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含义和基本精神 饭店管理的基本含义

 法治的含义和基本精神 饭店管理的基本含义


(一)什么是管理 

     自从“管理”进入人类的观念形态以来,几乎每一个从人类的共同劳动中思考管理问题的人,都会对管理现象作出一番描述和概括,并且顽固地维护这种描述和概括的正确性甚至惟一性。可事实上,人类从来就不曾取得对管理概念的一致理解。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人们必然受到自身的角色限制,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管理,如:在政治家的眼里,管理并不仅仅表现为国家机器,更多的还是政治主张或纲领得以实现的人事保障,他们注意的不是应该怎么样,而是只能怎么样, 

管理被看作一种艺术过程;在经济学家眼里,管理同土地、机器、劳动力、资金一样,都是一种经济因素,管理过程是一种经济增值的过程;在心理学家眼里,管理不外乎是调节人员的情绪,考虑人员的需要以激励其精神的手段;在社会学家看来,管理是一个阶级和地位系统。那么,到底什么是管理呢?尽管各个时期的管理学家对管理所下的定义不同,对这一问题至今仍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概念,但是我们知道,凡是有许多人共同组织起来劳动,就必然有人进行指挥、组织、计划和管理。管理表现在计划生产、组织劳动、指挥协调等生产过程中的诸环节,管理工作包括如何有效地使用人、财、物、设备和信息。管理的主体是人,是人去计划生产、组织劳动和指挥协调,是人去正确地、合理地进行资金、设备与信息的使用与安排。因此,所谓管理,就是把人力和资源,通过计划、组织和控制来完成一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换言之,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管理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诸要素,促进它们相互密切配合,发挥它们的最高效率,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管理活动的实现是一种对象性的过程。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管理对象的认识也逐渐深化,管理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科学管理理论提出之时,泰罗、法约尔等人提出人、财、物的“三要素”理论。后来,管理学家们认为,管理对象中人、财、物固然重要,但时间和信息同样重要,从而发展到“五要素”理论。不论是经济管理,还是科学管理,不论是宏观管理,还是微观管理,都是对以上几个要素的管理。 

     (二)管理学的知识体系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管理学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它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划分为管理理论、管理职能及管理业务三个部分。 

     管理理论是企业管理学中高度概括、综合及抽象的知识维。它是管理范畴,管理思想,管理原则,管理分析方法,管理及管理学发展史,管理比较研究等知识的集合。 

管理职能是企业管理学中经过适度抽象的知识维,它是企业管理各项业务中共有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激励、控制、协调等知识的集合。 

     管理业务是企业管理学中最具体的知识维,它包括企业管理各业务领域,主要是科技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行政事务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知识的集合。  

     (三)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的职责与功能。最早系统地提出管理的各种具体职能的是法约尔。他认为:管理活动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五种职能组成的。他说,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及力量;控制就是注意是否一切都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继法约尔之后,行为管理学派突出了人的因素,从组织职能中划分出了人事、信息沟通、激励等职能;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应用于管理之后,出现了许多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手段,有的管理学者又从计划职能中提出了决策职能,有的学派则把原来的指挥、协调职能的内容分别纳入组织与控制的职能之内。尽管管理职能的划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它们几乎都包括计划、组织、控制这三大职能。 

     (四)饭店管理 

     饭店管理是指饭店管理者在了解市场的前提下,通过执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职能,使饭店形成最大接待能力,保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饭店管理是从对市场的了解和认识开始的。饭店管理者要了解饭店相关的市场规律、市场状况和客源渠道,并根据市场需求规定自己的作业行为。饭店向客人提供的服务都是具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性质的特殊商品,它同样要依据市场,面向市场。饭店管理的主要活动是执行管理职能,这是每个管理者的基本职责。现代管理要求管理者精通业务,全面熟悉管理范围内的操作技术,有一定的时间参加与管理岗位相适应的业务操作,但不强调管理者必须参加业务操作活动,而强调管理者必须执行管理职能。饭店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饭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是为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指饭店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饭店占有和消耗社会劳动,就应该为社会作出贡献,为社会承担责任。饭店首先要满足客人对旅居生活和日常消费的需求,要满足饭店所在地客人的消费需求,直至成为一个对外交流、开放的窗口。饭店的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生产力水平,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意识形态水准,在推动商品流通、经济发展,促进对外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饭店是一个自负盈亏的企业,当然要追求经济效益。饭店要参与商品交换、进行再生产,要得到发展,自然就要使自己的劳动消耗得到完全的补偿。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来看,社会效益是前提,经济效益是结果,没有社会效益也就没有经济效益,只顾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不能称为合格的现代管理。 

     饭店管理实际上既包括经营也包括管理。经营和管理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但有着不同的内涵。经营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市场规律,通过与市场的双向信息交流,对饭店的经营方向、目标、内容、方式、市场策略等作出决策。经营的重点是“眼睛向外”,针对市场、针对需求。管理是为了达到饭店的经营目标,对饭店的人、财、物力进行合理的组织、调配和组合,形成饭店的接待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管理的重点是“眼睛朝内”,针对具体业务,针对内部的人、财、物、组织、制度等方面。经营的内容包括:市场状况分析、开发组合饭店产品以求最大可能地占有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扩大客源市场等;管理包含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科学管理原则组织和调配饭店的人、财、物、信息四大资源,遵循饭店业务运转的客观规律使业务正常运营,在业务运转中保证和控制服务质量,激励并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核算工作保证达到饭店经营的经济目标。经营和管理是两个内涵既有区分又有交叉的概念,经营中蕴含着管理,管理中蕴含着经营,二者互相融合、密不可分。饭店管理者必须既懂经营又懂管理,并能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于实际管理工作之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35967.html

更多阅读

法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式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法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式作者:李林 来源:学习时报社会管理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在党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下,政府各个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参与;需要采取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道德的、纪律和行业规范的

金民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讲座之五金民卿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核心提示:当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

草书的用笔和基本方法 草书基本笔法

草书的用笔和基本方法草书的用笔草书的用笔古人曾这样概括草书“匆匆不暇草书”。今人对这句话也有多种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这是在匆匆忙忙的速度下而书写草书,有人则认为是匆匆忙忙是写不了草书的。我以为,对于掌握草

声明:《法治的含义和基本精神 饭店管理的基本含义》为网友半颗心的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