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并不遥远 雷锋,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手抄报】

  雷锋,一个年仅22岁的普通解放军战士,在离去整整半个世纪后,他的名字仍然为人们所熟知和广为传颂。尽管历经岁月的冲刷,雷锋这个名字背后的真、善、美精神内涵仍不失为我们现代人道德行为规范的楷模。

  不可否认,雷锋精神的产生有其时代背景。新中国的诞生结束了他贫苦的生活,身为孤儿的他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带给他的温暖,使他发自内心地感恩祖国、感恩党、感恩人民、感恩那个令人沸腾的时代。

  这是一个内心充满阳光、乐观向上的快乐男孩。他也不断靠着自身的努力,改变着自己的命运:当过农民、当过拖拉机手、到炼钢厂当工人,后来参加了解放军,还当选为人民代表。

  他每一次的工作变动,都是在克服客观条件不足的前提下完成的,不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雷锋属于那个时代,但雷锋精神却跨越了时代。雷锋的所为是每一个普通公民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完全能够带给他人快乐的善举。舍己而利他,正是雷锋精神和我们目前正在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谋而合、紧密相连的。爱华阅读aIhUaU.com/zl/转载请保留

距离并不遥远 雷锋,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手抄报】

  雷锋精神的助人、利他精髓也是传承了中国人延续几千年的从善如流的古训,规范着人的行为道德规范,并在天长日久、潜移默化中影响、塑造着一个个平凡而又普通的中国人积善成德的常态行为。

  雷锋属于中国,但雷锋精神却跨越了中国。他的形象超越了国家和民族,感动了世界。“助人为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任何国家都会弘扬的人文精神。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街头经常会出现穿着印有雷锋头像T恤衫的青年快乐地助人。

  泰国政府曾专门印发了《雷锋》的小册子,号召国民学习雷锋精神,为国家和社会多做有益的事。美国西点军校也曾悬挂雷锋画像,将其视为军士的楷模。雷锋精神之所以能够实现“出口”,是和他“专门做好事而不做坏事”人性光芒直接相关的。

  尽管当时特定的环境造就了雷锋和雷锋精神,但雷锋精神永远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自觉自愿追求的行为规范的准则。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雷锋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并和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有着千丝万缕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雷锋是人,不是神。他和我们许多80后、90后年轻人一样爱美、爱干净,穿着时兴整洁的衣服。更可贵的是,雷锋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就把快乐带到哪里。雷锋,决不是只属于哪一个时代的楷模;更是所有人从小到大、塑造成长个性的成功典范。

  雷锋,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一个又一个“活”雷锋就在你、我、他的心里和身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1952371/473215205.html

更多阅读

幸福并不遥远 其实幸福并不遥远作文

所谓幸福,是人们感受生活的一种舒畅心境。幸福可以为平凡的生活增添色彩,为忙碌的人生注入甜蜜,幸福可以激发奋斗的动力,坚定对未来的信心。然而,幸福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是达到了哪一个标准才算是幸福或不幸福的,因每个人希求的目标不同

致我们遥远的青春 我们遥远的青春电影

在我的书架上,有满满的一层是我的网友、知青战友们送给我的书。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书都是我们知青自己写的(只是习惯于称呼他们曾经的身份,现实中,他们如今的身份已是作家、记者,电视台高级编辑,企业家、教师、以及政府公职人员等等)

贵阳时代力马电动车 电动车时代也许并不遥远

近日,汽车意见领袖程远老师一篇有关电动车的博文,引发了很多汽车业界人士的思考。一直以来,大家对电动车固有发展思维模式,似乎得到了一些松动。笔者联想到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路是人走出来的”。很多时候,困难和瓶颈,都是人们以讹传讹

声明:《距离并不遥远 雷锋,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手抄报】》为网友清影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