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1


《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释了李镇西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其中有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是中学教育的核心”“把班主任的权威转化为学生的集权威”“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班级管理要以‘法治’取代'人治'”“解放班主任和班主任的自我解放”“童心是师爱之源”“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德育观念的十大碰撞”“教育呼吸民主、科学、个性”“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民主是教育的灵魂”……其“爱心、民主”教育,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实践让广大教师感动、哲服,“未来班”的模式演绎着教师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情怀,令人向往,很多身处“迷茫”中的教师表示从中找到了方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在李镇西老师看来,“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所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强调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就是李镇西老师“自己和自己比”的真实记录。
  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的教育教学思想、艺要主和具体操作方法。作者的教育表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他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典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演省,撼人心魄,催人泪下。

作者简介:
  李镇西,1958年9月生。1982年2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6月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毕业。先后任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班主任、语文教师,成都市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现任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语文教师、班主任。他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作教育学术报告数百场,上语文教学示范公开课200多堂,出版了19部著作。他的书成为近十年来中国教育教学类畅销书。很多学校、教育局把他的著作作为培训教材,教师人手一册。其赛课、论文、著作曾获各种大奖,本人获“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待遇。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

正文

序言(1)“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曾经风光一时的澳柯玛空调在做广告宣传时这样说。
“做最好的自己!”我多次这样对学生说。
“做最好的教师!”现在,我这样对自己说。
几个说法矛盾吗?我认为不矛盾。
“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这里的“自己”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张三李四;而具体的张三李四都是有具体职业的,因此,“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20年前,我在给一位高三学生的信中曾这些写道——
谁都渴望成为英雄豪杰、伟人巨匠,但受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等制约,真正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的,只是少数。“人比人,气死人”,因为你比的人,处于人类文明的金字塔尖,当然越比越觉得自己无能。但是,请别忘了,虽然也许你永远成不了“家”,但通过努力,你却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你。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的确,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即将毕业,可能升入大学,可能参加工作,但志愿与职业的选择现在还不能取决于你自己。你以前的理想都是很好的,但现实并非可以随心所欲。因此,问题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要成为最好的——
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
这话是写给学生的,其实也是写给我自己的。
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作家,但后来却当了教师。实话实说,参加工作最初几年我是想过离开学校去报社去电台电视台的,之所以没有走,学生的依恋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没门路”,我才死了这条心。既然只能当教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怎么才能高高兴兴呢?我就多想孩子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一起玩儿,这样孩子们也越来越爱我了。每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能不高兴吗?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就没有让你头疼的学生吗?”有呀!怎么可能没有呢?但我换一种眼光去看这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我便不再头疼了。换一种什么眼光呢?那就是“科研”的眼光。我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后进生”的称谓)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乐。
那时候,我真的没有想过会有今天这么多的“头衔”,不过就是想做一个“最好的教师”而已: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高兴,学生也快乐。做这样的教师,多么有意思!不是没有过挫折,不是没有产生过烦恼,但有一个信念支撑着我:只要我的心和学生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只要我人格的丰碑深深地铸进学生的心灵,我就无往而不胜!也曾遭到非议和误解,因而也有过灰心丧气的时候,但每当这时,我就问自己,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所谓“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或者干脆“骄傲”一点说,同样是教师,今天的李镇西和25年前的李镇西相比,可以说是“最好的教师”了。当然,和明天相比,和未来相比,今天的李镇西又不能算是“最好的教师”,不过不要紧,我还会继续自己和自己比,反正“做最好的教师”是我永远的追求,直到我教育生涯的终点。《做最好的老师》 爱是永恒的教育理论
序言(2)

很多人问过我:“你参加工作之初,想过今天会成为教育名人吗?”我真不认为我今天就成了什么“教育名人”了,但一晃25年过去,在旁人眼里,我的确也算“硕果累累”了:“头衔”一大堆,著作十多本。但要问我25年前我想过这些没有,我还真说不清楚。仿佛是刻意追求(我一直把学生的满意当作我工作的目标),又仿佛是无意之间(的确没有想过要去争名夺利),也许是“有意栽花”,也许是“无心插柳”,总之,和参加工作的第一天相比,现在的我的确有一些当初想都不敢想的成绩。最近给学生讲庄子,谈到“无为”“超然”,我引用了中国先哲所说的一句我最喜欢的话:“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讲苏东坡的《赤壁赋》,我自然谈到如何对待人生的进退得失利害荣辱,给学生讲了苏东坡的禅心。我还引用刚逝世的张中行先生的话:“一切都无所谓,这是外貌;骨子里却是有着坚实的壁垒,因而任何外力才攻不破,这是心境的彻底安然,所以可以算作最高的禅悦。”我这些话是说给学生听的,其实也是说给自己的。我知道,真正超然于世俗的人,是不会把“淡于名利”之类的话挂在嘴边的,但我不是那样的人,我知道我还是一个很世俗的人,但我愿意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所以我需要经常不停地提醒自己:时时刻刻汲汲于名利,即使暂时得逞,终将也只会被生活惩罚,这叫“多情总被无情恼”;而“只管攀登不问高”,“埋头耕耘不问收获”,尽可能做好每一天自己能做好的事,哪怕暂时遭遇挫折乃至不幸,最后也必将赢得人生的快乐,这叫“道是无情却有情”!
坦率地说,我现在感到累,的确累。本学期我上两个班语文课,连早读(每天早晨都有)和辅导课在内,周课时21节!此外,我还担任着学校的一些行政工作,还有教育科研课题,还有一些推卸不了的社会事务。上周的一天,我从教室出来往办公室匆匆走着,一边走一边下意识地拿着语文教材小声朗读着课文(这是我不自觉养成的习惯),结果被走在我后面的杨校长看见了,她笑着说:“李校长走路都在备课呀!”而这,就是我现在每天的生活常态。
不过,我为现在这种状态而感到高兴,不,准确地说,应该是感到内心的宁静。因为这种状态能够让我感到踏实,感到我不浮躁,没有被所谓“专家”的名声所累。毕竟我一直是和学生在一起的。
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从教25年来,风华正茂也罢,人到中年也罢,默默无闻也罢,“暴得大名”也罢,普通教师也罢,“教育专家”也罢……这一切都没有改变我的生活状态,那就是——
我一直都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
我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所以,我依然每天坚持完成好我的“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我尊敬的朋友看云——一位很知名的网友,同时也是一位很不知名的普通老师说:“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我非常欣赏这句朴实的话,因为其中蕴含着极不普通的教师人生哲理:生活在学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
李镇西     
2006年4月16日  《做最好的老师》爱是永恒的教育理论激情燃烧的岁月,
教师职业选择了我(1)
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在知青农场填报的志愿虽然全是“师范学院中文系”,但我看重的并非“师范”而是“中文”。填“师范”,是因为当时我一厢情愿地以为这两个字会让我这个小学教师子弟在录取时享受“加分”的照顾,使我早日离开农村;而“中文”则的的确确是我由衷喜爱的。从小学起便在学校大批判专栏上“发表”过大量“东风万里红旗飘”之类“诗歌”的我,自以为是“文学爱好者”,理应进“中文系”深造。但是,当时我很少会想到,那“动机不纯”的“师范”二字将决定我后来的人生走向。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刚刚从“十年浩劫”的噩梦中醒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从灾难中重新站起来的中华民族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天安门事件”平反、张志新冤案的披露、伤痕文学的轰动、朦胧诗的崛起、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科学的春天、中国女排扬威世界、中美建交……中国,拉开了改革的大幕,开始了新的长征。
那的确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而激情的岁月必然产生激情的一代。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我们满怀激情地在“新长征”的号角声中开始了学习。梦想也罢,理想也罢,让中国早日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渴望。中国足球一次赛赢科威特的胜利,就足以让我和我的同学高呼着“中国万岁”在校园彻夜狂欢!不知今天的大学生怎么看待我们当年的纯真、赤诚和“狂热”。但愿他们能够理解,在那民族复苏的新时期清晨,足球的胜利已经不仅仅是足球的胜利,它寄托着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渴望腾飞于世界的梦想!那时的我们,对祖国的未来真是充满了自信和希望,我们最爱说的话题是“四个现代化”,最爱唱的歌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80年代的新一辈!”正是在这样一种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中,我也憧憬着我未来的职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心境下,在大学毕业前夕,我偶然读到的一本书点燃了我的理想之火。这本书是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直到现在,我在外讲学时还常常谈到,我是怀揣着一本《青春万岁》走进中学校园踏上讲台的。《青春万岁》描绘的是50年代初期北京某女子中学一个班集体的生活。如果从文学的角度看,王蒙19岁时写的这部处女作显然还比较稚嫩,但书中洋溢的青春气息却深深地感染了我,特别是郑波、杨嫱云们的理想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情怀,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我从书中感受到,在我们共和国的清晨,原来有过那么绚丽的霞光那么纯净的空气!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书中的主人公们都显得很“傻气”,或者说过于天真烂漫,但他们心里都充满了一种希望,充满了一种喜悦,充满了一种高歌猛进的豪迈与自豪,在他们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对于年轻共和国的坚贞信念!
而这种信念当时的的确确打动了我。
我很自然地想到了我即将踏上的中学讲台,年轻的心房一下被理想的激情和创造的冲动所鼓胀——我以后是教师,我可以通过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为我们的社会注入越来越多的新生命,我可以通过教育为我所热爱的国家做我能够做到的一切!我一定要把我带的班也建设成为《青春万岁》所描绘的那样的班级!
我非常明确地意识到,我不能把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仅仅视为教书,而应该把我的社会理想倾注在教育之中。
也许有人会笑我当时的天真,但那份纯真,那份庄严,那份责任感,我一直保持到今天。这可能是我日后在教育上能够取得一点成绩的原因之一吧!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禁不住为当年的纯真与庄严而感动!
那年——1982年春天,我离开四川师范大学前去四川乐山一中报到时,我的背包里真的有一本王蒙的《青春万岁》。我有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我有足够的热情把我的学生都培养成“郑波”和“杨嫱云”。
愧在初为人师然而,对于一项事业来说,仅仅凭激情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仅仅有爱也是不够的。近年来,许多人都说我特别爱学生,甚至不止一个人对我说过:“你这么爱学生,简直天生就是当老师的料!”但他们哪里知道,如果我的教育生涯从大学实习算起,那么恰恰在所谓“爱学生”这一点上,我的教育起点是羞于回忆的,因为大学毕业前夕我在成都郫县一中实习期间的一件事,令我至今想起来都很惭愧——那时的我们,对祖国的未来真是充满了自信和希望,我们最爱说的话题是“四个现代化”,最爱唱的歌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80年代的新一辈!”正是在这样一种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中,我也憧憬着我未来的职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心境下,在大学毕业前夕,我偶然读到的一本书点燃了我的理想之火。这本书是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直到现在,我在外讲学时还常常谈到,我是怀揣着一本《青春万岁》走进中学校园踏上讲台的。《青春万岁》描绘的是50年代初期北京某女子中学一个班集体的生活。如果从文学的角度看,王蒙19岁时写的这部处女作显然还比较稚嫩,但书中洋溢的青春气息却深深地感染了我,特别是郑波、杨嫱云们的理想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情怀,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我从书中感受到,在我们共和国的清晨,原来有过那么绚丽的霞光那么纯净的空气!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书中的主人公们都显得很“傻气”,或者说过于天真烂漫,但他们心里都充满了一种希望,充满了一种喜悦,充满了一种高歌猛进的豪迈与自豪,在他们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对于年轻共和国的坚贞信念!
而这种信念当时的的确确打动了我。
我很自然地想到了我即将踏上的中学讲台,年轻的心房一下被理想的激情和创造的冲动所鼓胀——我以后是教师,我可以通过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为我们的社会注入越来越多的新生命,我可以通过教育为我所热爱的国家做我能够做到的一切!我一定要把我带的班也建设成为《青春万岁》所描绘的那样的班级!
我非常明确地意识到,我不能把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仅仅视为教书,而应该把我的社会理想倾注在教育之中。
也许有人会笑我当时的天真,但那份纯真,那份庄严,那份责任感,我一直保持到今天。这可能是我日后在教育上能够取得一点成绩的原因之一吧!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禁不住为当年的纯真与庄严而感动!
那年——1982年春天,我离开四川师范大学前去四川乐山一中报到时,我的背包里真的有一本王蒙的《青春万岁》。我有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我有足够的热情把我的学生都培养成“郑波”和“杨嫱云”。
愧在初为人师
然而,对于一项事业来说,仅仅凭激情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仅仅有爱也是不够的。近年来,许多人都说我特别爱学生,甚至不止一个人对我说过:“你这么爱学生,简直天生就是当老师的料!”但他们哪里知道,如果我的教育生涯从大学实习算起,那么恰恰在所谓“爱学生”这一点上,我的教育起点是羞于回忆的,因为大学毕业前夕我在成都郫县一中实习期间的一件事,令我至今想起来都很惭愧——
一天,我正在批阅学生交来的作文《人物肖像描写练习》,刚翻开第一本作文,没看几行就感到不对:这不是在写我吗?“语文实习老师,二十多岁,中等个子,戴着黑边眼镜……”文章虽然病句成堆、错字连篇,但作者却用上了许多调侃的词句,不伦不类的比喻和夸张,以嘲讽和挖苦的态度,对我进行丑化和侮辱——至少当时我是这么认为的。
我看作文本封面的名字:刘江。虽然我还叫不出所有学生的名字,但“刘江”这个名字却非常熟悉。这个男生成绩差不说,行为习惯也很差,上课时常常违反纪律,我批评过他几次。就在那天上午大家都在作文时,他居然哼起了流行歌!我毫不客气地狠狠批评了他,叫他认真写作文;当时,他很不服气,写作文时还气呼呼的。没想到,他当时正把对我的仇恨发泄到作文中。
我气愤地把本子一扔。看来这个刘江正是想以作文练习的方式来侮辱我。想让我难堪,哼,你小子还嫩了点儿!我决定把这篇作文在班上公开,让他知道我是谁!于是,在作文评讲课上,我对大家说:“今天,我要念一篇奇文。这篇文章奇在何处呢?同学们听了就明白了。”
“‘他戴着X光做成的镜片……’”我一边念,一边“评讲”,“哎呀,了不起!我原来只知道X光是一种穿透力很强的电磁波,可以用于照相技术、医疗透视等方面,可是想不到,这种光还可以被制成镜片。妙!想必是作者自己发明的吧。由此可见,作者还是一位业余科学家,他的这一最新科研成果,对人类贡献之大,绝不会亚于爱因斯坦!”
全班学生哈哈大笑起来!
这正是我要达到的效果。于是我更加亢奋了,不仅抓住文章的病句进行无情的嘲讽,还把文中的错字一个一个地写在黑板上。在学生们的哄笑声中,我说:“你们笑什么?这些并不是错字,人家是在进行大胆的创新。在短短的文章中,作者便创造出这么多的新的汉字,为丰富祖国的文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刘江开始还故作镇静,甚至还附和着大家的笑声皮笑肉不笑地咧咧嘴。慢慢地,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后来已经把头低下去了。我得意极了,立刻乘胜追击:“如此美妙的文章,真应该拿去发表,那样既能得稿费,又能出名,可谓名利双收。然而作者却把它交给我,唉,真遗憾!我现在是身无半文,实在无稿费奉送,深表歉意。不过,利虽然没有,名倒可以让他出出,总要占到一头嘛!因此,让我在这里公布作者的大名。”我停了一下,朝刘江看去,他简直要哭了,正在用眼光哀求我口下留情。我装做没看见,一字一顿,极为庄严地说道:“这位天才的业余科学家,未来的爱因斯坦,杰出的文字学家,优秀的杂文家,当代的鲁迅,就是我们高一一班学生刘、江!”
激情燃烧的岁月,教师职业选择了我(2)
教室里再次响起暴风雨般的笑声……
“李老师,真痛快!”“刘江太不像话了!就应该这样收拾他一下!”“平时他总喜欢欺负我们,现在遇到李老师了,太让人开心了!”下课后,许多学生都对我这样说。学生们的话,极大地满足了我的虚荣心。但也有学生说:“看不出来,李老师还有那么大的脾气!其实,李老师没必要和他计较的。”这话却使我心里一跳:看来,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认为我是对的。
这使我“胜利的喜悦”大打折扣,心里甚至有些隐隐不安。特别自那堂作文评讲课以后,刘江看见我就躲,上课也无精打采,像霜打过的叶子,我感到一种虚脱般的疲惫。
那几天,我常坐在办公室发呆,手里捧着语文书却很久看不完一页。我心里特别难受:你以为你胜利了吗?一个堂堂的语文教师,对付一个小小的中学生,究竟为什么呢?在大庭广众之下,你以一种自以为巧妙的方式收拾了一个对你“大不敬”的人。可这个人是谁呢?仅仅是一个写文章“丑化”了你的学生,对他,你用得着这么煞费苦心地调动所有挖苦之语来冷嘲热讽吗?你还算是老师吗?还算是男子汉吗?从实习的第一天起,你就立志要做热爱学生的好老师,然而,对待有缺点的学生,你不是怀着教师的责任心去帮助他,而是出于个人的狭隘心胸去报复他,这岂不是太自私、太虚伪吗?
一阵阵无情的鞭子抽在我的身上……
指导老师冯老师——他的名字我忘记了,但我至今非常感谢他——显然看出了我的情绪变化,问我有什么心事,我便把“刘江事件”告诉了他。他严肃而真诚地对我说:“做老师一定要有博大的胸襟,对学生要有宽容心。你一定要主动找刘江谈谈,向他道歉!最好能在全班表示你的歉意!”我感到为难,他说:“向学生认错,只会赢得学生真正的尊敬。”
刘江不过是在作文中对我不够礼貌,而我却当着全班学生羞辱了他。按说我的确应该在班上向他道歉的,但当时我实在没有那个勇气。真的没有!
不过那个周末下午放学后,我主动找到刘江,向他表示歉意。整个谈心过程中,我一句批评他的话都没有说,只说我因为顾自己的面子而伤了他的面子……最后我说:“我不是一个好老师,请你原谅!”他开始很惊讶,后来表现出很感动的样子。那天我们谈了很久很久,直到天色渐渐黑下来,他才挂着泪水回家去了。
至今让我想起来惭愧的是,尽管我在实习中犯了这样的错误,可在实习结束离开郫县一中时,纯朴的学生记住我的全是我如何对他们好!我也承认,短短的一个月实习,无论是上课还是课余和学生一起活动,都非常投入;因此,他们真诚地欢送我,当我坐在了回学校的汽车上时,窗外的学生还在下面久久不愿离开。车终于开动了,我回望窗外,看到一群学生正跟着汽车跑,一边跑一边哭喊:“李老师再见!”——追逐汽车的学生中竟有刘江的身影!这个我永远难忘的场面,让坐在车里的我一路想了很多很多。想得最多的,还不是学生如何挥泪送别我,而是觉得自己不配享受学生这样的送别。学生多么单纯而可爱,老师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他们却依然尊敬老师;刘江作为一个“差生”,被我那样当众羞辱,可时间一长(其实并不长)他却忘得干干净净,记住老师的全是好!换了我,我做得到吗?肯定做不到——如果哪个校长当众让我难堪,我可能会记恨他一辈子!然而学生就是这么纯真!
在我的性格里是有喜欢孩子的天性,“喜欢孩子”和“爱学生”当然有联系,但不完全是一回事儿——前者更多的纯粹是一种天然的感情倾向,和品德没有多大关系;而后者虽然也属于一种情感,但更蕴含有一种教育者的责任,它与师德直接相关。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推敲这二者的区别:“喜欢孩子”可能是凭个人的好恶只喜欢那些自己认为“可爱”的孩子,而“爱学生”则意味着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包括刘江那样的“差生”,包括善待这类学生的缺点,包括宽容他对教师的“大不敬”!如果这个分析站得住脚,那么回首“刘江事件”,我实在不敢说我是真正“爱学生”的!但因为有了这样真诚的心灵拷问,这个错误我没有白犯!我提醒自己,做教师,感情是很重要的,但不能仅仅凭感情,还有责任和对每一位学生的尊重。尽管在后来从教的岁月里,我仍然不止一次犯同样的错误——人的自我改造绝不是靠一次教训就能彻底“重新做人”,所谓“战胜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伴随一生——毕竟当时我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了。
不管怎样,实习结束时学生追着汽车送我的场面,让我永远难忘,这个记忆成了我以后教育的情感动力,更让我对未来有了热切的希望。短短一个月的教育实习,让我把未来的职业同某种使命感联系在了一起——对于改造社会,我今后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这可能是我后来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并且能够在教育上取得一定成绩的重要原因。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甚至把童心视为师爱之源。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但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裴斯泰洛齐在《与友人谈斯坦兹经验的信》中这样深情地写道:“我决心使我的孩子们在一天中没有一分钟不从我的面部和我的嘴唇知道我的心是他们的,他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他们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我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有些在成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感情,在儿童看来却是非常自然的。而变“不可理解”为“非常自然”,正是不少优秀教师赢得学生心灵的可贵之处。某校初中班有一位性格开朗、学习成绩很好的女孩子,有几天她在课堂上却神情忧郁、无精打采。班主任一了解,原来不久前这位女孩子家里的一只小花猫死了,她因此而非常难过。班主任没有批评她,而是买了一个精美的瓷器小猫送给她,并温和地对她说:“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但在你的生活中,还有比死去的小花猫更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你的学习。振作起来吧!”这以后,小女孩逐渐恢复了开朗活泼的性格。如果说这位班主任对这位女生思想开导得很成功,那么,他的秘密就在于他首先是怀着儿童般的情感去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否则,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
激情燃烧的岁月,教师职业选择了我(3)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有的教师认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固然应平易近人,但切不可显出过分的“孩子气”,因为这样会使教育者丧失起码的尊严。但我认为,只要把握学生的情感,并注意环境、场合,教师任何“过分的孩子气”都不会是多余的。作为成人,教师当然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但教师的职业却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点儿童的兴趣。“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也许你并不喜欢足球,但你的学生在课间谈起马拉多纳便眉飞色舞,那么你最好关心一下电视台的足球赛转播;也许你对港台流行歌曲并不太感兴趣,但你的学生对此如痴如狂,那么,你也不妨多少听听刘德华、张学友;也许你并不爱看武侠小说,但你的学生有时连上课时都在偷偷地读金庸、梁羽生,那么你也不妨硬着头皮读读《鹿鼎记》《倚天屠龙记》……这绝不是一味地迁就学生,而是教育的需要: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带他们去郊游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们的愿望,而更多的是出于老师自己的兴趣时,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具有儿童般的思维。我们常常说要多理解学生,但有时学生的言行,站在教师的角度看,是很难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这当然不是说要把教师的思想降低到学生的水平,而是说如果我们学会点“儿童思维”,将更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学生,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并教育学生。正是具备了“儿童般的思维”,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韩凤珍同志在教育中努力发现孩子们身上缺点的可爱性。韩老师曾在《彻底解放那些被冤枉的孩子》一文中举例分析说:“一个低年级小学生家住三楼,家里水管坏了,她看到爸爸妈妈常到一楼提水,并很注意节约用水。有一天,她学习刷锅洗碗后,又坐在小板凳上,在锅里洗起脚来。爸爸妈妈一见,全都惊叫起来:‘你怎么能在锅里洗脚呢?’那小女孩却回答说:‘我洗完了碗,见锅里的水还很清,倒掉多可惜啊,就洗了脚嘛。’……此类事例举不胜举。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的美好的动机去做事,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寻求心理满足。但是,他们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考虑事情欠周到,常常把好事做成了坏事,这是很自然的。因此,我们把孩子们做的那些动机好效果坏的蠢事,称之为‘可爱的缺点’。”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学会“儿童思维”,教师才能够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有儿童般的纯真。童心,表现为纯朴、真诚、自然、率直,而这些也正是人民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品质。生活阅历赋予我们成熟,社会经验赋予我们练达,文化知识赋予我们修养,人生挫折赋予我们机智……但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对假恶丑的毫不妥协,火热的激情,正直的情怀,永远是教育者的人格力量!当教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他就开始置身于几十位学生的监督之中,老师哪怕表现出一点点矫饰、圆滑、世故、敷衍塞责、麻木不仁、玩世不恭……都逃不过学生那一双双明净无邪的眼睛,并会在学生纯洁的心灵中蒙上阴影。作为社会人,教师也许会有几副面孔,但面对学生,教育者只能有唯一的面孔:诚实!须知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正直只能以正直来铸造。正因为如此,卢梭在《爱弥儿》中告诫教育者:“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
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告诉我,童心于教育弥足珍贵。有人曾经对此表示质疑:“童心固然可贵,但童心怎能取代教育?”我的回答是:“童心当然不能取代全部教育,但教育者的童心是教育的必备条件之一。”我甚至认为,没有教育者的童心,就没有完美的教育。
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
常常有人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当然早已不是什么“新潮观点”: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丏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
我当然不是一开始就有爱心的,不然我就不会打学生也不会讽刺挖苦学生了,但我从这些教训中感到——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我对这种充满商业气息的说法向来十分反感),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
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识到的那样,连我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当我第一次读到苏霍姆林斯基这段真诚的话时,我竟感动得眼睛都湿润了:一个享誉全球的大教育家竟然有这样一颗爱孩子的童心!还是这位我敬重的教育家,曾在一个春天,和他的学生共同买了一条小木船,划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去探险。教育家写道:“可能有人会想,作者想借这些事例来炫耀自己特别关心孩子。不对,买船是出于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这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有些教师总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从中体验着自己的“尊严”。其实,这不是尊严,只是威严。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们不是礼节性地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感激之情地深深鞠躬;气温骤降,我们感到寒冷时,也自然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学生生日到了,班主任笑眯眯地送上一张贺卡;节假日,我们邀约学生(或被学生邀约)去远足郊游、去登山探险;在课余,与学生一起评论甚至争论一下伊拉克战争的影响、中东和平的前景或贝克汉姆或周杰伦……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只把我们当作老师。这时我们获得的尊严,就不仅仅是教师的尊严,更有朋友的尊严、同志的尊严、兄长的尊严、父亲的尊严。
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这样,我们便把自己尊严的丰碑建在了学生的心中!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朴素的真理——
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本来,从某种角度看,我其实是很不适宜当老师的,因为我性子太急躁,常常忍不住就发火甚至对学生动粗;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当老师又有着自己的可能是独特的优势,这就是我很爱孩子,或者说我的性格里面本身就有许多“孩子气”。就教育技巧或者说教育艺术而言,我有许多致命的弱点,因而在我的教育历程中,我有过至今想起来还令我脸红的失误。但是,只有一点我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我有一颗童心!这颗童心,使我深深地爱着我每一届学生、每一位学生;这颗童心,使我的学生原谅了我对他们有时抑制不住的暴怒;这颗童心,不止一次使我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这颗童心,使我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也让我的学生常常不知不觉地拨动了我的心弦……
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前提和保证。
教师对学生应博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对自己所直接教的学生的爱,还包括所有——外班的、其他年级的,甚至是外校的学生的爱。
我曾两次出手打学生,而且在打的时候我都认为是出于对本班学生的爱护。一次是因为高八五级一班的陈军到我班来捣乱,另一次是因为高八五级二班的韦庆春在打篮球时欺侮我班小同学。两次打了学生后,我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不错,老师不能打学生,这是小孩也懂得的道理,但我打的不是学生,是流氓。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校领导多次找我谈心,我都不服气。“要爱学生!”“严格,严格,严而有格。”“你不是在给学生读《爱的教育》吗?”校长喋喋不休地教育开导,我却感到委屈万分:“什么?我不爱学生?……”
我班学生是怎么看此事的呢?当然,大多数同学是支持我打学生的:“就是该打!谁叫他欺侮我们,侮辱李老师呢?”这几乎是所有学生日记的主旋律。但是,也有少数学生直言对我说:“老师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打学生。”有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您说您不是他(指陈军)的老师,可是在所有看见您打人的学生眼中,您当然还是老师。”随着年级的增高,不同意我打学生的人越来越多了,并以不同的方式教育着我,这在毕业那天学生给我的信中反映得尤为突出。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第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与师德是格格不入的。第二,对外班学生的轻视、敌视、任何不负责任的粗暴,同样会在本班学生中损害自己的形象,降低自己的威望,甚至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
因此,我现在真诚感谢学校领导和不少老师对我的帮助,我应随时提醒自己: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教师,而不仅仅是某班的班主任;你周围所有的少年都是你的教育对象,你对他们都负有同样的爱和教育的义务。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大凡有事业心的年轻人在刚踏上工作岗位时,都热情有余而思考不足,自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而干劲冲天,却很少想过其他——将遇到的挫折、教学规律、教育理论、前人经验等等,只有等几年过去以后,才会冷静下来,就以前所满不在乎的东西进行思索、学习、研究。
我更是如此,三年来,我的工作热情虽然自以为丝毫未减,却一天天感到力不从心,越来越外行了。我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受教育——被教育实践教育、被教育对象(学生)教育。我越来越感到:包括我在内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在强调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方法、学习最新的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同时,往往轻视或忽视了一些传统的、正统的,古今中外全人类所共有的教育思想的学习和实践。
直到现在,我才初步真正体会到了“爱”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以及它所提示的教育科学规律;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才不得不承认,我以前是把这种师爱不自觉地停留在口头上,并且把这种师爱抽象化了。而教育实践使我现在开始理解这种爱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师爱,首先应是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
一些教师认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固然应平易近人,但不可过分显得“孩子气”,以丧失起码的尊严感。我却认为,只要注意环境、场合,只要把握准学生的情感,教师的任何“过分”的亲切、幽默、嬉戏都不会是多余的,这只会让学生感到:“这老师真有趣!他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一段时间,初八四级一班的男同学酷爱“斗鸡”,无疑,这是很危险的游戏,于是我下令禁止:“首先是对你们正在发育的身体不利,其次在教室里、校园里一跛一跳实在不雅……”在我看来,学生们应理解我的一片好心,况且我已晓之以理,但在学生看来,我是专横地剥夺了他们的自由,于是,“斗鸡”由公开转入地下,这意味着师生之间已产生了不信任。不久,我们班来到通江河滩郊游,我发现,在我宣布自由活动后,一些男同学互递眼色,像在商量什么,但又不好意思说,我看了一下四周柔软的沙滩,忽然明白了,便大声宣布:“来,请男同学组织一个‘敢死队’,与我‘斗鸡’!”孩子们在惊喜中雀跃起来。当我看到男生们一蹦一跳地向我轮番进攻,最后把我击倒在沙滩上,我感到很舒畅:同学们已理解我了,因为我并未扼杀他们的童心。
是的,我认为教育不应违背儿童的天性。当然,“不是违背”并非一味迁就,而是把童趣引导到正当的途径和允许的范围内发挥,这将会使学生的心和教师的心贴得更紧。如果教师本人甚至也保持或培养一点“儿童的天性”,那么,简直可以使师生之间的心灵融为一体。为了培养同学生的感情,我努力准确地记住每个学生的生日,并坚持在学生生日那天送去一个小小的礼物,假期也不例外。参加工作以后的每年正月初一,我都邀约学生带上香肠、小香槟、糕点,一起来到郊外,在欢声笑语、追逐打闹中共度新春佳节。跟孩子们一起捉迷藏、一起“丢手巾”、一起打水仗、一起包抄手……的确是一种享受。
教师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依恋感,有时会产生连教师本人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永远也忘不了1983年11月16日上午第四节课,那天,我即将去医院病休一周,但班上的情况却使我气愤之极:课堂纪律差,教室卫生差,不少人对集体漠不关心,一个鸡毛掸子不知被谁弄断了,却无人过问……在上课开始时,我压住气愤,用悲哀的神态说道:“同学们,我对你们绝望了……两年来,我呕心沥血,换来的却是……”出乎我的意料,全班同学都难过地低下了头,大部分同学竟伏在桌上哭起来,教室里一片抽泣声。我也流泪了。我并未批评哪一个同学,我甚至连一句发火的话也没说,可是每一位同学都感到,是自己让老师伤心了,于是他们也伤心地哭了。一周之后,我不辞而别后回到班上,看到教室已被粉刷一新,三个鸡毛掸子插在讲桌上,科任老师反映学生纪律很好(外语老师还不知道这个班一周都没有班主任),每天读报课,文娱委员毛利便组织大家练歌,准备学校“一二·九”歌咏比赛……这令我欣喜的变化,与其说是靠教育,不如说是靠了爱的感化。
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
1997年的暑假,我从成都玉林中学调到成都石室中学,在搬家的过程中,我无意中又看到了那一捆尘封的教育手记。翻开我19年来所写的一本本教育手记,我自己都禁不住被自己感动了:那一页页发黄的文字,化作一张张老照片在我眼前变得清晰起来,分别多年的学生们正跑着跳着向我拥来,他们调皮的笑声萦绕在我的耳畔……正是在那怦然心动的一刻,我做出了一个庄严的决定:我一定要把我和我学生的故事写出来,让更多的人和我一起分享这教育的幸福与美!
那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我打开电脑,拉出键盘,敲出了第一行字: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我完全没有写书的感觉,只觉得十几年来教育在我心中积蓄的思想感情的潮水一下喷涌而出,在键盘上恣肆奔涌,敲键盘的手指禁不住也微微颤抖。
整整三个月,我的业余时间都是这样在阳台的电脑前度过的。也许在旁人看来,如此不停地敲击键盘是何等地乏味而枯燥,但我却感到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在深夜或凌晨,周围没有一丁点儿声音,只有我的键盘在“嗒嗒”地敲着——这是世界上最美的乐声,是来自教育、来自学生心灵的最美的乐章。眼前的电脑屏幕上是一页页纯洁动情的文字,而这些文字又很自然地幻化为一幅幅很美丽很鲜活的画面,那是宁玮善良而坚韧的面容,杨嵩纯真而调皮的微笑,岷江之滨的熊熊篝火、峨眉山雪地上的灿烂阳光……于是,我的整个身心又沉浸在和学生一起度过的被青春染绿的日子里!
《爱心与教育》出版后引起的强烈反响,超出了我的预料。我收到近千封读者来信和许多读者含泪打来的电话。1999年《爱心与教育》同时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大奖、冰心图书大奖和中国教育学会“东方杯”科研成果一等奖。
这以后,教育与文学共进,思想与激情同飞。我又陆续出版了《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论文选》《花开的声音——我班的故事》《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随笔选》等著作。手捧散发着油墨芬芳的《李镇西教育文丛》,我有一种丰收的喜悦:教育和文学给了我双重的回报——文学为我的教育事业插上了翅膀,同时,教育正在圆我的文学梦。
然而,《爱心与教育》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我不愿接受的东西,比如,我竟然从此被不少好心的人称作“爱心教育”的“专家”!应该说,我的教育实践的确充满了对学生的爱,但我并不认为我的教育能够用“爱心教育”来概括。当我们给某一种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命名时,往往突出的是这种教育的特点,即这种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的地方——比如“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等等。而爱心是所有教育的共性,换句话说,任何一种成功的教育,无一不包含着并体现出爱心——难道“成功教育”没有爱心吗?难道“赏识教育”没有爱心吗?因此,我认为用爱心来概括教育的特点是不太妥当的。当然,汉语有一词多义的特点,如果“爱心教育”指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心的教育”(即“关于爱心的教育”),这个提法是站得住脚的。
我不接受甚至反对“爱心教育”的提法,就是不希望人们把爱心当成一种模式,一种手段,一种技巧。教育的爱,这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做出来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更让我忧虑的是,“爱心”这个词的泛滥,使一些教师对爱心也产生了误解。比如有老师这样议论:“讲爱心当然好,但是也不应该过分强调爱心,应该有限度。因为一味强调爱心,学生就不好管了!”
首先要说明的是,关于教育中的爱心,无论怎样强调都是不过分的。但关键是如何理解这个“爱心”。有读者在给我的信中说:“我觉得我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但是工作中仍然力不从心;尤其让我伤心的是,我那么爱学生,可学生仍然不理解我,也不爱我。问题出在哪里呢?”还有老师当面与我探讨:“爱心教育好是好,但有的学生实在太调皮,根本管不住呀!教育不能只有爱心,还得有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呀!”
这显然是对我所说的“爱心”的误解,他们以为教育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或者以为教育之爱就是迁就学生就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我认为,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因为教育,不仅意味着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识能力水平,同时意味着按文明社会与他人交往的准则规范人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养成教育”。这种“养成教育”,带有某种强制性——这种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强制性”与我们现在反对的思想专制不是一回事。作为社会人,不遵循起码的公共规则与秩序是很难与人交往的。同时,在一个集体中,一个人违纪必然妨碍其他更多的人学习。这样,为了尊重多数人学习的权利,有时不得不对违纪者以必要的惩罚。凡是离开了严格要求,迁就和纵容学生的“爱”,绝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真爱。民主教育的内涵(1)先说“民主”,这首先是一种政治制度,通俗地说,是一种管理国家的方式;但是,民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个观点最早是杜威提出的。也许是受老师的影响,陶行知也曾指出:“民主的时代已经来到。民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对于民主的生活还不习惯。但春天已来,我们必须脱去棉衣,穿上春装。我们必须在民主的新生活中学习民主。”正如“民主”可以在不同意义上作出不同的解释一样,“民主教育”同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出多种解释。那么,我所理解的“民主教育”,其内涵是什么呢?
我所理解的“民主教育”,是用“民主”去更新“教育”的内涵,即把专制的、不民主的或者说不充分民主的教育,改造成为适合现代民主社会需求的民主的教育。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它除了指教育者应该具备的民主思想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体现出的民主精神外,更多的还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关民主精神价值的教育——平等精神的教育、自由精神的教育、法治精神的教育、宽容精神的教育、妥协精神的教育以及权利与义务的教育、纪律与法制的教育等公民意识教育。
如果说“民主政治”意味着“尊重”——对公民权利的尊重的话,那么“民主教育”的核心,仍然意味着“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当然,与此同时,教会学生尊重他人。
民主教育是学生的主体性和教育的民主性二者的和谐统一:它把受教育权利还给每一个学生,同时把教育过程变成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得以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消除一切不平等地对待学生的现象,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内容上渗透民主意识,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主思想、民主精神,以民主的教育造就富于主体性的一代新人。
陶行知曾对民主教育如此定义:“民主教育一方面是教人争取民主,一方面是教人发展民主。在反民主的时代或是民主不够的时代,民主教育的任务是教人争取民主;到了政治走上了民主之路,民主教育的任务是配合整个国家之创造计划,教人依着民主的原则,发挥个人及集体的创造力,以为全民造幸福。”
应该说,先生1945年为民主教育规定的任务,至今没有过时。我们今天的时代,算得上“到了政治走上了民主之路”,那么,“民主教育的任务是配合整个国家之创造计划,教人依着民主的原则,发挥个人及集体的创造力,以为全民造幸福”。
简言之,“民主教育”即“关于民主”的教育——是充满民主气息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民主精神的教育,是为民主社会培养公民的教育。
在平等中培养平等
课间休息,一女生来到办公室:“李老师,我想借个杯子喝水服感冒药。”我坐在椅子上,用手指了指角落的书柜:“喏,第二格抽屉里有,自己拿吧!”学生找到杯子,自己倒开水服了药,说:“谢谢李老师!”然后走了。
上课了,是作文课。学生在下面写作文,我在讲台上批改作业。这时,手中的红色圆珠笔没油了。于是,我轻声地问前排学生:“谁有红色圆珠笔,借来用用?”虽然是轻声,但许多学生都听见了。于是,坐在前几排的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从书包里拿出文具盒,然后以最快速度打开,找出圆珠笔,他们纷纷把握着笔的手伸向我:“李老师,用我的笔吧!”“李老师,用我的!用我的!”每一双眼睛都充满了真诚的渴望。还是那位课间向我借杯子的女生反应敏捷,坐在第三排的她几乎是小跑着上前,把笔递到我的手中——在递到我手中之前,她还细心地将笔芯旋转了一下,把原来的蓝色旋转成红色。
这是许多年前的一幕,当然是很普通的事,但至今历历在目。
尽管不一定每一个学生都向老师借过杯子,但我相信几乎所有老师都曾向学生借过笔,并享受过学生争先恐后递笔的热情。
我由这件小事往深处思考的是:为什么学生向我借杯子,我想都没有想过亲自把杯子递给她呢?而我向学生借笔时,为什么学生没有对我说:“喏,文具盒里有,自己拿吧!”
我当然不是说,我向学生借笔时学生叫我自己拿,才是正常的;不,我认为学生把笔递给我是对人起码的尊重。问题是,学生跟我借水杯时,我为什么没有亲自把水杯递给她呢?——说实话,当时我连想都没想过这样做!
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学生毕恭毕敬地把笔递给我,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们是学生;而如果我把水杯毕恭毕敬地递给学生,则是有失体统的,因为我是老师!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以前我没有这样问过,现在我却要问我自己。
而且这样的“为什么”还可以问许多:为什么校园里师生相逢,往往是学生先招呼老师,而不是老师先招呼学生(而且有时学生招呼老师,老师还爱理不理的)?为什么上课前学生毕恭毕敬地向老师鞠躬:“老师好!”而老师往往只是敷衍地说声“同学们好”,甚至只是“嗯”一声?为什么学生到医院看望老师不过是“应有的礼貌”,而如果老师到医院看望病中的学生就成了难能可贵的“事迹”?为什么老师去家访时,学生总会为老师搬来椅子,而学生来到办公室很少享受“请坐”的“待遇”?为什么学生违反了校纪被处分是“理所当然”,而老师犯了错误接受班规惩罚就成了“品德高尚”……
一切都源于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师生是不平等的。
师生平等与否,往往通过一些司空见惯的细节表现出来,而且这些细节都是不经意的,但也许恰恰通过许多“不经意”的“细节”,我们就正在为未来培养着公民或顺民。
既然民主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那么这种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表现为人际之间的平等。让学生从小在心灵深处确立平等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这种“平等”,这是我们教育的分内之事。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生活要求人与人之间拥有人格上的独立与平等。还要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公民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平等性以及在法纪面前的一视同仁,懂得尊重、维护自身与他人权利的道理。努力使学生具备尊重自己,同时又尊重他人,善于交往,善于与人合作,重视各种横向联系的生活态度。
基础教育界近来流行一句话:“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对于过去教师伟岸地站在讲台上俯视学生无疑是一个进步。但我理解这句话中“蹲下来”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即教师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学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蹲下去和孩子说话”不应该被视为一种“更高境界的师德”——如果“蹲下去”纯粹成了一种姿态,那说明教师的心并没有“蹲下去”,所谓肢体的“蹲下去”不过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已,骨子里还是把自己看得比学生高。
我这样说,是想特别强调这样一个观点: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不仅仅由教师的所谓“师德”决定,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蕴含的必然要求。教师在从事教育或教学时绝不可能是单向的,因为他面对的是同样有着思想感情精神世界的“人”,因此,教育的实施必然是师生双向互动。教师必须有赖于学生多方面合作——即使是一种被动合作,也可能完成其教育任务。如果学生不配合,教师的教育任务不可能完成。换句话说,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一种授受一体的关系,是双向互利性的,而不是一种单向施与。
作为肩负教育使命和引领责任的教师,当然应该在思想上比学生更成熟、学识上比学生更渊博;但这不妨碍我们拥有一颗孩子般的童心,童心与童心的相遇,才是真正自然而然的平等。民主教育的内涵(2)
对教育者来说,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与其说是煞费苦心的“教育”,不如说是潜移默化的“感染”,即通过教师本人心灵深处平等意识的自然流露,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教师走进课堂,学生起立齐声说:“老师好!”教师应该真诚地鞠躬回应:“同学们好!”需要帮助的学生被叫到办公室,教师首先请他坐下;校园师生相逢,教师主动招呼学生,或者面对学生的问好,教师也真诚地问学生好;课余,教师和学生不妨一起嬉戏娱乐……这都自然而然地体现出师生尊严上的平等。
在营造班级人际平等氛围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唤起一些后进生内在的尊严感。往往有这种情况,对于自卑感很重的学生来说,无论同学们怎样对他友好,他都表现出一种孤傲和冷漠。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的热情成了礼貌,而他的勉强应酬则成了客套。这不是真正的平等精神。因此,唤起部分差生的尊严,是使他们具有平等意识的关键。尽管现在的学校教育大多只把学生的尊严体现在分数与名次上,但是,我们班主任应该善于帮助学生发现并发展他自己独特的禀赋与才能,使他们产生“我有着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有的智慧”的自信与自尊。我愿意再次重复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共产主义教育的英明和真正的人道精神就在于: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地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而惟有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这样的“战士”,平等意识才会真正深入他们的心灵,成为理性的认识,而不仅仅是一种礼貌甚至只是一种敷衍。
“平等”首先意味着人们在社会上处于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享有同等权利。这个权利当然包括受教育的权利。所谓“受教育的权利”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入学的权利和在学校接受人格引导、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权利。对前者,人们一般都比较关注(比如对“普九”的重视);而对后者,人们却往往忽视。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只要学生进了学校,他受教育的权利就已经得到了保障和尊重。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如果说,适龄儿童入学权利的保障,更多的是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话,那么,在校学生是否真正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真正平等地尊重每一个学生。然而,这方面的“侵权”现象经常不知不觉地发生着。
有一年我去某地讲学时,应某中学要求上一堂语文公开课。上课前走进教室我发现只有40名学生,我开始还以为他们当地的教学班就这么多学生。后来经了解才得知,因为怕“效果不好”,便把20来个成绩不好的学生“淘汰”了。我当即表示,把另外的学生全部叫齐,“一个都不能少”!否则我罢教。后来所有学生都坐在教室里了,我才开始上课。下课后,许多人都说我“很正直”,即使上公开课也不弄虚作假。我说:“不,这首先不是我是否弄虚作假的问题,而是我是否尊重这个班的每一个学生的问题。这样的公开课,哪怕缺一个学生,对这个学生来说,他的权利都受到了侵犯,他的尊严都受到了伤害!”
要让我们的学生意识到,同在蓝天下,都是大写的人!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才能、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家庭经济情况等等存在着客观差别,但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都是绝对相等的。平等只能在平等中培养——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明天的学生就会如何去对待他人。
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让学生阅读大自然,让班集体充满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其意义决不只是停留于“热爱大自然”和“不露痕迹的教育艺术”的层面,我希望达到的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的童年富有诗意,让他们的人生充满情趣,让学生的生命更加丰满!
经常听周围的人说我的教育太“浪漫”,有人看了我与学生在田野在江边在雪地里在草坪上追逐奔跑的照片后说:“李老师在创造教育童话!”特别是那张我和学生躺在峨眉山雪地上摆成“一班”两个大字的照片,更是让许多老师羡慕不已。
我承认,我的许多教育做法的确比较符合“儿童的口味”。这里面蕴含着我的一个观点:教育,不能以任何神圣的理由剥夺孩子的童年;这话反过来说就是,教育,应该把童年还给童年。
刚好是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看了一部名叫《美丽人生》的意大利电影。电影的情节不太复杂——
一个犹太小男孩在他五岁生日的前一天,突然和父亲一起被德国纳粹抓进了集中营。但小男孩并不知道他刚刚开始的人生正面临着极度的危险,甚至他幼小的生命也可能随时中断,他以为这一切都不过是一场惊险而有趣的游戏。而这游戏般的幻觉,正是小男孩父亲的精心设计。为了不让孩子晶莹而脆弱的心灵受到伤害,在被迫排队等候去集中营的火车的时候,父亲就告诉孩子:“我们正在参加一个漫长而刺激的游戏。如果我们积满了1000分,我们就会获得第一名,奖品是一辆真正的坦克。”
可以想象,在充满恐怖的纳粹集中营,要让孩子长时间维持这“游戏”的感觉,对这位父亲来讲,是多么的困难!不,简直是难以置信的!然而这位父亲做到了——当孩子问那些德国人为什么那么凶狠时,父亲回答:“他们是那一方的,他们怕我们赢呀!”当孩子想看关押在女室的妈妈时,父亲回答:“这是规则,不能去看妈妈,否则我们就要扣分的。”等等。其间的惊险曲折甚至不乏喜剧色彩的情节和细节,我不打算一一赘述,我只是想叙述一下让我感到震撼的影片结尾——
感觉到濒临溃败的德国人决定大屠杀,父亲悄悄地把孩子藏在一个柜子里,告诉他:“我们现在已经积满940分了,只差60分我们就是最后的赢家了!现在,你必须藏在这里面,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让任何人发现你。否则,我们积攒的940分就白攒了!记住:不管呆多久,你都要忍着,一直到外面没有任何人了,才能出去!”父亲不放心,又叫孩子把他最后一句话重复了一遍:“一直到外面没有任何人了,才能出去!”父亲离开孩子后,在逃亡过程中不幸被德国兵逮住。当德国人押着他走向刑场经过藏着小男孩的柜子时,透过柜子的缝隙,孩子看到被德国人押着的父亲正悄悄地向他眨眼睛扮鬼脸,并且做着滑稽的动作——一切都像是游戏。只是孩子不知道,父亲正在向他作最后的告别——几分钟后他的父亲就在纳粹的枪声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不知过了多久,一切归于寂静。小男孩从柜子里爬了出来,正当他茫然对着空旷的集中营不知所措时,身后响起了春雷般滚动的声音。他回头一看,阳光下,一辆坦克正隆隆冲破集中营的高墙向他缓缓驶来。“真的!是真坦克!”小男孩惊喜地叫了起来,脸上露出了天真的笑容。年轻的盟军士兵将小男孩抱上了坦克,在欢呼胜利的人群中穿行。突然,小男孩发现了人群中还穿着囚服的妈妈,他跳下坦克向妈妈跑去,一边跑一边高喊着:“妈妈,我们赢了!1000分,坦克!我们赢了!”
——影片到此戛然而止……
这部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美丽人生》,也许可以被称作是一部充满喜剧色彩的悲剧,或者说是充满悲剧色彩的喜剧。荒诞而不可思议的情节,父亲的诙谐与乐观,小男孩的天真无邪,当然还有纳粹的残暴……这一切使不同的观众从这部电影中会有不同的发现。但作为教育者,我很自然地从电影中发现了一种真正的人文关怀,不,是“人性”关怀,并由此想到了教育——虽然这部影片并非教育片。
如果以我们今天一些教育者“冷静”而“理智”的眼光看,影片中小男孩的父亲无疑是在对孩子进行欺骗。但在父亲看来,孩子晶莹的眼睛不应过早地蒙上邪恶的阴影,孩子幼小的心灵不应该过早地承受沉重的灾难。尽可能维持孩子无瑕的精神空间,让他对这个世界尽可能保持一份美好的期待,让他的蹒跚起步的人生多一些美丽的浪漫——这便是身陷绝境的父亲在告别世界之前献给孩子的礼物,这就是我从他最后向孩子扮出的那张滑稽鬼脸上读到的人情、人道和人性!
电影情节可能是虚构的,不过几年前我曾经从报上看到过一则类似这部电影中情节的新闻。法国的一个幼儿园突然闯进几个蒙面持枪歹徒,正在做游戏的年轻女教师和她的孩子们几乎在瞬间便成了人质。面对猝不及防的事变,文弱温柔的女教师对孩子们说:“欢迎这几个叔叔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于是,在歹徒的枪口下,天真的孩子们继续欢快地游戏着,直到最后警察赶到。事后记者采访这机智的女教师,问她当时为什么会如此镇定勇敢,她回答道:“我完全谈不上勇敢,当时我只有一个想法,尽我所能不让孩子欢乐的心灵受到伤害。”
当然,中小学生已经远远不是幼儿,如果我们像影片中的父亲那样对待我们的学生,显然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则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做到的。把童年还给童年
也许是对假大空教育的厌恶,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些教育者不但抛弃了教育应有的崇高与神圣,也抛弃了孩子精神世界不可缺少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有的只是社会阴暗面的“实况转播”,或者以“不能欺骗学生,要为他们的未来负责”为理由对学生进行直截了当的“社会化”教育——在严酷的升学竞争中训练明天孩子的“生存能力”,即使有所谓“理想教育”也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以及“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之类的“切身利益”诱导,还有各种暴力凶杀电影电视卡通漫画的耳濡目染……
于是,在儿童精神的天空中没有了追逐鸟儿的云彩,在少年心灵的原野上没有了随风起舞的花朵;于是,在孩子们的意识中,没有了纯真没有了纯正,没有了童话没有了梦想,没有了对善的一往情深的爱怜与呵护以及对美的一往情深的憧憬与向往;于是,有的小学生向同学的心脏捅出了尖刀;于是,有的中学生向母亲的头颅举起了榔头!
持刀杀人的学生当然是极少数,但小小年纪便“看透了世界”因而变得世故变得成人化起来,这样的孩子应该说在现在是相当普遍的。本来应该是做梦的年龄,为什么却时时睁着一双对周围世界充满警惕的早熟的眼睛?
因为他们没有童年没有少年,更没有他们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纯洁、温柔、天真、梦幻以及由此带来的情趣与浪漫!
我当然不是说教育应该回避现实,更不是把学校办成“乌托邦”;然而教育不仅仅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与生存智慧,还应该给学生以人之为人的精神世界,而人的所有“精神”都必须以人性为最基本的底线——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持孩子善良和富于幻想的天性,这对于一个人是否拥有终身幸福的精神生活是至关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在其不朽名著《帕甫雷什中学》中这样写道:“为每一个人培养起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以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的起码的目标。学校教育就要由此入手。”我们和学生当然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如何让孩子在灰暗甚至邪恶的环境中保持一份对真善美透明的信任?如何让孩子在追求真善美的历程中又能正视假恶丑的存在?这是我在近20年的教育历程中苦苦探索的难题。我现在的结论是: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善良是一切美德的根本,由此萌生出正直——憎恶一切毁灭善良的罪恶,而与罪恶抗争,则必须有一颗机智的心。注意,我这里说的是“依次播下”,就是说,对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学生的教育,必须有不同的重点主题。而任何一个主题的错位,都可能产生教育的遗憾进而给学生的人生带来遗憾。
一位优秀的教育者,应该知道他现在的学生的心灵最需要得到什么,或者说最需要保持什么。我之所以主张教育应该有些浪漫的气息,主张让孩子更多地接触大自然,这决不仅仅是为了让教育富有情趣,而是力图让教育更能满足儿童的精神需要,让教育更符合人性——而孩子的心灵能够因为大自然抚摸而变得更加充盈而丰满。
做有思想的教师
“做有思想的教师!”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先生给我的题词。
按理说,教师应该有思想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教师不愿思考,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在他们看来,有党的教育方针,有上级领导的指示,哪还用得着我们的什么“思想”?恕我直言,这是一种很糊涂的认识。不错,无论是教育要“三个面向”,还是培养“四有”新人,都是我们教育者应该遵循的指南。但上级的任何高屋建瓴的英明决策,都不能取代千千万万第一线的教师富有创造性的实践;而创造性实践的前提是创造性思考。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对于一个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民族来说,这是很可怕的。
思想源于激情——我没说胡话,思想的确来源于激情。表面上看,思想与激情是对立的:思想带上了激情便失去了理智,激情融入了思想便趋于冷漠。但我认为,正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倾注了全部的激情,我们才能如此认真、执著而孤独地去思考我们的教育事业。不,还不仅仅是思考我们的教育事业,还包括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以及我们周围的一切。我是教语文的,但我认为不能就语文教语文,而应该站在教育的高度来教语文;而搞教育也不能就教育搞教育,而应该站在社会、国家、民族的高度来搞教育。我真诚地爱着我的国家和民族,我热切地盼望我的国家和民族早日繁荣昌盛,并愿意为此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作为一名教师,我把自己的社会理想倾注在了教育事业中。因此,我的教育实践伴随着激情,便是很自然的了;同时,我的教育实践又伴随着不停的思考,更是理所当然的了。
有思想必然有个性,而有个性必然有争议。参加工作几十年来,争议一直伴随着我。我曾经为此苦恼,而现在,我为此而自豪。因为在争议中,我听到了许多对我教育探索的中肯批评,使我的思考与实践逐步走向成熟和稳健。应该说,在围绕我的争议中,纯粹出于恶意的“中伤”几乎是没有的。人们之所以对我的一些做法和想法提出不同意见,有的是因为我本身的不足和失误,有的是因为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有的是因为希望我做得更好……有这么多我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在关注着我,我能不自豪吗?我愿随时听取不同的声音,并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改进自己的工作,但我不会因此而停止自己富有个性的思考与实践。
《做最好的老师》 爱是永恒的教育理论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1)

—学习陶行知伟大的师爱精神
在重新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时,先生有一段话特别震撼我的心灵:“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读着这段话,我很自然地想到了今天的素质教育。说到“素质教育”,不少教育者往往更多的是把眼光投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考试制度等等的改革,这些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我认为,素质教育决不仅仅是教育技术层面的事,它首先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与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当年陶行知所提倡的“乡村教育”是这样,今天我们所呼唤的“素质教育”也是如此。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看,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伟大的师爱,不但对今天的教育现实有着强烈的针对性,而且与目前党和国家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息息相通。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每一位教育者重温一下陶行知有关师爱的论述,感受他那对孩子的一颗晶莹纯洁的爱心,不但应该而且很有必要。
一、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爱就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一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习惯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以致逐步丧失了最崇高的精神境界。麻木、冷漠或者虚伪、势利弥漫在一些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之间。教育者因此失去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人格的长城”,教育也因此失去了“心心相印”的情感魅力。
陶行知于1928年在纪念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建校一周年的演说中,这样真诚地大声疾呼:“乡村教育之能改造,最要紧的是要问我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儿童……倘使我们肯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乡村儿童,那末,无论如何困难,必有达到目的的一日。否则天天背诵教学做合一,也是空的。我今天要代表乡村及全国的小学教师和师范生投上一个总请愿:‘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陶行知不但是这样说的,而且他更是以自己身体力行的实践,向孩子们也向他所热爱的老百姓捧出了他的一颗心。作为曾师从杜威的留洋学生,他本来已是一位大学教授、教务主任,但为了要改造中国的教育,为了“要使全中国人民都受到教育”,他毅然脱下西装革履,抛弃大学教授的优裕生活,穿上布衣草履,奔赴乡村,面向中国最广泛的社会生活,为中国最下层的劳动人民从事着他最神圣的教育事业。他说:“只要是为老百姓造福,我们吃草也干。”他还鼓励他的儿子:“到最信仰民为贵的地方去作最有效的贡献。”这是何等崇高的人生观,又是何等彻底的奉献精神!
先生不仅自己有奉献之心,而且还反复强调教育学生要有奉献之心。他认为:“最重要的教育是‘给的教育’,教小孩拿出小小的力量来为社会服务。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不是毕业后才服务,在校时,就要在服务上学习服务。”正因为如此,他无情抨击中国旧教育是“走错了路”,因为这种教育不是教学生“给”而是教学生“拿”,他进而把这种教育抨击为“吃人的教育”:“传统教育,他教人劳心而不劳力,他不教劳力者劳心。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说得明白一点,他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人、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农人、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人、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人、工人自己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在《育才学校创办旨趣》中,先生明确地说:“有人误会以为我们要在这里造就一些人出来升官发财,跨在他人之上。这是不对的。我们的孩子都从老百姓中来,他们还是要回到老百姓中去,以他们所学的东西贡献给老百姓。”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先生正是以他这一颗伟大的爱心滋润着无数颗童心,也培养出了无数的爱心。这样的爱心,不也正是我们今天一些教育者所缺乏的吗?
二、理解之心:“我们要懂得儿童”
对儿童来讲,师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含义,这就是理解。
所谓对孩子的理解,用陶行知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懂得儿童”。我认为这句话至少有两个重要的含义:第一,懂得儿童特有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第二,善于发现并发挥儿童潜在的创造力。
陶行知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谓“会变小孩子”,我的理解就是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对此,先生还有一段十分感人的话:“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的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忽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
一个伟大的教育者,对儿童的心灵世界竟有如此细腻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我们只能说,陶行知先生的一颗真诚博大的爱心同时又是一颗纯洁无瑕的童心!教育者这样的童心,不正是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所必不可少的“精神软件”吗?
正因为陶行知先生真正既把儿童看做儿童,深入他们的世界,理解他们特有的心理,所以,他同时又不仅仅把儿童看做儿童,因为他在和儿童心心相印的过程中发现了他们潜在的创造力。理解儿童不同于大人的思想感情,同时又尊重儿童不亚于大人的创造能力,这突出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充满辩证色彩的儿童观。
先生曾这样深情地告诫师范生:“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您立刻会发现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能做许多您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许多您以前以为他不能做的事。等到您重新生为一个小孩子,您会发现别的小孩子是和从前所想的小孩子不同了。”针对那些无视学生创造力甚至用粗暴手段压制学生创造力的教师,他还这样愤慨地抨击道:“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得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2)
这些充满感情的话,仿佛就是针对今天我们的一些教育现实所说,因而今天听起来,我们还觉得是那么振聋发聩。这究竟是因为先生的教育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穿透力呢,还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步履太缓慢也太沉重了些?
三、平等之心:“拜小孩为老师”
从某种意义上说,陶行知的伟大正在于他对学生真诚的平易亲切。他说:“我们希望今后办训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他们应当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他还说:“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先生与青年相处,不知不觉的,精神要年轻几岁,这是先生受学生的感化。学生质疑问难,先生学业片刻不能懈怠,是先生受学生的锻炼。”
正是这样真诚平等的态度,不但使先生赢得了他所有学生的由衷爱戴,也不仅使他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更重要的,是使他心甘情愿拜学生为师;他也因此成为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而且也成为无数孩子及其广大的平民百姓最真诚的朋友!
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封建文化的残余至今还阻碍着我们的教育走向民主与科学。在师生关系上,一些善良的教师往往不知不觉甚至是“好心”地损害着学生的尊严和感情。在某些学校,师生关系成了“我管你从”的君臣关系;在某些课堂上,不但没有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反而存在着唯师是从的专制色彩。如此专制的教育,焉能培养出未来中国的主人和21世纪所呼唤的新人?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在先生那里,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因为这种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
四、责任之心:“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使教育成功的必不可少的起码条件,但还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于一位有事业心的教育者来说,真诚地与学生交朋友,无疑能使他的教育充满更多的人情、人性和人道;但如果仅止于与学生交朋友,则无异于放弃了自己的神圣使命。因此,对学生的爱,最终还要体现在为学生的未来的人生负责,为民族的未来负责。
换句话说,作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他能走进儿童的心灵,爱心使他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则能使他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陶行知先生正是这样的教育家。
我认为,最能体现先生人生观、价值观和责任心的,是他的一句非常朴素而又十分精辟的话:“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那么,在先生看来,什么是“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呢?
首先,要有改造中国的抱负。“我们要到民间去的学生,不要到天上去的学生。倘使因为环境不好即思迁,那么,城里不好搬到乡下,中国不好搬到外国,外国不好,再搬到什么地方去呢?学问之道无他,改造环境而已。不能把坏的环境变好,好的环境变得更好,即使读百万卷书有何益处?”第二,是“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他说:“做人中人的道理很多,最要紧的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这种精神,必须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生计和耐劳的筋骨,耐饿的体肤,耐困乏的身,去做那不动摇的基础。”第三,要有科学的精神。“我们要极力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观察,质疑,假设,实证,推想,会通,分析,正确,种种能力和态度,去探求真理的源泉。”第四,要有创造力。“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与创造之工作。”……
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不正是提倡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吗?对比一下先生当年的教育理想以及他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会深深地感受到,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素质教育正是当年先生教育改革的继续。
早在1986年,江泽民同志就这样高度评价陶行知先生:“陶先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堪称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代巨人’。”李岚清同志也曾这样题辞道:“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为办好我国全民素质教育作贡献。”
师德和师爱,当然不是什么新潮的教育观点;但我们把半个多世纪之前的陶行知教育中的师爱思想同面向新世纪的素质教育相提并论,也并非牵强附会的联系。这不仅仅是因为现在还有不少教育者并未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更因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深切感到,培养学生高素质的前提,是教育者的高素质,而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还是那句老话,没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就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冒昧地把本文开头所引用的先生的一段话做个小小的改动用以自勉,并献给今天每一位真诚拥护并勇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志——
要想完成素质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祖国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追随苏霍姆林斯基(1)
一、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
当我写下“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心中首先升起的与其说是崇敬,不如说是亲切——在我的心目中,他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位学识渊博、思想深刻的教育家,而更是一位和蔼慈祥的长者,一位充满童心和爱心的真诚朋友。
第一次听说苏霍姆林斯基,是我刚参加工作那一年。有一次,一位和我一起分到学校的同事兴致勃勃地给我介绍苏霍姆林斯基,并主动借给我看一本名叫《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书。我随便翻了一下,没引起多大的兴趣——那时的我,自以为自己的“素质”、“能力”至少应付中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是绰绰有余的了,没必要也没兴趣还去读这些“闲书”,何况还是一个名字特别不好记的苏联人写的!
不久,我因打学生而被学校领导批评。在反思的那段日子里,我第一次认真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要相信孩子》。可能是因为我几个月的教育实践使我有一些切身体会了,也可能是因为当时苦闷迷茫中的我在潜意识里有着寻求理论帮助的渴望,总之,这本定价0.36元的薄薄的小册子很快吸引了我,而且,现在想起来,当时这本书的意义远远不只是有助于我对自己所犯错误的反省,而是为我开启了一扇教育思想的大门。后来,我这本小册子在同事借阅过程中丢失了,但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所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至今还是我坚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随后,我不但重新借阅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而且还阅读了我所能买到或借到的所有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上下)、《巴甫雷什中学》、《关于人的思考》、《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论劳动教育》、《爱情的教育》、《家长教育学》……我曾在我写的《爱心与教育》的引言中说过:“可以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在我教育生涯的早晨投下的第一缕金色的霞光。”
苏霍姆林斯基以他真诚的人文关怀和富有魅力的思想以及充满韵味的语言征服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现在,我真正成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追星族”的一员!
和一般的教育家不同,苏霍姆林斯基不是以“学者”或“研究家”的身份去冷峻、“客观”、孤立地研究教育,而是充满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把自己的一腔激情洒向他的每一位学生。他的深情的目光首先对准的是一个个人的心灵而不只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或手段,他一生所关注的始终是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这就使他的教育境界远远超过了一般侧重于研究教育技术的教育家,而使教育真正进入了人的心灵的宇宙。而且,苏霍姆林斯基在表达他那些充满人情味的教育观点时,所用的语言也是既充满坚定信念又亲切温馨甚至不乏诗意的语言:“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情感、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情感、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思想应该像高大的橡树一样坚强,像出弦的箭一样有力,像烈火一样鲜明。真理的坚定性,真相的鲜明性和思想的不可动摇性,是从同一个名叫困难的源泉中涌出的泉水。”“亲爱的朋友,请记住,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
在读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的同时,我也读了一些其他世界著名教育家的书。应该说,所有教育家的思想或多或少对我都有启迪。但通过比较,我感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最富有个性特色,而且最容易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首先,苏霍姆林斯基的政治信仰、价值观念与我国的主流的意识形态是完全一致的,我们最根本的教育指导思想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培养具有集体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情操、社会主义信念的共产主义新人,是苏霍姆林斯基也是我们最终的教育目标。其次,与中国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传统观念有所不同的是,苏霍姆林斯基更注重教育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还应有利于人个性的发展。他十分注重在教育中注入尽可能多的人情、人道和人性,而这恰恰是长期以来的中国教育所最缺乏的。所以,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很容易感受到一种情感的力量,感到一种对心灵的抚慰。另外,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是一种始终面向基层、面向社会、面向普通学生的开放性教育实验,而不是在实验室里对少数学生的封闭式研究甚至经院式研究。对中国广大的中小学教育者来说,无疑更有着可资借鉴的操作性。最后,与其他经典教育著作相比,苏霍姆林斯基可以说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著作文体:将理论熔铸于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教育故事之中,或者在夹叙夹议中娓娓诉说自己的教育个例,并自然而然地以极其精辟凝练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教育见解,既给读者以形象的感染,又给读者以思想的冲撞。比起许多充斥着晦涩生僻术语的理论著作,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当然会拥有更多的中国读者。
他的感情真挚而充沛,他的思想朴素而深刻,他的语言平易而精彩。“要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他身边走出去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追求。仅仅凭这一点,他教育胸襟的博大和教育理想的崇高就远远超出了同时代许多的教育家(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他的思想理论可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和一些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局限)。而在中国,我认为只有一位教育家可以与苏霍姆林斯基相媲美,那就是陶行知。追随苏霍姆林斯基(2)
二、素质教育的先行者
不少朋友善意地和我开玩笑,说我“言必称苏霍姆林斯基”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狂热信徒”,而我从来都毫不讳言自己立志做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的忠实追随者。回想参加教育工作17年来的经历,他对我的影响的确是巨大的。正是苏霍姆林斯基,使我开始意识到应把自己的学生当做富有个性的“人”,而不是考试的机器、分数的符号,并且将发展学生的个性同自己工作的乐趣联系在一起:“如果你感觉到每个儿童都有个性,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是苏霍姆林斯基,让我意识到了自己身边的教育弊端:“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性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向我指出了教师本人素质的重要性:“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才干也只能由才干来培养。”正是苏霍姆林斯基,交给了我一个重要的教育工具,这就是“集体”:“教师的聪明才智在于,使孩子们把教师的意图当作自己的意图提出来并加以实行。一个真正的教育能手永远也不会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发号施令的人。”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困难的儿童:“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啊!”……
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日渐高涨的今天,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再一次显示出真理的光芒:“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正是在这一点上,即在人的表现上,应当加以深刻的思考,并且朝着这个方向改革教育工作。”“共产主义教育的英明和真正的人道精神就在于: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地是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人的充分的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甚至在我看来,半个世纪以前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家乡乌克兰所创办的巴甫雷什中学,实在是堪称素质教育的典范!《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素质(1)
从教20余年,我可以这样说,我一直在不停地阅读,这已经成了我的生存方式之一——或者干脆说,“阅读欲”就是我的“生存欲”!这种“阅读欲”源于自身的危机感。学问的功底,学识的功底,使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在“文革”时期长大的我,除了读过几本所谓的禁书,我的心灵完全可以说是一片文化荒漠。我还记得大学一年级时的一个细节:我去图书馆借书,管理员问我书名,我实在不好意思说是借《家》,只是用手中的笔指点着借书卡上的书名登记。因为我旁边站着许多同学,我怕他们笑我:“哼!居然连巴金的《家》都没读过!”接下来的几年,是文学名著和其他人文著作的“暴饮暴食”。再后来,进入了80年代,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我阅读的视野更加开阔。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我非常怀念80年代那“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文学术氛围。正是在那样一个宽松的氛围中,我读了大量的人文学术著作。这些著作的观点我不一定都能理解,或者即使理解了也不一定都赞同,但这些著作不仅开拓了我的思想视野,更主要的是,它们让我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名知识分子!”从那时候,我就提醒自己,尽管我也许一辈子都只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但这不妨碍我在三尺讲台上通过语文教育传播人类文化精华,以行使一个知识分子推动社会进步的神圣使命。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有远比“语文”更宽阔的人文视野。
这些阅读不但赋予我独立思考的信念,而且让我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俯瞰语文教育。我越来越不愿意把自己当作文章学、修辞学、语言学、考试学的分析家,甚至只是教材与教参的熟练操作者,而首先是文明的传播者、思想的启迪者、人生的导航者。这些阅读和语文教学并非没有关联,相反它能直接让语文课变得丰满而更有深度。
这里,我把我阅读过的部分书籍杂志作个介绍,与同行交流。
古典类:《论语》、《孟子》、《庄子》、《老子》、《孙子》、《韩非子》、《史记》、《古文观止》、《唐宋词鉴赏词典》、《唐诗鉴赏词典》、《宋诗鉴赏词典》、《苏东坡诗文选》、《陆游诗词选》、《李清照诗词选》、《刘禹锡诗文选》、《李白诗选》、《杜甫诗选》、《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中国古代文学史》等。
文学类:《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笑面人》、《人间戏剧》、《爱之路》、《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莎士比亚戏剧集》、《约翰·克利斯朵夫》、《静静的顿河》、《复活》、《爱的教育》、《斯巴达克斯》、《茨威格小说选》、《百年孤独》、《简·爱》、《老舍作品选》、《冰心选集》、《朱自清散文全集》、《鲁迅全集》、《巴金作品选》、《围城》、《写在人生边上》、《恋爱的季节》、《踌躇的季节》、《失态的季节》、《青春万岁》、《沉重的翅膀》、《张洁作品集》、《平凡的世界》、《毕淑敏文集》、《我是你爸爸》、《风过耳》、《京华闻见录》、《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人间鲁迅》等。
教育类:《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导论》、《和教师的谈话》、《巴班斯基教育文选》、《西方教育家文论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爱情的教育》、《关于人的思考》、《给儿子的信》、《巴甫雷什中学》、《陶行知全集》、《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语文卷》、《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中国当代语文教育改革名家评介》、《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教育哲学》、《教育诗》、《马卡连科教育文集》等。
人文类:《忏悔录》、《宽容》、《马克思主义原理》、《自我实现的人》、《邓小平文选》、《顾准文集》、《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文化的冲突与抉择》、《历史深处的忧虑》、《第三次浪潮》、《当代著名批评家随笔丛书》、《我的精神家园》、《六大观念:真、善、美、自由、平等、正义》、《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城市季风》、《中国的危机》、《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傅雷家书》、《相约星期二》、《六月雪》、《原上草》、《荆棘路》等。
杂志类:《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读书》、《随笔》、《世界知识》、《美育》、《新华文摘》、《文学自由谈》、《文汇月刊》、《名作欣赏》、《教育研究》、《诗刊》、《人民文学》、《十月》、《当代》、《收获》、《中华文学选刊》等。
……
对我比较熟悉的人常常惊讶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时间来读书,其实,我不过是养成了“手不释卷”的习惯而已。每天晚上我都必须倚在床头至少看几十分钟的书,否则就会失眠。每次我外出开会、讲学或者旅游,我必须带上几本书,火车上、飞机上、宾馆里都是我读书的地方。我读书总是伴随着思考,而思考总是让我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思维火花记录下来。于是,一篇又一篇的读书随笔发表出来了:《沐浴余秋雨》、《惋惜王蒙——读〈世纪之交的冲撞〉》、《给中学生推荐〈孟子〉》、《也在钱钟书边上写几句——读〈写在钱钟书边上〉》、《若为自由故——〈陈寅恪的最后20年〉》、《给思想以个性的天空——读〈殉道者〉》、《用生命写诗——读〈黑牢诗篇〉》、《不能忘却的纪念——读〈风雨中的雕像〉》等。
说到写作,这的确是我的一个爱好。比起我的口头表达,我自认为我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要强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刚刚参加工作,我就能像现在一样写出像样的文章;相反,那时我写了许多文字并投稿,却常常被编辑部退回。其主要原因,是我写的东西大多没有思想也缺乏对生活的真情实感——为写而写的文字当然不会有读者。随着教育实践的深入,汹涌的激情和飞扬的思想使我真正不能自已地拿起笔——记得在1985年那个除夕,我在母亲家里写完《教育漫笔》最后一个字时,窗外响起了阵阵迎接牛年的爆竹声,那时,我不知道我第一次写的这篇有关教育的文章算不算“论文”(我甚至不好意思给同行说我在写“论文”),更不敢相信《班主任》杂志居然能连载;但是,当时我心中实在是充满了一种丰收的喜悦!现在,我已在《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教育导报》、《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学习》、《四川教育》、《天津教育》、《河南教育》、《华西都市报》等全国几十家报刊发表了200多篇文章,出版了五本专著(其中有两本与人合著),总计发表了70万字的作品。
在我的写作中,还有一类文章值得提及,这就是我和学生一起写的作文。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提倡写“下水作文”。其实,这个道理本来是不言而喻的——古代的教书先生要学生写字,哪个先生不会给学生示范?在1995年以前,我是断断续续跟学生一起写作文。1995年9月接了新生后,我就给自己规定:每次学生写作文,自己也一定要写。我的许多散文随笔就是这样写出来的,比如《李大爷》、《蓉城的冬天》、《绮霞园晨景》、《竹林里的笑声》、《春天的素描》、《班级生活一页》、《一双无法回避的眼睛》等。教师和学生一起作文,其意义不但是可以给学生作示范,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的写作心理、理解学生的写作甘苦。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会多一些心心相印,而少一些隔靴搔痒。
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素质(2)
总结自己的写作实践,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是要日积月累,不能急功近利。常常有老师平时不写文章,到了要评职称或其他急需文章的时候,才匆匆炮制。这显然是不好的。凡是为了评职称才“赶”出来的文章很难有真正的价值。对普通教师来说,最初的写作就是自己记录自己的教育足迹、思想历程,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而不一定非要为发表才写作。我最初每天坚持写的《教育手记》、《教育日记》、《教育随感》等,都没想到要发表,只是觉得应该把自己每天丰富的生活、奔腾的思绪记录下来。但天长日久,十几年过去了,这些写给自己看的文字都成了我珍贵的财富!苏霍姆林斯基为学生写的1000多篇童话、故事、小说和他的许多教育札记,都是他逝世后发表的,而他生前写这些文章都不是为发表而写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克服写作上的急功近利思想。即使是平时学校领导要求写的计划、总结等等文字材料,也不能应付了事,因为这些文章很可能是以后你写某篇大文章的一个重要素材。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这个意思。
二是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我常常看到有的青年教师也写了不少文章,但总是没有新意。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拥有自己的思想,而是一味模仿别人的文章,转述别人的思想。文章重个性,这“个性”首先是思想的个性。跟时尚、赶时髦的文章,肯定不会受欢迎:一会儿“三论与教育”,一会儿“知识经济与教育”,一会儿又“创新能力与教育”……这样的文章,永远不可能有作者自己的思想。我至今记得十年前我写《青春期悄悄话——致中学生的100封信》时,曾顾虑与别人的东西雷同,当时乐山市教科所的语文教研员唐建新老师(现在深圳南山区教研室工作)便鼓励我说:“只要你面对自己的实践,写出来的文章就不可能与别人雷同。因为虽然大家都在搞教育,但每个人面对的学生不同,面临的困难不同,采取的方法不同,进行的思考不同……一句话,每个人的生活不同,怎么可能写出雷同的文章呢?”他这话给了我勇气,所以每次我写文章都有一种自信:我一定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三是要自然朴实,不能故作高深。我觉得长期以来,教育界有一种不好的文风,就是有些人总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朴素的文字包装得很高深——好像不出现几个外国名字、新鲜术语,不弄个几“性”几“原则”的“理论框架”,文章就没有“学术性”、没有“档次”。我写文章喜欢自然朴实,没有那么高的理论认识,就不去“玩深沉”。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和著作,都寓真知灼见于朴实无华之中,但谁能否认他们是大教育家呢?我写《爱心与教育》时,也曾犹豫过是否会被人认为“层次太低”,但我想忠实于自己生活和心灵的作品才是真正的“高层次”。于是我让思想感情从心底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结果《爱心与教育》打动了许多读者。同样,在写这本语文专著之前,我也考虑过是否“构筑”个什么“框架”、“推出”个什么“模式”,“建立”个什么“体系”,但如果那样,我每写一个字都很痛苦,而读者可能也会看了几页就再也看不下去了。于是,再想想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我便再次心灵舒展地让真情实感流淌出来。
四是要读写结合,不要读写分离。读是吸收,写是表达;但二者不能截然分开。语文教师要善于将二者自然地结合起来,这个结合就是思考。我们读书总会有所感动,有所共鸣,有所联想。于是,我们就可以拿起笔把这种感动、共鸣、联想写下来。特别是我们读教育名著时,往往会从教育家的论述中读到自己的生活,这往往会让我们感到一种心灵相通的喜悦甚至快感。而这时往往又是写作灵感喷涌的时刻。我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学习陶行知伟大的师爱精神》(载1999年第1期《班主任》杂志)就是这样写出来的。而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会查阅许多书籍资料,并且在查阅的过程中又有所思考、咀嚼、领悟,因此,往往一篇文章写完,我们又读了不少论著。比如,我为了写这本语文教育专著,就重新阅读叶圣陶的书和其他有关的书。当然,我还得申明:读写结合不是简单的“依葫芦画瓢”,或者为“画瓢”而去“找葫芦”,否则又成了我前面批评的那种生吞活剥理论的不好文风了。关键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并联系自己的实践。
我曾自豪地对许多朋友说:“读书、教书、写书,就是我现在生活的全部内容。”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1)
“人类灵魂工程师”据说原是斯大林对作家的称呼(参见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辨》),后来人们将其移用于教师身上,于是,至少在中国,“人类灵魂工程师”便成了教师特定的称谓。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为自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而自豪。我甚至觉得,“人类”“灵魂”“工程师”,由这三个词语组成的称呼是多么气势恢宏而富有诗意啊!青年时代的我,曾多次在写有关教育的文章时,使用这个短语:“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使命”“人类灵魂工程师不能没有自己的灵魂”等,那时候,只要一提起这个短语,一种真诚的庄严感便会油然而生。
然而现在,我对这个称呼产生了怀疑。
在我看来,“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命题至少包含三点谬误:第一,教师的灵魂肯定是比学生高尚;(否则怎么可能当“灵魂工程师”呢?)第二,学生的灵魂肯定不如教师;(否则干吗还需要“灵魂工程师”呢?)第三,学生的“灵魂”是可以被“工程师”随心所欲地“塑造”的。
教师的灵魂真的就比学生高尚?传统教育习惯于把教师奉为道德圣人,但教师又不可能是道德圣人,就知识、能力、阅历等等而言,教师显然在学生之上;但就道德而言,却很难说学生不如教师。须知“人之初,性本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过程并不是给学生外加“美好道德”,而是让学生尽可能保持童心的过程。儿童的心灵比成人纯洁,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皇帝的新装》中的小男孩还是我们每天面对的学生(包括有缺点的学生),都已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
至于学生的灵魂可不可以“塑造”,我想,在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走向民主与科学的今天,什么都是可以塑造的,惟有人的灵魂——即人的精神和个性是不能“塑造”的!“塑造”的前提是要有模式的,根据模式是否还属于学生自己的灵魂?这个灵魂是否还有真正的生命?那段并不遥远的“八亿人民只有一个脑袋”的历史,已经对此作出了回答。
我们承认教师不是完人,承认教师在许多方面不如我们的学生,这并不是降低了教育者对自己的人格要求,恰恰相反,只有教育者随时随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真正有利于教师的不断完善。同样,我们承认学生在许多方面——首先在道德方面在我们教师之上,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放弃了对学生的教育责任。学生童心的保持,个性的发展,思想的成熟,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教育。但这种教育,不应该是教师的居高临下与学生的俯首帖耳,而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再明确一点说,就是民主的教育,就是教师在向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育学生。
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教育走向民主所不可缺少的思想革命。这场革命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被陶行知先生呼唤过:“我们希望今后办训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他们应当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这样告诫青年教师:“只有当教师在共同活动中做孩子们的朋友、志同道合者和同志时,才会产生真正的精神上的一致性。……不要去强制人的灵魂,要去细心关注每个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关注他们的特性、意向和需求。”
向学生学习,就是还教师以真实,给教育以诚实。当我们在学生面前不再是神而还原为质朴、真诚但不乏缺点的人时,学生更会把我们当做可以信任可以亲近的朋友,而朋友般平等的感情,无疑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所谓“还教育以诚实”,就是面对现实中弥漫的教育虚假,教育者以自身的诚实一方面消解着虚假教育的负面影响,同时又以诚实培养着诚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己不相信的绝不教给学生,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的过失,这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起码的职业道德。向学生学习,即使从教育的角度看也是对学生最有效的教育。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什么叫“人无完人”,什么叫“知错就改”,什么叫“见贤思齐焉”……教育者对自己错误的真诚追悔和对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将感染着激励着学生在人生的路上不断战胜自我,一步步走向卓越。
我不同意“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说法,并不意味着我反对教育者应有崇高的使命感,而是主张将我们的心灵融进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请尊重学生的选举权
三好生的产生究竟是由教师内定,还是由学生选举?我们的回答是:当然由学生选举确定!然而,在某校的一次班主任会上,笔者却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
某班主任:“唉,我班的学生太不像话!选三好生时,净选些我不喜欢的娃儿;我喜欢的,一个都没有选上!”
某校长:“怎么能让学生选三好呢?注意:应是评三好生,而不是选三好生!”
某政教主任:“其实让学生选也是可以的,只是选了以后由班主任统计选票作内部调整,然后公布结果。反正学生又不晓得!”
听到这里,我惊愕不已:岂止是不尊重学生,简直就是对学生的欺骗!
当然,这几位教育者未必是存心欺骗学生,他们也许是想扶正压邪,让真正的三好生脱颖而出。但是,以剥夺学生选举权来纯正班风,其班风决不可能因此而纯正起来。相反,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扭曲学生心目中业已形成的健康的道德观念,败坏我们神圣的教育!
以上几位教育者的话也许并不具有代表性,但类似的认识却不能说没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三好生(包括班干部)的确定,不少班主任总习惯于自己说了算。在他们看来,学生懂什么,难道老师看中的人不是好学生吗?不应该受到学生们的拥戴吗?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大声疾呼——请尊重学生的选举权!
尊重学生的选举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在选举的时候,学生庄严地举起右手或交上选票之前,他不能不严肃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三好”?班上哪些同学才真正值得我敬佩?……教师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思维过程,便是给了学生一次自我教育的机会,学生的是非观念、道德观念正是在这一次次实践(比较、辨别、判断)中逐步形成的。若一切都由教师内定,这些便都不存在了。学生会产生一种依赖思想:反正一切有老师,好与不好当然是老师才有发言权,我们学生总是幼稚的!试想,这样的学生怎么可能建立起高尚而坚定的社会主义道德信念?
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2)
尊重学生的选举权,有利于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主人翁责任感。集体主义情操的培养应是中学德育的核心。而班级集体主义教育不应仅仅是纯观念的教育,同时也应该是集体主义行为的训练。班级一切活动都是学生形成集体主义观念的良好途径。其中,让学生对班级建设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对同学作出自己的评价,便是使学生切身体验班级主人的责任感。对三好生、班干部的选举,决不仅仅是让少数学生感到一种荣誉,而是让每一位投票者感到自己对集体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到作为集体主人翁的神圣与自豪!若剥夺了学生的选举权,则无疑是在无声地告诉学生:玩儿去!班里事儿与你有什么相干?这样,教育者平时“苦口婆心”“语重心长”的集体主义教育便被自己不知不觉地否定了!
尊重学生的选举权,有利于鼓励三好学生、班干部们更好地为同学服务、为同学负责。既然三好生、班干部是由全班大多数同学确定,那么,想当三好生、班干部就应该多为同学服务,接受同学监督。这样产生的三好生、班干部,才会真正受同学们拥戴,而当选者也才真正感到自豪。若学生对三好生、班干部的产生竟无影响力,那么班级舆论实际上是在鼓励虚荣心与投机者:反正只要在教师面前表现乖巧些,就能获得荣誉。这样,我们教育者所深恶痛绝的表里不一、两面三刀、投机取巧、双重人格等现象便很容易产生。
有人也许会问:“照这样看来,班主任就只有一切听命于学生了?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从何体现呢?”
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然要体现,尊重学生的选举权也决不是“一切听命于学生”。但“主导作用”重在“导”——开导、疏导、引导,而非“一手包办”地“领导”。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主要在平时大量的,各方面的,或理直气壮或潜移默化的教育,这些教育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懂得辨别美丑善恶是非的道理,并把这种道理转化为植根于心灵的道德信念。我不否认前面那位班主任所说的他班发生的不正常选举现象出现的可能性,但这恰恰暴露出这位教师平时的教育失误。面对是非颠倒的选举结果,他应做的不应是剥夺学生的选举权(这样实际上是把自己的责任统统推给学生),而是设法造就一个良好的班风。在集体舆论健康的班级里,至少大多数学生的道德评价、是非判断与班主任是一致的。班主任也正因为如此而坦然自若地尊重学生们的选举权。表面上看,教师对学生的选举“放任自流”,而实际上教师已通过平时的教育引导不露痕迹地决定了学生们的正确选择——教育者的理智与艺术正在于此!
至于“让学生选了之后,班主任自己统计选票,作内部调整”的“妙计”,则属于典型的“虚伪的民主”,这不仅是每一位有良心的教育者所不能接受的,更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教育所不能容忍的!应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
《北京青年报》一篇文章引述了某位中学生的一句话:“老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我们需要回答的,恰恰没有人回答。”说实话,这句话让我想了很久很久。这一发自当代中学生内心的声音告诉我们每位班主任,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改革,当务之急是更新教育内容。
究竟中学生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教育者回答?带着这个疑问,我在一些中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告诉我,当前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最急需充实的内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保健,二是应教给学生以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的社会生活知识。
正在走向成熟(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感情的)而又还没有成熟的中学生,开始把眼光由书本投向现实,试着用自己的美好思想来衡量、分析社会。可是答案往往很令人失望,于是便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困惑与苦闷。而这,恰恰不为我们一些班主任所注意。调查中发现,学生的许多思考与苦闷有的是关于生与死的——“人为什么要活着?人死后是否就要到阴间?人要是不死该有多好。”有的是关于社会的——“我感到生活中处处是矛盾。为什么现在我国社会生产发展了,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淡薄了,各种歪风邪气也更猖狂了?这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有的是关于同父母感情的——“每次回到家里,就觉得气氛压抑,我真孤独。”有的是关于学习方面的——“我对学习越来越没劲,真不知为什么。可看到别人死钻书本,我又一阵恐慌。烦透了!”……这些问题,学生一般是不会对老师讲的。一个学生对我说:“讲的结果只会被老师看作‘心理灰暗’、‘思想不健康’,或者得到几句‘要有远大理想’、‘要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看问题要全面’等套话!”因此我想,深入中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心理实际,平等地与他们一起探讨各种疑问,是我们班主任医治学生的心理疾病,加强学生心理保健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中学生思考与烦恼的众多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如何满意地处理好人际关系。一位女生写道:“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常常思考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的相处微妙而复杂,究竟怎么办?想不出结果,真憋死人。”其实,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小学起就对学生进行过人际关系教育。在高一的政治课讲“共产主义人生观”时,就专门有一章是谈人际关系的,教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贯彻“平等的原则、团结的原则、互助的原则”……然而学生很反感这种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请听一位学生课后的牢骚:“一听老师讲人际关系,我被吸引了。可是往下一听,什么‘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是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随即列出一长串种类——废话!什么‘阶级关系里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乏味!什么‘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是新型的’——枯燥!唉,越听越失望,越听越没劲儿!到底该怎样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我们还是一无所知。”
学生的言辞固然有所偏激,但这说明政治课讲的处理好“新型关系”的各种“原则”,学生拿到生活中去根本用不上。引人深思的是,与此同时,美国戴尔·卡耐基的《神奇的人》、《人性的弱点》等谈人际关系的小册子却在不少学生中悄悄流传。这些通俗、生动和实用的人际关系知识为什么不可以理直气壮地进入我们的课堂呢?前不久,乐山市一名高二女生自杀,原因之一就是因其过于纯洁、书生气十足而不能处理好社会上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可见,教会学生科学地处世、艺术地生活,是何等必要!
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成为学生最知心的朋友,在心灵交流、感情交融中达到思想教育的目标——这应当成为我们班主任努力追求的教育境界。青年班主任怎样提高科研修养
有些青年教师不愿当班主任,觉得做班主任那些婆婆妈妈的事,没多大意思。这实在是一种偏颇的认识。人们常说,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名教育专家。这决不是溢美之词。因为班主任工作之“杂”,正说明需要班主任思考、研究、解决的教育问题之多,这恰恰是班主任从事教育科研极为丰富的宝藏,这也为每一位青年班主任成长为教育专家提供了可能。那么,青年班主任应怎样结合本职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修养呢?我的体会是: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
一、乐于请教
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一些青年教师往往不以为然。向中老年班主任以及其他优秀班主任请教,并不是礼节性的谦虚,而是诚心拜师。特别要强调的是,这种“拜师”不应只是几次交谈或听课,而是长期观察、跟班见习;学习的重点还不在于其具体的做法,而是悉心领会其教育思想和带班艺术。乐于请教,还包括以书信方式向一些有影响的教育专家请教,从而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使自己能从教育宏观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能从专家们的指点中受到鼓励。向学生请教,也是很重要的。这主要是指多在学生中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他们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听取他们的建议与批评。
二、勇于思考
思考活跃、思维敏捷,是青年教师的特点,也是青年班主任进行教育科研的优势之一。“勇于思考”的含义主要有二:一是不迷信权威。在尊重并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育理论与传统的同时,敢于以追求科学、坚持真理的胆识,辨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之处;即使是向当今公认的教育专家学习,也不应不加分析地盲目照搬,而应经过自己的头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消化、吸收。二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研究问题的前提。我们生活在学生中间,每天都会遇到并处理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有的青年班主任对此感到心烦。其实,这正是一个又一个的研究课题向我们源源不断地涌来,班主任研究的切入口也正在于此,甚至对一些似乎已有定论的教育结论,我们也可以根据新的实际、新的理论予以重新的认识与研究,或修正,或补充,或发展。
三、广于阅读
对于有志从事教育科研的班主任来说,广于阅读的意义在于既可以掌握科研的理论武器,又可以随时了解这一领域内的各种信息。因此,青年班主任无论多忙,都不可忽视广泛的阅读。一般说来,为教育科研而进行的阅读,其内容可侧重于四个方面:一是经典教育理论书籍,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等著作。这是青年班主任必不可少的理论素养。二是杰出教育家的专著。在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之后,我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某一位或某几位教育家的著作作系统阅读,重点研究。三是反映国内外教育研究最新观点、最新动态的教育报刊。阅读这些报刊,可以使我们从别人的研究中或者受到启发,或者避免课题“撞车”。四是反映青少年学生生活、心理的各类读物,包括学生写的和写学生的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等。通过这些读物,我们可以从更广阔的范围内了解、认识我们的教育研究对象。
四、善于积累
材料的积累对于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积累的过程就是“采矿”的过程,积累越丰富成果就越丰硕。青年班主任可留心这四方面的材料积累:一是学生的作文、作业、日记、周记等书面材料。当然,不是所有的学生文字都收存,而是注意保存那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心灵世界的文字。二是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对特优生、“双差生”、有明显特点的学生进行长期跟踪观察,记载他们的成长过程、变化情况、学习状况、社会交往、家庭环境等等。三是班主任本人进行教育实践、实验的有关记录材料,包括班级重大活动,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对偶发事件的处理等等。四是对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包括各种数据统计等等。还需说明的是,对这几方面的材料,班主任一定要给予分门别类的整理,以备查用。
五、勤于写作
文字表达也是科研的基本功。一提到写作,有些班主任往往以自己不是语文教师为理由而不愿提笔。其实,教育科研要求的写作能力,主要是内容实在,条理清楚,语言通顺,应该说,这些要求对于经常练笔的青年班主任来说,是不难达到的。“勤于写作”写什么?一是记录自己平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思想火花:一次联想、一回顿悟、一个念头、一缕思绪……都可以以随感、格言的形式记下来。二是教育笔记:在班级教育与管理中成功或失败的做法,对“特殊学生”的跟踪教育等等。三是教改实验报告、学生心理调查报告、班主任工作总结等材料。四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或体会写成的有一定理论高度的教育论文。在这四类文字中,前两类一般是写给自己看的,而不是为交流、发表而写,其主要目的既为练笔,也为积累;后两类文字则可以在校内外交流或试投报刊,这是使自己的科研成果被社会承认的一种形式。
增强教育科研修养,当然并不只是青年班主任的事,但无论是从青年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看,还是从我国教育者整体素质提高要求看,应该说青年班主任尤为迫切。比起单纯的学科教学,目前我国对班主任工作的科学研究相对薄弱。然而,这恰恰为一切有事业心的青年教育者提供了一块大显身手、大展宏图的天地。实践已经证明,结合班主任工作进行教育科研,正是普通的青年教师通向教育专家之路的起点!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1994年9月开学不久,便迎来了又一个教师节,学校要求各班利用班会课举行庆祝活动。这天,我吩咐班干部在教室黑板上写了一行大字:“教师节——献给老师的礼物!”
班会开始时,我笑着对大家说:“今天是我的节日,所以,我想向同学们索取‘礼物’。”学生们顿时笑了起来,显然是不相信我的话。可我却认真地继续说:“在过去的高二学年里,由于李老师修养不好,再加上工作繁重,所以,我的工作越来越简单急躁,在各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今天,我诚心诚意请同学们对我的工作提出意见。这对我来说,的确是最好不过的礼物啊!”
接着,我又拿出事先买好的钢笔、圆珠笔和铅笔:“为了鼓励和感谢同学们,今天我来个‘有奖征谏’——同学们可不要坐失良机啊!”
同学们又是一阵大笑,气氛开始活跃了。他们见我十分真诚,便也认真思考起来……
开头炮的是黄金涛:“李老师,我们都记得,高一时您和我们没有师生界限,我们甚至可以对您直呼其名;可是到了高二,您越来越爱对我们发脾气,师生之间有了明显的心理距离。希望李老师能恢复高一时亲切的笑容!”
我走下讲台,来到黄金涛的面前,双手递给他一支钢笔:“谢谢你的批评!”班长吴冬妮站了起来:“李老师,上学期班上的运动会的会徽设计,您没有征求同学们的意见!”
我略略回忆了那件事的经过,说:“好吧,我接受班长的批评,今后班里的事儿多和大家商量。”说完,我送给她一支圆珠笔。
平时常挨我批评的郭坤仑也发言了:“李老师有时太爱冲动。那次林川用脚狠狠踢教室门当然该挨批评,但您当时拍着桌子厉声斥责他,写了检讨又请家长,使林川事过很久还感到抬不起头。”
我同时拿起两支圆珠笔,一支递给郭坤仑:“谢谢你的直率!”一支递给林川:“请原谅李老师!”
提意见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下课铃响了,我总结道:“永远感谢同学们!愿在新的一学年,我们高九五级一班的全体同学和我这个班主任精诚团结,同舟共济,以共同创造明年七月的辉煌!”
回答我的,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一年后,学生们果然以出色的高考成绩为我班的历史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叹号。离校之际,学生们来向我告别,他们送我一张同学们签名的尊师卡,我打开一看,里面有黄金涛代表全班写的一句话——
“镇西兄:血脉虽不相连,心灵永远沟通!”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改进来加强(1)
1990年前后,党中央提出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对这个“加强”有着自己的理解。我当时认为,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之所以被削弱,除了受整个政治思想工作滑坡的大气候影响外,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在内容与方法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如果要真正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我们既应继承传统,更应大胆改进。针对以往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的某些弊病,我认为,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应尽量做到以下五个方面的“统一”。
一、爱国主义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的统一一些教育者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不理想,并不是因为他们“教育”得不够,而恰恰是因为他们往往“专门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种“教育”的“专门化”又恰恰使爱国主义教育处于孤立的地位。而离开了其他德育内容,特别是离开了集体主义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无疑是空中楼阁!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对集体漠不关心的学生会成为一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爱国主义者!作为一种理论、思想或感情,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当然不能完全等同。但是,二者绝不是毫无联系,更非截然对立。集体主义是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爱国主义是集体主义的扩展升华。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爱国主义是集体主义在国家关系、国家利益上的体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是完全一致的。基于这个道理,爱国主义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的统一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了。不过,我们提倡爱国主义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的统一,绝不是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更不是用其中一种教育取代另一种教育。而是说,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时,应以爱国主义为导向;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以集体主义作铺垫。当然,在开展具体的教育活动时,二者有时的确交相辉映,甚至水乳交融。二、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生心理特点的统一
我们提倡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生心理特点统一,含义有三:一是在内容上,教育者应善于把爱国主义的“大道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乐于接受的“小道理”。比如有的班主任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先从“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抓起,这便是“化大为小”、“以小见大”的教育艺术。二是在形式上,教育者应针对学生心理,尽量采用生动可感、情趣盎然的教育方法,把空洞抽象的理论教育化为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不少优秀教师在这方面还是颇有创造的。如“中华知多少”(知识抢答赛)、“在祖国旅行”(象征性旅游)、“与边防战士对话”(录音报道)、“我代表中国”(模拟中外记者招待会)……三是教育还应因不同学生而异。我们既要看到学生与成人的不同,还应看到不同类型的学生本身也存在差别:小学生与中学生、低年级新生与毕业班学生、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沿海学生与内地学生等等,其心理特点也是千差万别的,要使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真正收到实效,教育者就应该研究学生心理,走进学生心灵,避免教育“一刀切”。
三、学习英雄模范与学习普通劳动者的统一
我国历史上众多民族英雄的壮举与当代无数模范人物的事迹,无疑是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通过学习英雄模范来唤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培养他们的报国之志,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之一。现在的问题是,一些教育者在教育学生向英雄人物学习的时候,忽视了引导学生也应向身边的普通劳动者学习,这不仅导致了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的单一与狭窄,而且也容易使学生产生认识偏差,仿佛只有伟人才是真正爱国,因而才值得尊敬。
报载,曾有记者同时在中美儿童中进行调查:“你最崇敬的人有哪些?”我国儿童的答案往往是古今名人、英雄模范,而美国儿童的答案大多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和老师。这个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学生只尊敬杰出人物,这难道就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效果吗?实际上,一些中学生已经对这种片面的教育提出批评了——在我搞的一次调查中,曾有学生这样写道:“一说到爱国,老师便举出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来教育我们。试问:天下惊天动地的事究竟有多少?我们觉得这些惊天动地的事自己是很难碰上的,也没能力去做,因而觉得我们这些人很难爱国。”
“伟大出自平凡”几乎成了教育中的套话了,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常常忘记这个常识。引导学生既学伟大爱国者又学普通劳动者并不矛盾,而且就学生实际而言,后者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更容易收到实效。对一般学生来说,谁也无法天天目睹世界冠军的拼搏英姿,但他可以天天看见自己周围无数劳动者——家里的父母、学校的老师、街上的清洁工人、民警叔叔默默无闻地为国尽力;谁也不能断言自己将来就一定是科学家,但他起码可以成为一名善良的劳动者;甚至不仅仅是将来长大后才能报效祖国,学生每天的一言一行都可以直接间接地表现出他的爱国情怀——作家柏杨有一句话说得好:“什么叫爱国?马路上少吐一口痰,就是爱国。”如果我们这样去教育学生,学生便会心悦诚服地认识到:爱国并不神秘,也不遥远,人人都可以爱国,处处都可以爱国,时时都可以爱国。
四、自信心教育与危机感教育的统一
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自豪感,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建设祖国的责任感,这就要求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自信心教育与危机感教育的统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广阔前景,神州大地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河壮丽,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艺术、科技的杰出贡献和一代又一代英雄豪杰可歌可泣的事迹……这一切都该让学生广泛了解或切身体验,从而使他们感到作为这块美丽土地的主人和一个伟大民族的一员是多么光荣和自豪。但同时,我们还应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种种原因,比起世界发达国家,我们的祖国母亲还不富裕,虽然基本上解决了温饱,但贫穷和愚昧的阴影至今仍笼罩着祖国大地的某些地方,人口危机、教育危机、环保危机等等,还困扰着我们亲爱的祖国。而最大的危机是,在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的战场上,我们民族的生存危机,我们祖国的“球籍”危机!从而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息息相关,自己的事业与时代的重托紧紧相连,进而产生“担负起天下兴亡”的责任心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有的教师总担心一提祖国的“危机”,就会使学生“泄气”,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第一,我们的危机感教育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自信心教育相配合。使学生既看到祖国的光辉成就,不至于自卑失望、丧失信心,又看到祖国的暂时落后,不至于自我陶醉、盲目乐观——这才是科学的、全面的爱国主义教育。第二,我们进行危机感教育的动机,是激励学生“哀兵必胜”的斗志,而不是嘲笑、辱骂自己的祖国,让学生感到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机,恰恰是为了让祖国早日摆脱危机。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进行教育时,必须内容适当、方法审慎。总之,只要善于引导,危机感教育一定会产生积极效果的。
还需特别指出的是,自信心教育与危机感教育,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而确定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来讲,就小学生或中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应以自信心教育为主,因为对他们来说主要是进行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首先要让他们在了解祖国、认识祖国的活动中觉得祖国可爱;而对于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则应逐步加大危机感教育的分量,使这些思想逐步走向成熟,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对自己担负的历史使命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改进来加强(2)
五、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统一
这个提醒似乎是多余的,教育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本是不言而喻的。但现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内容与形式并不统一的现象的确是有的,其突出表现是离开内容一味追求空洞的形式,甚至导致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倾向。因此,这里重提内容与形式统一,主要是强调爱国主义教育中应把内容放在首位,而不应单纯讲究教育形式的“别出心裁”。
当然,在有些时候,为了作动员、造声势,我们可以也应该借助轰轰烈烈的大型活动;在内容真实、感情真诚的前提下,我们也不反对尽量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但是,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是一项宏伟持久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而不仅仅是诸如“爱国主义教育周”之类的中心工作或短期运动;同时,爱国主义教育毕竟又是一门春雨润物般滋润心灵的艺术,而不应只是某些节日期间的表演或装饰。所以,现在我们针对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倾向,而提出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就是希望我们广大教育者多在真实的内容与扎实的效果上下功夫,脱离学生真情实感的表演式、竞赛式教育形式不但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且也不可能真正收到教育效果。
在这里,我们不妨听听苏霍姆林斯基的忠告:“儿童、少年、青年口头上会说他怎样热爱祖国,甘愿为祖国而牺牲,但是这些话本身并不能作为学生所受的爱国主义教育程度的真正标准;教育的明智在于:不要让我们的学生毫无热情地、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些话来。因此,我们坚决禁止组织这样的竞赛:看谁关于热爱祖国的演讲或作文讲得最漂亮。教学生高谈阔论爱祖国,取代了教学生爱祖国,这是不可思议的事。”
引导学生发现美
列宁有一句名言:“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说明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是经过长期生活实践而凝聚起来的。但对我们的学生来讲,他们的年龄、知识、阅历有限,很难体验出这“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深厚的感情”。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道理可以传授,而感情却无法强行输入,只能通过感染、熏陶、培养等途径使学生逐步情不自禁地油然而生。在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时,常常会听到学生嘀咕:“我看不出家乡有多美呀!”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给学生讲多少关于爱祖国、爱家乡的豪言壮语、名言警句,都无济于事。有效的办法,只能是耐心地引导学生发现美,让学生美的感受激起他们爱的感情。
根据我的体会,引导学生发现美,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在司空见惯的平凡之处捕捉美
这种引导,既包括教师有意识地教育,甚至示范,更是指教师善于抓住并利用一些学生可能是偶然发现的美(自然美、环境美、心灵美等等)来启发大家:为什么这些同学能在很平常的地方看到美,而“我”却熟视无睹呢?在一次作文中,我班宋平同学交上一篇随笔《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正是全班同学每天上学都要经过的岷江岸边的一个菜市,平时同学们不但从未感到美,甚至还因拥挤嘈杂而反感,但在宋平的眼中,它的确是美的:江中日出的倒影、江面闪亮的舟帆、菜农悦耳的吆喝、顾客愉悦的笑容……在评讲这篇随笔的时候,我给学生讲了艺术家罗丹的一句名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学校门口正是菜市,我便专门安排了一次活动,让学生去观察美、发现美、感受美。在汇报交流会上,大家觉得收获颇大。有的从一位老农面前色泽鲜嫩的蔬菜陈列堆砌图案中看到了艺术美,有的从一位姑娘主动帮一位买菜的大婶照看婴儿车看到了人情美,有的从买肉师傅退还顾客多给的一元钱中看到了心灵美,有的从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场面中看到了蓬勃兴旺的繁荣美……短短45分钟的“寻美”活动,使学生们体会到了“美在发现”这一朴素的真理。当然,于平凡处发现美,不应只是班主任一两次班会活动,而应成为长期坚持的教育训练。
二、引导学生在日新月异的家乡变化之中感受美
了解家乡的建设成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传统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至今仍然有效。不过,应该注意的是,了解家乡的建设成就,不应只限于陈列馆、展览厅或工矿企业,而同样应该引导学生善于随时随地发现家乡的新变化,让学生每天都能听到家乡前进的足音。教初二时,我曾布置学生在每个星期上交的周记里记载自己发现的家乡变化,这个变化,既可以是重大成就,也可以是细小成绩;既可以是新的建筑景物,也可以是新的精神面貌;既可以是整个家乡的新变化,也可以是自己家庭的新气象……结果,每周的60篇周记都使我感到了家乡跳动的脉搏,学生的观察与记载真是无微不至:修缮大佛的脚手架、横跨岷江的新大桥、金碧辉煌的大商场、焕然一新的旧校门、街头新添的阅报栏……作为教育者,我深深感到,所谓“引导”,有时并不只是煞费苦心地教育或手把手地训练,而仅仅是向学生提出一定要求,并为学生提供一种机会,有了“要求”和“机会”,学生的收获往往会使我们喜出望外。
三、引导学生在游山玩水中领略美
学校一年一度的春游(或秋游)活动,无疑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极好机会(遗憾的是,由于升学率的压力,目前不少学校连这样的活动都取消了)。但是,在组织学生春游的时候,我们应防止已经出现的这种倾向:眼睛只盯着风景旅游区。要让学生明白:风景旅游区毕竟有限,而祖国的美景是无限的,并不只在旅游区才能领略美。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背诵方志敏烈士《可爱的中国》中的名句:“……其实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自城市以至乡村,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只要稍加修饰和培植,都可以成流连难忘的胜景。”组织学生郊游,是我班主任工作的“传统保留节目”,但我与学生的“游山玩水”,却不仅仅是春游,也不都在旅游热点。星期天、寒暑假都可以是我们的郊游日,虽然有时我们也乘车坐船,长途旅行至云南石林、贵州瀑布,但更多的时候,是信步远足,或骑车飞驰——一处松林、一面山坡、一方水塘、一条溪涧……都可以成为我们笑语声声、炊烟袅袅的胜景乐园。每每此时,我与学生得到的精神收获是极为丰富的:既有大自然对心灵的净化,也有师生之间感情的交融,当然,更有对祖国平凡山石、普通草木的由衷热爱。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改进来加强(3)
引导学生发现美,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即教育者本身应该对周围的美有深切的感受,并怀有真诚的感情,因为正如信念只能用信念去铸造一样,激情也只能靠激情来点燃。只有让学生发现美,才能使他们产生爱。激发感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工作,因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列宁语)
“我们与他们不一样!”
本来,按学校统一要求,班主任给新生集体讲话是晚上七点。但我想在新生进校第一天就照一张合影,于是我告诉每一位来报名的同学:“请下午五点钟在教室集中!”并把这句话写在了黑板上。
我还想着没签完的《爱心与教育》,于是我利用午休时间,把所有书都签完了,然后将我给每一个学生写的信夹在书的扉页。趁教室里没有一个学生,我和王老师一起悄悄地把几十本《爱心与教育》抱进了教室,藏在了保管柜里面(我要给学生一个惊喜,不能让他们提前知道)。
下午五点整,同学们在教室里坐得端端正正,我开始了对学生的第一次集体谈话。
我先作了自我介绍,把“李镇西”三个字写在了黑板上。然后我说,我真是盼了一个暑假,盼望着和同学们今天的见面。我讲了我为什么要从教科所申请调回学校,讲了我为什么要求做班主任。同学们静静地听着,我感到他们开始理解我了。
我说:“第一天见面,李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礼物!是什么呢?呵呵!一会儿就知道了。”说着,我走到教室角落打开柜子,和王老师一起把几十本书拿了出来,整整齐齐地放在讲台上。
“我给同学们的礼物是一封信和一本书。”我说,“下面,我念一个名字,便请这位同学上来领我送的礼物,好吗?注意,我的信就夹在书里面。”
我开始把书打开,按我写在扉页上的学生姓名,一一请同学们上来领书。每上来一位同学,我便双手把书送给他,几乎每一个同学都用双手接过,然后说“谢谢李老师”。
书发完了,教室里静静的,同学们在看着我写给他们的信。我的信是这样写的——
××同学: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1)
你好!
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好朋友了!
仔细想来,我们能够相识纯属偶然——用个比较通俗的话,叫做“缘分”!你想想,这世上那么多的学生,我为什么就遇到了你呢?这世上那么多老师,你为什么就遇到了我呢?呵呵,这是不是缘分?
第一次见到新朋友,我把我早已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你——一句话和一本书。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我把这句话作为礼物送给你!(请你在心里默念一遍:“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既是一种伟大崇高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平凡朴实的实践行为。用精神播撒精神,以真情赢得真情。亲爱的朋友,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往往只需“举手之劳”:公共汽车上,你为一位老人让座,这位老人就会因为你而感到生活在这样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中是一种幸福;在街头,你热情耐心地回答一位外地人的问路,他就会因你而感到能够得到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的真诚帮助是一种幸福;在教室楼道,你主动上前帮老师抱作业本,老师会因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感到幸福;有同学病了,你哪怕是送上一句亲切的问候,他也会感到有你这样的同学是一种幸福……今后在我们班,当某个同学遇到困难时,你如果第一时间出现在他的面前并伸出温暖的手臂:“别着急,有我呢!”那样,他会因为有你而感到班集体的无比温馨!我希望在我们的集体中,大家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荣辱、共同的精神支柱、共同的心理依托;成员之间互相友爱,互相帮助,谁也离不开谁:每一个人为集体的挫折感到难过与忧虑,集体为每一个人的成绩感到欣喜与自豪。
你手中这本《爱心与教育》,也是我送给你的礼物,这是我好几年前出版的一本著作。这本书记录了我和我学生的故事,是我和我学生真情的结晶。你打开这本书,会走进我的精神世界,进而了解李老师是怎样一个人,李老师是怎样在从事教育。当然,我之所以要送这本书给你,更重要的目的是要你按书中的李老师监督你眼前的李老师,看李老师是不是真的爱学生。爱,不等于教育;但没有爱,肯定没有真正的教育。因为我爱你们,所以我会想方设法地做好自己每一天的工作。其实,李老师也有许多缺点,比如我脾气不好,做事急躁等等,但我想只要有了同学们的监督和帮助,我会随时克服缺点,不断改进自己工作的。我从来认为,老师和学生是一起不断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伙伴;我在教育你们的同时也在接受你们的教育,让我们在今后三年里共同成长!我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用行动共同创作出一部新的《爱心与教育》!
最后我还想说一个愿望:我希望在三年后你离开我的时候,会这样说:“我幸运,因为我在高中遇到了李老师!”请相信,我会为我这个愿望而不懈努力!
要说的话很多很多,反正来日方长,更多的话留着以后慢慢说吧!就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风雨同舟,携手而行吧!
你真诚的朋友:李镇西  
2004年8月30日  
我看同学们差不多都读完了我的信,便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大字:“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然后说:“今天和同学们第一天见面,我已经从一些同学的行为看到这句话的含义。比如,上午我看到一位母亲陪她儿子来报名,上楼的时候,那位男生非常自然地搀扶着他的妈妈。我很感动,便走上去对那位母亲说,你真幸福,有一个这么懂事的孩子!在我看来,这位母亲便因为自己儿子的存在而感到了幸福!还有我们班的路遥同学,他来得比较早,便主动承担了为后来的同学服务的接待任务,后来的同学们便因为路遥同学的存在而感到了新集体的温暖!我希望,以后我们每一个同学都用自己的行动来注释这句话!”
我看时间已经五点半,同学们还要吃晚饭,便对大家说:“今天第一天见面,我们一起合张影吧!等三年后毕业时我们拿着毕业照,对比今天的照片,你们会看到自己成长的痕迹!”
我和学生来到教学楼前的小广场,照了一张我们新集体第一张合影。
吃晚饭的时候,我和德育处徐主任坐在一起。聊起班上的学生,他特意给我介绍了一个叫“李运”的男生,说这个学生初中便在本校就读,虽然很聪明,但性格比较叛逆,思想比较偏激,常常跟老师顶撞。我想到来报名时,李运的确显得很“无所谓”,满不在乎的样子。我说我会注意引导的。
晚上七点整,我和学生们又聚集在教室里,按学校统一规定,给学生进行入学教育。
我继续解释“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但我仍然没有空谈大道理,而是和我的学生讲起了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崔涛的故事:他如何帮助安超,如何给周围的同学送去温暖,到了高三还如何照顾一位受伤的同学,最后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我又讲了我原来班上的优秀学生如何利用宝贵的时间给后进生补课,讲了“做人第一”的含义。
同学们认真地听着……
我又说:“李老师还有一句话要送给大家。这句话是——‘我们和他们不一样!’”然后我解释道:“这里的‘我们’就是有志向的你们!”我给他们算了一笔同龄人求学的账,让他们感到在全国同龄人中,“我们”的确是处于金字塔尖的上部。“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确比其他同龄人承担着更多的使命!如果我们都没有理想没有志向没有追求,这个民族的确毫无希望可言!”我重重地说道。
“因此,我们和他们不一样!他们可以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我们不能,因为我们和他们不一样;他们可以不学习而沉溺于电子游戏,我们不能,因为我们和他们不一样;他们可以追逐庸俗,但我们不能,因为我们和他们不一样!他们可以没有理想,但我们不能,因为我们和他们不一样!他们可以放纵自己的懒惰,但我们不能,因为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我们这一辈子是要干一番大事业的!我们要在高中三年这流金岁月,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通过学习,通过书籍,与人类历史上的精神大师对话,因为——我们和他们不一样!”培养学生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教师以爱来教育学生,其成效如何,主要是看其所教的学生是否也具备了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爱,既是教育的手段,又是教育的内容。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这样会使学生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如果仅仅限于这一点,那么,师爱的作用还远远未发挥尽。爱的教育最终目的,是应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无私的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一切。
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不能说没有进行“爱的教育”,相反,这些教育还是相当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五讲四美三热爱”的作文比赛、讲演比赛、壁报比赛搞得热火朝天,但是,我总感到(恕我斗胆直言)不少学生是在言不由衷地慷慨激昂,这不是孩子们的虚伪,而是对于十二三岁的初中生(高中生又何尝不是呢)来说,这些“热爱”未免太抽象太崇高,在他们眼里,祖国之所以可爱,就是因为有“四大发明”、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有“屈原、孙中山”。因此,我固执地认为,不管“热爱”什么,首先要热爱周围的人——爸爸、妈妈、哥哥、妹妹、邻居、老师、同学、旅途上偶然相识的伙伴、路上每一个普通的公民,热爱周围的环境——教室、校园、家乡的山水、所在的城市街道、自己的宿舍大楼。如果学生对这一切都没有感情,那么,爱国之心又从何而来呢?
因此,我认为,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德育的起码要求(同时也是最高要求)就是集体主义教育。学生不守纪律、学习松懈、劳动不认真,甚至撒谎,都可以原谅,而对别人漠不关心,则是最不能容忍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别人的痛苦麻木不仁,甚至幸灾乐祸的学生,不会真诚地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
基于这种指导思想,从初八四级一班起,我就有意识地注意对学生进行关心他人、热爱周围一切的教育。我把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作为学生必读的德育教材。我在班上立下规矩:凡是学生病休三天以上,班里必须派人去慰问,病休一周以上,班主任再忙也要亲自去看望。对于那些由于特殊原因,不能经常享受家庭温暖的同学,更应关心。李志英的家在仁寿县,但每当五一节、国庆节和元旦节来临,她都不会孤独,因为自会有关心她的同学。在中秋节班里的团圆会上,不少同学还送给她月饼呢!
当然,要叫学生做一两件关心同学的好事,是极容易的,教师的任务是要努力教会学生自觉地关心每一个同学(而不仅仅是关心自己的好朋友)。在初八四级一班,我发现姜茹、王琦、彭霞、杨虹几个女同学神情、动作异常,许艳、文丽还在课堂上互递纸条,经我反复调查,原来她们是在“策划”怎样捐款援助伍建同学。伍建是班上极不显眼的一个男同学,既不是三好生,也不是班干部,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因他父亲去世,家里困难,他便不想读书了,女生们听说后,不顾平时非常顾忌的严格的“男女界限”,积极设法发动全班筹款为他缴学费,她们在给班长马庆的纸条上写道:“这件事一定不要让李老师和伍建知道。”这使我看出学生们高度的自觉性和纯洁的心灵。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爱的教育》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儿童都知道关心同情别人。我们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少年更应关心别人,富有同情心。”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极真挚的情感和关心他人的“本能”,是无法用什么分数来衡量的。
难道我们还担心学生们这种无私的感情不会升华为对祖国的爱吗?学生们初中快毕业了,有同学提出捐款抢救大熊猫,我当然赞成。但是用什么方式呢?叫学生们自愿把钱交到我这里吗?或者叫班干部负责登记捐款者以及数目吗?如果这样,多少会使一些学生碍于面子而不得不交,这也就减轻了捐款的意义了。于是,我放了一个蓄钱罐在教室里,宣布:“愿捐就捐,多少不限,不记姓名。”结果学生们果真没让我失望。我感到无比欣慰,因为同学们捐款都是出于高度的自愿——为了祖国。
这使我想起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观点,不应把爱国主义教育当作只是让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作文、讲演比赛,而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实实在在地爱祖国。
“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1)
“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这句话选自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苏氏几十年前说出的这句朴素的教育名言,可以为今天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的含义作出形象的注释。
应试教育着眼于选拔,它必然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淘汰大多数“差生”,以造就极少数“优生”。如此“教育”无疑让大多数学生还在人生的求知阶段便成了心灵自卑个性萎缩的“精神侏儒”。这实在是有悖于基础教育的全民性、普及性——孔夫子还讲“有教无类”呢!
恰恰是在这一点上,素质教育显示出其民主与公正。如果说应试教育追求的是高考升学率的话,那么,素质教育则追求的是学生成人的合格率。最大限度地追求受教育对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率,教育者必然会向所有学生平等地实施教育——那种认为划分所谓重点学校、重点班,使孩子还在“人之初”便被分为三六九等的不正常现象便不会出现;而且教师必然会对每一位学生充满由衷的挚爱、真诚的信任和热切的期待!
“让每一位孩子抬起头来!”特别意味着教育者对“困难学生”(也就是被我们有的教师一提起就焦头烂额的所谓“瘟猪子”)倾注更多的爱心、耐心和信心。由于智力状况、学习基础、家庭教养、个性特征等等因素的差异,学生发展很难绝对均衡同步,往往总有部分学生暂时滞后或掉队。这部分学生在应试教育的考场上,只能沦为屡战屡挫的失败者;而在素质教育的舞台上,他们却可以找到能够体现自己个性尊严的角色,从而尽情挥洒其独具魅力的创造色彩,并自由舒展其澄明自然的心灵空间。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当然并不一定都是种种杰出的“家”,但是无论今后赫赫有名还是默默无闻,他们都将是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的大写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素质教育即“希望教育”、“个性教育”和“成功教育”,其字典上永远没有“差生”二字!
——在素质教育的原野上,每一粒种子都能破土发芽,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每一朵鲜花都能自由开放,每一个果实都能散发芬芳!
怎样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新生进校之初,为加强班集体管理,我与学生们共同制定了《高九○级一班管理条例》。《条例》在学习、纪律、卫生、体育等方面对同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经我提议,《条例》对我这个班主任也作了一些规定:“凡每月对学生发脾气超过一次,或错批评同学,或利用自习课讲语文,或下课压堂两分钟以上,罚扫教室一次。”于是,有同学感叹道:“李老师了不起,竟能把自己放在与我们学生一样的位置上!”我说:“犯了错误接受批评与惩罚,谁都应该如此。这没什么了不起。”《条例》实施不久,我便因错批评同学而“犯规”。当天放学后,我二话没说,一个人拿起了扫把,在教室里干得大汗淋漓。这下,在全班引起了“轰动”:“李老师太高尚了!”我却真诚而严肃地对学生讲:“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老师怎能例外呢?这跟‘高尚’丝毫沾不上边!如果你们老是认为李老师‘高尚’,就已经把李老师视为这个班集体中的特殊成员,这是一种缺乏起码的平等意识的表现!”两年过去了,学生们逐渐接受了我的观点,后来我又因各种“犯规”而五次罚扫地,大家都觉得这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学生心灵深处平等意识是相当淡漠的,而平等意识又无疑是随着改革开放、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理应让学生具备的现代意识之一,这恰恰又是我们的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所忽视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主要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生活要求人与人之间拥有人格上的独立与平等。还要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公民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平等性以及在法律面前的一视同仁,懂得尊重、维护自身与他人权利的道理。努力使学生具备尊重自己,同时又尊重他人,善于交往,善于与人合作,重视各种横向联系的生活态度。
为了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几年来,我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努力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气氛
我所在的学校是省重点中学,高中面向全市招生,同时我校还为一些厂矿代培学生,所以我班学生成分比较复杂:有城镇同学,也有农村同学;有统招生,也有代培生;有初中就在本校读的学生,也有外校考入的学生;还有转学生、留级生……我多次向学生宣传这样的观点:“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才能、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家庭经济情况等等存在着客观差别,但每个人的尊严都是绝对相等的,而且是超越一切价值,无等价物可替换的,它不可衡量,无法估价。因为,同在蓝天下,都是大写的人!老师将对每位同学一视同仁,也希望同学之间能互相尊重、真诚友好、平等相处。”在周末,我安排每一位市区同学接一位外县农村同学到自己家做客;在假期,我多次邀约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起外出旅游;平时,我组织学习好的同学为成绩差的同学补课……渐渐地,一个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逐步形成,每个同学都为自己生活在这个集体感受到温暖与自豪。一位转学生对我说:“到这个班便感到一种真诚的气氛,同学们在学习上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这在我原来的班是不可思议的!”一位留级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以前老担心同学们瞧不起我,没想到同学们竟对我这样热情,我真感谢这个班集体!”
在提倡学生之间平等相处的同时,我还注意唤起一些差生内在的尊严感。往往有这种情况,对于一位自卑感很重的学生,无论同学们怎样对他友好,他都表现出一种孤傲和冷漠。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的热情成了礼貌,而他的勉强应酬则成了客套。这不是真正的平等精神。因此,唤起部分差生的尊严,是使他们具有平等意识的关键。尽管现在的学校教育大多是把学生的尊严只体现在分数与名次上,但是,我们班主任应该善于帮助学生发现并发展他自己独特的禀赋与才能,使他们产生“我有着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有的智慧”的自信与自尊。罗达雪成绩不好,但当她以甜美的领唱和出色的指挥使我班的大合唱闻名全市时,她是何等喜悦,而同学们又是多么敬佩她!赵凡学习较差,但当他把自编自演的喜剧小品展现在舞台上时,同学们都称他为“表演天才”!祝明剑的学习名次总是靠后,但每次班里外出活动同学们都忘不了他,因为他是同学们公认的“摄影家”——连他自己最近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别看妈妈总说我不务正业,哼,二十年后,中国的摄影权威说不定就是我!”……这使我想起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共产主义教育的英明和真正的人道精神就在于: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地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而唯有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这样的“战士”,平等意识才会真正深入他们的心灵,成为理性的认识,而不仅仅是一种礼貌甚至只是一种敷衍。
“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2)
因此,一个由懂得尊重与自尊的学生组成的充满友好和谐气氛的班集体,是使学生潜移默化产生平等意识的起码环境。
二、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心灵相通的新型师生关系
最近,有同志在报上撰文提出应强化“师道尊严”,理由是“师生关系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我绝不同意这个观点。的确,就社会角色而言,师生之间教育与被教育、传授知识与接受知识主客体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无所谓“平等”。但是,第一,我这里所说的师生平等,主要是指师生在尊严上不分贵贱,人格上互相尊重,思想上互相交流。第二,师生的主客体关系并非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变化。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切身感受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互相教育、互相影响、互相感染、互相“征服”的关系。区别仅仅在于,前者的教育、影响、感染、“征服”是主动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而后者则是被动的,无意识的,随机性的,因此,师生之间应该是互相尊重、心灵相通的同志与朋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其意义已远远不仅仅是体现师爱精神和平易近人的教育方法,它的内涵是使我们的教育充满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民主精神。而平等意识则是它的最易被学生所感受并接受的外在表现。
乐于保持一颗童心,使自己整个身心都与学生融为一体,是师生平等的感情基础。每位学生生日那一天,我都送上一本小书、小笔记本或一张生日卡,以朋友的身份写上一段热情而风趣的话;每次假期,我都安排一次与学生的长途旅游,或是到深山老林里探险,或是到风景胜地游玩——当我与学生在风雨中饥寒交迫地经过八个小时的登攀进入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时,当我与学生冒着风雪手挽手登上白雪皑皑的峨眉之巅时……我与学生都油然产生了风雨同舟、相依为命的感情。平时在教室,在校园,在野外,我与学生嬉笑厮打在一起……不少家长、老师不理解我与学生的这些“出格行为”,但我却感到无比的幸福,还有什么比真正生活在学生中间甚至不知不觉深入到了他们的心灵更幸福的呢?学生们也感到幸福,李老师真正是我们中的一员!而这份幸福不只是我奉献给学生的,也不只是学生赋予我的,它是我们师生共同创造、平等分享的。
勤于与学生一起交流认识、探讨问题、争鸣观点,是师生平等的思想基础。平时我总是鼓励学生勇于提出与我不同的观点,提倡平等讨论,以理服人。有一位学生因不同意我给她的作文评语而在旁边写了一大段理由,的确言之有理,我在班上公开表扬她。我写的文章,常常给学生先看,征求他们的意见,即使已发表的教育论文、杂文、诗歌、小说等等,我的学生也敢大胆地发表批评意见。当然,面对学生的模糊认识,特别是一些原则问题,我也会以诚恳严肃的态度和富有说服力的事实,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观点。有一段时间,班上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评价毛泽东同志,甚至以嘲笑毛泽东为时髦。于是,我给学生谈我对毛泽东的认识发展过程,给他们分析毛泽东的功过,并读《红墙内外》等文章,不少学生从心底认识到了自己的幼稚与偏激。我之所以愿意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思想,是因为我始终认为,教师与学生应该是探索真理道路上的志同道合者。
勇于向学生无情地解剖自己,甚至展示自己“不光彩”的一面,会不知不觉地使师生的思想感情真正平等地贴近。令学生“敬而远之”、感到“可敬不可亲”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无疑是一尊神像,而这神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教师自己塑造的。其实,教师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更不可避免地存在缺点与弱点。但我们在学生面前有时却“完美无瑕”。如果我们能够适当地、真诚地给学生展示一下自己丰满而多侧面的形象,那么我们便更容易被学生从心灵上接受。有一年的一堂语文课上,学生们在我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为我祝贺生日(其实那天并不是我的生日),在响亮而整齐的“祝李老师生日快乐”声中,鲜花、生日蛋糕、手绢、影集、笔记本等礼物魔术般地堆满了讲台。惊愕之中,我真诚而动情地对学生们说:“李老师不值得你们这样尊敬啊……”于是,我用一些时间谈自己的弱点、缺点和对不起同学们的地方。事后不少同学都说:“李老师敢说真话,真正把我们当朋友看待。”针对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对待青春期出现的特殊心理现象,我为他们开设青春期讲座,在讲座中,我大胆坦率地讲我中学时代的一些心理与感情经历,以此告诫学生们正确对待“早恋”。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爱情,我还向学生讲述了我的恋爱经过,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教育与启迪。
善于变“强迫学生迷信真理”为“引导学生追求”,是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了师生在思想上的平等,这既是教师本人的教育自信和教育艺术,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教师无疑应让学生接受并掌握真理,但这一过程不应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灌输”,而应该是引导学生选择并追求真理。这样做决不会削弱我们的教育效果,因为我们应该有这样两点自信:一是至少大多数学生是勇于追求真理,乐于接受真理的。二是教师本人的教育思想是有真理的科学性,坚信自己真心信奉的马克思主义真理连同自己的赤诚情感,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征服学生。我现在所带的文科班,将来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觉不自觉地会从事教育,但我现在很少公开动员学生报考师范院校,那样做会使不少学生感到“居高临下”的“强迫”意味。然而事实上我随时都在“动员”学生热爱教师职业:我以自己对教育的痴情去感染学生;我常常津津乐道地向学生谈我从教的乐趣与意义;我常常读一些文章,引导学生关心我国的教育事业;最近我还搞了个“模拟实验中学校长竞选”主题班会,让学生畅谈教育改革……这些不露痕迹的引导已初见成效,好些学生已对我表示立志当教师甚至现在就有学生到我这儿来借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3)
三、班级管理变“人治”为“法治”,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有人也许会问:“教师与学生如此不分彼此,教师的威信何在?教师又怎样体现出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呢?学生又会不会服老师管呢?”对此,我的回答是:师生之间深厚的感情纽带只会使教师的威信大大提高,而且这种感情纽带正是教师大胆管理的有利条件,但是教师的大胆管理不应是教师本人“一句顶一万句”的“人治”,而应该是“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也就是说,教师的权威应转化为集体意志(纪律)的权威。
如本文开头所述,我与学生共同制定的《高九○级一班管理条例》便是我班的“法律”。这个《条例》之所以能够成为顺利执行的“法律”,是因为它具有三个特点:广泛性、可行性与互约性。所谓“广泛性”,就是《条例》几乎包罗了班级中经常出现的各种纪律问题,不管班里出现了什么违纪现象,都可以在《条例》中找到相应的处理措施。这避免了班主任个人或轻或重的主观批评。所谓“可行性”,就是《条例》中所有对违纪者的惩罚措施(轻则唱歌、做值日,重则扫地、跑步)都是大家经过反复讨论并一致接受的。这保证了《条例》说到做到,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所谓“互约性”,就是《条例》不但规定了违反什么纪律便受什么惩罚,还明确了“执法者”如“有法不依”而应受的惩罚;《条例》不但对每一位同学作出了纪律规定,也对班干部有明确的要求,而且对班主任也有所制约。这样环环相扣,互相监督,防止了“执法不严”的情况。
《条例》一旦正式实施,便显出其威力。全班同学、学生干部和我这个班主任都极力维护《条例》的权威性,保证《条例》的严格执行。所有违纪情况和处理办法一律由有关“执法者”公布在黑板上:某同学迟到了,学习委员会按《条例》有关规定罚其当一天值日生;某同学没去做课间操,体育委员会“依法”监督其长跑;如果有人违纪而未受到追究,我和同学们便会追究有关班干部,并按班规给予相应的惩罚。
尽管在课堂上我与学生可以坦率争论问题,在课外我与学生可以纵情地疯打嬉闹,但在《条例》面前,大家都不含糊。我有了哪怕一点点失误,学生也不会原谅,而是毫不客气地“依法”办事,我当然也甘愿受罚。我如此认真,学生自然也不敢敷衍。有好几次班上自习课纪律太糟,于是我按《条例》有关规定罚全班同学放学后静坐半小时。对高二学生如此“收拾”可能在一些人眼里是不可思议也不会赞成的,但我班至少大多数学生是心甘情愿的,因为我好几次一个人被学生罚扫地所洒下的汗水毕竟不会白流!
有了这样的《条例》,我便不需要因而也就主动放弃了班主任个人的“权威”,对于班级管理我所要做的只是两点:带头遵守《条例》中对我的规定,严格按《条例》要求大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条例》所体现的无疑是现代社会的“法治”精神,而它之所以得以推行的思想基础,则是逐渐深入我班师生心灵的平等意识。
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学生尝试参与社会事务
与平等意识相联系的,是民主精神与参与行动。教师善于为学生创造一些班级以外的参与活动,不仅能使学生获得能力锻炼,而且会使学生把平等、民主这些抽象的概念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我班新生进校时,我发动他们给校长写信,就学校建设、教育改革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或建议,开始学生觉得好笑:“这关我们什么事?”于是我给学生讲“学生是学校主人”的道理,既然是学校主人,岂有不关心校务大事之理!学生的信受到了校长的赞扬,而且他们提出的改进伙食、为住校生创造洗澡条件等建议当即便被学校采纳。学生看到自己“不过随便写写”的意见居然变成了现实,主人翁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一次班上组织的分小组社会调查活动中,有一个小组苦于找不到调查对象,来征求我的意见。我说:“到乐山市市长佘国华同志家调查,怎么样?”他们惊讶得直伸舌头,我说:“怎么?不敢吗?佘市长是乐山市的市长,是乐山市的仆人;你们是乐山市的市民,是乐山市的主人。主人到仆人那里了解情况居然还有什么顾虑吗?你们到市长家了解市政建设是很正常的事嘛,佘市长一定会欢迎你们的。当然,市长很忙,你们应事先约一约。”学生们在我的鼓励下果真走进了市长家,佘市长不但高兴地接待了他们,还兴致勃勃地接受了学生的采访,最后学生离开时,佘市长还高度评价了学生关心家乡的主人翁精神。最近,我校外边的街道破烂不堪,给周围的市民、学生带来了许多不便,我班学生又想到了佘市长。于是一封要求整修街道的建议信又送到了市长手中,佘市长读了我班学生的信,极为重视。不久,便当面答复我班同学:“乐山一中外面的烂街,一定在今年内开始动工整修!”
当学生通过一次次社会参与活动,亲身体验到主人翁的责任感与自豪感时,他们头脑中的平等意识便不仅仅是一种观念和认识,而逐步成为社会主义新人所应该具有的品质与能力了。

*****************************************************************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2):http://blog.sina.com.cn/s/blog_80d6bff20101pox0.html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3):http://blog.sina.com.cn/s/blog_80d6bff20101pox4.html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4):http://blog.sina.com.cn/s/blog_80d6bff20101poxc.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2943.html

更多阅读

读魏书生先生《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魏书生老师的文章,读后感慨颇多,尤其被他睿智幽默的语言感染着。被他崇高的精神世界感染着,被他积极乐观的处世、工作态度所感染着。被他科学民主的管理所吸引着。听完报告,有以下感想和认识:一、 自我方面作为一个

健康:《食品袋上的秘密》课后反思

健康:《食品袋上的秘密》课后反思东沙幼儿园——杨洋食品是幼儿每天都接触的,知道食品的食用安全是幼儿应具备的技能,此活动贴近幼儿生活,具有易于操作性且能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十分感兴趣,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

声明:《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1》为网友夏末秋凉人心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