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

百家争鸣时期真正称得上是孟子对手的有庄子、荀子,也有告子,食色性也,估计没有几个哥们不知道。但是我敢说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知道是谁说的这话?很多哥们都是误认为“食色性也”是孔子所说,但非也。今人经常诬陷孔子,称他发明了“食色性也”这句话。也不知当初是谁播此谬论,谬种误传,成了真事,既冤枉了孔圣人,又剥夺了告子的原创权,诬孔而不诬告,简直是岂有此理。这话其实是告子说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谁让孔夫子比告子有名呢?人们引用“子曰”毕竟比“告子曰”更有说服力。推想起来,不知有多少“子曰”并不是孔子说的,现在不出家门,打开电脑登录互联网,扑面而来满是声色犬马,色情、凶杀、强奸、激情小电影……不想看都难。要是退回二十年,一准儿觉得是生活在资本主义。当然,现在不兴讲这个了。见义勇为、性骚扰都写进立法了,可它说明社会进步的同时,还说明了什么。原来是由道德约束的东西,现在纳入法治调整的轨道了。

儿子都上小学二年级了,看着他一天天的成长,我明白青春正如流水般逝去。“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怪不得。 我不是前朝的遗老遗少,也不想满口讲什么仁义道德。可是已为人父,总觉得太多责任压在身上。在未来的日子里,如何让孩子立足于社会而不被冲刷得象迷途的羔羊而不知所之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现在不是讲环保吗,物质世界需要环保,精神也需要环保。我们得行动起来! 国人谈性,经历了几个阶段。先是“为之色变”,继而虽“犹抱琵琶半遮面”但已“千呼万唤始出来”,进入二十一世纪,则不管男人女人,都在津津乐道,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国人大谈特谈性事,这是个社会现象,本也无可厚非。可动辄就有人搬出一句话来承上启下,以示谈性理由之冠冕堂皇——“老祖宗说了嘛,食色性也!”听得我颇觉刺耳。 好一个食色性也! 我在大脑里打了个巨大的问号: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我问了我能问到的每一个人:“请问,这个……‘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分别得到如下答案:1、吃饭与情欲是人的两大需要;2、吃饭与男欢女爱就是人的本性;3、吃饭与贪恋美色是人的本能;4、吃饭与性爱是人的本性……不用一一列举了,总结个“通说”(大家通通说嘛)吧, “食”就是“吃饭”了,“色”是情欲、男欢女爱、美色、性爱之类,选个代表性的——情欲吧,毕竟这词儿虽然肉麻,但更加意念一点儿,更加让人浮想联翩一点儿,更加精神化一点儿。“性”是人性,人之本性也。概而言之,“食色性也”的意思出来了:吃饭和情欲就是人的本性——基本物欲嘛。
告子是在说什么呢? 翻开《孟子》,写道: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这小段话的后两句,老实说我是一知半解——不知“性也”与“内也”有何异同、食性色性与仁义有何关联。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考证一下“,我们姑且不去理这一句。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此章言羞恶之心”。就是说,这一章其实是孟子与告子关于人性善恶的辩论。 大家都知道,孟子是主张性善论的,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就是有爱人之心,就是 “仁”;因为人性本善,他所流露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他内心所想,谓之“义”。仁义相为里表,互相统一,是不能分开的。那么告子说的话肯定是孟子的对立面,所以说孟子主张“仁”与“义”是不可分的、互相统一的,那么告子话的意思一定是“仁”与“义”是可分的、没有联系的。

回头细看告子这句受到孟子批驳的话:“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朱熹对这的意思是说,告子认为仁爱是人的内心形成的东西,而“义”是外表表现的客观现象,是可以和“仁”分离而存的,所以说关注仁爱的内心修养就足够了,不必非表现在外面。 朱熹把“食色性也”翻译成“人之甘食悦色者即其性”——吃好吃的,看好看的,这是人的本性嘛。难怪“英雄难过美人关”,往往用十万大军办不到的事,满朝文武官员无可奈何的事,只需要用一个绝色佳人就办到了。 难怪“不爱江山爱美人”,皇帝老倌宁可不做,或做得来 “芙蓉帐暖度春宵,从此君王不早朝。”
告子在讲“仁义”二字,是由“食色性也”起始的,也就是说“食色性也”与“仁义”二字应该是相通的。如果把朱熹的注解与现在的“通说”——吃饭和情欲就是人的本性——相比较,“通说”大概也可以说的过去。不是吗?朱老先生在八百多年前翻译成看好看的,我们今天现代化成“美色”或者说“情欲”有什么不对头呢!

告子用“食色”来比喻“仁义”之内外关系,如果“色”作情欲讲,那么告子的意思是说:吃东西是内在的,而想女人是外在的。换句话说:想女人与吃东西是可以分离的,吃东西是内心所想,想女人是客观现象,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论,与荀子主张的性恶论及孟子主张的性善论构成了对人性的三种认识。告子所提出的“食色性也”这句话,是为了证明自己关于性无善无不善论的,告子主张“生之谓性”学,也就是主张食、色为人类生存所必需。

历史的好处就是忠实记载了人类的善恶。其中恶的一面,实质上就是人类的虚伪,虚伪的出发点,通常是为了向某股势力“投诚献媚”,暂时将自己的天性压抑起来,将伪装的栏杆拍遍。 但人的真正天性,莫过于饮食男女。孔子也支持告子的主张,他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说白了就是吃饭问题和男女问题是人的天性;孔子还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之“色”就是美色的意思,《史记》中有该句出处的记载。讲到一个故事,说的是卫灵公携其宠姬南子与孔子同游,卫灵公与南子共乘一辆车,孔子自己另乘一辆车在其后,一同招摇过市,以示卫灵公之尊师重教。孔子觉得卫灵公的做法不当,“丑之”,说:我老孔可没见过象卫灵公这么重色的人这么尊重我。 在孔子的眼中,“好色”之“好”与“好德”之“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但他并不压抑人之初对天性的渴求。只是后来人类愈发文明了,繁文缛节就愈多了,人们在性的观念上也越发小心了。其实在东周时期,看看当时的历史文献记载和当时的社会风俗,不难发现,人们对性的禁忌还是相当宽容的,男女交往和女子改嫁,并不受谴责,那时女子的地位也并不比男子低多少。 只是到了孟子时代,他一方面不反对“食色性也”,另一方面强调“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并且认为“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男女婚姻关系,“父母国人皆贱之”。这一理论的提出,后来被后世儒者加以继承和发挥,孟子也就成了包办婚姻的创始人。性在公开场合提及是被鄙薄和谴责的,女子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就越来越被禁锢和低下了。到了汉代,这个理论就成了人们的道德规范,它强调男女有别,妇女贞节,婚姻的无上价值。 真正把这种道德推向极端的是宋时的程朱理学,他们的观念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天理和人欲是对立的,两者不是并存的。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所以自宋以后妇女禁锢得是非常厉害的,大唐的开放风气已经荡然无存了。在公共场合,女子服装趋向紧缩和遮盖,颜色素淡和简易,那种唐代的暴露风尚是不允许的。脚穿小莲鞋,莲鞋底装上木头,使行走有声,便于家人监视其活动。 缠足以前还是宫闱里的时尚,出于某个皇帝的恋物癖好,那时还仅仅是在宫中偷偷地流行,后来才逐渐发展到民间。这就把以前世人对小脚的审美倾向倾斜成了人们对女子性禁锢的道德倾向,并将这一个人私人化的行为变成民间公众化的行动,缠足可以限制女子的行动自由。从“莲步半折小弓弓,莺啭一声娇滴滴”的美感到“不因好看如弓曲,恐他轻走出房门”的道德转换。 这些都是当时社会主流性道德,是规定给人们看的,也是约束女子所需要的,所以受到大力推崇,但是作为道德的规定者他们却未必按章行事。另外士大夫们在自己的私生活范围内,照样是药炉茗碗,独遣良宵。在民间只要不伤风化,均可率性而为。比如程颢和朱熹,理学的奠基者,他们自己就有不遵循这套规范约束的事情发生。程颢喝酒一样需要歌妓作陪取闹,别人有次责难他,他用自己“心中原无妓”为自己开脱。朱熹也有诱尼为妾的东窗事发,时人皆称其为“伪学”。 在民间,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春画的流行以及“淫书”的传抄。“淫书”,通常是禁书,其实是不让普通百姓和女子观看的。试想想,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也看不懂,大家闺秀,更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更不可能看到这些东西。到后来,倒全是些饱读四书五经的正人君子,在茶余饭后,无所用心之时,把它们看得烂熟。所以禁书往往只是作作样子的,想要禁也是禁不住的。 晚明以来,上行下效,莫过如此。奸相严嵩父子发明了一个“香唾盂”,实乃让婢女用口接痰,把自己口水吐在她的嘴里,婢女的嘴巴是他的痰盂,以满足自己的怪癖。江南名士何俊良以歌妓的绣花鞋置杯行酒,文士王世贞竟作诗赞美。这些怪现象的产生,正说明,道学最猖獗的时期,往往是人们道德最虚伪的时代。

其实色情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 “食色性也”这句话既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儒家所奉为经典的《孟子》一书中,因此也必然要成为经典,也说明了食色其实是很严肃的话题。    传说中最早的性生活应该是在圣经中伊甸园里的亚当与夏娃。当然其中要感谢的是蛇,要不是它骗亚当与夏娃吃下了禁果,西方人的老祖宗可能还不会明白如何让他们也能存活到这个世界上来。东方传说稍有不同,反正有女娲教给人如何传宗接代。当然还有一些更为离奇的传说,比如说后稷的母亲看见地上有几个巨人的脚印,好奇中在脚印中蹦了几下就怀上了后稷。 这些传说暗合“食色性也”这句古话,反映的是直接上升到人的本能等方面的问题。其实这是很容易想像的,就说人类还没有进化到文明时代的时候,无所谓高尚也无所谓庸俗,反正情之所在,尽有可能地能让后代繁殖下去。    当然,历史是有所发展的,要不也不能显示出人是有别于动物的高级生物。人类史有一段是群婚制度的,这种制度源于母系氏族的生产方式。这很容易理解,就像五千年来一直延续下来的父系统治一样,男人怎么样三妻四妾玩弄女人,当年女人就如何玩弄男人。    不过当时却诞生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就是夸父。这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裸奔者,传说他执着地向着太阳展现自己阳刚的身躯,不屈不挠直致被太阳迫害至死。出于夸父的反抗精神,后来男人们掌握了权利。不过掌权的男人不幸地发现:女性是男性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男人都对此充满了深深的恐惧。    这种恐惧心里是有案可查的,庄子在他的道德经里就曾说过世上最奇妙的就是pìn牝之门,因为传宗与繁殖的主动权其实是操在女性的手里的。但道家也够歹毒,弄出一整套“采阴补阳”的理论来为男人壮胆。不过这种理论直接被儒家攻击为下流,儒家则认为:女子无性就是德。后来儒家掌握了权利,这种理论五千年里不断繁衍,构成了一整套迫害女性的理论。    不过受害的却不光光是女人,俗话说害人则害己。朱熹就很过份,一边教导别人要守节,自己却和胡丽娘私通。可能在他看来,理论归理论,人又不是草木,连你圣人都认为:食色性也。我又怎么可能不动情呢?所以又一种说法叫,上帝创造出男人来改造世界,又创造出女人来改造男人。 不过中国受儒家文化压制的深了,说起这些事情来讲究含蓄。这种含蓄直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文学作品里一但写到这总是喜欢用“一夜无话”概括。比较露骨的也不过如司马迁所写的孔子他爹与孔子他娘的“野合”,有一个笑话说有个女子生产时痛的大叫,骂自己丈夫说,要不是你搞那事我也不至于受这罪,丈夫非常羞愧说,那咱以后不做了,谁要做就让谁去死。后来两个人分居睡了,过不多久妻子在丈夫门外敲门,丈夫问是谁,妻子说,不怕死的又来了。    虽然历来统治阶级为所谓的守节编织了各种各样的外衣,但总是压不住人们心中的梦想。你压制的深了,他反抗的就更加严重。就是所谓的道学先生,文学大家也不例外。传说中爬灰的缔造者就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至于《西厢记》里红娘为张生与崔莺莺拉皮条成就二人“野合”更是不必细说。秦可卿与他公公贾敬,朱熹与丽娘。这些故事直接给人一个启示:“和尚摸得,咱就摸不得?”。    前文里说的《西厢记》与《聊斋志异》直接写的是与传统性道德的抗争。但这种抗争在封建制度下只能成为牺牲品。就像水浒里写的武松杀潘金莲,杨雄杀妻一样。这种压抑一直持续了二千多年,在漫长岁月里虽然有尾生之类宁愿花下死之类的英豪,但代价却总是惨重的。    当然,幸福的是我们生在一个大翻身的时代。看惯了港台所谓的朦胧片,转而有人欣赏日本那些刀枪剑雨的真正的动作片。网络上充满着乳房与大腿,作家们动辄描写床上,真正可谓是用下半身思考,上半身写作。这正象饿了三四天以后突然遇见了一道美味,是极有可能被撑死的。
时至今日,人们更是对“食、色”这两个方面趋之若骛,几乎达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人们正在陷入越来越混乱的境地之中。太重视“吃”了,结果造成了对大自然的严重破坏及国家资源的严重浪费;太重视“色”,结果造成了无数的良家女子铤而走险,从事肮脏的做爱易,社会风气败坏,人心思乱。 面对这种局面,如果再不反思,将会有巨大的抱复。实际上现在的抱复已经出现了。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最具震撼力是零三年的“非典”及今年的“禽流感”,这实际上是大自然对人类急功近利行为的一种巨大的无情的报复行为,还有爱滋病的泛滥更是对人类滥交行为的巨大的报复。人们对“食、色”的不加节制,使相关的商业行为完全蔑视人类的生存权利,只要能赚钱就行。 具体一点说,人们所吃的已经几乎没有什么能令人放心了,比如大米是有毒的、月饼是陈陷的、蔬菜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牛肉是注水的、猪肉里面含有瘦肉精并且有的猪肉是用垃圾喂大的、鱼是喂激素长大的、面粉里含有漂白剂严重超标、一些食品中竟含有苏丹红、垃圾食品如洋快餐(据说薯条里面含有致癌成份)、酒里加有敌敌畏等,不胜枚举。

食色性也!
“食色性也”本是古代先贤对人的天性的一种尊重,没想到后人却不加思考地继承并发扬光大,以至全世界没有不知道中国美食的,时至今日,这种观念实在应该改改了。建立节约型社会,不但是国家的事情,更是个人应必须做的。人们当然应追求吃的好,玩的好,但是不能没有节制,不能变本加厉地去破坏大自然,去做一些太过放纵的事情。 当法律不能禁止一些行为时,神秘的力量却横空出世,用来警醒世人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当人们的神经变得极为麻木,不为所动时,也许将会有更大的灾难降临到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上。
   这样的话自然要有人站出来管一管了。但如何管却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一方面是性知识贫乏,另一方面却将其一杆子打死,使人讳莫如深。反而大大激发了人们猎奇的心里——事情隐密了,总要有人想探出个究竟来。事情如何能不出?既然做为一种现象真实的存在,打和压总不是一种合理的办法,合理的引导总不会水漫金山吧,更何况我们又不可能离开水。不过我最后想开了,何必用什么理论来要求自己呢? 该干嘛干嘛去吧。 顺带说说荀子,荀子叫荀况。他的思想比较复杂,是介于儒家和法家之间的人物。他的两个著名学生都是法家人物,即韩非子和李斯。荀子的文章完全是长篇大论,一点没有语录体。荀子说一件事,要反复地比喻、反复地说理,一定要淋漓尽致而后止,“必淋漓尽致而后止”。 朋友们都会知道他的《劝学篇》,“青,取之于兰,而青于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锲而舍之,朽不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他用很多比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爪子,也没有牙齿,但可以在地下自由地走,在于它进取不息,始终如一。 “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蟹实际上有八条腿和两个大钳子,但在河里它却没有自己的窝,因为它不好好地干,浮躁得很。因此,他劝人学习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今天刻一点,明天刻一点……哪怕是金属,石头,也可以将它刻折。“锲而舍之,朽不也不折”,他用大量的比喻来说明一个道理,令人折服。 先秦散文,一个是历史散文,一个是诸子散文。诸子散文对后来的说理散文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它的发展痕迹非常明显,第一是短小的语录体;第二是专题文章;第三是著作。先秦的文学就讲到这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2743.html

更多阅读

6-11、子曰:贤哉,回也!

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凿 [集解]孔曰:“箪,笥也。颜回乐道,虽箪食在陋巷,不改其所乐。”[皇疏]美其樂道情篤,故始末言賢也。所樂則謂道也。[邢疏]言回居处又在隘陋之巷,他人见之

纪晓岚的真实面目:一个纵欲食色的家伙

纪晓岚的真实面目:一个纵欲食色的家伙纪晓岚,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目录学家和小说家,不仅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就是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位少见的文化巨人。纪晓岚(1724~1805),名昀,晓岚是他的字,直隶河

宝石的光学性质——多色性 椭圆的光学性质

宝石的光学性质——多色性很多人选购宝石时会疑问:为什么有些宝石的颜色很一致,而有些宝石有2种或3种的色调?在此,给各位亲介绍一下宝石的多色性。(下左是尖晶石,下右是碧玺)何为多色性?非均质体有色宝石的光学性质因方向而异,对光波的选

声明:《食色性也!》为网友枝上绵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