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评论:中美真正的较量暗斗!

中美真正的较量就是《较量无声》说的那一套玩意儿,暗斗!

俄媒:中国已造4架歼-20 新型发动机拟与俄合研
2013年11月15日 环球网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3_11/15/31281672_0.shtml



  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网站11月15日报道,香港媒体近日披露称,在中国军方高层10月份访问俄罗斯莫斯科市“礼炮”燃气涡轮制造科学生产中心期间,中俄双方就为中国歼-20前景歼击机联合研制新型发动机展开合作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谈判。
“礼炮”公司官网10月31日报道了中国军事代表团此次访问的消息,但是没有披露相关细节。只是指出,“礼炮”公司对和中国在航空发  动机制造领域进行合作感兴趣。中国代表团还考察了俄企业的生产实力,参观了测试和机械组装车间,以及劳动荣誉博物馆。
  目前中国正在研制歼-20歼击机。按照中国的分类标准,歼-20属于四代机。中国从本世纪1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研制歼-20,并于2011年1月完成首飞。目前已经组装了4架飞行验证机,主要配备俄制AL-31F或AL-41F发动机,其中一架歼-20安装中国自主研制的WS-10A发动机。
  中国企业暂时还不能为新型歼击机成功研制出拥有较大功率和较长寿命的合格的国产发动机。在这些指标上,中国自主产品大幅落后于俄罗斯发动机。因此中国对外出口的大部分航空技术装备仍然配备俄制动力装置。2012年2月中国从俄罗斯引进140台AL-31F航空发动机,装机对象为进口的苏-27、苏-30歼击机,以及中国国产歼-11战机,总交易金额7亿美元。此前一年中国已从俄罗斯引进150台AL-31F发动机和123台AL-31FN发动机(装机对象为歼-10歼击机),以及184台D-30KP-2发动机(装机对象为伊尔-76运输机、轰-6轰炸机和运-20新型运输机)。
  俄“外国电视网”报道称,中国军事代表团上个月访问莫斯科“礼炮”燃气涡轮制造科学生产中心的目的就是讨论双方进行合作为中国首型隐形歼击机歼-20研制发动机的可行性问题。“礼炮”公司总经理马萨洛夫在会谈时强调了中俄在研制新型航空发动机方面进行合作的重要性。在得到俄政府允许后,中国代表团参观了“礼炮”公司的生产、测试和机械组装车间。俄罗斯多数专家认为,目前中国成飞歼-20还没有合适性能的发动机,可能会配备俄罗斯制造的较为先进的AL-31FM1发动机。中方代表认为,在联合研制航空发动机方面进行合作,能够帮助中国学会自主研制高效率发动机,俄罗斯则可从中获取经济利益。
  俄“武器网”指出,早在2005年中国就与俄罗斯签订合同,采购100台AL-31F发动机,成为俄国防出口公司当年签订的最大一笔出口合同。2006年莫斯科“礼炮”公司和中国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又签订了为中国飞机生产发动机的合同。香港媒体认为,通过投资俄罗斯发动机厂,中国最终将得到自主研制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新技术,而中国投资则会帮助俄罗斯经济发展。
==================
这个消息,呵呵!
如果我们将土耳其买红旗9的消息和这个消息联系起来,老毛子这个消息就有出处了。中文又是香港出的,这样的消息就更不可信了,唯一可信的就是其中提到歼二十装备了WS10A太行改发动机,不过是不是WS10A还要另说着。
中国要俄罗斯的发动机是刚性需求,为什么?因为从90年代到2004年中国进口了几百架苏27和苏30,这些飞机的发动机寿命就1200小时,现在早就到了换发的时候了,所以继续进口发动机就是为了这几批苏式战斗机,那么大的量,每架都是2台发动机,全换下来至少也需要几百台发动机。如果都换太行,太行有产能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改这几批苏式战斗机的后机身里面的结构,那一来二去就费劲了,索性再进口几批,7亿美元就能进口140台,一台才500万美元,太便宜了!
这几批苏式战斗机你不能现在就都废了,怎么也要用到2025年,那就还得进口,所以进口毛子的发动机几乎是个永远的话题。
为了不再依赖毛子的发动机,我们从歼十一B后几批开始就换上太行了,现在的歼十五和歼十六全是太行。这样就形成了国产战斗机配国产发动机,苏式战斗机配俄式发动机的“双轨制”,这个现象将长期存在,所以要是为了这个就白裤衩,就永远有的说。
其实资深军迷最大的看点是,今后中国自产的战斗机会不会还在用俄式发动机?这就要考考眼力了。
另外一个看点是看发动机制造装备的发展,比如粉盘和单晶叶片的制造装备机器,中国已经渐渐超过俄罗斯,目前在建和已经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的油压锻压机在中国,将来连GE这样的老牌发动机制造商都开始到中国订货,追上美国就是个时间问题,更何况毛子呢?
按现在的时间节点,涡扇十五已经在那架试验用的飞机上上机试飞了,等到歼二十量产前肯定要装到歼二十验证机身上飞,只是爬墙党看不到而已。

=========================================================

新人支持刀大
请问是否有过黄色的20 我看过类似的图 不过找不见了 真有的话那太好了
=====================
为什么有黄皮机就太好了?应该说没有黄皮机才是太好了。
为什么歼二十是黑灰色涂装,其实前面我有过解析。
最主要是理由就是为了保密,因为黄皮机能很容易的分辨出那些部位是铝锂合金的,那些部位是复合材料的,间谍和特务就会很容易的建立数学模型,推算出歼二十蒙皮的隐身值,这个数值再加上涂装后的数值就能得出歼二十比较精确的RCS(隐身值)。
如果像现在这样涂装成黑灰色,就分辨不出来哪一块是复合材料哪一块是铝锂合金。
另外,歼二十的隐身涂装漆不会在原型机上真的涂装,这最后一道工序会在一个保密的地方专门进行涂装,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实现隐身保密。现在的黑灰色涂装是替代品,质地和重量等与真漆很相似。
一般的新飞机试飞是会涂装成黄色的,这主要是为了便于观察,甚至是为了坠毁后好找。
新出厂的运二十机身是黄色和艳绿色的,也是这个目的。

============================================================

报告刀大,没有找到小喇叭的呜咽,只找到那个疲惫不堪、混身散发马粪臊味的牛仔的嘶哑呐喊,重温一遍还是那么赏心悦目——

——“这种由一个虚伪国家主宰别国命运的惊恐日子必须结束。华盛顿僵局也许是这个糊涂世界开始考虑去美国化的好时机。”昨天,多家美国媒体的编辑因中国官媒的上述呼吁忙个不停,有人批评中国趁人之危,借债务危机警告世界别再对美听命;有人劝美国“保持冷静”,称北京只是说说而已,对“取代美国”有言无心。一篇言论文章为何令美媒如此敏感?
《华盛顿邮报》说,文章戳到美国人最敏感的双重焦虑:“我们(美国)让世界失望了;中国要取代我们了”。不少人还认定,文章反映出中国政府与精英对美国真实的怒气。冷战结束以来,“去美国化”的念头世界不少地方的人动过,近些年,它常以“建立国际社会新秩序”的形态出现在国际场合。但迄今为止,它尚未真正被国际社会践行。中国学者金灿荣说,短短4个字,蕴藏着许多国家对美国爱恨交织的纠结情绪:得益于美国维持的秩序稳定,很反感美国展现的自私和恶行。
美媒要华盛顿“保持冷静”
“中国正利用美国政府关门和国会山预算危机在国际舞台上为自己谋利,告诉其他国家,未来数十年如果再依赖美国便是愚蠢。”美国《华盛顿时报》14日说,“中国政府通过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批评美国”,并警告世界:“去美国化恰逢其时”。
这一天,多家美国媒体都在援引中国官媒的同一篇评论文章。这篇主张“华盛顿僵局是‘去美国化’的好时机”的英文评论文章称,美国惯于搅乱远离其本土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事务。通过将金融风险转移到海外,在地区争端中挑起地区紧张关系,以赤裸裸的谎言为幌子无端发起战争,美国在滥用超级大国地位,让整个世界更加混乱。
文章呼吁,由一个虚伪国家主宰别国命运的惊恐日子必须结束,应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全球金融系统也须进行重大改革。发展中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经济体需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大型国际金融机构获得更多话语权。另一种关键改革步骤可能是,引进新的国际储备货币,替代占主导地位的美元。这样一来,国际社会就能永久免受美国内政混乱激化产生的溢出效应影响。
“措辞强硬”,美国《华盛顿邮报》在将此评语送给上述文章时说,中国领导人迄今并未就美国债务危机公开表态,但“平静不代表不愤怒”,中国学者中已有人将美国国会比做绑匪,通过劫持全球投资勒索赎金。美国麦克拉齐报系称引发关注的评论文章是新华社社论,且读来很有当年苏联官方媒体对冷战反思的味道。文章还说,中国官媒的口气说明对美国来说,中国真的是“亦敌亦友”。
“所有人都在谈论中国这篇呼吁‘去美国化’的社论”,美国《商业圈内人》以此为题说,中国官媒社论时常引发关注是因为它被认为反映中国政府和精英观点。“这文章真那么重要吗?我们不清楚,很可能中国一些关注美国的精英是好奇,我们究竟在胡闹些什么。”
“冷静,华盛顿,中国并非真想去美国化”,《华盛顿邮报》14日发出这样的忠告。文章说,因内部政治斗争导致政府关门和债务违约风险,全世界都觉得美国疯了,这不是秘密,但中国官媒传递的信息对华盛顿打击尤其严重,这是因为文章戳到了美国最敏感的双重焦虑:“我们(美国)让世界失望了;中国要取代我们了”。但事实上,中国从未流露出想在近期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领导者的意图,甚至也不相信自己能这样做,中国对美国潜在债务危机越惊慌,越能证明北京对由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的依赖。而美国之所以会想错中国,是因为我们总假定北京与华盛顿有同样的世界观和目标设定,并且夸大了中国的实力。文章称,“没错,中国在美国治下的全球体系中时常生气,但他们也就是说说而已”。
“中国能建立起‘去美国化’的世界吗?”《福布斯》杂志提出此问题时就带着怀疑。几个月前,该杂志曾刊文质疑中国能否领导世界经济,并列举4大原因认定“不太可能”,包括中国制造品没有一个“无限的”世界市场前沿;中国缺少企业家精神;中国政府与市场的搭配欠恰当;中国还需要全新的商业思维。14日,《福布斯》网站在谈及“去美国化”时仅改变了开头,把该文又发了一次。美国《思想家》网站文章的情绪似乎更极端些,称中国的批评是往美国伤口上撒盐,“我们没必要听共产主义者教训”。
美国《华盛顿邮报》说,当我们在华盛顿读到中国官媒这篇社论,会想“噢,不,中国人觉得这是把我们赶下全球领导者位置的良机”,但中国对国内事务的关心大于国际事务,而且中国其实希望美国领导世界,否则不会拿这么多钱买美国国债。文章说,中国经济增长这么快,得益于把大量商品销往美国,以及美军确保全球贸易畅通。如果世界真“去美国化”,中国经济增长恐怕也会崩溃。“他们(中国)需要我们,他们知道”

================
呵呵,这话说的,那意思反过来不是说中国要是有了15艘航母,就用不着美国确保全球贸易畅通了吗?中国有句老话“少了张屠户也不吃带毛的猪”!是吧?老子当这个张屠户行不?杀猪谁不会呀?!
只要你说个数儿,办不到我是美国的爷爷!
就说亚丁湾护航,有没有美国还不是一样?
中国现在的钢产量是7亿吨,是所有老牌发达国家的总和。
中国的发电量今年超过美国(中国的核电站不到10年就50多座,稳坐世界第一,中国的水电蕴藏量是世界第一),中国的煤产量早就是世界第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装备制造国。
所以,航母多就是老大就是个伪命题。
中美真正的较量就是《较量无声》说的那一套玩意儿,暗斗!
舆论战首先比的是硬件,你知道CNN驻日本的记者和员工有多少吗?吓死你,一万个。
你知道日本的广播机构有多大吗?
相当于中国央视规模的传播机构有6个!你知道日本文化产业中仅仅是动漫在日本GDP占的比例是多少吗?百分之七!
这就是说,美国和日本单单吹喇叭的就有几百万人,如果算上老欧洲吹喇叭的,基本就是一个中等国家的人数。
前天我经过一个小区,一群小屁孩在打闹,一群孩子对着一个坐在地上哭的孩子唱到:“吹,吹,吹喇叭,吹你一脸稀粑粑!”
我赶紧把地上的孩子扶起来,将吹“稀粑粑”的孩子们赶走。呵呵,原来能欺负人就是仗着能吹“稀粑粑”。
其实西方这上千万吹稀粑粑的就是它的软实力,也是它的真实力。真的拼武力二战后他们打败过谁?朝鲜还是越南?就连伊拉克和阿富汗那几个鸟人都打不赢!他们之所以打赢了苏联不就是靠吹你一脸稀粑粑吗?
要是跟苏联对扔原子弹早就把他们狗日的炸回石器时代了。
所以话又说回来,我们要加强喇叭的建设,至少不让自己的喇叭往自己脸上吹稀粑粑,做到这一步现在就不错!

==============================================================

嫦娥三号探测器用核动力推进 属世界顶尖水平



  这是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是我国研制的首次在外天体实施软着陆的航天器。新华社发(资料图片)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在即,为了能够在月球上过夜;嫦娥三号需要长时间经受严寒带来的极大挑战。为了突破这一难关,我国嫦娥三号,将携带核能电池(是一种核动力装置)飞天。如能成功,就将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核动力应用于太空探测的国家。
  那么,什么是核能电池?其作用是什么?世界上,对核电池研究、使用情况如何?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为什么需要安装核电池?

  核能不仅是核裂变产生的,核衰变也产生核能  提起核能、核动力,人们也许马上连想起核电站、核潜艇;马上与核反应堆等“大家伙”联系在一起。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目前广泛采用核动力是利用可控核裂变反应来获取能量,从而得到动力,热量和电能。利用可控核裂变反应来获取能量的原理是:当裂变材料(例如铀-235)在受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发生核裂变时,核能就会以热的形式被释放出来,这些热量会被用来驱动蒸汽机,直接提供动力,也可以连接发电机来产生电能。核能每年为人类提供所需能量的7%,或所需电能中的15.7%。
  但是核能、核动力不仅是靠核反应堆进行的核裂变反应产生能量这一种。核衰变反应也能放出的能量。核电池就是基于核衰变反应做成的。核衰变反应远不如裂变那么剧烈(不加控制的裂变就是核爆炸),释放能量也远不如裂变那么巨大。但衰变释放的能量也不容忽视。如钚238衰变时,表面温度可以达到五六百摄氏度,足以让钚金属块呈现出炽热的红色。
  在日本福岛核事故中,抢险人员之所以要迅速重建被破坏的堆芯冷却系统,就是为了导出核燃料衰变产生的热量。否则,高温会熔解金属保护壳,导致严重核泄漏。
  什么是核电池
  核电池(又称原子能电池或放射性同位素发电装置)是指那些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力的装置。核电池也叫同位素电池。(注:同位素是指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如氕与氘互为同位素。核素是指具有一定质子数的原子,是一种具体的原子,如氕或氘就是核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同理,同位素电池,就是利用同位素材料衰变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放出的热量,进行热电转化。其装置名称RTG(RadioisotopeThermoelectricGenerator)是“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这个词的缩写。  核电池是通过半导体换能器,将鈈238、鈾238(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过程中,释放出射线(放出载能粒子α、β和γ粒子射线)的热能,转变为电能。目前,核电池已成功地用作航天器的电源。(还用于医学心脏起搏器和一些特殊的军事用途方面)。2012年8月7日,美国发射的好奇号火星车,顺利抵达火星,其所用的核电池寿命长达14年。
  核电池的类型和属性
  按提供的电压的高低,核电池可分为高压型(几百至几千V)和低压型(几十mV—1V左右)两类;按能量转换机制,它可分为九类之多(直接转换式和间接转换式。更具体地讲,包括直接充电式核电池、气体电离式核电池、辐射伏特效应能量转换核电池、荧光体光电式核电池、热致光电式核电池、温差式核电池、热离子发射式核电池、电磁辐射能量转换核电池和热机转换核电池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温差式核电池和热机转换核电池。核电池取得实质性进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寿命长的特点,而且其能量大小、速度不受外界环境的温度、化学反应、压力、电磁场等影响,因此,它可以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和恶劣的环境中工作。
  据了解,当放射性物质衰变时,能够释放出带电粒子,如果正确利用的话,能够产生电流。核电池有其稳定程度。通常不稳定(即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会发生衰变现象,在放射出粒子及能量后可变得较为稳定。核电池正是利用放射性物质衰变会释放出能量的原理所制成的,此前已经有核电池应用于军事或者航空航天领域,但是电池体积往往很大。过去在电池的研发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难关之一,就是为了提高性能,电池大小往往比产品本身还大。
  由美国密苏里大学计算机工程系教授权载完(音译)率领的研究组曾成功为“核电池”瘦身,所研发出的“核电池”体积小但电力强。他们做出的核电池大小只是略大于1美分硬币(直径1.95厘米,厚1.55毫米),但其输出能量远比一般化学电池为高,发出的电力高达普通化学电池的100万倍。
  核电池的另一诱人之处是,核电池比起一般电池有很长的寿命,提供电能的同位素工作时间非常长,甚至可能达到5000年。在不久的将来,只需要一个硬币大小的核电池,就可以让你的手机不充电使用5000年。
  在航天领域,在航天器上,核能往往就是以这种种“微型电池化”的方式被利用的。尤其在外太空行星探测领域中,由于空间探测器远离太阳,难以利用太阳能电池的能量,必须采用核电源。所以,核动力卫星在外行星探测中占据重要位置。
  美国航天器使用核电池的历史
  从上世纪中叶起,美国在“先驱者”10号、11号探测器,“旅行者”1号、2号探测器,木星和土星探测器中,都使用了同位素温差发电器作为电源。就是因为采用核电源,美国“旅行者1号”行星探测器,才创造了世界卫星远航史上的辉煌纪录。目前它是离地球最远(飞行约近200亿公里)和飞行速度最快的人造卫星。它用了36年的时间,飞行到了太阳系的边缘。
  以钚238放射性同位素作热源的同位素温差发电器,曾用于美国“子午仪”号导航卫星(低轨道导航卫星系列。又称海军导航卫星系统,英文缩写为NNSS。主要功用是:为核潜艇和各类海面舰船等提供高精度断续的二维定位,用于海上石油勘探和海洋调查定位、陆地用户定位和大地测量等。从1960年4月到80年代初共发射30多颗。美国在1964年4月发射“子午仪”号导航卫星时,因发射失败卫星所携带的放射性同位素源被烧毁,钚238散布在大气层中并扩散至全球。后来改用特种石墨作同位素源外壳,以防烧毁。)、“林肯”号试验卫星(早在1965年,美国林肯号试验卫星上便使用钚238放射性同位素作热源的同位素温差发电器)和“雨云”号卫星(是美国第二代试验气象卫星系列。从1964年8月到1978年10月共发射了7颗。雨云号卫星的任务是试验新的气象观测仪器和探测方法。美国在1965年发射的一颗军用卫星中,用反应堆温差发电器作为电源。但由于电源调节器出现故障仅工作43天。1968年5月“雨云”号气象卫星发射失败时,核电源落入圣巴巴拉海峡,后被打捞上来。)。
  前苏联航天器使用核电池的情况
  另据了解,前苏联在1967~1982年期间,共发射了24颗核动力卫星,都属于海洋监视卫星。卫星带有以浓缩铀235为燃料的热离子反应堆,核能功率为5~10千瓦。不过核动力并不是用来驱动卫星,只是利用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的热量,通过热电偶产生电能给卫星上的设备供电。这些核动力卫星,多在200多公里的低轨道上工作,完成任务后核反应堆舱段与卫星体分离,并将小型火箭推到大约1000公里的轨道,可运行600年。
  1978年1月24日,苏联“宇宙”954号核动力卫星发生故障,核反应堆舱段未能升高而自然陨落,未燃尽的带有放射性的卫星碎片散落在加拿大境内,造成严重污染。1983年1月“宇宙”1402号核动力卫星发生类似故障,核反应堆舱段在南大西洋上空再入大气层时完全烧毁。
  随着后来美苏太空竞赛的冷却,人类探索深空的脚步放缓。由于在近地轨道,核电池的性价比不及太阳能电池,此外,目前全球钚238主要产自俄罗斯,燃料来源的局限也拖累了核电池的发展、应用。
  美国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
  但是,近年来,由于深空探测在航天大国的发展,核电池使用见多。比如美国宇航局的好奇(Curiosity)号火星探测器(“火星科学实验室”),它是一个受地面遥控的,有汽车大小的美国第四个火星探测器,也是人类建造的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上,就搭载了六轮自重900千克的火星车,而火星车核动力装置。是一个重约45公斤,含4.8千克的钚-238,发电功率140瓦的核电池,至少可以保证对“好奇号”进行14年的核能系统。在这里,核能是以“微型化”的方式被利用的。
  登陆火星的“好奇号”探测器,此刻正在遥远的红色土地上进行探测。对“非专业航天爱好者”来说,要从外形上区分“好奇号”和它的前辈、比如“勇气号”“机遇号”,其实远比想象来得简单:“好奇号”身上,那对早已被视为太空飞行器标志的“翅膀”:太阳能电池翼片消失了。收起惯常的“翅膀”,正是为了飞得更远。而且,随着人类不断走向深空,航天器对核能的依赖也会越来越大。
刀口评论:中美真正的较量【暗斗!】
  中国在自主研发的核电池上迈出大步
  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这种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几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由于月球自转和公转都是28天,所以“月球夜”会长达14天(月球日即白昼也有14天)。由于月球昼夜要半个月交替一次,温差高达300℃,那里是零下150度到180度,太冷了,月球车上的所有的仪器全部要冻坏。普通电池无法应对。现在所使用的各种高级的蓄电池,什么锂电池、氢电池,各种各样的电池对我们来说都没有用。长时间经受极大温差对我国月球探测器是个极大挑战。迫使我们一定要想出新的办法,于是我们国家自己研制了原子能的电池,欧阳自远院士说,我国的月球车实际上在同时使用太阳能和核能作为能源。黑暗中的月面,温度骤降到零下100多摄氏度,为防止车载仪器被冻坏,休眠中的月球车就得靠核电池的能量来保温,并维持与地面的通讯。而一旦新一个白昼来临,太阳能电池就能重新驱动月球车工作。
  中国第一块放射性同位素电池于1971年3月12日诞生于中科院上海原子核所,以钋210为燃料,输出电功率为1.4瓦,热功率35.5瓦,并进行了模拟太空应用的地面试验。随着我国核电站数量的增加,由乏燃料后处理提取的镎237原料的逐渐积累,为后来开发钚238电池,提供了物质基础。
  据欧阳自远院士介绍,近年来,我国在自主研发的核电池上迈出了大步。我国月球车搭载的核电池,是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牵头研发的。
  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该院官方网站上,可以得知,从2004年开始,该院正式启动航天用同位素电池的研发;到2006年,研制出我国第一颗钚238同位素电池;2008年通过了专家组的鉴定。这颗电池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在该研究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在核电源系统研究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核电池的用武之地不仅仅局限于太空。在高山、深海、南北极乃至人体中到处可以找到它的影踪。心脏起搏器用的核电池重量仅40克,体积很小,寿命可达十年。病人免除了经常做开胸手术的痛苦。在极地、海岛、高山、沙漠、深海等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方都是RTG的大显身手之地。自动无人气象站、浮标和灯塔、地震观察站、飞机导航信标、微波通讯中继站、海底电缆中继站等都可以使用免维护、长寿命的RTG供电。
  据原子能院的官网文章介绍,第一颗“国产”同位素电池的各项指标均超过了预期要求,研制全过程安全无误,功率为百毫瓦级。这将保证中国首次将核能用于航天器。据悉,为了保证着陆器的能源供应,嫦娥三号就是使用了这种原子能电池(RTG同位素电池)。
  我国首次实用核电池将随“嫦娥三号”软着陆月球,并用于嫦娥三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上。这种原子能电池可以连续工作30年。有了它,再不怕月球晚上温度骤降到零下150度到180度。完全可以确保探测器上仪器不至于被冻坏。为防止车载仪器被冻坏,夜间休眠中的月球车可以靠核电池放出来的热量保温。而一旦新一个白昼来临,太阳能电池就能替代核电池,重新驱动月球车工作。
  对嫦娥三号来说,核电池中的钚金属块238它相当于一个热源。这一热源对将在月球环境下生存的嫦娥三号的保温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其释放出的热量及经过温差热电转换器的转换形成的电流,充分满足了嫦娥三号的能量需求。它的能力虽不足以让火箭升空,却可以用于小规模供电,支持嫦娥三号所带月球车低速移动;支持嫦娥三号所带设备正常工作;支持嫦娥三号与地球之间的通讯。
  嫦娥三号比起好奇号,并不逊色!
  嫦娥三号比起好奇号,并不逊色!主要是从下面几点比较:
  第一、嫦娥三号与好奇号都采用的核动力,虽然不知道好奇号是直接采用核动力转变成动能还是怎么的,但嫦娥三号采用的核动力电池,是目前核动力小型化的最高的成果。对比好奇号绝对不会逊色,而且嫦娥三号比好奇号体积小,动力装置可能也会更小。核能装置的对比无非就是看小型化程度。
  第二、好奇号要能对抗登陆火星瞬间产生的高温,但嫦娥三号却要对抗月球表面几百摄氏度的温差。相比,嫦娥更了不起。对抗高温,对所有发射火箭的国家都面临这个问题。而且好奇号登陆火星时承受的温度相对不算高,飞船返回地球的温度比登陆火星时高的多。嫦娥却是非常了不起,对抗温差300摄氏度,对抗低温零下一百多摄氏度,这是中国的首创。
  第三、嫦娥三号与好奇号降落方式都是软着陆,都是采用火箭发动机反推。这里不得不说美国对好奇号的机构设计更好,因为好奇号更重一些,而且火星的引力更大一些。不过这是反推火箭的问题。而且火箭的推力大小并不是大不了的问题,我们也能做的出来。
  第四、是登陆星球不同,其实登陆月球和登陆火星的难度差别不大,对火箭的大小要求不高。只要达到第二宇宙速度,挣脱地球的束缚,然后关闭发动机,同时保持匀速飞行,都会实现。其实,达到第二宇宙速度的火箭中国早就有了。至于降落地点,对于好奇号、嫦娥三号来说,都是预先选好的,在火星还是在月球降落区别不大,都是地面人为遥控(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深空站、网。)。距离也不是问题了(嫦娥二号飞行距离已超过了去火星的路程)。
  第五、据欧阳自远院士说,无论是美国的“好奇号”,还是中国的月球车,核电池中使用的燃料都是钚238。钚238的半衰期有80多年。这个时间足够长,使钚238能够支撑电池持续工作几十年。
  虽然“国产”同位素电池的功率与“好奇号”电池的140瓦左右的功率还有距离,但只要研发成功第一颗国产同位素电池,就突破了同位素发电的主要技术难点。今后,如果要做大功率的,只需相应地增加核燃料钚238的使用量。
  所以,嫦娥三号比起好奇号,应该不逊色!
  核动力卫星用的核电源有两类
  核动力卫星是使用核电源的人造卫星。由于核电源工作寿命长,性能可靠,能提供较大的功率。所以它与太阳电池电源相比,适应环境能力强;由于在卫星外部没有伸展开的大面积太阳电池翼,在低轨道飞行时大气阻力较小。在空间战中使用核电源能提高卫星的生存能力。所以,核电源适用于某些军用卫星和行星探测器。但是由于卫星坠毁时会对大气和地球造成污染,所以核电源的使用受到安全上的限制。
  卫星用的核电源有两类: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和核反应堆电源。前者功率较小,为几十至几百瓦;后者功率较大,可达数千瓦至数十千瓦。据悉我国正在研制,并准备发射装载空间反应堆的核动力卫星。可能于2015年左右完成核动力卫星的地面试验,2020年,这种卫星的设计方案可基本确定,2025年中国将发射首颗由空间核反应堆提供动力的卫星,并进行在轨试验。
  我国航天器采用核电池意义重大
  在我国未来的深空探测计划中,比如火星、金星探测中,核电池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核电池意义更是重大。在深空中,飞船能依靠的只有太阳能与核能。而且,随着飞船距离太阳越来越远,所受阳光照射越是微弱,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能力就越低,就更需要应用核电源。以保证飞行器的能量供应
  核电池不仅不受光照影响,而且对其他恶劣的外部环境,比如真空、极冷、极热、宇宙辐射等均不理会;核电池让飞行器对恶劣环境基本起到“免疫”作用。
  此外核电源寿命长(工作时间长),性能可靠,能提供较大的功率。优点很多,应用前景广阔。
  事实上,将于今年12月初,随“嫦娥三号”登月的我国首辆装载核动力装置的月球车如能顺利运行,将标志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实现将核动力应用于太空探测的国家。(文/天津航天科普工作者谈煦)
================
这说明中国的弹道导弹打航母技术已经完全成熟,真正的意义在这里!回头解析!

这个帖子非常好,资料性很强,请转入中国好消息收藏,感谢!

===========================================================

老刀给两个朋友提个醒,有的话和公知精英们很接近了,就此打住!
=================
这个帖子就是弘扬正能量的,任何贬低中国党和政府的言论都是不允许的。
另外,有的基本概念应该再厘清一下,究竟什么是话语权?
话语权应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吧?有几个朋友扯了半天其实说的是狭义的话语权,就是物理状态媒体传播器材的多少和信息覆盖率,说白了,就是喇叭的多少和喇叭声音的覆盖面积。换句话说就是这些喇叭的产权属于谁的,谁就有话语权。这个话语权是以喇叭的多少量化的,中国有句古话“歪嘴和尚吹喇叭=邪气冲天”,歪嘴和尚有多少喇叭就有多少。
广义的话语权在国际上就是实力为标识的实际权力和权利,比如中国本次在联合国上双杀美英企图武装干涉叙利亚的决议,中俄一拍桌子说这事不行!那就他娘的不行!试问,这个话语权受歪嘴和尚的喇叭影响什么了?影响了吗?
现在中国的三中全会是开完了,开之前呢?美国和西方的小喇叭也不得不跟着造势,因为你狗日的可以不宣传,但是中国在2012年和2013年对世界经济的权重最大,对世界经济恢复贡献最大,中国一咳嗽全世界都感冒,你狗日的不关心行吗?
中国的一个青年学者在美国的报刊上只说了几句“去美国化”的话,全美国就沮丧的不得了都在嘁嘁喳喳的讨论,甚至引起全世界震动!有种你狗日的可以不讨论嘛,你可以不当回事,就当成一句玩笑一句耳旁风,那小喇叭为什么吹的都像中国乐曲《江和水》似的,那么的凄凄惨惨戚戚?(哪位大侠转个音乐MV,加分感谢)
所以,我们要把狭义的话语权和广义的话语权分分清楚,不要来不来就是公知精英们偷换概念那一套,前面我就说过,微博和有的媒体形式就是个蛤蟆坑,你如果自甘堕落愿意当这个蛤蟆没人拦着你(这话不针对帖主本人,万望注意)。
当然,狭义的话语权也会反作用广义的话语权,就像三中全会前蛤蟆坑的百万蛤蟆政改的鼓噪,结果公报里原来坚决不走改旗易帜之邪路的话改成了坚决不走易帜改旗之邪路。
我们记住,在家听老婆的,在外听党的。野花不能采,邪路不能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17619.html

更多阅读

台湾YST:中美博弈的新态势2

(六)从军事演习到真实战争甲.军事演习今年10月18日至11月初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举行为期超过半个月的实兵实弹演习,代号为「机动五号」。三大舰队精锐尽出,分别从大隅海峡、宫古海峡和巴士海峡进入西太平洋进行“背对背”式的对抗作战演

壮哉中华:中美金融战,中国将计就计

壮哉中华:中美金融战,中国将计就计美股紧急拔网线”休市“刨根问底路线图:1)中国政府启动主动调整(先不论是中国政府调整被别人利用做空,还是中国政府诱导美日+内鬼做空背景),美日配合中国内鬼借位做空中国,诱导中国金融危机企

台湾网友YST:中美博弈的新态势(多图)

中美博弈的新态势(多图)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经过这些改变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新情势,特别是中美博弈的新态势。  在这篇文章我们要从外交、军事和经济三方面观察中国的国际新局势,不过这三个方面并非均等,我们要花比较大的篇幅在军事的

中美两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对比组图 中美两国军事实力对比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2010年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以来,中国政府在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又大力发展军力,并在全球加强中国的软实力。在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海军服役舰艇数量世界第一等等。按照这

声明:《刀口评论:中美真正的较量暗斗!》为网友好男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