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太行者得天下 太行水镇

清漳河上游源头与太行山西麓的榆次、太谷、榆社、和顺交界处。这里重峦叠嶂,郁密的松、柏、桦、杨把黄色的山坡覆盖得郁郁葱葱。一块难得的山中平地,被四周巍峨高峻的群山包围着。北面,海拔1827米的北万山和海拔1791米的人头山并肩而立;西面,海拔1740米的三县垴将晋中平川隔在山外;东面,海拔1825米的山峰突兀屹立在龙旺河上;南面,石足岭头顺势将海拔降到1599米,屏障着向东南流去的清漳河。这块被群山环抱的平地,是宜林宜牧、宜耕宜住的宝地。在这块宝地中,有一处风景诱人的村庄,叫石拐镇。刘伯承在太原失守后,奉命向太行山中挺进时,最早到达的驻地,就在这里。

1937年11月11日,石拐镇中到处是高头大马、身后跟着警卫员的八路军首长,陆续向村中一个大院赶去,显然,一个重要的会议将在这里举行。

11月8日,在日军的连月攻击之下,国民党军被迫全线败退,撤退到黄河以南,太原沦陷了。至此,华北地区由国民党主导的正面作战基本结束,开始了共产党领导的以八路军为主体的游击战争。在这种形势下,第129师师部在和顺县石拐镇召开干部会议,进行坚持华北抗战的动员,传达贯彻*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创建以太行、太岳山脉为依托的晋冀豫边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具体布置了开展游击战争的各项工作任务。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129师主要领导刘伯承、张浩外,还有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参谋长左权等。

“在太行山区建立根据地的问题,早在红军东征时就已提出。毛主席当时设想,红军在吕梁山区站住脚后,向东发展,占领太行山,东下华北平原。他将东征的战略行动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渡河挺进;二是在吕梁山区建立一个新的根据地;第三就是向东进军,到太行山中去。毛主席认为,在山西建立根据地,最重要的是吕梁山区,最理想的是太行山区。”彭德怀快人快语,一口气说道。

张浩接上彭德怀的话说:“1935年我从苏联回来见到毛主席时,他当时正考虑红军的发展问题,有一次他说,红军不能只在陕北,这里活动余地太小,要向东、向北发展。向东发展,他提出的目标,主要指山西,特别提出要占住山西东部的太行山,扼太行者得天下。”

“要得天下,首先要得太行,这是战略问题。”彭德怀紧接着说,“洛川会上,毛主席说,要采取‘山雀满天飞’的办法,把干部撒出去,首先要在有利于开展游击战争的山区,依托山地开展游击战争,尔后向平原发展。只要占住山,发动起游击战争,即使国民党军退下来,我们也能在华北坚持。红军出兵在恒山、太行山山脉,有重要战略意义,这样就给日军南进或西进以很大的困难,也便于实行毛主席的‘围棋’战略,选择‘做眼’点,使敌虽深入山西,但始终处在我们游击战争的四面包围之中。现在‘做眼’的时机已到,下步就看你们怎样动作了。”

刘伯承站起来,加重语气说:“太行山地区我们是必须占据的,这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太行地区是中原的屏障,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而谋取中原,必须首先在太行站稳脚跟。”

随即,他习惯地走到军用地图前,接着说:“太行山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活动区域很广,东至平汉路以西,西至同蒲路以东,北至正太路以南,南至黄河边,纵横千里。如果仅以我师主力,无论如何顾及不了。因而,我们准备在此区域内先划分6个军分区,一个军分区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把师的主力分散开去,作为分区的基本部队。师部只留一个团左右的兵力机动作战。第一军分区活动区域在邢台至石家庄铁路以西、井烃、阳泉铁路以南、昔阳、和顺公路以东的范围内,以平定的丁家峪为重心,向东、向北两面游击;第二军分区活动区域包括和顺、昔阳、寿阳、畅次、太谷、仪城镇等地区,以和顺西边的仪城镇为重心,主要向西北游击;在黎城(不包括黎城县城)、涉县、磁县、沙河、辽县、武乡等地区,建立第三军分区,以辽县为重心,主要向东边的平汉线游击;在榆次、祁县、介休至洪洞、屯留等范围内,建立第四军分区,以沁县西边的漳源镇为重心,向同蒲线游击。”

说到这里,刘伯承略微转换了一下口气说:“以上,是我师第一步分兵活动的重点区。第一步站住脚后,第二步再向南扩展,将黄河北岸、平汉路至安阳以西,漳河、黎城、黎恒、长治、高平、晋城至黄河边的地区划为第五军分区的范围、以潞城东北的微子镇为重心,主要向平汉路游击;第六军分区将在济源、晋城(不包括晋城县城)、长子、安泽、临汾,以至汾河、黄河夹道的地域内建立,以沁水以西的隆化镇为重心,主要向同蒲线游击。”

历史学家把这次会议称为石拐会议。这次会议不仅在129师的发展历史上,而且在整个八路军的发展历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刘伯承后来说:“石拐会议其实是129师的第一次战略展开。”

这次会议开过不久,129师一面以营或连为单位,进到平汉路、正太路沿线,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打击继续南犯的敌人;一面抽调大批干部和一些连队,组织了许多工作团和游击支队,分散到太行山区的各地发动群众,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不久,晋东南和冀西的几百万人民行动起来了,工会、农会、妇救会和抗日自卫队到处组织起来了,新的抗日*政权建立起来了。工人、农民和青年知识分子争先恐后地参加抗日武装,每一个城镇和乡村都出现了“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事迹。游击队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太行和太岳两块抗日根据地开始创建起来。

从此,刘伯承和*两位亲密战友在一起并肩战斗,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1年。他们作为统率一支战略方面军的司令员与政治委员紧密合作,长期共事达13年之久。

在刘邓的领导下,太行山地区的抗日斗争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局面。*上任不久,1938年2月,日寇集中了3万余人,向晋南发动进攻。国民党军队仍然是望风披靡,不战而逃。至3月上旬,日军又侵占了临汾、长治、风陵渡等数10座城镇,控制了邯郸经长治到临汾的同蒲路南段,并继续向晋西南黄河渡口进犯。为了打击侵入晋东南的敌人,钳制日寇的进攻,刘伯承和*决定将分散活动的部队适当集中,寻机歼敌。2月22日,在正太路东段,包围旧关村、设伏长生口,消灭了由井烃出援旧关日军的一个加强中队后。随即转师南下,寻歼占领邯(郸)长(治)大道之敌。3月16日,袭击黎城,设伏神头,迅速、干脆地歼灭了由潞城出援之敌1,500余人。半个月后,又在黎城、涉县间的响堂铺地区布下伏兵,将由黎城东开的敌汽车180辆全部烧毁,并全歼其掩护部队。

129师主力又三战三捷,歼敌数千。敌人感到这块抗日根据地对它的威胁太大,于是在1938年4月集中了3万多人,九路围攻,企图合击歼灭129师。在广大人民的支援下,129师机动灵活地转出了敌人的合击圈,并且于4月16日,在武乡长乐村地区抓住了敌人的一路,以极为勇猛的动作,将敌压在狭窄的河谷里,截为数段,然后经过一整天的激战,歼敌2,000余人。这一战,给予日军九路中的主力部队第108师团以严重打击,其他各路敌人即纷纷回窜。部队乘胜追击,连克长治、沁县等18座县城,将敌人赶出晋东南。

粉碎敌九路围攻的胜利,使129师终于在太行山上站稳了脚跟。

到1940年上半年,以太行山为中心的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几块抗日根据地都迅速地创建和发展起来,它东至津浦路,西到同蒲路,北至沧石路、正太路,南至黄河、陇海路的广大地区,成为敌后重要的抗战基地之一。

“刘邓大军”出太行

1940年4月正是太行山的早春季节。在黎城县谭村一家院落里,数株桃花如红云怒放,与天边绚丽的晚霞相映成辉。这里是129师师部驻地。春意盎然的院子里,刘伯承、*、聂荣臻、李达、吕正操、蔡树藩、陈赓等人,

此时,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处于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为了粉碎日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进攻,打击其“囚笼政策”,并戳穿国民党顽固派关于“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谎言,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影响全国抗战形势,克服国民党的投降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定举行一次对华北日军交通线的大破击战。由于参加这次战役的有晋察冀军区部队、第120师部队、第129师部队,以及山西新军等共105个团,故后来称为“百团大战”

八路军总部的战役行动部署是:第129师与晋察冀军区各以主力一部共同完成彻底破坏正太铁路的任务。阳泉为两支部队的作战分界线,以东属晋察冀军区,以西属第129师。这一共同任务达成之后,两个部队的作战重点分别转入正太线南北地区,对敌人由正太线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交通线继续破击,扩张战果。同时,第129师还要组织力量对平汉、德石、白晋、同蒲等日军交通线,展开广泛的连续破击,牵制敌人,配合兄弟部队作战。

7月22日和8月8日,八路军总部分别向各参战部队下达了战役预备命令和战役行动命令。9月10日,第一阶段作战结束将正太铁路西段摧毁了2/3以上。

纵横驰骋晋冀鲁豫 八年抗战,雄师劲旅出太行

经过调整部署和短期准备后,按照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关于扩大战果的指示,129师开始了百团大战的第二、第三阶段作战,经历了几次恶战。尤其是在10月29日,129师血战关家垴,与占有优势的日军激战两天,最终夺取这个制高点。这一战,129师打出了威风,日军受到极大震动。有一名日本兵在日记中写道:“八路军天天攻击,早上活着,晚上就不知道怎样?”在被俘虏的日本兵中,有些人是跪着缴枪的,并且哀求说:“你们不杀,我们可以给你们扫地。”这种现象,在百团大战以前从来没有过。战后,陈赓说:“这次胜利告诉敌人,太行山并不是无人之境,可以由他大摇大摆、横冲直撞的。”

至11月,百团大战结束。在历时3个半月的百团大战的破击和反“扫荡”作战中,129师战绩辉煌,总计破坏铁路240余公里、公路500余公里,毙伤日伪军7,500多名。

历史车轮滚滚前进,转眼之间已经到了1945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第八个年头。129师同其他抗日队伍一样,经受了1941年和1942年两年困难时期,在1943年、1944年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胜利曙光已经显现,1945年4月23日至6月19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刘伯承、*等129师领导人相继赶赴延安参加这次会议,并在这次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也是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上,*中央提出了八路军“准备实行从抗日游击战争到抗日正规战争的战略转变”的军事任务。八路军各部队自5月开始,在华北地区陆续开展了更加激烈的夏季攻势。由129师发展起来的晋冀鲁豫地区部队,积极向平汉铁路两侧及鲁西、晋南地区之敌发动攻势。冀鲁豫军区主力于5月中旬至7月下旬,在鲁西地区相继发起东平、阳谷战役,歼灭日伪军9,000余人,收复东平、阳谷等16座县城。太行军区主力于6月底至7月上旬,在平汉铁路两侧发起安阳战役,歼日伪军4,700余人,逼近日军占领的安阳、石家庄两大据点。太岳军区部队一部于6月底至7月上旬,在同蒲铁路以南的晋南地区发起强大攻势,攻克敌据点40余处,收复了安泽、高平2座县城,并逼近黄河北岸。

8月中旬的一天,129师师部所在地赤岸已经进入深夜,只有维系着正常机制运

历时8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5天后,8月20日,中央决定撤销中共中央北方局,成立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局,邓小平为书记,薄一波为副书记,并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治委员,滕代远、王宏坤为副司令员,薄一波为副政治委员,张际春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为参谋长。同时,恢复冀南军区,中共中央冀鲁豫分局撤销,冀鲁豫、冀南两个区党委直属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局。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军区均归晋冀鲁豫军区管辖。
第129师自出师抗日以来,把在太行山上点燃的抗日烽火燃遍了晋冀鲁豫广大地区,从出师时的9,100人发展成近30万人。控制了晋冀鲁豫区的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等广大地区,共80多座城市,拥有人口约2,400万。不仅如此,经过8年抗战的磨炼,129师培养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才。日本学者阿布秀山在其《中国战争研究》中写道:“八路军第129师,对侵华日军给予了重创。当时的日本军人一听到刘伯承、邓小平、陈赓等129师将领的名字,都会本能地感到紧张。无疑,129师是一支非常优秀的军队。共产党拥有这样一支部队,打下江山,谁也不会感到怀疑

8月28日,中央军委电示刘邓,集中太行打击犯上的国民党军。8月29日,在做好军事准备的同时,刘邓联名去电中央军委报告作战方案上党战役的决心,就这样定下来。
刘伯承和邓小平与张际春、李达同赴前线,亲自指挥上党战役,
9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联合签发晋冀鲁豫军区作战字第一号命令。
9月10日凌晨2时,上党战役正式发起。
“这样的仗还要打下去”
9月10日,战斗打响,短短的十余天时间,太行、太岳、冀南纵队已经攻占了屯留、潞城、长子、壶关等五座县城,扫清了长治外围据点,切断了长治与太原、平遥的联系,将阎军史泽波部万余人团团包围于长治一隅。
9月2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布晋冀鲁豫军区作战字第六号命令,决定对长治发起总攻。

蒋介石在上党惨败后,并不甘心,把进攻解放区的重点,放在平津一带,妄图为夺取东北铺平道路。根据蒋介石的密令,上党战役刚刚结束,胡宗南率领的先头部队第3、第16军即经同蒲、正太铁路开抵石家庄,后续部队第1军进到闻喜以南。沿津浦铁路北犯的国民党军队,其先头一个军已从徐州进占济南,傅作义部队继续向察哈尔进犯,已逼近张家口;第十一战区孙连仲的第30、第40军及新8军共4.5万余人,在其副司令长官马法五(兼第40军军长)、高树勋率领下,从新乡沿平汉线北犯,其后续部队4个军正向新乡开进,企图与第一战区的第3、第16军会师石家庄,然后继续北进,与空运到北平的第92、第94军南北会师,控制平汉路。
扼太行者得天下 太行水镇
刘伯承得知以上国民党军的行动后,对邓小平说:“蒋介石把足球朝解放区的中央大门踢来了。”
要打开华北解放区的大门,必须先攻下平汉线上的重镇邯郸城。
邯郸是古代赵国国都,向有“四战之国”称呼。其名来由是因赵国“东邻燕齐,西边秦,南界韩、魏,北迫匈奴”,“数距四之敌”。日本投降后,邯郸获得解放,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随即也迁到这里,中央局、军区也来到这里。立足于邯郸的晋冀鲁豫部队,东可协同山东、苏北,西可配合陕甘,南可支援中原,北可策应晋察冀,因此,是名副其实的“四战之地”。刘伯承很重视这一战略要地,曾多次说:“我们处于四战之地,要负起四战之军的光荣任务,”“不能让敌人把邯郸夺去,打通平汉线,运兵到东北。”

11月2日中午,一纵3旅2团警卫连传来捷报,他们活捉了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至此,平汉战役胜利结束。

刘邓出手不凡,连续打了两场胜仗,挫掉蒋介石的锐气,毛泽东对此非常高兴,从陕北专门发来贺电。
上党和平汉战役结束后,晋冀鲁豫军区根据中央的指示,对全区部队进行新的编组,共组成6个野战纵队:
第一纵队: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苏振华;
第二纵队:司令员陈再道,政治委员宋任穷;
第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政治委员彭涛;
第四纵队:司令员陈赓,政治委员谢富治;
第六纵队:司令员王宏坤,政治委员段君毅;
第七纵队: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张霖之。
至此,整个晋冀鲁豫军区野战部队和地方部队发展到31万余人,武器装备也在上党、平汉两大战役中得到改善,基本完成了从游击战到集中的运动战的转变。
12月底,晋冀鲁豫军区总部在刘伯承、邓小平的率领下,整队出发,离开了太行山这个8年抗战的根据地,离开了赤岸这个小山村,离开了在阳光下波光闪闪的清漳河,以拥有6个纵队的正规野战军的建制,向东迈进,奔向那广袤的华北大平原,去迎接更大的战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34710.html

更多阅读

宁静致远的古北水镇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小爱絮语:帝都干燥少雨,江南水乡般的小镇甚是难觅。然而葱郁的卧虎山中,险要的司马台长城脚下,优美的鸳鸯湖水库旁边确确实实存在着这样一个宁静致远的古北水镇。在水镇中乘坐摇橹小船,或漫步于青砖灰瓦之间,听一段大鼓、看一出杂耍、品一

刘备“伏龙、凤雏”兼得为何没得天下 天刀伏龙凤雏没有了

刘备“伏龙、凤雏”兼得为何没得天下文/神龙跨三江在三国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可见,伏龙者,就是被称为“卧龙先生”的诸葛亮,被皇叔刘备三顾草庐聘请出山;凤雏者,名士庞得公之侄庞统是也,初荐于孙权,孙权嫌

古北水镇 古北水镇住宿价格表

4月清明小长假,大头推荐了一个密云的好地方——古北水镇,位于密云古北口镇司马台村。这是个典型的北方的古村落,背靠司马台长城,坐拥鸳鸯湖水库,开发商比照江南水乡对3个自然古村落进行了深度开发,所以,走在水镇,总有种身处乌镇的错觉。从

声明:《扼太行者得天下 太行水镇》为网友喜新厌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