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建设》---航天.国防建设邮票(7) 中国航天纪念邮票

自1956年以来,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仿制到自行研制,走过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阶段。60年来,中国航天不仅研制成功了多种导弹武器系统、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还成功地发射了载人飞船,实现了中华飞天梦,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突出贡献,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中国邮政发行航天、飞机方面的邮票,真实反映了航天、国防建设的发展变化,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1.特28 我国第一原子反应堆和回复旋加速器1958.12.30



1958年12月30日,为了纪念和宣传中国在利用原子能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我国第一个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特种邮票,全套2枚。孙传哲、刘硕仁、吴建坤设计。北京人民印刷厂印制。

(148) 8分 原子反应堆 750万枚
(149)20分 回旋加速器 350万枚

1932年,英国剑桥大学的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德国人奥托·哈和斯特拉斯曼两人成功地进行使中子轰击铀的试验,发现一个中于轰击铀,就可使铀的原子核分裂,释放出能量,同时放出两个中子,这两个中子还可以引起下一次核裂变,即可能发生链锁反应。1939年1月,意大利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获得德国利用中子核裂变成功的消息,立即想到原子反应堆的可能性。1942年12月2日,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冶金研究所里,恩里科·费米用自己砌建的50层石墨砌灶,成功地进行了人类第一次原子反应试验。最初,原子反应堆功率只有0.5瓦。于是,恩里科·费米马上建造了输出1000千瓦的生产钚用的原子反应堆,1943年底开始正式运转。1948年,约里奥·居里用重水作减速剂建造出重水型原子反应堆,既为人类发电提供了新能源,也为制造核武器提供了条件。

  1958年6月30日,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由苏联援助建成并开始运转,同时建成回旋加速器。9月27日,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在北京正式移交生产,并于10月生产出33种放射性同位素,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跨进了原子能时代。

2..T108 航天 1986.2.1



1986年2月1日,为了宣传和反映我国航天事业三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国特别发行了“航天”特种邮票,编号T108,全套6枚。这是反映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一套邮票。

6-1 面值 4分 “乐声环宇”:东方红一号卫星 发行量 2183.96万枚
6-2 面值8分 “天外归来”:回收卫星 发行量 2413.96万枚
6-3 面值 8分 “雷震海天”:潜射火箭 发行量 2656.26万枚
6-4 面值 10分 “腾飞万里”:飞向静止轨 发行量 1713.46万枚
6-5 面值20分 “天地同音”:地面接收站 发行量 1753.76万枚
6-6 面值 70分 “玉宇明灯”:同步通信卫星 发行量1155.46万枚

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人类活动的领域终于从陆地、海洋、天空扩展到地球外层空间。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全新的景象。航天技术可以高质量、高效益地解决人类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可以代替常规手段为人类创造奇迹。
  中国是火箭的故乡。古代中国就有很多遨游太空的幻想。早在唐代,中国就开始用火药作武器。宋代初年又发明了喷射火器,这种“火药箭”可算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现代航天事业的基础,这是国际科学界公认的事实。中国的现代航天技术是在基础极为薄弱的条件下,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发展起来的。到1986年,中国开创航天事业已整整30个年头。在这30年中,中国取得了发射人造卫星、大型运载火箭、同步通信卫星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卫星和使卫星达到静止轨道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回收卫星技术的国家。这一切充分证明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无穷的发展潜力。
  本套邮票共6枚。邮票通过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六个历史性镜头,具体、真实地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足迹。
  6-1为“乐声环宇”。画面中无垠的宇宙星际上方,是中国在1970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6-2为“天外归来”。画面描绘了中国第一次控制卫星返回地面的情景。
  6-3为“雷震海天”。表现的是1982年10月,我国自水下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的壮观景象。平静的大海上,突然滚雷般的轰鸣声起,火箭冲出水面,飞向预定海域,箭尾喷射出金黄色的烈焰。海面浓烟滚滚,白雾腾腾。
  6-4为“腾飞万里”。它表现的是1984年4月,我国发射的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离地飞升的景象。画面上,火箭拖着桔红色的火尾,徐徐离开发射台,飞向静止轨道。背景上,红霞满天,一轮金色的太阳冉冉而升,衬托出火箭腾飞时的壮观场面,也寓意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6-5为“天地同音”。它描画的是卫星的地面接收站。
  6-6为“玉宇明灯”。它表现的是1984年4月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的运行状况。这套邮票除着重于航天器本身刻划外,还注重对环境的渲染,如广阔的宇宙空间、通红的朝霞、蔚蓝的天空等等,使主体和背景在对比、映衬中分别强调出来,获得一种气势磅礴、空旷渺远的艺术效果。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是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中国又是火箭的故乡。自1956年我国开创航天事业以来,已成为世界上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射卫星以及继苏、美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我国的航天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自1990年4月7日起,我国开始承揽国际商用卫星发射任务。这套特种邮票,6枚画面,展示了我国向太空进军的足迹。

  第一枚图案是我国在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二枚是我国在1975年11月第一次控制卫星返回祖国大地情景,第三枚图案是潜射火箭,第四枚是我国在1984年4月发射成功的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第五枚图案是地面接收站,第六枚是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运行情景。

邮票集中反映了我国实现走向太空、卫星返回地面、发射同步卫星空间技术的三次突破;展示了中国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的风采、卫星回收和实用通讯卫星准确定点上空,以及潜射火箭的英姿。

3.T143 国防建设—火箭腾飞邮票1989.11.15



1989年11月15日发行T143,“国防建设——火箭腾飞”特种邮票,全套4枚,四枚邮票反映了火箭发射的基本程序,开进、检测、发射、飞行。四幅图案反映了火箭发射的基本程序。

中国是火箭的发源地。早在北宋年间发明黑色火药后,有人就在弓箭的箭杆上绑上火药筒,将火药筒点燃后拾弓射出。射出的箭簇借助火药筒喷火的反推力,大大延伸了射程。这就是最原始的“火箭”。火箭真正用于实战,是在1942年10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V-2火箭被德军用来袭击英国首都伦敦。它的出现,为后来的战略火箭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于50年代中期成立了战略火箭研究机构。60年代中期,相继成功地研制了中近程和中程战略火箭。1980年10月,我国新研制的固体潜地战略导弹水下发射成功。现在,中国已建立了能研制各类人造卫星、运载火箭、战略导弹的科研生产体系,在低温燃料运载火箭、同步卫星发射和卫星回收、测控技术等方面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4. 2000—22 中国神舟飞船首飞成功2000.11.20



国家邮政局于2000年11月20日发行《中国“神舟”飞船首飞成功纪念》纪念邮票一套二枚,面值共1.60元。邮票图名分别为:火箭腾飞、飞船遨游。

  1999年11月20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成功。此次发射的试验飞船和新型运载火箭均由我国自行研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飞船题名“神舟”号。“神舟”号飞船环绕地球飞行21小时,在完成了包括空间环境监测、空间材料及生命科学等试验在内的各项任务后,按预定程序顺利返回并准确着陆。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和平利用空间的领域进一步拓宽,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在中国“神舟”飞船首飞成功一周年之际,国家邮政局特发行纪念邮票一套。

5.2006—13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2006.6.8




国家邮政局于6月8日发行《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五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2枚。二枚邮票图名分别是:地球空间探测双星、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两枚邮票面值均为80分。

人类的活动范围,经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从大气层到外层空间逐步拓展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航天技术,开辟了人类探索外层空间的新时代。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五十年间,中国航天事业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建成了独立自主的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在航天高科技的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我国航天工作者创造的非凡业绩,已经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中国航天事业在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所创造的先进的航天文化和航天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政府于2000年第一次发布《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的大航天概念,积极开展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张共同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使外层空间造福于全人类。2006年,中国政府发表《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了包括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航天器交会对接、实现绕月探测、初步实现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等在内的中国航天未来五年及稍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

6.特5—2003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成功》纪念邮票 2003.10.17




国家邮政局于10月17日特别发行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成功》纪念邮票一套,由《英姿》和《凯旋》两枚邮票组成,发行量1020万套,同时发行小本票495万本。而这套《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成功》邮票被邮迷称为“小飞”或“神五”。2000年发行的《中国神舟飞船首飞成功纪念》三角邮票通常被邮迷称为“大飞”。  另发行与香港邮政、澳门邮政共同印制的小本票1本,内含国家邮政局、香港邮政署、澳门邮政局分别发行的同题材的邮票小全张各一张。

2003年10月1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发射。9时整,“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升空。9时10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9时42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宣布,“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10时31分,“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喀什测控站检测区域,16日5时35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成功向正在太空运行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送返回指令。6时54分,李继耐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中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邮票主图均有杨利伟形象。杨利伟,1965年生于辽宁绥中县,86年6月入伍,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

  “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3日载人飞船已胜利升空,满载着中国人千年梦想在浩瀚的太空漫游。

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着能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在浩瀚的天空,流传着许多美丽动听的神话故事。直到近代,各种飞行器的发明,才使梦想变为现实。从飞机到火箭,从卫星发射到宇宙飞船,人类的脚印一步步向太空延伸。载人航天飞行实验成功再次表明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成就,显示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2003年10月15日9时0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今年38岁,中校军衔。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优秀歼击机强击机飞行员,驾机飞行达1350小时。1998年由空军飞行员选拔为航天员,经过五年刻苦训练和学习,各项成绩达到全优。在此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通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杨利伟和翟志刚、聂海胜组成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飞船发射前,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决定,由杨利伟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按计划,杨利伟将乘坐飞船环绕地球飞行14圈后返回地面,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

  目前,我国有14名航天员,他们是从1500多名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的我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严格的基础理论、体能、心理素质和专业技术等训练,都具备了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各种素质和综合能力。围绕培养航天员队伍,我国已建成了航天员选拔与训练中心,自行研制了超重训练设备、航天员综合训练模拟器、航天服等一系列产品和设施。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承担了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建设任务。

  这次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可以乘载3名航天员,具有在轨自主应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它是我国为载人航天工程而研制的捆绑式运载火箭,自发射“神舟”一号飞船以来,已连续五次发射成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是我国1999年投入使用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围绕载人航天还建设有副着陆场,相应的光学和无线通讯.遥测、遥控设施及航天员医监医保系统。

  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将在飞船上进行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中国科学院、信息产业部等部门的有关单位,研制了用于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研究的船载仪器和地面测控设备。

  这次载人航天飞行,还设立了若干个陆上应急救生点、海上应急救生区和医疗救护网。海空军、陆军航空兵、交通部出动了各类飞机和舰船在相应区域待命。

  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和指挥下,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国内外有关测控站和“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队,将对飞船进行持续跟踪、测量与控制,通过航天员生理遥测参数和回传图像及话音通信,了解航天员的身体、生活和工作状态。

  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7.特6-2007《中国探月首飞成功纪念》特别发行邮票2007.11.26



国家邮政局于2007年11月26日发行《中国探月首飞成功纪念》纪念邮票1套1枚。特6-2007中国探月首飞成功纪念1.20元。这套邮票是中国邮政为纪念,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首飞成功而发行了。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探月卫星(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探月卫星(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无限的未知世界,深邃的太空,突飞猛进的科技形势。一个东方大国的视野和脚步从不曾稍作停顿。从上世纪50年代起,随着运载火箭技术的加速发展,人造地球卫星的上天,人类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空间时代。探月,开始从浪漫的遐想走向现实,也吸引了中国科学家的目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和美国的探月竞争空前激烈,掀起了人类第一次探月高潮。1978年5月,美国总统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代表卡特总统送给我国领导人1克月岩样品。

“什么时候中国人可以研究自己从月球上取回的样品呢?”中国科学家发出这样的感慨。1993年,我国有关部门和专家建议,用一枚研制中的“长征三号甲”火箭向月球上发射一个象征中国的铁质标志。但限于当时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特别是没有提出明确的科学目标,此事最终作罢。这次大胆的构想虽然未能成行,却让航天人和科学家们明白一个道理--要开展月球探测,就要抓紧研究设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上世纪90年代,新一轮探月浪潮开始在全球涌动。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和欧空局陆续提出月球探测的新构想。1998年,国务院成立新的国防科工委,内设国家航天局。国防科工委成立伊始,就着手研究包括探月在内的国家航天长远规划。2000年11月22日,我国政府首次公布了航天白皮书,第一次提出要“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随后,国防科工委委托航天专家孙家栋院士负责组织立项论证。经过反复的研究论证,中国首次月球探测的工程目标越来越明确:研制和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掌握绕月探测的基本技术;首次开展月球科学探测初步构建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在制定工程目标的同时,科学目标也逐步清晰:一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二是分析月球表面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三是探测月壤特性;四是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这些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贯穿了一个灵魂--既要站在国际前沿,又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把科学的理想与国家的实际技术能力最巧妙地结合起来,独立研制,独立制造,独立试验,着力打造一个完全自主创新的“中华牌”探月工程。2004年1月23日,正是大年初二。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远见卓识和果断决策下,这一天,国务院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按照中央“集中精力办大事,把大事办成好事”的部署,一个崭新的绕月探测工程组织管理体系,以“小核心、大协作”的原则迅速建立起来。2004年2月19日,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这个由国防科工委、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和航天科技集团的相关领导组成的小组,对工程实行总体协调指挥。2004年2月25日,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通过《绕月探测工程研制总要求》,任命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为工程总指挥,孙家栋为总设计师,聘任欧阳自远为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同时给工程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嫦娥工程”。2004年3月15日,国防科工委召开第一次绕月探测工程工作会议和大总体协调会,协调总体技术方案和总体计划流程,同时任命一批航天专家担任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总指挥及总设计师,并在全国范围内逐级组成规模宏大的研制试验大军和全国范围的配套大协作。2004年6月2日,中央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具体负责工程的系统论证、总体设计和项目实施,并承担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事务,实际上成为工程的前沿指挥部。在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率领下,中国首次探月工程的设计、研制、生产等各个体系开始进入快节奏、高效率的“高速运转”。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就迈出了三大步。2004年被称为绕月探测工程的开局年,这一年先后完成了发射场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制定、测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制定、地面应用系统设计方案制定、卫星系统的方案设计和运载火箭系统的初步研究,并开始进行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关。2005年,绕月探测工程的攻坚年。这一年主要以质量可靠性为中心,全面展开初样研制与试验,进行系统间接口协调和技术攻关,工程的技术风险逐渐化解,系统间接口关系得以明确,各系统技术状态得以确定。

2006年是绕月探测工程的决战年。嫦娥一号正样星在这一年完成总装、测试和试验。同时还完成了长征三号甲遥十四火箭的总装与测试,完成了测控、发射场和地面应用系统地面设备的研制和系统建设。总体具备了在2007年执行任务的能力。千钧之任,系于根根毫发!绕月探测工程由五大系统组成,任何一个系统和环节,都关系整个工程的成败。卫星系统为保证轨道设计的正确性,邀请全国各地著名的同行专家,对地、月、日复杂的三体环境进行了反复的分析求解,精确设计出飞行线路;为提高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执行任务的能力和可靠性,他们研制了适应月球环境的紫外敏感器,研究采用了双轴驱动控制技术和三体组合控制技术,并对控制器和重要敏感器采用了冗余设计和高性能控制算法。有效载荷仅仅是卫星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但却被称为“嫦娥的眼睛”。要绘制月球立体图像,一般要用三台相机。但运载火箭能力有限,有效载荷不能太多、太重,研制人员采用广角镜头和巧妙的光机系统设计,分出三个光路,在一台相机上取正视、前视、后视三幅二维原始数据图像,经重构形成三维立体图像。不仅简化了结构,减少了重量,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对空间环境的适应能力。承载运送“嫦娥”任务的大力神--长征三号甲火箭是我国长征火箭光荣家族中的“骄子”,已成功发射14次,但为了确保嫦娥一号万无一失,工程技术人员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进和创新,包括采用远距离测发控技术、应用了控制系统的系统级冗余技术。负责发射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着发射的组织指挥、卫星火箭的测试技术勤务保障、燃料的加注及发射、火箭一二级飞行段的测量控制,还要为发射任务提供通信、气象等服务。为进一步提升发射场的综合保障能力,满足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的技术要求,发射场系统对塔架、高压系统、加注供气系统等都进行全面改造。负责测控的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及多个航天测控中心、地面站和海上测量船,承担着运载火箭发射和卫星整个飞行期间的轨道测量、遥测监视、遥控操作、飞行控制等任务,并通过高精度的测定轨,为地面应用系统处理科学数据提供轨道数据保证。为适应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的新要求,系统完成了总体技术设计、USB设备改造和18米新天线系统建设、卫星初样和正样阶段的星地测控对接、USB-VLBI综合测定轨试验、飞控技术协调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地面应用系统既是绕月探测工程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中国首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由这里提出,绕月探测工程的科学价值从这里开始实现。为保证绕月探测工程实施,他们一切从头做起--从头组建地面应用科研队伍;从头设计论证地面应用系统总体方案,包括建立月球探测的各种数据的标准、格式;从头设计建设适应绕月探测需要的各种地面设施,并与相关系统进行联结测试。冲天的豪情,却不须臾忘记冷静。2007年2月,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再次提出进一步深入开展设计与生产“两个百分之百”的质量大检查--所有单机、分系统和系统总体设计进行全面复查复审,深入到研究室工程组一级,做到“百分之百”;所有产品的生产也要进行全面的复查复审,深入到车间工段一级,做到“百分之百”。

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劳和付出,无数的关注和支持,终于换来了一个个“定格”的历史时刻: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从西昌成功发射,精确入轨;11月7日,以准确进入200公里使命轨道为标志,嫦娥一号完成中国历史上最远的“太空长征”;11月26日,嫦娥一号传回的“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中国首次探月的成就和辉煌,被深深地镌刻进无垠的太空。中国航天再次高高昂起的龙头,又一次向世人昭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不断创造新的起点,书写伟大复兴的篇章!

8.特9-2014《中国首次落月成功纪念》邮票 2014.1.1




2014年1月1日,中国邮政特别发行《中国首次落月成功纪念》邮票1套2枚,内容分别为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全套邮票面值为2.70元。

嫦娥落月玉兔探,千载梦圆在今朝。嫦娥三号探月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从玉兔号在月面留下的第一行中国脚印,到在月球上展现五星红旗,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全面胜利,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科技兴国,实干兴邦,嫦娥落月展实力,中华民族增自豪,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该套邮票采用连票的形式设计,从而使画面更加宏大、壮观。远处的地球和太阳的光芒营造出神秘太空的全新视觉体验,圆弧型构图的处理,使人仿佛置身于宇宙的穹顶之下。蔚蓝色的宇宙星空、银灰色的月球表面以及橙黄色的着陆器和探月车在画面里显得既和谐又统一,让人对落月和探测的整个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视线上,太阳、地球与月亮连成一线,并遥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宇宙空间感,让人感觉既神秘又亲切。该套邮票由中国邮票设计师史渊设计,北京邮票厂印制。

《中国首次落月成功纪念》邮票原地邮局:四川冕宁市沙坝邮政支局,邮政编码:615621

探月工程是继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实现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即“中华牌”月球车)组成,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游90天,范围可达到5平方公里,并抓取月壤在车内进行分析,得到的数据将直接传回地球。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嫦娥三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并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也是在1976年苏联“月球24号”探测器登陆月球后第一个重返月球的人类探测器。这是人类第130次探月活动。嫦娥三号探测器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成功落月,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在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同时,嫦娥三号还肩负着突破自动巡视勘查、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的使命。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总重近3.8吨。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玉兔”号将驶离着陆器,开始为期约3个月的科学探测,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原地探测。

9.2003--14 飞机发明一百周年2003.8.9



1903年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发明世界第一架飞机。韦伯·莱特生于1867年,他的弟弟奥维尔·莱特生于1871年,他们都出生在美国。莱特兄弟的巨大贡献就在于依靠发动机功率和螺旋桨推力实现了载人飞行。

 第1图【世界篇】主图为莱特兄弟“飞行者”1号飞机(美国,1903年)。1903年12月17日,“飞行者”1号由奥尔维·莱特驾驶,完成了人类首次有动力可操纵飞机的飞行,飞行距离36米,留空时间12秒。它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在空中持续动力飞行的飞机。这标志着人类进入了飞行的新纪元,是20世纪最伟大的技术成就之一。
邮票画面之背景又展示了两种机型。其一为贝尔X-1(美国,1947年)。X1是美国贝尔飞机公司研制的世界上第一种超音速飞机,1947年10月14日X-1火箭试验机在12800米的高空达到1078公里/小时的速度,马赫数为1.015,首次突破音障,这标志着人类航空进入超音速飞行时代。其二为“协和”式超音速客机(英国、法国,1969年)。“协和”式飞机是英、法两国共同研制的超音速客机,它能以2倍音速在空中飞行,达到了当今旅客机的最高技术水平,是现代民用航空的旗帜,也是人类民用航空创造的重要里程碑。

  第2图【中国篇】主图为冯如2号飞机(中国,1909年)1909年9月21日,中国旅美华侨冯如,在美国奥克兰市派得蒙特山附近的平坦空地上,驾驶着自制的有动力飞机试飞成功。冯如是中国第一位飞机制造家、飞行家,他制造的飞机在当时代表了国际先进水平,不仅在中国航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航空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
邮票画面之背景亦展示了两种机型。其一为“飞豹”战斗轰炸机(中国,1988年)。“飞豹”飞机是中国西安飞机公司研制的新一代国产战斗轰炸机,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又向世界先进航空领域跨进了一大步。它于1988年首次在第二届珠海国际航展上亮相,受到国际航空界的高度评价,是中国航空史上新的里程碑。其二为K-8喷气教练机(中国,1990年)。K-8是中国南昌飞机制造公司自行研制生产的先进喷气式教练机,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制造的喷气教练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出口国外,在国际航空界树立了新形象,是中国航空史上新的里程碑。
飞机指具有机翼和一具或多具发动机,靠自身动力能在大气中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严格来说,飞机指具有固定机翼的航空器。20世纪初,美国的莱特兄弟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100年来,航空技术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探索的脚步也早已超越时代,进入广阔深远的空间。“航空百年”是一项世界性的纪念活动,我国成立了中国纪念航空百年活动组委会。为使这一具有历史纪念意思的活动载入史册,国家邮政局发行此套纪念邮票2枚。[1]

 自从飞机发明以来,它已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运载工具,其100年的历史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套邮票所描绘的主图在突出展示世界上第一架持续动力飞行飞机的同时,重点展示了中国飞机在世界航空史领域所处的地位及所作的贡献,从而,以激发国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 
   冯如(1883—1912),号九如,字鼎三,广东省恩平人。是中国航空史上第一位飞机设计家和中国第一架飞机的制造者,被称为“中国创始飞行大家”。
航空工业是一项战略性产业,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与国防实力。当代航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1999年7月1日成立的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是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的基础上分立组建的大型工业集团。主要承担军、民用飞机和相关的发动机、机载设备、武器火控系统和民用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业务。

10. 1996-9《中国飞机(一)》特种邮票 1996.4.7



1996年4月17日,中国邮政于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45周年之际发行《中国飞机(一)》特种邮票1套4枚,,分别表现了“歼八”、“强五”、“运七”和“运十二”4种飞机。

本世纪初,人类首次成功地驾驶飞机实现有动力、可操纵的持续飞行。我国飞机制造业在新中国成立后才起步,但发展很快,研制出歼击机、轰炸机、教练机、运输机等多种机种,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1图【中国飞机——歼八】歼8高空高速全天候歼击机,由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生产。1965年开始设计,1969年7月5日试飞成功。到1979年12月31日国家航空产品定型委员会同意歼8定型,1980年3月2日,国家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历时15年。之后,“歼8”不断进行改进,先后有歼8I全天候型、歼8Ⅱ型面世。邮票画面上的歼8Ⅱ是在歼8I的基础上改进和发展的,1984年6月12日首飞成功,1985年7月27日设计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主机长21.59米,冀展9.344米,机高5.4l米,机翼面积147.7米2,空重9870公斤,正常起飞总重14300公斤,该机从传统的机头进气方式改为从机身两侧进气的方式,装有两台WP一13A发动机,加大了推力,提高了中低空机动性,增加了外挂,可带雷达制导的空过空导弹,并悬挂多种武器,使飞机具有全天候拦截能力和对地攻击能力,是一种新型的高空高速歼击机。图案与图名“歼八”虽然是不一致的。

第2图【中国飞机——强五】强5单座双发超音速攻击机,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生产。其原型机于1958年开始研制,1965年6月4日首飞成功。改进型有强5I型、强5Ⅱ型、强5P型、强5Ⅳ型等多种,邮票画面上的强5M型是最新的改进型,机长15.65米,机高4.33米,翼展9.68米,最大起飞重量11300公斤。它装有进口导航攻击系统,左右翼根处各有一门机炮,机身炸弹舱可载炸弹和子母弹箱,机翼下可挂多种炸弹、火箭及副油箱等。主要用于支援地面部队,攻击地面集结目标、交通枢纽和近海舰艇,亦可进行空中截击、格斗,它装有两台WP一6型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具有现代战争中所需要的高速突防能力。

第3图【中国飞机——运七】运7系列飞机是一种中短程支线运输机,由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生产。其客舱的基本布局为48—52个座位,原型机于1966年10月开始研制,1970年12月首次试飞,1982年7月批准设计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1983年第一架运7飞机交付中国民航使用。目前,运7系列包括客机、货机、客货两用机等多种型号,可用于科研、教学、装备部队和民用运输,也可根据用户需要改装为空运、空降、空投、救护以及航空测绘、资源勘探等专用飞机。现已投入中国民航客运的运7飞机有70多架,航迹遍及全国,是我国目前支线航空的主力机种之一。邮票画面上的运7—100型,机长23.7米,机高8.553米,翼展29.637米,最大起飞重量2180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503公里/时,经济巡航速度432公里/时,最大海平面爬升率7.63米/秒,设计巡航高度6000米,最大航程2403公里,续航时间4小时30分。它的机翼为悬臂式上单翼,装有两台WJ5A一1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第4图【中国飞机——运十二】运12是一种轻型多用途运输机,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生产。它是在运11的基础上,于1980年初开始研制的,1982年7月首飞成功,并定型为运十二I型。1984年研制成功运十二Ⅱ型,以后又发展了运十二Ⅲ型、运十二Ⅳ型。该机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除用作客货运输外,还可完成空投空降、农林作业、地质勘探、海洋监测、航空摄影、紧急救护、空中游览、行政公务专用等飞行任务。运12已于1985年12月获得国家型号合格证。1990年5月和1995年3月,又分别获得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适航管理机构,即英国民航局(CAA)和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型号合格证。目前,已有70多架出口到国外,斯里兰卡、老挝、伊朗、秘鲁、尼泊尔、蒙古、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津巴布韦、肯尼亚等17个国家均有我国制造的运12在飞行,成为我国民用航空工业走向世界的标志。邮票画面上的运12Ⅲ型机,长14.86米,机高5.575米,翼展17.235米,设计起飞重5000公斤,最大平飞速度328公里/时,巡航高度3000米,升限7000米,航程1400公里。它装有两台加拿大普·惠公司PT6A一27涡桨发动机,客舱有19个旅客坐椅。它具有短距离起飞和着陆、良好的机动性和较小的转弯半径等性能,适合偏远地区的简易机场、土跑道及草地起落。

11.2011--9 《中国飞机(二)》 2011.4.17






《中国经济建设》---航天.国防建设邮票(7) 中国航天纪念邮票

中国邮政于2011年4月17日发行2011-9《中国飞机(二)》特种邮票1套3枚。该邮票由方军、孟庆晨设计,值此2011年4月17日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之际,中国邮政发行《中国飞机(二)》这套特种邮票以示纪念。3枚邮票的名称分别为“歼-10歼击机”、“飞豹歼击轰炸机”、“AC313直升机”,面值均为1.20元。

1951年4月17日,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航空工业诞生。航空工业作为工业之花,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家技术、经济、国防实力和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60年来,新中国航空工业肩负着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历史使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逐步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科研、试验、生产相配套,具备研制生产当代航空装备能力的高科技工业体系,发展了多类型、多用途的飞机、发动机、导弹,开发了数千种民用产品和外贸产品,已研制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装备,大幅度地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了我国航空工业与国外相比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从“捉襟见肘”到“得心应手”的转变,我国已跻身于能够研制先进的歼击机、歼击轰炸机、直升机、教练机、特种飞机等多种航空装备的少数几个国家之列,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歼-10歼击机】

歼-10是我国第一架完全独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斗机,2005年正式装备部队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建制、系统地形成了战斗力,西方将歼-10划分为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认为它是中国第一种装备部队的国产第三代战机、第一种真正兼有空优及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国产战机,歼-10的后继改进型正在逐步推出,在机身的一些局部细节上都作了改进,使得飞机的性能也大大提高,目前肯改进型暂定为歼-10B。

【飞豹歼击轰炸机】

歼轰-7“飞豹”是中国70年代开始自行设计研制的的全天候多用途歼击轰炸机,由西安飞机制造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603所)共同研制。该机主要装备海军航空兵,是解放军作战飞机中耀眼的明星,早期称为轰—7。目前该机的改型歼轰-7A已具备全天候的精确对地攻击能力,而随着解放军近年对其的不断改进,多种型号的飞豹变型机也不断出现,大幅提升了飞豹战力。

【AC313直升机】

AC313型机是由中航工业直升机所和中航工业昌飞公司共同研制的、我国第一个完全按照适航条例规定的要求和程序进行研制的大型运输直升机,也是我国目前自行研制生产的唯一一种大型直升机,填补了我国大型民用直升机生产的空白。AC313型机是典型的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并列双驾驶构型,配装三台涡轴发动机,前三点不可收放式起落装置,最大起飞重量13.8吨,适合在海洋气候条件和其它各种复杂恶劣环境下使用,可实现野外一般场地起降,执行人员、物资的运输及搜索救援、抢险救灾等任务。该机于2010年3月18日首飞。

12. 2014-27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邮票2014.11.11




11月11日,《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纪念邮票一套2枚将发行。邮票面值合计2.40元,设计者王虎鸣。邮票名称分别是“鹰击长空”和“九天揽月”,邮票以连票形式分别表现我国航空与航天领域所取得的发展与成就,邮票采用连票的设计形式,第一图表现航空领域,涵盖了中国产的“武直十”、“歼十”、“歼十五”、“ARJ21-700”以及俄罗斯“苏27”等先进机型;第二图表现航天领域,涵盖了“空间站”、“神舟飞船”以及“长征系列火箭”等内容,背景为本次航展举办地珠海的城市风光

2014年11月11—16日,第十届珠海航展在珠海航展中心举办,室内外展览面积,参展飞机、参展国家、参展商数量等均超过往届。与此同时,航展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也将迈上新台阶。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展团都将参与。届时恰逢中国空军成立65周年,将邀请数十个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空军高层前来参观。中航制造的参展飞机超过30架,其中AC313民用直升机、ARJ21-700等新型飞机将做静态展示和飞行表演,北斗导航、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均将亮相。韩国空军“黑鹰”、阿联酋空军“骑士”将与中国空军“八一”、总参陆航直升机飞行表演队同台竞技特技飞行。

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中国航展)是中国唯一由中央政府批准举办,以实物展示、贸易洽谈、学术交流和飞行表演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览。主办单位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组成。

2014年11月11日,为期6天的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开幕。

“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中国航展”)是唯一由中央政府批准举办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览,属“国家行为”,它以实物展示、贸易洽谈、学术交流和飞行表演为主要特征。珠海航展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展的承办单位,自1995年成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中国航展。该展会现已发展成为集贸易性、专业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代表当今国际航空航天业先进科技主流,展示当今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水平的盛会,跻身于世界五大航展之列。

第一届航展

1996年11月5日至10日举行。包括中国在内的2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航空航天厂商参展,参展净面积7830平方米,签订了16个项目价值近2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观众人数达70万,其中专业观众2万人。

代表20世纪90年代先进水平的96架中外军、民用飞机和直升机参加了实物展示和飞行表演,英国金梦特技飞行表演队现场进行飞行表演。

第二届航展

1998年11月15日至22日举行,国内外参展商达500家,参展飞机98架,世界航空航天工业界实力排列前20名的公司和中国民航、航空、航天等三大系统的大企业都参加了此届航展。参展净面积达10560平方米,现场签订了30项技术合作和经贸协议。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首次公开亮相,俄罗斯“勇士”、加拿大“北极光”、英国的“金梦”等特技飞行表演队和俄罗斯格洛莫夫试飞院的苏-27、苏-30的表演也使本届航展变得更有观赏性。

第三届航展

2000年11月6日-12日举行,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家中外航空航天的厂商参加了本届航展,室内展位面积达12436平方米,比上届扩大了35%,现场签约总额64亿人民币,成交飞机近70架。本届航展严格区分公众日和专业日,为参展商及专业观众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静、宽松的环境氛围,接待专业观众超过3万人。

第四届航展

2002年11月4日至7日举行,28个国家和地区的370多家航空航天企业参加航展,室内展位面积达15000平方米;签约总额37亿美元,成交飞机31架,接待专业观众6万人次。学术研讨规格高,专业化氛围浓厚是本届航展的主要特点。各国航空航天界的专家学者围绕资本市场与航空航天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航空企业信息化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五届航展

2004年11月1日至7日举行。32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00家航空航天企业参加航展,室内展位面积达16000平方米,展出飞机51架,签订18个项目价值45亿美元的各种合同、协议及合作意向,成交了95架各种型号的飞机,共接待专业观众8万人次,普通观众15万人次。本届航展是中国成功实现航天载人飞行后的国内首个大型航展,与前四届航展相比在组织策划、统筹安排、现场管理、安全保障、品牌经营等方面有较明显的进步。

第六届航展

2006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举行。33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50家航空航天企业参加航展,室内参展净面积达17000平方米;现场签约总额达30亿美元,成交飞机98架;接待专业观众9万人次,普通观众18万人次;俄罗斯“勇士”、英国“金梦”等在现场进行了精彩的飞行表演,使本届航展兼具专业性和观赏性,综合品质大大提升。

第七届航展

2008年11月4日至9日举行。3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600家航空航天企业参加了航展,室内参展净面积达21000平方米,比上届航展增加了4000平方米。展出飞机58架;现场签约项目总额40亿美元,成交飞机102架。其中,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与美国通用金融航空服务公司签订了25架ARJ21-700型飞机、总额7.324亿美元的购机合同,这是中国民用飞机首次进入美国高端市场。

第八届航展

2010年11月16日至21日举行,被公认为珠海航展史上最为成功的一届航展。3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家航空航天企业参加航展,室内参展净面积达23000平方米;展出各种类型的飞机71架;现场签约总额达93亿美元,成交飞机254架;国内外220多家新闻媒体参与宣传报道,10万专业观众入场参观;43架飞机进行飞行表演,中国空军“八一”、巴基斯坦空军“雄狮”、“枭龙”,美国“红鹰”等飞行表演队,以及中国空军“八一”跳伞队等在现场进行了精彩表演。

第九届航展

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于2012年13日至18日在广东珠海举行。

第十届航展

2014年11月16日下午,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举行。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厂商参展,室内展览净面积超过3.5万平米;参展飞机130多架;军政贸易代表团150个;专业观众达13万人次,普通观众约28万人次;共举办各类会议活动68场,签订了逾300个项目价值超过234亿美元的各种合同、协议及合作意向,成交了227架各种型号的飞机;来自330家中外媒体的2800多名记者参与报道了此次航展,总体呈现六大亮点:

1、参展飞机及国家数量创历史新高
本届航展的展馆数量达到8个,参展飞机数量超120架,国内外参展商近700家,其中境外展商比例达45%,室内外展览面积、参展飞机和参展国家数量均超过往届,达到历史新高。

2、中国首次公开展示第四代隐身战斗机歼31

歼31于2012年10月31号完成首次飞行测试,标志着中国超过俄罗斯,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同时试飞两种四代机原型机的国家。

3、中国运20大型运输机首次公开展示

4、俄罗斯最先进的苏-35战机亮相

5、国产新锐陆战重型装备集体展示

6、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驾驶歼10表演机首次亮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42870.html

更多阅读

小说《送你一个生日》发《四川经济日报》 四川省经济日报

小说《送你一个生日》发《四川经济日报》2012年9月30日第四版副刊送你一个生日 □ 曾明伟王小宝是一个16岁的男孩子,最近在医院查出患了不治之症,母亲听医生一说,伤心欲绝,整日以泪洗面。一天,一个富翁听说了这个孩子的不幸,在小宝爷

《中国经济建设》---航天.国防建设邮票(7) 中国航天纪念邮票

自1956年以来,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仿制到自行研制,走过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阶段。60年来,中国航天不仅研制成功了多种导弹武器系统、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还成功地发射了载人飞船,实现了中华飞天

参加《厨王争霸赛》节目录制的感受 参加运动会的感受

参加《厨王争霸赛》节目录制的感受应《厨王争霸赛》节目组的邀请,7月13号,我来到了位于伊水源的节目录制现场,参加了《鲁花厨王争霸赛》第八季节目第一轮的现场录制.厨王争霸是指专业厨师之间技术对决,2009年,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

声明:《《中国经济建设》---航天.国防建设邮票(7) 中国航天纪念邮票》为网友陌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