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豪杰值得吗? 杀身成仁的现代意义

楼主:朱新华 时间:2013-08-30 06:56:47 点击:568 回复:45

回复 收藏 分享 楼主

关于文天祥的家人

文: 朱新华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九,是文天祥就义的日子,这一天,兵马司监狱内外,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卫兵,戒备森严。上万市民听到文天祥就义的消息,就聚集在街道两旁。从监狱到刑场,文天祥走得神态自若,举止安详。行刑前,文天祥问明了方向,随即向着南方拜了几拜。监斩官问:「丞相有什么话要说?回奏尚可免死。」文天祥不再说话,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

文天祥是江西人的骄傲,作为江西人,对于这样的历史人物,我除了崇拜还是崇拜,一直都想想想这个老乡,可是我知道自己的历史知识是非常的浅薄,我觉得我这样的人写这样的英雄是对英雄的不尊重,可是每次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和《正气歌》,我总是非常的激动,总想敲打键盘,把自己对英雄的崇拜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

谈到文天祥,有一个事情是回避不了的,就是关于文天祥的两个弟弟投降元朝的事实,有些人是打着历史真相的旗帜来侮辱我们的英雄,谈到岳飞,他们就和你辩论岳飞镇压农民起义的事情,至于岳飞是在什么情况下镇压农民起义的,这些农民起义是不是真的代表了农民,这些人是不管的,他们只知道镇压农民起义的人不应该是民族英雄,就说岳飞是杀人狂,说到方志敏,他们就和你辩论方志敏杀自己叔叔的事情,至于为什么杀,是什么原因,这些人是不管的,反正他们只有一句,杀自己叔叔的人不应该是英雄。

文天祥有三个弟弟:文壁、文霆、文璋,其中文霆早卒。文壁小文天祥一岁,1278年冬天,元军猛攻文壁驻守的惠州,他开城投降,年底文天祥被俘;小文天祥十三岁的文璋,随文壁投降,后隐居不仕,在他大哥被杀35年后去世,享年69岁。

我曾经和一个道德审判者辩论过这个事情,这个道德审判者说文天祥同意了他的两个弟弟投降元朝,所以文天祥是伪君子,我问他,英雄难道就必须是道德的圣人吗?英雄就不可以有点私心吗?历史人物有他的局限性,文天祥不是道德的圣人,他有自己的弱点。文天祥选择了从容就义,不代表他的亲人也必须选择从容就义,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一条大义凛然的道路,但是我们不能够说,不大义凛然就是无耻之流,路都是要一步一步走出出来的,选择的对错不在于一时的评价。毕竟人是有灵魂有思想的,是灵动的生物。

文壁自述投降的理由是:第一个理由,不绝宗祀。在中国古代讲究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国已经灭亡了,那么文天祥给自己保留一点血脉,作为旁人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可以理解,而道德审判者的审判者认为不可以,英雄就必须是道德的圣人,英雄的亲人也必须全部死亡才可以证明英雄的伟大,第二个理由:文天祥母亲身死他乡,一直没有安葬,需要举灵柩归乡。文壁必须保留自己的性命,让自己的母亲可以举灵柩归乡,道德审判者认为这个理由也是错的,英雄的母亲就应该抛尸荒野。第三个理由,不同于元军刚侵南宋的投降派,文壁降元之时,南宋实际上已经灭亡,抗争的结果是全城百姓跟着倒霉。这样的理由当然无法让道德审判者满意,道德审判者认为这只能证明文壁怕死,所以文天祥也应该被谴责。

1279年三月,文天祥被押解到广州,文壁也前来与兄长告别,他是否解释了自己的变节,以及文天祥当时的态度,都不得而知。然而,文天祥有一首写给弟弟的诗《寄惠州弟》,诗中云:“五十年兄弟,一朝生别离。雁行长已矣,马足远何知?葬骨知无地,论心更有谁?亲丧君自尽,犹子是吾儿。”他希望文壁替本是长子的他尽哀痛之情。

1281年,文天祥写信给文壁过继给自己的儿子:“汝生父(文壁)与汝叔(文璋),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文天祥以“孝”明确体谅、认可了文壁的选择。文天祥不是为了清誉牺牲一切的道德狂,他自己尽忠殉国,并不要求别人一定跟他学。后来,他写信给三弟文璋,只是劝勉他不仕而已,文璋也就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终生不当元朝的官,得享天年。国难之下,文天祥三兄弟,或殉国,或投降,或归隐,作出了迥然不同的人生选择。这可能更加反映出人性的复杂和真实,而文天祥的宽容体谅,更让我们在他高高的道德圣像之外,看到了一颗有情有欲的柔软的英雄心。

儒家的“孝道”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必须要“全身以全宗祀”才能称为孝。倘若当忠与孝对立时,他们只能选一样,文天祥自己选择了忠,他的弟弟选择了孝。这是他一直没有责怪弟弟的最根本原因。其实也是权宜之计。所谓权宜之计,其实是“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的眉批。儒家所谓的“权宜”是孟子的阐释:平常时期一定要做到“男女授受不亲”,但是,若在“嫂溺”的情况下,还是应该“援之以手”,这就是“权”。文璧的权宜之计是保存了文家宗室,这在别人看来是“大德”,已经是人人喊打的行为了,可在未尽孝道的文天祥看来,则是“小德”,而孝才是弟弟的“大德”。

中华民族需要文璧这样“留得青山在”的人,更需要的则是文天祥这样“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真豪杰,其实这两种人其实都不好做。我经常想,文璧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要远比文天祥大。儒家培养了他那么多年,起码的价值观他还是有的。这种心理折磨恐怕远远大于文天祥在囚牢里的煎熬。

敲打好这些文字,我的心在隐隐作痛。文天祥的昭昭正气让我久久不能够让人平息,可是那些道德审判者的言论让我感到痛心,人性的残酷性就在于此,文天祥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锻造出中国人的铮铮铁骨,而某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恶意的摸黑我们的英雄,我想说的是:英雄不是道德的圣人,你们除了摸黑英雄,你们为国家做什么??????????

回复  1楼

楼主: 朱新华 时间:2013-08-30 07:13:36

精忠报国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豪杰值得吗? 杀身成仁的现代意义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楼主: 朱新华 时间:2013-08-30 18:24:45

关于崖山海战

文: 朱新华





有一段历史已经被人为的淡化了,如果在大街上问过往的行人,知不知道崖山海战,我估计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回答不知道,这个关系到汉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因为今天的民族政策而故意的淡化了,日本方面有些史学家认为这场战役的结果标志着古典意义中华文明的衰败与陨落,因此有“崖山之后无中国”这一说法。崖山之后无汉族,宋亡之后少华夏,明亡之后无中国的说法。

我们当然不会相信也绝对不会承认小日本的这个说法,毕竟我们的民族挺过了鸦片战争以来的这一百多年的耻辱,虽然网络上有许多唱衰中国的言论,可是这些人和这些言论只是极少数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而故意说的,我曾经说过,只要中国保持现在的发展,就不可能变天。

回到主题,祥兴二年(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汉人投降大将张弘范进攻赵昺朝廷。后来在不久以前攻占广州的西夏后裔李恒也带领援军也加入张弘范军。此时宋军兵力号称20多万,实际其中十数万为文官、宫女、太监和其他非战斗人员,各类船只两千余艘;元军张弘范和李恒有兵力十余万(一说为三十万),战船数百艘。这时宋军中有建议认为应该先占领海湾出口,保护向西方的撤退路线。张世杰为防止士兵逃亡,否决建议,并下令尽焚陆地上的宫殿、房屋、据点;又将下令千多艘宋军船只以“连环船”的办法用大绳索一字形连贯在海湾内,并且安排赵昺的“龙舟”放在军队中间。元军以小船载茅草和膏脂等易燃物品,乘风纵火冲向宋船。但宋船皆涂泥,并在每条船上横放一根长木,以抵御元军的火攻。元朝水师火攻不成,以水师封锁海湾,又以陆军断绝宋军汲水及砍柴的道路。宋军吃干粮十余日,饮海水之士兵呕泄。张世杰率苏刘义和方兴日大战元军,张弘范擒张世杰甥韩某,以其向张世杰三次招降不果。

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六日癸未,张弘范预备猛攻,元军中有建议先用火炮,弘范认为火炮打乱宋军的一字阵型,令其容易撤退。次日正午时段,张弘范的水师于是正面进攻,接著用布遮蔽预先建成并埋下伏兵的船楼,以鸣金为进攻讯号。各伏兵负盾俯伏,在矢雨下驶近宋船。两边船舰接近,元军鸣金撤布交战,一时间连破七艘宋船。宋师大败,元军一路打到宋军中央。这时张世杰早见大势已去,抽调精兵,并已经预先和苏刘义带领余部十余只船舰斩断大索突围而去。

赵昺的船在军队中间,四十三岁的陆秀夫见无法突围,便背着八岁的赵昺投海,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壮烈殉国!《宋史》记载战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民族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在那人类史上最悲壮的一页,那10余万炎黄子孙,包括那些士兵,民兵,妇女,普通民众,士子大臣,乃至一国皇帝,是怀着怎样的决绝,拒绝三次劝降,拒绝生与富贵,前赴后继的跳下这片大海?这不仅是华夏,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曲壮烈的悲歌。十万殉国英魂,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也许有过更大规模的战争与屠杀,但这样的决绝与不屈,与国谐亡,只有一次,英魂不灭。

有人说我是蝗汉,我笑了,身为汉民族,我不维护自己的民族英雄,难道我去维护其他民族的英雄吗?我经常在想如果真的有前生后世,我的前生或许就是那些英魂之一!否则,怎么总觉得胸中有一种力量,那么深邃,那么坚韧,它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穿越千年时空,延续万年不绝如缕的华夏血脉

而此时的文天祥已经被元朝军队被拘押舟中,崖山海战时关押文天祥的船就在零丁洋,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要文天祥写信劝宋帅张世杰投降,他便写了那首:过零丁洋

元军统帅张弘范看了以后不再强迫他了,诗的最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船上是蒙古人的威逼利诱,船外是宋元千军万马的撕杀,国破家亡,我们无法去想象文天祥的心情,我们只是从文天祥写的这首诗中,已经明白了文天祥的选择,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

楼主: 朱新华 时间:2013-08-30 19:33:59

关于方孝孺

文: 朱新华





特别说明,在这里我无意贬底方孝孺,拿他和文天祥放在一起评论,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英雄到底应该不应该有私心,或者说方孝孺和文天祥之间,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宁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在“靖难之役”期间,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刚直不阿,孤忠赴难,不屈而亡。

历史上,皇帝的位子,不是被别人抢去,就是被自家人抢去。朱棣抢去自家侄儿建文帝朱允火文的位子,成了大明江山的明成祖。当时,一代大儒方孝孺是建文帝的侍讲学士。

还在朱棣举兵北平时,手下的谋士曾与朱棣说:“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忽杀之。杀方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在当时文人眼中,方孝孺是一面旗帜,不杀方孝孺就会笼络一批文人,就会安抚民心,何况朱棣名不正言不顺,是一个杀侄篡位的逆子。

攻下南京,建文帝自焚后的第二天,朱棣登上了奉天殿,立即召见了方孝孺。没想到方孝孺却穿一身孝服,痛哭失声来见朱棣。朱棣却显得大分地有忍耐,还是和颜悦色地请他起草一篇诏文。方孝孺执笔写了,写的却是大大的“篡”字,并说:“万世之后,脱不得此字。”朱棣听了也没发火,好言相劝说:“此吾家事。我请你来,是想让你替我草拟一个诏文,告示天下。”“我不会!”“你真的不会?“真不会!”方孝孺便是骂不绝口。朱棣再也坐不住了:“你不怕杀头株连九族?”“灭十族也不怕!”

这就是历史上唯一的一次被灭了十族,我是不赞成方孝孺的,本来朱棣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了,这是老朱家的事情,你作为一个外人,何必赔上十族人的性命,其实叔叔做皇帝和侄儿做皇帝,没有什么区别,更何况朱棣已经赢了,你就是死了,做皇帝是依然是姓朱的,你想做一个“士可杀而不可辱”文人的铮铮铁骨,是你的选择,就算你的家人心甘情愿的陪你死,那也应该得到赞美,可是你为了赌气而说出?”“灭十族也不怕!” ,把不属于你亲人的人也连累了,这就不应该了。

“士可杀而不可辱”的古训支撑起柔软文人的铮铮铁骨,唯有一死才能成全一代鸿儒们精神正气。正是如此,他能够亲眼目睹自己的亲人、故友、门生、学生,一个个绑缚刑场,在他眼下一个一个被凌迟杀戮至死,此等惨烈,此等悲怆,他才能面不改色,从容而死。跟方孝孺昂首走向刑场的还有王淑英及夫人,卢炯、郑恕及其二女┉┉

不怕死的方孝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可是他的这个死真的不值得,为了姓朱的家天下而赔上自己十族人的性命,不管怎么说,都不应该值得赞美。他的死成全了他自己,朱棣被骂成屠夫,害死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以及学生,朱棣永远戴上了屠夫的帽子,可以说这是大家一起输的结果,没有赢家。

在道德的审判者看来,方孝孺无疑是代表了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我知道肯定有人想骂我,你朱新华还有没有是非观念,如果我告诉你,方孝孺的父亲就是被朱元璋杀的,杀了你的父亲,你还要为老朱家的叔叔和侄儿争皇帝位而赔上自己十族人的性命,如果是你,你会这样选择吗?你觉得这样的选择是对的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7440.html

更多阅读

《韩非子现代版 》读后感 韩非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每一个通读过《韩非子》的人,都会深深地被其中闪烁的智慧的光芒所吸引。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浩瀚的思想史星空里,韩非子的思想始终耀眼,虽不如儒家思想那样被统治者奉为正统,道家思想那样被文人志士推崇,但却真真正正推进了历史的进程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庞中华现代硬笔字帖

刘诗诗情陷姐夫的诱惑首页.社科科普.书架下章|加书签|回简介|买实体书导论(本章免费)中华古代文学理论是中华古老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它的现代意义日益显示出来。中华古代文论无疑带有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

张荣锁:要命的中式教育成绩,值得骄傲吗?

张荣锁:要命的中式教育成绩,值得骄傲吗?——再谈中英教育对比为期一个月的中英教育大比拼,终于有了“结果”。中国队以每个科目平均分超过英国队大约10分左右获胜。中国队欢庆胜利,英国队垂头丧气。于是又有不少中英两国的各界人士,开

声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豪杰值得吗? 杀身成仁的现代意义》为网友年的旧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