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友邦惊诧论》看鲁迅的抗战激情 友邦惊诧论原文

从《友邦惊诧论》看鲁迅的抗战激情

大民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不少单位和个人都在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做一些纪念活动。我想起一个悬案——鲁迅究竟抗战没有呢?网上也早有人发贴,揭发鲁迅在日本侵华时期,没有做过多少抗战相关的事情,证据之一就是,他的日记里,关于淞沪抗战爆发的那一天的记录,他在内山书店喝茶聊天,日记里一笔带过,没有留下应该有的愤慨之词。也有很多谩骂诋毁的,与这几年盛行的历史虚无主义,颇有些呼应关系。

  实情如何呢?此前按照国民党当年给出的标准,“全面抗战”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而鲁迅在上一年(1936年)的10月就去世了,自然是“没有时间”抗战的。但是用史学界最新的说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于中国,也结束于中国,时间起迄应该是1931~1945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不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东方主战场的主力。跟国共两党没有写好这段历史一样,西方历史学家也有意无意的遮蔽了东方主战场上中国人民的抗战功绩。对这方面的历史知识,出现了严重的匮乏和失真。

毫无疑问,鲁迅是经历了抗战的。但是,他究竟具体做了什么呢?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我写了篇简短的随笔,《鲁迅的抗战》,发表于《光明日报》。简单列举了鲁迅在组织社团、提携后进、高调表态、组织抗日民族统一阵线等几个方面,表达了积极、坚决抗战的态度,也做了一个文化领袖应该做的一些事情。我这篇文章,算是第一个在权威媒体上,请鲁迅“归位”的了。文章区区2000多字,无法尽数评介。但是反响还是有的。

从《友邦惊诧论》看鲁迅的抗战激情 友邦惊诧论原文

山东济南读者侯月阳老师来信说,“那些说鲁迅没有抗战的人,简直不值一驳。我印象中的中学课文,《友邦惊诧论》,鲁迅先生对当局消极抗战、积极打压抗日学生的作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和嘲讽”。这是一篇经典老课文,读书到高中的都耳熟能详,他们为啥忘了呢。看来,关于鲁迅是否抗战,他在日本侵华期间做了哪些事情,现在为什么有不少人否认鲁迅抗战,甚至否认中共抗战,是一篇值得大写特写的大文章。随着鲁迅现实去世80周年纪念日的来临,期待更多人来关注,来研究。

  以下是三篇相关文章。

  

附录一:

  “友邦惊诧”论①

  鲁迅

  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②,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③,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报上不是说过,东北大学逃散,冯庸大学④逃散,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吗?放下书包来请愿,真是已经可怜之至。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横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而且指出结果,说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即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但这些事情,是无论哪一个“友邦”也都有的,他们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

  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影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几句电文,说得明白极了:怎样的党国,怎样的“友邦”。“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割,寂然无声,略有“越轨”,便加屠戮。党国是要我们遵从这“友邦人士”的希望,否则,他就要“通电各地军政当局”,“即予紧急处置,不得于事后借口无法劝阻,敷衍塞责”了!

  因为“友邦人士”是知道的:日兵“无法劝阻”,学生们怎会“无法劝阻”?每月一千八百万的军费,四百万的政费,作什么用的呀,“军政当局”呀?

  写此文后刚一天,就见二十一日《申报》登载南京专电云:“考试院部员张以宽,盛传前日为学生架去重伤。兹据张自述,当时因车夫误会,为群众引至中大⑤,旋出校回寓,并无受伤之事。至行政院某秘书被拉到中大,亦当时出来,更无失踪之事。”而“教育消息”栏内,又记本埠一小部分学校赴京请愿学生死伤的确数,则云:“中公死二人,伤三十人,复旦伤二人,复旦附中伤十人,东亚失踪一人(系女性),上中失踪一人,伤三人,文生氏⑥死一人,伤五人……”可见学生并未如国府通电所说,将“社会秩序,破坏无余”,而国府则不但依然能够镇压,而且依然能够诬陷、杀戮。“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注释】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十字街头》第二期,署名明瑟。

  ②学生的请愿指一九三一年十二月间全国各地学生为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到南京请愿的事件。对于这次学生爱国行动,国民党政府于十二月五日通令全国,禁止请愿;十七日当各地学生联合向国民党中央党部请愿时,又命令军警逮捕和枪杀请愿学生,当场打死二十余人,打伤百余人;十八日还电令各地军政当局紧急处置请愿事件。

  ③哀求国联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十一月二十二日当日军进攻锦州时,又向国联提议划锦州为中立区,以中国军队退入关内为条件请求日军停止进攻;十二月十五日在日军继续进攻锦州时再度向国联申诉,请求它出面干涉,阻止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华战争。

  ④冯庸大学奉系军阀冯庸所创办的一所大学,一九二七年在沈阳成立,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停办。

  ⑤中大,南京中央大学。

  ⑥中公,中国公学;复旦,复旦大学;复旦附中,复旦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东亚,东亚体育专科学校;上中,上海中学;文生氏,文生氏高等英文学校。这些都是当时上海的私立学校。

附录二:

鲁迅的“抗战”

  2015年09月02日08:48:09  来源:光明日报

  刘加民

  

  鲁迅先生是1936年10月19日去世的,距离全面抗战爆发的1937年7月7日,还有1年多的时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鲁迅先生没有经历全面抗战,也就没有在此期间有所作为。但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文化界的、大中小学里的、地方武装的“民间抗战”,从来没有停止过。

  鲁迅就是文化界抗战的核心人物之一。

  创立于1930年3月2日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在成立大会上,鲁迅所作的著名演讲——《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被认为是左联的纲领。左联是后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化社团,它的成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鲁迅还将自己的稿酬捐给左联作为最初的活动经费。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以左联为核心的爱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抗日工作。10月15日,左联执委会发表《告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及一切爱好文艺的青年们》宣言,抗议日本侵略者;左联与美术研究会联合编辑的连环图画《东洋人出兵》也同月出版,大胆揭露日本侵华的罪行。1932年1月,“上海各界民众反日救国联合会”成立,左联派代表参加,并安排作家深入前线采访,撰写抗日宣传文章,鼓舞士气,同仇敌忾。1932年9月28日,为抗议日本侵占东北,左联发表《告国际无产阶级及劳动民众的文化组织书》。

  除了积极支持左联的活动外,鲁迅还与其他知名人士联合发表宣言,对日本的侵略和屠杀中国人的行为进行抗议。1932年2月4日,鲁迅等43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发告世界书》,抗议日本进攻上海。1932年2月7日,鲁迅等129名爱国人士联合发表《中国著作者为抗议日军进攻上海屠杀民众宣言》。

  积极推介年轻作家的抗日作品,是鲁迅积极参与抗战的另一种方式。作为当时文坛的主将,鲁迅一言九鼎。他大力推介了一些抗战题材的文学作品,使一批文学新人快速崭露头角。1935年8月和12月,萧军的小说《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小说《生死场》在鲁迅的帮助下,终于出版发行。鲁迅为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来自东北沦陷区的年轻作家,亲写序言,高度评价。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鲁迅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葛琴的《总退却》短篇小说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上海军民在1932年1到3月“淞沪抗战”中的英勇表现,鲁迅也为之作序,盛赞其是“这一时代的出产品”。

  鲁迅还领导了文学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1936年6月1日,鲁迅、冯雪峰等商定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6月15日,《夜莺》第四期刊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发表鲁迅等赞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文章。7月1日,鲁迅发表《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强调无产阶级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主张“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是一个总口号,“国防文学”是“随机应变的具体口号”。同日,鲁迅发表《答托洛茨基派的信》,痛斥托洛茨基派反对和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为,并表示:“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民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8月15日,鲁迅在《作家》上发表《答徐懋庸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主张作家应在“抗日”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在抗日战线上是任何抗日力量都欢迎的,同时在文学上也应当容许各人提出新的意见来讨论”,认为当时左翼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和右翼的“国防文学”这两个口号侧重点不同,可以在“抗日”的旗帜下并存。他主张抗日旗帜下面要保持各自的文学特色和思想意识,不希望一刀切,非此即彼。

  1936年10月1日,距离逝世还有18天,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的鲁迅,仍会同21人联合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主张“全国文学界同人应不分新旧派别,为抗日救国而联合。”在民族大义面前,鲁迅毫不犹豫站到了超越派别、团结御侮的高度,这对文化界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能够迅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积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附录三:

  站在鲁迅先生的墓前

  山东省济南稼轩学校 侯月阳

  

  我,站在鲁迅先生墓前,来看望先生。

  他,已长眠地下79年。

  先生的墓地,就在公园的西部靠中间的地方。如果不是随处可见的路牌,实在很不容易发现。遍布的起伏的小山丘,茂密的树丛,很容易就让人忽视了这儿其实是一个伟大灵魂的安息之地。我顺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绕过相当数量的绿树丛、清波滟滟的荷花塘,才转到正面。

  先生墓地的整个地形,就如一个三面方场:墓碑,两旁的长廊和无处不在的树木,把绕成宽阔一圈。墓地其实应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中央绿地中是先生铜塑坐像。草坪葱翠欲滴,像铺在地上闪着丝光的天鹅绒地毯,椅子也做的十分别致。先生还是那样,瘦削的冷峻,只是坐着、望着,望着变幻的尘世。铜像后,上了台阶即是后部,迎面看到就是先生墓碑,照壁状,高10米左右,偌大面墓碑上只着金色刻上“鲁迅先生之墓”,没有花纹,除了金字就是一块块条砖砌成的高墙。简单而朴素,但一种震撼的力量自然地弥散开来,弥散到四周的空气中,有些难以呼吸的凝重。两旁是入云的松柏,据说是许广平女士和海婴亲手栽下的。墓碑两侧的两株广玉兰也是枝繁叶茂,向前探身状的,拢着,抱着,阻着墓碑外的眼界,从外不能一眼望到底的。蓦地,才发现碑下就是墓台,一个高出地面仅约25cm的大理石平台,前面只横一长石栏拦住。石栏朝里,静静的石棺躺在那里。先生,就睡在这儿了。

  不能发声,也不忍发声。这繁茂的大树遮天蔽日,隔断了周遭的喧闹与纷扰,一切外世的杂乱像被莫名地吸纳了,沉静在此。凝视,再凝视,空气中浮躁的元素通通降落下来吸附在一起,聚拢成重重的呼吸,散播出哀伤的种子。除了已成灰色的石块,绿的树,没有旁的颜色。只在这,在石栏边,看里面冷冰的花岗岩,便手足无措的发冷。高树似乎有点盘旋而上,人也快摇晃了,不知道如何是好。每块物件都提醒着,除了默默地站立,也只能默默地站着。

  于是,在那个静静的正午,我默默地伫立凝视,静静地回忆着先生并不静谧的生平,想起了先生不屈的战斗历程。小学时,读着《鲁迅踢鬼》的故事,和先生一起走进《三味书屋》,也没忘在学校的课桌上贴下勉励自己的“早”字;长大后,先生的文章陪伴我们度过了中学时代,看《社戏》,到日本见《藤野先生》,回《故乡》、离《故乡》,一起《纪念刘和珍君》,《一面》之缘帮助阿累,代方志敏保存转交狱中遗稿,痛恨于“友邦惊诧”,《祝福》着……琐忆涌入大脑,对敌人痛恨,他横眉冷对;对青年挚爱,他俯首甘为。记得先生曾说过,只有有了生活的经历才能真正读懂他的文章。时光荏苒,我成了一名语文老师,再次读起他的文章时,我明白了文章里深深隐藏着的“立人”的内涵,我的心灵与之更加相通。

  此时,我站在先生的墓前,静静地回忆起这些往事,仿佛用心灵在与先生交谈。抬头再看看先生的眼睛,却是那样地亲切、慈祥,沐浴着夏日的雨濛。所听到的,是高处静静的树叶,合着凝重的分子;抬头望见的,是阴阴的天空,迷蒙的雨丝笼罩着眼前的一切。这灰色的硬石之下,其实脚步已触着先生安息的土地。有一颗心离自己很近,并仿佛聆听到了只言片语般的真切的痕迹。其实,是在这个真实的时空,无助地起了往昔的思念与哀痛,像个找不寻回家的路的哭泣的孩子。

  此时,我站在先生的墓前。然而,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怎么会是这么一块简陋的石头?!

  微风吹过,墓旁的松树微微颔首,又到了离别的时候。我鞠躬而别。广玉兰和松柏摇曳着不褪的绿色,像是在和我说再见。

  先生走了,距今已有79年。今天,我站在先生的墓前,仍能感受生命的激越,热血的沸腾,仍能使我迷惘的大脑得以清醒,浮躁的灵魂得以安静;穿越时空隧道,我们似乎看到这位“刑天舞干戚”的战士的另一面,一如可爱的孩童、好玩的大人、偏执的狂人,幽默宽厚的长者。我们无法忘却先生,无法回避先生的作品。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有责任让学生亲近先生,亲近先生的作品。

  站在先生的墓前,回望先生的雕像,再凝望先生深邃的目光,感受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5926.html

更多阅读

从《挑山工》看人物外貌动态描写 黄山之挑山工外貌描写

所谓“动态”描写,就是把人物外貌放在事情发展和人物活动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自然地多层次地加以描写。这样的人物外貌,既鲜明,又生动;既具体,又独具特点,比一次性静态介绍效果更好。例如,《挑山工》一文的挑山工,作者刚遇到时写的外貌是这样

从《会真记》看元稹的两面人格 西山群仙会真记pdf

从《会真记》看元稹的两面人格提起元稹,人们立刻就会联想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此句摘自元稹为纪念亡妻韦丛而作的诗《离思》,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忠贞如一,因而受到人们的称颂和喜爱,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实际

声明:《从《友邦惊诧论》看鲁迅的抗战激情 友邦惊诧论原文》为网友执笔素宣挽梅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