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 十六大以来

之一、生态文明:永续发展的中国探索

之二、自主创新:转型发展的中国追求

之三、市场经济:跨越发展的中国创举

之四、宏观调控:平稳发展的中国优势

之五、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中国版图

之六、社会管理:和谐发展的中国格局

之七、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中国方案

之八、文化复兴:自觉发展的中国力量

之九、依法治国:公平发展的中国抉择

之十、人才强国:跨越发展的中国资源

之十一、军事变革:和平发展的中国支柱

之十二、和谐世界:共赢发展的中国贡献

生态文明:永续发展的中国探索(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十年回眸·重大战略)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之一

本报记者 叶蓁蓁 彭俊 李仕权 杨旭

《 人民日报 》( 2012年10月24日 01 版)

开栏的话

十年砥砺,十年奋进。回眸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一系列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相继提出并逐步落实,有的已收到明显实效,有的正不断拓展深化。从今天起,本报“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专栏推出“十年回眸·重大战略”系列述评,从新世纪新阶段的特点出发,展示各项重大战略的新进展、新突破、新成就,揭示辉煌背后的制度优势、不竭动力,凝聚起共同奋斗、继续前行的力量。

(一)

一段文明的零落成泥,有多少是自然之力的游戏?一段文明的风雨飘摇,有多少是自食苦果的悲歌?

工业革命烘焙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极点,却让生态环境付出惨重代价。一次次对大自然的索取之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留下了太多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印记。

这样的教训,中国也曾有过,并已深深记取:传统工业文明的局限,无法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更不是人类文明的最终归宿。几十年思索、十年探求,中国有了自己的破局抉择:建设生态文明。

“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胡锦涛总书记的铿锵之辞,阐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用10年运笔:

10年间,“建设生态文明”第一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推进两型社会”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全面确立;

10年间,中国成为世界上投资清洁能源力度最大的国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

10年间,绿色GDP的政绩考核在这片土地如火如荼,生态补偿的体制机制在这个国度稳步推进。

从此,“生态文明”构成了定位中国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谈及的“两型社会”,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生态文明的概念也许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同样有价值。”对于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全球意义,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任卡米拉·图尔明如此评述。

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所架起的坐标,早已超越中华大地,在全球视野中树起一座风向标,在历史长河里化为一座里程碑。

这是一次反思,对既有文明的是非功过客观审视。

这是一次超越,对西方国家的发展悖论重大突破。

这是一次抉择,对中国社会的何去何从确立方向。

这是一次回应,对人民群众的一枝一叶充分关情。

10年,不过人类历史的一瞬。但生态文明的中国运笔,即使一瞬,也浓墨重彩。

(二)

时间有重量吗?

时间本无重量,但十六大以来的10年,因我们坚持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因我们顺势有为、逆势前行、乘势而上的不懈努力,因我们这一份化解资源供需矛盾的精彩“中国答卷”,让这段时间有了沉甸甸的重量。

20世纪的最后20年间,中国经济高歌猛进,但“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模式,使资源难以支撑、发展难以为继。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万众一心、步步前行。

这10年的重量,在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担当上。

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10年下降了12.9%;而“十一五”期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4.29%,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2.45%,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

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感慨地说:“这10年,节能减排成效突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迅猛,能源科技装备水平显著提高,能源国际互利合作成绩斐然。”

这10年的重量,在推进资源集约利用的力度上。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

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欣慰地说:“10年来,我们坚持统筹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不放松,在支撑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红线没有动,秩序没有乱。”

这10年的重量,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上。

2007年,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第一个制定并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十一五”期间,中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党的十八大代表、山西右玉县杨千河乡南崔家窑村农民余晓兰,20年如一日在荒山上植树播绿,把万余亩荒山变成绿色林地,成为保护环境的典型。

10年征程不寻常,10年分量沉甸甸。能交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中国答卷”,靠的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指针”的力量。

这力量,来自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高度;

这力量,来自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厚度;

这力量,来自于淘汰落后产能、升级产业结构的实践深度;

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力量,驱动中国巨轮驶向一个光荣的梦想旅程。

(三)

时间有色彩吗?

时间本无色彩,但十六大以来的10年,因我们坚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我们勇于担当、敢于攻坚、善于创新的积极探索,因我们努力探索一条不牺牲环境也照样发展的独特“中国道路”,让这段时间有了绚烂的色彩。

世纪之交,环境的恶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于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众望所归、层层落实。

这10年的色彩,是涂抹在大地上的绿色。

全国森林面积由23.9亿亩增加到29.3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6.55%提高到20.36%;全国沙化土地面积逐年缩减,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自豪地说:“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减少的情况下,我国成为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和生态治理成效最为明显的国家。”

这10年的色彩,是描绘在水系里的碧色。

2002年七大水系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29.1%满足Ⅰ—Ⅲ类水质要求,2011年提高到61.0%;2002年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49.7%,2011年提高到62.8%;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47.16万平方公里。

党的十八大代表、水利部部长陈雷强调:“过去10年,我国着力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10年的色彩,是喷洒在天空中的蓝色。

2002年,空气质量达标城市的人口比例仅占统计城市人口总数的26.3%;2011年,3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比例为89.0%。

党的十八大代表、北京环卫集团一清分公司一线工人任晓云为首都“美容”16载,他见证了“10多年前,北京一年的蓝天数量只有100多个,而2011年增至286天”的历史。

10年征途不一般,10年色彩亮丽丽。能走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中国道路”,靠的是我们党领导下“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效率。

这效率,体现在“将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的制度安排中;

这效率,体现在“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的制度导向中;

这效率,体现在“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7亿多亩林地确权到户”的制度创新中;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领亿万人民合唱一曲动人的绿色赞歌。

(四)

时间有味道吗?

时间本无味道,但十六大以来的10年,因我们坚守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活理念,因我们以人为本、以民为先、以和为贵的人文关怀,因我们这一则全民参与、上下同欲的宝贵“中国经验”,让这段时间有了丰富的味道。

一个文明的建立与成熟,不仅体现在执政理念的创新、生产方式的变革,它的终极生命力,还在于每一个个体的身体力行,把高屋建瓴的战略认知熔铸为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

这10年的味道,是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之鲜。

高污染、高耗能的生活观渐渐被扫入历史的角落,低碳生活、绿色理念日益彰显,重塑人们的一言一行,让他们尽情品尝生态生活的鲜美。

许多人懂得了拒绝,拒绝白色污染,拒绝灰霾空气,拒绝所有非环保的生活方式。更多人学会了接纳,接纳节能产品,接纳绿色出行,接纳所有更环保的生活方式。

党的十八大代表、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评价:“公众环保意识显著增强,绿色生活方式正在成为百姓日常生活行动。”

这10年的味道,是践行生态文明过程之咸。

越伟大的事业,越需要艰苦的付出。为了更加幸福的明天,无数人挥洒着咸咸的汗水。

一位普通农民,与沙共舞40年,在大漠中筑造了近100公里长的“绿色长城”,书写了荒沙变绿洲的传奇,带领上千人走上了致富路,“只要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树,把治沙进行下去”。他成了“沙漠大叔”,他是党的十八大代表石光银。

一位高山瞭望员,坚守深山34年,没能看到两个孩子的出生,没能替老父亲送终,但却准确报告火警近300次,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他成了“森林眼睛”,他是党的十八大代表余锦柱。

这10年的味道,是共享生态文明成果之甜。

污染的、耗能的选择还在,但越来越少;清洁的、节能的选择更多,且越来越多。

限塑令颁布短短4年,全国每年减少塑料购物袋240亿个以上,相当于节约石油480万吨,约占大庆油田年产量的1/8;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区区3年,5.2亿只节能灯、5000多万台节能空调、460多万辆节能汽车“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及人类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和解”,如今高悬于中国的国家战略层面,贯穿于神州大地的施政理念层面,更加融入在亿万民众的生活方式层面。三个层面由生态文明穿珠成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这就是中国的10年嬗变:

生态文明,从顶层设计萌芽,根系已达每一位居民;两型社会,从政治报告滥觞,潮流已至每一寸土地。

这就是中国的绿色传奇:

一个将“天人合一”化入脊髓的文明,正在由一个“以人为本”的伟大政党改造和创新,缔建人类历史的又一个奇迹、又一幕盛景。

自主创新:转型发展的中国追求(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十年回眸·重大战略)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之二

本报记者 赵永新

《 人民日报 》( 2012年10月25日 01 版)

十年自主创新,十年实力彰显。2011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7.2万件,是2001年的近11倍;其中企业的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更是迅猛增加,从2001年的1000余件增长到2011年的5.8万多件。与此同时,我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也由2001年的1731件上升到2011年的1.64万件,世界排名从第十位上升至第四位。

“这是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可喜成果。”十八大代表、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说,“专利是体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10年来我国国内、国际专利迅速增加的背后,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优先发展科学技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支撑、引领下,发生的巨大变化令人十分欣喜: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快转变,“贴牌大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

新征程新战略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2006年1月举行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决策,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迎接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迫切需求。”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说,进入新世纪之后,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周期越来越短,对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既给我们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使我们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说是科技的竞争,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真正的核心技术市场换不来、花钱买不到,必须加快自主创新,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的产业尽快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链高端迈进。”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可谓抓住了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牛鼻子’。”作为曾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党的十八大代表,山东省潍坊市市委书记许立全的感受十分深切。进入新世纪,经济结构不合理、质量和效益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能源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劳工荒的红灯频频闪烁。“拼土地、拼资源、拼劳动力成本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紧紧依靠自主创新,开拓增长空间、提高发展质量、掌握主动权、再创新优势,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6年举行的全国科技大会,同时颁布了2000多名科技界、教育界、经济界、企业界专家历时3年制定的国家科技发展蓝图——《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划纲要》明确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对我国今后15年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重点部署。

“纲举才能目张。'规划纲要’确立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路线,使国家各部门和全国各地在贯彻实施时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代表、江苏省省长助理、科技厅厅长徐南平院士说。

新举措新成果

更多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从2002年到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的“四升四降”引人注目: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5倍,专利拥有量增长了10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3,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了88%,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了79.5%,氨氮排放量减少了57.6%。

“这是我们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决策的结果。”潍坊市市委书记许立全说,“潍坊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创新潍坊’的奋斗目标,用自主创新这个'金刚钻’,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逐渐转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潍坊市的“四升四降”,是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十六大以来,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中心环节,抓住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这个重点,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部署,各部门、各地方各尽其责,多管齐下促调整,不遗余力抓转变——

出台相关激励措施,调动企业的创新动力。《规划纲要》颁布不久,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就联合出台了企业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国资委专门出台文件,要求中央企业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北京、江苏、广东、上海等地纷纷推出科技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措施,拓宽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技术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强力推进各类国家科技计划,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中央财政预算安排628亿元,加快实施大型飞机等11个民口科技重大专项,加快研发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等面向企业敞开大门,由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承担的科技项目越来越多;科技部联合财政部、国资委、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联手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企业创新强筋健骨。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企业的创新权益。国务院把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着力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商务、工商、公安、知识产权等部门连续几年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专项行动,努力营造公平竞争、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同时,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举措。相关部门、有关地方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各部门、各地方加大投入、重点研发,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0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华为、中兴、海尔、联想、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联重工、三一重工、中芯国际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领跑“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

新时期新任务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主要国家都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重点,抢占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的制高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更加突显、时间更加紧迫。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今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强调指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前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科技体制改革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早部署、抓紧落实。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之后,对我国科技工作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说,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科技体制机制还不完全适应,影响着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桎梏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王志刚说,《意见》从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创新服务能力、完善科技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的机制等方面做出了具体安排,以大力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弱化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其他创新主体的作用,而是强调统筹发展、协同创新。”江苏省省长助理、科技厅厅长徐南平说,“《意见》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同时,还从加强协同创新、改革科技管理、培养创新人才、完善创新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新措施,从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创新体系,发挥各创新主体所长、提高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据王志刚介绍,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强烈反响,《意见》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目前有关部门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正结合各自实际,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抓紧安排落实。“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力强。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意见》精神,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一定能推动实现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新跨越。”

市场经济:跨越发展的中国创举(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十年回眸·重大战略)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之三

本报记者 田俊荣 曲哲涵 许志峰

《 人民日报 》( 2012年10月26日 01 版)

“东方新神话”;

“照耀全球经济信心的灯塔”;

“唯一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的国家”……

在世界眼里,“2002—2012”这一看似普通的历史单元,已成为新中国历史上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什么让中国巨大的发展潜能喷薄而出、财富像泉水般涌流?是什么让社会主义生命力凸现,重新激活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全新想象?

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答案,但有一个认识已成为共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造就了中国大地上波澜壮阔的时代巨变。

昨天,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

今天,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提供着良好的“体制环境”。

体制环境更完善

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柱愈益坚实,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实现着亘古未有的结合

只有回首过去,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多远。

轻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里程碑,我们分明可以看到那清晰的“三大步”:

3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打开。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一步步加深,改革沿着市场取向一步步推进。

20年前,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党做出了历史性的抉择,改革从此奠定了更明确的方向。

10年前,党的十六大宣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年风云际会,十年风雨兼程。今天,中国的“体制环境”逐步走向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柱”正愈益坚实。

市场主体更富活力——过去,国有企业被比作低效、愚笨的“大恐龙”;现在,大多数国企实行了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成为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分明是腾跃太空的“中国龙”。

“股改上市后,国有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形似’,还做到了'神似’,”十八大代表、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说,“如今,建行的董事们在讨论一些议案时会争得面红耳赤,表决时有人投弃权票和反对票。由于董事会不能干预具体经营,我担任董事长8个多月来,没批过一分钱贷款,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市场体系更加发达——过去,连一盒火柴的价格都要国家制定;现在,95%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决定。过去,人们不知股票为何物,首家股份制企业北京天桥百货公司为推销股票,不得不宣布,买他们的股票5年后可以“还本”,每年有5.4%的“利息”;现在,中国股市市值已跃居世界第三,股指的涨落牵动着亿万百姓的神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正向我们走来。

宏观调控体系更趋成熟——过去,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直接干预经济;现在,财税、金融等间接调控工具登台亮相,熨平经济波动,助力又好又快。

收入分配和社保体系更为健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我们从过去的家庭保障和单位保障,跨越到今天的社会保障,百姓的“安全网”越编越结实。

最令人瞩目的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在相互的化学反应中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从这两个“不等式”中,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非相互排斥的磁铁南北极;

向市场经济要效率,向社会主义要公平——从这两个“等式”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完全可以像磁铁相吸般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两种优势的叠加、融合,将释放出惊人的制度能量。

这十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正实现着亘古未有的结合。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不是搞“私有化”,而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正携手向前。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非只讲效率、不讲公平,而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鼓励先进、促进发展,又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非不要宏观调控,而是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每一次危机,都是对制度优势的考验。当国际金融危机黑云压城、世界经济一片肃杀时,中国经济在“看得见的手”的有力托举下,不仅率先回升,而且逆势攀升,四年间人均GDP翻了一番。外媒感叹:“'新版中华经济体制’展现了它强大的应对能力,中国似乎生活在另一个星球,置身于西方国家遭受的全球危机之外。”

市场经济是人类的精巧发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中国的卓越创造。这一体制将有限的人、财、物以最优方式分配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有利于实现效率提高、财富增进和公平正义。

“中国这些年来所发生的一切,是任何计划都计划不出来的。”有人这样评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的奇迹。

我们从“濒临崩溃”走向“世界引擎”。这十年,中国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全球排名推进四位,已跃居世界第二。建三峡大坝、修青藏铁路、办奥运盛会、走浩瀚太空……“中国实力”耀眼迸发。

我们从“温饱不足”走向“全面小康”。这十年,中国农村的脱贫人数,相当于整个法国的人口数量,中国人民过上了宽裕、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我们从“沉闷僵化”走向“充满活力”。人们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市场意识苏醒、发展机会增多……中国社会,从来没像今天这样充满朝气和活力。

改革开放是动力

改革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决定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程度

“体制环境”的完善程度,取决于改革开放的深度与广度。

10年的探索实践,再次验证了“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新的体制机制就健全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推进一步”的真理!

国企健体、民企松绑——改革让微观主体“活力四射”。

国企改革中的每一次决断取舍,都是对原有体制的“削骨蚀肌”。断腕之痛愈深,奋起之势愈强。这十年,中央企业从196家调整重组为117家,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壮大至28万亿元。“减”的是数量,“增”的却是竞争力、控制力和带动力。

“非公经济36条”、“新非公经济36条”、“新非公经济36条实施细则”,“重复”的是条数,“变化”的却是“玻璃门”、“弹簧门”的逐渐打破。“英雄不问出处,创业不问体制”,千万家非公企业正以自己的生机和活力,汇聚成新时期的“清明上河图”。

十八大代表、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讲起了这样一个故事:十年前,三一面临着诱人的市场机遇,但就是缺少资金、“没米下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三一申请上市。“民营企业上市,那不是天方夜谭吗?”面对怀疑,梁稳根也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没想到一路绿灯,只花了一年多就登陆股市,筹资9.6亿元,三一的混凝土机械销售额一下增长了30倍。“当上市铜锣敲响时,我深深感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前,民企和国企是平等的!”

要素价格市场化、市场范围扩大化——改革令市场体系“血脉畅通”。

居民阶梯电价方案实施、成品油价格调价周期缩短、天然气价改试点启动……市场化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轮廓渐次清晰。

城乡统筹、户籍改革,实现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知识产权市场从小到大,“技术”在流通中体现价值……市场化的资源配置,范围日益扩大。

少管制、多服务、重监督、强调控——改革给政府与市场“划清边界”。

这十年,国务院部门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183项,占原有总数的60.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级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36986项,占原有总数的68.2%。政府职能,正从“划桨”变为“掌舵”,从“全能”变为“有限”,从“管制型”变为“服务型”。

提高收入、完善保障——改革为收入分配和社保体系“补上短板”。

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逐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织就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开放与改革密不可分。开放也是改革,是对传统自我封闭体制的改革。

多哈会议一声槌响,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入世意味着接轨成熟的市场经济。从此,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视野更广、标准更高、压力更大、动力更足,成果也更丰。

“在入世形成的强大的竞争倒逼机制下,国有银行背水一战、实施股改,中小银行也纷纷变革自强,中国银行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十年前,中资银行还担心'狼来了’;十年后,外资银行惊叹将'与龙共舞’!”十八大代表、中国人寿保险集团董事长杨明生回忆起这场硬仗时依然心潮澎湃。

坚持改革不动摇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

一家外国报纸曾这样提醒来华公民:“买东西要看找回的是不是假币,坐出租车要警惕司机绕路。但迄今为止,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只有3个,中国是其中之一。”

的确,我们为市场取向改革带来的“中国奇迹”感到振奋,但也与一些“成长的烦恼”不期而遇。收入差距扩大、看病难、上学贵、房价高、诚信缺失、贪污腐败……面对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一些人将其归咎于改革开放,认为这些问题与市场经济相伴相生。

其实,这些问题,有些是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收入差距扩大,是告别普遍贫穷、奔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烦心事”。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做大发展“蛋糕”,我们能缩小差距、扭转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有些问题,是由于改革不到位造成的,也只有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在一段时间内,与经济领域的改革比,社会领域改革相对滞后。但重要的是,这样的局面已现“拐点”,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领域改革正风生水起。

还有些问题,与市场经济没有必然联系。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不是无序经济;是法制经济,不是腐败经济。腐败,往往是体制转轨时期的权力寻租。遏制腐败,要靠深化改革,靠政府职能转变。

种种问题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市场取向改革的方向出了偏差。相反,这些问题相当程度上是改革不到位、措施不完善的产物,也只有依靠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解决。

今日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是人心所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大势所趋。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审视,完善“体制环境”的任务依然繁重。

来自中国农业银行的十八大代表叶又升认为,当今中国,经济总量上去了,但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极为迫切;非公经济不断壮大,但制约其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并未完全消除;商品市场较为成熟,但要素市场发育不足,影响了资源配置的优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但还存在经济调节越位、市场监管缺位、社会管理错位、公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而我们距离“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只有短短8年。处于“深水区”、“胶着期”的市场化改革,越往前推,触及的矛盾就越深,碰到的阻力就越大。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信心百倍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又一次吹响了进军号。

改革开放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宏观调控:平稳发展的中国优势(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十年回眸·重大战略)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之四

本报记者 朱剑红 王炜

《 人民日报 》( 2012年10月27日 01 版)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一波接一波,从国内非典、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每一个波澜都惊心动魄,每一次考验堪称严峻非凡。在一系列重大挑战之下,中国经济经历了过冷和过热、通胀和通缩的考验,国内生产总值从十年前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冲到了2011年的47.2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5倍。在世界经济的排位,从2002年的第六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二位。在复杂的环境中国民经济发展连上新台阶,得益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引,得益于正确有力的宏观调控。

奋进十年,“可见之手”保驾护航

中国经济经历了起伏波动的十年,政府宏观调控也走过了丰富多彩的十年。

2003—2007年,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特别是针对经济运行中逐步出现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三过”问题,宏观调控及时把准方向,适时适度减油门、点刹车,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采取了严把土地、信贷“闸门”,强化市场准入“门槛”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一系列组合拳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延续了几年“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

2007年以后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恶化,终于演变为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进入新世纪后最严重的冲击。2008年下半年,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风暴,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财政政策由“稳健”转向“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并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迅速出台了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实施了包括总额4万亿元投资在内的一揽子计划。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对的一次大考,中国政府调控之手快重准实地出击,使中国经济成功扭转了下滑势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

2010年下半年,针对物价、房价较快上涨、结构调整难度加大等问题,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成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通过采取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等措施,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价格上涨水平得到有效抑制。2011年,宏观调控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大预调微调力度,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把稳增长与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黄金十年,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应对国内外各种重大挑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鼓舞人心。正是我们坚持'好’字优先,进行了一系列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起到了为国民经济发展调校方向、保驾护航的作用。”2003—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超过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速6.8个百分点;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从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

发展十年,结构调整攻坚克难

十年发展,宏观调控面对的局面越来越复杂,挑战越来越艰巨。这种复杂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时表现得最充分,应对这场危机是对中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重大考验。

表面上看,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下滑,造成了不少企业停产、农民工失业回乡,但从深层次看,是中国经济过于依赖外需、国内消费不足等结构不平衡矛盾的集中爆发。因此,宏观调控既要考虑速度,更要考虑结构,既要解决短期保增长的问题,更要着眼长期调结构的任务。

这样的矛盾和挑战,一直贯穿在十年宏观调控的实践中。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施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成为加速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契机和转折点,宏观调控在攻坚克难中探索和积累了宝贵经验。

市场与政府两手并重:在经济急剧失速的紧要关头,中央重拳推出以4万亿投资为代表的刺激方案,迅速扭转下滑态势,凸显政府主导力量。与此同时,坚持推进改革,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之手的神妙,在用好政府投资的同时鼓励扩大民间投资,努力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长期与短期统筹考虑:在为保增长而战的同时,结构调整的力度没有减小,转变发展方式的航向没有偏离。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八项区域发展规划、抑制六大行业产能过快增长、11个重大科技专项陆续实施,新增投资向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倾斜。

内需与外需协调并举:在千方百计稳定外需,不断开拓新的市场的同时,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方针。大规模结构性减税以及“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农机购置补贴”、降低小排量汽车的车购税等刺激国内市场消费的财税政策举措频繁出台,着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优化消费环境。

伴随着十年的发展路程,宏观调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结出新硕果。内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增强,201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92.4%提高到104.3%。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趋向协同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02年的13.7%下降到2011年的10.0%,下降了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02年的44.8%提高到2011年的46.6%,提高了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02年的41.5%提高到2011年的43.4%,提高1.9个百分点。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健全,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发展成就更是亮丽,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出台促进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措施。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超过东部,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探索十年,调控手段不断丰富

稳增长、调结构、防通胀、控房价……十年中宏观调控打了一场接一场的硬仗,调控手段一次比一次丰富,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朱之鑫代表说:“在宏观调控的实践中,我们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

对于调控手段越来越丰富,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认为,“十年来,房地产市场调控始终牵动着人们的关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既要发挥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和上下游产业的巨大带动作用,又要妥善解决房地产供应结构不合理、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等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需要我们采取更灵活、有效、针对性强的手段,不断加强和改善房地产调控。”

楼市要稳,关键是供求关系要稳定。楼市十年调控坚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增加供给的手段越来越丰富,抑制不合理需求的政策也越来越精确。在供应端,通过加强规划引导、保证土地供应、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等手段,切实增加有效供给。在需求端,充分发挥财税、金融手段的调节作用,实施差别化的住房税收、信贷政策,如提高二套房贷首付,执行1.1倍利率,三套房停贷,部分城市实施住房限购措施等,合理引导需求。随着调控深入,税收、信贷和土地政策不断调整完善,在部分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果断采取了住房限购等行政性措施,并在重庆、上海开展征收房产税试点。

调控思路不断清晰,调控手段不断完善,用政府调控这只“可见之手”,弥补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缺憾,这是十年房地产调控的道路,也是十年宏观调控的写照之一。姜伟新代表表示,2011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总体朝着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不合理需求得到抑制,供求关系明显改善,房价趋于稳定。虽然,楼市调控这场硬仗还没有打完,但积累的经验将为今后的调控奠定良好的基础。

探索十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朱之鑫代表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的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四个结合’,即坚持把扩大内需与拓展外需紧密结合起来,以扩大内需为基点,注重夯实居民消费和实体经济两大基础,充分发挥投资对拉动内需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坚持把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夯实农业基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坚持把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坚持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牢牢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充分证明,十年来,我国宏观调控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及时的、正确的、有效的。”

市场有活力,市场也有缺陷,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如何发挥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中国在探索,中国在创造。

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中国版图(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十年回眸·重大战略)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之五

本报记者 汪晓东 于洋 钱伟 张文

《 人民日报 》( 2012年10月28日 01 版)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中部地区同比增长11.6%,均高于东部地区8.6%的增长速度,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也都高于东部地区。

随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的经济版图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空间布局更趋协调,更加科学。更为可喜的是,区域协调发展所带来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升,“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一执政宣言,已成为广大人民的切身感受。

“西快东稳”的态势愈加明显,经济增长的“雁阵”逐步形成

区域协调发展,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区域发展不平衡又是必然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加上极为复杂的自然和历史等原因,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难度超乎想象。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提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在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促进和带动中西部地区更好发展。

为此,世纪之交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并谋划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全面总结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来思考和谋划,由此,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格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专门辟出一个部分,全面阐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议系统提出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把“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

可以说,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力度最大的十年,也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得成效最多的十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之策;不是一时之举,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不仅是紧迫的经济任务,而且是重大的政治任务”,这样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心,更转化为各地各部门的自觉行动。

“没有中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中西部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资源和竞争优势,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分工合作,承接外来投资和产业转移,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这不仅是中西部地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战略的需要。”十八大代表、四川眉山市委书记李静说。

2007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首次超过东部地区,2008年至2011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连续4年超过东部地区。西、中、东的增速排序,显示我国经济增长的“雁阵模型”逐步形成,这为中国经济持续较快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2011年,中、西部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0.1%、19.2%,分别比2002年提高1.3、2.0个百分点。主体功能区建设初见成效,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不断释放。2011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3.2%、23.5%和10.7%,分别比2002年提高5.5、3.2和2.4个百分点。

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有力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经济抗风险的能力。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外向度高,受影响较大,中西部地区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为稳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因地制宜,不搞全面开花,实现“一方经济”与“一方水土”、“一方人口”相协调

“一年一场黄土风,从春一直刮到冬”,这是很多人对黄土高坡的固有印象。

中央明确提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十多年来,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工程,西部地区的绿色不断延伸,西部生态屏障得以加强。

“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眼。”今天的黄土高坡上,人们唱的是绿色致富,唱的是科学发展,唱的是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山河巨变。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是要搞“全面开花”,不是要搞“村村点火,处处冒烟”,那样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最终可能导致无法想象的后果。“因地制宜”,是“协调”二字的应有之义。这就是说,经济布局、产业结构要与当地的资源禀赋、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相适应,既要有开发,又要有保护,实现“一方经济”与“一方水土”、“一方人口”相协调。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2006年3月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并根据各区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2007年,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

2010年底,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立了未来国土开发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格局,提出了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新理念和新原则,明确了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这一规划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诞生,也标志着主体功能区战略正式形成。

划分主体功能区是我们党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全新战略部署,标志着经济发展观念的历史性转变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上的重大创新性调整。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各部门也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多地让无形的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转移。

今年5月,呼和浩特云计算产业基地开工建设,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巨头”分别投资百亿元在内蒙古打造云计算数据中心。以“羊煤土气”等传统能源产业为经济支撑的内蒙古,如今已跻身包括北京、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在内的大型云计算基地之列。“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适合建立在能源丰富、电力充足、气候寒冷、地质稳定的地区。在这几点上,内蒙古地区在全国范围内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十八大代表、中国电信集团董事长王晓初表示,云计算与内蒙古的结合是一次产业与资源优势互补的共赢之举。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前不久,20岁的周小玉离开广东,回到老家四川,并很快在成都找到了一个小区物业管理的新岗位。“现在很多东部的企业迁到西部来了,就业机会多了,赚的一点也不比在东部地区少!”

四川是传统的农民工输出大省。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四川省转移输出的2106.77万农村劳动力中,省内转移人数达1091.66万人,省外输出1012.19万人,省内转移规模首次超过省外输出。

“中西部地区农民工的加速回流,正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十八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说,“中西部地区的加快发展,让越来越多的本地劳动力实现了就近就业和创业,这不仅可以节约房租、路费等支出,更重要的是可以和家人在一起,避免了长期在外打工引发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无疑是让最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区域协调发展,并非要求“十个指头一样长”,也不可能做到东中西部的发展水平完全一致,但是,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均等化,这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义。

10年来,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点是在民生领域,财政资金更多投向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

“十一五”期间,中央基本建设投资的60%投向中西部,70多项优惠新政策更给中西部地区百姓生活带来可喜变化。进入“十二五”,国家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大力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群众带来更多实惠。

2011年,中西部地区的保障房开工量在全国均属领先,数量远多于东部地区;全国县乡公路里程达160万公里,比2002年增加26万公里,东部和中部“村村通”公路目标已经实现,西部98%的行政村通了公路;西部地区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91.5%。

2002年至2011年,全国竣工的32854个公共文化设施项目中,中西部地区约占85%。全国竣工项目面积2448万平方米中,中西部地区约占60%。2009年到2013年还将安排资金10.59亿元,专门补助中西部地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中就能收看喜爱的节目,在门口就能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享受到最基本、最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务。

社会管理:和谐发展的中国格局(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十年回眸·重大战略)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之六

本报记者 禹伟良 孔祥武 申 琳 汪志球

《 人民日报 》( 2012年10月29日 01 版)

天下和,民心安。

13亿多人口,社会变革广泛深刻,新老问题相互交错,多种矛盾纠纷叠加……我国社会管理任务之重、挑战之大、难度之高,世所罕见。

攻坚克难,转型中国发出响亮的声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让社会环境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十七大要求“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专章形式纳入“十二五”规划……

“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中国探索”有着审时度势、只争朝夕的清醒,有着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的自觉。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中国探索”有着正视现实、面向未来的勇气,有着凝聚智慧、上下求索的执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支撑“中国道路”的重大理念,“和谐”成为回荡10年的悦耳旋律;

社会建设上升为执政党战略布局的一项重要任务,管理格局不断健全,综合治理扎实推进,体系建设全面展开,社会管理迎头赶上。

在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跋涉中,治国理政的新高度在刷新,和谐发展的中国格局在奠定,“中国号”巨轮注入了强劲持久的动力。

摒弃“管”字当头“硬性”思维

理念新了,服务型管理暖人心

流动人口高达2亿多,“流动的中国”意味着什么?这大体相当于2个俄罗斯的人口、3个德国的人口、4个法国的人口。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 十六大以来

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给社会注入蓬勃活力,也给社会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让漂在城市的流动人口有安全感和归宿感,如何让他们受到尊重、享受公平、融入城市?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转型中国”,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矛盾凸显期。“流动大军”管理这类躲不开绕不过的“必答题”蜂拥而至。

“外来人口管理,过去就是人员登记、出租屋管理、计生、治安等几项工作,约束性强,人情味不足,虽然管理上有效,但毕竟感情上有隔阂。”江苏张家港新市民事务中心负责人王树秋说,他所在的这一机构最早的名字叫暂住人员管理服务中心。

过去强调管理,现在注重服务,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的名称之变,折射出当下社会管理基本理念之变。

回眸社会管理领域的这场深刻变革,始终高扬着“以人为本”的时代旗帜。

这样的管理创新,人们也许不会陌生: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经济适用住房配售给优秀外来务工人员;“条件准入”与“积分管理”相结合的积分入户模式……

这样的姿态转变,人们也许屡见不鲜:“盲流”变身“新市民”,限制排斥变为平等对待,“不闻不问”转为“零距离服务”……

“社会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理念重塑,让社会管理于无声处成为服务群众、温暖人心、凝聚民心的事业。

以往自上而下“命令—服从”式的社会管理方式,已与时代渐行渐远。党的十八大代表、南通市委书记丁大卫说:“必须切实改善社会管理方式方法,把服务为先的理念贯穿社会管理全过程,大胆摒弃以往社会管理'管’字当头的'硬性’思维,'软化’社会管理身段,前置社会服务触角。”

以改善服务引领管理创新,传统的管控型管理正在向服务型管理转变:

北京市朝阳区探索“两新组织”服务管理模式,将公共服务项目前移至商务楼宇;

山东省泰安市针对以五类重点青少年和刑释解教人员等为主的重点人员,突出抓好培训就业、爱心温暖、帮扶成长、矫治救助、保护关怀5个平台建设;

湖北省宜昌市把全市121个社区划分为1110个网格,每个网格都配备网格管理员,为社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服务……

从单一运用行政手段管理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管理转变,从以强制、处罚为基本手段向注重采用说服、指导、协商、对话等维护相对人尊严的方式转变,社会管理的面孔早已不是冰冷的惊堂木。在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底色中,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成为引人注目的一道亮色。

政府“放权”民间“接力”

格局大了,多元共治迸发活力

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社会人”。面对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曾经政府“大包大揽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效应递减,出现了许多政府管不到也管不了的问题。

十年探索,目标始终如一: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将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职能与社会自下而上的自发力量有机融合、形成合力。

这样的场景不再陌生:在今年夏天的多地水灾中,涌现不少社会公益组织,它们承担了大量的社会爱心捐助。

这样的尝试不再轰动:今年春,中央财政用2亿元资金,向社会组织采购各个地方的社会服务项目。

释放社会组织正能量,成为10年来增强社会自治功能的重要方面——

给社会组织“松绑”、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下大力气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蔚成趋势。

去年以来,北京、上海、广东等十多个省市陆续宣布在体制上先行先试,采取各种方式突破双重管理体制的障碍。广东省自今年7月1日起除教育、卫生等须前置审批的少数类别外,对所有社会组织实行民政统一直接登记。

随着政府不断让渡公共服务领域空间,释放出更多资源,社会组织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2004年到2011年,仅民办非企业单位就从13.5万个增加到20.4万个。

更让人欣喜的是,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新型互动。

2009年深圳市政府机构改革时,从17个局委办取消、调整和转移了有关87项事务性职责,其中69项进行了转移委托,约占80%。

“结合近年来开展的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我们加大政府职能转移委托力度,逐步形成政府'放权’、民间'接力’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党的十八大代表、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说,探索以不同方式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既最大限度地满足服务对象的多样化需求,又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广东省建立了面向社会组织的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制度,上海、浙江、山东、湖南、四川、云南等地采取多种方式推行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

社会管理是对全社会的管理,也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依托社会组织,人民群众有更多机会参与社会管理。

这样的身影时时闪现:在苏州金阊区,活跃着一支700多人的“老娘舅”调解志愿者队伍;在山东新泰市,活跃着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为主体组成的平安协会……

这样的口碑处处传唱:“不跑远路,不花钞票,不打官司,不伤感情,就地解决矛盾纠纷。”

社会管理,关键在创新,但绝非全盘否定过去,推倒重来。10年来,社会管理的传统模式正在历经深刻变化,但优良传统在创新中继承,比较优势凸现。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我们在实践中创造的群防群治模式、人民调解模式等,都是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好经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期间遍布城乡大街小巷的“红袖标”就是注脚。

“天地交,而后能成化育之功;上下交,而后能成和同之治。”随着各地普遍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升为党委和政府工程,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和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明显强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空前高涨,多元治理的生动局面在神州大地初步呈现。

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引导

机制变了,立足基层抓源治本

不仅仅是被动的维稳,而应该是主动的服务;不仅仅是应急的办法,而应该是长效化的机制,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搞好社会管理。

回眸十年,这样的共识日新其景,这样的努力未曾停歇。

基层,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主战场,也是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

这样的尴尬不是没有:街道办事处职能“错位”、居委会职能“越位”、政府公共管理服务“不到位”。

党的十八大代表、贵阳市委书记李军说,居委会本来是城市基层的自治组织,却承担大量政府行政事务,变成了“准政府”,自治功能弱化,有的每年承担政府职能部门安排的任务达200余项,“沦为”办事处的一条“腿”。

突出基层在先,从基础上夯实社会管理,是十年探索的亮点。

这样的改革难称“率先”:今年,贵阳市撤销所有街道办,建立新型社区,推动公共管理服务下沉。

党的十八大代表、贵阳市碧海社区党委书记崔向前说:“以前都在抓经济,现在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后,我们没有了招商引资任务,专注于百姓需要什么服务。”

十年孜孜以求,各地实现工作机构下设,工作力量下沉,工作重心下移,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基层社会管理呈现出“职能聚合、精细服务、多方联动”的特点。城乡社区,稳步迈向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平安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抓稳定,重在抓源头;抓源头,重在抓决策。

这样的争议时有出现:延迟退休年龄议题引发不少网民反对。

这样的否决渐成常态:四川遂宁市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园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通过稳定风险评估,毫不犹豫地否定了一些大项目。

10年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成为热词。作为矛盾纠纷化解的首要环节和第一道防线,它为决策系上了一道“安全带”,可有效防止因决策、项目的仓促上马给社会稳定留下隐患。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已在全国铺开,所有省区市和地市州盟都建立了风险评估机制。去年以来,全国共评估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5万余件。

围绕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各地各部门探索建立了一批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社会管理之基、和谐稳定之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思考和谋划,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就管理抓管理。

“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色。

这样的报告温暖人心:10年,就业新增人口过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8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这样的措施让人期待:调整利益分配格局,缩小城乡差距,填平社会鸿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坚持民生优先,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回应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源头上改进社会管理。这是社会管理的演进逻辑,也是时代发展的动人图景。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中国方案(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十年回眸·重大战略)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之七

本报记者 禹伟良 杨 彦 梁小琴 申 琳 曲昌荣

《 人民日报 》( 2012年10月30日 01 版)

每月,55元。

这是来自中央财政的新农保基础养老金,钱不多,但它跨越了一个时代——

目前,上亿农民领取养老金,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老有所养”的愿望正在实现。

这是国力壮大的彰显:依托国家财力的增长,才有了这项重大惠农政策。

这是执政理念的升华:“政府宁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确保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投入”,坚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才有了这样的决心和魄力。

这是科学发展的抉择: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求真务实为民生的行动。

十年坚韧求进,我们已经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基本构建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初步搭建起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十年攻坚克难,粮食产量实现历史罕见的“九连增”,城乡收入差距出现缩小迹象,农村呈现和谐稳定的新气象,“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

破解城乡发展不协调矛盾中体现出的独特力量,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方案”的思想厚度、实践深度、人性温度。

突破“以农言农、工业优先”——

开启统筹城乡发展新纪元

发展,往往来自对时代的回应,源于对矛盾的解决。

城乡差距是当下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最大表现。

在现代化征程上跋涉,瘸着腿走不好,更走不远。

“虽然GDP的增长、财政的增加,大部分都不来自农业,但农业不稳固、农村不发展、农民过不好,其他都是沙滩上的高楼,缺乏坚实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

协调发展,需要攻坚克难的勇气,需要总揽全局的智慧。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三农”——

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

中央连续出台9个“一号文件”,“统筹城乡发展”成为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

十年孜孜以求,在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基础上,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神来之笔”,为统筹城乡发展定位架构。

从“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到“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不再是“以农言农”,不再是“工业优先、城市偏向”,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新思想新理念,引领开启统筹城乡发展新纪元。

从彻底取消农业税到实行农业“四补贴”,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到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强农惠农富农,多予少取放活,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新政策新举措,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思路、大战略。

但它绝非“削峰填谷”,而是在补齐“短板”的同时,让“长板”更长;并非城市对农村的单向度援助和帮扶,而是基于差异互补的共赢。

重庆市在统筹城乡改革实验中打破城乡界限,让城市和农村资源双向流动,城乡优势在互动中实现互补。

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大,如今工农城乡相互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影响更加广泛、相互作用更加直接——

工业反哺、城市支持对“三农”的拉动日益明显。这十年,是我国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巨变、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农业形势、农村发展对工业和城市的支撑日益突出。这十年,我国社会结构迎来了一个历史性变化,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粮食连年稳定增产、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有力地支撑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为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调整城乡利益关系——

开启农民休养生息新时代

“三农”工作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利益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实际上是城乡利益二元结构,它包括工农业经济利益的二元化,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利益的二元化,城乡公共建设的二元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二元化。”党的十八大代表、江苏省苏州市市委书记蒋宏坤说。

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30多年来农村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这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展厅里的一尊青铜鼎。2006年1月1日,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制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335亿元。河北农民王三妮激动万分,自费铸“告别田赋鼎”,用最古老、最庄重的方式感念党的这项好政策。

利益问题的关键是收入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尊重农民物质利益的核心。

从正税清费、取消农业税,到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从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到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10年来一系列重大改革,理顺了国家、集体、农民的分配关系,开启农民休养生息新时代。

如今,农民不仅“种地不再交税”还享有国家补贴。农业补贴资金规模从2002年的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53亿元,10年累计达7631亿元。

以农民为本,关键是富裕农民。这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1%,是新中国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近两年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

以农民为本,必须善待农民。

这十年,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事情农民办的传统理念和制度安排——

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到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城乡利益关系,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出现重大变革。

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3亿农村学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97%的农民、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这十年,农民更多地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发展权利和发展机会——

5年前开始实施的《物权法》,首次将与农民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宅基地使用权明确规定为物权。

中央已把改革征地制度、修改土地管理法作为一个重大任务,要求加快推进。土地政策、土地立法重点将转向减少耕地过多过快流失,转向维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十一五”期间,征地补偿标准提高30%以上。

一些地方开始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村资产资本化,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保护农民的财产权利。苏州走出了一条“户户有资本、家家成股东、年年有分红”的富民之路,2011年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1.93∶1。

农民带着他们在农村的合法权益进城,带着尊严进城,成为上下共识。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四川成都将在2012年实现全域成都统一户籍,城乡居民可自由迁徙。党的十八大代表、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说,在我们的户籍改革方案中,农民不以牺牲农村的财产权益为进城条件,不需要放弃农村宅基地换取住房,不需要放弃土地承包权换取社保。

从2003年果断废止城市收容遣送条例,到2006年国务院出台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文件,清除不合理政策和限制,公平对待农民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频频发力。

城乡选举人大代表实现“同票同权”,异地高考的政策松动,试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正逐渐成为现实。

“三化”助“三农”——

开启广袤田野和谐新画卷

城乡差距大,基础性的原因在于产业发展差距大。

中国农业现代化,该如何走?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是我们党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着眼点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补齐农业这个短板,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直面挑战,在深化改革中求解,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突破,开启广袤田野和谐新画卷——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谁来种地?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各地应对“谁来种地”的办法。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已超过50多万家。去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4.5%,其中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2%。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增产靠什么?

中国超级杂交稻攻关连续两年跨越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我力争在90岁以前实现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的新目标”,袁隆平院士壮心不已。

高点起跳,应向科技借力。近几年国家构建了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探索了高产创建这一大面积集成推广实用技术的新途径,启动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提高,2011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3.5%。

农业进入高成本时期,效益从哪来?

“农药化肥几乎年年涨,粮价涨得相对少,种四五亩田不如出去打工两三个月”,种粮“高成本”、农民“低收益”的现象不免让人担心。

各国农业现代化的过程,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保护。我国农业进入生产经营成本快速上升、自然和市场风险加大阶段,兼顾保护农民利益与确保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和对农业生产的补贴。

我国已逐步建立了“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从2004年的2626亿元快速增加到2011年的1万亿元左右,年均递增21%。全国平均每亩种粮补贴由不到10元增加到80多元。

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要靠主产区,解决主产区种粮吃亏问题也需进行利益补偿。为了鼓励地方抓粮积极性,2005年起中央财政开始对产粮大县实施奖励补助,资金由最初的5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11亿元,累计安排奖励951亿元。

不牺牲农业和粮食,如何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个集中”是成都统筹城乡改革的基本手段。

苏州全市累计43万多农户、120多万农民实现了居住地转移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比例达到89%,农民集中居住率达到46%,农业规模经营比例达到85%。“十二五”期间,苏州将全面推进城乡一体示范区建设,以城乡一体化的率先确保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率先。

河南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切入点,正在探索一条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实现就地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让更多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这既是促进人口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任务。

文化复兴:自觉发展的中国力量(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十年回眸·重大战略)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之八

本报记者 王弢 田丰 魏贺 曹玲娟 余荣华 姜峰 何勇

《 人民日报 》( 2012年10月31日 01 版)

今日中国,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的同时,文化力量悄然开枝散叶,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正在成为更为雄厚扎实的“中国软实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道。“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这是寻找强国、富国、大国和谐之路的文化宣言。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文化复兴的号角业已吹响。振兴中国文化,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是民生的需要,更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代表、文化部部长蔡武这样评价。

回眸10年,民族血脉涌动自觉自信;

回眸10年,文化复兴展现中国力量。

提升文化自觉——

改革发展举措频频出台

文化自觉,从根本上说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上的自觉。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着力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一系列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出台——

2002年11月,十六大提出,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2007年10月,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

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

文化千古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自觉,我们党才能引导和组织起亿万群众去开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这10年,是财政支出不断向文化倾斜、加大投入力度的10年——

“十一五”期间,全国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

中央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从2008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5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中国的世界地位,不仅在于她的经济实力,更在于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实力。世界评论中国经济进步用了很多笔墨,其实与此同时,人们思想、观念、认识、心灵的变化才是近百年来中国最伟大、最深刻的进步。而这样的进步,正是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源于以创新意识、创造精神为核心推动的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说。

这10年,是中国文化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10年——

世界第一出版大国、世界第一电视剧大国、世界第一广播大国、世界第一动漫大国……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的主要文化产品的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成,文化市场繁荣活跃。

“10年来,我们既不是一味地固守传统,也不是一味地盲目学习,而是在比较中吸收世界文明的发展成果,并逐渐摸准了复兴本土文化的发展路向。这是10年来我们在文化领域取得的最大成就,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民族的文化自觉。”党的十八大代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说。

正是因为有了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有了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明进步的责任担当,才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才有了振兴中国文化的自觉行动。

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事业产业双翼齐飞

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说是对文化本质的信念信心。五千年中华文明薪火相传,是我们的基因根脉;包容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是我们兼收并蓄的胸襟气度。

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动力强劲。

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从1991年开始连续6年亏损,一度无片可拍。他们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以电影创作为龙头,电影旅游、电影加工和影视传媒等多元素并举,创作出大批优秀作品。改革,让长影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目前,企业年利润稳定在3000万元以上。

谈及这段历程,十八大代表、长影集团董事长刘丽娟说:“与过去相比,我们今天更勇敢更自信。”

“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刘丽娟的自信,正来源于党中央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坚定决心。

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清晰明确,改革10年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10年,是文化消费日益扩大、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10年——

我国文化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数千家报刊,570多家出版社,3000多家发行企业,2100多家文艺院团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从事业单位转变为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

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上海文化体制改革起步早、抓得紧、推进快,开创了文化建设新局面,文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2011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923.75亿元,高于同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增幅4.8个百分点,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5.5%。

这10年,是文化基础设施日益普及、群众文化生活得到更好保障的10年——

目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部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全国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提高到97.06%和97.82%。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年放映800万场电影,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83万个服务点、覆盖全国90%的行政村。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1804个博物馆、2952个公共图书馆、3285个文化馆、341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省级美术馆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文化自信,源于实力,源于创新。正是因为有了长远的文化发展战略,我们才有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充足的发展底气。

走向文化自强——

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文化自强,从根本上说是对文化强国的向往追求。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要体现为文化自强的目标和行动。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创排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在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大剧院连续演出100场,中国舞台艺术的深刻表现力让世人惊叹。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10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们正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

这10年,是文化创造力空前迸发、文艺创作百花争艳的10年——

文化繁荣、文艺当先。10年来,我国的文艺创作表现手法日益丰富,在美术书法、戏曲话剧、影视歌曲等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话剧《郭明义》,电影《建国大业》,电视剧《誓言今生》……一部部脍炙人口、昂扬着民族精神和时代气韵的作品,展现了我国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动局面。

党的十八大代表,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认为,加强原创作品生产是体现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上海特别重视推进“新品、优品、精品”创作,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优秀文艺作品的重要原创基地。仅2012年上半年,就有10部“上海制造”的优秀电视剧登陆央视。

这10年,是中国文化加速“走出去”、影响力日益增强的10年——

文化“走出去”,凸显了一个文明古国走向文化复兴的坚定决心,是实现文化自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经之路。

“孔子,孔子,人人都在讨论孔子。跨越了2000年,孔夫子'活跃’在东方人、西方人的唇齿之间。”联合国经社部战略规划司司长内维德·哈尼夫曾发出这样的感叹。自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揭牌至今,387所孔子学院和509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已覆盖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我国与100多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议,以“文化年”、“国家年”、“交流年”为主题开展了各类大型国际文化活动;在海外已建成巴黎、柏林、东京等多个中国文化中心;不同规模的中国文化节、艺术节,“相约北京”、“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国际性文化交流品牌已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近10年,中国传统艺术从过去的主动'送戏上门’,变成了国外积极邀请演出。”党的十八大代表、北京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说,昆曲作为百戏之母,在国外演出非常受欢迎,这说明中国文化越来越得到国际认同,中国文化的力量正越来越受到国际重视。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设计的蓝图,是中国增强文化自觉、重树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铿锵誓言。

“蓄之以道,养之以德。”随着中国的发展,随着中国文化的振兴与传播,世界将更广泛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旺盛活力和无穷魅力。

依法治国:公平发展的中国抉择(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十年回眸·重大战略)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之九

本报记者 白 龙 黄庆畅

《 人民日报 》( 2012年11月01日 01 版)

依法治国,是执政兴国的基本方略。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鲜明旗帜。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公平正义的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回首十年,依法治国步履铿锵,法治中国砥砺前行,法治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我们兴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完成了有法可依的历史使命,踏上依法治国的新征程;

我们欣慰,法治政府建设强力推进,领导干部学法信法守法蔚然成风,凡事爱问“合不合法,合不合程序”;

我们喜悦,执法规范文明,司法权威公正,公平正义正在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走近群众、温暖你我;

我们鼓舞,今天的群众,开始学会用法治的眼光打量周围的一切,开始习惯用法治的思维展望中国的未来。

中国,迈上依法治国的光辉大道,法治的旗帜在神州大地高高飘扬。

立法为民

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树起中国法治新丰碑

2010年底,就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备受世界瞩目的同时,中国的依法治国也取得了重要里程碑式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式形成,中国法治树起了新的丰碑,站上了新的起点。

事断于法,顺乎民情。立法,是制定公共规则的最高形式,也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梳理十年来的立法项目,人们不难发现,民生领域立法步伐加快。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涉民生立法,得到更多关注。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就业、收入分配等领域涉及的利益格局十分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越来越需要从制度上进行顶层设计和综合配套。”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适时表示。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表示,从侧重市场经济立法到侧重社会立法,反映了中国立法重点的转变,也反映了中国进入小康社会以后强烈的社会需求。立法,离群众生活越来越近,更加顺乎民情、尊重民意。

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餐桌安全问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从2004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着手食品安全法起草工作,到这部法律最终通过,历时五年有余。一位参与立法的专家表示,这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一位公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无救济则无权利。2009年12月,历经四审、历时七年得以通过的侵权责任法填补了公民权利中的诸多“空白”,首次明确精神损害赔偿、确立“同命同价”赔偿原则,第一次专章规定医疗损害责任。同时对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环境污染、产品缺陷、交通事故等问题均作出具体规定,成为“公民维权指南”。

……

在近十年的立法过程中,人们发现,群众的声音越来越为立法机关重视并吸纳,开门立法、民主立法,让立法工作成为一项“阳光下的民主事业”。

十年来,物权法、劳动合同法、村委会组织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同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法律草案或修订草案一次次向全民公布,广泛征求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立法工作越来越集中民智,反映民情,体现民意。

十年来,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从“闭门立法”到“开门立法”,从“一致通过”到“弃权”、“否决”,逐步完善的立法程序推动着立法工作日趋科学化和民主化。

今年8月,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征集意见数达33万多条,远超出此前征集意见数最多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2011年4月至5月,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征集意见时,一个月内征集到23万条意见,超过2009年至2011年20部法律的总和,曾创下人大立法网上征求意见的纪录。

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今年首次修改。今年6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中国人大网显示,从今年7月6日至8月5日,征集意见数达55万余条,再创法律草案征集意见数之最。

民生立法、开门立法、民主立法,让我国的立法工作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外界形容“中国立法步入平民时代”。

依法行政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法治,重在对公权力的治理。为权力套上“紧箍咒”,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尤其是自2004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以来,依法行政领域的主旋律。

没有界限,权力就会无休止扩张。行政审批就是一个例证。以前,人们常抱怨“公章旅行”现象,一个审批单往往要盖上几十个公章。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实施,带来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

2012年8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再取消和调整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取消184项、下放117项、合并13项。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过程,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近年来,行政管理中不再以强制、处罚为基本手段,开始注重采用说服、指导、协商、对话等维护相对人尊严的柔性管理方式,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效率优先、以管制为中心的执法模式。”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表示。

“拍脑袋决策”久为群众诟病,十年来,随着依法行政的全面推进,各级政府主动听取民意,科学决策,使重大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安徽省六安市在河道治理工作中问计于民,通过媒体、互联网等途径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并召集水利、规划建设等各方面专家多次进行论证,形成翔实的决策调研报告。相关决策一经公布,立刻得到市民的响应和拥护,老城区1000多户居民的搬迁快速顺利完成。

“只要不断加强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度,体现民意、发挥民智,就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决策也就更加科学可行。”据介绍,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六安先后召开20多次由专家和市民参加的论证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先后收到3000多条意见和建议,有效吸纳200多条,使城市的规划建设更科学。

十年来,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各地政府不断规范决策程序,逐步建立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机制。据统计,全国约80%的市县建立了政府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超过70%的市县建立了政府决策公开听取群众意见制度和政府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很重要。同案不同罚、同事不同办、滥用自由裁量权等现象,不但影响了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腐败诱因。

特别注重法治政府建设的湖南省,近年来出台了规范行政执法的一系列制度:《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湖南省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办法》、《湖南省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这些制度规定,条分缕析,权责分明,用程序和制度为行政权力套上法治“笼头”。

“规范化建设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代表、河南省三门峡市市委书记杨树平认为,任何公共权力都需要制约,行政执法的规范程度,影响着法治政府建设的进度和政府的公信力,决定了群众对政府的印象。

“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2008年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让人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得到更为充分的落实。十年来,在推进依法行政的过程中,各地政府努力将政府权力最大程度地置于阳光下,通过网络等媒介实现了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政府部门有哪些权力,行使的程序怎样,是否违法行政,让群众一目了然。

伴随着依法行政的前行,人们开始用法治的眼光打量周围的一切,“合不合法,合不合程序”变成了领导干部的常用语,学法信法守法成为了人们的自觉行动。

司法公开

让群众了解司法、感受法治,以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正义

法律的生命在于施行,司法的权威源于公正。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来,我国司法事业在改革中不断深化,以一种让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正义。

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求。作为国家政治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权同样需要在阳光下运行。

今年10月22日,海南省临高县人民法院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消息,从当周开始,该院将通过微博发布一周的开庭信息,为方便公众现场旁听,还公布了各法庭的庭审排期情况。

2004年11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在全国首次网上直播了一起噪音污染案的庭审。如今,法院直播庭审已不再是新闻。在推进司法公开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法院选择网络作为载体,视频直播、微博直播等方式为群众广泛接受。

网络给司法公开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支撑和推进了司法公开。比如,人民法院通过推行网上办案和案件流程管理,使当事人实时掌握执法办案信息成了可能。2009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意沟通工作的意见》,其中规定,要改进和完善网络民意沟通机制。各级人民法院主要领导每年至少应参加一次与网民直接交流、沟通、互动活动,广泛听取网民意见。网络,成为推进司法公开的重要阵地。

除了庭审直播,群众关心的执行领域也通过网络的形式拓展公开范围。从2009年3月30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开通“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社会各界通过该平台可查询全国法院(不包括军事法院)2007年1月1日以后新收及此前未结的执行实施案件的被执行人信息。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和《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两个文件,向社会承诺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六项公开,标志着司法公开制度改革取得新的阶段性成果。

十年来,司法公开的范围大大拓宽。以前,案件在办理过程中的不透明、不公开现象,为托关系、走后门现象提供了温床。现在,司法公开的内容从审判公开延伸到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等各个方面。当事人不仅能了解案件在立案、庭审、执行等阶段的所有审判信息,还能对涉法涉诉案件、执行异议案件要求公开听证;不仅能了解审判管理工作,包括案件流程、管理制度、审判职能、人员状况等方面的情况,还能了解法院重要活动部署、工作报告、审判指导意见、重要研究成果、司法统计数据等其他管理工作的信息。

十年来,司法公开的程度不断推进。不少法院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功能,不仅让当事人知道“怎么样”,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说理透彻”、“说理公开”已逐渐成为司法环节的“高频词”。越来越多的法院积极推进裁判文书说理公开,不仅公开事实认定的理由、适用法律的推理解释过程和裁判理由,还要对当事人的诉讼理由和抗辩主张是否成立进行回应,真正做到“辨法析理、输赢皆服”。

“在推进司法公开方面,人民法院做到了'我家大门常打开’,并且得到了三大诉讼法等法律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代表、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法官厉莉认为,司法公开不仅见证了司法机关的努力,也见证了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参与意识和法治观念,比如在旁听庭审时,群众就能了解司法、理解法律、感受法治。

路漫漫其修远兮。依法治国,中国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伴随着我国立法的完备、依法行政大力推进、司法更加公开透明,“法治”正在用制度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一个高扬公平正义旗帜的“法治中国”正在到来。

人才强国:跨越发展的中国资源(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十年回眸·重大战略)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之十

本报记者 盛若蔚 杜榕

《 人民日报 》( 2012年11月02日 01 版)

“全球没有哪个政府像中国这样重视吸引外流人才回国。当局把这奉为一项主要政策,认为吸引人才回国是将中国推向科技前沿和促进国家经济踏上新台阶的一条捷径。”

10月21日,当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刊文分析中国创造条件吸引外流人才回国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10年间,类似的感叹不绝于耳。声声感叹,见证着一个行进在复兴道路上的大国对人才的渴望与重视。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强国之本,竞争之基,转型之要。

人才,科学发展第一资源,亦是中国走科学发展之路最可依赖也必须依赖的第一资源。当“奋进十年”与“战略机遇”无缝对接,当“第一资源”与“跨越发展”有机融合,便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化学反应”——人才强国的时代大船从中获得绵绵不绝的澎湃动力。

世界近代史上,曾经出现过3次著名的经济追赶:美国对英国的追赶、日本对美国的追赶、韩国对西欧国家的追赶。3次追赶的背后,成功的秘诀只有一个:实施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

历史总是相似的。人们看到,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10年,在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引下,奋斗崛起的中国开启了一场全新的追赶,并正以风的姿态加力向前……

十年砥砺,一幅崭新的蓝图喷薄而出——

核心战略写新篇

人才迎来又一春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一句电影台词,说出了大实话。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人才不仅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引领者,而且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是先进生产力中起着主导作用的要素。

数字雄辩,却也最无情——

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的43%;人均森林和林地为世界人均量的1/6;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的1/4;我国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占世界的12%,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的58%,居世界53位……

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将迈向一条外向发展难以持续的“风险之路”,核心竞争力难以提升的“低端之路”,生态资源难以支撑的“负重之路”,人民福利难以增长的“物本之路”。国内外的事实一再提醒我们:只有走自主创新之路,让“中国制造”尽快转变成为“中国智造”,才能不受制于人。

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纵身一跃”,靠什么?

人才!只有靠人才——走人才强国之路!

高度重视,源于深刻认识。十六大以来,随着中国对人才强国这一重大战略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日益深化,人才强国战略有序部署,扬帆起航——

从《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度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到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全面部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从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专章列入“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到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新党章;

从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到“十二五”规划把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写入指导思想,将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列专章进行规划;

……

如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摄人心魄的“中国画卷”,一幅恢弘壮丽的人才发展新蓝图在世人面前徐徐打开,开启了一个人才发展的新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知识的力量注入每项发展的事业。

这是一个希望的时代,决策的光芒洒向每寸创新的土壤。

这是一个信仰的时代,科学的理念融入每次开拓的实践。

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我们不再面临选择错位的风险,不再纠结付出回报的失衡,因为“人才”二字已经深深镌刻在国家战略的核心版图上,人才的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

“这10年,中国的高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作为一名中国中铁的一线技工,2012年夏参加北戴河专家休假的巨晓林感言:“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了汗水和智慧,也赢得了国家的信任与尊重。”

10年征程,栉风沐雨。这10年,是人才队伍建设加速推进、发力创新的10年,是人才工作水平全面提高、影响广泛的10年,也是人才发展服务科学发展更加紧密、成效显著的10年。以人才发展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执政兴国的重大方略和重要经验,人才工作正在成为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推手。

十年奋进,一个可喜的变化扑面而来——

人才总量大增长

人才素质大提升

趋势由变化累积,而变化往往在不经意中就发生了。十六大以来,中国的人才方阵由一点一滴的变化,累积出日渐明显的趋势。

10年前在国外,留学生见面,大抵会相互询问“什么时候毕业”、“找到工作没有”、“买了房子吗”……如果你说“要回国了”,对方惊奇之余,多半会猜想你在国外混不下去了。而现在,留学生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怎么还没回国呀?”

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真正能吸引留学人员归国的,不是别的,是发展的机会。”3年前,怀着赤子之心毅然回国工作的十八大代表、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张学记坦言,“如今有这么好的政策条件,我们有责任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心力。”

一手抓海外吸引,一手抓自主培养。截至目前,我国有“两院”院士1400多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000多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3年以来遴选了国家级人选2700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8万人,博士后研究人员7万余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初具规模。

“为什么中国在科技等方面过去几年发展迅速,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分析,就是因为中国的人才,特别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总量大幅度增长,而这种增长又得益于高等教育大幅增长和人才效率大幅增长。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10年来,党和国家着眼人才总量增长、素质提高和结构优化,坚持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突出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10年增长,体现在人才总量的攀升上——截至2010年底,中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亿人,人才资源总量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11.1%。

10年发展,体现在人才素质的提高上——截至2010年底,中国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33.6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5.6%,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12.5%。

10年跨越,体现在人才效能的优化上——截至2010年底,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2%;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2.6%,其中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6%。

10年变化,体现在人才结构的改善上——到2008年底,国有单位已聘用专业技术人员中,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之比已由2003年的7.3∶33.4∶53.2调整为9.9∶36.8∶44.2;人才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到2008年,非公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已达38.5%。

“我们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认真贯彻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果。”回眸10年,十八大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这为中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年改革,一种持续的创新乘势而上——

体制机制大解放

释放人才生产力

30年前,深圳只有两名技术人员,一个拖拉机维修员,一个兽医;20年前,深圳率先由政府组团赴海外招聘人才,率先实施干部录用公开竞考制度,率先探索“技术入股”等引才新措施;而最近10年来,深圳成为国家第一个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试点城市,率先建立网上人才市场,实行应届毕业生无限制引进入户,所有用人单位人才引进无指标限制……深圳,再次成为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的“急先锋”。

“深圳的发展成就和经验充分证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创新创业之本。”在十八大代表、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看来,作为新兴城市,深圳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关键在于突破了传统体制机制的束缚,汇聚了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激发出了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

“天下之患,不患才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千百年前的寥寥古语,传递出一种朴实的人才观——“用好”,是人才工作的根本。

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人才发展的关键在体制机制,体制机制的活力来自改革创新。10年来的实践反复验证:只有遵循系统培养开发人才的内在规律,不断破除束缚人才成长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才能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人们看到,最近10年,从中央到地方,从行业到社会,以前瞻的眼光、改革的精神、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10年转型——人才特区代替经济特区,成为“时髦”的科学发展关键词。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10多个城市启动人才特区建设,在签证居留、技术移民、金融支持、财税优惠、股权激励、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特殊措施,推动着人才落户“乐土”。

10年激励——荣誉鼓励和物质激励共同作用,让知识的价值充分彰显。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一系列奖励制度,鼓舞着各类人才贡献才智。

10年创造——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目不暇接,为人才成长搭建广阔平台。

九天揽月,五洋捉鳖,举国振奋,举世瞩目。成绩的背后,是航天科技人才的锤炼和成长。以神舟九号任务为例,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平均年龄只有40多岁;科技人员队伍中,青年一代占了2/3以上。

10年完善——选人用人走向“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成为社会共识。

人才在市场中自主择业,用人单位在市场中自主择人,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和落实。随着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一个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人才评价机制基本形成。

回眸十年,唯贤选人用人留人,以业引才聚才育才。

展望未来,人才活力充分涌流,发展动力竞相迸发。

这注定会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竞赛,它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人才发展所指向的“强国”目标,也许需要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达成,但贵在不停步,贵在能坚持,贵在用智慧。

千帆竞发敢为先,百舸争流创辉煌。举目神州,一个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群星璀璨的崭新局面正在加速形成。人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每一个人坚持不懈的夯培,人才之基终将托举起一个民族的复兴伟业。

军事变革:和平发展的中国支柱(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十年回眸·重大战略)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之十一

本报记者 冯春梅

《 人民日报 》( 2012年11月03日 01 版)

2012年9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的消息引发举世关注。

国际舆论再一次聚焦中国近年来陆续亮相的一系列新装备、新创举、新成果。从航空母舰到军事理论、军队体制、作战样式等的改革创新,一个结论赫然在目:中国军队正大步赶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时代大潮,战斗力转型呈现加速跃进的态势。

当代中国的军事变革之花,究竟绽放出怎样的色彩?

10年来,环顾大裂变、大跨越、大转型中的世界军事,带着强烈使命感和危机感的中国军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展开了一场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集团冲锋。

10年励精图治,10年埋头苦干,10年开拓创新。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仅向世人宣告,中国人有智慧、有能力建设一支打得赢信息化战争的军队,而且在反复验证,中国的军事变革必将壮大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战斗力转型,提升了我军遏制战争的能力

新世纪之初,世界新军事变革酝酿着新的突破。

信息技术先发国家纷纷通过信息融合重塑战争机器,企图以武器装备上的“代差”,压垮所有对手谋求崛起、赢得胜利的希望。中国军人清醒地认识到,在信息化上的“时代差”已经成为一支军队的生死差、存亡差。

洞悉时代潮流的中央军委,作出了一个重大决策:把战斗力生成模式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进步上来。

2006年3月11日,胡锦涛主席向来自全军部队的全国人大代表发出号召: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广大官兵以强烈的危机感领会和贯彻胡主席、中央军委的决策,因为大家知道,推动战斗力转型刻不容缓,错过这一二十年,就可能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十八大代表、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军长潘良时说。

2012年国庆节前夕,东海某海域波涛翻滚,铅云密布。各型战舰游弋列阵,新型战机雷霆出击,东海舰队组织的一场信息化条件下海空联合火力打击演练拉开帷幕。

来自海军的十八大代表、东海舰队福州舰舰长王宏民告诉记者:这次演习,实现了兵种、火力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段的交叉运用,演习中体现的海空协同体系作战,特别是信息与火力的深度融合能力,将成为我们捍卫和平的新本领。

关注中国海军建设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能力在10年前还只能是一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104429.html

更多阅读

里根时期对苏战略述评 里根时期法律

里根时期对苏战略述评摘要: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历届政府无不把对苏战略作为重头戏放在对外政策的首位。里根上台执政时期是美苏冷战的关键时期,这使得里根政府的对苏战略不同以往,那就是以强硬姿态主动进攻,谋求世界霸权的新遏制政策。这

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十大建议 计算机的十大建议

承东启西、均衡发展中原经济区——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十大建议河南财经政法大学MBA中心 史璞2010-9-19“构建中原经济区”是加快河南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支持中原经济区规划更科学、更合理、更可行,根据长期的调研结果提出十个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讲稿

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精神内涵 推进转型跨越科学发展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政治报告。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意义 司考卷四论述题模板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来源:2014-11-24宣讲家李松林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核心提示:报告全面阐释了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什么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法治理论的方方面面、旗帜鲜明的论述了依法治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

声明:《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 十六大以来》为网友牵手都握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