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民读名校”之济宁第15中学篇 济宁运河实验中学

“表情”凸显大爱,“行动”证明一切

——济宁第十五中学素质教育的“经典表情”与“经典动作”

本报记者 刘利民 本报通讯员 孙振


“刘利民读名校”之济宁第15中学篇 济宁运河实验中学

校园的“经典表情”与“经典动作”

幸福的笑意美丽地绽放

1月4日清晨,一场大雪之后的济宁市第十五中学门口,积雪尽管得以清理,路面却仍旧湿滑。一个刚进校门的学生脚下一滑眼看就要摔倒,就近的值勤老师几乎同时作出救援动作,一齐上前架住了他。这名同学站稳后,感激地对老师们道了一声“谢谢”,然后满脸幸福地向教室走去。

幸福的笑意,美丽地绽放——这是十五中全体学生的经典表情与经典动作,是该校教师的经典表情与经典动作,是十五中这所学校的“校园表情”与“教育动作”——同时也是绝美的且最富诗意的人生佳境。

大学学中文、毕业后教中学语文且酷爱阅读的十五中校长李敬东,对于学校这种营造多年而形成的“校园表情”感觉良好,他对记者说,人生的佳境,其实就是教育追寻的理想,让师生在学校快乐地学习,让师生陪伴学校幸福地成长,这不正是校长工作的目标与方向吗?

那么,是什么力量让师生如此幸福,让学校和谐成长?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幸福的笑意,美丽地绽放”?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形成今天“一校三区”的大格局?又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成为我市基层教育的一面旗帜?在记者不间断地深入采访之中,一幅素质教育的美丽画面也生动而真实地铺展开来。现在,就让大家跟随记者,走进十五中的“师生心灵”和“校园心灵”,一齐去窥探和揭示他们幸福的奥秘吧!

课堂的“经典表情”与“经典动作”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从一线教师到济宁市第十五中学总校校长,李敬东对讲台依然魂牵梦绕。

李敬东始终认为,课堂乃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教书、育人一定要固守这块阵地。他告诉记者,从知识与技能到过程与方法,再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质量所做的“三维目标”。这个目标,也是我们十五中特色课堂的文化追求。

2007年9月,市中区教体局确定十五中为“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建试点学校”。该校推动此项工作落实的举措可谓史无前例,既“取经于外”,更“力推于内。”几年来,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到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取经,并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和听课。成立“课改检查推进小组”,课改检查结果直接与教师聘任、评优、晋级挂钩。该校业务校长孙振说:“业务是实实在在的事,若要求老师做到,业务领导要首先做到。”学校要求教师大胆改革,转变师生的课堂角色,还教育本色,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校领导甚至轮流充当起课改“先锋”,带头上“展示课”,为教师树立榜样,增加信心,传递力量。

学校于改革创新之中,很快探索出高效课堂的崭新模式——“以学案为载体,以预习为关键,以导学为过程,以达标为宗旨”,学生“做主人”,做到“堂堂清”。其操作要求为:以案导学、目标教学、精讲点拨、当堂达标。其流程要求为:“情景导入——以案导学——当堂达标”三个环节。模式的突出特点及可贵之处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展示、自主提高的平台。

这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自然会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意义非同小可,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增加了课堂容量;既增强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又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负担!学习者则兴趣被调动,潜能被激发,能力得到提升,智慧也自然随即产生。

李敬东很欣赏郭思乐教授的一句话:“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他说,所谓“不见自我”,并非“没有自我”,而是作为教师的“自我”,走下“高高在上”的讲台,融入到同学们中间去,成为“师生学习共同体”中的“平等的首席”。然后,再引领学生去获取智慧、升华情感。这里再无学习的“旁观者”,人人参与其中,尽情表达想法,各得其宜,各显其能。

他们还根据本校实际,与教研中心合作创设“三段六步”学案导学模式,得到了相关专家的认可。45分钟的课堂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再现了晒课文化、读书文化、合作文化。而更为重要的则是,这样的课指向了教育的根本所系——人本文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优等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后进生吃‘了’”。

让人欣喜的是,课堂改革激活推动了相关的文化建设。如学校的多级晒课、教研促课活动;如校领导推门听课制、骨干教师示范制、教研组听课制、青年教师学艺制、青年教师多次磨课制等各种力促教学提升制式的形成;如学校利用校内名师和聘请教学专家、特级教师到学校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及科研课题研究,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如开放校园、开放课堂,让外校教师、学生家长参与教学,集思广益,努力挖掘、吸纳建议。此外,该校还开发了《墨香书韵》、《趣味数学》、《趣味英语》等校本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深受学生喜爱,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随便走进十五中的课堂,都能看到一幅幅生动的教育图景:学生们成为舞台的“主角”尽情表演,老师则成为“导演”,悄然“隐藏”于他们的身后,尽情享受“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人生至乐。

智慧涌动、活力飞扬的高效型、生态型课堂,着实让学校教学实力大增。“学校名声越大,学生人数越多”,此乃中国教育的现实,十五中自然“概莫能外”。如何在年级“大班额”的情况下,演绎课堂教学的精彩,让人人都成才?如何在校园“小面积”的情况下,演绎素质教育的精彩,让个个都成功?李敬东和他的管理团队,积极创新、大胆探索、扎实行动,成功破解了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学生的“经典表情”与“经典动作

个个都成功人人能成才

2012年3月26日,十五中初四(10)班学生吴天一接到了西安交大少年班录取通知书,这是继2011年该校孙浩天同学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后又一大惊喜;2013年新年伊始,该校又有三位同学通过西安交大少年班初试——这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没有先例。

对此,社会上多有褒扬之声,认为这是该校育人及成才方式的一大亮点。

李敬东告诉记者,孔子为师,倡导六艺,因材施教。后人魏源也说: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让孩子个性张扬而又全面发展,这其实也是十五中全面落实“教育要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

李敬东认为,作为校长,要全面理解“教育要以人为本”。这句话是说教育的根本宗旨、教育的过程和行动,以及所有从事教育的人都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人为本、为人的发展为本的精神。教育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这个“人”,是全面的人、广义的人,是与教育有关的所有的人,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和教师(包括校长、教职工)。

陶行知说:对待学生,归根结底是一个“爱”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李敬东认为,对于学校而言,所谓“爱”,就是让学生成人、成才。

近年来,学校在“成人、成功、成才”育人理念的引领下,努力做到让学生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教学质量连年攀升,教学成绩在城区遥遥领先,社会声誉日益凸显,成为城区初中教育的一朵齐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一种渴望,那就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上文所及,该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教”作用,让他们成为最优秀的自己。而范围更广,次数更多的“自教”,则体现于学校育人的整体架构之中。

学校精心挑选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同时要求各科老师努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使学生明确目标、端正态度。同时,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对学困生认真辅导。

为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十五中认真执行体育锻炼制度,实施大课间阳光活动,体育课坚决执行课程标准。学校定期举行篮球、乒乓球、跳绳、踢毽子、羽毛球、拔河等体育比赛,并成立舞蹈队、鼓号队、美术、书法、科技等兴趣小组。该校男子、女子篮球队参加区比赛多次获得冠军。

学校常年坚持经典诵读,定期举办“我爱语文”课本剧展演、“校园歌手大赛”等展示学生风采的活动。有付出就收获,学校在“创建和谐校园争做礼仪模范”大赛中学校荣获一等奖;《运河》文学社自成立以来,现已出版《运河》21期,学校运河文学社被评为省优秀文学社、《运河》期刊获优秀期刊一等奖;“古代才女诗词选诵”节目获“爱书人杯”山东省中小学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师生诵读《红色的记忆》获“中华诵•2011经典诵读大赛”山东省赛区二等奖。“诵中华经典,打造书香校园”已成为十五中的特色之一。另外学校有215人获省作文大赛一、二等奖;2012年国家语言文字管理司举办的作文大赛该校有144人获奖;书法大赛有142名同学的作品获奖。

学校善于利用教育资源,从校外借力,除聘请法制副校长外,还聘请了交通、公安、法院、司法、卫生、环保等方面的领导或专家担任有关专题教育的辅导员,并与武警支队、越河派出所、交警支队、中区法院等单位开展“警民共建”活动,与运河电厂、花园煤矿建成友好单位,建立学生教育基地。学校每年聘请武警支队对初一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开展行为规范教育,促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校领导带领全体教师,通过主题班会评比、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亲近、引领、激励、鼓舞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以学生为本,包括以学生家长为本。李敬东在全体学生家长会上公布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后,电话很快成了“热线”,业务工作再忙,他也会挤出时间与家长交谈。他告诉记者:“家长是名校诞生的推进剂、宣传者。学校教育也只有得到家长的理解、认同、赞赏,才会推进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目前的十五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心靠得愈来愈近,学生不愿告诉家长的话,却愿意告诉校长和老师,师生之间默守着“小秘密”,幸福地进步、快乐地成长。

“您在校园里轻抚我们的头发,叫我们孩子时,我们就有一种冲动,多想叫您一声:校长爸爸……”这封两年前教师节收到的学生来信,至今仍被李敬东细心收藏。他说,从教23年,最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感的,还是学生。从“校长爸爸”这个称呼上,他感受到了学生们对自己的认可。

李敬东高度认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之说。为了摸清中学生的心理,他在学校创立了校长谈话制度。和学生谈学习、谈健身、谈理想,谈一切学生愿意谈的话题。刚开始时多数学生还放不开,谈话时多为一问一答式。时间一长,很多学生都和这位没事就找学生“侃大山”的校长成了朋友,主动找他聊天。

“老师爱学生,学生爱学校、爱老师,这才真正是学校的美好,教育的力量!”李敬东说。

教师的“经典表情”与“经典动作”——

在关爱中发展 在行动中茁壮

鲁迅说,多情未必不丈夫。记者在与李敬东校长的多次座谈中发现,这个高高大大的男人,其实也会柔情似水。他常常会使用“感动”一词,为学校的老师感动,为学校的学生感动。

一些值得感动的人、值得感动的事、值得感动的细节,他会记得真真切切,都能说得详详细细——

比如,甄承玉、赵常娥老师,虽然已经退休,却依然心在校园、情系课堂,对中青年教师在工作上手把手地帮助,在生活无微不至地关心;

比如,青年教师高雁,在生孩子的前一天,还站在讲台上讲课;

比如,许许多多地班主任老师,在周末顾不上陪自己的孩子,而是深入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

李敬东坚持认为,正是这种爱情如家、爱生如子、执着奋进的十五中精神,才催生出了一批批教学新秀和名师。

在省、市初中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十五中的张凤岚、魏秀琴、金梅等六位老师在比赛中凭借优美的语言、巧妙的设计、恰到好处的启发,技压群芳,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向外界展示了十五中的课改成果。

关爱青年老师,就是关注学校的未来。学校实施“青蓝工程”,开展青年教师“拜师”活动,并为各位“师傅”颁发聘任证书,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成材创造环境。

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定期组织“读书沙龙”,评选读书标兵,组织教师参加上级培训和校本培训。参训教师达到100%。

培训是最大的福利,这已是老师们的共识。该校通过培训和各种形式的学习,转变教师的角色,使其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教学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当教师?怎样当一位优秀的教师?这是学校老师们经常思之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培养”、“教师课堂提问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途径研究”等各级课题,一半以上的教师参与其中。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的教研论文与著述已达400余篇。在人文与科学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下,教师通过校本培训和教育专业研究逐步成长起来,形成了一支研究型、专家型的优秀教师队伍。

关爱老师,就是关爱他的全部。在李敬东眼里,学校既是教师工作的单位,也是老师创造智慧的舞台,品味生活的场所。为此,学校组建多种活动团队,利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地活动,尽可能地让老师们提高生命质量,提升幸福指数。

对教师,李敬东可谓用“情”甚深。不仅要容人之短,发挥教师的长处,更要体谅教师的难处,了解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子女入学、进修晋职等难题。“老师干的都是良心活。只有真正体谅老师,才能使老师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形成凝聚力,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每年3月8日用短信向女教师问候节日,每年春节登门看望中老年教师……李敬东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校长的责任,也诠释和书写着教育的真谛。

在一个“包容,激励,仁爱,发展”的舞台上,才可能上演精美绝伦的人生与事业的大戏。学校先后涌现出省市优秀教师10人,省市教学能手、优质课执教者、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56人,杏坛名师、特级教师6人,区级教学能手60人、区优质课执教者64人,市区级优秀班主任41人。

管理的“经典表情” 与“经典动作”——

和学生“同呼吸” 与教师“共命运”

采访十五中那天,记者并未在办公室见到之前约好见面的李敬东校长,校办主任岳大庆说告诉记者,李校长去艺体组调研了。

见面后,李敬东边道歉边解释说:校长必须深入到教室、教研室,长期和师生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在管理中有的放矢。

记者问,校领导沉下去调研,是否成为了一项制度?

李敬东说,不仅是制度,更是十五中的一种文化和校领导的自觉意识、自觉行动。没有“同呼吸”,就不会有“共命运”,领导就会瞎指挥,误正事,干群之间就会离心离德,贻害事业。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老师们说到“敬东校长”和学校的管理团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更有无限的信任。

首先自身过硬。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十五中的班子是一个年富力强、团结务实的创新型领导集体,其中有杏坛名师、特级教师、省教学能手、优质课执教者、人大代表。事业心和责任感强,有改革创新精神,工作扎实、民主、公正,决策能力强,在教职工中威望高。更让老师们信服的是,他们有较高的讲课、评课、指导教研教改能力,在抓好学校管理的同时,不忘三尺讲台,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有的还坚持担任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成为师生的表率。

其次目标高远。校领导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打造学习型校园,构建人文化氛围、实行人本化管理,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活泼健康、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朝着既定目标大步迈进。

复次,开拓创新。学校在注重各项规范化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个性化的教育,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再次,成绩显著。正是在这一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带领下,学校打造出了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从而也产生了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辉煌的教学成绩。2007年以来,该校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教学成绩一直在城区学校中名列前茅,2012年中考再次夺魁。

在济宁十五中,还有一道极富教育意义的活动,那就是在升旗仪式上,全校师生高呼校训——“让行动来证明我们的一切!”——现已演绎成为震憾师生心灵的激励盛会,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一活动,看似与管理并无直接关联,但作为长期采访在教育一线的记者,却一眼看出了其中的堂奥——不像管理的管理,才是管理的至高境界——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管理!

什么叫文化?文化,不就是以“文”“化”之。当“让行动来证明我们的一切!”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校园,以语言的形式发乎师生的口中,以精神的力量激荡于学生的心中,再以行动的方式落实于实践之中,真正的校园文化,真正的校园精神,也便得以最终形成。

真的,这种“精神”与“文化”早已“外化”成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道“风景”:比如,领导成员们“两头见星星”地在学校安全值勤的无私行动;比如,广大教师“诲人不倦”地教书育人的美丽场面;比如,全体学生“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动人情景……苦不苦?他们说,苦,却不感苦;累不累?他们说,累,却不知其累。为什么?因为大家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用行动证明着自己的一切,都“自觉自愿”于其中矣,也都“自悦自乐”在其中矣。

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让李敬东欣慰的是,他的员工都在“苦,却不感苦;累,却不知其累”的“场”里,出色而精彩地完成了校长交给的一项一项艰巨的任务,让他的一切教育理念和治校方略,悄然之间,在学校三个校区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变成生动活泼的教育现实。

让学生们不知不觉地“笑纳”,让老师们高高兴的“付出”,这恰是李敬东校长的高明之处,也是学校管理文化的魅力所在。

其实,感受十五中的魅力,对于记者而言,数日采访,时间太短太短,在这个影响力日益壮大、美誉度日益增高的校园里,还有许许多多深蕴着的魅力,等待着记者去探索与发现;对于该校的在校生而言,四年的学校生活,依然太短太短。她的魅力芳香,将会随着时间的潜移、岁月的增长,慢慢地发散,而这些,则是要用一生加以体味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42964.html

更多阅读

读庐山之十:含鄱口、“犁头尖”

读庐山之十:含鄱口、“犁头尖”早餐后,出发游含鄱口和庐山植物园。含鄱口据说是早晨看日出的好地方,但我们到时早已过了日出时间,并且能见度不高,所以没有领略到含鄱口的妙处。导游说,天气好时,站在这里可以看到烟波浩渺的鄱阳湖,但我们今

读张之路新作《弯弯的辛夷花》未完 弯弯的辛夷花读后感

读张之路新作《弯弯的辛夷花》(未完)樊发稼几个月前,我写过一篇短文,里面两句话,好像深获一些朋友的认同:“一个有出息的作家,决不依傍他人,也绝不重复自己。”“一个有出息的作家,总是将不懈的艺术追求精神深深渗透在自己的每一部新作中

声明:《“刘利民读名校”之济宁第15中学篇 济宁运河实验中学》为网友爺狠低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