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对国家边界及边界效应的研究进展 边界层表面效应

引用格式:

王亮, 刘卫东. 西方经济地理学对国家边界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5):601-608.

经济地理学对国家边界及边界效应的研究进展

王亮1,2刘卫东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边界作为特殊的区位,受到地理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通过回顾西方学者对国家边界及其边界效用的研究进展,阐述其当前主要议题,并提出对未来边界及边界效应研究的启示。西方经济地理学对国家边界的研究集中体现在边界效应上。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传统区位论对边界的研究主要关注边界作为两国分割线所起到的屏蔽作用;随着全球贸易的激增,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学者们用大量的数学模型对边界效应及其屏蔽程度进行了深入探讨;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引起了学者们对一体化和边界效应转化的深入争论。全球化进程中边界和边界效应研究的三大主要议题也随着研究发展阶段贯穿,集中在对边界效应强度的分析,边境地区的一体化效应以及边界效应的转化等方面。根据国外研究进展及我国沿边开放的背景,未来可在边境地区集聚效应、边境地区管制和边境地区合作模式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国家边界,边界效应,全球化,一体化,屏蔽,中介

1 引言

国家边界是政治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2],它是指国家领土相接触的线,是一条“没有宽度的线”[1]。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边界的内涵及其对经济要素的影响逐渐发生变化,导致近二十多年来涌现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文献,从经济地理视角对其进行深入诠释。回顾这些研究进展,对在我国深入开展跨边界合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西方经济地理学文献回顾边界效应研究进展。从边界的经济意义出发,分析边界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介质属性及其变化,并提出当前我国深入地区经济合作中需要重视的边界区位研究议题。

2 边界和边界效应的定义及研究范畴

2.1 边界和边界效应的定义

边界是划分不同政治实体及其管辖地域的政治地理界限[3]。英文文献中“边界”一般具有两种含义,即边境(Frontier)和边界(Border)[4]。边境(Frontier)是一个不清楚的外向型前缘和外围地带,而边界(Border)具有限制的含义,指区分地区间的“线”及其周围的区域[5]。一般地,区域边界的级别或层次越高,它的政治、经济职能越强。本文着重分析国家边界的介质属性。

国家边界用于确定各国之间的领土范围,是一条划分一国领土与他国领土或国家管辖范围之外区域的界限[2,6]。国家权力的存在使边界对跨边界经济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称之为“边界效应”[4,7]。根据边界的介质本质,边界效应可为“屏蔽效应”和“中介效应”[3,4,7]。从边界的封闭属性来看,屏蔽效应是指成为阻碍空间相互作用的边界效用。国外学者通过比较国内区际贸易量和国际贸易量的差异指出,边界的屏蔽效应表现在“国内区际贸易量远超过国内与国外地区之间的贸易量”[8,9]。同时,国家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物质、信息的交流,边界作为两国间的中介面,表现出其中介效应。

2.2 边界效应的研究范畴

边界效应是经济地理学对国家边界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全球化进程使经济要素突破了国家边界的束缚。同时,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也使国家边界效应随之发生着变化。Niebuhr从边界的外部影的响视角对边界效应进行分析[10],指出边界的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国际贸易视角边界效应中屏蔽强度,及一体化过程中屏蔽效应仍存在的原因;二是边境地区的一体化效应及其潜力分析,通过研究边界区域可达性来评估一体化区域的边界空间发展及其市场潜力。从边界的内在本质角度,梁双陆对边界效应研究进行回顾时还指出,一体化过程中边界效应的转化也是边界效应分析的重要内容[3,7]。这三个方面基本界定了边界效应的研究主要范畴,并集中体现了边界的经济空间属性。此外,从这些议题出发,学者们对边界效应的机理、边境地区经济合作模式[3,4]等问题都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3 边界效应研究背景和发展过程

3.1 边界效应研究的社会经济背景

封闭经济时代,国家在自己的领土范围内享有排他性的权威,国家边界代表一国主权与行政控制所达到的范围,是国家主权在空间维度上的分界线[1,11]。这使生产要素的跨边界流动较少发生,边境地区被认为是不发达的区域和经济活动的障碍[12,13]。因此,有关国家边界的研究过去很少进入经济地理学家的视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大背景的变革,国家边境地区的区位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相关研究逐渐成为西方经济地理学家关注的热点之一。

20世纪70年代后期,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了新自由主义逐渐兴起,新自由主义主张的“放松对跨国资本流动的控制”鼓励并直接导致了全球化的深入[14],这使得资本要素脱离了国家边界的控制,其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15,16]。在这一进程中,国家作为“文化、习俗和制度的容器”、“管制者”、“竞争者”和“合作者”逐步融入“一个由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运行的、分异性权力关系组成的世界体系”中,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地产生联系,国家的一些力量正在被逐步削弱。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深入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为边界赋予了深刻的经济、制度意义,一国能够将触角更加容易地深入到其他国家内部。一些城市,甚至城市的一部分,表现出节点的作用,跨边界“次区域”合作逐步发展,一体化集团不断出现[4,7,17],这使国家之间界限更加模糊。近年来,随着国际多元化合作的开展,世界各国利用边界的特殊属性和边界效应在国家边境地区设立特区,扩大与邻国双边合作,进行次区域合作和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了各种形式的一体化组织,带动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步伐和国家边境地区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向WTO(及前GATT)通告的区域贸易协定组织数量累计已达421个,其中仍较活跃的为223个[18]。这些合作实践也为学者深入研究边界效应提供了新的案例和视角。

3.2 经济地理学边界效应研究的发展过程

伴随着社会经济背景的变化,地理学对于边界及边界效应的认识和研究逐步深入。

3.2.1 传统区位理论

传统区位理论假定了消费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并在空间均匀分布。边界作为两种经济体的界限,在封闭经济体系下表现出屏蔽效应。Lösch将边境区看成是“在复杂困难条件下的经济区”[12]。他认为在政治边界与经济边界不相一致的情况下,受政治边界效应的影响,市场区将发生变形,市场区的扩张将非常困难。Hoover指出,生产者布局倾向于规避边境地区,因为其带来的贸易壁垒将削减市场范围[10,13]。边界是市场空间的障碍,它扭曲并分割了市场,使边界两侧经济联系的空间和时间距离加大,成本增加,并将对边境地区企业的市场潜力产生负面影响。

传统区位论初步阐述了国家边界存在对市场的影响,并指出“国家安全”是边境地区空间组织唯一原则,在空间组织过程中不考虑经济的合理性。但是作为一种静态区位理论,该理论忽视了边境区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后边境地区的动态发展。并基于当时的国际经济背景,过分强调了边界的屏蔽效应对两国经济联系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3.2.2 贸易理论

贸易理论强调,贸易壁垒的减弱促进了国际产品分工的过程,使边界更具活力。Rauch指出,口岸城市由于具有便捷的可达性和低成本,使其在与外国市场联系中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边界体现出中介效应。他认为,接近外国市场对出口型企业而言是重要的优势,尤其是贸易活动更多地是经过边界城市、口岸并跨越国家边界来展开,从这个角度来看,边境地区对吸引外向型企业更具优势[19,20]

贸易理论肯定的开放经济体系下边界的中介效用,并指出边境地区有可能演化成为发展的优势区域。但是,贸易理论以新古典经济学所假设的世界为基础,即标准化的静态均衡、规模报酬不变以及完全竞争的市场,忽视了边界自身和边境地区的复杂性。

3.2.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主流经济地理学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空间经济学的再度兴起,二是地理学的文化和制度转向。这些变化被地理学者称为“新经济地理学”[21]。前者是以Krugman为代表,主要运用基于假设的数学模型,对经济问题进行空间研究。而国际贸易和FDI引领着跨国经济要素的交流,为西方学者利用了数学模型对边界效应展开研究提供了充分的依据[22]。这一视角认为,边界的开放和贸易的自由化会影响到运输成本,方便跨边界的要素流动,从而在国内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这两个层次上产生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再配置[23]。并认为在开放状态下,经济一体化使边境地区从“边缘区”转变成为“核心区”,成为“中心边界区”(CentralBorderRegion),极大地提高了市场临近性、市场潜力和市场规模,吸引要素向边界流动[10,23]。另一方面,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对“经济假设”本身产生质疑,导致了经济地理学的文化和制度转向。近年来,由于信息和交通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时空压缩”,降低了经济要素空间转移的摩擦力[15,24],使企业更容易穿越国家边界进行投资和垂直管理。这样,跨国公司能够将其子公司“嵌入”到东道国国家内部,国家容器在这一过程中更容易被“渗透”[15]

新经济地理学并较少直接对国家边界及边境区位进行阐述。而通过空间均衡模型可以看出,自由贸易和经济一体化能够使边境区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边界和边界效用也随着技术进步而发生极大转变。但是,边界的影响并非只体现在关税带来的显性壁垒,更多地集中在政治、社会、文化认知等层面。此外,对于边境地区的边缘区位如何转化为经济发展前沿核心(CentralBorder Region)仍缺乏理论机制的探究。

3.2.4 更广泛的研究视角

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体化区域内部生产要素可以较为便捷地穿越的国家边界,而一体化区域与其外部的边界效应仍显著地存在[25]。在这种背景下,学者们对于边界研究日益加强,同时对边界效应内涵及其影响的理解产生了深刻的争论。一些研究聚焦于一体化进程下,中介效应对边境地区的影响。一些研究关注边界及其效应的转化过程,特别是一些学者受到全球化和新区域主义的强烈影响,激进地指出边界的屏蔽效应将不复存在。还出现一些研究,开始通过一体化边境地区的管制、国家博弈的视角,对边界效应的变化及其对边境地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藉此对跨边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广泛的探讨。

4 边界效应研究主要议题

4.1 国家边界的屏蔽效应的判定及其影响机制

边界效应的强度是边界效应实证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其核心方法是运用重力模型的分析框架对国内贸易流和国际贸易流进行比较研究。McCallum开创性地采用了加拿大边境各省与美国各州之间的贸易数据进行分析,这项研究最为广泛地被后来学者们引用[9,10,22]。在此之前Bröcker也利用重力模型对欧洲共同体(EuropeanCommunity)内部国家间贸易流进行分析,其结论是国家边界对贸易具有显著的屏蔽效应[10,22,26]。利用重力模型的计量分析,西方学者通过测算国内区际贸易量和国际贸易流量,对加拿大-美国贸易、OECD国家以及欧盟国家之间的边界屏蔽效应的强度进行分析[9,10,27~32],其结果是国内区际贸易量远大于国际贸易量。此外,Requena和Llano的研究进一步指出,边界效应在产品差别程度高的产业更大,并且企业集中的地理条件将明显地减弱边界效应[33]

西方学者对边界屏蔽效应的分析也比较了区域一体化前后的强度变化,指出加拿大和美国建立自由贸易区(FTA),以及欧盟国家的一体化进程都使边界的屏蔽效应有下降趋势[27,28,34~37],但仍显著存在于国家之间。Kei-MuYi还指出,在贸易模型中,边界效应只与高商品替代弹性和显著的国家边界障碍有关系[34]。Anderson和Wincoop则进一步指出,国家经济规模越小,自由贸易协定下边界效应下降对国内贸易的促进作用越大[37]

不可忽视的是,在一体化进程中,虽然关税壁垒大幅降低,但是尚存在于国家之间的关税和贸易约束使边界效应仍然存在。

一种观点认为,一体化进程中,边界效应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国家间不同货币的使用差异造成的。Rose等研究认为,加入一个货币区能够极大减弱国际贸易过程中边界的屏蔽效应[38]。Okubo的实证研究也指出,日本对外贸易的边界效应低于美国和加拿大,并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39]。他指出,下降的原因除了显性的贸易壁垒降低,还与外资的大量流入和日元的升值直接相关。另一种观点是区位条件和运输成本是边界效应存在的重要原因。Lopes通过测算葡萄牙的贸易边界效应和实际运输成本,得出实际运输成本极高,而边界效应的屏蔽作用则较低[40]。他指出,在集聚和增长过程中,运输成本是影响经济活动重新配置、区位选择和空间均衡的主要因素。

这些观点能够将贸易的必然交易成本从边界效应中分离出来,更加清晰地透视一体化条件下边界效应的屏蔽作用。但是,这些贸易理论视角下的探究从一个静态的均衡入手,忽略了根植于国家边界及其两侧的边境地区的复杂属性。正如李铁立指出,边界效应还存在于由社会、文化、习俗差异等交易成本导致的“隐性”壁垒[41]。因此,不能对国家边界产生的壁垒简单地解析。

4.2 国家边境地区的一体化效应

另一个研究视角聚焦于一体化进程中的边界效应。一体化区域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内部资源利用效率,消除阻碍货物与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以及集团成员间一切以国际为依据的歧视[25]。边境地区的一体化效应是指“边境地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能够改变边界带来的原有区位劣势,创造出对外部市场的接近优势”[42],是边界中介效应的一种集中表现。而大部分有关一体化对边境地区影响的实证研究,是基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进行的。

Elizondo和Krugman认为,区域一体化使国内市场的重要性降低,国内市场的中心性和吸引能力下降,边境地区对经济要素的吸引能力加强[23]。Venables指出,与全球生产呈垂直联系的企业更有可能向国家边境地区迁移,这些跨国界生产的经济活动具有在国家边境地区集聚的动力[43]。因此,区域一体化提高了市场接近性、市场潜力和市场规模[42]。边境地区的内部市场将会扩大,吸引消费者和企业向边界流动。这些地区将被塑造成为“中心边界区”[10]。Hanson深入地分析了美国-墨西哥边境地区的发展状况,提出边境地区从一体化协定中收益的假设[44]。他指出,20世纪70-90年代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对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44~46]:美国边境城市多数产业的就业迅速增长;墨西哥的工业中心逐渐向美墨边境转移;美墨边境地区形成跨境垂直分工网络。因此,边境地区作为“中心-外围”结构的外围地区,在区域一体化环境中有可能发展成为经济要素集聚的中心,成为两国经济交流的“接触带”。

但是,一体化带来的中介效应的影响并非是同质的[10],对部分欧洲国家边界效应的分析证实了这一点。很多西方学者对联邦德国原东德和西德地区、德国和波兰边境地区的贸易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到了区域一体化对国家边境地区并未呈现出较好的促进作用[10,42,47~51],国家边界并未表现出较好的中介作用。Sander和Schmidt指出德国-波兰边境地区交通通信设施严重不足,边界双方代理商信任度不高,使边境地区的优势被抵消[47]。Barjak和Heimold指出,德国经济转型造成的经济变动对边境地区发展产生影响[48]。Heimold还指出,即使一体化使边界障碍消除,边境地区处于“外围”的区位劣势仍将存在[49]。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边界中介效应的体现。

对于这两个地区的分析都从不同角度指出了影响边境地区一体化效应的因素。Hanson的一体化协定和贸易政策优势的观点和Heimold、Sander等指出的边境地区的“区位劣势”观点都无法解释一体化对边境地区的影响的差异性。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边界的特殊区位,跨边界的经济合作不仅受到国家的强烈影响,表现出强烈的内向型,同时也受到外向型经济拓展市场空间的影响。因此,边界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等属性总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一体化合作中的经济行为个体,这些都使边界在本质上具有复杂性[52],从而导致存在显著的差异。

4.3 全球化影响下边界效应的转化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和信息网络的支撑下,生产、贸易、消费等活动已不再是被局限在国家内部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行为,更多地表现为跨越不同空间的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公司于公司之间的一种复杂联系[53]。国家间联系的空间边界变得模糊,边界效应发生转变。

1998年5月,香港和大陆学者举行了“港澳回归后华南区域一体化理论与方法研讨会”,对跨边境的区域一体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会后出版的论文集《一国两制模式的区域一体化研究》后来成为许多国内学者研究边界效应问题的基础[54]。学者们总结了西方经济地理学对边界效应的研究指出,在全球化推动下,边界的屏蔽效应减弱,中介效应增强,边界由封闭型向半封闭型,进而向开放型演变。方维慰认为[55],边界具有“隔离”、“接触”和“渗透”三项功能,“各种功能的体现和转化是由两国之间的关系决定的”。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边界地带作为国与国之间进行接触的前沿,“是资源、劳动力、产品、资金技术相互流动最为活跃的地区,它是一个特殊的地缘社会、经济系统,一体化趋势要求国家边界功能做出相应的转变”,从传统的“隔离”和“防御”向“接触”和“渗透”转化。汤建中等则指出,边界的“屏蔽效应是人为的,而中介效应是天然的”,两者随着国家关系的改变而发生转变[3]

全球化进程中,边界效应转化研究的另一个视角是对边界和无边界(borderless)的争论[56~71],即边界效应是否仍然存在,边界本质属性是否发生变化。

市场机制变化、技术变迁导致的时空压缩深刻地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并使边界效应的经济意义发生改变。特别是一些“激进”的国际经济学者和地理学家指出“世界正向着‘无边界’(borderless)的状态发展”[56~61]。他们指出,在这个“无边界”的世界里,个人的财富、企业、产业甚至民族国家都相互缠结在一起,使得在分析民族国家时不得不和国际经济环境联系起来。国家逐步失去了对资本流动的政治制度影响能力,而资本在这样的背景下变得更加“无位置”(placeless)了。其结果是地理和国家边界的消亡,即世界的“无边界”化。“无边界”的积极倡导者之一Ohmae指出,世界已经进入一个资本、产业、信息流和个人都可以无障碍地跨国界流动的时代[57~59]。Yeung总结了Ohmae的观点[56],指出“无边界”世界中,“国际竞争”、“产业发展全球化”、“信息和交通技术的革新”以及“消费者的定位”四个趋势使地方差异更加均一化[57~59]。由于国家和国家边界所起到的管制作用正在减弱,跨国资本变得“无位置”化,能够穿越国家边界并渗透到不同国家的市场中。国家失去了其作为仲裁者的角色,不能利用有效的制度在国界范围内对经济活动进行管制和经营。正如Ohmae在其《无国界的世界》中的极端陈词“在一幅政治地图上,国与国之间的界限相当清楚。然而在一张竞争图上所显示的,金融与企业活动川流不息的情况,使这些疆界已大多消失不见了”[57,58]。Newman在总结“无边界”倡导者的观点时援引Kuper、Caney等学者的看法指出,“无边界”的国家和“去疆界”的世界已经在全球化进程中成为了混乱的世界[68,69,71]。Castells也回应了这个观点。他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无处不在正在摧毁以前由国家边界所提供的屏障[62]。国家边界以内剩下的只是构成一个国家的人民[63]。边界问题似乎正逐渐变得过时,甚至无关紧要。

经济地理学家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激烈的反驳。Dicken认为,全球化进程中,“国家边界较过去容易渗透,因而国家的地位正在被重新定义,尽管如此,国家仍在全球经济版图的塑造和重塑中起着重要作用”[15]。Cox在论述全球化时也强调,尽管全球化侵占了地方的空间,但全球化并未将地方的自主性完全侵占;相反,新形式的地方阻力呈现,促进了全球化和地方的对接以及各空间尺度上的社会生活向多元化发展[65]。Yeung援引Evans的研究指出,全球金融一体化合作并非是国家力量的衰退和国家边界的消失,而是一种国家管制能力组合的表现[56,67]。同时,Yeung也争辩指出,资本是嵌入到社会生活的地理空间中的,因为资本不仅需要固定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而且需要依赖总部发展战略优势,并表现出国家的属性[56]。因而国家边界并未消失,边界的中介属性突出出来。Newman强调,是边缘化的进程从不同尺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系统,而并非边界本身发生变化[70,71],因此应当正确认识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视角下的边界的效用。

不可辩驳的是,全球化浪潮下,根植于国家边界的影响要素愈发复杂,边界效应发生着转化。国家间开放合作和关系改善使边界成为两国的“接触带”,区域一体化和信息流、资本流的全球自由流动使国家边界降低了屏蔽效应[71]。正如Dicken所言“当我们谈及全球化时,必须牢记他是一种趋势,而不是某种最终状态”[15]。边界效应的转化也是如此,它并不意味着国家边界的消失状态和一个“无边界”世界的形成。

5 边界效应研究的启示和发展前景

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国外学者对边界效应研究已经形成体系。国内对边界效应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积极推进沿边开放战略,随着我国加快融入全球化进程以及积极和邻国开展双边(多边)合作,国家边境地区研究将具有广阔的内涵可以深入挖掘。但是,由于我国陆地边界集中在西部省区,属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其经济水平、制度环境和边界发展状况与粤港澳地区以及国外存在着较大差异,决定了西部地区边界效应的研究不能完全套用国外的研究模式和思路。因而应当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5.1 边境地区集聚效应研究

区域的行为个体能够通过国家边境地区的资金、机会,以及边界两边工资、价格和制度规范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获利行为[72]。因此,在一体化背景下,经济要素将呈现出向国家边境地区集聚的趋势。我国实施沿边开放战略以来,内陆边境地区在中国对周边国家开放过程中形成了要素跨境流动和内地厂商向边境区聚集的趋势。以次区域经济合作为主要形式的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一体化地区,边界地带的集聚效应更为明显,如广西东兴地区、云南瑞丽地区以及新疆伊宁地区等。因此,需要对一体化协作下国家边境地区的集聚效应、如何吸引要素集聚以及发展落后地区如何转变发展劣势等内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

5.2 边境地区合作模式研究

随着国家边境地区合作的开展,我国已有一些学者对边界效应影响下的合作模式进行初步研究。汤建中等将跨国界的经济合作分为“通道型”、“边贸口岸型”、“开发区型”以及“次区域经济合作”[3]。李铁立则以次区域合作为主要对象,深入介绍了一体化条件下粤-港-澳地区、辽宁-朝鲜次区域合作的发展[4],并分析了边界效应对其产生的影响。但是,边境地区合作的研究大都从“自上而下”的视角进行分析,只停留在合作内容和传统边界领域的介绍,缺乏制度层面、内在机理的分析。随着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资本、信息流动逐步加快,企业和产业逐渐成为边境地区经济发展以及跨边界合作的主体。因此,深入剖析边境地区合作的经济机理,“自下而上”地探究边界效应对跨边界合作的影响及模式创新应当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同时,边境经济合作区、嵌入国家边界内部的出口加工区等“境内关外”模式逐渐成为东亚国家地区发展的主流方向,并借此以加快参与一体化进程。从这一角度探究隐性边界的发展模式也是未来边界和边界效应研究的重点问题。

5.3 边境地区制度和跨边界管制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也指出,国家边境地区是地缘关系、政治、社会竞争复合的抽象化区域,这一地区的形成并非经济、政治、文化的简单组合,而是这些要素暂时或持久发挥效用的特殊关系的综合体现[72]。随着边界效应的转化,边界效应的影响呈现出较高的弹性[73],并表现在制度、文化、种族等方面。因此,在一体化经济进程中,边境地区的制度建构和跨边界管制成为塑造边界效应和边界区位再造的重要制度手段,这也成为当前边界领域研究的热点。欧洲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实行了重要的边境地区制度建设和跨边界的管制[71~74],并形成了不同尺度相互对接的管制体系[73],如表2所示。

表 1 欧洲跨边界管制的三个相互对接的尺度

Table 1 Three Interconnected Dimensions inCross-border Governance in Europe

政治-经济层面

政策行为和合法地位的范式构成:跨边界管制是战略选择过程的产物

制度层面

组织设置和制度框架的共生演化:跨边界管制是制度设计和“制度建立”的综合

经济地理学对国家边界及边界效应的研究进展 边界层表面效应

符号-认知层面

管制以及地方认同设立的过程:跨边界管制是创新团体和突出空间

资料来源:Gualini, E. 2003: 44.

随着我国逐步参与区域一体化合作,跨边界交流日益增多,在国家边境地区也面临着不同尺度、不同级别的跨边界合作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家边境地区的经济活动在资金获得、成本利益分享、地方资产提升、在国际竞争和政府关系中的定位等方面的管制逐渐成为塑造地区新发展格局的极大动力。这也是当前我国边界研究及边界效应研究欠缺的研究领域。因此,边界的特殊区位是如何体现这种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权力”的变化、“分权”以及“地方主义”的综合作用和管制模式创新值得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 王恩涌, 国家的边界及其类型, 地理教学 [J], 1997.4: 8~10.

[2] 刘远图. 边界:建立睦邻友好国家关系的纽带和桥梁 [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3.3(1):1~10.

[3] 汤建中. 边界效应与跨国界经济合作的地域模式——以东亚地区为例 [J]. 人文地理2002, 17(1):8~12.

[4] 李铁立. 边界效应与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4.

[5] Clark, T. National boundary, Border Zones, and MarketingStrategy: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Theoretical Model of SecondaryBoundary Effects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4.7: 67~80.

[6] 王铁崖. 国际法 [M]. 北京: 法律出版社.1995.

[7] 梁双陆.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综述 [J]. 经济问题探索, 2007(1):40~46.

[8] Evans, C.L. The 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National BorderEffects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9(4):1291~1312.

[9] McCallum, J. National Borders Matter: Canada-U.S. RegionalTrade Patterns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5.9(3):615~623.

[10] Niebuhr, A.. Integration Effects in Border Regions- aSurvey of Economic Theory and Empirical Studies. HWWA DiscussionPaper. 2001.

[11] 李强. 全球化、主权国家与世界政治秩序 [J]. 战略与管理. 2001(2): 13~24.

[12] 廖什 著, 王守礼 译. 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5.

[13] Hoover, E.M. 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M].McGraw-Hill. New York. 1963.

[14] 张庭伟. 新自由主义——城市经营,城市管制,城市竞争力 [J]. 城市规划. 2004.28(5):43~50.

[15] Dicken, P. 著, 刘卫东 等译. 全球性转变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104~139.

[16] 刘卫东, 马丽 等(2003).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影响 [J].地域研究与开发22(6):11~17.

[17] Hsu, J.Y. A site of Transnationalism in the ‘‘UngroundedEmpire’’:Taipei as an Interface City in the Cross-border BusinessNetworks [J]. Geoforum. 2005, 36: 654~666.

[18] WTO网站.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Facts and Figures.2009年10月12日下载: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_e/region_e/regfac_e.htm.

[19] Rauch, J.E.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and the Pattern ofTrade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9.26:359~369.

[20] Rauch, J.E. Comparative Advantage, Geographic Advantage andthe Volume of Trade [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91.101:1230~1244.

[21] 刘卫东,陆大道. 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4, 19(1): 35~39.

[22] 梁双陆.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边界效应研究综述[J]. 思想战线. 2008, 34(2):109~114.

[23] Elizondo, P.L., P. Krugman. Trade Policy and Third WorldMetropolis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6, 49:137~150.

[24] 刘卫东, 论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及其潜在空间影响 [J]. 地理研究. 2002, 21(3): 347~356.

[25] 彼得•罗布森 著, 戴炳然 译. 国际一体化经济学 [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12.

[26] Bröcker, J. How Do International Trade Barriers AffectInterregional Trade [C]. Anderson A.E., Isard W., Puu T.(ed).Regional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ories, Models and EmpiricalEvidence [J]. 1984: 219~239.

[27] Helliwell, J.F. Do National Border Matter for Quebec’sTrade? [J].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6.29: 324~330.

[28] Helliwell, J.F. How Much Do National Borders Matter? [M] .Brookings Institutional Press. 1998.

[29] Wei, S.J. Intra-National versus International Trade: HowStubborn are Nations in Global Integrate [J]. NBER Working Paper.1996. No.5531.

[30] Olper, A. , V. Raidmondi. Access to OECD AgriculturalMarket: A Gravity Border Effect Approach [J]. 11th EAAE CongressPaper. 2005.8.

[31] Matthias, H. Border Effect Estimates for France and GermanyCombinin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ra-national Transport Flows[J]. HEI Working Paper. 2006.1, No.13.

[32] Bröcker, J. How would an EU-membership of theVisegrád-countries affect Europe’s economic geography? [J]. Annalsof Regional Science. 1998.32: 91~114.

[33] Requena, F., C. Llano.The Border Effects in Spain: AnIndustry-Level Analysis, ETSG Annual Conference [J]. Vienna, 6-9September Version. August 2006.

[34] Kei-MuYi.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and the Border EffectPuzzle [J].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 Working Paper.2005.10. No.05-24.

[35] Nitsch, V. National Borde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Evidence from the European Union [J]. Canadian Journal ofEconomics. 2000.22(4): 1091~1105.

[36] Head, K., T. Mayer. Non-Europe: The Magnitude and Causes ofMarket Fragmentation in the EU [J].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00, 136(2): 284~314.

[37] Anderson J. E. , E. van Wincoop. Gravity with Gravitas: ASolution to the Border Puzzle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3.93(1): 170~192.

[38] Rose, A.K. , E. van Wincoop. National Money as a Barrier toInternational Trade: The Real Case for Currency Union [J]. Th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91(2): 386~390.

[39] Okubo. T. The Border Effect in the Japanese Market: AGravity Model Analysis [J].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International Economies. 2004.18(1): 1~11.

[40] Lopes. L.P. . Border Effect and Effective Transport Cost[J]. CEUNEUROP of University of CoimbraDiscussion PAPER. 2003.11: No. 20.

[41] 李铁立. 西方边境区经济发展及边境区经济合作评述 [J]. 国际经贸探索. 2005.21(6): 8~12.

[42] 张荐华, 陈铁军. 欧美国家边境地区的一体化效应及其启示 [J]. 财贸经济. 2004(2): 80~85.

[43] Venables, A.J. Equilibrium Locations of Vertically LinkedIndustries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96, 37(2):341~359.

[44] Hanson, G.H. Regional Adjustment to Trade Liberalization[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98,28: 419~444.

[45] Hanson, G.H. Integration and the Location ofActivities—Economic Integration,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FrontierRegions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6(40): 941~949.

[46] Hanson, G.H. U.S.- Mexico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Economics: Evidence from Border City Pairs [J]. Journal of UrbanEconomics. 2001(50):259~287.

[47] Sander, B., K.-D.Schmidt. Wirtschaftliche Perspektiven vonGrenzregionen - Ein internationaler Vergleich. Die Weltwirtschaft[J].1998. 4: 443~461.

[48] Barjak, F., G.Heimpold.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Policiesat the German Border with Poland – Regional Aspects of Trade andInvestment [C]. Discussion Paper,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Halle. 1999. No. 101.

[49] Heimpole, G. Consequences of an Opening Border for theRegional Policy in a Border Region: the Case of the German Borderwith Poland [C]. Discussion Paper,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Halle. 1999. No.25.

[50] Kawka, R. Regional Development along the formerinner-German Border After Unification [C]. Congress of the European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Paper. 2003.7.

[51] Stiller, S. . Integration in the German-Polish BorderRegion: Status Quo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C]. Congress of theEuropean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Paper. 2003.7.

[52] Anderson, J. , L. O’Dowd. Borders, Border Regions andTerritorially: Contradictory Meaning, Changing, Significance [J].Regional Studies. 1999(7): 593~604.

[53] 甄峰. 信息时代的区域空间结构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46~60.

[54] 叶舜赞,等. 一国两制模式的区域一体化研究[A].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5] 方维慰. 区域一体化趋势下国家的边界功能[J].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1999.4, 2(2):108~111.

[56] Yeung H.W. Capital, State and Space: Contesting theBorderless World [J].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Geographers. 1998.23(3): 291~309.

[57] Ohmae K. The Borderless World: Power and Strategy in theInterlinked Economy [M]. HarperCollins, London. 1990.

[58] 大前研一 著. 无国界的世界[M].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7.

[59] Ohmae K. The End of the Nation State: The Rise of RegionalEconomies [M]. HarperCollins, London. 1995.

[60] Reich, R.B. The Work of Nations: Preparing ourselves for21st Century Capitalism [M]. Vintage Books, New York. 1991.

[61] O’Brien R. Global Financial Integration: The End ofGeography [M].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New York.1992.

[62] 曼纽尔•卡斯特 著, 夏铸九 等译. 网络社会的崛起[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63] 罗伯特•赖克. 边界的革命[J]. 经济展望. 2000, (1): 56.

[64] Horseman, M. and Marshall A. After the Nation State:Citizens, Tribalism and the New World Disorder [M]. HarperCollins,London. 1994.

[65] Cox, K. Spaces of Globalization: Reasserting the Power ofthe Local [M]. Guilford Press, New York. 1997.

[66] Dicken, P. , Kelly P. etc. Chains and Networks, Territoriesand Scales: Toward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the Global Economy[J]. AAG Meeting Paper. 1998.3.

[67] Evens, P. The Eclipse of the State? Reflections onStateness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J]. World Police. 1997, 50:62~87.

[68] Kuper, A. . Democracy Beyond Borders: Justice andRepresentation in Global Institutions [M].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4.

[69] Caney, S. Justice Beyond Borders: A Global Political Theor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70] Newman, D. A. Paasi. Fences and Neighbors in thePost-Modern World: Boundary Narratives in Political Geography [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998.22(2): 186~207.

[71] Newman, D. . The Line that Continue to Separate Us: Bordersin Our “Borderless” World [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6.30(2): 143~161.

[72] Anderson, J. , L. O’Dowd. Borders, Border Regions andTerritoriality: Contradictory Meanings, Changing Significance [J].Regional Studies. 1999.33(7): 593~604.

[73] Gualini, E. Cross-border Governance: Inventing Regions in aTrans-national Multi-level Policy [J]. DISP Paper. 2003.152:43~52.

[74] Yang, C. Multilevel Governance in the Cross-boundary Regionof Hong Kong-Pearl River Delta China [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A. 2005.37: 2147~2168.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Border and BorderEffects Issues by Economic Geographers

WANG Liang1,2 LIUWei-dong1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China; 2. Graduate School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As a special location, national border has beenpaid attention to by scholars extensively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study has focused on “Border Effect” ever since the discourse byLösch in economic geography. National border was merelytaken as an “impediment line” between two countries in traditionaleconomic geography. In 1980s to mid-1990s, large quantities ofliteratures emerged on analyzing the “Impediment Effect” usingeconometrics. As the progress of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Integration Effect” along the borderreg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border effects has coursedin-depth debate among scholars, especially on “borderless”. Andthese become the major themes in this field. Compared to theprogress in border effects study by western geographers, asdiscoursed in this paper, studies in this field in China are juststarting up. Further studies are suggested to focus on themechanism of industry agglomeration in border regions, mode ofcooperation in cross-border area, border zone institutional designand cross-border governance in the context of “opening of China’sborder region”.

Key words: national border, border effects,globalization, regional integration, impediment, intermediary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47229.html

更多阅读

张民权:顾炎武对《诗经》韵例的研究

韵例分析的重要意义研究《诗经》用韵是研究古韵分部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其内容主要有二:一是韵例,二是通韵合韵的关系。而韵例分析尤为重要,王力先生说:“韵例的研究很重要,只有了解了《诗经》的韵例,才能更好地了解《诗经》时代的韵部。”

魔芋胶的复配特性及在我国的应用进展 光干涉应用的新进展

华东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胡国华马正智 杨琴 于文建 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苟春鹏早在1500年前魔芋在日本就作为食品食用,它富含葡甘聚糖,是一种优良的食用纤维。魔芋葡甘聚糖不能被人体消化酶分解,仅被在小肠下部和大肠

王朔及《我的千岁寒》,让人寒 我的千岁寒txt下载

评价一个作家,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尤其对王朔这样颇有争议的作家,王朔之前的作品,的确感动了许多人,也影响了许多人.但那只是过去,过去并不代表一个作家终身的成就。这篇评论,只是我个人对王朔及《我的千岁寒》的解读,既然是个人化的东西,那

声明:《经济地理学对国家边界及边界效应的研究进展 边界层表面效应》为网友酣笑自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