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就象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一)

卖白菜补充习题答案

随文练习

一、

蔫 黢黢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箢篼 沓

二、

1. zhuǎn (zhuàn)转动 2. lù 泄露(lòu)

3. mú (mó)模仿 4. bāo (bō)剥削

三、

1. 哽咽 抽噎

2. 凛冽 清冽

四、

1. 夸张

2. 拟人

五、

通过对母亲进行细致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暗示了家境贫寒,表现了当时母亲,明知无物可卖,却不停地翻找的矛盾心理,寄希望于无望之中,从而使下文卖白菜这一决定显得顺理成章。

六、A

问题探究

一、

1. 通过老太太的动作描写,刻画了一个非常挑剔的老太太形象。这样写一是为了衬托母亲的善良;二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激起“我”对老太太的“恶感”,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钱埋下伏笔。

2. 第二段最后一句话,体现出“我”当时对老太太的不满,和对白菜的喜爱珍视,将人物形象显得更加丰满。

二、

1. 本文以荔枝为线索贯穿全文。

2. 赞扬母亲的伟大,同时也表达作者念念不忘母亲的恩情。

3. 写母亲洗沙果的事时,一方面写出了母亲勤俭朴实、节约持家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母亲对儿子无比关爱的品质,字里行间包含着对母亲的赞美、热爱与怀念之情。

4. 记叙和抒情。作用:突出表现了当时“我”能让母亲迟到荔枝的欣慰以及对母亲的感激、怀念。

5. 作为整篇文章的结束语,暗含了自己太多的思绪,看似结束的文章,却在作者心底掀起了感情的波澜,荔枝可以年年红,而我的母亲已经不在了,这多么的遗憾啊,母亲生前把爱都分给了我和儿子,而她自己却在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

小卡片

1.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2. 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价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扰乱你的生活。要学会一笑置之,要学会超然待之,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在宽容中壮大自己。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二)

伟人细胞补充习题答案

预习提示

一、贾里刻意“一鸣惊人”,追求“可歌可泣的行为”,三次都失败了。他一次不经意,却在“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中获得了成功。

随文练习

一、塞 鸣 衷 魁 嚼 挠 途 谋 食 毕 咎 扬

二、省略

三、1.居然 2.披露 3.盼望 4.欣赏

四、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又充满稚气,容易一时冲动。 鲁智胜:理智、稳健。邱士力:沉着、足智多谋。

五、示例:贾里,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还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吧,你总有一天能成为真正的伟人!

六、示例:句子:“鲁智胜提议拿小刀划邱士力的车胎,这虽然解气,但缺乏大师风度,贾里懒得去做。” 品味:在贾里心中,似乎自己已是“大师”,羞与小儿为伍,懒得去做那些小孩子才做的事情,其实自己还极为幼稚,这就产生了幽默和讽刺效果,妙趣横生。

七、1.⑥⑤②(由主到次,概括了城市建设的几个方面)

2.删去“因此,想要有所成就,必须珍惜时间”(这句话与语段的中心句“学贵有恒”不一致)

3.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兴我中华(“知”是“爱”的前提,“爱”是“兴”的前提)

4.②①③⑤④

问题探究

一、1.必须从小事做起,方能干成大事。或:成功在于细节。(只要大意对)

2.这个看法不对。因为他所认为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实际上本身就包含着伟大的一面,能做好“鸡毛蒜皮的小事”,发展下去也可能做好惊天动地的大事,这样的人,既是普通的人,也是伟大的人,做小事与成就伟人并不矛盾。

3.贾里由此悟出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的道理,从而注意脚踏实地地从小事做起,最终贾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二、1.写出自己对少年时代的“五彩之门”留恋,在步入青春之门时内心有一种孤独感和烦恼感,所以想让少年时代的五彩生活来慰藉自己的心。

2.不矛盾。因为这是写梦中的情境。

3.孩提时代向外张望“门”;懂事时,试图接近“门”;欣喜跨进“门”;长成小伙子后,又失去了“五彩之门”。

4.可选择一个角度来回答。示例:人生如旅途,中间有一扇又一扇庄严的神秘的大门,由一个门到达另一个门,有向往,有努力,有艰辛,有失落,总留给我们丰厚的积淀。青春,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阶段,在人们的翘首企盼中姗姗而来,又在人们欢呼欣喜中倏忽而逝。那么,让我们企盼:当我们年老的时候,端一杯清茶,守一盏孤灯,让心灵的帆船回溯岁月的长河。

小卡片

示例:理想是指路明灯。(托尔斯泰)

只要不迷失好的目标,并且持之以恒,最后必定会得到拯救。(歌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天才就是勤奋,聪明在于积累。(华罗庚)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三)

幼时记趣补充习题答案

预习提示

趣事:观蚊为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

随文练习

一、1.稚气 雅致 2.察觉 祭坛 3.风声鹤唳 暴戾 4.瓦砾 闪烁

二、省略

三、1.助词,无实际意义 代群鹤舞空的景象 代二虫 代昂首观之的动作 助词,的

2.代蚊子代自己 代想像中的山林

3.表示修饰作用 表示承接关系

4.因为 当做被

四、1.“藐”就是小的意思,“藐小”是同义结构,是微小的意思。“纹”就是花纹;“理”,这里指条纹。“纹理”也是同义结构,在课文中泛指花纹。这两个词都是同义结构。例如:联合、聪慧、雕刻、美丽等

2.嘶 吠 嗥 啸 啼 吼 鸣

3.“明察秋毫”:形容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明,眼力。察,看清。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东西。“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喜悦的样子。没有比喻义。“庞然大物”:很大的东西。现在多指表面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写话示例:驴子这个庞然大物正在怡然自得地散步,不料被明察秋毫的老虎扑上去咬死了。

五、能张目对日 必细察其纹理 定目细视见二虫斗草间 观之正浓表示“看”的五个字是:张 察 视 见 观

六、1.突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倒大树一般地闯了过来。

2.用烟慢慢地喷它,使它冲着烟雾飞叫。

3.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

4.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感到害怕,“哎呀”地惊叫了一声。

问题探究

一、1.以土砾凸者为邱 凹者为壑 2.“物外之趣”是一种童真童趣,这种童真童趣来源于小孩子的丰富的想像力,也来源于细心的观察及丰富的知识基础。这里想像力是最重要的。小时候的体会只要言之成理。例如,把斗蟋蟀想像成斗牛,把地上的棉花想像成天上的白云,把一圆点想像成小蝌蚪、小球、小光头等等。

二、1.(1)一同捉蟋蟀。 (2)一同读书。 (3)兄中进士妹欢笑。

2.(1)(记得儿时)我捉蟋蟀,你举着手臂来帮我捉。 (2)(先生)听到两个童子书声琅琅,不觉微微含笑,连连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3)你从东边厢房扶着几案出来,全家惊讶瞪着眼看着欢笑。

3.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

附:译文

(记得儿时),我捉蟋蟀,你举着手臂来帮我捉;天冷时蟋蟀冻僵了,我们一同到它的穴边。我九岁时,(有一次)在书斋休息,你梳着成对的发髻,披着细绢单衣来到,(一起)温读《缁衣》一章。正好先生开门进来,听到两个童子书声琅琅,不觉微微含笑,连连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这是七月望日的事。过了三年,我中进士还家,你从东边厢房扶着几案出来,全家惊讶瞪着眼看着欢笑,不记得当时话题从何说起,大概是说在长安考中进士,递信人报信的迟早的情况,如此等等。所有这些琐事,虽然已经成为陈迹,然而我一天没死,就一天不能忘掉。

小卡片

沈复(1763—?),中国清代散文家。字三白,号梅逸。江苏苏州人。一生为幕僚。《浮生六记》是其自传体散文。记叙了他与妻子陈芸志趣投合,情感深厚,愿意过一种布衣素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但因封建礼教的压迫和贫苦生活的磨难,理想终未实现,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这种记述夫妇间家庭生活的题材,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属罕见。《浮生六记》原有六记,现存四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后两记《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已失传。1935年世界书局出版的《足本浮生六记》,后两记是伪作。此书有多种版本。以俞平伯校点本为佳,附有《浮生六记年表》。有英、法、德、俄等多种译本。沈复爱妻陈芸,以丈夫为师,爱莲居蜜月期间,是陈芸、沈复进行思想与灵魂交流的美好时刻。陈芸请教了丈夫各家的文章的特点。她觉得学文太难,而倾向于学诗赋。在她眼里,屈原的赋过于深奥,相对来说,她较喜欢司马相如的赋。沈复因此开玩笑,说当时卓文君所以看上司马相如,可能不是因为他琴弹得好,而是跟陈芸一样,看上他的赋。在诗歌上,陈芸认为杜甫的诗过于“森严”,而较喜欢李白诗歌的“活泼”。沈复,字三白,他戏言,“三白”正好是陈芸的人生,即:白居易+李白+沈三白(她的启蒙老师可以算是白居易,她最喜欢李白的诗,加上嫁给沈三白)。但陈芸很善于自嘲:可能应是白居易+李白+“白字”,才算“三白”。沈复大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16061/371509959.html

更多阅读

七年级下册课时特训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特训答案

做七年级语文课时特训习题一定要认真,马虎一点就容易出错。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小编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特训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特训答案(一)我的老师第1题答案慰;纠;

七年级下册课时特训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特训答案2017

做七年级语文课时特训习题难,练字难,用功就不难。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特训答案2017,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特训答案2017(一)《论语》十二章第1题答案lún;yuè;gōng;dān

声明:《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为网友一影成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