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杨氏太极拳要注意什么

杨式太极拳是我国太极拳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支,你知道杨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吗?在练习杨式太极拳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练习杨氏太极拳要注意什么

一、动作要到家

傅钟文老师告诫我们说:“每个动作要做到家,”即整套拳中的每招每势不能走过场、滑过去或遗漏掉。常见不到家的有以下六个动作。

1.起势接左掤时,右手应经上腹前、向右前、再向胸前里磨一个小圆圈转回,至此才与左手上下相合。老师边示范边提醒我们说:“这个小圆圈很难打出来。”嗣后,果然发现不少同仁把这个“小圆圈”遗漏了。

2.搬拦捶接如封似闭时,“封”的动作很容易滑过去。应随重心后移,两臂交叉成十字形,像关门一样称为“封”。

3.老师在教单鞭时,要求我右吊手不要停滞不动。细观其示范动作,勾手时右臂伸向南方略偏西,然后向西南平移,与左手前移同时到位。但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个动作,这样不仅动作不到家,而且也不符合“一动无有不动”的原则。

4.单鞭接玉女穿梭时,右掌应随转体自下而左、经胸前向右弧形上棚、再随转体右棚,然后沉肘抽回与左臂相交。可是,后面的这个“右棚一般很少做到,”没有“右”,当然也就没有右臂沉肘抽回的动作。所以老师再三提醒我们,两臂不要过早交叉,也就是不要两臂交叉后再转体,应该边转体边交叉。

5.高探马接穿掌时,右掌的内收应随右臂外旋使掌心向上,然后再内旋,至定式时使掌心仍然朝下。然而前面的右臂外旋动作很容易走过场,即右掌内收时,掌心始终朝下。

6.老师在教分脚时,再三提醒我们:“四个斜角要打出来”。如做右分脚时,应转腰到四个方向(东北、东南、东北、东南),但第一个方向不容易打出来,即高探马后迈左脚时身体不是左转面向东北,而是错误地右转面向东南。同样进行左分脚迈右脚时的第一个方向(东南)也往往会走过场。

二、四肢虚实要分清

虚实分得越细微,运动量就越大,拳术越有长进,造诣也就越高。

1.重心主要在左脚,则左脚为实;反之,右脚为实,左脚为虚。这种虚实的转换变化,贯穿于除预备式和收势二势之外的整套拳架中。

双重就是双脚平均、持续地支撑体重,是虚实不清的一种表现。如十字手定式时易患此毛病,老师为此着重指出:“做十字手时,当右脚跟着地,左脚尖应立即翘起,此时重心在右脚。”又如,单鞭接提手上势时,老师又告诫我们:“扣左脚时重心后移,就形成双重;提手迈右脚时重心前移,又造成双重”。另外,在按接单鞭、提手上势接白鹤晾翅、十字手接抱虎归山、抱虎归山接肘底捶和云手时,这种双重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左脚与右脚固然要分清虚实,就是一只脚也要分清虚实。如揽雀尾接单鞭时,重心应由右脚掌移至右脚跟,以便扣脚、左转。

2.“迈步如猫行”。笔者和有些同仁离老师的这个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做斜飞势、扇通臂、双风贯耳、玉女穿梭和弯弓射虎时,常常落脚较重,甚至落地有声,这也是虚实不清的表现。要使迈步(退步)轻灵、沉着、走所谓的太极步,须按老师的要求,悉心揣摩。

3. 上肢和下肢一样,也应分清虚实。体现主要内容的手为实,另一手为虚。如练左搂膝拗步时,右手前按为实,左手搂膝为虚。其次,在虚实变化中还应注意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仍以左搂膝拗步为例,右手虽为实,但在开始向前推按时,手掌蓄而不张(略呈凹形),为虚掌,此谓实中有虚;相反,搂膝之左手虽为虚,但也要有搂开对手踢我裆部之脚的意念,手中的劲不能丢,不使偏漂,这就是虚中有实。再次,当手伸出至定式时,一般是由虚而实;反之,当收手时,则手掌应由实而虚,手掌由舒展而复归含蓄,呈凹形。

三、上下要相随

傅老师要求我们在练拳时,应尽量做到手和脚同起同止、上下相随。

练习杨氏太极拳要注意什么

1. 弓步是太极拳中主要的步型,“弓到手到”的道理是练拳者人尽皆知的常识,但真要做到亦非轻而易举。例如左棚,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一般人最常患的毛病是左腿已经弓到,而两手还在慢慢地左棚、右采,这样就手脚脱节了,内劲也就大减(甚至断劲)。倒撵猴接斜飞势时,不少同志的腿已弓到而两手还在右挒、左采,更有甚者,两手尚未开始挒采,右腿早已弓到了。弓到手不到的尚有右棚、挤、按、单鞭、搂膝拗步、搬拦捶、扇通臂、野马分鬃、玉女穿梭、左右打虎和弯弓射虎,其中后面三个动作中的上下不相随最为常见。这是因为对老师关于“前去之中必有后撑,以增加反射力”的道理理解不深。

2. 倒撵猴在退步时,应一手按到,另一手收到,前脚扣到位,同时后腿正好坐实。但有的人往往是后腿先坐实,然后缓缓地按、收、扣,这也是上下不相随的一种表现。

3. 手挥琵琶接左搂膝拗步时,常见右掌随转腰弧形下落时,左脚却不动,这就不符合上下相随的原则。而应在右掌开始弧形下落,左掌弧形向右斜角上移的同时,左脚跟徐徐离地变成左脚尖着地,然后慢慢提起。其他诸如提手上势定式、提手上势接白鹤晾翅时右手下移与右脚提起、白鹤晾翅定式、白鹤晾翅接搂膝拗步时右掌下沉与左脚提起、分(蹬)脚时手脚撑开等动作都应注意上下相随,做到手动脚动,手到脚到。

四、速度要均匀

全套拳架的每一个招式及招式中的每一个动作的速度应均匀,常见不均匀的有:

1. 起势时两手前举和下按的速度往往慢于以后其它招式的速度。

2. 白鹤晾翅(手挥琵琶)接搂膝拗步时,右手下沉的速度快于前按的速度。

3. 十字手两手向下分开的速度快于向上相合时。

4. 云手时两手往下按的速度大于往上抄的速度。

5. 分(蹬脚)时的速度快于其他招式的速度。

五、两手(拳)要同步

由于两手(拳)的运动距离不一,经常会发生如下不同时到位的弊病。

1. 左掤的左手左棚比右手下采早到位。

2. 提手上势接白鹤晾翅时,左手后撤提前到位不动,等候右手下落与之上下相合。

3. 扇通臂的右手上举比左手前按早到。

4. 肘底捶接倒撵猴时,左手的前伸(有的甚至不前伸)比右手下沉早到位。

5. 右(左)打虎势时,左(右)拳比右(左)拳早到。

6. 上步七星的左拳比右拳早到位。

六.手动腰相随

太极拳两手的动作要以腰未纲、为轴心。腰不活,动作就难以松柔,自如,也就缺乏太极拳的韵味和美感,正是“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因此,练拳时一定要用腰的动作去带动手的动作,不要只动手不动腰,前辈关于“动手不是太极拳”的观点,我们应牢牢记取。老师说,凡是用腰带动手的,其拳味就浓,此乃内劲通过腰脊带动上肢,这叫做“主宰于腰”。手动腰不动固然不对,但老师又教导我说,转腰的幅度不宜过大,以免上身摇摆失中和两臂散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12461/524204398.html

更多阅读

杨氏太极拳名家傅声远论杨式太极拳练习法

杨氏太极拳名家傅声远论杨式太极拳练习法--转自天下武林太极拳之动作是全身的运动,不是一部分的运动;是柔和的运动,不是剧烈的运动。其全身的运动与柔和的运动,即是连绵不断、刚柔相济的太极运动;是自然而然的趋势,不是玄妙的;而以身

学习一对一口语要注意什么

现在很多人都偏向于学习一对一口语来帮助自己练口语,一对一就有一种专属老师的感觉,听起来就很不错,当然真正的效果也还是可以。但是在练习的时候也还是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首先,如果你已经决定要去学习一对一口语,而且自己也确实

练习减肥操要注意什么

 练习减肥操要注意什么爱华阅读配图  1、及时补充水分:在锻炼过程中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以保证身体健康和正常机体的需要。补充水分的方法最好是少量多饮,随时保持体内水的平衡。  2、做好准备活动:充分的准备活动能使关节

健身运动注意事项 男士健身运动要注意什么

 男士健身运动要注意什么爱华阅读配图  男士健身运动要注意什么?  1、锻炼时间要适宜:初学者和平时劳动量较大者以每周三次为宜,每次1-1.5小时,但每次锻炼应包括肌肉各个部分肌肉群。每天坚持锻炼者,可将肌肉群分为两个部

声明:《练习杨氏太极拳要注意什么》为网友居家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