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坛点将录》之《“入云龙”马志明》连载四 现代学林点将录

马志明老师可以说是当今相声界为数不多的有高水平的演员之一了,他生于1945年,父亲是相声大师马三立先生,虽然从小学艺,但直到1986年才由侯宝林代拉师弟,拜入相声前辈朱阔泉名下。虽然马志明老师从上世纪60年代就进入天津市曲艺团说相声,但现在保留下来的他最早的相声却是1980年第二届“津门曲荟”的录音(第一段是跟杨少华合作的《戒烟》,据说电台还保留了马志明先生早年唱得天津快板和对口词的录音),但他凭借自己扎实、全面的艺术功力,很快在北京、天津的相声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马志明老师作为解放后成长起来的新时代的相声演员,他的基本功是非常扎实而全面的,所谓全面,是指相声演员应该掌握的各门基本功完全具备,而扎实是指他的每一项还都能打一个比较高的分数,这话还真不是溢美之词。马志明全面继承了父亲马三立的衣钵,表演了大量的马式相声(一般说叫马氏相声,但我觉得这里用“式”比较合适,因为它只是一种演出的范式,而不是说只局限在几个家族成员之上),对照马三立先生的录音,我们不难发现,少马爷真是掌握了“马式相声”的精髓,而且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比如他对《太平歌词》的扩充,为“马式相声”添砖加瓦,功不可没。

但我觉得,马志明先生最成功的一点,就是他摆脱了“名门之后”的阴影,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没有始终被马三立的光环所笼罩,这是尤其不容易的(同样为“名门之后”的侯耀文终生为这事情而感到苦恼,虽然他的艺术也有一定的造诣,但和侯宝林相比则实在是相去甚远),这一方面是由于他扎实全面的艺术功底,二是艺术家争强好胜的个性,三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下面就这三点展开说一说。

马三立先生2003年去世的时候已经是89岁高龄了,从1953年的《吃元宵》到2001年告别舞台演出,他留下了大量的资料,其中的传统相声马志明先生基本上“照单全收”,如果少马爷继承得不好,那么我们比照马三立的录音,就肯定会觉得少马爷的表演味同嚼蜡,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他大多数节目都能达到乃父的水平,而他的创编相声,时隔多年,仍让人觉得意犹未尽可,这就说明少马爷的艺术是站得住脚的,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所谓艺术家争强好胜的个性,是指他的表演创新之处。按马志明来说,以他的家学,完全可以凭借原封不动的继承他父辈(还包括马桂元、马四立、赵心敏等人,赵心敏虽然比马志明晚一辈,但论艺术却是马先生的前辈他虽然不是马家人,但却是马式相声最佳继承人,马志明的《打灯谜》就是学赵心敏的路数)的艺术成就而卓然成家(比如老生名家孟小冬就是这样继承余派的,而且造诣首屈一指),但马志明却不是这样,他听从了侯宝林先生的建议,打破了“马家不唱”的惯例,积极拓宽自己的戏路,不但上演了一批“柳活”节目(如《听曲艺》),还努力学习,达到了一专多能的地步。他的白派京韵大鼓、谢派单弦、王派快板都有很高的水平,在1992年还举办了个人专场,展示了他多才多艺的特点(他在那场演出中表演了相声《拔牙》、《白事会》、《茅房话》、京韵大鼓《黛玉焚稿》、单弦《戏叔别兄》、快板《双锁山》)。据说,现在淡出相声舞台的马志明对于鼓曲却保持了极大的热情,还为电台录制了大量的唱段。对马式相声“唱”方面的突破也可以说明马志明先生的争强好胜、不输人后的斗志。

第三方面就是与时俱进的直觉,马志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原作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进行了谨慎的改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保镖》了,自从马志明老师改编的“宰牛”版本问世后,迅速成为这个段子的范本,说明了马先生对传统段子的修改是非常成功的。还有他的《卖挂票》改变了马三立先生垫话长的特点,迅速入活,也赢得了许多青年观众的青睐。

由于马志明老师曾经入戏校学过武净,因此他的武打可以说是他的撒手锏了,他在很多节目中都有这种表演,比如《大保镖》的“刀花”、《五味俱全》的“飞脚”、《论拳》的“铁门槛”,干净利落,身手矫健,既不影响整体结构,又能让观众耳目一新,特别是他的《学跳舞》中最后一段,他在很短的时间里,表演了许多高难度的动作,真是让人佩服(去年他在专场演出中返场表演了这段,62岁高龄,还走了“倒立”和三个“虎跳”,身手依然不减当年,令很多马志明戏校的同学都钦佩不已)。

至于马志明先生的缺点,我觉得有以下四点:

一是没有单口。这可以说继承了马三立先生的传统,等谈到马三立先生时再详细的说这一点。不过应该指出的是,按马三立父子的学识,自然是应该掌握了大量的单口相声,但马式的口风实在是不适合表演单口相声,马家不说单口,是否含有艺术长短的自觉取舍,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这样的。

二是独有的曲目太少,马志明老师传统相声和创编相声都数量很大(那年他在《周末喜相逢》说,黄族民有个统计,说一共演了108段,这又过了好多年了,想必早超过了这个数字),但他的传统相声,基本上是继承马三立先生为主,而本人独有的段子却不是很多,这不能不说是个缺点。

三是马志明先生的创编相声大多是按照马家特有的语法和句法去安排台词,在神韵上的把握就显得稍差一些了,大家可以比对一下赵心敏的几段珍贵录音,就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差距了。

四是他在相声学唱白派大鼓有时过于柔媚,有点发嗲,比如他早年学唱《愚公移山》的“那愚公他的家在从前就住在咱们现在的敬老院”一句的“敬老院”就有这个毛病。不过现在马老师年龄大了,嗓子也更加宽厚,所以这个毛病基本上改正了。

另外再谈谈捧哏问题,与马志明先生搭档时间比较长的捧哏演员主要有两位,一位是谢天顺,另一位是黄族民。谢天顺出身于曲艺世家,祖父是单弦名家谢芮芝,父亲是谢舒扬(荣剑尘先生的大弟子,常年为谢芮芝伴奏,现在留下了一支《赞菊》的岔曲),谢天顺幼年学艺,后来拜郭荣启先生为师,上世纪80年代和马志明先生合作过一段时间,从录音中可以听出来,谢老师的调门掌握的更合适些,按赵佩如老师的观点,捧哏的应该比逗哏的调门低一些,到翻包袱时涨到与逗哏的调门一致,马志明老师调门低,近来更是宽厚有余,高亢不足(从他录制的白派大鼓中就可以比较出嗓音的变化),谢老师把握的就很合适,而黄族民就差一些了。黄族民是马志明的徒弟,专门为其捧哏(上世纪90年代末马敬伯自吉林到天津录传统相声,黄还为马敬伯捧哏,留下了一批资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留下了一个黄族民逗哏、马敬伯捧哏的小段,这可太难得了)。黄族民经过刻苦努力,在艺术上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和马志明先生配合默契,但两个人的艺术水平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有的时候黄族民在台上显得激昂慷慨有余,而含蓄俏皮不足,所以我个人认为,仅就台上的艺术而言,谢天顺比黄族民要高明些。

推荐曲目:

《报菜名》:这是马志明先生按照马式相声的路数而演绎的一段传统相声精品,成功塑造了一个小市民的人物形象,而不仅仅局限在炫耀贯口(而且这段相声逗哏的自始至终没有一句与台下观众交流的台词,可以说是一段典型的“小品式相声”,关于这点,等谈到马三立的时候再详细展开),这是很不容易的,另外他的贯口气口极稳,水平很高(马家的《报菜名》贯口有一般版本不同),建议大家欣赏他和黄族民在北京大学表演的版本。

《数来宝》:这是马志明老师的拿手节目,这段的作者是前辈艺人戴少甫(1912——1944),马志明的《数来宝》基本上就是按戴先生的路数表演的,而加上了马式的风格,马志明的快板得到王凤山先生的亲自指点,演唱得俏皮、流畅。

《大保镖》:这段传统相声很多名家都演绎过,除了“底”不同之外,彼此大同小异,马志明在保留精华的基础上,对这个段子不合理的地方做了大量的修改,使人物形象更为突出,前后呼应(大家可以对比听一听二赵表演的原始版本),此外这个段子中他的“刀花”的表演干净利落,看得出戏曲的功底。

《纠纷》:这是马老师的代表作了,虽然在比赛时只得了三等奖,但“丁文元”“王德成”却成为天津市民的口头语,流传至今,这个段子马老师对人物的刻画是相当传神的,另外值得注意的就是谢天顺的捧哏,虽然话不多,但是恰到好处(这种“单边活”是不好捧的,话多了话少了都会对效果产生影响)。

《听曲艺》:这段相声是借鉴《纠纷》的成功之处,而创作的一段柳活类节目,在这个节目中,马先生学唱了刘、白、骆三派的京韵大鼓、谢派单弦、天津时调、梅花大鼓、快板等多个曲种,全面展示了他柳活上的功夫,在马式相声中还真是很少见的,也可以作为一段曲艺的启蒙教材。

《学跳舞》:这段相声虽然并不很长,但是很全面的检验了演员的基本功,前面主要是说、逗,而到后面除了有繁难的表演外,还有模拟猴的动作,这个段子集中体现出马志明老师的各方面艺术特点,现在德云社的何云伟也搬演了这个节目,水平差太多了。

《笑坛点将录》之《“入云龙”马志明》(连载四) 现代学林点将录

《自食其果》:这是马老师早期的作品,是根据传统相声《洋药方》的垫话部分改编的,这段的特点在于结构完整,从前面的学唱白派大鼓、王派快板转入“看热闹”再转入遵守交通规则,前后贯通,一气呵成,现在郭德纲的《怪治病》就是在《自食其果》的基础上改编的,由此可见这个节目的生命力。

注:郭德纲在书中说马志明先生为人孤傲、不爱参加曲艺界内部的事情,这与“入云龙”公孙胜的性格相近,所以我就把这个绰号给他了(未完待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1067.html

更多阅读

李悔之:李云龙之死

《亮剑》是近三十年间中国大陆最火的电视连续剧之一。它之所以成功,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该剧塑造了李云龙、赵刚、丁伟、田雨、冯楠等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角色。尤其是主角李云龙,虽身为指挥官,打仗来却不是人们习惯看到大臂朝前一甩:“同志

声明:《《笑坛点将录》之《“入云龙”马志明》连载四 现代学林点将录》为网友也曾与你过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