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优秀教案 理想的风筝优秀教案设计

《理想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理想的风筝》的优秀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理想的风筝》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三个特写镜头的描写,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3、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课文夹叙夹议,借景烘托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体会到 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2 、体会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想法与表现刘老师的精神品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春景导入,引发阅读

1.出示古诗《村居》,配乐朗读。

2.春天可是一个放风筝的好时节,你喜欢放风筝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春天放风筝的快乐,唤起学生放风筝的真实体验)

3.揭示课题:是啊,放风筝能带给我们快乐,可在著名作家苏叔阳的心中,风筝,不仅带给他许多快乐,还寄托着不尽的思念呢。课文预习了,你知道他思念的是谁呀?(板书:刘老师)。那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啊,使得作者难以忘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在离开刘老师近三十年后写下的文章——理想的风筝。(齐读课题,强调风筝中“筝”的读音,在词语中读轻声,单独时是一声,再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文章的生字,词语。(出示)

你能读准它们吗?谁想来试一试?(圆口韵:蜈蚣;多音字:翘)

2.生字解决了,那通过预习,你能说一说在作者的思念里,文中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吗?

板书:笑谈腿疾 转写板书 放、追风筝

3.总结课文主要内容:你能根据老师的板书总结一下课文内容吗?

指导总结方法:将各部分的内容弄清楚,再将他们连起来,就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味细节,感受人物。

(预设一)在笑谈腿疾中初感刘老师。

师:下面让我们走进刘老师的第一个故事——笑谈残腿。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细细的品读第四自然段,用心的感受:哪些词语或者是句子让你怦然心动?从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乐观、幽默)

1.这些外貌描写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刘老师是一个慈祥、忠厚的人。还让我们知道的他身有残疾。

2.真不简单,一个笑字,你读出了幽默的刘老师;你读出了开朗的刘老师;你读出了乐观的刘老师。

总结:刘老师虽然肢体残疾了,可是他的心理并不残疾,他是那样的乐观开朗,风趣幽默。(板书:乐观)

你能学着刘老师的样子,笑着读读这些语言吗?(试读、指读)

【师评:真好,你读出了一位乐观幽默的刘老师!】

3.同学们听完故事后,是什么反应呢?

(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指名读)

同学们笑,是因为——(幽默,把同学们逗乐了)。

那“酸涩”的感情是以一种怎样的情感?能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吗?【酸是(辛酸)涩是(难受)】“泛起”一词说明这种感情是怎样产生的?(从内心深处,这样的感情更为深刻)同学们的心中为什么会泛起一股“酸涩”之情呢?(同情、理解)。那么,又是什么让学生们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呢?(乐观、坚强)

4.多么微妙的情感变化呀,能读好吗?(齐读)

过渡:刘老师以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一位学生。同样,他在课堂上所特有的板书姿势也永远的定格在了我的心中。

(预设二)在板书的动作中了解刘老师

1.孩子们,默默地读一读第五自然段,看看刘老师上课时的哪些动作拨动了你的心弦?将它们圈画出来,并边读边想象着刘老师写板书时的样子,在书本的空白处写一写批注。(学生默读,边画边写自己的感受,然后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动作)

(“撑地”“离地”“急速”“转”等词语感受老师的板书的不容易,尤其是“急速”中不是轻松,而是竭尽全力的感觉。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

2.【转】

这段话中连续多次用到了同一个字——“转”,转对我们来说是——(很容易做到的一件事),可是对刘老师来说却是——(很艰难的一件事),每一次板书刘老师都要这样转过来,转过去,可他却从不嫌麻烦,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体会敬业、顽强的精神)

过渡:多么敬业顽强的老师啊!

3.指导读好这段话。

多么令人难忘的旋转呀!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一年、一辈子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谁想来读?

【评价:你的朗读也激起了我激动的心跳】

孩子们,相信那一次次的跳跃旋转已经成为每一位学生心目中最美的舞蹈,让我们共同来记住这美丽的舞蹈吧!(学生齐读)

(预设三)在放风筝中感受刘老师

过渡:这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难以忘怀,然而,留给作者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时的情景。

1.用心读第七、八、九自然段,和同桌一起交流一下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感人细节,说一说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

2.刘老师哪些放风筝的细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1)他制作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体会心灵手巧)

(2)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

(自然——不便于——决不肯失去——亲手——送——快乐等词体会出身体的残疾也阻挡不了刘老师的放风筝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板书:热爱生活)

(3)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和我一样的少年。

这句话写出了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深情,也就是神态描写。

“漾”就是……(水纹荡漾开来)这里用“漾”你感受到什么?(体会刘老师的快乐满足)这依然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4)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出示这段文字)

师:这段话写出了刘老师在追逐风筝时一连串的——(动作),(教师重复:这是动作描写),还写出了刘老师叫喊时的——(话语)(教师重复强调:这是语言描写)从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啊?(我被刘老师的自信,顽强不屈、对生活充满了爱与追求、自强不息的品质打动了)

“我自己来!”——刘老师相信自己能够征服困难,自信,挑战自我。

师:怎么喊?你来喊(生读)“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师:还不够,你再来(生读)

师: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情景,然而对于一位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人来说是何等的不易。咱们一起来读(齐读) (相机板书:自信)

3.整合:虽然生活是清苦的,身体是残疾的,但是刘老师却用各种各样的风筝装点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他不但亲手放飞,享受劳动的欢乐,而且还在不断克服困难,享受战胜困难后成功的喜悦.所以,作者记忆中永远留着刘老师放风筝的样子

写作指导: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刚刚我们品读过的这两件事是选取了一个方面的典型事例来写刘老师的,哪个方面(工作方面)?那每年春天刘老师放风筝这件事又是从哪个方面来写的呢?(生活方面)

选取两个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的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品味心声,深化风筝

1.可是这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因为作者已近30年没有见到刘老师了

(配乐读“不见刘老师已经近30年了……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刘老师在苏叔阳心中放飞的仅仅是风筝吗?还有什么——(人生的理想、榜样;做一个乐观顽强、热爱生活的人……)

(补充苏叔阳的资料)

2.那一只只自由翱翔的风筝成为作者心中最美的风景。 即使过了30年,刘老师放飞的那一只只风筝将永远飘飞于作者的世界里。(齐读 )

四、提升感悟,放飞风筝

过渡:春天又到了……(配乐朗读)孩子们,作者仅仅是在这儿写景吗?(板书:借景抒情)

此时此刻,让我们与苏叔阳一起默默地对刘老师说——刘老师您在哪里?(出示)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五、作业设计

《理想的风筝》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学习、体验刘老师身残志坚、笑对人生、自强不息的阳光心态。

2、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叙述和细节描写的方式写人的方法。

3、学习掌握理解语句中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4、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和口头叙述训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a.掌握选择典型事例,通过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法,表现刘老师人格品质的写作方法。

b.掌握运用中心议论句和段落揭示文章主旨,突出人物形象和品质的写作方法。

2、难点:

a. 了解文章行文的明暗两条线索和文章叙事的脉络。

b.理解课题的深层寓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c. 理解关键词语和重点语句,在文章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概括一下本文主要写了哪些人?重点是写谁?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情?

理想的风筝优秀教案 理想的风筝优秀教案设计

(我和刘老师,刘老师;笑谈腿疾,激情上课,倾听发言,放飞风筝。)

2、请同学们再次认真地慢速默读课文,看一看有哪些字词不会读不理解,查一查字典,根据上下文自己试着解释一下,并把解释写在书的旁边。看一看有哪些重要的语句不好理解,做上记号。

(天穹,膝盖,女娲,酸涩,慷慨激昂,哽咽,扶摇直上,气喘吁吁,稚气,翱翔)

(a.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b. 这时候,他比被提问的学生还要紧张。

c. 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44061/25346606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赤壁赋(公开课优秀教案) 幼儿园公开课优秀教案

原文地址:赤壁赋(公开课优秀教案)作者:赤壁赋(公开课优秀教案)学习目标:1、学习文言知识2、体会作者感情,领悟作者思想教学过程一、导入:先看一组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沧海一粟遗世独立不绝如缕正襟危坐 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水光接天成语

转载 《项羽之死》优秀教案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原文地址:《项羽之死》优秀教案作者:东方的大卫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司马迁塑造人物的“多维透视”法,培养学生立足“多维透视”法解读文章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借助“多维透视”法自由品读文本,师生共同研读、探究司马迁如何运用

幼儿园优秀教案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案

幼儿园优秀教案《大海》——中班语言活动执教教师:沂水县第二实验中学幼儿园王咏雪陈丽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大海的特征,知道大海里有很多动物和植物;2.熟悉儿歌内容,了解大海的景物,如海鸥、轮船、鱼等;3.培养幼儿保护海洋的意识。活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班优秀公开课教案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学目标 1.学会在诗意的想象中诗意的朗读诗歌。2.学习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3.体味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4.学习作者诗意的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 新闻两则优秀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一、导入1944年,在纳粹的一个集中营中,关押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有一天,他的妈妈被杀害了,小女孩哭泣着问,我的妈妈到什么地方去了,人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去了,不久就会

声明:《理想的风筝优秀教案 理想的风筝优秀教案设计》为网友请叫我倍儿坚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