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2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肌炎中的一种,是由于感受病毒而致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本病好发于儿童、青少年、中青年;当前其发病率日渐攀升,已成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仅次于冠心病、风心病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发病早期、轻度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较 少,多不典型,较难诊断,故病理诊断远比临床发病率为高。多种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如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ECH。)病毒、疱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所致较为多见。临床1:常见咽痛、胸闷痛、心悸、心慌、气短、乏力等症。

在中医学文献中并无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名和专篇讨论,结合其临床表现,本病一般属于中医学湿热毒、时行毒、温毒、胸痹心痛、心悸、怔忡等病范畴。但前人对本病从病因病机乃至立法选方用药均有较详细的沦述。如《素问.标本病传论》有“心病心先痛”之谓,称卒心痛。《伤寒论》有“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宋代《济生方》论心痛病因有外感六淫,或啖生冷果食之类;明《景岳全书》认为奉病在治疗与护理一卜“速宜节欲节劳,切戒酒色”,“速宜养气养精,滋培根本”;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用血府逐瘀汤等对本病均有较好疗效。

近年来,由于临床上的重视和诊断方法的改进,已能在临床上发现更多的病毒性心肌炎病者。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殊疗法,而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显示出较大优势。

[病因病理]

(一)中医学认识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理主要有以下3方面。

1.正气不足 易感外邪。人体肌表经络在遭受风寒湿邪浸袭之后,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的疼痛和关节肿大届伸不利…若痹证的进一步发展,病情可由浅人深,由经络而致脏腑,导驴生相应的脏腑病变。如《素问.痹证》日:“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说明痹证日久不已(愈),病程中又反复感受外邪,致使风寒湿热邪内气侵犯心经;或湿热毒邪侵犯卫表,内犯于肺,使肌奏失司,宣肃失用。因心肺同居上焦,、肺主气,心主血,在生理、病理上互相有牵连,故温热毒邪又必浸淫心脉,这是常见的病因之一。

2.感受外邪 外感风寒暑热之邪,因邪盛正虚,或迁延日久而失治,以致热毒客于心脏,逐渐而致痰瘀内生阻滞,逆乱心脉,心悸不宁而为病。

3。饮食不节 饮食所伤,起始多有腹泻史,系饥饱无度或暴饮暴食,损伤脾胃之气,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蕴热而内犯于心。

以上原因,日久均可损伤心阴、心阳,导致气阴两虚或心脏阳虚等病理变化,使心失所养则心悸、胸闷、乏力、脉结代等随之发生。本病病变在心,初起与风寒湿邪侵入,邪毒客于心脏有关,其证多属正虚邪实或虚实互见,日久耗损气阴,久病成虚,也可表现为虚多实少。

(二)西医学认识

1.病因 病毒性心肌炎的致病因素为病毒感染,.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各种病毒感染最多见。包括流感、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Cox~ekie A,B,n:H。)病毒、疱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肝炎病毒等。临床上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引起。柯萨奇病毒的B组为人体心肌炎的首位病原体,按其分型以2、4两组最多见,5、3、1型次之;A组的1、4、9、16、2.3各型易侵犯婴儿,偶尔侵及成人心肌。

2.发病机制 其作用于心肌的方式有以下两方面。 ‘

(1)病毒的直接作用 病毒直接侵犯心肌,以及对心肌内小血管的损伤。早期以病毒直接损害心肌为主,在起病9天之内,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后产生溶细胞物质,使细胞溶解,病人或动物的心肌就产生坏死病灶,有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病变及心肌坏死,并且心肌细胞内心肌酶包括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的释放增高,这种情况下心肌中病毒滴度一般都很高,在心肌细胞中可分离到病毒。

(2)免疫反应 由免疫机制产生的心肌损伤和毒素对心肌的损害等。在早期以后则以免疫反应为主,在起病9天后心肌内已不能再找到病毒,但心肌炎变仍继续,早期免疫反应起自病毒掺人细胞;二期反应起自在早期反应后病毒抗原与心肌肌浆膜抗原决定族间反应,可产生心肌特异性抗体与心肌横纹肌及肌浆膜起反应,其中最主要的心肌肌浆膜有关抗原(自身抗原)是肌凝蛋白的异构体.;症状持续不愈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NK细胞活性明显较痊愈者及健康人为低,提示机体为了防御病毒感染,NK细胞是不可缺少的。

(三)中西医结合研究

本病发生多由于心虚所致,实验、临床研究提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机体免疫机能低下,对心阳虚、心阴虚是常见的病证,多年来,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心功能检测、血液循环、植物神经、免疫功能、内分泌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

1。心阳亏虚与心功能 研究表明心之阳气亏虚者左心功能异常。宋氏提出心功能障碍、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注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很可能“心阳虚”的病理基础。贾氏运用核听诊器检测心阳虚患者,发现EF(左室射血分数)较正常人下降;柳氏运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阳虚患者发现,每搏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均低于非心阳虚者;史氏提出心阳虚患者S了I(收缩时间间期)指标的改变随阳气虚的加重而更为恶化。

2.心阴虚与心功能 对心阴虚者研究,发现反映心肌收缩性能的二尖办振幅、左室射血分数等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变化,而E(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i(Ei波流速积分Ai/Ei 、IRT)均升高,表明心阴虚者存在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张氏等研究,心阴虚与心阳亏虚比较,心功能各项指标心肌收缩力指数、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等心阳虚者明显低于心阴虚者,而外周阻力两组无明显差异,其中心肌收缩力指数差异最为明显,可鉴别心阳虚与心阴虚。

3.心虚证与血液循环 宋氏检测心阳虚及心血瘀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全部或多数指标有明显改变,表现为高血粘度。张氏实验发现心阴虚证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沉等均明显升高。

4。心虚证与植物神经功能 樊氏观察心阴虚患者的血清多巴胺一日一羟化酶活性明显增高,心阳虚者则降低,推测前者有似与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后者与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张氏观察55例心阳虚及心阴虚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发现24小时尿儿茶酚胺明显高于健康人,表明心阳虚、心阴虚者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存在。

[临床表现]

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与部位。轻者几无症状,重者可致猝死。老幼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为多,男多于女。

(一)症状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多数在发病前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倦怠,即所谓“感冒”样症状或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反映全身性病毒感染,然后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浮肿、甚至Adam。一Stoke综合征,极少数患者起病后发展迅速,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但也有部分患者原发病症状轻而不显著,须仔细追问方被注意到,而心肌炎症状则比较显著。

(二)体征 ,

(1)心率增速与体温不相称,或心率异常缓慢。

(2)各种心律失常(是造成猝死的原因之一)。

(3)轻者心脏不扩大,一般有暂时性扩大,不久即恢复,心脏扩大显著反映心肌炎广泛而严重。

(4)可听到第3心音或杂音(心尖部可能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或舒张期杂音,前者为发热、贫血、心腔扩大所致,后者因左室扩大造成的相对性二尖办狭窄,其响度都不超过3级,心肌炎好转后即消失)。

(5)或有颈静脉怒张、肺部罗音、肝肿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心力衰竭体征(属于心肌泵功能衰竭);重症左右心同时发生衰竭,引起心排血量过低,可出现心源性休克。

[并发症]

病毒性心肌炎轻症时心肌炎症状轻微且无特殊性,常被忽略,到一定程度才出现胸闷憋气、胸痛、心悸、乏力、气短、头晕等症状,少数有昏厥,重度心肌炎很快发生心律失常(各种早搏、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室速等)、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可合并有心包炎等。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轻症(局灶性心肌炎)无特殊,重症(弥漫性心肌炎)有心脏轻、中度扩大;、合并心包炎时心脏明显扩大,心影呈球型或烧瓶状,心搏动减弱,重度者尚可见到肺瘀血及肺水肿。

2.心电图检查 具有多变、突变特点。部分患者无症状,仅有心电图改变;也有在发病后心电图由正常突然出现改变,随感染的消失或反复而消失或再现。主要变化为:

(1)S十一T改变 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有时可呈缺血型T波变化;S十一T段下降一般较轻,变动较大√

(2)心律失常 除窦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动过缓外,异位心律与传导阻滞常见。房性、室性、房室交接处性早搏均可出现,约2/3患者以室性早搏为主要表现,可以偶发或频发成联律。早搏可有固定的,但大多数无固定的联律间距,部分符合并行收缩,这种无固定联律间距的早搏可能反映异位兴奋性,患者除早搏外无其他发现,可能来自局灶性病变。早搏可为单源性或多源性,甚至并行心律。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也偶可见到。心室颤动的出现可致猝死。工一Ⅲ度窦房、房室、束支或分支传导阻滞都可出现,约1乃患者起病后迅速发展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成为猝死的另一机制。上述变化多见于急性期,在恢复期逐渐消失,亦有部分病例因疤痕灶形成而产生固定性传导阻滞或早搏反复出现。

(3)Q—T间期可延长,有时出现病理性Q波。

3.超声心动图检查 轻者无改变,重度可有心腔扩大、左室收缩或舒张功能异常、节段性及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室壁厚度增加、心肌回声反射增强和不均匀、右室扩张及运动异常。

4.血液血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升高,急性期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增加,个别患者有抗“0”增高,可能与同时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心肌酶谱对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其中CK及CK—MB目前被认为是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最佳血清酶指标,血清总CK及CK—

[临床表现]

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与部位。轻者几无症状,重者可致猝死。老幼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为多,男多于女。

(一)症状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多数在发病前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倦怠,即所谓“感冒”样症状或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反映全身性病毒感染,然后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浮肿、甚至Adams—Stoke综合征,极少数患者起病后发展迅速,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但也有部分患者原发病症状轻而不显著,须仔细追问方被注意到,而心肌炎症状则比较显著。

(二)体征 .

(1)心率增速与体温不相称,或心率异常缦慢。

(2)各种心律失常(是造成猝死的原因之一)。

(3)轻者心脏不扩大,一般有暂时性扩大,不久即恢复,心脏扩大显著反映心肌炎广泛而严重。

(4)可听到第3心音或杂音(心尖部可能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或舒张期杂音,前者为发热、贫血、心腔扩大所致,后者因左室扩大造成的相对性二尖办狭窄,其响度都不超过3级,心肌炎好转后即消失)。

(5)或有颈静脉怒张、肺部罗音、肝肿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心力衰竭体征(属于心肌泵功能衰竭);重症左右心同时发生衰竭,引起心排血量过低,可出现心源性休克。

[并发症]

病毒性心肌炎轻症时心肌炎症状轻微且无特殊性,常被忽略,到一定程度才出现胸闷憋气、胸痛、心悸、乏力、气短、头晕等症状,少数有昏厥,重度心肌炎很快发生心律失常(各种早搏、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室速等)、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可合并有心包炎等。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轻症(局灶性心肌炎)无特殊,重症(弥漫性心肌炎)有心脏轻、中度扩大;、合并心包炎时心脏明显扩大,心影呈球型或烧瓶状,心搏动减弱,重度者尚可见到肺瘀血及肺水肿。 .

2.心电图检查 具有多变、突变特点。部分患者无症状,仅有心电图改变;也有在发病后心电图由正常突然出现改变,随感染的消失或反复而消失或再现。主要变化为:

(1)ST一T改变 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有时可呈缺血型T波变化;ST一T段下降一般较轻,变动较大.

(2)心律失常 除窦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动过缓外,异位心律与传导阻滞常见。房性、室性、房室交接处性早搏均可出现,约2乃患者以室性早搏为主要表现,可以偶发或频发成联律。早搏可有固定的,但大多数无固定的联律间距,部分符合并行收缩,这种无固定联律间距的早搏可能反映异位兴奋性,患者除早搏外无其他发现,可能来自局灶性病变。早搏可为单源性或多源性,甚至并行心律。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也偶可见到。心室颤动的出现可致猝死。工一Ⅲ度窦房、房室、束支或分支传导阻滞都可出现,约1乃患者起病后迅速发展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成为猝死的另一机制。上述变化多见于急性期,在恢复期逐渐消失,亦有部分病例因疤痕灶形成而产生固定性传导阻滞或早搏反复出现。

(3)Q—T间期可延长,有时出现病理性Q波。

3.超声心动图检查 轻者无改变,重度可有心腔扩大、左室收缩或舒张功能异常、节段性及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室壁厚度增加、心肌回声反射增强和不均匀、右室扩张及运动异常。

4。血液血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升高,急性期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增加,个别患者有抗“0”增高,可能与同时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心肌酶谱对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其中CK及CK—MB目前被认为是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最佳血清酶指标,血清总CK及CK—MB 3—6小时即开始升高,比其他酶出现早,并迅速升至高峰,2周左右即可恢复正常;抗核因子、抗心肌抗体、类风湿因子补体抗体阳性率常高于正常人。

5.病毒学检查 包括从咽拭子或粪便或心肌组织中分离出病毒,成人一般在心脏症状出现时自咽拭或粪便中已分离不到病毒,婴幼儿中病毒分离的阳性率较高;血清中检测特异性抗病毒抗体滴度;从心肌活检标本中用免疫荧光法找到特异抗原或在电镜下发现病毒颗粒;以及用聚合酶链反应从粪便、血清、心肌组织中检测病毒RNA等。 .

6.其他检查 心肌放射性显像法核素检查有2/3患者可见到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病毒性心肌纤维连接蛋白组在观察对于发现心肌炎不典型的心肌变性、坏死,鉴别心肌间质白细胞的炎性和非炎性浸润具有一定的价值。

[诊断要点]

(1)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必须建立在有心肌炎的证据和病毒感染的证据基础上。

(2)有发热、腹泻或流感症状,发生上呼吸道、腹腔等病毒感染后不久出现心脏症状或心电图变化。

(3)上述感染后有心脏扩大;心率增快或减慢(心率增快与体温不相称);第1心音降低时有舒张期奔马律和第3、4心音;心尖区轻度收缩期杂音;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体征如颈静脉充盈、肺底细湿罗音、肝肿大、下肢凹陷性浮肿及血压下降等;个别患者可出现红色小点状皮疹。

(4)结合X线检查、血液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病毒学检查以及心肌活检等,在考虑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时应除外甲亢、B受体功能亢进症及影响心肌的其他疾患如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冠心病、结缔组织及代谢性疾病。

[鉴别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与病毒性心肌炎一样,均可累及心肌。鉴别时须考虑冠心病易患因素,如年龄在50岁以上,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和抽烟等。但也须注意两病有时可同时存在,因心肌缺血在适当情况下易使心肌炎发病。如患者无心肌梗死,短期内出现心律失常且演变迅速,如上度房室传导组滞1—2天内很快演变为Ⅱ、Ⅲ度房室传导组滞,则要多考虑心肌炎。如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时,须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畸形伴痉挛出现急性心肌梗死Q波相鉴别,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Q波出现系重症病例有心肌透壁坏死所致,多见于以往体健的年轻患者:发病前有明显发热、病毒感染史,幸存者一般恢复较快,冠状动脉造影绝大多数均无病损,87Ga核素显像常心肌病损明显,如有双份血清病毒抗体>4倍上升,则有一定帮助。如有上述冠心病易患因素,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病变则有利于冠心病心肌梗死诊断。,冠状动脉畸形致急性心肌梗死Q波者可见于年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有助于诊断。

2.风湿性心肌炎 两者都可有抗溶血性链球菌“()”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速,但风湿性心肌炎时,一般常有大关节炎。如患者发病时心脏增大而无杂音,则以病毒性心肌炎可能为最大。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甲亢也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或持久性心房颤动和扑动及房室传导组滞等心律失常,需与病毒性心肌炎相鉴别,但前者一般在静息及睡眠时心率均快,并与代谢率呈正相关,时而能发现有怕热、多汗、激动、纳食亢进、消瘦、特殊眼症、甲状腺肿大或伴有血管杂音、震颤等特异性症状及体征.,甲状腺功能试验如甲状腺摄碘率或基础代谢增高,且T3抑制试验不被抑制,血浆蛋白结合碘(PBI)或血总甲状腺素(总T4)值增高,都有助甲亢的诊断,以资与病毒性心肌炎相鉴别。

4.二尖办脱垂综合征 多见于年轻女性,多数患者在心前区有收缩中一晚期咯喇音或伴收缩晚期或全收缩期杂音。二尖办脱垂综合征和病毒性.心肌炎在心电图上都可出现S7段、T波改变及各种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检查有一定帮助。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二尖办脱垂综合征时收缩期二尖办办叶可如吊床样弓型向后移位,二维超声心动图可示二尖办办叶对合的位置后移,二尖办叶之一或二在收缩期向上运动,超越二尖办环水平或二尖办环对近邻心肌在收缩期作卷曲运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二尖办脱垂伴关闭不全时,可见到二尖办返流现象。注意:有时急性心肌炎时可有轻度二尖办脱垂表现,随者病情恢复,此表现可消失。 .

5.p受体功能亢进综征 年轻患者多见,主诉常多变,带有一定精神因素为诱因,心电图常示S了段、T波改变及窦性心动过速,进行心得安(普萘洛尔)试验可使ST段、T波改变恢复正常。病毒性心肌炎所致S7段、T波改变系心肌损害所致,一般不能在用药片刻内使之恢复正常。

[防治方法]

少数病毒感染如甲型、乙型肝炎、麻疹、脊髓灰质炎等可通过预防接种而达到预防目的。病毒性心肌炎至今无特殊治疗,一般都是采用对症及支持疗法,主要以中医治疗为主要手段。

一、一般措施

(1)积极预防呼吸道及肠道感染的发作,注意空间及饮食卫生,可视情服用玉屏风散、四君子汤、艾灸足三里等,以提高机体正气,增强抗病免疫能力。

(2)感冒发热、风湿痹证常是造成心肌炎的前驱病证,因而应加强对伤风、乳蛾、烂喉痧等病的治疗,积极防治痹证。

(3)适当加强身体锻炼,合理安排休息时间,注意生活规律,调均呼吸,流畅气血,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4)要注意谨慎起居,寒温适宜,防止居处潮湿。

(5)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须注意休息,勿劳累及从事锻炼、运动等激烈活动,一般给予全休1个月,半休3.-~6个月,病情不稳定者再延长休息。心脏扩大者卧床休息日期宜长,以期心脏能恢复到正常大小。

二、饮食调护

患病期间,需进食易消化和营养饮食,多以谷肉果菜等调养胃气,加强营养支持。若因阳虚水泛而出现尿少浮肿时,食物不宜过咸。对心动悸、脉结代者不宜过食辛辣刺激和烟酒等。

1.银菊饮 金银花20g,菊花15g,沸开水冲泡,代茶频饮,适用于热毒侵袭者。

2.黄芪汤 黄芪30~60g,加瘦猪肉适量,炖汤服之,每日服用,可以益气扶正,改善心肌功能,黄芪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提高心率(心率过缓者),也可以稳定心率过速者。 ,

3.紫河车粉 每次2g,每日2次,气候偏凉时经常间断服之。本粉剂适用于阳气亏虚,.体质虚弱者。

4.冬虫夏草汤 冬虫夏草10一20g,鸭1只或胎盘1具,炖食之,每周l一2次。本方益气温阳、固本扶正,久服可强身健体。

5.田七粉 田七粉10~20g冲服,每日2—3次,本粉剂具有活血止痛作用,因心肌受损后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可经常服用。 .

三、辨证论治   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再次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1.邪毒内蕴

主症:咽痛,口干,胸闷,心烦,心悸,心慌,乏力,或有余热未清,舌质偏红,苔薄黄,脉结代。

治法:清热解毒,养心安神。

方药:玉女煎加减。知母、牛膝、熟地、麦冬、连翘、浮小麦各15g,生石膏、银花、板蓝根各30g,柏子仁10g。此方用石膏为君药以清阳明经胃火之有余,配合熟地、柏子仁滋补肾水、养心安神;佐以知母、麦冬、浮小麦清热养阴生津,连翘、银花、板蓝根清热解毒;牛膝导热而引血下行。共奏清热解毒、滋阴安神之功。表证明显者加炙麻黄、薄荷、荆芥等以宣肺解表;如兼阴虚者可酌加玉竹、太子参;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等。

2.心阴亏虚

主症:心悸,胸闷,口干,盗汗,心烦,失眠,手心灼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心阴,宁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或生脉散加减。生地、玄参、天冬、麦冬、茯苓、远志、柏子仁、五味子各15g,人参、当归、桔梗、柏子仁各lOg,酸枣仁、丹参各30g。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配合天冬、麦冬滋阴清热;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当归补血润燥;人参补气生血、宁心益智;五味子益气敛阴以助补气生阴之力;茯苓、远志养心安神,又可交通心肾;玄参滋阴降火;丹参清心活血,使之补而不滞;桔梗载药上行人心经,与丹参相伍而行气血,达到滋而不腻、补不留瘀。如热毒未清,可酌加板蓝根、连翘、银花、贯众等药清热解毒,以祛余邪;若风湿之邪客于经脉,见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宜酌加桑枝、威灵仙、防己、鸡血藤、桑寄生、生苡仁等药以疏风、祛湿、通络,标本兼治。

3.心阳亏虚

主症:心悸,心慌,自汗,气短,面色少华,手足欠温,疲倦乏力,形寒怕冷,或肢体浮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弱。

治法:温养心气,宁心安神。

方药:四逆汤加减。制附子15~-30g,炙甘草、干姜各lOg。《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苦甘。”方中君药用附子,大辛大热,人心脾肾经,温肾壮阳,祛寒救逆;配合干姜温中散寒,助阳通脉;配伍炙甘草为佐使以补脾胃、养心气、调诸药,且可缓姜附之燥烈辛散,使其破阴复阳而无暴散之虞。因阳虚无力鼓动血行,易兼血瘀之象,可加丹参、桃仁、田七、水蛭等药,增强其活血化瘀作用;如阳虚血瘀之象较甚,可合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又由于阳虚水泛者,宜温阳利水,可用真武汤加减治疗。

4.气虚血少

主症:心悸,气短,头晕,乏力,胸闷,面色欠华,心烦不寐,舌质淡,有裂纹,苔薄白,脉虚细

或结代无力。

治法:补气养血,宁心安神。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30g,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炀化)、麦冬、火麻仁、大枣各lOg。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药;配伍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此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养心阴心血;佐以桂枝温心阳,通血脉。诸药合用,共成阴阳气血并补之剂。如见大便稀溏可去麻仁,加入酸枣仁养心安神;心悸甚者可加龙骨、龙齿、牡蛎等加强其安神作用。偏气虚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偏血虚者可用归脾汤。

上述各方煎服法:上方加水500ml,煎取200ml;复煎加水300ml,煎取150ml,两煎相兑,分2次服,日l剂。

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辨治思路与法则,各地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不少“共识”。《浙江中医杂志》、《中医药研究》等及陈杨荣等主张对病毒性心肌炎可分早、中、晚三期论治。早期系温热毒邪乘虚侵犯卫表,久必浸淫心脉,治宜清热解毒、宣肺解表,方选银翘散或桑菊饮或清营汤加减,湿热者辅以清热化湿;以甘露消毒丹加减。中期为热毒内盛,耗气伤阴,灼津为痰,血停为瘀,终致气阴两伤,痰瘀热互结,治宜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化痰活血,临证对痰瘀征象不明显者,亦应不废化痰活血药之应用,方选心肌康方(西洋参lOg,黄芪40g,生地30g,白术、贯众、瓜蒌皮、苦参各15g,麦冬、远志、赤芍各12g,板蓝根20g,五味子、丹参各lOg,炙甘草6g。)、补心丹、加减复脉汤或生脉散等方化裁。后期则分恢复期和慢性迁延期论治,恢复期表现为气阴两虚(心阴阳不足)者,可选生脉散合天王补心丹或炙甘草汤化裁;心阳亏虚者可选保元汤合桂枝甘草汤治疗;正气不足反复感冒者以保元汤合银翘散化裁,并常服归脾丸;属大气下陷者治以升陷汤加味;心阳虚衰,反复发作,轻者生脉散合五苓散,重者生脉散合真武汤加减;慢性迁延期病机为热毒内盛,气阴两伤,痰瘀交加,治以心肌康方加减;并认为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化痰活血法是其基本治疗法则,应贯穿于总个治疗过程。郭子光、熊曼琪等《现代中医治疗学》认为心肾密切相关,心阳靠肾阳温煦,心阴赖肾精充盈,心血肾精互相生化,心肾水火相济,阴阳平衡,方能下稳上安,脉律均匀,故凡心律失常久不愈者,皆可从肾论治。如属心肾阳气虚衰,治宜温肾养心,用金匮肾气丸合生脉散加减3属心肾阴血不足,治宜滋肾养心,用六味地黄丸合生脉散加减。此外,首都儿科研究所用温阳强心安神方(人参、附片、甘松、细辛)治疗慢速性心律失常;养阴宁心安神方(苦参、北五加皮、远志、琥珀)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其有效率均优于用维生素C、肌苷、三磷酸腺苷或辅酶Q10,均可酌用。

四、专病专方

1.炙甘草汤 炙甘草5—30g,生地黄、白芍、丹参、麦冬各15g,五味子、大枣、阿胶(炀化)

各10g。每日1剂,分两次服,可用于治疗心肌炎出现阴阳两虚之频发性早搏。

2.生脉散 现代研究该方有提高心肌脱氧核糖核酸作用,抑制心肌细胞膜三磷酸腺苷活性,合用

甘麦大枣汤对气阴两虚所致之心律不齐有佳效。

3.玉屏风散 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功用益气固表止汗,用于正气不足、易反复感冒者;能

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NK细胞活性提高,症状好转,心电图明显改善。

五、中成药

1.清热解毒注射液

(1)鱼腥草注射液 成分为葵酰乙醛,已能人工合成。肌注4ml/7~,每日2次;或100ral静脉滴注,每日1—2次,对呼吸道病毒感染有较好疗效。

(2)穿琥宁注射液 肌注每次40 80rag,每日2次;静脉滴注每日0.16一O。2g,分2次稀释后使用。

(3)双黄连粉针剂 由银花、黄芩、连翘等组成,具有清热解表.每次每公斤体重60mg,每日1次。先用适量注射水溶解,再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500ml稀释,静脉滴注。

2.益气养阴注射液

(l)黄芪注射液或参芪扶正注射液 具有益气固本、改善心肌细胞活性、提高免疫功能、对心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5%GS 250ml内加黄芪注射液60ml或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或补心气口服液10ml,每日1次。

病毒性心肌炎2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2)生脉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 适用于气阴两虚者,5%GS 250ml内加生脉注射液50—100ml或参麦注射液30ml静滴,每日1次.对心阳虚脱,血压下降者,在用参附汤(或参附注射液)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每次川一20ml,缓慢静脉注射,每隔15—60分钟重复1次,连续3—5次,使血压回升稳定后,改用生脉注射液50一100ml加入10%葡萄糖中缓慢静滴。

3。活血化瘀成药 在本病中期较早使用活血化瘀药常能增强疗效,因心主血脉,故病亦常由气病而及血,出现血瘀征象。该类注射液有灯盏细辛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等;丸、散类有通心络胶囊、复方丹参滴丸、田七片、血羯胶囊等。

六、针灸及其他治法

1.针刺疗法 取曲池、大椎、合谷、足三里、肺俞等穴施针,有清热解表、止咳平喘等作用;针刺内关、神门、心俞、足三里、外关、三阴交、通里等,手法以补法为主,每日或隔日1次,亦可用电针,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

2.耳针 常用穴位有心、神门、皮质下、交感等,每次取2—3穴,留针20分钟,或用王不留行子穴位按压,适用于心肌炎各期。

七、西医药治疗

1.心力衰竭的治疗 同一般心力衰竭治疗,但在必须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时须慎重,因心肌本身有坏死时可致洋地黄中毒。可加用卡托普利每次25mg,每日2—3次,或雅施达4mg,每日1次口服。

2.心律失常的治疗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中以过早搏动最多见。如系偶发早搏,每分钟早搏少于5次,先可观察而不一定给予治疗。如症状明显,每分钟早搏≥5次,且有合并快速异位心动过速如室上性、室性、房扑、房颤、以及罕见的室颤时,须积极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电除颤治疗。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原则是疗效高,副作用少;某一些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联合应用药理作用和毒性反应不同的药物,以提高疗效而不增加副作用。

3.改善心肌代谢 能量合剂组(包括ATP40mg、肌苷0.4R.辅酶A100U、维生素C 2。og加入10%GS 500ml中静滴);极化液治疗,即葡萄糖液500ml,正规胰岛素8U,10%KCl lg,每日静滴1次,2周1疗程;脱氧核糖核酸40一60rag,口服,每日3次。 ’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病毒性心肌炎是否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目前尚有争论。但对重症患者,即以突然泵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在短期内死亡或猝死者,尤其是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或)阿斯综合征时,激素治疗可抑制抗原抗体作用,减少过敏反应,有利于局部炎症和水肿消除,虽有可能使病程迁延,却能帮助患者度过危险,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

5.抗病毒及调节细胞免疫功能药物 干扰素有明显抗病毒机动调节细胞免疫的功能,目前有用基因工程制成的干扰素,每支100万U,每日1次,每次1支,肌肉注射,2周为1疗程。免疫核糖核酸,这是一种传递免疫信息的物质,能将供体的免疫信息传递给受体,故有免疫重建作用。病毒唑有抑制病毒复制、纠正免疫失控的作用。

八、中西医结合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的致病因素为病毒感染,具有传染性、易感性,其急性起病,可以来势凶猛,属中医学中的“瘟疫、戾气、热毒等”,易由卫、气分证内陷营、血分证,或直中阴经心包,出现高热、烦躁、胸闷痛、心悸心慌、或大汗出、肢凉,甚至昏迷、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水钠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等临床表现。在急性期的治疗上须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抗感染,退热,改善血液循环,抗心律失常,纠正心力衰竭,纠正水钠电解质,予口服补液、静脉输液(应用抗生素,清热解毒、和解退热之中成药制剂及对症支持疗法等)、配合应用中药灌肠(由清热解毒或通腑泻热的药物制成,如清热灌肠汤、大黄枳实汤等)以退热、灌服安宫牛黄丸等以清热开窍及应用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以回阳益气、活血通络等,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治疗手段。现代研究有多种中药具有抗病毒作用如板蓝根、青蒿、银花、玄参、蒲公英、玉蝴蝶等,抗心律失常的有苦参、益母草、蝉蜕、生地黄、玉竹、附片、淫羊藿、生脉散、玉屏风散等。心肌炎恢复期、后遗症,中医药具有优势,可按临床分型进行辨证治疗,对心律失常者可配合应用胺碘酮等。

[研究述评]

(!)目前,国内采用辨病和辨证相结合、中医药与西医药相结合、急则治标与缓则治本相结合的诊治思路和法则,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其充分发挥了中、西医各自的特长。如出现各种并发症,发展迅速,病情危重,则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积极治疗,避免发展为心肌炎后遗症;缓解期以中医为主,扶正兼祛余邪,运用多种益气养阴、清虚热、.固表止汗、活血化痰之中药方剂以改善心肌细胞活性、清除对心肌细胞有毒害的物质。临床上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更具有优势。

(2)病毒性心肌炎是人体感染嗜心性病毒,引起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该炎症可呈局限性或弥漫性;病程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一些慢性的病毒性心肌炎迁延不愈可演变为心肌病。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呈增长趁势,其临床表现多样,确定诊断上有一定难度。其诊断思路有3点:①寻找病毒感染的依据;②寻找心肌炎的依据;③排除非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上本病急性期病毒侵犯心肌,同时引起心肌细胞中CD4、CD8、NK细胞增加,产生心肌免疫损伤,以致心肌内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加重了心肌损害,常可选用黄连、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野菊花、虎杖等清热解毒、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后期由于心肌内病毒持续存在和免疫功能失调两者同时存在,可应用既有抗病毒作用,又可调整免机能的药物,如黄芪、淫羊藿等;对于身体虚弱又反复感染者,在使用抗病毒中药的同时可选用具诱生干扰素作用的中药,如黄芪、人参、白术、黄精、冬虫夏草等。上述中药的使用应不违背中医辨证用药的精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103971.html

更多阅读

病毒性角膜炎适合哪种治疗方法 病毒性角膜炎治疗周期

首先简单说一下什么是病毒性角膜炎。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病,严重的话会导致眼盲。它主要是因为是角膜被病原感染,从而导致炎症。得了病毒性角膜炎,通常会有害怕见光、流泪、酸痛的相关症状,并且会觉得看不清东西。这种病治好了也容易复

病毒性疱疹咽炎的预防与治疗 治疗病毒性疱疹

病毒性疱疹咽炎的预防与治疗概述:什么是病毒性咽炎?病毒性咽炎系病毒所引起的咽部急性感染多在咽部口腔粘膜及其周围皮肤发生疱疹也可发生于角膜及外生殖器。症状:病变为上皮细胞水肿膨胀使表皮的棘细胞层隆起形成水疱内含大量多

可怕的病毒性感冒来袭时 病毒性感冒发烧要几天

可怕的病毒性感冒来袭时周三下午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说是乐乐发烧了,37.2度。于是半个小时后我接他回来时已经是37.6度,躺在床上一个小时左右,体温就直线上升到39度。家里的退烧药只有臣功再欣(乐乐曾经出现过过敏症状),赶紧给乐爸店电

60妊娠合并传染性病毒性肝炎 妊娠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传染性病毒性肝炎妊娠合并传染性病毒性肝炎(简称“传肝”),不仅严重危害孕妇,也累及胎儿。根据其流行病学特点,主要有甲型肝炎及乙型血清性肝炎,后者多为亚临床型或隐匿型,易被遗漏,但其危害较大,应引起重视。妊娠后全身代谢免疫功能

声明:《病毒性心肌炎2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为网友只想与你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