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历史典故 破釜沉舟的历史典故

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下面请欣赏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破釜沉舟相关典故内容。

破釜沉舟的意思

[释义] 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

[语出] 明·陈孝逸《与罗杓庵书》:“秋间姑且破釜沉舟;持三日粮;为射贼擒王计;必不败;而后杜门却轨。”

[正音] 釜;不能读作“jīn”。

[辨形] 釜;不能写作“斧”。

[近义] 义无反顾 背水一战 决一死战

[反义] 优柔寡断 瞻前顾后 犹豫不决 举棋不定

破釜沉舟的成语典故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用破釜沉舟造句

1) 呃,我在想…,当时,你儿子觉醒时我破釜沉舟的倾尽国库替他打造神兵,现在我女儿觉醒了,国库也空了……

2) 司徒翔云以破釜沉舟的气势,饿虎攒羊般杀入契丹骑兵阵中,勇不可挡,杀人犹如砍瓜切菜。

3) 胯下之辱,指鹿为马,沐猴而冠,破釜沉舟,还乡定都,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虚张声势,瞒天过海,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4) 破釜沉舟巨鹿之战,令天下诸侯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5) 因此,带着破罐子破摔,不,应该是破釜沉舟的信念,王燃再次偷偷地找到了最了解自己的昭仁公主。

6) 王子意识到,阿努比斯这个家伙要破釜沉舟,誓杀自己不可,于是集中精力积极迎战。

7) 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歌德大自然既然在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

8)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9) 甚至,对于声称台湾属于自己的中国也表示中国希望和平解决这个僵局,尽管他坚称两岸统一是唯一的解决途径,但如果台湾要为独立破釜沉舟,中国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0) 八一建军节,你是幸福叛军的最高统帅,特向你汇报:海军象征你破釜沉舟的勇气,陆军象征你丢盔卸甲的烦恼,空军象征你的好运正喷火冒烟,请你检阅!

11) 另一个大汉放下水杯,像是做了一个巨大的决定一般,一副破釜沉舟的样子。

12) 你不能去,一个是有钱的债主,一个是不成气候的小弟,你说那个什么卢哥会选哪个啊?如今,我们也只有破釜沉舟了。

13)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4) 卧薪尝胆,尝破茧而触痛。破釜沉舟,圆金色六月梦。

15)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6) 大自然既然在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

17)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8) 造化既然在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

19) 他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去参加研究生考试。

20)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21) 对于敌人的大扫荡,我军破釜沉舟予以还击。

22) 现在已破釜沉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干到底了。

23)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24) 破釜沉舟同时也毛骨悚然。

25) 破釜沉舟:只要咱们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能克服进修上的各类困难。

26) 处于劣势中的军队,只有破釜沉舟,拼死一战,才能死里逃生。

27) 事已至此,只有破釜沉舟,作最后一搏。

28) 但现在的情况是,它必须破釜沉舟。

29) 现在只有破釜沉舟地奋力一搏,才有机会扭转目前的局势。

30) 只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没有不能完成的事情。

31) 面对困难的时候我只能全力以赴破釜沉舟,这样成功的可能才最大。

32) 破釜沉舟意味着你必须获得成功:除了成功你别无选择。

33) 奥巴马政府终于在高管薪资问题上破釜沉舟,向华尔街宣战。

34) 我们已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不完成任务,绝不停止。

35)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36) 在讨论会上,威洛比提出了一个破釜沉舟式的想法,这也是他通过阅读和思考后得出的意外成果。

凿壁偷光的历史典故 破釜沉舟的历史典故

37) 大家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完成任务。

38) 曼联这支老牌俱乐部并不是有意为球员制造“破釜沉舟”这种局面的。但曼联的球员确实对自己“后发制人”的能力感到骄傲。

39) 开弓没有回头箭,破釜沉舟要付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24261/817092812.html

更多阅读

凿壁偷光的启示 凿壁偷光的感悟

凿壁偷光的启示 在我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一组以成语故事和童话为主题的雕塑。那晚,和儿子一起漫步小区,观赏着一个个塑像,说着或生动或寓意深刻的故事,兴味盎然。儿子特喜欢“凿壁偷光”,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是关于汉代匡衡的故事。雕塑中的

匡衡凿壁偷光 匡衡 匡衡-个人简介,匡衡-凿壁偷光

匡衡,字稚圭,西汉后期人,生卒年不详,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祖籍东海郡丞邑(今枣庄市峄城区),“至衡始迁居邹邑(今邹城市)羊下村”(据朱承命修《邹县志》)。其“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匡衡勤学

凿壁偷光读后感200字 凿壁偷光读后感

篇一:凿壁偷光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凿壁偷光》这个成语故事,知道了这个成语的来历。 西汉的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名叫匡衡。匡衡小时候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但他非常渴望读书。他家里有一个亲戚是教书的先生,匡衡就虚心向他请教,他的这位

用凿壁偷光造句 凿壁偷光造句

凿壁偷光造句1、现在人们一般用凿壁偷光来形容勤学苦读。2、我们要学习匡衡凿壁偷光的读书精神,对学习孜孜以求。3、凿壁偷光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最终成为大学问家。4、学习是很艰苦的事,没有凿壁偷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

声明:《凿壁偷光的历史典故 破釜沉舟的历史典故》为网友银河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