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之死研究综述 林黛玉死后贾宝玉

林黛玉之死研究综述

马琼虎

(河西学院文学院 甘肃张掖 734000)

摘要:自从《红楼梦》问世以来,林黛玉之死成了“红学”研究领域内最大的谜。可以说,《红楼梦》不止,林黛玉之死研究就不会停止。因此,关于林黛玉之死这个问题,在“红学”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本文旨在将林黛玉之死的种种研究做一综述,且择其要者而辑之。

关键词:林黛玉之死;研究;综述

Death of Lin Daiyu review

Ma Qionghu

(The College of He Xi University,Gansu Zhangye,734000)

一代才女张爱玲有人生三大遗憾: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我想“《红楼梦》未完”大概已经成了所有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永远的遗憾吧。《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以来,林黛玉之死是《红楼梦》一书中历来争议最大、也是曹雪芹先生留给全世界读者最大的谜团。尽管作者的原稿已然湮没于真真假假的红学大流中,但是读者们眼中的林黛玉之死自始至今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笔者试着将关于林黛玉之死的说法分成了五种。第一种是林黛玉死于性格缺陷;第二种是林黛玉自戕;第三种是受人陷害致死;第四种是死于一次沉重的打击;第五种就是脂批者提出的泪尽夭亡说。不过,这样的划分仅仅是统而笼之,若要追踪溯源,则远不是这么简单。本文旨在将林黛玉之死的种种研究做一综述,且择其要者而辑之。

一、性格、精神与救赎

陈惠琴在《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中提出:如果说迎春的悲剧是由于她性格的一分庸弱,那么,率直坦荡、孤标傲世的林黛玉的悲剧,难道完全是外力与环境造成的?其实不尽然。人们往往看到她禀赋优秀传统文化而生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她深具传统文化性格而死的一面。由于传统文化个性意识的缺乏,在传统文化中往往表现为人的依附性。黛玉虽然在意识上要摆脱这种依附,但在灵魂深处,却已被这种依附性折腾得筋疲力尽。因此说,黛玉的死固然是由于不容于时代,然而性格的缺陷也是导致悲剧的原因之一。(《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1990年,第436页)

著名红学家王昆仑先生说过,没有林黛玉之死就没有《红楼梦》。他认为:黛玉之死是作者曹雪芹所最初必然安排的,因为作者的情绪是从自己爱人夭亡之痛感扩大到各种女像之描绘。黛玉和宝钗性格完全是背驰的。宝钗在做人,黛玉在做诗;宝钗在经营婚姻,黛玉在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着现实,黛玉沉湎于意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法则,黛玉任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性灵;宝钗代表当时一般封建家庭妇女的理智,黛玉则代表当时闺阁中知识分子的感情。于是那环境容纳了迎合环境的宝钗,而扼杀了违反现实的黛玉。黛玉的悲剧就是由于这样的性格与时代之矛盾而造成的。(《黛玉的恋爱悲剧》,《红楼梦人物论》(1983年)第220-221页)

彭洋和冯艳冰在《为人处世与<</SPAN>红楼梦>》一文中也力挺王昆仑先生的这一观点:无论红学家们在思想意义上怎样地为林黛玉说好话,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林黛玉在为人处世上是最成问题的。用一句大俗话来说:她好就好在她的为人处世上,死也死在她的为人处世上;她可爱就可爱在其为人处世上,可恨又可恨在其为人处世上。(《为人处世与<</SPAN>红楼梦>》(1992年)第189页)

王子溪《红消香断有谁怜———从异常心理学角度重新审视林黛玉的死亡》借用西方异常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理论分析了林黛玉的“郁闷”,指出心理疾病是引起其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论者从性格、生活娱乐、饮食、睡眠、自我价值认知、死亡和自杀念头等六方面梳理了小说中黛玉重度抑郁发作的症状表现。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论者认为黛玉的死因,就个人因素来说,“直接原因是重度抑郁发作对身心两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方面……造成她情绪不稳定……另一方面……直接影响到了她的身体状况”。( 王子溪.红消香断有谁怜——从异常心理学角度重新审视林黛玉的死亡[J].红楼梦学刊,2008(2).

林黛玉死于精神压力和性格缺陷,这种说法虽然不是确证,但是林黛玉的死离不开她自身与生俱来的性格缺陷和精神压力。林黛玉视贾宝玉为知己,然而林黛玉的精神世界,贾宝玉也未必能真正地明白。孤苦无依的感伤、寄人篱下的自卑、善妒刻薄的性格以及不足之症的折磨,都将一步一步地将黛玉逼向绝境。曹雪芹成就了《红楼梦》,《红楼梦》成就了林黛玉。如果没有林黛玉之死的决绝和悲壮,整部《红楼梦》将毫无意义;如果说林黛玉是一个八面玲珑的完人,则林黛玉之死也将黯然失色。因此可以说,是缺陷成就了完美,是善妒刻薄的性格和绝世孤傲的精神成就了超凡洒脱的灵魂救赎。

一、黛玉自戕

我们知道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用绝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叙述方式。他把故事人物的结局命运都有意无意地用这样或那样的一件东西或事情埋伏在前文,而在变幻莫测的后文叙述中一点点抽丝般地抽出来,呈现在读者眼前,使人“恍然大悟”。比如金陵十二钗判词和《红楼梦十二曲》中都这样那样地暗示了十二钗的结局命运,或蜻蜓点水,或一笔惊人。《红楼梦》虽未完稿,但是从脂批者的笔下我们不难看到史湘云、妙玉、小红、贾芸等人在八十回后还是有很大的戏份的,但是他们的结局在高鹗的笔下或彻底颠覆,或不知所终。可以说,文本中的谶语性的字句和脂批者的批语对我们解读红楼人物是至关重要的。十二钗的人物性格和结局命运在曹雪芹和脂批者的暗示下基本上在八十回里都得到了较好的“实践”,个别人物的结局命运却淹没在历时历代真真假假的“红学”大流中。

关于黛玉自戕,很多人从《红楼梦》第五回的判词中得出结论。胡文彬是这样解释判词画图的:从画图和判词的内容看,林黛玉很可能是在不堪病痛和精神上的折磨,在以“绝粒”自杀不成之后,来到大观园中以“一围玉带”结束自己的生命。“一围”者,“围环八尺也”。“玉带”者,古时服外之腰带饰玉也。由此可以推想,林黛玉是以自己所系腰带结环自缢的。这样说,既符合“正册”所画的“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符合判词中所说“玉带林中挂”的本意。否则,画意就失去着落,而且“挂”字显得生硬,与“埋”(金簪雪里埋)字无法对应。

“玉带林中挂”,表面上看来,好像在什么林子里上吊了,但是细细究来,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红楼儿女死亡的方式多种多样:上吊的、自刎的、吞金的、跳井的、撞墙的、病死的、打死的……可谓五花八门。八十回本里面上吊的就有几个:秦可卿、鲍二家的等等。如果再把林黛玉安排在此行列,不免有点重复,再说林黛玉是全书着重塑造的一个重要人物,作者肯定会给她安排一个更加“符合”她自己的死亡方式,正如刘心武先生所言,“诗意的死亡方式”也未可知。但是,胡文彬先生转而又说,金陵十二钗的最后结局,基本上是按着判词和图画的暗示发展和结束的,林黛玉也一样。但是前八十回和脂批中,我们找不到任何线索可以证明林黛玉结环自缢,所以无法得到确证。所以,胡文彬先生也提出了怀疑:我很怀疑这样的结局曾有过改变,似乎是五稿中的一稿的设计……曹雪芹在”增删”过程中不断改变自己的创作意图。这个观点,也有很多人支持。但是胡文彬先生马上又说:说不定,这样的结局也是脂砚斋、畸笏叟等人干预的结果。但是,由于全书未完稿,因而第五回中的判词、册图,乃至十四支曲的内容都未及统一,而留下了这么多前后矛盾的“痕迹”。这一点在其他人物身上也是有证可寻的。(《魂牵梦萦红楼情》2000年,第8页)

著名红学大师端木蕻良从探佚学的角度估量,认为从“质本洁来还洁去”这句诗上,可以推断林黛玉是赴水而死的。水既是生命的泉,又是最洁净的。死在水里,也像水珠经历了三千大千,又回到源头销号一般。林黛玉活着时,像“娇花照水,弱柳扶风”,她是傍水而生的。大观园诸多院落中,唯独潇湘馆有水相通,这一点似乎也可以印证这个问题。从庚辰本二十七回脂批说:“《葬花吟》是大观园诸艳之归源小引。”脂砚用“归源”二字,再确切不过了。《红楼梦》中,宝玉作《芙蓉女儿诔》,名义是祭“晴雯”,实在是祭“黛玉”,这几乎已是被公认的事。“素女约于桂岩,宓妃迎于兰渚”,分明是写黛玉赴水而死,这和晴雯绝对挨不着边儿。(《林黛玉之死》,《红楼梦学刊》1993年4辑,第338-339页)

另一位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曹雪芹所写的黛玉之死,其中一条是黛玉决意自投于水,以了残生。周汝昌先生还根据黛玉和湘云中秋月夜所作的那句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推断出黛玉自尽的时间是联诗后的第二年中秋月圆夜,地点就是两人联诗的那一处皓皞清波,寒塘冷月之地。(《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冷月寒塘赋宓妃——黛玉夭逝于何时何地何因》,1984年第2期,第22页)

曲沐先生在《红楼“骚”影——试论林黛玉与屈原之生死人性特征》一文中说:曹雪芹潜意识中无时没有死。他笔下描写了许多女儿的死亡,但最“精彩绝艳”的莫过于林黛玉的自戕。曹雪芹曾提出“师楚”的写作手法,当期创作进入潜意识活动时,自然将其理解到“楚人”之生死人性特征投射到他心爱的人物身上,是只闪现出更多的“楚人”风采。因之,林黛玉的怨愤心态、生命人格和生死价值观念,都带有屈原的一些特征。(《贵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第63页)

有关林黛玉死于自戕,辛若水先生在他的《从林黛玉、葬花吟的魅力到精神自杀》一文中说道:关于林黛玉之死,人们都在找真凶,有的说是贾母,有的说是凤姐,有的标新立异地提出是王夫人。而这有一个共同点,即林黛玉死于他杀。可我以为他死于自杀。天生痨病自不必说,葬花吟中透露出的信息,以及后来颦儿的杯弓蛇影,都预示着自杀。最后时刻的“焚稿断痴情”,“魂归离恨天”,虽有病,但却遮掩不了自杀的痕迹,若“惟求速死”云云。不过,林黛玉的自杀,不同于金钏的跳井,不同于鸳鸯的上吊,更不同于司棋的一头撞死在南墙上,她是精神自杀。有人可能要问:自杀不是大多由于精神的崩溃么?若说林黛玉死于精神自杀,那金钏、鸳鸯、司棋不也同样死于精神自杀么?我以为,精神的崩溃是导致自杀的根源,然而人的精神境界与层次是不同的。我想,金钏、鸳鸯、司棋总不会葬花、作诗吧。甚至可以说,在大观园里,作诗谈文是贵族小姐们的专利。可是问题又出来了,香菱不是丫鬟么?她怎么也做诗呢?我们不应忘记,香菱即是英莲,甄士隐的女儿,她本来也是大家的小姐来着。排除了以上障碍,我们基于林黛玉的文化修养、艺术造诣,说到底是为了文化的圣洁,文人的圣洁,把她的自杀上升到精神自杀的高度。正因了这一点,林黛玉自杀之意义不在屈原投汩罗江之下。甚至,他们的死因都是求不得,一个求救楚国之路不得,一个求自由爱情与人生幸福不得。林黛玉的精神自杀正是她“质本洁来还洁去”“冷月葬花魂”诺言的实践,也正由此完成了对末世的抗争,完成了末代儿女情,也成就了其高洁的个性。我在想,那些看不到林黛玉精神自杀,而苦苦研究、论证林黛玉死于他杀,并找真凶的人,没的污了颦儿的芳魂。(《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4期,第145-146页)

王跃武在《从金钏儿、晴雯、尤三姐之死看林黛玉之死》一文中从文本出发,将黛玉之死和前八十回中金钏、晴雯、尤三姐之死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黛玉之死这部分文字违背了前八十回的创作思想,是败笔,是“写得最糟糕”的一例。作者据前八十回中金钏、晴雯、尤三姐之死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红楼梦》中的女性在面对死亡这个人类大困境时,令人感到震撼地绽放出人性的光彩,这是《红楼梦》蕴涵的一个独特的美学原则。故“作为《红楼梦》杰出女性的林黛玉在面临同样困境时,其表现只能比金、晴、尤等人更富有震撼力”[39]。而黛玉死前的状态,缺乏一种极强的主体意识。不知论者是否认为黛玉也应像金、晴、尤一样死前诉出求死之心并采取某种“激烈”的方式自尽,才是富有震撼力。(王跃武.从金钏儿、晴雯、尤三姐之死看林黛玉之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十二钗其他人物的结局命运不管从判词曲子或者从后文一一出现的谶语来看,都是比较统一的。不过,令人费解的是,作者好像并没有为林黛玉的结局命运做一个比较统一化的暗示处理。前面已提过,这很有可能是作者在增删过程中不断改变创作意图导致的,或者说这是脂砚斋、畸笏叟等人干预的结果,所以才有了“投水”、“香丘”等等揣测。不过,赴水而死也罢,超富震撼力的自戕也罢,论者宁愿看到一个“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林黛玉,灵魂洒脱,绝对自我,精神上没有痛苦,没有眼泪,回到了故事刚开始的那个美丽孤独的世界……

二、受人陷害致死

有人认为林黛玉死于他杀。梁归智先生在《钗黛合一与儒道互补》一文中推断,由于某种原因,当年贾宝玉所赠、黛玉题诗的两条手帕“败露”了出来,赵姨娘一党抓住把柄乘机诽谤黛玉和宝玉有“不才之事”,袭人担心的“丑祸”终于发生。黛玉和晴雯一样,“担了虚名”,不堪羞辱,于是黛玉死也。(《石头记探佚》《钗黛合一与儒道互补》1983年,第126页)

周汝昌说,黛玉之逝,照雪芹所写,应当是:受赵姨娘的诬构,说她与宝玉有了“不才之事”,病体之人加上坏人陷害,蒙受了不能忍受的罪名和骂名,实在无法支撑活下去了。(《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冷月寒塘赋宓妃——黛玉夭逝于何时何地何因》,1984年第2期,第22页)周汝昌在他的另一篇文章中还写到,黛玉的所以致死,并不是像高鹗所写的那样。致黛玉以死的主凶,是元春、贾政、王夫人、赵姨娘,却不是凤姐、贾母。期间曲折经过,种种关系,还能从前八十回中的路线和暗示推知一个梗概。(《红楼梦新证》1998年,第731页)

上世纪80年代学界流行一种观点,在杀害林黛玉的凶手中,把薛宝钗母女拉了进来。论者认为薛姨妈和王夫人一条心,有不喜欢林黛玉的嫌疑,但是认为薛宝钗才是杀死林黛玉真正的凶手,是论者不能容忍的。好事者的原因可笑而荒唐——滴翠亭嫁祸林黛玉、慢性毒药燕窝粥毒死林黛玉。薛宝钗是什么人?她刚进贾府不久,作者就给她冠以一个和林黛玉齐名的桂冠——山中高士晶莹雪!她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吗?《红楼梦十二曲》之一《终身误》的权威我想没有人敢挑战吧。

林黛玉之死研究综述 林黛玉死后贾宝玉

不过,论者浅薄地认为,比起那些苦苦追究林黛玉死于谁手,我更愿意相信林黛玉纯纯粹粹是为情而死的。林黛玉本身就是一个纯粹的至情之人,她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理所当然,这也很符合故事开头的引子。绛珠仙子来到人间不为别的,只为给神瑛侍者报答前世灌溉之恩,把一生的眼泪还给他,也符合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贯彻的佛家轮回之说。贾宝玉是林黛玉得以在贾府活下去的精神支柱,贾母不过是宝黛爱情的护法神,尚算不得林之精神支柱。只要贾宝玉一心向她,那么林黛玉就有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别人背地的谗言还不足以摧毁这个外柔内刚的至情女子。至于林黛玉在贾府处处小心,惟恐别人耻笑了他去,也不过是能够顺利地经营爱情,她的小心避讳,都是为爱情铺路。因为每次有闲言碎语吹进来,林黛玉首先关注的是贾宝玉的态度,而非别人。只要贾宝玉没事,那么她就不足以会死。所以从本质上说,林黛玉的死,与任何人无关。拿辛若水先生的观点来说,“那些苦苦研究、论证林黛玉死于他杀,并找真凶的人,没的污了颦儿的芳魂。”

三、死于一次沉重的打击

蔡义江先生认为,林黛玉死于致命的一击。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之死,与续书中所写的完全不一样。在第八十回后的原稿中,黛玉之死与婚姻问题无关。她既不是死于外祖母及其周围的人对她的冷淡厌弃,或者在给宝玉娶媳妇时选了宝钗,也不是由于误会宝玉对她薄幸变心(如果说,这种误会曾经有过的话,也早已成为过去)。黛玉的“泪尽”,原因更重大、深刻、真实得多。那就是后来发生了对全书主题和线索起决定作用的大变故——脂评称之为“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的“贾家之败”(见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合回批)。这个突然飞来的横祸降于贾府,落到了宝玉等人的头上,因此也给黛玉以致命的一击。宝玉被迫出走,黛玉痛惜忧忿,却无能为力,她为宝玉的不幸而不幸,因宝玉的受苦而受苦她日夜悲啼,毫不顾惜自己,终至将她衰弱的生命中的全部炽热的感情化为泪水,报答了她平生唯一的知己。(《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2001年,第74页)

杜贵晨《论西门庆与林黛玉之死——兼及〈红楼梦〉对〈金瓶梅〉的反模仿》认为:“由于其本人沉湎于所溺的慢性自戕式生活态度和最后遭遇来自其对象方面的突然打击,而不治身亡。”“林黛玉因沉溺于情而死,她的死是在天生‘弱病’基础上慢性自杀式的爱情。宝玉成婚消息的漏泄,是对她濒临绝望之心理的最后一击。”(杜贵晨.论西门庆与林黛玉之死——兼及《红楼梦》对《金瓶梅》的反模仿[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脂砚斋的评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八十回后全书发生了大变故。变故中贾宝玉身在狱神庙落脚,性命堪忧,这对林黛玉来说确实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病体之上再加这个致命打击,林黛玉根本无法承受住,且看宝玉挨打时黛玉的表现便可明了。宝玉挨一顿板子,黛玉尚且如此,何况这次是被抄家身陷囹圄呢?宝玉是黛玉活下去的信念和勇气,然而,这份精神支柱坍塌了,还有什么能让至情至性的林黛玉继续苟活下去呢?杜贵晨说“宝玉成婚消息的漏泄,是对她濒临绝望之心理的最后一击”,论者并不以为然。这就牵扯到黛死钗嫁还是钗嫁黛死的问题。上文中也提到,黛玉的死与任何人无关,她是为情生,为情死的。先有“木石前盟”,黛玉死而木石盟约止,后才有“金玉良姻”。关于这个问题,这里不需赘述。

五、泪尽证前缘

《红楼梦》故事刚开始就说林黛玉是天上的绛珠仙子,因神英侍者——贾宝玉的灌溉之恩而幻为人形,要用自己一生的眼泪来报答,所以和贾宝玉上演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黛玉还泪“证前缘”,不仅符合曹雪芹塑造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的原意,而且是很多学者早已认同的观点。

梁归智先生在《石头记探佚》里的另一篇文章中进一步论证了林黛玉“泪尽而逝”的观点。贾母死后(或病危)又发生了“犬戎”叛乱的非常事件,由于没有了贾母的保护,而荣府大房与二房的矛盾、二房中嫡子派与庶子派的矛盾又日趋尖锐复杂。王夫人认为黛玉是宝玉的祸根,强迫宝玉搬出大观园,断绝了宝玉与黛玉的来往,后来形势变化,宝玉更被迫离开了贾府。这时黛玉出于对宝玉无限的爱与关心,“所谓宝玉知己,全用体贴功夫”(脂批),日夜啼哭,开始大量“眼泪还债”。由于某种原因,当年贾宝玉所赠、黛玉题诗的两条手帕“败露”了出来,赵姨娘一党抓住把柄乘机诽谤黛玉和宝玉有“不才之事”,袭人担心的“丑祸”终于发生。日夜啼哭,想“林姐夫”的“潇湘妃子”像晴雯一样“担了虚名”,正如晴雯嫂子灯姑娘所说,“可知天下委曲事也不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一朝一不知”,既思念宝玉,又受到污蔑诽谤,可能还传出王夫人为宝玉定亲宝钗的消息,种种打击之下,终于在宝玉离家后第二年春末夏初“证前缘”泪尽而逝,所谓“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石头记探佚》《钗黛合一与儒道互补》1983年,第126页)

蔡义江认为,贾府获罪后,宝玉和凤姐仓皇离家,本为避祸,竟因其某种意外原因而在外久久不得归来。贾府中人与他们隔绝了音讯,因而吉凶未卜,生死不明。宝玉一心牵挂着多病善感的黛玉如何熬得过这些日子,所谓“花原自怯,岂奈狂飙?柳本多愁,何禁骤雨?”他为黛玉的命运担忧时,甚至忘记了自己的不幸。黛玉经不起这样的打击,急痛忧忿,日夜悲啼;她怜惜宝玉的不幸,明知这样下去自己病体支持不久,却毫不顾惜自己。终于把她衰弱生命中的全部炽热的爱,化为泪水,报答了她平生唯一的知己宝玉。那一年事变发生,宝玉离家应该是在秋天,次年春尽花落,黛玉就“泪尽夭亡”“证前缘”了。(《红楼梦佚稿》《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之死——<</SPAN>红楼梦佚论>中的一章》1989年,第173页)

王怀义在《<</SPAN>红楼梦>中的死亡美学》中指出,就《红楼梦》前八十回和脂批的提示来看,黛玉之死,是必然的事;而所谓“泪尽而亡”,所指应是心痛绝望而死。黛玉之死自不必非要如同秦可卿、屈原等,或自缢或沉湖,这种死亡方式皆落了俗套,不若“心痛而死”更为符合黛玉这种至情至性之人。那种纯洁如睡莲般的死亡,不时正是作为诗人、恋人的林黛玉的最好的死亡方式吗?(《红楼梦研究辑刊》第五辑)

梁归智先生在《石头记探佚》一书中也是持黛玉“春末泪尽而死”的说法。黛玉死于宝玉离家后次年春末(宝玉离家在春末,下面论及),所谓“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也。这两句诗在前八十回中就出现了三次,是点睛之笔。《唐多令》中云“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而《枉凝眉》中云“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句句有事实依据而非泛拟,“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正说宝玉秋天离家,黛玉哭到次年春末泪尽而死也。(《石头记探佚》1983年,第91-92页)

汪道伦论及“钗嫁黛死与泪尽夭亡”时指出,续书所写钗嫁黛死是同步的,使黛玉之死有被“逼”的意味,人工之“巧”太过,根本没有走进“泪尽夭亡”的大门。泪尽夭亡之所以优于钗嫁黛死,是因为黛玉自然之死中体现最大的不自然之死。(汪道伦.以儿女常情谱写儿女真情——论林黛玉性格内涵[J].红楼梦学刊,2005(3)

林黛玉始终用自己的眼泪诠释着对贾宝玉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她自己内心深处的生命体验。林黛玉的眼泪干涸之时,就是她的生命终结之日,也就是绛珠仙子报恩之旅告终、重返仙界之期。这是作者比较浪漫主义的构思。比较现实的说法是,林黛玉自幼客居篱下,身边无父母姊妹兄弟作伴,与生俱来的忧郁和“不足之症”,加之因恐于贾宝玉对所有年轻女性的泛爱而导致的“精神危机”,最后贾府败落,贾宝玉身陷囹圄,林黛玉更是痛惜忧忿,终日啼哭,“开始大量眼泪还债”,终于泪尽证前缘。

总结

我们现在研究的林黛玉,她早已从书本中走出来了,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每个知识分子内心深处。所以她的死,不再是作者曹雪芹在小说中倾尽浑身解数刻画的闺阁红颜的香消玉殒,而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必然和决裂,一种放在任何历史时空都显示出覆水难收的决绝与悲壮。《红楼梦》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结束,《红楼梦》不止,林黛玉之死研究就不会停止。在真真假假的红学研究中,我们希望看到真实,然而每个人都在诉说着“真实”,而真正的“真实”只有曹雪芹自己知道吧。我们也希望今后的“红学”研究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真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7826.html

更多阅读

王熙凤之死 北静王爱妾就是林黛玉

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宋代苏轼有诗《洗儿》:“人皆养

林黛玉之死与红楼梦主题 新红楼梦林黛玉裸死

林黛玉之死与红楼梦主题王根福 在 2011-3-27 上午11:25 发表于 细品红楼(转自红楼艺苑)今天我讲课的题目叫《林黛玉之死与红楼梦主题》。或许有些红迷朋友要问,林黛玉之死与红楼梦主题有些什么关联?即便有关联,相提并论也不见得妥当吧?

浅谈林黛玉之死 新版红楼梦林黛玉之死

8.浅谈林黛玉之死浅谈林黛玉之死 来源:红学网关于林黛玉是怎么死的?有三种常见的说法,其一是病死的,其二是上吊死的,其三是沉湖而死。我个人认为,病死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沉湖,上吊而死可能性微乎其

西岭雪续红楼梦之《黛玉之死》 西岭雪 黛玉传

闲来无事,遂从网上下了西岭雪的《黛玉之死》,因前些时看她写的解密十二钗,倒是颇有道理,所以便有了好奇心。因前些年的刘心武续红楼梦,我看着实在不像个样子,竟不是红楼梦,倒成了红楼外传了,很是不以为然。及至看了西岭雪的续作,倒觉得还好,文

声明:《林黛玉之死研究综述 林黛玉死后贾宝玉》为网友女人是我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