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青年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青年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杨碧绿

摘要:近年来,社会出现两种颇为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人口红利”已近终结,“用工荒”频显;另一方面,失业人数居高不下,尤其是初次就业的青年。相互冲突的现象背后,究竟存在着怎样的问题、青年人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寻找应对之策……本文拟就这些方面,作些探微阐发。

一、青年人就业难问题的提出

据有关调查统计,中国青年16岁至28岁之间总体失业率达9%,高于中国目前5%左右的社会平均失业率。青年人的失业率高于平均失业率的原因何在?窃以为,其一,是刚性失衡。中国每年新增劳动人口在2000万左右,由于教育容量有限,每年需要就业的新增劳动人口则在1000万至1600万之间,而据有关专家估算,假定经济增长率为8%,就业弹性系数为0.13,每年可以提供的劳动岗位为800万个左右,两者差距明显。其二,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由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缺乏工作经验,竞争力不强导致青年就业问题愈发突出。事实上,大学生找不着工作只是青年就业问题的“冰山一角”,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的一个庞大青年失业人群已经清晰涌现。

二、青年人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一方面是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而造成的总量失业。社会在进步,用工总量在不断减少,我国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科技高速发展,机器代替手工,对工人的总需求量有所减少;随着国际金融风暴的到来,中国外向型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经济转型迫在眉睫,由粗放型经济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经济转型过程中,对低端劳动力需求减少势在必然。另外,第三产业比例偏小,仍不发达等限制了就业岗位的数量。而2005—2020年仍然是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持续增长的时期,加上农村青年产业转移,对就业市场造成一轮又一轮的冲击。

第二方面技术性失业比较严重。技能性结构失业是指由于产业升级换代、经济结构调整、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等原因,对劳动力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劳动力不能适应这种要求而失业。随着制造业的提高和升级,技术人才不足已经成为限制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而一个发达的社会要求每个成员具有高度专业的管理能力和技巧,做一个普通职工也要有一个专业素质,一个人必须有特定的专业能力才能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我国青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技能性结构失业。以技术工人为例,我国现有技术工人7000多万,其中初级工占61.5%,中级工占35%,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仅占3.5%,并且高级工还大多为年龄较大的工人。而发达国家的结构是高级技工以上的占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工占15%。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许多城市却出现技工荒,高薪难聘的现象,就是这个原因。
第三方面地域性失业。地域性失业是指劳动者的地域分布,流动与岗位的分配所造成的失业。这种情况表现为有的地方劳动力过剩,有的地方短缺。如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大城市人员过多聚集,高技术人员过多,而不发达地区象西部就相对缺乏。

(二)家庭因素和自身的原因

青年就业难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后,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只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并没有给子女更多的锻炼机会,父母有的时候也会成为绊脚石——不愿意让孩子吃苦煅炼,更不愿意他们从低做起。有不少专家认为,青年人无岗可上除了家庭因素之外,而是青年自身的择业问题。

青年人选择职业在契合自己的专业的同时,希望企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有着灵活的晋升机制。体面的工作、丰厚的薪水是青年人的梦寐以求的,但他们往往想一步登天,不愿意付出努力,对一些苦、累、待遇低的工作避之不及。当岗位短缺时,部分青年人自然无法拥有自己理想的职位,而由于不愿意“退其求其次”,因此失业在所难免。良好的择业心态,不仅仅是基于个人的实力,更要综观整个人才市场的行情。盲目地逃离潜在的工作岗位,只会给职场生涯留下更多的遗憾和无奈。青年人不就业,生活的压力便转嫁到了父母身上,出现令人唏嘘的“啃老族”。长此以往,惰性形成之后,对他们的就业前景更加不利。

三、促进青年人就业的政策措施

未来20到30年内,新成长劳动力还将持续大量的涌入就业市场,青年就业问题应当受到特别关注。对于社会来说,青年失业是对宝贵的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如果不能在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思路上实现突破和创新,就可能延误解决问题的时机,形成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我们可以根据中国青年就业的现实情况及原因,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青年就业政策,在充分利用青年人力资源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促进青年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全面实施劳动预备制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实行劳动预备制的目的除了降低劳动力参与率,缓解就业压力外,更主要的在于提高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减弱结构性失业人员的递加效应。认真组织实施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按照劳动保障部、教育部要求,组织实施好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重点做好创业培训的组织指导工作,以及高校毕业生参加培训工程后的职业技能鉴定和就业服务工作,积极为培训合格的高校毕业生组织专场鉴定和专场招聘活动。同时,把实施劳动预备制与加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就业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强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作用,逐步实行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使劳动预备制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实施,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加强对大中专学生的职业指导

大中专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具有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心理延续尝负期”,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以及环境诱发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大中专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阶段人群要差。一般的观点认为,大中专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就业意愿。

为了帮助大中专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他们进行职业指导,目前大多数大中专学生对就业形势缺乏心理准备,缺乏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充分利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公开发布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分析和工资指导价位等信息,为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提供帮助和参考。配合高校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使他们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了解社会和职业,提高就业竞争意识,了解和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有利于他们就业,帮助他们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

(三)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相关就业政策

1.应逐步取消大学毕业生进入大城市就业的指标限制。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时,人口和经济主要是向大城市转移。这是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在这一阶段限制大城市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城市化的进程。根据预测,未来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40%提高到50%,还将有1亿人口转移到城市中。对此在就业政策上现在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主张大力发展大城市,甚至是城市群,另一种是主张发展中小城市、小城镇。但不管如何,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大城市就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一种必然趋势。既然目前大城市可以吸纳大量农民工,那么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更应该消除政策屏障。当前,应切实取消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进入指标(资格)、户口指标等限制,逐步取消限制大学毕业生进入大城市的某些政策规定,应让市场来配置劳动力市场,让高校毕业生自由流动。
  同时,针对当前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过密,导致就业困难等城市病,应合理引导城市人口分布与就业结构,促进城市功能布局与人口结构分布相一致。可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充分发挥轨道引导作用,加快轨道沿线站点的综合开发,形成以轨道交通为轴线的节点城镇。加快郊区新城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加快郊区城镇化,推动中心城区人口、大学生向郊区疏导。
  2.促进高校法人制度建立,完善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到2010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10万,“十一五”期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总量将达到2700万,未来几年高校毕业生压力主要来自就业增量。因此,从长远来看,未来高校改革,应促进高校法人制度的建立。即国家在制订高等教育政策时,应重点考虑以下两方面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一是高校招生自主权。各高校自主安排招生计划,自主确定录取方式;二是学科、专业建设自主权。引导高校更新大学生培养方式,除一些基础性专业外,专业设置应突出市场导向,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增设社会需求的专业课和选修课,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应尽快改变高等学校设置学科专业完全由政府审批的办法,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术团体和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作用,增强自律体制。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从三次产业发展潜力来分析,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调查显示,对第三产业投资1万元,可以解决7-8个人员就业。而同样的投入在第一产业只可解决1个人员就业,在第二产业可解决1.7个人员就业。根据对国民经济17个大行业就业弹性系数分析,当前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福利和居民服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具有就业偏向性特征。因此,应加强对国民经济紧缺行业短、中期需求预测与权威信息发布,以吸纳更多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
影响青年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4.给予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更多政策支持。从我国目前的创业制度(政策)来看,目前实际存在着门槛过高的问题。自主创业是大学毕业生的一种出路,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国家为大学生提供的自主创业政策,二是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首先,从我国目前的创业制度(政策)来看,存在着门槛过高的问题。在美国,用一美元就可以注册一个公司;而在我国,注册一个公司最低也要十万元人民币。这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门槛是高了,会让一部分有创业欲望和能力的学生望而却步。其次,毕业生创业由于没有合适的担保,资金的缺乏也面临很大困难。再次,当前高校教育课程中也缺乏自主创业教育,大学学科课程设置远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客观上制约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为此,建议成立相关基金专门用于对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担保。增加在校就读大学生创业课程及就业指导。另外,应进一步增加就业见习基地数量,增强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的适应力。可试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和“一个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对于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与自主创业,政府应予以政策倾斜和激励。
  5.宽容对待“自愿不就业”毕业生,不要轻易贴上“啃老族”标签。据统计,约有7-8%高校毕业生会暂时选择不就业或“自愿不就业”,社会对他们应给予足够的宽容。某种意义上讲,在时下就业较困难的大背景下,小部分大学生毕业暂时或者自愿“不就业”,事实上也是对国家、社会在作贡献。社会和大众媒体不要轻易对他们贴上“啃老族”、“就业观念有问题”的标签。值得一提的是,时下就业统计率事实上已将“自愿不就业”大学毕业生算入已就业指标。其实,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学生就业率一般也只有50-60%,70%已经算很高了。因此,当务之急不是“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标,而应该扎扎实实地为“大学生就业比较充分”提供较好的公共政策与制度安排,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诸如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且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加强离校后的就业服务等等。

(四)进一步强化再就业培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

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育的补充,在经济危机中,虽然就业机会减少,但改善了的就业能力不仅提高求职者的竞争力,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助于整体经济的恢复。此外,提供对路的职业培训,不仅可以帮助农民工尽快回到劳动力市场,在达到这个目的之前,还可以起到延缓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时间的效果。不仅农民工需要培训,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也需要就业和创业等方面的培训。培训的核心,是实现就业岗位和劳动力技能之间的更好的匹配。政府劳动部门需要建立合适的培训网络,瞄准需要培训的群体和需要培训的内容,充分利用培训资源。在建立培训网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与政府其他部门的政策例如财政部的产业政策等,更好地结合起来。

教育和培训除了具有私人效益外,还都具有社会效益,因此,政府给予教育和培训一定的财政支持,甚至直接提供这种服务,是政府职能的重要部分,也是政府积极就业政策的题中应有之义。教育回报率的提高就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用人单位不用人,不完全是用人单位刁难,确有一个青年技能不对路、不适应的问题。这就要求各方面要重视对青年的培训。培训有多种,要强调就地培训,对口培训。一句话,用人单位要什么就让青年学什么。对在业的也要培训。否则,在业的也会变为失业。许多国家规定,用人单位不花费足够的费用和足够的资金培训就不能辞退雇员。严禁社会上的培训部门乱收费。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要重视职业教育,不能眼睛只盯住高学历、高职称。为了解决青年失业问题,欧美一些国家针对青年缺乏技能特征,纷纷采用职业培训、职业指导、基本技能训练和介绍工作经验等方式帮助青年就业,并以立法的形式保障青年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权利,对于那些签订了“青年合同”的公司,政府为其提供经济补贴。虽然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缓解青年就业问题所带来的压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我国解决新失业群体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坚持再就业培训社会化、市场化的方针,通过引进竞争机制、调整培训体制,以市场化的法则选择再就业培训基地,并对培训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再就业培训是一种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一种最有效的就业再就业援助。应把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点从“输血救急”转移到建立健康的“造血机制”上来。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带来这一问题的社会结构与变迁性因素。故而,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在宏观机制上发挥作用的“面向下一代”的发展战略。

首先,解决问题的途径应具备战略高度,并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对于各地而言,应该认真分析本地区的资源和优势,形成对于自身定位的明确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建构出具有长远性的发展模式。我们一定不能因为要解决新失业群体问题就盲目地增加就业岗位,为增加就业岗位而上马的项目应该是适合本地区未来长远发展的。
  其次,改变新失业群体的就业环境。这里所提到的就业环境既包括工作的物质环境,也包括价值观方面的精神环境。我们国家虽然颁布并不断修改《劳动法》以保护劳动者的权利,但是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并没有改变。而对于一个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恶劣的工作环境对他的不良影响可能会耽误其终身的就业。因此,我们需要在工作中切实可行地保护劳动者的休息、生育、生活等权利。与此同时,要在社会主流价值观中提升技术劳动的地位,使社会整体对技术劳动者持一种尊重的态度,使新失业群体在进入就业岗位中能实现世界劳动组织所提出的“体面的劳动”。
  最后,全方位地完善与新失业群体相适应的技能要求。我们的社会在为新失业群体问题头痛的同时,也面临着技工荒的困扰。为什么在需要大量技工的同时却有一部分人没有工作?这个悖论的解决既需要我们提升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也需要我们下大力气解决职业技术培训中的漏洞。技术教育与实践的脱节使得学校所学不适应生产;传统“师徒制”的取消使得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无法传递;市场化的厂商希望技术工人招之能用,“速成班”剥夺了技术积累所必须的时间。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有赖于学校、就业者、厂商等社会多方面的改变的。总而言之,只有我们放弃对于眼前利益的追求,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做出调整,才有希望真正解决新失业群体的问题。

(五)鼓励青年通过多渠道实现就业

针对当前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过密,导致就业困难等城市病,应合理引导城市人口分布与就业结构,促进城市功能布局与人口结构分布相一致。可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充分发挥轨道引导作用,加快轨道沿线站点的综合开发,形成以轨道交通为轴线的节点城镇。加快郊区新城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加快郊区城镇化,推动中心城区人口、青年向郊区疏导。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者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灵活多样。目前,社会上已有为数众多的从业人员,以季节工、临时工、非全日制工作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从事着社会经济活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灵活改变生产经营方式,而且因其具有投入少、对文化技能水平要求不高等特点,为青年就业开辟了广阔的门路,这既有利于市场就业机制的形成,又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总之,年轻一代,有年轻一代的思想、个性,在解决他们就业问题时,政府能够并可以做到的是,提供必要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技能,尊重他们的选择,各方努力,多管齐下,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就会得到更好的解决,社会也将更加和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30456.html

更多阅读

大学生就业论文大全 大学生就业难的论文

浅论大学生就业难的指导对策摘要:阐述大学生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现象,从大学生和高校两个层面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从大学生综合素质、面试技巧和学校职业指导等方面来引导大学生就业。关键词:大学生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___许_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

众所周知,每年大学都在扩招,人才市场的供大于求,强大的就业压力是摆在应届大学毕业生面前的一个主要问题。今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还将会成阶梯状的增长,企业可选的人才数量增加了,面广了,但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的就职几率变小了,竞争加剧了。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 当前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证分析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步伐加快,大学生已不再是稀缺资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随之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并且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面不可忽视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导语: 若政府不在中高端第三产业方面调整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即使到了明年下半年从金融危机谷底走出来以后,恐怕也不能有效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难这个已经延续多年的难题  现在看来,2009年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过去

声明:《影响青年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为网友晴天娃娃的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