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诗10首讲解 汉语成语大词典


一言九鼎

负山戴岳胜使楚①, 礼贤下士毛遂跟②。

利口捷给楚王说③, 因人成事归国门④。

真情实意将遂赞⑤, 一言九鼎胜万军⑥。

自怨自艾不识士⑦, 爱才好士尊上宾⑧。


  【说明】成语“一言九鼎”,见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的一个成语故事。
  【串讲】 ①负山戴岳――背负高大的山岳。比喻担负重任。胜使楚――(这便是战国时赵国)的赵胜(号称平原君)出使楚国。胜:指赵胜,(人名)。据载,赵惠文王九年,秦国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被围,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请求出兵救援,并约楚合纵抗秦。可谓责任重大。  ②礼贤下士――尊重有才德的人,屈己延聘有识之士。毛遂跟――(于是平原君手下)一个名叫毛遂的食客也跟他一起去了。据载,当时平原君准备挑选二十名能文能武的食客一同前往楚国。已经选了十九人,但却没有选到毛遂头上;于是毛遂则自荐,一同去到楚国。  ③利口捷给(jǐ)――指能说会道,言辞敏捷,善于应变。捷给:言辞敏捷,善于应变。楚王说(shuì)――(毛遂就是这样)来说服楚王。  ④因人成事――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此指依靠楚国的力量办成合纵抗秦之事。归国门――(然后)回到赵国。据载,平原君与楚王谈合纵时,“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于是“毛遂则按剑历阶而上”,以其利口捷给之本事直言利害而打动了楚王,使其当即答应与赵国合纵抗秦,并歃血发誓为盟而后回国。  ⑤真情实意――心意真实恳切。将遂赞――(平原君回国后就是这样)把毛遂大加称赞。遂:指毛遂。  ⑥一言九鼎――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要作用。此指毛遂说话份量之重。胜万军――简直胜过上万的军队。据载,回国后平原君赞赏毛遂说:“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国家宝器)。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⑦自怨自艾――原为自己怨恨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后单有悔恨之义。此指原意。不识士――(这是因为我平原君过去)不能识别象您这样有才能的人。  ⑧爱才好士――爱护、重视人才。尊上宾――(所以平原君从这开始把毛遂)尊为上等客人对待。“一言九鼎”成语也便由此而形成。

万死不辞
跋扈自恣汉董卓①, 挟主行令作恶多②。
除恶务本王允意③, 计将安出连环谋④。
意切言尽对蝉讲⑤, 万死不辞蝉应合⑥。
巧言令色吕布吸⑦, 借刀杀人布斩卓⑧。
  【说明】成语“万死不辞”,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回中的一个成语故事。
  【串讲】①跋扈自恣(zì)――形容专横霸道,为所欲为,无所忌惮。跋扈:专横霸道;自恣:自己随心所欲。汉董卓――(这便是)东汉时(大军阀)董卓。汉:指东汉。  ②挟主行令――挟持君主,发布命令。作恶多――(董卓如此)地做坏事很多。据载,东汉末年,董卓率大军进入京城,废除汉少帝,立起汉献帝,并自封为相国。他独揽朝政,跋扈自恣,作恶多多。  ③除恶务本――从根本上消除邪恶。此指将邪恶的根本董卓杀掉。王允意――(这是司徒)王允的心愿。司徒:官名。  ④计将安出――计谋将如何制定呢?此指用什么计谋杀死董卓呢?连环谋――(王允决定用)连环计。据载,王允知道董卓和他的义子吕布都是好色之徒。于是想用美人计、离间计、借刀杀人计将董卓一举铲除。恰好王允府内有一歌女,名叫貂蝉,长得花容月貌,平时王允待她如亲生女儿。王允打算先将貂蝉献给吕布,然后再献给董卓,让他俩为此而相互争斗,借吕布之手杀掉董卓。  ⑤意切言尽――意思恳切,言辞毫无保留。对蝉讲――(王允就是这样把他的计谋意图)对貂蝉说得清楚明白(看她是否愿意)。蝉:指貂蝉。  ⑥万死不辞――死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力。蝉应合――(这是)貂蝉所作的答复和配合。据载,貂蝉回答王允说:“但有使令,万死不辞。”于是王允和貂蝉则依计行事。董卓和吕布果然上钩中计。  ⑦巧言令色――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讨好于人。令色:讨好的表情。吕布吸――(貂蝉就以此种美人手段)将吕布牢牢吸引住。据载,因董卓势大,又是吕布的义父,自然独霸貂蝉不放,使吕布恨之入骨,自有杀董卓之心。  ⑧借刀杀人――自己不露头面,利用别人去害人。布斩卓――(这便是王允通过貂蝉利用)吕布杀死了董卓。布:指吕布;卓:指董卓。成语“万死不辞”也便由此而来。马革裹尸
班师得胜汉马援①, 劳苦功高人自谦②。
礼士亲贤对骥讲③: 声闻过情赏过宽④。
安不忘危胡人扰⑤, 保境息民我应担⑥。
选兵秣马自请战⑦, 马革裹尸好儿男⑧。
【说明】成语“马革裹尸”,见于《后汉书·马援传》中的一个成语故事。
【串讲】①班师得胜――军队出征,得胜归来。班:还。汉马援――(这便是)东汉时(能征惯战的大将军)马援(一次在外作战得胜而回京)。汉:指东汉。  ②劳苦功高――出了力,吃了苦,立下了大功劳。人自谦――(可是马援)这个人自己却非常谦虚。  ③礼士亲贤――尊礼有知识的人,亲近有才德者。对骥讲――(马援就以这种态度)对(前来欢迎慰劳他的)一个叫孟骥的贤士说话。都说了些什么呢?  ④声闻过情――名声超过了实际情况。此指马援自谦的意思。声闻:名誉。赏过宽――(我马援的功劳不大)可受到的赏赐却过多了。据载,马援得胜回京,前来欢迎慰劳的人很多,马援对其中一位名叫孟骥的贤士谦虚地说:“以前武帝时,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郡之地,才封了几百户侯;而今对我却封了这么大的地盘,实在是“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  ⑤安不忘危――太平或平安时,不忘记可能有危险或灾难。此指马援处于太平时不忘记国家还有危难。胡人扰――(因为北方还有)胡人在骚扰边界。胡人:指匈奴、乌桓等北方少数民族。  ⑥保境息民――保卫国境使人民得以安宁。我应担――(这是)我马援应该承担的责任。  ⑦选兵秣马――选好兵器,喂饱战马。指作好战前准备。自请战――我将亲自(向皇帝)请求出战(击退胡人)。  ⑧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作战,献身疆场。好儿男――(这样做)才是好的男子大丈夫。据载,马援还对孟骥说:“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安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马革裹尸”成语也便由此而来。大器晚成
汉语成语诗10首讲解 汉语成语大词典
绳枢之子汉马援①, 风云之志立少年②。
好学不倦人欠慧③, 相形失色愧难堪④。
灰心丧气欲从牧⑤, 大器晚成听兄言⑥。
奋发图强成良将⑦, 功高望重老益坚⑧。
说明】成语“大器晚成”,见于《后汉书·马援传》中的一个成语故事。
串讲】①绳枢之子――指贫家子弟。枢:门上的转轴。绳枢:用绳子系转枢轴,形容贫穷。汉马援――(这便是)东汉时一个名叫马援的人。汉:指东汉。  ②风云之志――雄大高远的心志。立少年――(他)从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5300.html

更多阅读

中国最美古诗词10首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中国最美古诗词10首  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高中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杜甫诗三首点击答案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背诵默写三首诗,积累文言知识2.鉴赏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1.关于《秋兴》组诗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

高考常用成语大集合2 大话西游2素材大集合

高考常用成语大集合2301. 求全责备: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302.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于贬义。303.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304. 如雷贯耳:像雷声传入耳朵那样响亮。

转载 《汉语大词典》的缺失一千条(四) 汉语大词典

原文地址:《汉语大词典》的缺失一千条(四)作者:应化雨《汉语大词典》的缺失一千条(四)(七四五)《汉语大词典》于词条【酬奉】的释义与示例说:“指旧时奉诏应对诗文。胡朴安《〈中国文学史〉序》:‘统观一代之文,不名一体,各有专长,侍从酬奉,

声明:《汉语成语诗10首讲解 汉语成语大词典》为网友抬起头往前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