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在即将到来的单元检测,教师们要如何准备试题的内容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一、(本大题共1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浸透(jìn) 遏制(è) 飒飒(sà) 泄气(xiè)

B.目睹(dǔ) 刹那(chà) 解剖(pōu) 订正(dīng)

C.契约(qì) 纳粹(cuì) 绮丽(qǐ) 真谛(dì)

D.倜傥(tǎng) 懊恼(ào) 祈祷(dǎo) 讪笑(shàn)

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绥靖 伎俩 奢靡 锐不可当

B.横渡 依稀 斑白 语无论次

C.云霄 惊骇 躁热 徇私枉法

D.竣工 蓬勃 侧隐 振聋发聩

3.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3分)

(1)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 下来的样子。

(2)孩子们在炮火里一直没 过,神经紧张得很。

(3)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 。

(4)老年、青年、孩子们,一群群 向那青青山坡。

A.滴落 安静 轻视 涌

B.坠落 宁静 蔑视 奔

C.滴落 安静 蔑视 涌

D.坠落 宁静 轻视 奔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

出来。

B.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在2012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B.老妇人育乞西本来住在那座房屋的第二层,这是她的死了的男人——守桥的更夫留给她的。

C.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D.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二、(本大题共36分)

(一)阅读选文,回答后面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6.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7.老头子为什么“张皇失措”?他是真的“张皇失措”吗?

8.这几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写老头子?突出了老头子什么性格?

9.文段中很巧妙地穿插了景物描写,试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二)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2分)

(甲)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乙)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这些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吧?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自然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节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

……

10.甲文是雨果笔下的圆明园,可谓富丽堂皇,作者为什么将它写得这样美?(3分)

11.乙文“这一带废墟”指的是什么地方?(3分)

12.甲文和乙文的感情基调、语言风格有何不同?(3分)

13.怎样理解“凝固的历史”?“我”为什么“怅然凝望”?(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集中营的课堂

程 刚

①纳粹德国攻占波兰,控制着华沙。沙宁是刚来的老师,正给孩子们上课,几个纳粹兵来到学校,大声地对她说:“沙宁,跟我们走一趟吧,你还要藏到什么时候?”说完,他们便涌上来,将沙宁摁到了车上。

②孩子们都吓哭了,只有谢达快速跑回家,告诉爸爸赛夫,沙宁老师被抓走了。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③第二天早上,谢达悄悄地来到集中营门口,他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枚手雷,然后大叫着冲向纳粹看守,他很快被制服,投进了集中营。谢达很坚强,始终咬定手雷是捡来的,纳粹只好把他关起来。看守每天鞭打他,让他干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可他似乎能承受一切,他只想知道,沙宁老师是否还在这里,是否还活着。

④这天早上,谢达被惊醒,几个纳粹将一个全身血肉模糊的女人扔了进来,谢达一看,这不是沙宁老师吗?他突然一阵狂喜,和几位妇女一起把沙宁老师扶到板子上,沙宁伤得太重,一直在昏迷。纳粹没有从沙宁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还不想让她死,便给她医治。沙宁醒后,第一眼便看见了谢达。她有些激动,想问谢达怎么进来的。可她极度虚弱说不出话,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沙宁一怔……

⑤沙宁成了集中营里的老师。纳粹严密监视着她的动向,希望能从沙宁的讲课中找到破绽。另外,这十几个孩子让他们伤透了脑筋。沙宁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却很安静。为了让他们安静些,纳粹还假装慈悲地给孩子们买了画笔。沙宁对谢达非常好,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

⑥这一天,几名想逃跑的战俘又被他们抓回来折磨而死,然后再被吊起来,暴露在阳光下……一直以来,纳粹就是这样没有人性,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每每看到这种场景,谢达心中充满了仇恨。

⑦这一天早上,天还没亮,谢达偷偷地走出房间,悄悄爬向纳粹士兵的油库,可就在他准备点燃火柴时,被纳粹哨兵发现,一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第二天中午,赛夫打通了关节,把谢达抱回家。他要给谢达穿上新衣服再埋葬,为此,他几度昏厥。

⑧四天后,盟军报纸大幅报道了赛夫送出情报,纳粹在波兰的毒气弹据点纷纷被摧毁的消息。如果再晚几天,这些毒气弹就会被运往前线,将会有成千上万盟军士兵中毒而亡。半个月后,沙宁被解救出来,她和赛夫都成了大英雄,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也被披露出来。

⑨原来,沙宁掌握毒气弹据点的情报后,来到华沙想与赛夫接头,因泄密她被捕了。焦急的赛夫本想自己进集中营和沙宁接头,可他是地下组织的负责人,不能离开。便想出了让谢达攻击哨兵而进入集中营与沙宁接头的办法。沙宁的情报图一直记在脑海里,她便偷偷地教谢达画画,不久,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该怎样把情报送出呢?就在这时,谢达见到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吊在营门外,于是,他便想到了这个慷慨赴死的办法,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他知道,爸爸肯定会想办法把他抱回家,肯定会给他换套新衣服再埋葬,肯定会发现画在衣服里面的地图……

⑩谢达消逝在天堂里,但他用稚嫩的肩膀扛出的惊天壮举却深深地感染了我们,那个集中营的课堂里,上的是这世界上最感人的一课。

(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有删改)

14.根据小说的情节,以谢达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表格。(4分)

地点 情节 主要事件

学校 开端 看见沙宁老师被捕。

集中营门口 发展 (1)

集中营里面 高潮 (2)

15.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16.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2)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沙宁一怔……

17.“集中营的课堂”有什么深刻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5分)

三、(本大题共10分)

(一)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分)

18.口语交际

1944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采访这位总统,就他连任总统之事问他有何感想。罗斯福笑而不答,请记者吃一片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殊荣,很快就吃下去了。罗斯福又请他吃第二片、第三片,记者受宠若惊,虽然肚子已不需要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吃下去了。这时,罗斯福微笑着说: 。(2分)

19.综合性学习

“铸剑为犁”的雕塑在联合国总部前已矗立了几十个春秋,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战火和死亡仍然时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对此请谈谈如何才能避免战争发生在我们身边。(3分)

(二)名著阅读(5分)

20.《朝花夕拾》是 唯一一本___________集。全书十篇文章,是作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2分)

21.《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3分)

四、(本大题共40分)

22.根据要求作文。

战争,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史从未彻底停止,每一次战争之后,带给人类的都是战火烧毁的家园、亲人离散的痛苦,人类在战争面前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请以“祈祷和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37061/806521266.html

更多阅读

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

期中考试相对于期末考试来说,主要考察学生前半学期的学习成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关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以供大家参考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题目一、基础知识(30分)1、我会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上“

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A卷

八年级语文的练习是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在八年级语文的第二单元的课程即将结束之际,同学们要准备哪些单元测试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A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A卷

八年级语文的练习是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在八年级语文的第三单元的课程即将结束之际,教师们要准备哪些单元测试题的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A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B卷

八年级语文的练习是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在八年级语文的第三单元的课程即将结束之际,同学们要准备哪些单元测试题来练习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B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

声明:《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为网友岁月会偷走等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