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头市聿怀中学2016届高三文综摸底考试卷解析 汕头市聿怀中学国际部

广东汕头市聿怀中学2016届高三文综摸底考试卷【解析】 汕头市聿怀中学国际部

2015至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汕头市聿怀中学高三文综摸底考试卷

第Ⅰ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右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读图回答第1题。

1.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其路程约为

A.6600 kmB.5000 km

C.3330 kmD.4200 km

目前,全球前100位特大城市的GDP之和已占到全世界的38%,它们当中很多是世界级中心城市。下图中数字表示城市,读图完成第2-3题。

2.图中阴影部分最可能表示世界

A.石油主产区   B.重要城市带C.主要工业区  D.主要森林带

3..图中城市

A.有两个位于西半球   B.多位于中纬度地区

C.⑤在①的东南方向   D.正午太阳高度②>①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第4-5题。

4.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测到右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A.甲B.乙C.丙D.丁

5.从a到b的箭头方向是

A.向东B.向西C.先西南后西北D.先东南后东北

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读图完成6-7题。

6.该图所示可能是

A、北半球的1月B、北半球的7月

C、南半球的2月D、南半球的8月
7.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M、N两地中选一地点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及理由是

A、M地:气候温和湿润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C、N地:气候温和湿润D、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指地面接收太阳辐射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分布图”。读图回答第8-9题。

8. 甲处年日照时数约为

A.2480B.2 770C.2600D.无法判断

9.影响甲、乙两地日照时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异B.地表植被类型的差异

C.天气状况的差异D.白昼长短的差异

右图为我国山东丘陵某一苹果园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10米)。果农在收获苹果时发现,a处的苹果比b处的苹果平均果径大,但a处的苹果色泽没有b处光鲜、红润。据此回答第10-11题

10.b处的苹果成色好的原因是

A.坡度小B.光照条件好

C.水分充足D.植被稀疏

11.a处苹果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 水肥条件好B.昼夜温差大

C. 光照条件好 D.空气湿度大

12.2012年1月~2014年6月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走势图

由图,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判断

①A点到B点表示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

②A点到B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变得便宜了

③B点到C点,有利于美国企业赴中国投资设厂

④B点到C点,有利于中国公民到美国旅游购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假设W企业2013年生产的甲产品价格与价值一致,每小时生产的甲产品价格为200元。14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W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在货币贬值20%的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W企业1小时生产甲产品的价格总额是

A.200元B.250元C.192元D 312.5元

14.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2015年3月份,我国PPI同比下滑4.6%,这已经是该指数连续37个月负增长。从长远来看,PPI的不断下滑对生产的影响传导合理的是

①居民的购买力提高②工业产品价格下降③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⑤企业生产规模缩小⑥企业营利能力减弱

A.②→⑥→①→④B.②→③→④→①

C.③→⑤→⑥→②D.②→⑥→⑤→③

15.“正宗好凉茶,正宗好声音”,《中国好声音》的热播,让冠名的加多宝十分得意。电视、报刊、网站、超市甚至连街边小卖部的墙上,加多宝的广告无孔不入。加多宝凉茶不费吹灰之力就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

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

16.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这一经济学道理的是

A.3D打印技术潜力巨大,将带来制造业的革命

B.4G手机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C.远程络技术使人们享受到络教育和络医疗

D.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推动了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

1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经济增长的是

①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消费扩大→经济发展

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③下调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企业税负减轻→生产扩大→经济发展

④减少公共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结构改善→生产扩大→推动经济增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8.新华网最近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其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

①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③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④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

A. 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9.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可见

A.思维与存在是同一性的B.正确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20.生活中我们总会开玩笑“白痴是会传染的”,没想到“一语成谶”。近日,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绿藻病毒,它被证实能通过进入大脑,影响可塑性、学习、记忆的形成神经回路,使得大脑功能下降,让人类“变笨”。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①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获得一切正确认识的来源

②事物之间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固有联系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揭示事物真实联系的前提

④正确认识事物要善于分析和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由于人类对药物的滥用,使细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的环境,各种超级细菌相继诞生。由超级细菌引起的感染,抗生素无法控制,最终导致病人死亡。材料反映了

①意识具有盲目性,不利于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人类对药物的滥用,改变了细菌的运动规律

③人类对细菌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④联系具有客观性,超级细菌的出现也是客观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和腾讯(Tencent)三巨头竞争激烈,业界对BAT有如是判断:百度精于技术,阿里精于交易,腾讯精于产品。这体现了

A.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B.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自身的特殊的矛盾

C.事物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中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

23.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公祭仪式上提到对待战争的态度时说:“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这告诉我们

①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明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②要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实践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凡事需要吃一堑,长一智

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明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4.中央集权是指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周时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分封制的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

B.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所以说中央集权制至迟出现于战国时期

C.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从此中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

D.中央集权制是自然经济的产物,不可能存在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25.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平民任官统计表,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A.墨家思想受到推崇B. 分封制的彻底崩溃

C.社会阶层的变动D. 科举制实施的影响

26.《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这表明作者认为唐朝時期的三省制

A.体现决策民主化趋势B. 决策过程存在弊端

C.大大削弱了皇帝权力D. 行政程序非常完善

27.《元史》卷91《百官志》记载: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由此反映了元代政治的特点是

A. 中央直接控制各级地方行政B.地方分权各机构相互牵制

C.中央对地方实施多层次管理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28.明代监察御史韩宜可弹劾不避权贵,劾丞相胡惟庸等三人,“帝怒曰:‘快口御史,敢排陷大臣耶?’命下锦衣卫狱”。此材料可以用来论证中国古代

A. 监察制度的不独立性B.皇权的不断削弱

C. 废除相权的必要性D.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

29.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的现象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D.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

30.对右图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A.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B.印刷业已使用活字技术

C.政府严格管理市场交易

D.专设机构管理对外贸易

31.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32.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

33.清朝康熙帝说:“赋敛日繁,而民心涣散。”“与民休息,道在不扰。”“欲使群生乐利,比户丰盈,唯频减赋。”这反映出满洲贵族统治者已接受儒家文化中的

A.以民为本的思想B.克已复礼的主张

C.为政以德的思想D.天下为公的主张

34.“车”的原始文字特别像一辆行进的马车。观察下图,通过“车”字的演变,得出关于汉字演变规律正确的是

A.由表音和表意两部分构成B. 以图画为基础逐渐演变

C.美观性逐渐突出,实用性逐渐减弱D. 始终没有脱离象形文字的特点

35.中国古代由个人撰写的四大农书中,其中三部出自山东,即西汉末年汜胜之(今山东曹县人)的《汜胜之书》、南北朝贾思勰(今山东寿光人)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今山东东平人)的《农书》,加上明代上海人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合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农书”,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山东在我国古代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B.山东地区在我国古代具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C.山东地方官员非常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     

D.山东在古代始终是中国的经济重心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36.(22分)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甲村的气温为20℃,则虎山的最低气温不会低于℃(2分)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6分)

(3)分析B、C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及其原因。(6分)

(4)分析乙村比甲村多地质灾害(泥石流),清晨多雾的原因(8分)

37. (24分)阅读我国南方某区域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土地资源是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在内)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人口集中,水热充足,土地资源十分珍贵。材料二:河流、湖泊湿地,食物丰富,常常成为候鸟越冬的栖息地。松花江丰满水电站下游,流经吉林市的65千米江段冬季不冻结,人们在此赛龙舟、赏雾凇,河滩上还聚集着野生赤麻鸭,它们来自西伯利亚,越冬地原是洞庭湖和鄱阳湖地区,现在却“选择”了在吉林越冬。

(1)从开发利用角度评价图示地区丘陵山区的土地资源。(8分)

(2)指出长江大通水文站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这种变化对长江口地区的影响(10分)

(3)结合材料解释赤麻鸭“选择”在这段不冻江的河滩上越冬的原因。(6分)

3821分)

材料一:“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就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建设“美丽中国”对个人消费、企业生产经营可能带来哪些影响?(10分)

(2)结合材料二,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哲理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转变的正确性。(11分)

3931分)

材料一:2014年广东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新一轮国企改革,通过简政放权,增强国企发展活力;切实增强国企市场主体地位,做到按市场规律运行、按优胜劣汰结果予以评价;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进其他所有制经济的资金、品牌、技术、产权及监管方式,探索相互参股等形式做大做强;通过员工参股、增量奖股、岗位分红等方式改革分配制度,构建企业、员工利益共同体。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积极意义。(14分)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存在着政治、经济等多种风险,如一些国家在安全和发展方面存在不确定性矛盾;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回报周期长。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应如何坚持联系的观点。(13分)

(3)面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有的国家表示怀疑,有的对中国持戒备心理,认为中国搞霸权主义。请拟定两条宣传纲要,以打消这些国家怀疑、戒备心理。要求主题鲜明、琅琅上口,每条限14个字以内。(4分)

40.(2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

刘邦称帝之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南越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工具,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赵佗又以财物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遣使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

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王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据《史记》等整理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朝对岭南地区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15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平定南越的历史意义。(10分)

41.(12分)阅读下面四则材料,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

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旧唐书》

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宋)陈亮:《龙川集》

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严氏之先,则士商相杂,(严)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盖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

---- (清)归玄恭:《归庄集》

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12分)

(要求:围绕材料反映的变迁进行评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文字通顺,逻辑严谨。)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42、43二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2.(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右图为京津冀地区泥石流灾害风险等级分布示意图。

指出该地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0分)

43.(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西南某省份为大力种植橡胶,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橡胶林涵水能力很差,为保证橡胶产量,需要扩大间距,控制单位面积植株数。下图为原生态林和橡胶林的水循环示意图。指出橡胶林涵养水源能力很差的表现,并分析原因。(10分)

请考生在第44、45二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4.(15分)(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初实行政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随着均田制的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远,难以自备资粮,“浸以贫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给资粮的募兵制。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影响。(6分)

45.(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台湾,因为国民党当局同情明朝郑氏之“正统”意识型态,所以施琅长期得到负面评价。民间也同情郑家,将施琅视为与吴三桂相同的汉奸卖国贼。在反对大陆的人眼中,施琅代表大陆进犯台湾的侵略者,因而评价也以负面居多。

——百度百科《施琅》

材料二康熙帝任用施琅收复台湾后,许多大臣认为台湾“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施琅认为台湾“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留之诚永固边圉”。施琅对西方殖民者觊觎台湾多年的情况有所了解,认为“红毛”(西方殖民者)“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如果一旦让其占有台湾,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将会受到严重威胁。最后,康熙帝决定在台湾设台湾府,下辖台湾、诸罗、凤山三县,隶属福建省,并派兵驻防。

——朱绍候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台湾上下对施琅的评价。(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说说你对施琅的看法。(9分)


精品解析:广东省汕头市聿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1.【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据地球自转方向顺时针可判断为南极点俯视图的局部图,该人从②地向正南即沿同经线跨纬度30°,同经线上纬度差1°经线段的长度为111KM,故距离为30x111KM,后又沿60°S纬线向正东,跨经度30°至③地,同纬度上经度差1°,纬线段的长度为111xCOSθ纬度数,故距离为1/2x30x111KM。故走过的距离最接近5000KM.

考点:考查经纬网的应用及111千米的运用。

【答案】

2.D

3.B

【解析】

试题分析:

2.据图中的经纬度范围即阴影区的分布可以判断为世界主要的森林带,世界主要的森林带有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区和高纬度北美加拿大境内和俄罗斯境内的亚寒带针叶林区。

3.东西半球的界线为20°W和160°E,图中只有①在西半球,A错误;纬度在30°-60°之间为中纬度地区,从图中可以看出,除③外其他城市均位于中纬度,B正确;从图中可以判段出①大约位于60°W附近,⑤大约位于150°E附近,经度数之和大约180°,所以东经在西、西经度数在东,故⑤在①的西南方向,C错误;由于①②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所以正午太阳高度全年都是①>②。

考点:考查经纬度定位及区域地理特征。

【答案】

4.D

5.C

【解析】

试题分析:

4、根据左图公转图可以判断地球公转到太阳右侧,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为冬至日前后,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会出现极昼现象。根据右图可知,这是一幅从极点上空俯视观察图,可能是从丙或丁处观察到的;在根据此时极圈发生了极昼现象分析,这必定是从丁处观察的结果,故D正确。

5、据上题分析为南极点俯视图,地球自转顺时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据南极点的距离判断南北,故a到b应为先西南后向西北。
考点: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光照图的判读。

【答案】

6.C

7.D

【解析】

试题分析:

6、据图示等温线数值越往北,气温越高,故判断位于南半球,且图示陆地较同纬度海洋气温高,故判断为南半球夏季,为2月,所以选C正确。

7、图示N地位于南纬30°——40°的大陆西岸,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晴天多,日照强,适宜建浴场;而M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故终年温和多雨,不利于建阳光浴场。

考点:考查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及气候特征。

【答案】

8.A

9.C

【解析】

试题分析:

8.图示甲处位于两条等值线2800和2600之间的一闭合等值线中心,且外侧闭合等值线取值2600,应符合“低于低值”,故判断日照时数处于2400---2600之间。

9.日照时数长短主要受海拔、天气、昼夜长短、空气洁净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从图中等值线可以判断日照时数甲<乙。由于乙的纬度高于甲的纬度,且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正午太阳高度全年甲>乙,A错误;地表植被类型关系不大,B错误;据经纬度和附近地理事物可以判断甲位于湟水谷地,水汽不易扩散多阴雨天,乙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多晴天太阳辐射强,故C正确。

考点:考查等值线的综 合判断和气候差异。

【答案】

10.B

11.A

【解析】

试题分析:

10.读等高线图可以看出b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所以说b处位于山脊上,地势比两侧高,日照时间长,光照条件好,光合作用强,有利于苹果表面色素富集,所以b处的苹果成色好,故B正确。

11.读等高线图可以看出a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地势比两侧低,所以说a处位于山谷中,有利于水源和肥料的汇集,但日照时间较短,蒸发较弱,水分充足,所以a处的苹果长得个大,苹果平均果径比b处的大,故A正确。

考点:考查地形对气温、降水的影响以及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6.

【答案】

(1)(2分)15.8℃

(2)该区属于山地地形(2分),北、东、南多山,三面地势较高(2分),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2分)。

(3)B地降水多(2分),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2分),C地降水少,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2分)

(4)乙村位于出山口附近,地表径流和土石容易汇集至此,所以多泥石流,甲村位于河谷中部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泥石流很难到达。(4分)乙村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容易成雾,甲村地形开阔,水汽容易扩散,很难成雾.(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该图等高距为100米,甲村海拔范围为300-400之间,虎山山顶的海拔高度范围为900-100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00-700米,据垂直气温递减率0.6℃/100米,得出两地的气温差为3-4.2℃,所以虎山的最低气温应不低于20-4.2=15.8℃。

(2)地形特征的描述应从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起伏等方面分析。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和疏密来判断。

(3)山区影响降水的因素应从坡向角度考虑。据题意我国华北某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东南冬季西北风,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乙坡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4)多地质灾害(泥石流)和清晨多雾的原因应从地形角度考虑。乙恰好位于河流流出山谷的部位,乙地位于河流的上游而甲地位于河流的下游,同时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处等高线弯曲,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而甲地地形开阔。

考点:考查地形特征的描述、影响降水的因素。

37.

【答案】

(1)水热充足,土壤发育深厚,利于林木和农作物的生长(2分);山地垂直分异明显,土壤类型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营(2分);红壤广布,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业生产(2分);山区坡度大,表土不稳定,易出现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2分)

(2)输沙量呈下降趋势(2分)

有利影响:改善河口地区水质;减轻河口泥沙淤积,提高河口通航能力。(4分)

不利影响:河口滩涂增速减慢,海岸侵蚀加剧,三角洲退缩,海水倒灌;入海的营养物质减少,导致河口生物减少;(4分)

(3)原因:江水不冻,河滩(沙洲)宽阔;河里有丰富的水生生物(水草、鱼虾等),食物充足;水质良好;人们有保护野生物种意识(为它们投食等)。(每点2分,答3点得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评价题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分析。读材料一图,根据经纬度和地理事物名称判断图示区域位于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水热充足,土壤发育深厚,利于林木和农作物的生长。该地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山地垂直分异明显,土壤类型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营。江南丘陵地区红壤广布,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业生产。山区坡度大,表土不稳定,不合理开发,易出现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

(2)影响题的设问应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分析并且应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读材料一右图,可以判断河流输沙量呈下降趋势。河流输沙量下降,有利于改善河口地区水质,减轻河口泥沙淤积,提高河口通航能力。不利之处是输沙量减少,河口滩涂增速减慢,海岸侵蚀可能加剧三角洲退缩,海水倒灌。河流携带的泥沙减少,入海的营养物质减少,导致河口生物减少。

(3)根据材料,该地江水冬季不冻,河滩、湿地面积宽阔,从图中可以看到有许多沙洲或河心岛。河里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如水草、鱼虾等,食物充足。该地的水质良好,人们有保护野生物种意识,不去偷猎野生动物。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河流的水文特征变化,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42.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答案】

分布特点:西部、北部山区(2分)。原因:西部、北部多山地、沟谷发育、地形起伏大;岩石较破碎;夏季多暴雨;地表植被覆盖率较低。(理由答出其中两项即可得8分)

【解析】

试题分析: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空间分布的描述要紧密结合图例和图示,在区域分布的相对位置方面加以概述。分析原因主要从气候条件(降水)、地形条件、物质来源等方面考虑。

考点:考查泥石流形成的条件及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43. (10分)【环境保护】

【答案】

表现:蒸发量增多(2分);地表径流增多(2分);下渗量减少(2分)。

原因:与原生林相比,橡胶林树种单一(2分),且植株间距大(2分),拦蓄径流的能力下降。

【解析】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

两幅图的对比发现,橡胶林蒸发量和地表径流量比原始生态林大,下渗水量则会减少;扩大间距使植被变稀疏,并且生物循环旺盛,水分在土壤停留时间短,涵水能力下降;砍伐原生态林使生物多样性较少。

考点:考查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地理参考答案

1-5 BDBDC6-11 CDACBA

36(22分)

(1)(2分)15.8℃

(2)该区属于山地地形(2分),北、东、南多山,三面地势较高(2分),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2分)。

(3)B地降水多(2分),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2分),C地降水少,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2分)

(4)乙村位于出山口附近,地表径流和土石容易汇集至此,所以多泥石流,甲村位于河谷中部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泥石流很难到达。(4分)乙村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容易成雾,甲村地形开阔,水汽容易扩散,很难成雾.(4分)

37. (24分)

(1)水热充足,土壤发育深厚,利于林木和农作物的生长(2分);山地垂直分异明显,土壤类型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营(2分);红壤广布,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业生产(2分);山区坡度大,表土不稳定,易出现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2分)

(2)输沙量呈下降趋势(2分)

有利影响:改善河口地区水质;减轻河口泥沙淤积,提高河口通航能力。(4分)

不利影响:河口滩涂增速减慢,海岸侵蚀加剧,三角洲退缩,海水倒灌;入海的营养物质减少,导致河口生物减少;(4分)

(3)原因:江水不冻,河滩(沙洲)宽阔;河里有丰富的水生生物(水草、鱼虾等),食物充足;水质良好;人们有保护野生物种意识(为它们投食等)。(每点2分,答3点得6分)

42.(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分布特点:西部、北部山区(2分)。原因:西部、北部多山地、沟谷发育、地形起伏大;岩石较破碎;夏季多暴雨;地表植被覆盖率较低。(理由答出其中两项即可得8分)

43.(10分)【环境保护】

表现:蒸发量增多(2分);地表径流增多(2分);下渗量减少(2分)。

原因:与原生林相比,橡胶林树种单一(2分),且植株间距大(2分),拦蓄径流的能力下降。

政治参考答案

12-23CDDA DABC CDBC

38.(1)①①有利于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及节能环保意识,坚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积极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4分)

②有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有利于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改进技术,节能减排,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有利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使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6分,每点2分)

(2)①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中国共产党经过多次的反复才获得了上述正确的理念。(3分)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伴随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中不断的追寻着更顺应自然,更尊重民意的执政理念。(3分)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从“人定胜天”到“美丽中国”,必将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3分)

④总之,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2分)

39.(1)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3分)

②有利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4分)

③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3分)

④有利于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事务的干预,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4分)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认识和处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根据沿线各国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

③联系具有客观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各种条件,积极利用有利条件,妥善处理不利条件。

④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规划,选择“一带一路”建设最佳方案,同时必须重视沿线各国和地区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⑤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性、有序性和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每个要点3分(2+1),答4点12分,答5点13分,)

(3)示例:昨天联手铸辉煌,今朝合作促共享;和平的路,发展的路,我们的路;连接你我他,建设靠大家。(每条2分,共4分)

(说明:要联系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合作共赢、共享共建等展开。同质化答案按1条给2分,不重复给分;只能赋分0分或2分或4分)

历史参考答案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35

B C B D A C C D D A B A

40. 答案要点:

(1)变化:从承认南越国半独立状态到制度统一;从尽力维持和平到武力解决。(6分)

原因:汉朝社会经济状态从凋敝到繁荣;汉朝政治上从分封诸侯王到全面解决诸侯王问题;北方匈奴的威胁基本解决;南越国经济发展,分立的趋势明显。(9分)

(2)结束了南越的分立局面;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管理;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10分)

41.评分标准: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采取分项评分办法。分项评分项目:观点、论证、表述。

第一等:11-12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能充分运用所给材料;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分述完整,并作出总体性评价;文字通顺,逻辑严谨。

第二等:7-10分。要求:观点正确,基本能够运用材料说明问题;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分述比较完整;文字通顺,有一定逻辑性。

第三等:4-6分。要求:观点基本正确,材料和观点尚能结合;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有所说明;表述较为清楚。

第四等:0-3分。要求:根据本题要求酌情给分。

44.答案要点:

(1)原因: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破产和逃亡:府兵制兵源枯竭,士兵逃亡。(6分)

内容:已招募宿卫、边兵的募兵制代替府兵制。(3分)

(2)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兵源,稳定了军队;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节度使拥兵自重,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6分)

45. 答案要点:

(1)国民党当局以明朝郑氏为正统,对施琅给予负面评价;(2分)民间将施琅视为与吴三桂相同的卖国贼;(2分)在反对大陆的人眼中,施琅代表进犯台湾的侵略者。(2分)

(2)施琅是清朝收复台湾、巩固祖国统一大业的功臣;(3分)施琅认识到了台湾在国防中的重要性,并促使清统治者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3分)施琅对台湾的治理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3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7224.html

更多阅读

湖南省汉寿一中2015届高三文综周考试题1 湖南省汉寿县

汉寿一中2015届高三文科综合周考练试题(一)时量:150分钟总分:3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中“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

声明:《广东汕头市聿怀中学2016届高三文综摸底考试卷解析 汕头市聿怀中学国际部》为网友红颜知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