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精神家园的一株桑树——?解读《鸬鹚》 普通鸬鹚

《鸬鹚》

乡村生活的日益城镇化,如切香肠般地逐渐割断了孩子们与土地的联系。而大都市的喧嚣更是早早地把大自然关在了儿童们的门外。

与自然的物质联系正被生活无情地斩去,但我们不能让精神的联系也轻易断去。

那些传承着我们民族文化的文学作品,正是维系着通往精神家园小径。

[原]精神家园的一株桑树——?解读《鸬鹚》 普通鸬鹚
郑振铎先生的散文《鸬鹚》,便是精神家园中一株长满了桑葚的桑树。

郑先生的文字清新自然,每次读着他的文章,总觉有一股带着泥土气息的清香扑面而来,这股清香,可以带我们重回精神的家园。《鸬鹚》一文也是如此,该文虽然名为“鸬鹚”,实际上却是一篇写景散文。全文展现的是三个的优美画面和一曲悠扬的赞歌:

恬静悠闲的山水画

“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岸边有几棵垂柳,垂柳外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几只又窄又长的小渔船浮在湖面上……”

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淳朴的词句!“小湖”、“垂柳”、“稻田”、“小渔船”营造出了一幅恬静、悠闲的画面。读着这些句子,就如读着王维的诗句,没有华丽的辞句,却有着一种质朴、一种灵动。恍惚间,一幅恬静而淡雅的唐人山水画辅展在了眼前,又好像是到了江南水乡,一伸手便可触及那清清的湖水……

最美的景色,离开了人也就没有了灵气。不过不用慌,人就在画里。

“近处的一只小船上,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 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这又是一个怎样令人心动的画面?我们可以感觉到渔人那怡然自得的表情和轻松悠然的神态,甚至可以想见他平静知足的心境。甚至让人怀疑这渔人其实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他们的心态和生存境界是何其的神似!就连那“灰黑色的鸬鹚”,也仿佛和陶潜的“菊花”般充满了诗情画意。怎不让人感叹和羡慕?

生动的捕鱼场景

“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湖面上荡起了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种状态的转变总是伴随着一定的信号。随着渔人的“一抹”,一场生动活泼的捕鱼“战斗”开始了。

如果问这一篇文章中那个词用得最传神,我想应该是“一抹”。在这看似信手拈来的“一抹”中,我们可以发现郑先生娴熟的写作技巧,寥寥的几笔白描,便“抹”出了一个经验丰富的渔人形象,“抹”出了一群乖巧伶俐、活泼可爱的鸬鹚形象,也“抹”出了一个紧张热烈的捕鱼景象。

一只只鸬鹚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在它们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上渔船的时候,已经是“喉囊鼓鼓的”了,渔人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喉囊的鱼挤出来,小湖上顿时洋溢着一派活跃、欢腾的景象。水波在荡漾,浪花在跳跃,“鸬鹚不断地跳上渔船,渔人都要忙不过来了。”在鸬鹚的上上下下间,渔人紧张地忙碌着,欢快着。

随着“岸上炊烟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短暂的捕鱼工作很快结束了,“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了,让它们停在船舷上。”

而接下来的一个细节更让人心动:“他从舱里拣些小鱼,一条条抛给鸬鹚吃。鸬鹚张开长长的嘴巴,接住抛来的鱼,一口就吞了下去。”

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人物对话镜头啊!

渔舟晚归图

最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则是另一个恬静的画面:一幅更具国画意味的“渔舟晚归图”。西下的夕阳、袅袅的炊烟、暗淡的天色、平静的湖面、细细的波痕,衬托着荡桨归去的渔人,再一次把我们带入了一种平和的、悠然的意境之中。

那袅袅的炊烟,不就是母亲在招唤晚归的儿子吃饭时扬起的手吗?归去,归去,在夕阳的余晖中归去,满载着一船的鲜鱼归去,满载着一船的悠然归去……

读着这些词句,在反复的吟诵中,那优美的画面和悠然、平和的心境将永远地留在我们记忆的底层,成为我们精神的底蕴。当我们被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拖得精疲力竭的时候,也许这份记忆就会在我们的心中被重新唤起,给疲惫的灵魂带来慰籍。

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歌

一篇《鸬鹚》,其实更是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歌。

我们无法想象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聪明,它们竟能从自然的法则中,选取一些动物并把它驯服来为人类服务。既顺应了食物链,又减轻了人类自身的负担,真是巧夺天工!

而鸬鹚在与人类千百年亲密无间的合作中,早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捕鱼“工具”了,而成了工作的伙伴,甚至是家庭的一分子了。

文章描写的捕鱼过程,可以说是古往今来人与动物协同工作的典范。

在这个捕鱼过程中,既没有现代化的钓绳渔网,也没有带着血腥的梭标鱼叉,有的只是最原始、最富灵气的捕鱼“高手”——鸬鹚。人和鸬鹚都在为共同的生存而协同奋斗。如果要用一个词对这种合作状态进行概括的话,那就是“默契”!而这份默契并不只体现在捕鱼的某个环节,而是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从“列队的士兵”般的“等待”,到“一抹”后扑扑下水,再到张嘴接鱼,以及最后的列队而归。这“默契”不需要长篇的战前动员,也不需要喋喋不休地说明提醒,甚至不需要说一句话,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足够了。

这种和谐和默契不仅体现在人与鸬鹚之间,也表现在人与环境之间。

从“夕阳西下”到“炊烟四起”,捕鱼的场面是如此的短暂。是鱼捕完了吗?是时间本来就不够吗?显然都不是。那是为什么?

在资源紧缺的今天,人们对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行为早已熟视无睹。而对一些自律和自足的举动反而会感到另类。多捕鱼就能多卖钱,钱多生活就会过得更舒服,这样简单的道理难道渔人也不懂?

我生在水乡,孩提时,喜欢看家乡的渔民撒网捕鱼的情形,那长长的渔网,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像一个巨大的圆箩落向水中。而在落水的刹那,却总是有一角渔网会不小心地落到渔人横卧于竹筏的竹篙上,不能同时沉入水中。我很疑惑,为什么所有的渔人都会把竹篙横在竹筏上,而且还都是这样的不小心。他们告诉我,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捕鱼一定要网开一面。当时,我一直无法理解网开一面的必要,现在我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智慧。

读着读着,我恍然发现这篇文章原来不是写景的,它是写人的,写那个大智若愚的渔人的。仔细一想,小湖的平静与否不都跟渔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渔人静,则鸬鹚静;鸬鹚静,则小湖静。渔人动,则鸬鹚动;鸬鹚动,则小湖动。一动一静都在渔人的挥洒之间。而这几棵垂柳和一望无垠散发着稻花香味的农田以及弥漫着浓郁的水乡神韵的小湖,不正是作者为映衬这位主角而创设的背景吗?

由静到动,由动复静,在动静的回环间,有一种韵律像诗,有一种张力像歌。

读着这诗歌般的文字,品着这优美的意境,不正像听一曲起伏有致、婉转悠扬的《渔舟唱晚》么?

By 东海之斌 阅读全文(559) | 回复(3) | 引用通告(0) | 编辑

标签:精神家园解读鸬鹚

上一篇:“领先”的忧虑 下一篇:[原]江南春雨

Re:[原]精神家园的一株桑树——?解读《鸬鹚》

也许是由于祖上都是渔民,以养鸬鹚和靠鸬鹚捕的鱼为生的缘故吧,我对鸬鹚的感情特别深。听说最新的小学语文教材里《鸬鹚》一文被删掉了,甚觉惋惜,写下此文以作纪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4345.html

更多阅读

寻找青鸟:现代精神寓言——梅特林克剧作《青鸟》解读

比利时法语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是欧洲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纵观其创作,如果说十九世纪后期梅特林克以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悲观主义和神秘主义为象征主调而创作的《诗集》 (1889)充满梦幻中支离破碎的感受、独幕剧《闯入

解读《诗经》中战争诗的特征 诗经的艺术特征

所谓战争诗是指以战争为题材,直接反映战争或围绕战争而展开叙写的诗歌。战争诗是世界各国文学史上的共同现象,很多古代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战争诗。中国《诗经》中的战争诗在世界各国的战争诗中独具特色,这些战争诗以其丰富的历史内容与民

声明:《原 精神家园的一株桑树——?解读《鸬鹚》 普通鸬鹚》为网友喜新厌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