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建筑师学者教授赵冰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赵冰

赵冰,武汉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1985年2月至1988年4月就读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教学、理论研究、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研究与创作。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5部,主持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百余项工程。是集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于一身的大成者,于1995年入选日本《世界建筑师581人》。作品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多有介绍。

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5部。
代表著作:《4!——生活世界史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5
代表编著:《解构主义》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4.8
《建构主义》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4.8
《转换主义》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4.8
《多元主义》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4.8
《天•地•人》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9
《UrbanGeoinformatics 》武汉•测绘出版社2001.11
代表译著:《建筑的永恒之道》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俄勒冈实验》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代表校著:《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代表论文:人的空间“新建筑” 1985.2
建筑之书写“新建筑”2001
风生水起《建筑师》104 2003.4
数字时代建筑学《建筑趋势》 2004.9
营造法式解说“城市建筑”2005.1
代表译文: 历史主义的多样性、关联性和具象性 “新建筑”1983.1
空间句法“新建筑” 1985.11
中国园林之意义《建筑师》27
德理达同诺里斯的讨论《解构主义》1992.5

主要学术研究
我提出“转换主义”用以激发和概括两种相反相成的文化走向,它们都是从各自文化的根源出发对当代多元文化状态的一种转换。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的转换,它强调心灵境界与思维境界中的诸意象和诸话语的生成流变;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的转换,它强调自身与周身世界的置换。
作为90年代多元走向中的两种代表性的走向,它们都关注不同状态的转换问题。东方重生成,借助心灵的生成来转换裂解的诸逻辑片断,以求复归生命的和谐;西方重置换,通过诸身体间的置换进入虚无的世界。
就艺术而言,生成表现为意象流变所带动的母语形象或诸母语形象的转换,它在中国中部表现得尤为突出。置换则以身体为主题,借助着身体与周身不同场景的变换而体悟不在场的虚无。
引自《转换主义》1992

如果我们以扩大了的后现代的概念来概括当代世界多元思想状态的话。后现代不能不包括建构主义。实际上,在欧美已经有一种所谓的建构论后现代主义,而在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亦出现了一种以太极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这种太极论后现代主义承继了现代主义重建世界的理想,但不是以单纯的科学理性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是解构论后现代主义所极力消解的),而是以一种置入了逻辑思维的太极思维方法来重建我们多元的世界。这种太极论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主义时代的一种极具建设性和启发性的思想状态,它将带动世界文化走向一种多元的太和境界;
引自《建构主义》1992

在我看来,多元主义是一种自我或文化的逻辑片断并置的状态,它是对逻辑一元论分崩离析以后在的状况的陈述。不论是每个人的自我,还是文化的自我,都处于一种在的漂浮状态,随时可能沉入虚无的海洋与多元相对的是一元。一元指的是精神形式的不变性,而多元则指的是精神内容的差异性。一元是超时空、超逻辑的,而多元则是和诸时空情境与诸逻辑片断相关的。关注多元也就是关注精神内容的差异性,关注作为思维片断的逻辑和诸逻辑片断的离接,而挪用便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式。
挪用是使每一个自我发生断裂和错位的一种策略。实际上,挪用更多地是要进入所挪用片断的状态之中,这意味着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换,它所带出的将是一种意想不到的离接效果。
引自《多元主义》1992

……关于建筑方面,通过几年来的设计探索,我发展出了一套真正属于中华的设计方法和理论,我称它为太极设计理论。在我看来,中国近现代从西方输入的建筑理论,其中包括设计理论,在基本形态上保持了西方的特征,它伴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冲击,在文化理智上中断了中华文化八千年承传发展的易的设计理论,象我们通常说的风水理论等。一般的中国建筑师几乎对中华的易的设计理论一无所知,因而中国近现代的建筑根本上是和中国本土相冲突的。而随着殊相文化的中华主义的发展,我们越加感到了中华主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必要,而我所提出的太极设计理论正是一种中华主义的设计思想。
太极设计理论的特点是,强调诸有从虚无中生成的转换协调过程,强调空间媒介的文本化过程。设计可以理解为空间媒介的文本生成的过程,每一次的生成都是虚无背景中诸有的一次协调,最终的空间文本只是影象、形象、功能、结构等诸有片断的协调痕迹。
此时的建筑不再是西方解构主义建筑的片断的离接,而是诸片断的转换生成,它在虚无的背景中协调了诸片断,使之不再冲突,它带出了一种和合的境界。
引自《中华主义》1992

活的信仰根本上是我自己的信仰,这一信仰从我自己的生存体验中诞生出来,最终也促成我自己的生存发展.但中间却关涉了类的问题,精神创造本身就是类的关怀,离开了精神的创造,类就无法作为类出现。活的信仰的表述就是类的关怀的体现。活的信仰是心灵升华的结晶,它的表述即可以是一种不同逻辑片断之间的转换,它自身又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前者作为活的信仰和其他个人信仰之间的激活方式,使活的信仰具有一种协调诸多个人信仰的功能,后者使活的信仰本身成为诸多不可共约的个人信仰之中的一种可表述的信仰。
活的信仰核心是活。作为境界,活是瞬间永恒,它即是空中妙化,又是诸多和合,作为概念,它是活的信仰的基本点,它即是生命定位的中心,又是逻辑体系的起点。就目前我向你们表述的逻辑来说。活这个逻辑起点可以转向活着和活法。活着是活,活法也是活。活着是身之活,活法是心之活。身之活主要是衣食住行,心之活主要是听说读写。对于每个自己的活来说,衣食住行、听说读写是活的主要活动。这些活动也代表了身心不同的发展方向,简单地说的衣食住行听说读写,可以延伸出一套活的信仰的完整的逻辑。
引自《活的信仰》1996

语言强调的是听与说,在建筑上,建筑的语言,如古典建筑语言、现代建筑语言、后现代建筑语言,比如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等都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进入建筑的。但是,书写不一样,书写强调的是读和写。语言是一种逻辑状态,而书写是超越逻辑的,书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主脉和核心。正是在书写状态中,我希望我做的建筑具有书写性。
二十世纪作为语言学高歌猛进的世纪已经过去了,一个新的世纪开始了,这就是书写的世纪,在书写中有两个要点,大家记住,一是书写的动态感,二是多重影象,这是建筑设计的两个秘诀。
引自《论建筑之书写》1996

……到了近两年我又开始进入另外的状态,原来还能有些记忆,到现在完全没记忆了的状态,即“失忆状态”,用道家的话说就是“坐忘”,这种忘是一种真正的忘,要到忘的境界你修炼的程度才算差不多。也就是说,过去的历史,忘了,将来的希望忘了,当下,也忘了,而进入一片白茫茫的境界中,这就是佛所说的一切空掉,连自己也忘掉了,……活着就是在白茫茫中.所以这时看建筑看的全是空白,这样一看就发觉大量建筑都没有进入这一状况,我所说的意思是,当我们真正创作的时候,不是死死盯着实体的东西,而是在那白茫茫之中,你能进入白茫茫境界就能化出白茫茫的建筑,白茫茫是一种境界,……
尽管目前我们尚不能得心应手,但我们知道我们将要达到的境界应该是白茫茫一切真干净的.能把一种无形的东西在建筑中贯通就能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其实我想这个境界我们在座的很多人也有些朦胧的感觉,但是由于从理论上不能找到明确的方向,就不能走出一条路来.我管这方向叫‘建筑之书写’,从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超越前人做过的工作,寻找一个基本出发点,这种感觉应当是失忆的,忘我的。
引自《建筑之书写》1996

我们时刻面临着权力运作中文化虚妄的危险性。作为一个清醒的知识分子,面对中华主义的文化大趋势,应强调个人的信仰,使中华主义收回到个人信仰之中。唯独个人信仰才能解除文化虚妄的危险性,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未来的使命。
引自《中华主义》1998

在网络中可以活得更加真实。因为网络不仅是人在精神上获得一种活的状态,在行动上则能感受一种全新的生活。网是知和行的统一,网与网可以构成相关性。网络就像神经一样把不同的“身”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共同的“身”,最后再与世界相关构成一个更大的“身”。我们的世界就是一个“身”,这个身具有虚幻性,也有实在性。网络上的生活很具体,如网上交流、电子商务、网络医疗等等。当这些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世界就真是亦真亦幻的了。
引自《蜕变》2000

每个进行实验性创作的人都会寻找自己的思想和方法,并通过作品把这些思想方法体现出来。就我个人来说,我更多的是以我身处的中华文化的当代转换为背景来探求一种适合于当代的建筑与规划创作的理念、方法,并通过自己的建筑和规划作品表达出来。当然,这是个互动的深化探索过程.。
就大的意向而言,这种取向在我是十分坚定的。我个人的生命意志就是创设自己的活的信仰体系。也正是这种生命意志,使我的创作具有强大的内驱力,不论是建筑设计还是规划设计,来自于心中的力量会左右我的全部的创作过程。我的创作根本上是与我自己的活的信仰体系相关的。同时大量的创作活动也是我的信仰体系深化的养料,也使我始终保持敏锐的感觉。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以建筑师和规划师为职业的思想者。……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的书写理念和方法的展开,在创作中我心中始终有一种“风”生起的感觉,每一个创作从开始就好像在心中生起一阵风,风吹过你所要设计的地段,然后演绎出建筑的空间和形态。风生起的这种感觉,……
……我知道这种感觉不是用某种理论能表述出来的,这是一种体道的感觉状态,而正是这种感觉状态,在魏晋的时候形成了风水,实际上风水是一种在世居住的感觉状态。作为建筑师和规划师所进入的创作状态应该是在风水之中,创作进入到这样的一种状态,是一种风生水起的感觉,是一种体道的境界。就我个人的思想而言,说句实话,我的活的信仰体系的表述是融会了西方的神学、哲学和东方的佛学和易学的,但是没想到自己在职业创作的感觉中,竟是风水的感觉,也可能创作集中在生活世界的缘故,或许沉浸于精神世界的山水画家会是山和水的感觉?
……这样一种感觉状态无法给予概念抽取。但可以有些概念相应。我一直谈的建筑之书写就是以书写的思想来超越目前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语言的思想,以所谓书写来标示创作的一种理念取向。但是问题是当你在具体创作的时候,这种理念必须是用感觉来表达的,而风和水的感觉是建筑和规划在书写取向上的一种表达。
我在面对一个建筑场域并与其精神气质会通时,心中会生起风的感觉,风会从这个场域吹过,形成风吹过的特定的空间格局和组合形态。由于地形的不同,场所精神气质的不同,也可能会是很飘逸,也可能会是很猛烈。在创作中,我大体上是这样一种感觉状态。这也使我的每一个作品,都能找到风吹过的某种感觉,好像它们构成了一个可以相通的境界,但这样一种境界和以前语言上的同一性的识别,其实是不一样的,它是在风的意境之中获得的相通的感受,它并不只是形态上,也许形态上会有很多变化。
其实这就是过去讲的风格,由风生成的格局,风格。这时似乎回到了风格的本意。我在九十年代后半期的创作基本上是这样的。我做了百余个项目,从规划到建筑设计,有许多作为方案未能实现,也有一些基本上算是实现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我心中的风吹过的痕迹。
引自《风生水起》2003

境界体验是我关心的,因此通过自己对外部世界变化和心灵变化的体验来导引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是我所倡导的,我称之为“体验建筑学”,它强调设计从体验出发再进入分析研究最后回到体验。
“体验建筑学”以体验来导引设计,如果没有自己的体验,那么最后表现出来的东西就都是共相的东西,最后都是千篇一律。要通过自己的体验寻求境界的表达,不管是在建筑中或是在城市中。这也许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根本。其实中国的“道家”谈的也是“体验”,直接把体验感受表达出来,比如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不是柏拉图式的逻辑的表达。到了庄子那里就是“逍遥游”,那完全就是文学式的创作。有了庄子的“风的体验”,老子的“水的体验”,到了后来魏晋就有了“风水”,也就是我说的风生水起的体验。
感觉环境的变化就是“风的体验”,像风吹过一样,任何对环境的改造这种变化的体验就是一种“风的体验”,我们要对环境改造所引起的变化的体验进行关注。我们要营造的就是向好的方向转变的体验。这样,就有一个向好的环境体验改造的“风水”的判定。
再来说“水的体验”,任何的外部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内心的高兴、悲伤等情感体验。这些情感的体验都是有外部的变化带来的。“风水”就是讲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内心情感的一种体验。“风”是外部的变化,“水”是变化带给内心的体验。
我称这些体验为“如风体验”、“如水体验”,及“风水体验”。我前一段一直在谈论“风生水起”,我是想告诉大家,当代全球文化中又进入到了古人风水体验了。只不过我在表达的时候把它表达为一种建筑的体验。
中国古人没有“建筑”的概念,我想遵循古人的传统,将所有的建造活动称为“营造”,营造一个可以给外部环境带来好的指向的氛围,通过对环境的改造来获得更高的境界。我们做设计,不就是为了把环境提升一个境界吗?使得我们在环境的变化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吗?所有这些建造活动其实根本都是“营造”过程,最近我在宣讲“营造法式”,我是要提出一个全球时代的新的建筑学,这就要建立一套体系,称为“营造法式”。我的这个“营造法式”和20世纪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是不一样的,“模式”它是具有特定使用功能的一个空间形式,是特定事件下表现的空间,而“法式”是营造自身可以和使用无关的一种方式和规则,“法式”可以转化成“模式”。风水是讲人的体验,而营造法式是怎样把这种体验营造出来,以意境的方式让人们体验。就教授营造者来说,除了给你“体验”这匹马,还得给你“营造法式”这个马鞍,你才能骑好马,将你的体验通过营造表达出来。每个人的体验是不同的,这样就可以将这种差异表现到创作中来。
通过“风生水起”的体验,再通过“营造法式”把体验表达出来,这就是体验建筑学。关于营造,你们可以看我的《营造法式》,这是我正在发展的全球信息时代的建筑学。
引自《访谈》2004

代表作品
黄黄高速公路二里湖服务区
黄黄高速公路二里湖服务区位于湖北省蕲春市,黄石至黄梅的高速公路从这里经过。二里湖湖水荡漾,远山逶迤,湖畔竖起的寓意“车水马龙”的建筑,显得格外突出。
作为服务区,包含休憩、购物、加油等各项功能,这些功能在形态上以流线布置,恰好隐秘的展开了“车”的字符书写,有如中国汉代的谶纬,强化了“车水马龙”的意向暗示。
建筑为三层,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一楼为餐饮、购物;二楼三楼为客房及会议室。耸立的“H”型高塔,可以暸望远山近水,也成为黄黄高速公路上的一个标志物。
该服务区设计始于1997年1月,1998年2月落成。

中华玉文化中心
中华玉文化中心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该地盛产“独山玉”,玉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也是当今中国玉产业的重镇,玉雕产业占中国玉雕市场的半壁江山。中华玉文化中心以展示玉文化历史、玉的加工工艺及销售高品位的玉雕作品为目的。
建筑位于较空旷的地带,赵河从它的西面正前方蜿蜒而过,建筑与赵河之间形成一个宽阔的广场。整个设计以流动的空间走向来组织建筑内部的功能及外部的形态,沿用了书道系列的一贯手法,从空间字符的隐秘书写来达成一种天、地、神、人的聚合,因此该设计又叫做“通灵宝玉”。从体验的意义上来说,该建筑创造了一种空灵感。
该中心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一楼包括多功能大厅,展销空间等,二楼为玉文化博物馆。该中心2000年下半年开始设计,2002年10月建成。

编外雷锋团展览馆
编外雷锋团展览馆位于河南南阳邓州市,有560位雷锋的战友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这就是广为人知的“编外雷锋团”。他们团结在雷锋的旗帜下,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却坚持着自己的信仰,默默地奉献着自己,展览馆展示了他们的另类的事迹。
从设计角度,既要突出雷锋作为曾经的时代的旗帜,又能把当代的感受融会其中,因此选用的是一种非常pop的手法,它是一种浅显易懂的书写。飘动的空间中运用了一种错接、叠合的手法,增加建筑的奇异性。
展览馆坐落于邓州市东入市口,处在北京大道、湍滨大道和207国道之间占地约286.5亩的雷锋纪念林中央,建筑面积约2400平方米。建筑二层,主体部分高度为40米。主入口位于建筑东南面,门卫室、展厅以及大报告厅等空间围绕中厅组织,形成简洁环形的流线,对人流有明确的引导。小报告厅、储藏室、楼梯巧妙地与中厅结合在一起,人们从中厅气势宏大的踏步可以走向二楼的展厅。
二楼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可灵活地布置室外展场。有室外楼梯与平台相连,突出建筑的开放性和公众参与性,符合该建筑展览、休闲的双重性质。
该展览馆设计始于2002年9月,2003年2月落成。

男,回族,1963年1月生于天津。1985年2月至1988年4月博士研究生就学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导师为冯纪忠教授,1988年4月获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本科就学于天津大学建筑系,1982年7月获学士学位,1982年9月至1985年2月硕士研究生就学于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系,导师为周卜颐教授,1985年2月获硕士学位。1985年2月至1988年4月博士研究生就学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导师为冯纪忠教授,1988年4月获博士学位。1988年5月至今任教于武汉大学。历任武汉大学建筑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至2000年任武汉大学建筑学系首任系主任,2000年至2005年任武汉大学城市建设学院首任院长、武汉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武汉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2001年至今任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新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图象图形学会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生态学会委员、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委员会主任、湖北省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武汉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武汉市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研究与创作。曾于1989—1991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场域规则研究》,参与主持《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规划方法研究》(2003—2006)四方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数字技术的中小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决策研究》(2004—2006)项目,主持建设部科技项目《基于数字技术的历史城市评估体系与保护规划研究》(2005-2007)与《历史聚落更新与保护机制研究》(2006-2007),主持湖北省建设厅重点建设科技项目《基于数字技术的历史城市评估体系与保护规划研究》(2004-2006)、《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决策研究》(2004-2006)及湖北省建设厅建设科技项目《历史聚落规划设计方法研究》(2006-2008)。
主持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百余项工程,1995年入选日本《世界建筑师581人》。作品入选美国《中国当代建筑》(2005)等著作,并参展《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作品展》。作品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多有介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19010.html

更多阅读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学者研讨: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学者研讨:应避免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2008-12-13 01:07::实习生 杨一帆 王梓12月7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在清华熊知行楼举办了主题为“金融危机及其社会后果”的学术座谈会,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北京大学刘世定教授、美国杜

陈兴良教授的讲座节选记录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听课记录时间:2012-6-3地点:逸夫楼主讲人:陈兴良(贾明军律师:陈教授讲课优点是讲得很细很透,逻辑性较强,遗憾是商业犯罪少了一些。陈教授是典型的学者型的老 师)?各位律师好,今天讲财产犯罪。此类犯罪,我们遇到的疑难问题,凭借经验不够,还需要理论。

共和国不需要学者--安东.洛朗.拉瓦锡之死 拉瓦锡实验

安东.洛朗.拉瓦锡,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化学家,1743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富裕家庭。在那个时代,本来拉瓦锡可以凭自己的财产过上养尊处优的生活,但他却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决心以毕生的精力致力于科学事业。拉瓦锡22岁就以他出色的论

学者发起声援嵇少丞的签名活动 嵇少丞

【按:科学网主编张明伟出于赌气,一次性删除加拿大教授嵇少丞的1738篇博文,上千万字的科普文章,激起众怒,这几天科学网上的学者们不顾遭打击报复,发起声援嵇少丞的签名活动。出于理亏心虚,张明伟利用公权又对朱锦天等学者的博文进行屏蔽,可谓

声明:《实验建筑师学者教授赵冰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为网友光着脚丫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