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怎么回事 婴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方法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怎么回事?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宝宝常见的严重疾病,这是一种常见的脑损伤,是宝宝出生时的产伤和缺氧造成的。下面,小编来为你介绍婴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方法。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怎么回事

导致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产伤。因为产妇骨盆较为狭窄,从而会出现头盆不称、胎头过大、产道过小等问题,使得新生儿在出生时头部受到挤压,或是受到一些助产手段的影响,使得宝宝的颅内血管发生撕裂,进而导致颅内出血。

2、缺氧缺血。因缺氧缺血而导致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多发生在早产儿身上,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多是脐带绕颈、胎盘早剥等缺氧缺血时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进而导致的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得血液外溢,出血量不会很大但是出血范围比较广。

3、其他。颅内先天性血管畸形,或者是先天患有全身出血性疾病如某些凝血因子表达减少,都有可能引起颅内出血或加重。如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等会引起颅内出血。快速扩容、输入高渗液体、血压波动过大、机械通气不当、吸气峰压或呼气末正压过高等医源性因素也会在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颅内出血的发生。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怎么回事 婴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方法

婴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方法

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改善新生儿颅内出血有着很大的作用,加上医生的治疗方案,是有利于患儿尽快恢复健康的,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能焦虑过度而出现护理上的失误,进而导致病情加重。

1、静卧。患儿所处的卧室,一定要保持安静,室温最好维持在22-24℃,尽量避免移动和刺激患儿,以免颅内出血加重。

2、观察病情。要时刻注意患儿的体征、神智以及痛苦的变化,如有异常,需及时诊治。

3、注意体温的变化。当患儿的体温大于38.5℃时,应该尽快使用物理降温法进行降温。注意保持头部正位,避免压迫到颈动脉而发生意外。

4、合理喂养。对于不能进食的患儿,应该进行鼻部喂养,保证营养和热量的供给。

5、合理用药。根据医生的嘱咐合理的给患儿服用一些药物,控制颅内出血的情况,贫血者可适当输血。

6、保持呼吸通畅,改善呼吸功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物品压迫胸部,影响呼吸。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症状

1、兴奋症状:早期常见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前囟隆起,颅缝增宽,头围增加;意识形态改变,易激惹,过度兴奋,烦躁,脑性尖叫,惊厥等;眼症状如凝视,斜视,眼球上转困难,眼球震颤;肌张力早期增高等。

2、抑制状态:随着病情发展,意识障碍则出现抑制状态,如淡漠,嗜睡,昏迷,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有面色苍白,青紫,前囟饱满或隆起,双瞳孔大小不等或对光反射消失和散大;呼吸障碍改变,呼吸节律由增快到缓慢,不规则或呼吸暂停等;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等表现。

3、其他:如贫血和无原因可解释的黄疸等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47861/98804636.html

更多阅读

新生儿脐部如何护理 新生儿脐部如何的护理?

新生儿脐部是新生儿出生后最易受到感染的部位,需要准妈妈在生活中给予非常精心的护理。但是,往往很多初为人母的准妈妈是不知道怎样护理的,或是在帮助新生儿脐部做护理的时候不能遵循一种科学的原则。由此,怎样进行新生儿的脐部护理是很

新生儿睡眠不安 新生儿睡眠不安的护理

新生儿的睡眠时间是成人的2倍多,每天大约有18-22小时是在熟睡之中。新生儿睡眠不安的原因很多,家长应有的放矢,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果是白天睡觉时间很长,而夜晚哭闹不安,即所谓的“夜哭郎”。那么应尽量设法让他白天少睡些,晚上自然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ppt 消化道出血如何进行护理

  人们在面临消化道出血时很容易惊慌失措,其实如果我们平时多了解一些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那么在必要的时刻就能派上用场。跟着爱华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  1、休息与体位:大量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

声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怎么回事 婴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方法》为网友别格式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