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借市场 拆借市场利率

一、概述

拆借市场

金融机构之间进行资金拆借活动形成的市场则被称为同业拆借市场,简称拆借市场。

拆借

同业拆借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及经法人授权的非法人金融机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的行为,目的在于调剂头寸和临时资金余缺。

同业拆借市场的特点:

1. 融通资金的期限一般比较短。

2. 参与拆借的机构基本上是在中央银行开立存款帐户,交易资金主要是该帐户上的多余资金。

3. 同业拆借资金主要用于短期、临时性需要。

4. 同业拆借基本上是信用拆借。同业拆借可以使商业银行在不用保持大量超额准备金的前提下,就能满足存款支付的需要。

我国拆借市场

中国的拆借市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市场发展初期,由于缺乏其它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工具,拆借主要不是准备金管理的工具,而经常作为调剂金融机构间中长期资金余缺的手段,市场拆借行为一度非常混乱。1996年1月起,中央银行对拆借市场进行了新的改革,开始建立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但到1998年地区融资中心被撤销后,同时由于银行间回购协议市场的发展,拆借市场风险急剧放大,我国同业拆借市场规模出现了大规模的下滑。

二、市场职能

同业拆借市场是货币市场中最为活跃的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在整个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一)准备金融通功能。

同业拆借市场为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了一种准备金管理的有效机制,使那些准备金不足的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方便、迅速地弥补准备金缺口,同时,也为有超额准备金头寸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了有利的投资机会,减少了资金的闲置,提高了其资产的盈利水平。

(二)货币市场结算机制功能。

同业拆借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也为所有的货币市场交易提供了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结算机制。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现金的流动都是通过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进行转账结算的,而不同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资金的调拨也大都通过他们各自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来转账的。由此可见,同业拆借市场的结算机制已经成为各金融机构从事各项货币市场交易的重要结算途径。

(三)资金供求反映功能。

同业拆借市场及时反映了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的变化。同业拆借市场因其市场化的运作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利率,及时灵敏地反映了市场资金的供求。与国库券利率一样,同业拆借市场上的拆借利率已经成为金融机构最重要的基准利率之一。

(四)货币政策传导功能。

同业拆借市场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这是因为同业拆借市场与其他货币市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中央银行任何货币政策的变化都会影响到银行系统的准备金头寸,进而影响到银行贷款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同业拆借利率成为经济中反映整个信贷资金供求状况的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也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市场主体

由于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进行资金头寸融通的场所,所以,能够进入该市场的一般是金融机构。也可以说,金融机构是同业拆借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从总体上分析,同业拆借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尤其是大的商业银行是主要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它们的资产和负债的规模比较大,所需缴存的存款准备金较多,所需的资产流动性及制度的准备金也较多。为了及时弥补资金头寸和流动性不足,需要通过同业拆借市场临时拆入资金。同时,由于同业拆借市场期限较短,风险相对较小,许多大的商业银行也愿意把短期闲置的资金投放在该市场,借以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更重要的因素是,同业拆借市场上交易量大,一般不要求抵押和担保,信誉极为重要,大的商业银行实力雄厚,信誉高,也容易获得资金融通。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

另外,一些实力相对较弱的地方中小银行、证券公司以及境外银行在境内的分支机构等也把同业拆借市场作为短期资金运用的经常性场所,努力通过在这一市场的安全运作,提高资产质量,增加利息收入,降低经营风险。它们虽然有时也进行资金拆入的业务,但更多的时候它们担任了资金供给者的角色。这与它们实力小,经营上谨慎小心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它们往往保持较多的超额存款准备金,资金头寸也比较宽余。

(三)市场中介

在国外同业拆借市场上的交易即可以直接联系交易,也可以通过市场中介人。同业拆借市场的中介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充实拆借市场中介业务的专业性机构,如日本的短资公司,另一类是非专门充实拆借市场中介业务的兼营机构。这些中介机构在有的国家成为融资公司,有的成为拆借经纪商或经营商。兼营的拆借中介机构,多由大的商业银行承担,因为这些大的商业银行在市场上资信好、信誉高。

(四)交易中心

大部分国家的同业拆借市场都有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交易中心为参与交易的各方提供了一个有规则和次序的交易场所和结算机制,便利了会员之间的交易,促进了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位于上海外滩外汇交易中心的中国同业拆借中心就是我国同业拆借的固定交易场所。

(五)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也是同业拆借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同业拆借市场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重要的市场传导环节。由于同业拆借市场在货币市场中的基础作用,同业拆借市场也是各国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要监管对象。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上分别发挥着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部门的角色。

近年来,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在不断走向规范的同时,市场交易主体也在逐步增加,目前已经发展到500多家。这其中不仅有商业银行总行、分行、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还包括了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和信用社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市场交易成员的扩大,尤其是成员类型的增多,为活跃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创造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四、市场工具

(一)业务类型

根据交易的性质,同业拆借主要分为头寸拆借和同业借贷两种类型。

1.头寸拆借

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常出现短暂的资金时间差和空间差,出现有的银行收大于支(多头寸),有的银行支大于出的情况(少头寸)的情况。多头寸的银行通过头寸拆借借出多余资金生息,少头寸的银行通过头寸拆借借入资金补足差额。

2.同业借贷

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因为临时性和季节性的资金短缺而相互融通调剂,以利业务经营,这就产生了同业借贷。对借入行来说,同业借贷是其扩大资金来源,增加贷款能力以取得更多受益的又一资金来源。对贷出银行来讲,同业借贷是其投放部分闲置资金的手段,可以增强其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同业借贷因其借贷资金额较大,属于金融机构之间的批发业务。

同业借贷与头寸拆借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融通资金的用途。同业借贷是调剂临时性、季节性的业务经营资金短缺;头寸拆借则是为了轧平票据交换头寸、补足存款准备金和减少超额准备而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

(二)支付工具

一般而言,同业拆借市场中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支付工具:

1.本票。

拆借市场 拆借市场利率

即由出票人自己签发,约定自己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凭证。它是同业拆借市场最常用的支付工具之一。本票计算方式是:由资金短缺银行开出本票,凭本票向资金盈余银行拆借。盈余银行接到本票后,将中央银行的资金支付凭证交换给资金拆入行,以抵补其当日所缺头寸。这种由拆出行交换给拆入行的中央银行支付凭证,通称为“今日货币”。

2.支票。

是同城结算的一种凭证,也是同业拆借市场最通用的支付工具之一。拆入行开出本银行的支票,到次日才能交换抵补所缺头寸,故支票也成为“明日货币”。

3.承兑汇票。

即经过办理承兑手续的汇票,由借入行按规定要求开具承兑汇票交拆出行,凭票办理拆借款项,到期后拆出行凭票收回款项。

4.同业债券。

这是拆入单位向拆出单位发行的一种债券,主要是用于拆借期限超过四个月和资金额较大的拆借。同业债券可在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转让。

5.转贴现。

是银行同业之间融资的一种方式。在拆借市场上,银行贴现商业票据后,如头寸短缺,也可将贴现票据转给其他银行再贴现,以抵补其短缺头寸。

6.资金拆借。

是横向资金融通通常使用的一种支付凭证。由拆入方同拆出方商妥后,拆出方出具加盖公章和行长章的“资金拆借借据”给资金拆出方,经拆出方核对无误后,将该借据的三、四联加盖印章后给拆出方,同时划拨资金。

五、相关法规

*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债券交易联网管理办法

*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 人民币同业借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资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 财务公司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管理规定

* 关于保险公司开办境内外汇同业拆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

六、市场点评

1996年1月起,中央银行对拆借市场进行了新的改革,开始建立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市场架构开始不断完善。又经过8年多的发展,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拆借利率开始不断放开,交易量不断提高,期限结构也不断合理,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的障碍。

(一)市场架构不断完善

1996年1月起,中央银行对拆借市场进行了新的改革,开始建立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与改革前的拆借市场相比,新的市场架构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明确了参加拆借市场的金融机构的资格。在新的制度下,参加市场的金融机构分为两类,即银行间拆借市场成员和一般参与者。商业银行总行及其授权分行、城市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和部分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成为全国银行间拆借市场成员,其它金融机构为一般参与者。拆借市场成员必须直接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供的电子交易系统进行拆借交易。其它金融机构可自行交易,但需在所在地人民银行将交易情况备案。二是中央银行对所有金融机构的拆借期限和额度进行了限制。各商业银行拆借资金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四个月,拆借额度根据存款余额按比例确定。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拆借期限均在7天以下,拆借额度按其资本金水平进行核定。采取期限和额度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金融机构过度拆借以及将短期拆借资金转化成长期资金的来源,类似的管制也在其它发展中国家实行过。

(二)拆借利率逐渐开放

拆借利率是我国利率改革重要的起步点。自1996年6月起,人民银行规定金融机构可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自行确定拆借利率,并开始定期公布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CHIBOR)。在利率市场化的经济中,通常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成为确定其它金融产品利率的基准利率之一,因此,我国拆借利率的放开也为今后的利率改革创造了条件。

(三)交易量不断提高

从交易量看,近年来,拆借市场交易日趋活跃。2003年,银行间拆借市场交易额为672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4倍。但相对于中国的金融体系的规模而言,这一交易规模仍然偏低。

(四)期限结构逐步合理

近年来,同业拆借的期限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7年,7天以内(包括隔夜)的同业拆借的比重为32.5%;而在2000年以后,7天以内(包括隔夜)的同业拆借比重已上升为71.4%。这一变化表明,同业拆借已不再成为部分非金融机构套取商业银行资金进行长期投资的资金渠道,而转变为金融机构之间调节短期头寸的市场。

(五)市场发展仍然障碍重重

造成我国同业拆借市场规模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存款准备金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对存款准备金账户支付利息,降低了各商业银行持有多余头寸的机会成本,也打击了银行通过同业拆借市场拆借准备金头寸的积极性;其次是交易与结算机制还不够完善;第三是跨地区、跨系统资金拆借比较困难,阻碍资金自由流动的障碍依然存在;第四是未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第五是商业银行总分行之间资金管理体制还不健全;最后是利率的市场化水平不高。从理论上来看,面对这些现实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规范发展,应该着眼于解决上述阻碍市场发展的五个方面的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5492.html

更多阅读

拆借市场 拆借市场利率

一、概述拆借市场金融机构之间进行资金拆借活动形成的市场则被称为同业拆借市场,简称拆借市场。拆借同业拆借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及经法人授权的非法人金融机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的行为,目的在于调剂头寸和

人民币汇率及利率市场化改革 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

近日,香港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建议“中国央行应逐步淘汰存款准备金制度,提高银行体系资金配置效率”,与此同时,他建议央行应该制定并公布一个明确的短期政策目标利率,以稳定市场利率,避免市场对央行的政策举动有错误理解。任志刚2009年被任

利率市场化分析 什么是利率市场化

什么是利率市场化?如果用专业术语讲,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详细进程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表

1、利率市场化的提出1993年党的十四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利率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

市场资金面 资金面收紧 民资或成陕西发展新动力

     一方面是经济增速放缓,一方面是收缩流动性,正在转型中的陕西,具有大规模民间资本,这将成为陕西经济持续增长不可或缺的源动力。  6月20日,一则消息引起了陕西师范大学金融发展研究所所长胡秋灵的关注:银行间市场利率几乎全线

声明:《拆借市场 拆借市场利率》为网友惡女嗵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