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及其思想研究与《道德经》现代文翻译(学术理论版)

《道德经》无疑是一本奇书,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笔者作为一个爱好学哲学的人对她简直是爱不释手。其作者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

在本文将谈一谈笔者对老子思想的认识、小小的总结,还有《道德经》的现代语言翻译版。

主标题当是个人感情,不必认真的,笔者作为一个年轻人,才疏学浅,说出这样话,很难让人信服吧?但也别轻视年轻人的想法,有时候说不定是正确的呢。开篇之前先谈一谈我个人读《道德经》的感觉,解释一些笔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情的其中一点原因。看一些哲学家的作品,我往往总觉得自己是置身事外,那是他的世界,那是他的自圆其说,当然我可以感受他的人生意义,感受他给我们描述的世界,这当然不失为一种阅读的意义,但有时挺累的,感觉那样还不如看电影和玩电子游戏等等,更能感受和体会更多与自己不同的人生价值和意义,现代的科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所带来的物质精神产品等等早就带给我们更多这样的机会,已经可以替代某些书籍的价值。而老子的哲学,虽然看上去是有点“夸张”,但总能让我有同感,有很多共鸣,能帮助自己去寻找人生意义,粗线条的大方向上的可以找到,细一点的,具体的,《道德经》也能指导我去寻找。我刚开始读的时候并没有仔细总结过原因,只是有那种感觉,没有上升到理论的程度,现在反思一下,发现这其中一个密码,在于我们中国人,多多少少有一点《道德经》的因子。我们的行为和观念,很多都能在《道德经》里面找到解释和源头性的价值;我们的语言,很多都是(不知不觉)在《道德经》的语境下发展和进行的。例如我们的很多成语,都是来自《道德经》原文及其以相辅相成哲学为核心的思想。为什么日本和我们打仗的时候,日方基本上拿不出一个经典的战略战术思想来?拿不出一个精彩的战例来?难道说日本的军事家没有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显然不是!正是因为它没有我们有着优秀而丰富的传统文化因子,也因此日本文化的主体不能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相提并论的,在大气候下,加上那些日本的军事家没有充分学习到中华的智慧,那他们不能和中国的军事家相媲美,是自然而然的了。

而我所说的“夸张”,那是因为确实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全部领悟《道德经》,并不是指真的夸张,我估计了过一个人能够领悟到40%的《道德经》,再在40%的领悟上能实践到50%就很不错了,而要不断进步就需要不断实践和领悟,而笔者本人只是刚入门而已。我发现这位老子骑青牛的老爷子饱含智慧,却是非常“老实”的,虽然他不只是哲学家,当他作为一位哲学家的时候,他没有那种哲学家的私心。哲学家的私心是什么?很多哲学家表达自己的学问时故弄玄虚,把简单的概念复杂化,这还不够,如果他是因为他的理论学付出太多汗水而不希望大家能够太容易领悟,那可能还无可厚非,但大多数哲学家都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局限性,都希望读者把他们的理论放到足够高的位置,而他们也尽量地自圆其说,留给读者的,也就仅仅属于他的自圆其说之内,让你越陷越深,而不会提醒你,他的理论之外,其实还有东西,因为他们担心那样会降低他的权威。我把这种观念称为哲学家的私心。而骑青牛老爷子一开篇就明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明确地表明语言能力的局限性和人类思维的局限性,也等于承认他自己的局限性,他一开始就留给读者空间,你要知道他的理论之外,还有东西,而他在做什么,也清楚地告诉读者,他只是尽量用语言神似地把“道”描述出来,给我们留下了《道德经》,不过,显然古文是比现代文更难表达哲学道理的。其实笔者发现,中国的文化,其实总是那样的实在,可以一脉相承到《易经》。

而研究《道德经》似乎给我们不小的压力,因为道之大,人之渺小,马上可以感觉到,但其实,压力往往可以促进我们人的进步,人总需要有压力的,因为道之大,道之无所不能,有如上帝般,人也要仿效之,就要不断地按照规律去发展,总设计师说过:“发展就是硬道理”嘛,在这个压力之下,我们不要惧怕,因为道能够宏大,是因为她不怕压力,放低过多的要求,我们难道因为压力就气馁了吗,服气了吗?肯定不可以的。而学习道德经的最基本目的是什么呢?不是要自己迷失其中,而是增加我们处世的智慧,增加信心减少烦恼,因为当我们明白了一些的规律,自然就会少很多烦恼,因为烦恼的带来,往往是因为对规律看不清晰,就容易怪责别人,怪责自己,伤害自己自信心。而懂得了一些基本的道理和规律,将带给我们自己的更多的自信心,让我们自信且能自持,不断去开拓自己的生活,去帮助自己帮助别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觉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让自己不断进步,追求是无止境的,成功也是无止境的。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是有那么一点基本的精神,就会朝着自己人生价值的不断实现和超越上,找到基本方向。笔者认为人生的成功,不一定在于金钱和权力上的成功,毕竟这个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如果一些人是坚持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等,即使他们可能获得一定的金钱权利,但他们并不能真的实现更高的,在人生意义上的成功,而金钱权力资质也差一点的人,像笔者这类,如果能够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有效的方式方法,那么,虽然可能金钱权力不多,但却能更容易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成功,就是慢慢向着越来越高的平衡的、高度的、动态的不同层次的成功努力,虽不容易,但这是笔者的豪言,有同感的人共勉吧。笔者自认为是道家理论的入门者,是入门级的专业人士,有什么疑惑或者问题,可以在回贴提出,我会回答你的。

目录

一、老子思想研究

(一)老子与《易经》

(二)老子思想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三)老子的为人类服务理论

(四)老子的阴柔理论

(五)老子的顺其自然理论

二、重视领悟的学习方式

三、笔者的个人世界观

四、为什么说是理论版

五、《道德经》现代文翻译

一、老子思想研究

(一)老子与易经

《史记》中记述了一个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孔子当时已经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声誉,带了很多学生。孔子还当盛年,他见老子执弟子之礼。孔子毕恭毕敬地双足并存,双手拱着向老子鞠躬敬礼。老子回礼后,允许孔子坐下来谈。孔子说:“先生是道德的化身,先生是学问的渊薮,先生是活的史书,先生……”老子打断孔子的“礼貌语言”说:“你有什么问题?请说吧!”孔子说:“丘孤陋寡闻,想向先生求教历代礼乐制度方面的问题,请先生不吝赐教!”老子哈哈大笑:“什么不好学?你学这玩意干什么!礼这个玩意儿是个虚假、浮浅、表面的东西。人类在一步一步地堕落,从道堕落到德,从德堕落到仁,从仁堕落到义,从义堕落到礼。到了这个礼,已经是忠实诚信越来越少,越来越虚假,越来越浮浅,越来越表面了。什么礼呀礼的,这种假惺惺的表面文明,恕我直言,简直就是社会祸乱的开始。”从那次以后,孔子惊叹于老子学问的博大精深,曾经对弟子说过:“我虽然不赞成老先生的高见,但老先生真如一条深远莫测、见首不见尾的龙啊!”

而孔子的学问当时可谓是在绝大多数读书人里面是最高的,缘何不如老子,不能理解老子,后来孔子找到了原因,是《易经》的奥秘。老子当时是周朝守藏室的人,接触过《易经》和相关的资料,而孔子当时没有得到《易经》智能的启示,这是他学问上不如老子的重要原因。后来孔子发奋学习,历史资料也清楚地记载他的努力程度。孔子五十岁后学《易经》的时候,竟然将《易经》竹简的绳子弄断三次之多。孔子之前只是研究“人道”,没有“天道”的概念,研究《易经》之后,才出现有关“天道”的语录,加上他的早期的地位已经很显赫的弟子没有掌握多少《易经》等等原因,《论语》中没有多少记录,而主要是孔子没有接触《易经》前的语录,而《易传》,就有大量孔子读易的心得。而老子,比孔子早得多洞悉天道,在当时,自然学问要高于孔子了。

《易经》是什么?易经,是一个变化的系统。《易传》里面的话:“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不见可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以尽其言。”这些都是收录孔子的话,可见圣人在《易经》中设立卦象,是为了将文字无法说尽的意思用图像来表示,给大家领悟,也给了大家很大的发挥空间,形成更丰富的广义易学文化,而这些卦象,表示了深刻的哲学原理,有着丰富的思想在内。《易经》的作者也是意识到道理难以言尽,因此做了卦画用以丰富思想,留给读者空间,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和易经的这一点有异曲同工之妙。《易经》,“易”就是“变化”,易经是一个变化的系统,整个系统本身渗透着“道”。易经这个变化系统讲的就是变化,强调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绝对性,这是“易”的思想,同时,易经还有一个思想就是“不易”,这表明虽然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即《易经》作为一个理论系统,它里面的原理、所展示的运动规律等等,这些,具有不变性,有些是永恒不变的,有的具有一定时期的不变性。例如:一阴一阳,一分为二的规律,相辅相成的规律、辩证联系统一的规律、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规律是不变的。而《道德经》中的基本哲学原理和易经是相一致的,而老子更进一步运用易经的哲学,丰富了文字上的思想。凡事不能走极端,极端就是错误,这是易经的哲学,而老子的哲学都是相对的哲学,没有绝对化的,因为他懂得《易经》的哲学,他教导我们要重新审视容易忽略和轻视的事情,例如“无为”、“无知”、“无欲”、“能婴儿”,“不为天下先”,还有人要懂得处下等等,不要忽视这些,这对身心容易失衡的现代人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但也不能绝对化地追求这些。例如当我们处于过分繁杂的状态下,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觉得适合的话,不如放下一些杂念,减少多余的事情,清静一下,理清楚自己的头绪,然后再投入事情当中;心情很烦很差,不如调整到相对有点童真的状态,调整状态;我们很多时候心理不平衡,是因为过分猎奇的心理,就是欲望太多,虽然想象力是人类发展的原因之一,但在某些方面太丰富了也不好,当猎奇心理过分的时候欲望控制我们去追求一些东西,一些发挥想象力主观认为很好的东西,但一旦得到了我们的愿望,又觉得不过如此,甚至不值得,觉得后悔,那为什么不能事先预防不去做呢?我们要懂得相对的“无欲”。对于知识态度,是不是知识越多越好呢?笔者非常重视学习知识,但同时还重视和强调领悟,知识是领悟的基础,学知识显然重要,但笔者觉得如果一个人知识太多了未必就好,除非能把握得很好,否则可能会徒增不必要的多余的烦恼,反而失去学知识的意义,老子告诉我们做人要相对的“无知”,就是不要太多引起一些似有非有欲望的烦恼的知识;再例如,我们要懂得处下,低姿态做人,这是为什么?我们人类的生存,是社会的服务给了我们很多的条件,是大自然给了我们空气,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等等条件,社会和大自然都是为我们人类服务的,社会和大自然能够这样低姿态,我们人为什么不懂得去学习这种精神呢?我们要懂得处下,对于大自然和社会要处于服务的地位,才是平衡的,否则就是失衡,失衡就会伤害自己,伤害别人,伤害社会,伤害大自然,但应该表现自己的时候,应该积极做事情的时候,就不能太低调,有一句话说的好,“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为天下先”,也是相对的,这是不与万物争强,不和已经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大环境争强的意思,如果是绝对的,那么老子就不会让自己成为道祖了。我们做人首先要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别人,自己都没有做好自己,那么,怎么去和别人博弈呢?不敢天下先,是不敢轻易为天下先,因为很多事情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大环境在影响我们的时候,影响到我们不可控制的时候,我们即使有很好的想法和主张,也未必能够真的改变什么,那么就要选择更安全的办法,想办法把自己的工作完善,通过其他的方式去表达。以前发现日心说的哥白尼,就是不懂得不要为天下先,所以丧掉了性命。在今天文明的环境里,如此野蛮的事情发生的概率降低了很多,我们是有更多的为天下先的机会的。无为”、“无知”、“无欲”、“能婴儿” 、“不为天下先”等等这些,都是暂时的状态,都是相对的阶段,如果我们只懂得“清静无为”、“无知”、“无欲”、“能婴儿” 、“不为天下先”,而摒弃后天的努力和发展,那么怎样能够领悟到最高的道呢?做不到了,也许会离道更远了呢,人类今天物质和精神的繁荣,正是道之大的一个体现。但如果连“无为”、“无知”、“能婴儿”都做不到,也是另外一个极端。但确实应该摒弃的,远离了道的,当然要懂得放下,才是成熟的人,有一个基本的精神的人,能够自持的人才是成熟的人。懂得动态平衡地回归本源,再发展,再回归本源,这是动态平衡辩证的过程,否则的话就会有失平衡。

周易太极图,虽然出现得比《道德经》要晚,不过也体现了《易经》的哲学,周易太极图的两面,阴中带阳,阳中带阴,表明世上没有纯净的完美的事物,但是每一面要么是属阴,要么属阳,没有阴阳参半的情况,这里的属“阴”或者属“阳”就是事物本质的体现。这表明任何事物都必然有本质,而事物的本质,往往具有一定时期内的不变性。阴中带阳,阳中带阴,并且辩证统一,这体现了,本质属阳的事物中包含着阴的因素,本质属阴的事物中包含了阳的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本质会转化,阳会转化为阴,阴会转化为阳。老子有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里面包含了福,福里面包含了祸,成功里面包含了失败,失败里面包含了成功,在一定条件下,福将转化为祸,祸将转化为福,胜利将转化为失败,失败将转化为胜利。当你成功的时候,就应该防止走向失败的条件的出现,当你失败的时候,就应该实现可以成功的条件,走向成功。所以笔者也据此为凭,反对宿命论,没有绝对的好命,也没有绝对的坏命,所谓好的命的人,没有好的作为,一样会转化为坏命,而所谓命不好的人,只要个人能有好的作为,一样会转化为好的命。《易经》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富有哲理的经文表示的一个意思是这个世界不是小孩子游戏,天地造化不是儿戏,宿命论之类的是极端的,事情极端就是错误。所以,算命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玩玩可以,当真就不好了。因为这是唯心主义的宿命论,是错误的。还有唯物主义的机械宿命论,或者说是科学宿命论,很容易驳倒。我们知道,人和动物的区别的重要的地方在于对智能的态度不同。人是能够有用智能和发展智能的“自觉性”,动物对待智能是被动的,没有这样的自觉性,虽然动物也有一点,但本质还是被动的。而人是更加重视智能,明白智能的特殊意义,人有着对智能在某些追求上的自觉,而动物是没有的。人重视智能,自觉发展智能,进而到爱智能,从而产生哲学,从简单的层面看,哲学就是“爱智慧”嘛。而这种自觉性,也让我们能主动地应用智能,施予我们的影响,成为事物发展的一个原因。这是我们直接的感受,而我们的知识,就是人的直接的感受,引用一下毛主席《实践论》里面的语句:“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那么,用我们的知识,不能对证明科学宿命论有任何帮助,因为我们的知识告诉我们,我们是自觉地在应用智能,我们有自觉性,我们的自觉性和自主性,能够对事物发展施予影响,成为其发展的其中一个原因。科学宿命论,根本就不能算是哲学,只是一种糊涂的一厢情愿,一种糊涂的信仰。而且,根本无法证明,因为,我们首先就不可能具备证明它正确的知识。它是否成立,人类只能是说不清道不明,而既然不能证明它成立,不能认为它成立。无论是违心还是唯物,只要是宿命论,都违反了中国的经典《易经》和《道德经》的精神。题外说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道教的豪言,不是妄言,而是一句真理。

(二)老子思想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道德经》内容丰富,道家理论体系化是笔者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但笔者发现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把握得不好,会误导别人的。先从《道德经》说起,哲学的规律、宇宙演化的规律、政冶生活的规律、日常生活的规律、道家精神等等,都是《道德经》的内容。现在从哲学角度说开去。外国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理论上虽然非常伟大,是西方哲学的巅峰,是一个开放性的发展性的体系。但放到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没有辩证唯物主义者会认为它先进得可以代替中国传统文化的。其实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放到中国文化来比照,可以说是只属于“德”的那部分,“德”是“道”在万物的表面落实,或者说是属于“理”的那部分,只是研究成果的资质不同,“理”其实是“德”的进一步发展。“理”这观念的首先提出,可以认为是三国时的王弼。王弼注《易经》:“物无妄然,必有其理”。辩证唯物主义也是发现规律,使用规律,这种“规律”,就基本等同于“理”,王弼在《易经》原有的“道”之外,提出了“理”这个概念。“道”不是由人走出来的,人还不够资格,但“理”却是可以由人走出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是把“理”发挥到了极致,在理论的角度是非常伟大的理论,对各行各业都有它的指导价值的,但是其唯一缺陷在于把自然律令过度用于人类社会了。毛主席用他特有的方式总结的“造反有理”四个字,就是因为知道了这个缺陷的原因,并且主席用他特有的方法领导了一场运动来明确这个理论本身的缺陷和需要发展的客观事实,让中国民众开始独立思考,开动脑筋发展社会主义这个先进的制度,同时捍卫社会主义这个先进的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基础,但是,该运动的本身虽然是对的,效果先不说,但放到今天来看,当时某些人的手段太过分了,也造成当时10年动乱,今后来说,心理正常的人都不可能希望看到这样过分的方式去达到任何目的的,不可能希望再那样折腾了,这因为折腾是达不到目的的。不过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终身的做法,这一点起码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他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虽然他很多方式是过激了,不少方向错了。

老子的哲学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某些方面高出是一筹的,除了道学,还有对待矛盾的态度。《道德经》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乃(相对于“二”而言)整体,二乃矛盾,再加上一个因素“联系”,成“三”,也就是矛盾之间可以有多种的联系方式,矛盾加上一个联系,二变成三,不到三则站不稳,有三则能立,能站稳,可以构成世界的万事万物了。这句话是非常高明了,试问古今中外,有哪位哲学家的那句话能够达到这句话的水平?能如此简练但高度概括地事物发展的基本形式,并且展示矛盾的统一是通过“联系”,因为仅有矛盾差别构不成世界,必须还加上统一。什么是矛盾?在本质上有差别的相对存在,就是矛盾。矛盾是一种客观存在,而矛盾通过各种形式的联系统一起来了,而解决矛盾的方式,绝对不只是有斗争一种,而斗争其实往往是不好的,这是老子非常高明的地方,因为矛盾是客观形成了,人为加入太多主观干扰,显然是不明智的,斗争这种硬邦邦的做法只能是很特定的情况下才能合理并且取得成功的,老子有言:“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这就是对矛盾处理方法的一个明智的说法了,硬邦邦的感情用事,破坏性的手段不是处理矛盾的好方法,柔软建设性才是处理矛盾的好方向,当然,本质是柔软性的手段可以带有斗争的色彩,但本质上还是软的,而不是硬的,这是经常可以看到的。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暂时不深入谈论,这里只是想说明的是老子的哲学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要高明,而中外在任何领域,如果是处于同等地位的人,往往是中国人要比外国的高明一点的。例如老子比马克思高明,毛主席比列宁高明,林彪比拿破仑高明,邓小平比赫鲁晓夫高明等等。不知道有没有和我有同样发现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非精确科学非常发达,而西方也有非精确科学,但相比之下,西方的精确科学比我们发达。什么是非精确科学呢?先说说什么是精确科学。生物、物理、化学、医学等等,都是精确科学,现在的自然科学可以说是一门精确科学,这精确科学的意思是(目前)对大多数人,都可理解,并且使用方面具有一定的精确性,例如什么病用什么药,用什么方法去治疗,正确的话,甚至会有一个较为肯定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在目前,很多人都能理解得到,用语言也较好地能表达出来。而传统的玄学,很多方面可能对于某些高人,他在使用上是具有精确性的,但对于很多的人,由于社会、政治等原因,没有得到充分的体验和学习的机会,它又是不精确的,当然,很多学问未必真的适合推向全社会,或者说照着传统的语境和方式直接推向社会,这个话题有待深入讨论研究。当然,这个精确和不精确都是相对的,事实上并没有绝对精确的理论。而老子的理论不但在精确科学方面有指导意义,和非精确科学方面也有指导意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实也是,但是方向是偏向了精确科学,是精确科学的基础工具。

从哲学家的角度看,老子是唯物主义者,道,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她不是观念的产物,而是客观存在。在老子的哲学里面,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而观念、意识等等,则是第二性的。同时,老子也是无神论者,这个源自西方的无神论的本意是反对人格化的神,而反对人格化的神,反对人格化的神有像人一样级别的理性和意志,这是它本来的宗旨。笔者认为神的境界不是用人格可以比照的,虽然我们研究的时候可以把神人格化以方便研究,这是必要的,但不能把人格化的神当成是神本身。西方的上帝,笔者认为,其实也就是道了,上帝,就是道德经里面的道,西方的高人能体会到上帝的存在,他们很厉害,但是其实和老子比,还是有差距的,因为他们把上帝人格化了,并且不再进一步领悟得更深,他们没有体会到其实对有上帝更高的定义,就是道。其实老子在领悟道的时候,他是一位高人,智商500^_^,他充分践行了道,他也成了道的一部分,老子,也是道。老子,其实也就是中国的上帝也,而老子是不为天下先的,他不会自称上帝的,是由我们肯定他的地位的,就像选举一样嘛。笔者相信最高的道,需要教化人类的时候,化身为神,他要滋润万物,也就化身为道了,佛祖,也是道。上帝,老子,和佛祖,根本都是道和道的化身了。笔者非道教人士,非任何宗教人士,笔者还没有那个打算,笔者不是来传教的,只是发表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和研究成果了,要知道道家和道教的区别,这不会违反天涯的版规吧?笔者相信上帝,但觉得没兴趣加入基督,因为《圣经》对基督教有极大的影响,对西方文化有很大影响,受她的影响,西方文化往往是发扬光大一面而忽略另外一面,例如认为意识优于身体,逻辑优于直觉,收益大于贡献等等,甚至认为男性优于女性,强调男性价值而贬低女性价值,在西方,上帝一般是被人格化成男性的形象嘛,而这个上帝创造世界创造人类,是不需要女性帮助就可以完成的。这影响西方形成一个直线的文化形态,同时也是西方文化的一个不足,虽然西方人崇拜上帝,崇拜创造的那一半,而忽略另一半,或者征服另一半,这种片面的、一统的方法在精确科学、技术和利益方面带来很多成功,但到了现在,其文化生命力将会逐渐下降,他们需要向我们中国人学习,当然,我们中国人也应该向西方学习。崇拜上帝没错,但人格化的话,似乎失诸平衡了。上帝无所不能,人也要模仿之,不断发展,这是对的,但必须按照规律去做,能够自持,才是成熟的人。道也是无所不能的,我们人也可以追求自己的不断进步,能力的不断提升,模仿道的特点,不断发展人类的进步事业和自己的进步事业,但提升的能力必须用于服务社会服务人类,或者帮助他人娱乐他人,或者说在自己的生活中有用途,否则的话,就是多余的能力,反而不利于自身发展,这又违反了道的相对的无为精神,因为道同时是服务和阴柔的,后面将讨论这一点。

(三)老子的为人类服务理论

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这就是对道的一个比喻,老子告诉我们要依道而行,并且告诉我们,原来水是很接近“道”的,水是激活万物,利于万物发展而且不带着贪念和万物争强。我们人要依道而行,有这样的世界观,则要做一个积极向善的人,笔者换成了现代的我们熟悉的语言,就是人应该以为“他的另一半”服务为人生的根本宗旨,以为这个世界为人类为社会做出积极的有进步意义影响贡献为人生的根本价值和意义,为人民贡献或者带给他人快乐作为我们人生的根本价值和意义。每个人的“另一半”是指从任何人的视觉下,这个人的“另一半”,它指的是对一个人而言,他应该服务的对象最宏观的概括,是这个人之外的整个世界的大部分事物,从微观上看,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可以是抽象的事物、理论等等。前面说过了,老子的哲学都是相对的概念,我们也懂得不能太绝对化,我们不能认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肯定有很多不是,但大部分都是,我们要警惕敌对,正面客观的各种方法有效保护自己。而且,人也不可能绝对无私,但起码做到不带着贪念去生活。例如如果一个人不能保持一个客观正面的心态去生活,就会害己害人,也是不能很好地为“他的另一半服务”的,所以人不可能绝对不自私,有时自私一下是为了保持正面客观的生活态度。每个人不去伤害别人,带着一颗善心,为别人、为世界、为人类、外界做出贡献越大,带给他人收益或快乐越大,那么,他必然收益越大,这也是辩证法的体现。例如人们常说娱乐圈的明星赚钱容易,其实他们的工作带给了别人欢乐,自然就得到更多了。当然,贡献世界还有带给别人收益和快乐这种做法的根本目的就是做法本身,并不是为了自己得到更多的收获,自己得到与否,顺其自然即可,而且这个世界的规律是曲线的形态,你今天付出了,不代表明天就马上收获,可能是几天之后,或者几年之后。为世界服务,为人类服务,这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精神了,笔者认为,一个人虽然能力有大小,能够有这点精神,马上找到了让自己不断进步的正确的路径,让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在各种条件下积极地找寻人生价值和意义,不断努力进步上面,就找到了一个最基本的入门方向了。

(四)老子的阴柔理论

在《道德经》里,“柔”和“弱”,都是正面被肯定的概念,是“处上”的,而“刚强”、“坚”、“强”这些,则和前面的“柔”“弱”不同,是反面的被批判的概念,是“处下”的,这体现了另外一个重要的道德经的理论:阴柔。笔者认为服务的精神和阴柔的理论,就像两个有交集但不同心的圆,它们构成了道家理论的最基础的部分,两者都有一点点天人合一的意味,笔者认为这个世界的本质是善,而不是恶,当然这种善不是一种道德化的意思,而是在各种规律下实现的,是按规律形成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得以实现的,这个世界提供各种事物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服务,世界归根到底是明亮的而不是黑暗,道是最高的原则,但是它是阴柔曲折的,因此是黯淡的色彩,虽然本质是明亮的,天地必须要阴柔才能真正平衡,才能真正实现大善。而我们人,越高水平的阴柔,就越成功,但可能烦恼反而越多,这是笔者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的一些成功人士分析估计的,笔者其实只是一个在80后偏中间的年轻人,也许思想有点早熟吧,早熟未必是坏事也未必是好事,但和有经验的人相比,笔者的实践经验并不算多。笔者认为,我们要有服务的精神,但客观现实是,我们经常需要以阴柔为手段,当然可以不用的时候当然不用了,例如我们可以直接帮到别人的时候。阴柔是一种逼不得已的手段,是形式的东西,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而服务往往才是实质,才是目的,服务不到位,帮不到别人,阴柔是没用的,这是按规律办事的体现,按规律办事就是老子思想中“无为”的体现。

阴柔简单来说就是非直线,曲折柔软,和谐,不带贪念。那么阴柔的意义在哪里?我看基本的有如下几点:

1、人做事情心灵上往往喜欢尽兴,例如做一件事情参加一项活动之前希望能够尽兴而归。不同的人对尽兴的定义不同,有的人是接近厌倦了,才是尽兴,有的是消除了压抑的感觉,体验到了,就是尽兴了,而不要做到厌倦为止。而前一种尽兴往往是因为超量了,才知道“尽”,才感到这件事这个阶段到这里暂时够了,其实是超了一点的量,这就有可能成为带给我们一种激发以后更多潜力的方法,因为对一件事情尽兴了,有一个暂时的成果了,就可能是暂时放到一边去了,更有动力去进行更多的事情了,就激发更大的潜力。从这个角度看,尽兴有时候是需要了,例如工作辛苦奋斗之后,通过尽兴地娱乐一下,动静结合,那么带给第二天更多的工作动力,更有利于激发工作方面的潜力。笔者认为其实不少休闲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在适合的时候尽兴地享受一下乐趣。当然不同追求的人,欣赏水平不同的人,尽兴的方式和需要都不一样,有的人觉得够了,可能相同情况下有的觉得不够的。但涉及到人际交往的事情,涉及到和别人相处、合作的事情,我们往往不能用自己的尽兴去要求别人配合我们,那对别人是一个贪念,我们常常需要懂得阴柔的方式做人,用更高的水平的方法是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一条直线式的,一冲到底,而是懂得迂回曲折,懂得收敛,懂得留有余地,懂得事情是由一个一个不“尽兴”组合而成的,其实那才是真的能让自己尽兴。不要感情用事,当感情并不能真的帮助我们做好事情,事情实在不是在我们力所能及范围内的时候,那就应该懂得收敛自己的欲望。阴柔要求我们懂得隐忍,往往是更高水平的要求,用更高水平的方法帮助自己实现更高层次的心灵上的“尽兴”。而就是说,有时候不尽兴,才是真正的尽兴,甚至不断磨练自己,才能不断进步。前面说到,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的手段让人们满足各种欲望,但是不能迷失其中,例如一些沉迷网络的,有网瘾的青少年,应该学学阴柔的哲学了。网络总得而言,大大推动了中国各方面的进步,还可以推动具体一个人的进步,网络就像一个社会一样,一些问题还得用道学再深入研究,但网瘾就是不可取的了。

2、每个人都有恶的那一面,当一个人恶的那一面出现的时候,就会要求一个不符合正义原则的结果,人会错觉非得那样做,那样的结果出现了,自己心灵上才能够得到满足,这是自己知道那样做不对,但是忍受不了,或者是错觉为恶可以让自己得到更多,那是一种错觉或者说目光短浅,肯定是失败的,还有没那么算的话,就是莫名觉得非得为恶,才能让自己满意,否则的话,甚至生活动力都减少的情况,那也是一种错觉,其实还有很多复杂的类型,人为恶是有很多形式的,承认恶在人性里面是客观存在的,做人懂得阴柔,就要懂得化大恶为小恶,知道人性有恶的那一面,而不追求大的结果,而是在博弈中寻找平衡,而不是只懂得在起始和成果两端找平衡,重点往往不在成果,甚至有些事情根本不必非得要求明确的结果。做人阴柔,就是懂得分散人性的恶,做一个有正面客观生活态度的善良的人,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得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正面客观的生活态度自觉寻找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3、人要懂得吃亏,这是一种阴柔的哲学,听起来可能不少人会不习惯这种讲法。其实我们人类的进步,往往就是在一个个不习惯中形成的,以前人们常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是习惯的说法,忽然有一个人论证出地球其实是以太阳为中心的,那么在当时,这种说法普遍来说是不习惯的,不是那种习惯的说法,而两种中,不习惯的,才是正确的。人类的理论发展,就是不习惯的观念代替习惯的观念的过程。我们做事情也是,我们每天都可能面对习惯的还有不习惯的事情,那么,可能习惯的那种是对的,也可能不习惯的那种才是对的。吃亏就是可能听起来不习惯的做法,但很多情况下是正确的。前面说到了,大自然提供空气给我们呼吸,提供空间给我们生存,提供各种条件养育我们,大自然没有计较自己吃亏,我们做人呢,属于大自然的一份子,是不是也应该学学这种方式和精神呢?是不是对大自然应该有感恩的心态呢?我觉得是需要的。不要硬梆梆地做人,不要泛道德,要柔软像水一样,肯吃亏,当然不是实质性伤害自己,不是吃大亏,而常常是为了更高的追求,不计较偶然的,细小的,不涉及实质的小亏,这是一种智慧。

4、老子有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前面说了,对待矛盾的方式不能只有斗争,还有其他的很多方式,而且其他的方式往往更好更理想。能建设则建设,能柔软则柔软,对待好的原则原则就应该是“硬”,逼不得已,才有破坏,才有硬手段,但是不能走极端,破坏也不能破坏至尽,应该能够给予对方给予打击的对象留多少后路,就留多少后路。

有人可能问,如果别人是恶意针对我们的,我们讲究柔,怎么行?笔者认为,对于敌人,我们应该是冷,而不是狠,这才是阴柔的哲学。我们可以最冷,就带上了硬的色彩,是自己内心要冷,而不是外露出来,有时候要有时候不要外露。但不可以最狠,因为狠,就违反了道家精神,因为带着贪念了,也是不成熟的体现。对于坏人,我们干预他们确实不适合的话,那么就冷眼旁观,我们要对付敌人的时候,要对敌人冷,同时对自己也要冷,对自己的冷的意思就是不要因为仇恨而对别人做出过分的事情,对别人冷就是不要被敌人的糖衣炮弹击中,还有阴谋诡计、恶意攻击等等伤害了,我们对自己冷,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保护更多的人,甚至敌人,都有可能我们去保护他,因为条件允许的时候,可以留给敌人后路,条件允许的话,建设性的事情,就要做。为什么要这样呢?笔者认为,人是生活的主体,这就是人的全部内容的,其他的,都首先是引申出去的,第二位的东西。其他的方面都是第二位的,例如经济、权利、地位、社会关系等等,都是第二位的。第一位人作为生活的主体,自然比第二位要重要。而一个人的作为,往往受到错误的观念影响,太多的因素影响了人,那么,我们把事情怪责到人头上,往往是错误的,往往应该怪责的可能是错误的观念,这是对事不对人的智慧。而虽然说,就如周易太极图那样,阴中带阳,阳中带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境界低的人,喜欢和别人片面比较,以为别人得到一定比自己多而贡献比自己少,而对于得到比别人多的人,不管做什么,应该首先比别人看的更开,更柔软更有宽容度。我们对待人,首先得从这样的人性人道的角度去对待,这是最基础的角度,否则的话,就谈不上神性嘛。

(五)老子的顺其自然理论

这先从老子的一句惊世骇俗的话说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是争议很大的一句话,有的翻译为“天地是无所谓仁爱的,任由万物自生自灭”,有的甚至认为天地是冷酷无情的。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在老子的思想里面,单一个“仁”,其实是一种堕落后的概念,而不是一个褒义词,而《道德经》除了这一句,没有再单独提出过“仁”这个概念,而后面的“善仁”、“上仁”,一种符合“道”的仁义,才是老子提倡的。儒家彰显礼而形成的所谓仁义道德,不少方面其实是一个“花架子”的东西,我们知道,任何事情,没有实质,没有实际效果,意义就不大,举一个简单例子,就像吃饭,无论和谁吃吃什么,连健康卫生都做不到,都保障不了,那就失去了吃饭的实质意义。例如不用公筷的餐厅,再例如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筷子这些,其实都是带有毒性,就不能经常使用。那么,“天地不仁”的意思,也就容易解决了,原来是“天地没有虚伪浮浅的仁义道德”的意思,天地是相对的顺其自然的意思,再继续下去,经过中山大学梁锐在他的文章<《老子》中“刍狗”辨析>的考证论证,“刍狗”其实是“刍豢”,即是牛羊猪等牲畜,笔者有转载过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对比笔者的文章,它反映了中文系的人思维和研究方法和学哲学人的不同,当然笔者的才华总的而言不能和他比。那么此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天地没有虚伪的仁义道德,它对待万物就像人类对待牛羊猪狗等牲畜一样,人类对待畜生,符合我们实质性要求的就疼爱,天地的境界高于人,但也类似,不论是什么,符合天地的要求,即是符合道的事物天地才会对其爱戴,而不是故意讨好的就爱戴。这种没有虚伪的仁义道德,没有预设多余的前提,其实就是顺其自然的思想之一了,对于人,自己自然就觉得应该怎样去做,有根有据地,自然而然就选择做一个有境界的人,所谓的道德要求根本就是自然而然做出的,而这个基本要求是,有根有据。而不是按照某种形式去要求自己的而没有实质。顺其自然,并不是说随随便便,没心没肺,那不是真的自然,我们要自然,但还要看我们的自然,是不是能够符合道,道是基本的前提。任何是事情都是在一定的条件和前提下才得以出现的,没有不需要前提而存在的事情,顺其自然也是一样的。就像我们不可能头发不打理就出去交际、工作一样,那种自然,不是真的自然。

其实老子的《道德经》,很多篇幅都是告诉我们不应该带着贪念去生活的“无为”哲学,不要带着贪念去要求别人,这就是顺其自然的一个体现。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去找寻自身生命价值和意义,发展自身的“神性”。笔者认为人的境界就是这样,你到了一层境界之中,你理解不了高层次的事物,但当你打破了当前的层次,就进入更高层次的一个境界,而再继续打破超越,自身的境界将不断提高,人也逐渐向神的境界靠近。但是神的境界是超出人的智慧极限的,人并不能真正充分体会,笔者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领略到神的境界,那么,他的本质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经不是人,而是神了,这就是成仙成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研究。笔者认为人不一定站多高,但一定要站得久,就是要让自己的层次不断提高不断进步,让自身的神性不断升华。而人生其实真的广泛意义上的成功,在于人生意义的不断寻找和实现,在于自身境界的不断超越和发展,在于向上帝的形象努力,即向道的无所不能发展,那么,相对的无为,就很多时候应该放弃对于名利、金钱过度的追求,除非真的可以帮到自己帮到别人的事情,否则就不要沉迷其中而做得太多,这就是顺其自然的道理,除了逼不得已,一般不要逆取,而要顺守。

规律是客观的,人是不能够控制很多的东西,例如依道而行,例如按照规律办事,规律是客观的,因为人没有能力没有资格创造规律,人不按照规律主动走,就会被规律拖着走,那么,人很多时候就是得面对事情,选择事情,而不是自己主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不是强加自己的意志到事情里面,不必感情用事,懂得收敛自己的贪欲,收敛自己的过分猎奇心理,这就是“无为”的体现了,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体现,自然,我们就能够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

没有虚伪的仁义道德,老子则有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的一面,下面这句话就体现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

杀之,孰敢?”正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生命很重要,很难得,剥夺别人生命的,累教不改的,感化不了的,罪大恶极的人,就是“为奇者”,老子推崇坚决杀之,当然,这句话是对国家刑罚而言的,而且是按照道的体系去发展的国家的要求,不是对个体的人的要求。同时,这肯定是相对的,任何人都是有尊严的,笔者前面也说到了,人是生活的主体,这是人的全部内容,而其他方面,都是引申出去的,是第二位的,第一位自然比第二位要重要。我们自己是自己生活的主体,而别人是别人生活的主体,我们对待自己和别人,首先要有这种人性人道角度上的立场。犯人也有尊严,但是他佩有多少尊严呢?我们需要分析,生命比尊严重要,如果剥夺了别人的生命的人,而且累教不改,感化不了,那么,他就不配有人的尊严了,就应该采取死刑的方法,为的是保护更多的生命。而前面说了,一个人的作为,往往受到错误的观念影响,太多的因素影响了人,一个人走向犯罪往往是因为观念之类第二位的东西影响的,那么,我们把事情怪责到人头上,就可能有失偏颇,对事不对人,是首先的态度。前面提到的,就如周易太极图那样,阴中带阳,阳中带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境界低的人,喜欢和别人对比,而不是和自己比,以为别人得到一定比自己多而贡献比自己少,而对于得到比别人多的人,不管做什么,应该首先比别人看的更开,更柔软更有宽容度。我们对待人,首先得从这样的人性人道的角度去对待,这是最基础的角度,否则的话,就谈不上神性嘛。同时,按照阴中带阳,阳中带阴,阴阳互相转化,其实每一个人都有神性,罪恶的人也必然有神性的因子,能够接触到道祖的教育的人,就一定可以激活神性,那么,能够痛改前非的话,就应该给予机会,给予尊严,前提和目的是能够保护更多的生命。这也是顺其自然,不是强加什么到任何人身上,包括犯罪的人。而懂得了没有虚伪的仁义道德,看事情就容易清楚,各种糖衣炮弹也迷惑不了自己,自己的缺点可以得以发现和不断改善,对自己不利的人、事、物能够警惕和保护好自己和相关的人、事、物。而笔者前面所说的冷并不是不宽容的意思,笔者认为当别人没有直接的主观的影响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的时候,即使是客观存在和造成,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可以说出来,可以提意见,为了生存和发展的意见,别人往往都是会理解的,别人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不知道自己客观地影响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我们有什么理由在这样的情况下去伤害别人的生活呢?大家都是人,有些东西是共通的嘛。笔者觉得如果别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笔者损失一些东西、制造一些伤害给笔者,只要我的伤口还能够有机会痊愈,那么我基本上可以损失给别人,因为别人是为了生存和发展嘛。但别人也不能太过分了,让我的伤口连愈合的机会都没有了,那我可能就要改变一下,做一些迫不得已的事情,例如避开,例如斗争,充分的警惕性是应该有的。如果别人不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主观去伤害你,那就是变态或者极端狭隘或者非常无知的,对于变态的狭隘物质的人,如果不是绝对有必要,也不能用极端手段的嘛,这是常识嘛,能建设则建设嘛,很少人会故意去搞破坏,去故意撕破和别人的关系的。其实我们人总是如果对一种事物有感情,那么就会有或多或少得捍卫和保护那个事物及和它相关的一些利益或者利益性的东西。一个人如果很爱自己,那么他会维护自己,甚至因为爱自己去伤害别人。但也要理解这样的人,别人只是爱自己嘛,从某种人道的层面看,他有什么错呢?笔者就是这样看的,不管怎样,如果别人赢了我或者成功地伤害我就是他有本事,他了不起,我甚至会欣赏他,笔者主张冷,是内心的清晰。

老子在第八十章构建的大同社会的蓝图,其实是必须按照《道德经》全部的要求实行了才能逐步实现的,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例如“小国寡民”,在社会主义制度出现后已经没必要了。老子希望人们能够形成一个个小的国家,大家处在一种事务稀少,富足简单,有大量时间进行精神文化生活,重视心灵层次的不断升华,而不必忙于战争、繁重的体力劳动等等杂事,人人觉悟非常高,没有犯罪,人人都珍惜生命,而且珍惜到连远方都不去,因为“车船三分险”嘛。笔者也认为,人是要珍惜生命的,人死了,即使变成了什么其他形态存在,但人的一些特有的感觉,例如性欲、食欲、冷热、酸甜苦辣的感觉就没机会再体验了,人的想像道一样的发展的机会就被剥夺了,所以要珍惜生命的机会,热爱和平,避免战争,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珍惜别人的生命。民众的觉悟很高,高的境界是自然而然地去践行,主动积极生产和发展,由于通力合作,每个人生活闲暇的时间也多,可以进行精神文化生活的时间多,一切都依照“道”,自然而然地发展下去。这怎样才能实现呢?笔者思考一下,发表一下肤浅的见解。由于人的贫乏和局限性,人必须依赖这个世界,人有对智能的自觉性,人主动认识世界和发展世界,这同时也是人的一个需要。要达到老子设想的社会,人首先要有足够强大的科技,在大自然中保护自己,和解决大部分问题,有机器为大家服务,保护大家,因而武器之类不必怎么使用,而且得有先进的制度和极丰富的物质,资本不再引诱人犯罪,而且人具有很高的觉悟,能够自觉劳动,不但如此,个人的知识是相当丰富的,治病之类的事情自己就可以或者通过机器帮助完成,而且全世界的文化进行了多层次的融合,从而实现文化大同,没有再交流的必要,有比互联网还先进的交流工具,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很好地交流。人类虽然有武器,但是不对内的,一般不必使用的,而是对付自然界的敌人和可能出现的敌意的外星人的。笔者相信,中国坚持社会主义,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繁荣中国传统文化,就有机会实现。君不见,虽然资本带给人类社会极大进步,但当今的贫穷的地方,世界上贫富有差距,恰恰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如果全球都是社会主义制度,计划经济,那么,现在的资源已经足够让所有人温饱,而且,生产力可以有更大的发挥。但目前资本主义国家也是相当的文明,制度虽然造成问题,但我们似乎没有战争的理由,现在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嘛,但我们有改变的理由,笔者相信完全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实现全球社会主义,也必然会是那样,而不能再重蹈覆辙,用以往武力的方式去实现,当民众觉悟很高的时候,自然能够自觉实现社会主义,实现老子的大同社会。笔者相信大同美好的社会将有机会实现,人类将一致对外,开发外星世界,对抗外星的敌人,为全宇宙做出人类的贡献。

而后面将会说到笔者的世界观,由于这个世界是混沌的世界,往往是复杂的因果链条在作用,虽然我们做事情应该积极,但我们做事情就应该懂得不要只认定一个结果,而往往应该有多种期望在里面,因为变化是绝对的,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像佛家说的缘分,一个期望我们有缘分的话,我们能抓住机会,那么就可以实现,如果没有缘分的话,抓住了也难以实现的,那么,我们做事情保持顺其自然的态度而不要过多期望,不要感情用事,因为事情的发展并不会因为我们过分的投入感情就可以改变很多的。

二、重视领悟的学习方式

前面说了人要相对“无知”,我们要重视领悟,其实还有原因。语言本身是一种不精确的工具,特别是古文,表达道理的能力实在不好,老子的哲学,通过语言这种方式表达出来,就已经发生偏差,再到我们这些学习者这里,又发生偏差,因此,偏差是无法避免的。而且经文中有些句子意思明显,基本无异议,但有的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发挥,对比一些资料就能发现这一点,因为有的句子有比较大的空间。但《道德经》的灵魂,我相信每个人的感受都是大同小异。现在举一个慧能的例子。

“慧能家境贫寒,三岁丧父,迁居南海。稍长,卖柴养母。因听人诵读《金刚经》有悟,决心学佛出家。慧能于公元67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学法。慧能初见弘忍,弘忍便问他﹕「你是那里人? 来这里求取什么 ?」慧能回答﹕「弟子世岭南人,来到这里不求其它,只求「作佛」。」弘忍听了仍随口说﹕「你世岭南人,哪里能「作佛」! 」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这才使弘忍微微吃惊。慧能的回答使弘忍不便回绝,就安排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慧能乐于从命,终日舂米,乾得欢快。当时弘忍的徒众有700人。在慧能入寺八个月之后,弘忍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语,这实际上是一场考试,他要选择继承人。但慧能没资格参加,因为他只是乾杂事的。神秀是众僧中的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时分,独自掌灯,在佛堂的南廊写下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清晨时,弘忍见到此偈后漠然不语,慧能闻声来到廊下,他要求也做一偈,得到许可,于是他高声念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使惹尘埃。」弘忍看到是慧能,就叫他退下,第二天弘忍把慧能给叫去,为慧能讲经又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交给他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

慧能当时打动弘忍大师让他学佛就是他对佛法的领悟,而当时慧能并没有精确理解佛学理论的文本本身,甚至,没有做过大量阅读佛学的理论文本的功夫,据说他不识字的吧?而且最后当上禅宗靠的也是对领悟高低的判断,也可见领悟对于这类学问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重视领悟。我们知道要依“道”而行,要积德行善,但是“道”,并不是那么简单,否则老子就不必撰写5000字来(近似)描述“道”及其应用了,而真正能够彻底领悟“道”,可能性很小,前面说过了,笔者估计,能够领悟到40%,就已经很不错了,再用到实践上,40%的领悟能够实践到50%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这离得道还是相差得太远。笔者这个帖子,也仅仅是入门而已,还远远不到40%。我们要不断努力学习和践行,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

再说说《道德经》,它的“道德”并不是伦理道德观念,虽然《道德经》的思想有相当部分都带有伦理道德的色彩。从简单的层面理解,“道”就是管理我们这个世界的最高法则;而“德”就是道在万物的表面落实,涉及到很多方面,是“道”的具体运用。《道德经》包括九九八十一章,前36章是道经,后45章是德经。有学者指出,第一章为道经的大纲,第二章为德经的大纲。既然这样,在后面的翻译中,我们要对这两章要进行深入的讨论。

三、笔者的个人世界观

笔者在研究《道德经》的时候自然是从笔者的世界观出发,这里也交待一下,避免造成误会。笔者认为,世界是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混沌”,而我们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抓混沌系统的下一级层次,人类的任何规律的总结,都是下一级层次的带有真理性的道理,而不是真理本身。人类无法认识和证明任何道理是真正的最高级别的真理,混沌于人而言,是一个客观的事情,在生活中就得直接面对的客观事实,不但这个宇宙及这个宇宙外的其他宇宙,我们无法完全认识,就是一粒沙子,于人而言,都是一个“混沌”,人类无法证明一粒沙子中有无超越人类认识能极限的因素存在,一粒沙子中,很可能有成千上万超越人类认识能力极限的因素存在。人的智能即使开发到100%,也受到人脑这个物质的限制,也是有限的,而人类不能证明自己拥有无限的认识能力。有人会说,那也不能证明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嘛?我想现代科学可以证明这一点。而且如果他的话成立,那恰恰就是表明了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因为人类的意识证明不了自己的智能是有限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局限。而且人的意识是受到人脑这个物质的限制的,是一种物质性的意识,而世界上当然还可以有纯粹意识的意识,即是不受物质限制的意识,还有超级意识,即使它未必存在,但我们确实无法证明其不存在,那就是要面对混沌。受到物质影响的意识永远具有局限性,因为受到了物质的限制,人的意识这个事物有可以限制它的其他事物,就表示其能力有限。即使人类全部认识了我们这个世界,也证明不了没有其他世界的存在,会不会通过我们世界的规律干预我们。意识自己不能证明自己智能是否无限的,意识本身不能证明有无超越其本身智能的客观存在和更高的意识,因为单就这一点已经超出了意识本身的功能极限,必须得让更高的置身事外的意识去完成,这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有限智能的意识开发不了无限能力的工具,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头脑中的反映,那么,这个世界没有的事物,在头脑中就没有反映,就不存在意识中,物质性的意识就是这样的局限,也因此,人的意识永远无法证明不能在其中反映的事物不存在,也无法反应超物质的事物,也开发不出不是由能意识到的客观存在为基础材料的工具,世界永远都是一个混沌。意识也证明不了由意识本身开发的工具是否具有无限认识能力,而且,因为人意识的局限性,即使人发展出来的工具具有更大的认识能力,但返回到人的意识上,也同时带上了局限性,因此,人的认识能力,始终带有局限性。人类的所谓科学,说的不好听,不过是一种经验主义而已,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推论、实验,甚至还有类比,研究的对象仅仅限于感官能观察到的现象,科学本身就已经为经验所限,人的认识能力也被物质所限。目前人类的科学,只是经验的总结,是一些能够实现“知行合一”(毛主席《实践论》)的道理,与真理无关,虽然带有真理性的色彩,因为能够实现和实践统一,也因此有了价值。而直接面对真理本身,人类根本没有这种能力,以后也不会有。一些玄学的理论,例如面相、名字、风水、八字、通灵等等,也能够被实践证明有一定的作用和真实性,但也不代表永恒有用。人类被物质所限的认识能力和被物质所限的认识工具,面对超越性和永恒性的世界和神,是无能为力的。因为被限制,导致有一个上限值,超越上限,就无能为力,就像打乒乓球,球速快到一点程度,总会超出人的反应能力的极限。人的认识能力无法面对无限。就像我们无法想象出时间的起点之前的情况,空间的边角外的事物一样,也难以接受空间无限大的形象。人脑的容量,也是有限的,而世界的物质,也是有限了,我们发展不了无限的认识工具,而即使物质是无限的,我们也不能单凭物质就能发展出无限能力的认识工具,我们想脱离物质的时候,又无可避免地被物质限制。不要放到那么大,就是一粒沙子,我们也无法得知其全部情况。混沌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在生活中就已经大量存在。我们要想看到混沌是很容易的事情,前面说了,就是眼前一粒沙子,它就是混沌了,不但是它本身包含的我们不认识的因素,而从因果链条来研究,我们不知道这粒沙子出现的前因后果,它为什么这个样子,它200年前是什么样子的?因为因素从量上说太庞大了,依照人类的水平,能了解得到吗?显然做不到。因为人的能力的局限性,现在的能力有局限性,人类的本质能力也有局限性,物理学的混沌理论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当然,混沌之中,我们人依然可以做很多的努力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让自己进步,让人类进步,但是不能狂妄自大了,现在某些精确科学家,确实太狂妄了点。我们可以看看下面那种态度更好呢?

1、混沌→局部搞清楚→混沌→局部再研究清楚→混沌→局部继续研究清楚...

2、混沌→自以为清楚了→发现还是混沌→自以为很明白了→发现依然是混沌→有了新发现,继续自以为是...

显然第一种是可取的,人不要自大,但笔者相信总有一天混沌会被相对地解开的,因为人的认识只要一个一个层次不断前进,量变到质变嘛。总有一天会有质的飞跃的。话说回来,这个世界不是因为还不那么清晰,才有意思吗?什么都清清楚楚,有什么意思呢?但我们总要意识到混沌的存在,才是科学的态度。

基于“混沌”这个客观事实,这个世界的因果关系往往是,一种原因A(不是一条原因,一般都是多条原因,或者说一个原因系统)能够导致一个系统结果(不是一个结果,一般不止一个结果),而这个系统结果本身,又包含多种能形成原因的因素,每一种原因(一个原因系统),又都能决定一个系统结果,虽然说同样的原因未必决定同样的结果,除非真的全部原因找全;同样的结果未必因为同样的原因,除非全部结果找全,但总有一种连贯的因果规律的。

在混沌之下,我们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得有正确的思维,不但是为了认识世界,也是要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直至保护社会等等,人是脆弱的,怎样在存在各种已显露或者潜在危险下有正确的思维让自己及相关的人脱离危险,这是思维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思维这个东西是很难去进行全局研究了,笔者认为只能寻找一些共性的东西作为参考,而完整的有效的有保护能力的思维能力,始终是要靠每个人自己主动去完成的。笔者个人认为,把任何事物都当是一个系统,是很多情况下的正确思维的其中一个共性。

还有,混沌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人类的任何学问都是一种自圆其说,包括老子的学问,亦然,但这样说,并不降低老子思想的价值。笔者认为人需要有信仰,虽然任何理论都不过是一种自圆其说,而不能认为是终极真理,随着世界的进步和发展我们都有抛弃它们的可能,但是人应该有信仰。人总得有信仰,有坚持的东西,没有一个确定的想法,说服不了自己,怎样说服别人?说服不了别人,怎样处世?怎样办事?而且人总有恶的一面,有信仰的人,为恶的时候就有一个支点,从而不至于做出过分伤害的事情,从而不至于恶性循环,害己害人。信仰是不可缺少的。人总得认定一些当时认为合理的东西,直至有强大的力量改变它为止。人是需要信仰的,笔者对信仰的定义是对人而言,值得相信的一切最宏观的总和。例如统计学者信仰大量重复的某种实践,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具有通过样本情况推断整体规律的可能;会计学者信仰会计的基本假设;数学家信仰“1+1=2”等等。笔者个人的信仰是很多的,例如《易经》、《道德经》等等广义的易学上的很多道理都是笔者的信仰之一,不过这些经典之中的部分带有封建色彩的理论笔者是持批判修正态度的,例如老子哲学里面构建的圣人这类哲人王治国方式而不是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现代社会已经没有这样的事情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这是周易哲学告诉我们的,《道德经》自然也逃不过这样的规律,也不会完美,当然,不能因为小小的瑕疵而否定这些经典的价值的永恒性。

笔者个人信仰老子的哲学,认为人要依“道”而行,但不是盲目的,因为混沌的存在,对人而言,世界正是有着无限可能性和大量未知性的,随着世界的发展,什么样的变化都有可能。《易经》告诉我们,运动变化的绝对性,一旦发现老子的理论是错误的,笔者也是会放弃他的那些错误观点的,再在新的形势下自觉找寻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让自己不断进步。

另外,笔者是信仰但不盲目,不形式化和扩大化,例如老子认为说话表达应该是抓住本质清晰明了的方法,这只是教学的方法而已,而不能在生活中也时刻这样嘛,如果在生活中说话不懂得能抓住本质的同时,在适当的时候表达一些有感受色彩带有感性色彩的语言,内容如果仅仅限于形而上而连生活经历都不谈及一点,就反而失去说话的意义了。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语言不适度带点艺术色彩而过于直接,可能会无效或者反而显得无聊。

个人观点和信仰,仅供参考,交待一下,方便讨论。

四、为什么说是理论版

本文仅仅是从理论上的研究和掌握《道德经》的基本理论和内容,我们知道理论虽然非常重要,但其实对于我们人本身的提高,对于我们做事情的成功,仅仅满足于掌握理论上的东西是不够的,否则的话,人的进步,人类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做事情的成功不太简单了?《易经》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笔者前面提到了,笔者理解这句话说了这个世界不是小孩游戏,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成功的。实践是复杂的,一个很优秀的理论都绝对不可能指导所有实践成功,而且甚至是面对一个具体的实践,一个具体的个人、群体和社会,一个优秀的理论,作为基础的出现的同时,也还需要进行具体的再开发和补充,理论可以找到很多原则,但实践当中,具体的事情,可能就有违反一两次原则,都有可能的,因为具体的事情有具体的特殊性质,一两次违反理论教条原则,不是真的违反原则。理论可以领先实践,从而指导实践,实践中也可以寻找、修正和形成理论,理论是很重要的,但如果没有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就可能形成佛学上的知障(所知障,智障)的一种了。简单地说,我们找到一些基本的正确的观念,我们能够做到时时事事或者说大部分的事情能做到灵活运用,恰到好处,能够用先进的“软件”挂帅,就已经很不容易,做到了这一点,再向更高的层次一个一个地进步呢?而这个“软件”适合哪些情况哪些情况不适合呢?但话说回来,个人不断进步的复杂的工程,我们能够得到正确的方向,就马上成功了一半,因为起码不用浪费太多的功夫去摸索方向了,而当今的人,精确科学的研究表明,由于使用范围的缩小,人类的很多感觉器官其实比过去的人要落后,但经过人类的努力和奋斗,大量的精神物质研究成果可以帮助今天的人进步,从这个角度说,我们还是幸运的。而人的知障,具体说来那可以相当的多了,只知道最基本的东西,而破除不了各种知障,也是很难进步的。老子有言:“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大”就是动态平衡的按照规律的变大和发展,人不发展,就不知道“道”之大,而人的发展,最基本也是要慢慢破除各种知障的。想想总设计师说的“发展就是硬道理”,这道理确实是“硬”,让人信服,呵呵。

五、《道德经》全文翻译

补充一下,这里翻译的是通行版的《道德经》,据说是经过了后人的修整。而考古发现了帛书版的《道德经》,和通行版的有所区别。我在编辑翻译的时候参考了帛书版的前八章,因为当时我只看到那八章,是一位朋友手抄的。后来在网上也看到了帛书版的全文,帛书版也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德经在道经的前面,一个是和下面帖子里用的通行版大体顺序一样。笔者个人还是倾向接受后者。

而通行版本盛行于世,肯定有它的价值,因为,它也是出自高人之手,受到过很多学者的肯定,这是我坚持的一个观点

而出土的帛书版其实用现在的拼音读起来不顺口,离我们更远了,后人的修改,很大程度上是语法的需要,和日常用语的变动,已经尊重了原著,不过差别肯定会有的,像笔者这样的层次,帛书版和通行版感觉还是大同小异的,但如果往更高的层次去学习,就得注意两者的区别了。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意译:“道”是可以用语言来讨论的,但通过语言这个不精确的工具表达出来的不是真正的永恒的“道”;姑且命名为“道”,但这并不是它真正的名字。“道”这个东西,本来是没有名字的,它是天地开创者;经过命名之后称之为“道”,它指的是管理我们这个世界的最高法则。不带着贪念,能体会到“道”的精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能看到道与万物的精确关系。两者的名称虽然有差异,但是都是指向同一本体,它们同样令人惊叹,它们都是一个混沌。认识到混沌是客观事实和客观存在,是一切学问的开始。

深入探讨:这是给“道”命名的过程,也体现出语言的局限性,语言思维的局限性,非语言思维是很有价值的,笔者发现发展它的秘密在于开发右脑,而中国的教育似乎欠缺了这一点。右脑是一个值得开发的脑,例如右脑的非语言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悟“道”和高效记忆等等,右脑发达的人,才容易领悟到“道”的各种存在。一般情况下,女人的右脑都比较发达,我们男士要加把劲才行,当然,男女都需要进步。^_^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可以体现,第一,人的认识和思维能力具有局限性,以人的能力是几乎不可能认识理解到“道”级别规律的全部内涵的,最多认识到其中一部分和一些接近规律的并且带有局限性的一些理论,由人道出来的“道”不是精确的道,也不是全部的道;第二,人的语言有局限性的,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同时也是制造虚伪的工具,比如你现在的心情,你可以用语言精确地表达出来吗?不行的,最多找一些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的语言,可见偏差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听者对你所采用的语言的理解又未必同你的本意相同,可能别人对你用以表达心情的语言作出同你本意相反的理解,所以,语言虽然有它的作用,但有时其实是制造误差的工具,自然地,“道”,是不能用语言这种并不高级的工具精确表现出来的,包括世界存在的任何规律亦然,人类的语言最多帮助交流的时候能够接近事实,而不能精确地表现事实。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语言的价值,老子也没有贬低语言的价值,只是客观说明情况。高手的话,可以神似地用语言表达事物,《易经》、《道德经》这些,就是用语言文字神似地描述道的作品,否则,得道高人老子也不会采用语言的方式给我们这样的经典了。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意译:世人不依据道,而主观形成的所谓优秀的概念,事实真相并不是想象的那样;不依道而主观认为的良好的形式,未必就是有效。相辅相成的规律,是永久的法则。圣人做符合客观规律事情,违反规律的事情不做,教导别人的东西能够对实践有积极意义,能够抓住本质和根源性的东西教给别人;付出努力但不贪天功为己有,创造事物而不带着贪念过多占有,作出贡献但不骄傲。只有他不骄傲不带着贪念,他才能保存自己的努力成果。

深入探讨:这里也表明了“道”的一种辨证形态,一种波浪哲学的提出。波浪线是美丽的,而不是硬邦邦的直线,柔软而不极端,极端就是错误,而波浪线,更有着哲学的意味。从某层面来看,我们的世界就是一种波浪的哲学形态,大波浪套着中波浪,中波浪套着小波浪,构成复杂的世界。老子一下子举出了几个例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充分展示了波浪哲学。而这样的波浪哲学,贯穿《易经》全书,也贯穿《道德经》全书。笔者同时发现,这个波浪哲学,能广泛用于音乐、表演、心理等等的理论,很多时候,它们都能体现波浪哲学。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意译:不推崇虚伪的道德化身和道德制高点,使人们没有人斗人的工具;不用资本来衡量物品的价值,使人们没有盗取之心;不让什么是需要争夺才能获取的,使社会风气不乱。圣人这样的哲人王来治理天下,使民众不带着贪念,能实现温饱,身体能健康。令到人们相对的地无知无欲,即是一个社会不必要有太多偏离道的东西要学,此为相对的“无知”(例如潜规则这些东西,就是垃圾,不好的社会,人们就得去学习这样的“知识”,就是“多知”,不是相对的“无知”);民众不带着贪念,做好自己的本分,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寻找生命价值和意义,这是相对的无欲。同时让狡猾的人不能想入非非。做的事情除了符合道的之外就不做,则没什么难题不能解决。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意译:“道”虽然是看不见的,但它的作用又是那么的无穷无尽。深远啊!就好像是万物的宗主的感觉,但是又不能直接这样说和类比,只能说是“好像”。它消磨了自己的锐气,消除了纷扰,不露锋芒;它调和自身的光辉,混同于俗世。它是那样的深远无形啊,又好像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创造的,但它肯定是超越人类头脑里面的“帝”这样的级别,在“帝”这样的地位之上,但不能直接这样说和类比,只能说好像这样。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意译:天地没有虚伪的仁义道德,它对待万物就像人类对待牛羊猪狗等牲畜一样,人类对待畜生,符合我们实质性要求的就疼爱,天地的境界高于人,但也类似,不论是什么,符合道的事物天地才会对其爱戴;圣人也是类似的,平等地对待每一百姓,不因为某些人有虚伪的仁义道德但无实质而偏爱,不论是谁,只有言行符合道的百姓才得到圣人的支持。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看不见但并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运动的绝对性。太多的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意译:生育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久的,它是玄妙的母性。玄妙母性的生育之产门,就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它孕育万物生生不息。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译:天地长久地存在着。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不将自己的贪念带入局中,将自己的私心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这样反而能成就他的自身。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意译:善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且不带着贪念,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有着服务的价值。向善的人,处于像水一样的地方,心胸像水一样渊博,和人相处能有像“道”一样的仁德,说话像“道”一样有实质,为政能从服务者的态度去治理,处事能有按规律办事的能力,行动能够按照规律寻找合适的时机。因为不带着贪念去生活,所以没有多余的忧虑。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意译: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过度持有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成就功业之后,不贪恋名利,不贪天功为己有,对人不带着贪念,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做法。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意译:

心里谨守着道,就能不离开道吗?

调气做到最柔和,能像婴儿一样柔顺吗?

心如明镜,能做到无不良的习惯吗?

治国安民,能做到只按规律办事而不节外生枝吗?

茅塞顿开时,依然可以做到像雌性那样守而不躁动吗?

明白了包容性大的哲学原理,可以海纳百川而不必学多余的偏离“道”的知识吗?

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主宰它们,不要带着贪念过分要求它们。这才是最深远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意译:

三十根辐条共用一个轴,在它相对空虚的地方,才是车有用之处,才能发挥载人的作用。

用粘土做成器皿,在它相对空虚的地方,才是器皿有用之处,才能放东西。

做房屋门窗有了房间,在它相对空虚的地方,才是房屋有用之处,才能住人。

所以相对的“有”之所以能够带给人很多的便利,是因为相对的“无”发挥了“有”的作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意译:过分追求色彩的享受,最后一定眼花缭乱,视觉迟钝;过分追求声音的享受,最后一定听觉不灵;过分追求味道的享受,最后一定食不知其味,味觉丧失;过分放纵地骑马打猎,追逐鸟兽,最后一定无法集中精神,魂不守舍;过分追求金银珠宝,最后一定行为堕落,身败名裂。

圣人不屈从于感官的诱惑,在感官方面只需要最基本的要求,而追求内心心灵的闲适和恬淡,所以他们相对地放弃前者而求取后者。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意译:宠辱若惊,重视私利就像大祸害一样。什么是宠辱若惊?得宠(本质上)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惊恐不安,失去宠爱也感到惊恐不安,这就叫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是重视私利好像大祸害一样?人之所以有祸害,是因为人有私利,有不合理的要求,带着贪念,如果人没有私利,则还有什么忧患呢?所以,私利这个东西能够转化为了实现天下的福祉而服务的动机,贵天下就像他没转变观念之前贵其身一样,则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能够将私利这个东西能够转化为了实现天下的福祉而服务的动机,爱天下就像他没转变观念之前爱自己一样,并以这种态度去处理事情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意译:看但看不见,曰夷;听但听不见,曰希;摸但摸不到,曰微。希、夷、微,无法用这三种感官呈现出来,所以混沌一体。它上面不显得光明,下面也不显得昏暗,渺茫幽远不可名状,(一切的运动都)会回归到无形的状态。这就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叫做“恍惚。”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看不见它的背后。根据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能够认识我们这个宇宙的起始,这就叫“道”的规律。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意译:古时候懂得“道”的人的情况是,细致、深邃而通达,深刻到难以认识的地步。正因为难以认识,所以只好勉强地形容他:小心谨慎呵,象冬天踏冰过河;警惕疑惧呵,象提防着周围的攻击;庄重严肃呵,象在作客;融和疏脱呵,象冰柱消融;敦厚质朴呵,象平淡无奇的素材;空豁旷达呵,象深山幽谷;浑朴厚道呵,象江河的混浊;谁能够在浑浊中安静下来,慢慢地澄清?谁能在长久的安定中变动起来,慢慢地趋进?保持这种“道”的人,他不要求圆满。正因为他不自求圆满,所以虽然破败,却不会穷竭,不必制造新的东西去补充。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意译:尽量使心灵达到一种没有贪念的状态,牢牢地保持这种相对宁静的心态。万物都在蓬勃生长,我由此观察到了循环往复的规律。万物纷繁茂盛,虽然循环发展,但总会有返回到它的出发点的时候(才能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归回本原叫“静”,静叫做“复命”,复命叫做“常”,认识了常叫做“明”。不了解“常”,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认识了“常”,才能无所不包;无所不包就能坦然公正;坦然公正才能天下归顺;天下归顺才能符合规律;符合规律,才能符合“道”;符合了“道”,才能长久,永远都不会遭受危险。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意译:最好的政冶,民众根本意识不到统冶者的存在;其次的政冶,民众亲近君王、赞扬君王;再次一等的,民众害怕统冶者;更次一等的,民众轻蔑统冶者。统冶者的诚信不足,民众才对他不信任。(最好的统冶者)是悠闲自如的,他不轻易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民众都说:“我们本来就该是这样的。”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意译:“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所谓“仁义”存在;“道”被废弃后而到导致的聪明智慧发挥了,但很多已经是偏离了“道”,是舍本逐末的智慧,是“大伪”的智慧;有家庭纠纷,才需要所谓的孝慈;国家陷于锗乱,才需要所谓忠臣。

回复 收藏 18楼

楼主:清醒是酒 时间:2009-02-25 23:34:00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意译:绝弃偏离“道”只突出少数人的“圣”、“智”,民众才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虚假的“仁”和“义”,民众才能回归孝慈;抛弃巧和利,盗贼自然消失。(圣智、仁义、巧利)这三样东西全是巧饰的东西,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正面指出)使人的认识有所归属:即外表单纯、内心质朴、减少贪念,抛弃所谓(圣智礼法的)偏离“道”的学问,达到没有忧虑的境地。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意译:顺应自然与违反自然,差别有多大?善与恶,相去有多远?人们所顾忌的,不能不顾忌。自洪荒以来就是如此了,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你挤我撞,好像是去参加一次盛大的聚会;又像是去占领赏春的高台。

而我却独自淡漠宁静,对一切都表现出无动于衷。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嬉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的生活都富足有余,而我却像总是缺少了什么。我真是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光辉自炫,而我又是那样的暗昧糊涂;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敦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高风漂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糊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貌似顽固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意译: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模糊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模糊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蕴藏着精气,这精气是最真实的,这精气是可以信验的。从古到今,它的名字永不消失,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道”认识的。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意译:委曲便会保全,弯曲便会伸直,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索取少就会获得,带着贪念便会落空。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管理天下的工具。不自我吹嘘,反能显明;不主观臆断,反能是非彰明;不恶意吹捧,反能得到功劳;不骄矜自负,所以才能出人头地。正因为不带着贪念,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会是空话呢?它确实能使人得到保全。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意译:少施加政令不扰民是合乎于自然的。所以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是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合乎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合乎于德,从事于失的人就合乎于失。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统治的都诚信不足,就会有人不信任。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意译: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走不快;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吹嘘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用“道”的标准来衡量,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译: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灵,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对它进行形容和描述,就是“无限发展”。而这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是动态的“本源状态—逝—远—返”的周期性,相对地从无到有,并且不断发展为新的状态。所以说道无限发展、天无限发展、地无限发展、人也无限发展。宇宙间有四类无限发展的事物,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相对地)自然而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意译: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享有繁华的生活,却能安然处之。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意译: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出现误会;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意译: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物极必反回归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就不会有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微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素朴纯真状态。朴素自然分别体现在许多具体事物中,有道的人分别应用之,能够成为各种具体事物的主宰者,真正的智者是不会割裂事物中素朴而自然而然的东西。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意译:想要治理天下,却又要用强制的办法,我看他不能够达到目的。天下的民众是神圣的,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正确判断和意愿而加以强力统治,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正确判断和意愿而加以强力改变,而执着于自己错误的主张,否则用强力统治天下,就一定会失败;强力把持天下,就一定会失去天下。因此,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被抛弃。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随,有轻嘘有急吹,有的刚强,有的赢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种极端、奢侈的、过度的措施法度。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意译: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靠兵力逞强于天下。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得到报应的。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因此,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斗。达到了目的也不要自以为是,达到了目的确实出于不得已,成功了却不逞强。事物强硬了,必然会走向衰朽,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很快就会失败。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意译:兵器是不吉利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依赖它。君子平时居处就是以左为贵,而已用兵打仗就以右为贵。兵器是不吉利的东西,不是君子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自鸣得意,如果自以为了不起,那就是把杀人当快乐。凡事把杀人当快乐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副将军居于左边,正将军居于右边。这就是说要以丧礼的仪式来处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战胜中杀人众多,要用哀痛的态度参与,即使打了胜仗,也要以丧礼的仪式去处理后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意译:“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它臣服。侯王如果能够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意译:能了解、认识别人是机智,能认识、了解自己是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强者。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虽然不在位置上但仍然能施予自己影响的人才是长久的。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意译:大道广泛流行,左右上下无所不到。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推辞,完成了功业,办妥了事业,而不带着贪念占有名誉。它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可以形容它是在放低自己,万物归附而不自以为主宰,可以形容它在无限发展。为什么呢?正因为他发展变大不是为了自己的目的,所以才能成就它自身的发展。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意译:谁掌握了那伟大的“道”,普天下的人们便都来向他投靠,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宁静。音乐和美好的事物,使过路的人都为之停步,用言语来表述大道,感觉是平淡无奇的,看它,看也看不见,听它,听也听不见,而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无限制的。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意译: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除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

自正。

意译:道永远是不带着贪念而因此无所不能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念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念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意译: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虚假的有德,因为这种人是真正的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虚假的不离失“德”,其实这种人实质没有“德”的。“上德”之人自然实质性的作为没有带着贪念的意图,“下德”之人不是实质性的作为而是另有企图的形式上的作为。具备“上仁”的人不表现为虚假的有仁,因此实质上是有“仁”;“上义”之人不是实质性的作为而是另有企图的形式上的虚假的作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蠢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脚踏实地的态度。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意译:往昔曾得“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精神得到道而有灵性;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精神不能保持灵性,将会产生烦躁和恐惧,力量停止;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亡;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所以贵以相对的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相对的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朴实无华像山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意译: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

上德若谷;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意译:上士听了道的理论,由于生活在上层,不了解基层情况,以为简单,努力去推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因为对上层和下层都是一知半解,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发现“道”原来是通过平凡之事来表现,没什么神奇的,哈哈大笑。不哈哈大笑说明没有弄清楚“道”,也就不能行道。所以老话说过: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道”,才能使万物生生不息。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意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蛮横而硬邦邦的人就像等不及失败一样。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意译: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却能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可以穿越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认识到依道办事的益处。对实践有积极意义,能够抓住本质和根源性的东西的教学方法,依“道”办事的益处,普天下少有能赶上它的了。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译:名望和私利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私利和货物比起来哪一样更多?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带着贪念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不带着贪念,就不会受到委屈;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意译: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看不见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不带着贪念才能统治天下。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意译: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心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不带着贪念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意译:圣人不出门户,也能够知道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也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离开“道”越远,他所知道的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就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知道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体运行的规律,依“道”办事而可以有所成就。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意译:求假道学的人,其贪念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贪念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依“道”办事的境地。能够做到依“道”办事,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民众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意译:圣人常常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相对地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得到善良的品德,从而使人人向善。对于守信的人,我讲信用;对不守信的人,我也相对的讲信用,这样可以得到诚信的品德,从而使人人守信。有道的圣人在其位,收敛自己的贪念,为天下的心一片赤诚。百姓们都以耳目关注他、拥戴他,圣人都是有一颗赤子之心的。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意译:人的一生由生到死。在整个社会,生命力处上升阶段的人占三成;生命力走下坡路的人占三成;生命力处上升阶段却活动得像死亡一样的人占三成。这后三成的人是怎么回事?因为他们享受过度。据说善于把握生命力的人,行路不会遇到犀牛、老虎之类的猛兽,作战不会受甲兵的伤害。因为犀牛之角无所顶,老虎的利爪无所施,刀剑无刺。这又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善于离开致死的范围。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意译: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万事万物虽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环境使万事万物成长起来。故此,万事万物没有不尊崇道和珍贵德的。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贵,就是由于道激活生长万物而不带着贪念头要求万物,德畜养万物而不带着贪念加以控制,万物依循“道”和“德”能自然地发展、变化。因而,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结果,使其受到抚养、保护。生长万物而不带着贪念,抚育万物而不过分居功,导引万物而不过分控制,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意译:天地万物本身都有相对的起始,这个始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了万事万物,又把握着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都不会有危险。塞住贪念的孔穴,闭起贪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贪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都不可救治。能够察见到细微的,叫做“明”;能够持守柔弱的,叫做“强”。运用其光芒,返照内在的明,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就叫做万世不绝的“常道”。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意译:假如我稍微地有了认识,在大道上行走,唯一担心的是害怕走了邪路。无限发展的道是平坦的,但人君却喜欢走邪径。朝正腐败已极,弄得农田荒芜,仓库十分空虚,而人君仍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餐精美的饮食,搜刮占有富余的财货,这就叫做强盗头子。这是多么无道啊!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意译:善于建立“道”而不破坏“道”,善于抱持“道”而不脱离“道”,后来的人会纪念前人的优秀传统,并且发扬广大。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身,他的德性就会是真实纯正的;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家,就可以有德高望重的家族;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乡,他的德性就会受到尊崇;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邦,他的德性就会丰盛硕大;把这个道理付诸于天下,他的德性就会无限普及。所以,用自身的修身之道来观察别身;以自家察看观照别家;以自乡察看观照别乡;以平天下之道察看观照天下。我怎么会知道天下的情况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意译:道德涵养浑厚的人,有一颗赤子之心,可以类比婴儿。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不是因为男女的交合的事情,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贪生纵欲就会遭殃,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了就会变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地失败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意译:聪明的智者实际的去做,而不说多余的话,只说不做的人,不是智者。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门径。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决他们的争论,让更多的人团结起来共同发出和谐的光芒,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深奥的玄同。达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经超脱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范围,所以就为天下人所尊重。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意译:用平正的办法治理国家,以出奇制胜的方法用兵,以不节外生枝的方法来取得天下。我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天下越远离“道”,禁忌就越多,民众就越贫乏;民间精良器械愈多,兵乃不祥之器,国家就愈乱;民众发明的远离“道”的技术越多,邪风怪事就越闹越厉害;法律制度愈明晰,盗贼知道是官府的无能,盗贼反而更多。因此圣人的话说:我依“道”而行,民众自会潜移默化;我不节外生枝,民众自会走上轨道;我不惹是生非,民众自会富足;我不带着贪念,民众自会淳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意译:政冶宽厚清明,民众就淳朴忠诚;政冶苛酷黑暗,民众就狡黠、抱怨。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意译: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爱惜精神,得以能够做到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是不断地积“德”;不断地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攻克的;没有什么不能攻克,那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国运长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长久维持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意译: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不要频繁翻动导致破碎,要注意掌握火候。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仅鬼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伤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会伤害人。这样,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伤害人,所以,就可以让民众享受到德的恩泽。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意译: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安静守定而胜过雄强,这是因为它居于柔下的缘故。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忍让,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和依赖;小国对大国谦下忍让,就可以见容于大国。所以,或者大国对小国谦让而取得大国的信任,或者小国对大国谦让而见容于大国。大国与小国不过是“取”和“取于”的关系。“欲兼畜人”即接纳吸收别国加入自己的联盟;“欲入事人”则是加入别国的同盟。两方面各得所欲求的,大国特别应该谦下忍让。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意译:“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贵它,不善良的人也得靠它庇护。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不善良的人怎能舍弃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壁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道”进献给他们。自古以来,人们所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不正是由于求它庇护一定可以得到满足;犯了错误,也可得到它的相对的体谅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意译:按规律去办事,以不节外生枝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会不切实际地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过于容易,势必遭受不必要的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客观看待困难,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意译: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人为地不合规律地加速就会失败,人为地制定超出规律的目的,不会达到目的。因此圣人按规律办事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不会超出规律制定目标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就满足于眼前的成果裹足不前,使事情功败垂成。能善始善终,则没有失败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一般人所忽略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规律而不会妄加干预。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意译: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是让民众需要太多知晓智巧伪诈的邪门歪道,而是让民众相对的“愚蠢”一点,能淳厚朴实。人们之所以难于统冶,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差别,就是一个法则,经常了解这个法则,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远,和具体的事物复归到“道”,然后才能极大地顺乎于规律。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译:

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相对地处下,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领导民众,言辞对人民要谦下,要想领导民众,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于民众之上,而民众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民众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民众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因为他不与民众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会和他相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意译:天下人能说“我道”伟大,不像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正因为它伟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那么“道”也就变小了。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和天下万物争强。有了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和天下万物争强,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现在丢弃了柔慈而追求勇武;丢弃了节俭而追求奢侈;舍弃退让而求争先,结果是走向死亡。慈爱,则能让事业胜利,用来守成则牢固。天要援助谁,就用柔慈来保护他。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意译: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不会被小的不涉及本质和大体的骚扰而影响,自乱阵脚;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这叫做不带着贪念的品德,这叫做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做符合古代的准则。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意译: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叫做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打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以执握一样。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悲痛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意译: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意译: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意译:当抿众不畏惧统冶者的真压和威慑时,那么,更大的真压和威慑就要到来了。不要扰乱抿众生活起居的正常秩序,不要打乱抿众正常生活的节奏。只有不压迫民众,抿众才不厌恶统冶者。因此,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所以要舍弃后者而保持前者。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意译:勇于表现刚强,势头就会被扼杀,勇于柔弱,则有生命力,这两种勇的结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天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有道的圣人也难以解说明白。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夫代大匠□者,

希有不伤其手矣。

意释:统冶者违反“道”不给生路,抿众被逼到极端了就不怕死,何必还用杀人恐吓之呢?要想使抿众回到心理健康,怕死的正常状态,就不要偏离“道”。而剥夺别人生命的、累教不改的、感化不了的、罪大恶极的人,捕而杀之,以后还有谁敢犯罪呢?掴家的履令严明,刑罚严肃,能够公正地捕杀罪大恶极的人。而不需要抿众去代任,抿众代掴家捕杀犯人,就像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会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意释:抿众所以遭受饥荒,就是由于统冶者吞吃赋税太多,所以抿众才陷于饥饿。抿众之所以难于统冶,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繁苛、带着贪念,所以抿众就难于统治。抿众之所以违反正常心理轻生冒死,是由于统冶者为了奉养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所以抿众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觉得死了不算什么。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过分看重生活享受的人高明。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意译: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硬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用兵失去理智过分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意译: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带着贪念过多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不带着贪念所以显示了自己的贤能。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老子》与《道德经》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意译: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所有祸灾的责任,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正面劝导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意译: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方可以算是行善。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规律对不会因为你讨好它而帮助你,它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意译:使掴家变小,因此抿众减少,(这样就容易发展)。达到有各种工具而不使用的程度,使抿众有着正常的心理畏惧死亡而不必被生计所逼向远方迁移,虽然有舟车,没有人要去乘坐,有兵器盔甲,没有可使用的机会。没有多少杂事需要复杂的言语记述,用节绳记事的方法就足矣应付事情。以所食为美味,以所穿着为美丽,以所居住的为安适,以自己的风俗为乐。与邻国相望,鸡犬相闻,因为没有利益关系,没有冲突的形势,大家都拥有共同的东西,到老死也没有往来的必要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意译:真实可信有时相对的听起来不舒服,太漂亮的话有时失去真实性。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贪念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实在的事情,而不带着贪念

参考文献:

[1].《周易智慧——宇宙的模型》谢宝笙 花城出版社

[2].《老子它说》南怀瑾著述 复旦大学出版社

[3].《道德经意释致用》方尔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网上的一些翻译资料,不清楚具体版权所属

PS:笔者发现必须批判、修正历史上的还有市面上的一些错误的解读道家学说的理论,才能科学地发展道家学说的,笔者认为自己经过刻苦的努力,算是找到了一些正确的方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100648.html

更多阅读

《心经》全文翻译,详解 心经全文及翻译

摩诃波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是一部蕴藏着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它撰文深远微妙,词句晦涩难懂,令人难以把握其精髓要旨。再加上古今译本较多,译本见仁见智,出入也较多,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没有认真通

道德经全文翻译 大学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一章道可道(1),非常道(2);名可名(3),非常名(4)。无,名天地之始(5),有,名万物之母(6)。故常"无",欲以观其妙(7);常"有",欲以观其徼(8)。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9)。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0)【注释】(1)道可道:第二个"道",作动词用,描述、

《劝学篇》原文全文 荀子劝学篇全文及翻译

《劝学篇》原文全文:劝学篇第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

声明:《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老子》与《道德经》》为网友失眠病态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