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 高考语文考试技巧归纳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更要掌握一定的考试技巧,掌握好答题技巧有助于考生在高考中节约时间并且取得更高的分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考试技巧,欢迎参考!

高考语文考试技巧总结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 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 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 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 高考语文考试技巧归纳

副 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 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 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 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 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 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八)古诗词鉴赏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 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 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 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九)“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 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 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十) “情”、“景”关系区别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 “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 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2)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需注意的小细节

(一)答题工整加规范,把步骤和采分点写全

高考语文主观题的得分除了受学生知识储备影响之外,还与学生答题的工整与规范性有着极大的关系。

首先是工整,别的题目且不说,单说写作题,须知一篇卷面脏乱字迹潦草的作文是很难入阅卷老师的法眼的,最后被抹掉的得分可能会更多。再说规范,诗歌鉴 赏和选考题中的大部分题型都是需要联系文本作答,而采分点也是涵盖答题要点的概括以及联系文本分析这两方面的(也就是教学中经常说到的“点加析”),而在 平时和练习与考试中,学生往往不能够按照老师要求的去做,导致在一些不必要的地方丢分,不免有些遗憾,因此提醒同学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力争在高 考答题中坚持两全一简,即步骤全,采分点全和语言简洁。

(二)专题突破宜“功利”,针对考纲要求来强化

高考冲刺阶段应该是点的突破。冲刺阶段的语文复习不应该是漫无目的、面面俱到,而应该是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突破。在选择高考突破重点时,尽量坚持“功 利性”原则,也就是说在那些自己丢分较多且有能力提升的题型上优先进行突破,尤其对于那些通过一年的训练与学习都难以得分的专题可以排到后面甚至是大胆地 舍弃,例如古文基础较差的同学不妨大胆地放弃那些无效而又令自己感到厌倦疲惫的古诗文训练,转而投入到选考题当中,针对考纲要求的各种题型加以强化与巩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21361/790117798.html

更多阅读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 名校课堂答案九年级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成语归类超级综合篇数字成语:零:化整为零、零敲碎打、孤苦零丁、七零八落一:一言九鼎、一帆风顺、一心一意、一马当先、一唱一和、一呼百应、一干二净、一举两得、一落千丈、一模一样、一暴十寒、一日千里二:独一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详解版 中学生语文基础题目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第一部分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

2013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备考:易错字音

摘要:2013年高考在即,小编整理了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新东方网高考频道。【A】1.挨紧 āi 2.挨饿受冻 ái 3.白皑皑ái 4.狭隘ài 5.不谙水性ān6.熬菜 āo 7.煎熬 áo 8.鏖战áo 9.拗断ǎo 10.拗口ào【B】1

转载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题

原文地址: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题作者:北京大学生团队高考 语文基础知识突破提升训练(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粗犷(kuáng)镌刻(juān)量体裁衣(liàng)  卷帙浩繁(zhì)B、埋怨(mán) 载体(zài)暴殄天物

声明:《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 高考语文考试技巧归纳》为网友一醉南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