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社会所暴露出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中央电视台最近播出的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收视持续火爆,当我们现在越来越习惯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身边的食物,筛选食物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不能吃什么”“什么食品又不安全了”的时候,很多消费者更无奈发觉身边已经没得可吃的时候,我们民族的几千年饮食文化也同样在面临着颠覆和亵渎,这些暴露出来的所谓的“食品安全事件”更折射出了当今中国社会人和人之间应有的信任正在消失。


在意大利驻华使馆接受CCTV国际财经采访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它唤醒了我们每一个人对传统食物的记忆。中国有句话“民以食为天”“天——乃最大”的信念,更唤醒我们人类当今更应该对食物、对提供给我们人类食品的这些生灵应有的一种敬畏之心!纪录片片中所拍摄的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的食物,看后让每一个人都有种“家”的安定感,“家”的归宿感!


2012中国——意大利食品安全论坛

今天想说的题目:传统民族食品向工业化食品生产快速发展中的食品安全保障。以下我提出涉及到当今社会食品安全的几个观点和大家进行探讨!

一、淘汰所谓的小食品作坊、小型养猪场、奶牛场转变为工业化大型食品生产饲养加工企业是否就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宝?

我们在座的很多中国人从小就是在小食堂、小吃店、以及伴随着那走街串巷的大饼、油条、脆麻花的吆喝中长大的,在座的很多的意大利朋友们也是伴随着意大利手工采摘酿造葡萄酒的芬芳、手工制作的奶酪的美味中成长起来的,目前遍布全国的兰州拉面、沙县小吃、传统的蒙古族、藏族的手工奶酪、牛肉干等等,他们都有几百年几千年的历史,得以保存的不仅仅是饮食文化更是宝贵的民族文化。

目前所倡导的淘汰小食品作坊或者提倡建设大型的规模化养殖厂,是否能够经受住市场的时间考量呢?例如国内有的地区要建设万头样猪场和万头养牛厂,有些是否已经脱离了实际发展。欧美国家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了教训和经验,这些大型的猪场、牛场所造成的污染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这样的环境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它的安全保障也会大打折扣?我们反思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百亿企业三鹿的轰然倒下,截止目前中国乳品行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美誉度信誉度还在备受煎熬,那么它背后反应的就是工业化大生产掠夺奶源所造成的造假恶果。已经有乳品专家指出,巴氏奶(保质期短的低温消毒牛奶),例如北京市三元牛奶、南京卫岗乳业、上海光明牛奶等等,这些城市型乳业的发展方向才是完全正确的,这些牛奶要求的是就近加工就近销售。中国奶业只需要几个巨头就行了,这个结论也是不对的。在欧美的企业管理专家,对社会上的奶业进行了考察,他们得出的结论,奶业是高度分散的。绝不是高度集中的,我们在强调食品生产、工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同时,还要关注一个关于本土化和区域化的食品文化、食品加工、食品安全的概念。


巴氏奶以及城市型乳业的概念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我们看下意大利国家,根据资料显示在意大利,无论是食品生产企业、还是工业品、手工制品企业,99%以上的企业为家族企业,意大利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之列,意大利的家族企业的作用功不可没。意大利的工业化如何发达、我们看其食品生产的特点,“葡萄酒”、“巧克力”“面食”、“火腿”、“奶酪”等著名的品牌反映出的恰恰是其地域化的食品独特特点、可以说意大利的名牌产品均来自家族企业,他们极其珍视自己家族几百年来的声誉以及品质,因此意大利的民族传统食品,民族品牌占领了欧洲市场和全球很大的市场。意大利的民族传统食品的“贵精不贵大”的经营理念,是否可以给我们发展中的中国企业以及政府一些借鉴呢?





意大利众多的世界知名的品牌食品,几乎都是具有百年家族的企业

二、警惕所谓的“食品科学技术、新型生产工艺、新型饲养手段”等等,违背自然规律的食品生产和加工!

首先我要阐明的观点是,并不是拒绝在食品领域的使用科学新技术,但是如果在食品领域盲目的使用所谓的科学技术,违背自然规律和伦理道德,那么人类也必将受到惩罚。

我们先看下“瘦肉精”,它是80年代初期,由美国公司研制的,它可以促进动物肌肉生长,减少脂肪尤其是皮下脂肪的沉积,欧美等国将其广泛用于畜禽养殖。广泛使用之后就在欧美国家包括意大利国家曾引发一系列中毒事件。1987“瘦肉精”引进中国后屡次获奖,曾被列为国家科委“八五”攻关项目以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瘦肉精”的研制发明带来了什么呢?


我们在反观本应该在建筑材料等方面使用的化学助剂“三聚氰胺”是谁发明了将它却添加在牛奶中,导致中国奶业爆发丑闻的始作俑者呢?2011年国家几部委将《非法添加剂名单》已经公布,那么今后是否还有一些所谓新的非食品添加剂出来呢?所以我们应该警惕有些科技学者打着“科技下乡”等幌子,在食品生产、种植、加工中违背自然规律伦理道德所冠以的一些所谓食品新技术。

从以上的案例,我也想提下转基因食品,直到目前为止,人类长期食用转基因的食品(最多的是转基因大豆油)是否安全仍然成疑,而科学界对这些食品是否安全也没有共识,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及经济合作组织这些国际权威机构都表示,人工移植外来基因可能令生物产生“非预期后果”。即是说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足够的科学手段去评估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风险。国际消费者联盟(成员包括全球 115个国家的250个消费者组织)表示“现时没有一个政府或联合国组织会声称转基因食品是完全安全的。”在这种前提,我个人认为最起码这些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食品不应该出现在我们国内的学校食堂以及幼儿园的餐桌上。虽然这些使用转基因原料加工食品的企业的话语权和实力以及利益集团势力都比较大,也许我们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的呼声不值一提,但是我们还是希望目前应该禁止转基因原料加工食品出现在我们国内的学校食堂以及幼儿园的餐桌上,这一点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转基因食品目前绝对不应该出现在学校以及幼儿园的餐桌上

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对于当前食品安全的促进力量巨大,目前消费者更需要媒体对于食品安全知识的专业化的引导和指导,另外大众也需要科学辩证的看待当前暴露在我们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消费者如今深恶痛绝的食品造假问题,在发达国家19世纪早期就大量出现过的,故意的食品掺假、假冒伪劣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严重问题。直到1920年前后,法规的严厉制裁和行之有效的新技术的检测方法才遏制住食品掺假、危害消费者的市场行为。就是今天,各国对于打击食品假冒伪劣的制售始终没有停止。暴露在中国目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不少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遇到的。从这一点更说明了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30年的超速度的发展,几乎完成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进程,遇到的一些集中爆发的问题也就是发达国家的历史。这一点需要我们客观、辩证的来看待这样的问题。

幸运的是,目前在中国有很多有良知和道德的新闻媒体他们的舆论监督对于中国食品安全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与当今国外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多主要集中于微生物、环境污染等非人为故意危害不同,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隐患主要是非法牟取暴利、人为污染和“非法添加泛滥”,的食品生产中的犯罪行为,形势复杂、严峻。违法犯罪分子利欲熏心、明知故犯,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我们国家近期又发布了更为严厉的监管措施以及处罚力度。

另外,如何正确引导和指导消费者科学理性的看待食品安全问题,是新闻媒体的责任,也是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一种义务。

例如希望新闻媒体让更多的消费者科学的正确的认识到什么是食品添加剂,什么是非法添加物,例如三聚氰胺、苏丹红、孔雀石绿等,这些物质都不是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而不能对食品中的正常食品添加剂“谈虎色变”。



中国并不缺少历史悠久的美食以及生产工艺,但是近15年来的声誉却损失惨重

另外消费者认为食品检测机构应该是万能的,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的检测能力,确实有了很大进展,检测队伍和检测设备都已上升了一个台阶。但是,目前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往往不是发生在常规应检项目范围内,甚至有些没有先例。例如以前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等等不是常规的检测内容。现代科技为人类提供了丰富而大量的食物,但同时,大多数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现代技术所引起的,而我们也只能后者再依赖检测技术不断的更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利用现代技术来检测食品的安全,与其说这叫“亡羊补牢”,倒不如形容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2012年下半年,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将利用自身拥有的广泛的居民社区的资源优势,持续开展“食品安全明明白白进社区进家庭”的消费指导引导的活动,此项活动也将在全国铺开。

四、进一步加强食品行业协会组织的职责是解决当前食品安全突出问题的一个突破点,其次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公益诉讼立法也很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诸位来宾,我们回忆下国内近几年来所发生的“三聚氰胺牛奶”“昌黎葡萄酒”“通化葡萄酒”“五常大米”“金华火腿”“诸暨珍珠”等等这些行业潜规则中所涉及的食品造假的食品安全事件,给整个行业以及这些本来是城市地域名片的农产品品牌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我们却忽略了这些食品行业组织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因为这些行业组织对于发生在自己行业内部的潜规则最了解、最清楚,本来应该是行业自律的行为,但一些行业组织往往是包庇和纵容,睁眼闭眼,存在着一种侥幸心理,最后的结果是导致了这个食品行业整体被拖进灾难性的后果,让那些那些珍视荣誉和品牌的行业企业同样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根据2009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条明确了“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从国外实践证明“负责的监管责任者,诚信的生产经营者,成熟的消费者”是保障食品安全三大基本力量。依靠行业组织力量,商会力量,加强生产经营者自律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特别是暴露在行业中存在的一些所谓潜规则,急需要通过行业自律加以规范,这是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的关键。如果单靠行政监督、制定标准等行政管理,那永远也跟不上行业的发展,而且行政监督只是时点的管理而不如行业自身的全程管理和自律。

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暴露的突出问题是假冒伪劣、造假掺假非法牟取暴利、属于不法的一些商家主观人为所造成的,在目前行政治理复杂且手段贫乏的情况下,引入公益诉讼的确是值得期待的。公益诉讼事实上是改变了单一的行政治理方式,而使食品安全管理社会化,让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甚至是公民个人都成为食品安全管理的主体,将事前监管与事后监管以及事后赔偿相结合,增加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加大食品造假、伪劣生产违法的成本,从而震慑食品造假、假冒伪劣的犯罪行为。

五、食品安全全球协作,保护全球所有的消费者

建立全球性食品安全责任基础,保护所有的消费者,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各国必须强调和坚持互信互利原则,即使在具体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也应当在坚持公平、平等、客观和理性的原则基础上,尽可能通过各种积极的方式和手段化解矛盾,消除分歧。总之,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严峻问题,其在各国的发展过程中表现也不尽相同。当前各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前的欧债金融危机、全球经济疲软,更让我们看到各国间的相互协作、相互信赖、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此次中意两国食品安全论坛会议的成功举办,感谢意大利外交部、经济发展部、卫生部、等部委,期待此次论坛研讨能够成为中意两国的一个交流平台,能够增进两国食品界友谊、拓展相互资源、启迪两国在食品安全监管的思路、分享两国的智慧。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处处长柳军



意大利驻华大使严农祺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食品安全四处杨彬彬 副处长


意大利劳动和社会政策部部长 ELSA MARIA FORNERO


中国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 徐娇副处长


意大利翁布里亚大区区长Catiuscia Marini




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贾宁





意大利政府驻华商务参赞 希威凯

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社会所暴露出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2012中国——意大利食品安全论坛在意大利驻华使馆举办


中意两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以及与会专家学者就全球食品安全的保障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中国和意大利两国更是一样,正如中国人发明了面条,而意大利发展了面条,相信在今后,随着中意两国的更多的沟通与协作,中国的消费者在市场上能更多的购买到意大利传统的橄榄油、巧克力,那意大利的消费者也会品尝到来自中国的饺子和烤鸭,让我们每一个人对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这些食物以及供养我们人类能够生存的农作物、畜禽牲畜等和我们人类一样有着生命的生灵共同心存敬畏吧!谢谢大家!


中意两国的消费者将更多的品尝到两国的传统美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7858.html

更多阅读

形势政策论文-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每晚,我都会看新闻,当我看到新闻上一次又一次地报道令人触目惊心的食物中毒等食物安全问题,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并且深有感触。中国有句话: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中国还有句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论文 曝光的有毒食品

每晚,我都会看新闻,当我看到新闻上一次又一次地报道令人触目惊心的食物中毒等食物安全问题,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并且深有感触。中国有句话: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中国还有句话:病从口入。食品

声明:《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社会所暴露出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为网友莫气少年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