秋冬进补五大膏方 “秋冬进补”再调查

     十大省中医院长与国医大师惊人一致中医权威只认道地,东阿阿胶高居榜首  继向国医大师进行调查采访后,《中国中医药报》再次向中医药行业的权威人士——省中医院院长,发起有关秋冬进补问题的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从全国省

秋冬进补汤谱 秋冬进补 教你如何选好人参

      秋冬进补可是一件大事。在调补中,自然会想到服用各种“参”,然而,大补的野山参已基本绝迹,日前新闻还曝出黑龙江大集疑卖“胶水糊人参”冒充老人参,面对品种繁多的“参”,不知如何选择?此“参”彼“参”有何区别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秋冬进补养阴4禁忌

  在民间一直传着:一年补透透,不如霜降补的谚语,足见霜降进补早已深入民心。但在很多年轻人看来,进补真的有用吗?靠谱吗?话不多说,带着种种疑惑,这就开启我们的进补的探索之旅!  秋冬进补可提高免疫力  ①进入秋冬之际,一方面是我

声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秋冬进补养阴4禁忌》为网友漂亮哥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