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马说 马说八年级语文导学案及答案

语文导学案成为打造八年级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载体与抓手。小编整理了关于马说八年级语文导学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马说八年级语文导学案范文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句式结构。

2.体会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3.学习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知识链接】

①关于作者。

韩愈:字_______,_____ 代著名文学家。他与柳宗元共倡古文,并称___________。 ②关于体裁。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也可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相当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初一学过的《___________》就属这一文体。

【预习导学】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伯乐( )骈死( ) 槽枥( )( ) 粟( ) 外见( ) 食马( ) .......

2.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 ..

(2)骈死于槽枥之间 ( )( ) ...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 ) ..

(4)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 ) ..

(5)安求其能千里也 ( )( ) ..

(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 ) ..

(7)执策而临之 ( )( ) ..

3.通假字: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同__,_____。

(2)不能尽其材 __同__,___。(3)其真无马邪 __同__,____

(4)才美不外见 __同__,_____。

4、一词多义

执策而临之 ( ) 其真无马邪? ( )

(1)策(2)其

策之不以其道 ( ) 其真不知马也 ( )

食不饱,力不足(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

(3)食一食或尽粟一石( ) (4)之策之不以其道 (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执策而临之 ( ) 策之不以其道 ( )

(5)而(6)以而伯乐不常有 ( ) 不以千里称也 ( )

5、理解课文语句,翻译下列句子。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5)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2.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3、本文要论述的到底是什么问题?

【合作探究】

1、用原文回答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2.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3、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

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拓展延伸】

韩愈虽因怀才不遇而愤懑不平,但他并不心灰意冷。虽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

人才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控诉,但仍对他们寄以希望。请同学思考一下,在封建社会里,

韩愈的愿望是否能实现?再联系当今社会,谈一谈我们应树立怎样的人才观?

【达标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注音

①祗辱( ) ②骈死( ) ③槽枥( ) ....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 ..

2.《马说》作者是 (朝代) (姓名)。文章短小精悍,通

篇运用 手法。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或尽粟一石 : ②不以千里称也。: ..

③才美不外见 : ④且欲与常马 : ..

4.翻译: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丛草为林 C、以至鸟兽木石 D、不以善小而不为

6.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不能识别人才,甚至于埋没人才、

摧残人才的统治者封建统治者比作“ ”,将人才比做“ ”,

而伯乐喻指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

是 。

7.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

根本原因是 作者借此表达了 的心情。

8.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

【板书设计】

马 说

韩愈

伯乐(能发现、赏识、重用人才的人)

千里马(人才)

食马者(埋没、摧残人才之人)

【教(学)后记】

马说八年级语文导学案部分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八年级下册语文马说 马说八年级语文导学案及答案

4、 “食”同“饲”,喂养 “材”同“才”,才干、才能

“邪”同“耶”,语气词相当于“吗”

“见”同“现”,显现

名词,马鞭 动词,驾驭

表反问,难道 表推测,恐怕

吃 同“饲”,喂养

助词,的 代词,代“千里马”

表修饰 表转折

按照 拿或用

6、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披露。

伯乐即善于识别和发现人才的人。千里马即人才。

本文要论述的是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

合作探究

1、(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3、第一,要给千里马这样的人才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第二,要发挥他们的长处,把他们放在最适合的位置;第三,要善于了解他们的需求;第四,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报酬,让他们乐于发挥自己的才干。

【达标检测】

2.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5、A

6、食马者 千里马 圣明的君主 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

7、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8、B

9、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30661/533555310.html

更多阅读

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单元知识能力梳理第一单元的五篇课文,均是名家之作。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人文内涵深厚丰富,艺术表达各有特色。《藤野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 人教版教材解读怎么样

教材解读(钱军)高亚黎 || 2011年2月28日 || 收藏 || 阅读122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克第七中学 钱军一、教材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共六个单元,其中四个现代文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内

声明:《八年级下册语文马说 马说八年级语文导学案及答案》为网友百花的深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