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怎样描写新闻人——新书《电影撞新闻——影像中的无冕之王》 奥拉星无冕之王

引用地址:http://www.xici.net/b6775/d99936858.htm[复制│超文本复制] 返回《记者的家》 关闭窗口

    

17654317

  水表、电表、煤气表 发表于:09-09-29 15:41 [只看该作者]

最近,《新京报》与《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先后发表书评,评论一本评介电影怎样呈现新闻人的书,该书名为《电影撞新闻——影像中的无冕之王》,是首次涉猎这一主题的书,值得关注。

银幕上的记者

周黎明/文

某些行业在银幕上曝光率颇高,另一些行业则不受影人青睐。记者属于前者,会计属于后者。美国一项研究显示,记者充当主角的电影有一千多部,估计只计算了美国电影,或者仅把美国公映的外国片包括在内。诚然,比记者露面更多的职业也不少,随便便能想到警察、律师、医生等。西部片的牛仔其实也是一项职业,能独占一个类型,可见其重要性。

为什么记者能长久驰骋银幕?理由如下:“记者们极少成群结队去工作,常常是独往独来,而一个古典英雄也必定是一个单干户;记者们穿梭于不同人群、不同国度之间,这正好符合一个古典英雄所需要的人文与地理纬度。更重要的是,记者们被赋予了与英雄一样的使命:除恶扬善,行侠仗义,解民于倒悬。尽管现实中的记者,往往叫英雄太沉重,但职业上的特点,使其肩膀仍成为导演们安放现代人英雄梦的理想之地。”

这段精辟论述出自一本《电影撞新闻:影像中的无冕之王》的著作,作者张修智曾是《了望东方周刊》的副总编辑。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影迷,“搜集了上百部描写记者、表现媒体的电影”,然后在书中点评了其中35部。这35篇影评并非传统的文本解读,而是借助电影来谈论新闻现象。换言之,本书的着眼点是电影,着重点是新闻。这也印证了电影的优势——具有可无限延伸的外围,其中任何一根触须都可以打开一番全新的天地。

在评论《总统班底》时,作者参照了主角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两位上司的著作,更甭说伍德沃德自己多年来的一系列著述。对原始素材掌握得如此深厚,再回过头来审视电影,眼光自然要高得多,收获也丰厚得多。除了《总统班底》、《晚安,好运》等经典记者电影,作者还收罗了几部一般人不会往新闻方向靠的影片,如都市言情片《西雅图夜未眠》。他通过该片,联想到中国的午夜电台女主播向菲使得逃犯神奇自首的故事,然后分析了脱口秀对于听众的心理暗示作用:“对于一个受教育不多、生活经历比较简单的人来说,冥冥中操一口悦耳、体己的话语的脱口秀主持人,或许不但是一个导师,甚至可能成为某种形而上力量的替代品,填补了现代人内心深埋的对终极存在的渴求。”

《电影撞新闻》中的文章篇幅不长,信息量颇大;旁征博引,但又不掉书袋;选片注重新闻传媒的各个领域,但又没有堆砌成十味大全。作者对新闻职业的理想和激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对于记者英雄(如《投奔怒海》中的芥川、《晚安,好运》中的默罗、《铁人》中的文卡尔)投予由衷的赞赏,而对于行业败类(如《欲盖弥彰》中的格拉斯、《沉静的美国人》中的派尔、《做大英雄》中的康尼)给予鞭挞,但似不够鞭辟入里。想必这是国情使然:当某种理想尚未实现时,目标多以正面呈现为主;而一旦实现,则负面效应会受到更大的关注。或许这是作者为什么没有选西德尼.吕美特的《电视台风云》、比利.怀德的《洞中王牌》、伊利亚.卡赞的《登龙一梦》等经典记者片的原因,毕竟,要腐败先得有权势,光是抚摸着不存在的王冕,岂不是形同皇帝没当成就摆弄新衣?

《新京报》:当电影拜访新闻业

顾文豪/文

http://ent.bjnews.com.cn/2009/0926/19951.shtml

在资讯充塞的时代,有一路人我们看似熟悉实则陌生,那即是有“无冕之王”之称的记者。平心而论,我自己对于记者的直观了解多少是拜影像所赐。

恰有这么一位有心人,细心搜罗了不少直接间接反映记者生活乃至新闻业生态的电影,且写下清通可观的影评,集结成一册小书,取名《电影撞新闻》,多少能让我们了解影像是如何塑造记者与媒体的。电影是何时开始描写记者与媒体的,恐难以细究。不过可以确认的是,电影自始至终关注着新闻,关注着新闻对这个世界的反映,也关注着人们对新闻的看法。以此管窥蠡测,我们大可了解作为重要的现代社会意识形态表现的新闻业与电影业,彼此之间又是怎样看待对方的。

当“水门事件”似乎渐次淡出历史舞台时,电影《总统班底》高度忠实于事件揭发人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的原著,将当年甚嚣尘上的历史真相再度呈现出来,影片在细节处见功夫,大力还原历史情境,更重要的是呈示出个体与权力的对抗是如何的艰险曲折;而面对被“声音与图像控制的世界”,电影《做大英雄》把镜头探进白宫,挑落政治的华丽外衣,“让人看到裸奔状态下的权力对媒体和公众肆无忌惮的操纵”。

获得198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阿根廷电影《官方说法》表现的是“个体生存在虚假媒体环境的社会中,人自身如何被虚假所毒害,又怎样试图挣脱”。片中并未有媒体现身,而是将媒体置于人的生活背景。“我总是相信别人的话,但现在不再相信”,主人公曾经是这种“官方说法”的坚定信奉者与捍卫者,但现实永远会在不经意处击破这种虚假说法的防守,不论它再怎么剽悍,也有阿喀琉斯之踵。

书中涉及的影片近40部,题材不一。作者出身媒体,有多年的新闻从业经历,但我从书中读到的不是老练世故,而是几经锻炼周纳而生的冷眼热肠。于是书中的议论就颇可观,“真相来到这个世界上,要经过多少由意识形态、政治正确以及人欲把守的关口,经过这重重关口来到世界的真相,常常不是被偷工减料,张冠李戴,便是遍体鳞伤,面目皆非”;“观众对自己反感的内容并不行使遥控器投票的权利,说明人性深处有嗜痂之癖。”

反躬自问,究竟是我们的电影导演眼界太高,还是我们的新闻业太不发达或太过乖巧,以致电影连拜访一下新闻业的念头都没有呢?

0顶0踩



记者 相关文章 更多>>



[河南霉体] 五年,今报请将我抛弃……

[河南媒体] 河南省国资委怎么了?河南豫..

[河南媒体] 南阳邓州:村民每年要交十元..

[河南媒体] 祖国,祝福您



[河南媒体] 新乡市金华化工有限公司严重..

[中国记者之家] 县委书记该不该上街捡垃..

[长春记者俱乐部] 离开东亚,有点舍不得

[星星河] 我一直都很郁闷,不知道哪里可..

宜家每天一款限时特惠商品3G风云尽在西祠数码在线办理移动热门业务西祠旅游把世界装进口袋

17654317

  水表、电表、煤气表 发表于:09-09-30 20:17 [只看该作者] 第2楼

《电影撞新闻》目录

光影中的叩问(代序)

一份给总统找到工作的报纸:《总统班底》

《纽约客》的一起新闻失实事件:《乔.古尔德的秘密》

名记尴尬:《情已逝》

死于记者手上的真相:《曼哈顿二人行》

辛奇式正义:《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

被脱口秀改变的人生:《西雅图夜未眠》

“香港特搜”:《追踪眼前人》

费里尼的切片:《甜蜜生活》

无处悔罪的神:《公民凯恩》

异国新闻缘:《杀戮之地》

世界属于喂鸟的人:《海外特派员》

把生活从媒体手上夺回来?:《怀孕的男人》

总统的痛苦指数:《做大英雄》

黑泽明的审判:《丑闻》

印度记者虎山行:《喀布尔快递》

官方说法的倒掉:《官方说法》

“沙发土豆”上天堂:《在那边》

格林的记者咏叹调:《沉静的美国人》

阿巴斯与一个伊朗记者的分野:《特写》

悲情悠悠,过客匆匆:《卢旺达酒店》

电视台的死亡生意:《死亡直播》

奥利佛.斯通的新闻浪子:《萨尔瓦多》

“卡帕们”手不必发抖:《哈里逊之花》

不屈不挠的色情:《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

《新共和》的伤口:《欲盖弥彰》

她向记者连开四枪:《丧失荣誉的卡特琳娜》

名利场的围观者:《霓裳风暴》

一个波兰记者的选择:《铁人》

我为秀狂:《喜剧之王》

“独立报的婊子”薇若妮:《毒家新闻》

当记者遇到公关部:《巨人与玩具》

撒旦的媒体之舞:《小镇疯情》

书生、记者与革命家:《烽火赤焰万里情》

记者与侠客:《投奔怒海》

羽翼带光的鸟:《晚安,好运》

第一篇:

一份给总统找到工作的报纸(《总统班底》)

《华盛顿邮报》总裁凯瑟琳.格雷厄姆在其自传《个人历史》中记述,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五日,水门事件尘埃落定三个多月之后,她和《邮报》总编辑本.布莱德利一道,应福特总统邀请到白宫共进晚餐。三个多月前,深陷水门事件泥潭的尼克松辞去总统职务,余下的两年任期,根据美国宪法,由时任副总统的福特接棒。

“一道迷人的侧光照在福特总统身上,T恤衫印有福特的肖像,上面写着:‘通过《华盛顿邮报》,我得到了工作。’”格雷厄姆以轻松的笔调,记下了这一有趣的细节。面对总统福特半是幽默半是真心的举动,《邮报》并不谦让,后来,它的分类广告部就一度用这句话来给自己的报纸做广告。

一份报纸给总统找到了工作,并非夸张。正是由于《华盛顿邮报》的不懈努力,肇始于一九七二年六月十七日的水门事件,才由一个“三流盗窃案件”,历经两年多的揭露与反揭露,还原为一桩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政治丑闻。风暴中,尼克松手下的四十多名官员锒铛入狱,尼克松本人,则黯然辞去总统职务,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辞职的总统,从而给了福特机会。

总统冠冕落地,报纸荣誉加身。水门事件为《华盛顿邮报》迎来荣誉的巅峰。总编辑本.布莱德利在回忆录《最危险的总编辑》中说,对于水门事件的报道,使《华盛顿邮报》成为与《纽约时报》并立的报纸,那些有权势的人物,从此眼中不再只有《纽约时报》。他还说,水门事件后,美国报考新闻学院的学生人数大增,一批青年才俊之士也纷纷进入新闻业这个先前他们不抱任何好感的行当。

水门事件造就了两个彪炳新闻史册的记者:鲍勃.伍德沃德与卡尔.伯恩斯坦(根据布莱德利回忆,水门事件报道初期,鲍勃.伍德沃德署名在先,后来调整为卡尔.伯恩斯坦在先。可能出于水门事件后伍德沃德的成就更大,以及“深喉”为伍德沃德的关系的缘故,现在一般将鲍勃.伍德沃德放在前面)。作为《邮报》报道水门事件的前台人物,他们关于水门事件的报道,树立了调查性报道的尊严与标杆。后来,在尼克松尚未辞职的一九七四年四月,两人就写作出版了《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一书,记述他们对水门事件的调查结果与调查经历。一九七六年,好莱坞根据此书拍成同名电影,伍德沃德与伯恩斯坦分别由大牌影星罗伯特.莱德福德和达斯汀.霍夫曼扮演。

由于水门事件的调查本身足以惊心动魄,因此不需再做任何虚构,影片高度忠实于伍德沃德与伯恩斯坦的原著,将二人坚苦卓绝的调查报道过程与事件中的《邮报》内部生态,呈现得真实而可信。

伍德沃德与伯恩斯坦爆得大名,是偶然与必然杂交而成。接受调查水门事件的任务时,伍德沃德来《邮报》仅九个月,此前他在《邮报》实习过,但成绩不佳,两周里写了17个故事,没有一篇发表,只好离去。后来靠着顽强的劲头,得以进入《邮报》。但九个月中,也只是写了些“某某餐馆发现了老鼠屎”之类无足轻重的报道而已,因此一开始,报社内高层中有人不同意让他去调查水门事件。伯恩斯坦则更有戏剧性,他因为吊儿郎当一段时间里不出稿,已在被考虑解雇之列。只是因为其时《邮报》的大牌记者都在采访其它重要题目,这个当初谁也没意识到真正分量的“大鱼”才落到他们手中。

这点儿运气当然还不足以保证成功。水门事件黑幕重重,错综复杂,当事人位高权重,气焰熏天,作为新闻界的无名之辈,伍德沃德与伯恩斯坦终得撕开黑幕,揭开美国政治史上最大的丑闻,主要靠的还是过人的勤奋与勇气,以及追求真相的热情。当然,《邮报》内部高层领导的远见、胆识与经验,也起了关键作用。

按照凯瑟琳.格雷厄姆的说法,伍德沃德与伯恩斯坦是天生的一对,在性格和能力上具有互补性。尽管在其他方面,两人的关系如油和水,但工作上的合作却堪称完美。两人都很聪明,伍德沃德善良、勤劳和动力十足,而伯恩斯坦凌乱、无拘无束,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两人的共同点是坚忍不拔,愈挫愈奋,这正是成功记者必备的心理特征。影片对两人个性与气质的刻画,与格雷厄姆的描述如出一辙。伍德沃德在近年出版的《秘密线人》一书中,对达斯汀.霍夫曼扮演的伯恩斯坦仍然赞赏有加,认为他准确地抓住了伯恩斯坦狂热而执着的性格。影片中,两人采访风格的分野也很鲜明,伯恩斯坦花招很多,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软硬兼施,而伍德沃德则颇多正人君子风范,以坦率和坚持取胜,对采访对象亦比较体谅。两人高质量的合作关系是这一重大调查报道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

以本.布莱德利为首的《邮报》业务高层,经验丰富,勇于承担,加上技术层面苛刻的把关意识,不但为前台的伍德沃德与伯恩斯坦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更保证了《邮报》在惊涛骇浪中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水门事件刚爆发时,《邮报》内部有人对其新闻价值表示质疑,理由是:华盛顿有两千多名记者,关注水门事件的不到五个人,难道《邮报》的人突然变得比同行聪明起来了?言下之意,邮报没必要这么重视这件普通的入室盗窃案。但是本.布莱德利不为所动。调查过程中,为了保证真实性,他提出一个新闻事实必须有三个以上消息源的苛刻技术指标。为此他多次将伍德沃德与伯恩斯坦自认为已经很成熟的报道打回去,令伯恩斯坦几欲为之发狂。

《邮报》整个关于水门事件的报道,前后持续两年之久,尽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但中间仍有闪失。其中关于确认支配秘密行贿基金五人名单的报道出现了一处失误,结果使《邮报》陷入极大的被动之中。此前《邮报》发表的五十多篇报道,无一失实之处,而这一个失误被对手抓住后大做文章,使《邮报》声誉受到巨大打击。这一插曲,影片有所反映,但它给《邮报》带来的心理冲击,只有看了本.布莱德利的回忆录,对其中的痛楚,才能体会一二。

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政府丑闻败露,《华盛顿邮报》建有首功,但并非惟一功臣。追根溯源,捅破政治肌体上的脓包的,是一个体系的力量。对此,尼克松本人也很清楚,他说,这一体系包括“坚定的大陪审团、忠诚的检察官、有勇气的法官和一个充满活力的自由的新闻界。”影片对这一点则缺乏揭示。

胜利到来之际,胜利者的风度可圈可点。在总统班底的人相继辞职、尼克松发表自责演讲时,编辑部里一片欢腾,而高层则告诫职员们:“我们不必得意洋洋。”本.布莱德利下令,不准任何带相机与摄像机的外人进入《邮报》,《邮报》不想在国家政治灾难之际成为明星。作为《华盛顿邮报》的老板,凯瑟琳.格雷厄姆在那一刻首先感到的是痛心。她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到:“我们为报道这一事件所起的作用而自豪,但现在这已发展成为一个国家的悲剧,我们已没有热情去炫耀自己的作用了”。

17654317

  水表、电表、煤气表 发表于:09-10-01 12:37 [只看该作者] 第3楼

《电影撞新闻》之阿巴斯与一个伊朗记者的分野《特写》

1990年,伊朗爆出一条新闻:一个名叫阿里.萨伯齐安的中年男子,因冒充著名电影导演穆赫欣.马克马尔巴夫(《圆圈》等电影的导演),被以诈骗罪逮捕入狱。最先报道这个新闻的,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哈桑.法拉兹曼德。这个新闻引起了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注意。这位驰名世界的电影大师后来回忆说,当时他正在率领摄制组拍摄一部电影,但这则新闻让他无法安睡,因为“感觉我与这个故事太接近了”。

阿巴斯赶到监狱采访萨伯齐安,并根据这个故事拍出了自己的代表作之一《特写》(Close-Up)。

《特写》是纪事与虚构的混合体。影片的主要角色均由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出演,庭审的过程也是真实的。但是阿巴斯对庭审的场面进行了调度,他要求被告萨伯齐安做陈述时,要面向两部摄像机中的一部。此外,因为庭审前发生的一切已经是过去时,阿巴斯让当事人在原来的环境下对事实做了还原。这种独特的处理,使得影片具有一种少见的气质。

有趣的是,最早报道这一新闻的记者法拉兹曼德也在影片中出现,“扮演”他自己。他既参与了对庭审前事实的还原,同时作为证人在法庭上作证。更有趣的是,同是面对“冒充导演诈骗案”,同样是对案件表现出高度兴趣,但作为导演的阿巴斯与作为记者的法拉兹曼德,却表现出迥异的旨趣,进而导致了格局上的霄壤之别。

法拉兹曼德是一个有新闻敏感也有职业抱负的记者。奥丽亚娜.法拉奇是他的偶像。在带领警察坐出租车去抓捕萨伯齐安的路上,他禁不住滔滔不绝地向出租车司机抒发自己心中对这位世界著名女记者的敬仰之情。他说,法拉奇总在超越自己,总是以独家题材让世人瞩目。而这次,他从朋友那里获得的这个线索,其有趣程度,并不亚于法拉奇手下的那些题材。

法拉兹曼德为即将到手的这条“大鱼”兴奋得两眼放光。但他似乎准备得并不充分,他忘了带录音机,不得不在现场向当事人的邻居临时借了一台手提式录音机来救急。而更不充分的,是他对事件新闻价值的判断力。他过于看重萨伯齐安冒充马克马尔巴夫这一事件的娱乐价值,一再强调其有趣性,并接受了原告方对事件的叙述,以诈骗的框架报道了此事。

而导演阿巴斯却带着怀疑的目光介入,并最终以新颖的影像叙事,颠覆了法拉兹曼德的新闻叙事。

在阿巴斯呈现的影像话语中,“诈骗叙事”让位于“渴求尊重”叙事。原来,萨伯齐安是一个穷困得妻子舍他而去的潦倒汉,一个为自己无法在晚上回家时给孩子带回糖果而羞愧的父亲。但他热爱电影,视电影为“心灵的支柱”。庭审时,他对马克马尔巴夫等人的电影如数家珍。他的“诈骗生涯”,始于公共汽车上的一次邂逅。当时他正在看马克马尔巴夫写的一本书,这引起了邻座一位老妇人的关注。得知这位老妇人也很喜欢马克马尔巴夫,萨伯齐安神魔附体,或许是被马克马尔巴夫享有的那份尊重诱惑了,他说自己就是马克马尔巴夫。老妇人告诉他,自己大学刚毕业的儿子是影迷,了解马克马尔巴夫电影的全部。萨伯齐安于是被引进这个富裕之家,在导演的光环下,享受着这一家人的尊重与美食。

这份尊重令萨伯齐安沉醉,不能自拔。为了延长好时光,他真的放手导演起来,他承诺,要让这家人出演自己的下一部电影。然而他毕竟没做过骗子,没几天,就被这家人识破。他们通过朋友找到记者法拉兹曼德,法拉兹曼德带着警察将萨伯齐安归案。七天后,萨伯齐安成为声名狼藉的新闻人物。老妇人一家人认为,萨伯齐安冒充马克马尔巴夫接近他们,目的就是诈骗和偷盗。

幸好这条新闻进入了阿巴斯的眼睛,幸好阿巴斯没把它仅仅看成一条花边新闻,而是用自己的镜头,挑去覆在新闻表面上轻佻的娱乐气息,让人看到生存的沉重面相,还原了一个卑贱者渴求尊重的心灵故事。

故事的结尾是温暖的,老妇人一家当庭撤诉,出狱后的萨伯齐安在马克马尔巴夫(也是其真人出演)的陪伴下,手捧一束鲜花登门致歉。在阳光与鲜花的共同照耀下,萨伯齐安那张布满风尘与操劳的脸上,露出羞涩而沉醉的笑容。

阿巴斯相信电影的力量。他说过,电影院的座椅比心理医师的躺椅能提供更多的助益。他的自信并非无由。渴求光影的抚慰,这个世界上不乏其人。萨伯齐安就是一个。他第一次见到阿巴斯的时候就请求说:“请描写我们的疼痛”。

阿巴斯做到了。透过娱乐,看到疼痛。这就是阿巴斯与记者法拉兹曼德的分野。

09111575

  yingliu77 发表于:09-10-05 23:17 [只看该作者] 第4楼

看了总统班底和晚安 好运 感觉后者有点像中国的文革 立志做一个三农记者,做一个为老百姓说话的记者。就像王克勤一样

我的个人网页,欢迎牌砖。

我的个人网页,欢迎牌砖。

17654317

  水表、电表、煤气表 发表于:09-10-09 13:00 [只看该作者] 第5楼

《电影撞新闻》之名记尴尬《情已逝》

“水门事件”中,因调查尼克松竞选舞弊案的《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与卡尔.伯恩斯坦,可谓享尽殊荣。经此一役,“美国新闻记者之王”的云锦牢牢披挂两人身上,而稳稳地走入新闻教科书,成为调查性报道的经典案例,更是一般新闻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两人的故事还被拍成电影《水门事件》,今天,国内还有媒体将这部电影做为新记者入行的培训教材用。

“水门事件”后,鲍勃.伍德沃德与卡尔.伯恩斯坦的职业生涯仍在延续,而鲍勃.伍德沃德则更有新闻常青树的气象,成为以写政治内幕见长的畅销书作家,30多年来,先后出版了10余部描写白宫政治内幕的作品,每一部均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在伍德沃德著作《阴影》中文版的封底,有这样一句话:美国每年都有不少年轻人踏入新闻界,他们的目标就是成为鲍勃.伍德沃德。此言并非夸张。

伍德沃德基于深入调查写作的《总统班底》、《布什的战争》等书,国内都已引进出版。看了这些书,你会为美国记者所享有的接触核心新闻人物和重要档案资料的权利感到艳羡。伍德沃德不但可以让贵为总统的小布什及其幕僚们态度无比端正地接受他的采访,还可以自如调阅国防部等重地的资料、档案。这使得伍德沃德的书,不但能准确把握政治脉络,还能提供生动有趣的细节。看来,要想成为伍德沃德的前提条件是,首先必须象伍德沃德那样,成为一条蛔虫,可以自由地在政府的肚子里游弋。

相比伍德沃德持久的光芒,卡尔.伯恩斯坦要略显逊色。不过,伯恩斯坦虽然书出得不如伍德沃德多,但却比伍德沃德多上了一回银幕。而这要拜他的犹太人妻子NORA EPHRON所赐。

NORA EPHRON是一个美食专栏作家。在一次失败的婚姻后,她遇到了大牌政治记者、被称为华盛顿的黄金单身汉的伯恩斯坦,两人很快杀入围城。几年之后,NORA EPHRON因不堪伯恩斯坦到处沾花惹草,抱着两个孩子弃城而走。非但如此,还把与伯恩斯坦从恋爱、结婚及离婚的前前后后写成一本畅销书《Heartburn》,用一种名利双收的方式报复了花心丈夫。

与一个妙笔生花的女人结婚,显然是一个高风险的事情。在伍迪.艾伦的电影《曼哈顿》中,就有一个丈夫苦苦哀求前妻不要写书而未遂的情节。书出版之日,被写的丈夫羞愤地表示:恨不得变成一只老鼠钻到地下!这个丈夫的话,想来伯恩斯坦一定心有戚戚。

祸不单行的是,NORA EPHRON的这本书被导演Mike Nichols看上了。Mike Nichols拍过《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22条军规》《毕业生》等名片,是好莱坞名导。他发动了梅丽.斯特里普、杰克.尼克尔森等大牌演员加盟,大牌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也来助阵,强强联合,一时间,对昔日的大牌记者形成深入揭批之势。

根据影片的叙述,尽管NORA EPHRON 在一次婚礼上对伯恩斯坦一见钟情,但NORA EPHRON简直就是被这位大牌记者骗到婚床上的。结婚那天,新娘子NORA EPHRON躲在屋里,迟迟不肯出来与新郎官儿牵手,原因是她的婚姻恐惧症恰好爆发。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新郎官儿悬崖勒马,打消娶她做妻子的念头。原因之一是:人类的婚姻是没有前途的,并且她不适合婚姻;原因之二则来自一组宏观的数字:50%的婚姻以离婚告终,40%的二次婚姻以离婚告终。

但是伯恩斯坦不信邪。他用甜言蜜语打动了NORA EPHRON的芳心,使NORA EPHRON最终有勇气站到教堂里,与他做出白头到老的盟誓。

然而,婚后不久,伯恩斯坦便原形毕露。他不但性情急躁无趣,还奸情败露。尽管他向NORA EPHRON做了保证,但受到伤害的NORA EPHRON从此已难改变妻子与侦探这样的一身二任。她很快发现,伯恩斯坦仍然在欺骗她。不换思路便换人,这次,NORA EPHRON毅然决然地与伯恩斯坦分手。

有一种理论认为,通奸也有格调高下之分。在NORA EPHRON看来,大牌记者伯恩斯坦这方面的格调显然不高。当NORA EPHRON从伯恩斯坦的抽屉中发现大量罪证——饭店、汽车旅馆的票据及花店的帐单后,她轻蔑地嘲笑道:“你甚至不象别的偷情者那样,只付现金,而每项都用信用卡结帐,可恶!”格调不高的另一个证据是,伯恩斯坦给情人买了许多花,但却只是偶尔给NORA EPHRON带回一束枯萎的百日菊。格调如此低俗,做妻子的,真是想不写书都难。

尽管该片演员阵容足够强大,但《情已逝》却难称一部优秀的记者电影。基本上,影片没能超越怨妇基调,也失于对对人性的深刻洞察。由杰克.尼克尔森出演大牌记者伯恩斯坦也完全是一个失败。影片拍于1986年,本就缺乏文人雅士气质的尼克尔森此时已经额角荒凉,似乎更适合去扮演一个小商小贩或者官僚。更可奇怪的是,影片竟一点也没展示伯恩斯坦作为大报职业记者的一面,倒仿佛他只是一只狂蜂浪蝶,一个职业偷情者。

不过,曾经用手中的一枝笔让政治家饱尝苦头的名记,这回也算是遭到了笔的报复。

“水门事件”中,因调查尼克松竞选舞弊案的《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与卡尔.伯恩斯坦,可谓享尽殊荣。经此一役,“美国新闻记者之王”的云锦牢牢披挂两人身上,而稳稳地走入新闻教科书,成为调查性报道的经典案例,更是一般新闻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两人的故事还被拍成电影《水门事件》,今天,国内还有媒体将这部电影做为新记者入行的培训教材用。

“水门事件”后,鲍勃.伍德沃德与卡尔.伯恩斯坦的职业生涯仍在延续,而鲍勃.伍德沃德则更有新闻常青树的气象,成为以写政治内幕见长的畅销书作家,30多年来,先后出版了10余部描写白宫政治内幕的作品,每一部均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在伍德沃德著作《阴影》中文版的封底,有这样一句话:美国每年都有不少年轻人踏入新闻界,他们的目标就是成为鲍勃.伍德沃德。此言并非夸张。

伍德沃德基于深入调查写作的《总统班底》、《布什的战争》等书,国内都已引进出版。看了这些书,你会为美国记者所享有的接触核心新闻人物和重要档案资料的权利感到艳羡。伍德沃德不但可以让贵为总统的小布什及其幕僚们态度无比端正地接受他的采访,还可以自如调阅国防部等重地的资料、档案。这使得伍德沃德的书,不但能准确把握政治脉络,还能提供生动有趣的细节。看来,要想成为伍德沃德的前提条件是,首先必须象伍德沃德那样,成为一条蛔虫,可以自由地在政府的肚子里游弋。

相比伍德沃德持久的光芒,卡尔.伯恩斯坦要略显逊色。不过,伯恩斯坦虽然书出得不如伍德沃德多,但却比伍德沃德多上了一回银幕。而这要拜他的犹太人妻子NORA EPHRON所赐。

NORA EPHRON是一个美食专栏作家。在一次失败的婚姻后,她遇到了大牌政治记者、被称为华盛顿的黄金单身汉的伯恩斯坦,两人很快杀入围城。几年之后,NORA EPHRON因不堪伯恩斯坦到处沾花惹草,抱着两个孩子弃城而走。非但如此,还把与伯恩斯坦从恋爱、结婚及离婚的前前后后写成一本畅销书《Heartburn》,用一种名利双收的方式报复了花心丈夫。

与一个妙笔生花的女人结婚,显然是一个高风险的事情。在伍迪.艾伦的电影《曼哈顿》中,就有一个丈夫苦苦哀求前妻不要写书而未遂的情节。书出版之日,被写的丈夫羞愤地表示:恨不得变成一只老鼠钻到地下!这个丈夫的话,想来伯恩斯坦一定心有戚戚。

祸不单行的是,NORA EPHRON的这本书被导演Mike Nichols看上了。Mike Nichols拍过《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22条军规》《毕业生》等名片,是好莱坞名导。他发动了梅丽.斯特里普、杰克.尼克尔森等大牌演员加盟,大牌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也来助阵,强强联合,一时间,对昔日的大牌记者形成深入揭批之势。

根据影片的叙述,尽管NORA EPHRON 在一次婚礼上对伯恩斯坦一见钟情,但NORA EPHRON简直就是被这位大牌记者骗到婚床上的。结婚那天,新娘子NORA EPHRON躲在屋里,迟迟不肯出来与新郎官儿牵手,原因是她的婚姻恐惧症恰好爆发。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新郎官儿悬崖勒马,打消娶她做妻子的念头。原因之一是:人类的婚姻是没有前途的,并且她不适合婚姻;原因之二则来自一组宏观的数字:50%的婚姻以离婚告终,40%的二次婚姻以离婚告终。

但是伯恩斯坦不信邪。他用甜言蜜语打动了NORA EPHRON的芳心,使NORA EPHRON最终有勇气站到教堂里,与他做出白头到老的盟誓。

然而,婚后不久,伯恩斯坦便原形毕露。他不但性情急躁无趣,还奸情败露。尽管他向NORA EPHRON做了保证,但受到伤害的NORA EPHRON从此已难改变妻子与侦探这样的一身二任。她很快发现,伯恩斯坦仍然在欺骗她。不换思路便换人,这次,NORA EPHRON毅然决然地与伯恩斯坦分手。

有一种理论认为,通奸也有格调高下之分。在NORA EPHRON看来,大牌记者伯恩斯坦这方面的格调显然不高。当NORA EPHRON从伯恩斯坦的抽屉中发现大量罪证——饭店、汽车旅馆的票据及花店的帐单后,她轻蔑地嘲笑道:“你甚至不象别的偷情者那样,只付现金,而每项都用信用卡结帐,可恶!”格调不高的另一个证据是,伯恩斯坦给情人买了许多花,但却只是偶尔给NORA EPHRON带回一束枯萎的百日菊。格调如此低俗,做妻子的,真是想不写书都难。

尽管该片演员阵容足够强大,但《情已逝》却难称一部优秀的记者电影。基本上,影片没能超越怨妇基调,也失于对对人性的深刻洞察。由杰克.尼克尔森出演大牌记者伯恩斯坦也完全是一个失败。影片拍于1986年,本就缺乏文人雅士气质的尼克尔森此时已经额角荒凉,似乎更适合去扮演一个小商小贩或者官僚。更可奇怪的是,影片竟一点也没展示伯恩斯坦作为大报职业记者的一面,倒仿佛他只是一只狂蜂浪蝶,一个职业偷情者。

不过,曾经用手中的一枝笔让政治家饱尝苦头的名记,这回也算是遭到了笔的报复。

17654317

  水表、电表、煤气表 发表于:09-10-12 09:10 [只看该作者] 第6楼

《电影撞新闻》之总统的痛苦指数(《做大英雄》)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曾说过:“副总统职位是光荣而舒适的,而总统职位只不过是一种辉煌的痛苦。”他说这番话时,电影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如果他能看到后世自己的同行们在电影里的遭遇,心目中的总统痛苦指数恐怕还要提高。

这是因为,作为杰斐逊的同行,美国总统不得不面对来自好莱坞电影的无情奚落与糟蹋。这种奚落与糟蹋,上不封顶,令人发指。从总统的能力、风度,到政治家的私德、品味,一概实行焦土政策,尽情戏说。其中,总统与媒体的关系,也是好莱坞喜欢拿来说事儿的题材。

《做大英雄》(Wag the Dog)就是一部堪称经典的以总统与媒体关系为焦点的电影。由大导演巴里.莱维森执导,罗伯特.德尼罗与达斯汀.霍夫曼担纲的这部电影,把镜头探进白宫,挑落政治的华丽外衣,让人看到裸奔状态下的权力对媒体和公众肆无忌惮的操纵。

故事说的是,大选在即,竞争对手突然爆出现任总统在椭圆型办公室里与一个童子军女孩行苟且之事的负面消息。为了转移公众注意力,赢得连任,总统的顾问康尼与新闻办公室的负责人云妮决定策划一场战争。他们通过媒体告诉公众:全球恐怖主义的温床——阿尔巴尼亚发生了人道主义危机,其恐怖份子已经渗透到了加拿大,随时可能进入美国。为此美国军队已经开始调动,与阿国的战争已然一触即发。

战争当然子虚乌有,然而却很奏效。不明真相的公众把注意力从总统绯闻转移“战争”上,并为总统的果断处置能力与人格魅力所征服,结果是,总统支持率直线上升,最终成功连任。

令人拍案惊奇的是,《做大英雄》拍于1997年,克林顿的性丑闻爆发于1998年1月21日,而在性丑闻案如火如荼时分,美国于1999年介入了科索沃战争,与本片情节简直如出一辙。这让人不能不惊叹奥斯卡.王尔德说过的“生活模仿艺术”一话的魔力。

影片中,摆脱丑闻的一切策略都得到了总统的批准与配合,但总统在片中始终以侧脸和背影示人。这样处理,免除了对号入座的可能,也使总统的形象获得了一种符号意义,从而在普遍的意义上警示人们:总统是靠不住的。

政治家的德行固然令人齿冷,那么,作为“第四权力”的媒体都睡大觉了吗?

当然不是。 答案是,媒体与公众都处于一种被操纵的状态。而政客用来操纵媒体的工具,是图象。

按照《20世纪的两位知识分子萨特和阿隆》一书的说法,上个世纪60年代爆发于美国和法国的大学造反运动,完全是声音和图象的产物。当时的社会已经被声音和图象所控制。本片中的总统顾问康尼,即深谙电视新闻时代图象的力量。他知道,空喊战争是不够的,必须利用图象技术,把战争像一道大餐那样端到公众面前。

康尼跑到好莱坞,找到了制片人莫斯顿。寥寥数语,聪明的莫斯顿便明白了康尼的意图:为总统制作一场战争。在好莱坞,康尼阐述了他对图象意义的看法。他认为,提到战争,人们脑海中想到的是关于战争的图象:被汽油弹烧光衣服的赤裸女孩,代表胜利的V字手势,五个在苏门达腊山上竖起旗帜的海军。此时,银幕上出现了康尼提到的这些著名新闻照片。

“人们只记得照片,忘了战争。”这就是康尼的哲学。言下之意,提供照片也就提供了战争。

当莫斯顿表示担心被公众知情时,康尼颇不以为然。他告诉莫斯顿,海湾战争中的一些图象,就是他在弗吉尼亚的一间录制室里制作出来的。弗吉尼亚是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他让莫斯顿放心造假。

解放了思想后的莫斯顿放手大干起来。他从影像资料中找到一个阿尔巴尼亚少女,用电脑在她身后加上了燃烧着战火的村庄做背景,当然,少女的尖利叫声和爆炸声都是“借”来的。当电脑工程师按动键盘,让少女冲着一座小桥逃生时,莫斯顿的女助手灵机一动地建议让少女抱上一只猫。瓦砾中的少女抱着一只猫逃生,会更煽情,于是,一只白猫被电脑工程师从电脑里调出来,键盘轻轻一按,少女手中的包裹变成了猫。

这些画面,提供给新闻界,迅速左右了社会议程。而康尼意犹未尽,接着策划了一幕“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他让人向新闻界放风:在军事行动中,士兵韩威廉被敌人单独封锁在一个山洞里,总统下决心一定将他拯救出来。

讽刺的是,所谓的“大兵瑞恩”韩威廉,不过是一个因违纪而在军中服刑的混混儿。在被“拯救”出来到华盛顿出席凯旋归来的仪式途中,因为对一个女子非礼,“大兵瑞恩”被女子父亲击毙了!然而意外只是康尼锦上添花的材料而已,韩威廉被说成是力竭而死。

于是出现了影片中最有戏剧性的一幕:身上覆盖着美国国旗的“大兵瑞恩”被抬下飞机,在美军士兵的守护下,庄严肃穆地缓缓行进。美国人的心灵得到升华,爱国主义情愫战胜了低级趣味,对总统性丑闻的关注完全让位于对总统在压力下的风度的首肯。

影片中还有一个夸张的细节:电视上,白宫新闻发言人正在回答记者的提问,康尼为了显示自己的掌控力,问莫斯顿:“你想让这小子说什么?”待莫斯顿说了一句话后,康尼让云妮往白宫打了一个电话,须臾,莫斯顿说的话只字不差地从电视中新闻发言人的嘴里讲了出来。

《做大英雄》自然不能被看做美国政治与媒体关系的真实图景。本片的主旨,表达的只是对权力的警惕。它用一种夸张的方式提醒人们:为了权力,政治家会不择手段,媒体与公众必须时刻把眼睛擦得雪亮。

真实世界里,媒体难免被利用、被操纵,但更多时候,新闻人在为真相而战。2002年2月,《纽约时报》记者从华盛顿方面的秘密渠道得知,美国国防部有一个神秘部门“战略影响办公室”,这个据说连布什总统都不知道的新部门,建立的目的就是专门向敌国和盟国散发有利于美国反恐战争的宣传和假消息。《纽约时报》毫不犹豫地将这事情捅了出去,公众舆论一片哗然。该报的专栏评论家莫林.都德干脆就以《战略撒谎办公室》为专栏评论题目,对布什政府欺世盗名的举动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美国报纸编辑学会的准则中说:“记者必须时刻注意公众的事业是不是公开地进行。他们必须时刻警惕,以防任何人利用媒体实现个人利益。”新闻人对新闻尊严的守护,是我们对这个世界依然抱有信心的理由之一。

事实上,政府的新闻发言人也有职业道德上的戒律。美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有一个协会,全称是“美国政府传播者协会”(NAGC),在它的准则中规定,政府新闻发言人“所进行的工作必须与公众利益相符,并且必须充分认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公众信任的公仆。”该准则还规定,如果协会成员发现另外一个成员违背了协会准则,向公众提供虚假或错误的信息,该成员可以向权威机构包括美国报纸编辑协会(ASNE)或美国政府传播者协会”(NAGC)举报。如果检举情况属实,违规成员将被勒令退会。

有着丰富记者经验和美国政府发言人经历的玛格丽特.苏丽文,在其所著的《政府的媒体公关与新闻发布》一书中这样写到:“从本质上说,可信度对于一名新闻发言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向上司表示忠诚很重要,但是对媒体的一丁点儿不诚实会毁掉一个新闻发言人在公众中的可信度,而且他将来在别的上司面前会一钱不值”。

如果这些信念都能被肆意突破,如果权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操纵媒体,那么总统或许会很幸福,而公众的痛苦指数则会上升。

17654317

  水表、电表、煤气表 发表于:09-10-15 09:22 [只看该作者] 第7楼

《电影撞新闻》之 书生、记者与革命家(《烽火赤焰万里情》)

约翰.里德之于十月革命,就像埃德加.斯诺之于中国革命一样。他们为遥远异邦的革命所吸引,不远万里,来到革命现场,成为革命的报道者与讴歌者。他们先后写下的《震惊世界的十天》与《红星照耀中国》,同为革命叙事中的经典之作。

相较斯诺,里德的命运更富传奇性和悲剧性。他毕业于哈佛大学,与著名记者、专栏作家李普曼同班同学。在校期间,两人开始信奉社会主义,后来分道扬镳,李普曼成为进步主义的信奉者,主张以改良来推动社会进步,而里德则服膺革命理论,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不公平的旧世界,建立新社会。里德是十月革命的见证者、报道者,后来更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具有悲剧意味的是,里德因报道革命、参加革命在祖国被视为危险人物,官方通缉他,亲人、师友也普遍反对他的选择,而他所热情讴歌的苏俄革命,则在他面前蜕下理想主义的面纱,暴露出革命逻辑中冷酷专制的一面。1920年10月17日,不到三十三岁的里德,因伤寒客死革命圣地,骨灰被安放在克里姆林宫宫墙内。尽管备享哀荣,但没有人知道,他的灵魂是否安妥。

泥沙俱下的历史洪流,掩埋不住理想主义的光辉。里德去世后,曾经对他投身革命持鄙视立场的美国主流媒体,转而以尊敬的态度介绍他的生平与著作。他的对社会主义持批判立场的哈佛恩师,也对他忠于理想的精神称赞有加。半个世纪后的1981年,美国著名电影演员沃伦.比蒂将里德的故事搬上银幕。沃伦.比蒂不但自己编写剧本,出任导演,还在片中出演里德本人,他对里德人生故事的钟情可见一斑。

《烽火赤焰万里情》(Reds)不是完整的里德传记,它讲述的,只是里德短暂生命中最后几年的故事,主要情节由两条脉络构成:一是里德与美国共产主义运动及苏联十月革命的关系,另一个是他与路易莎.勃朗特的爱情故事。外形俊朗的沃伦.比蒂出演里德时,已经四十四岁,比里德稍嫌老态,但里德那种热情焕发不屈不挠的精神气质,却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

里德生命的后期,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十月革命这两起重大事件,他力图深入到每个事件的核心部位,站在最近的距离去观察和记录。可以说,里德是新闻史上最早的战地记者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记者并没有采访权,军方把记者看得和水雷一样危险。记者要想报道战争,只有靠自己的出生入死。在德国,里德曾经在战壕中一整夜和士兵呆在一起,为《大都会》杂志发回一手的战地报道。他的报道,关注战争中士兵的命运与心理,以现场感和细节取胜。

基于自己对战争的观察,里德得出“这不是我们的战争”的结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家们的战争,反对美国参战。这导致了李普曼对他的强烈不满,不久前还称里德为天才、认为“报告文学始于里德”的他,在《新共和》上撰文批评里德“为了一片面包而滥用才能,被夸奖弄昏了头脑”,并说里德从事的一切不过是“为自己的传记拼凑材料。”

里德对一战的报道活动,《烽火赤焰万里情》并没有表现,影片的叙事,以他在美国国内从事反战、支持工人罢工运动为起点展开。此时的里德,不复是一个单纯的记者,已经开始向一个革命者的角色演变。他的社会主义立场,使得原本是新闻界宠儿的他逐渐丧失市场,就连《大都会》这样曾经仰赖里德的报道的杂志,也与他逐渐疏远。但里德拒绝为了政治正确而修改自己的文章。为了维持生活,他只好为一些不出名的报刊撰稿。

与路易莎.勃朗特的爱情,是里德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另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这是两个个性超凡的人之间的一份超越世俗的感情。路易莎原为有夫之妇,遇到里德后没几天,即与丈夫离婚,来到纽约格林威治村与里德共同生活。路易莎是一个热爱艺术与写作且精神独立的女性,在里德为《大都会》外出采访期间,她与里德的朋友、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发生恋情,里德察觉后,做出与路易莎结婚的决定。婚后不久,二人发生争吵,路易莎只身前往法国,为《大都会》杂志报道欧洲事务。但她的记者生涯并不顺利,发回的报道很少刊发。里德知道这一切后,劝说路易莎与他一起去革命烈火日炽的俄罗斯。“你要做个有口碑的记者,就得适时在风口浪尖之地寻找感觉。这样的地方,现在就数俄罗斯了。”里德的这番经验之谈打动了路易莎。不过,她与里德约法三章:到了俄罗斯后,她的文章,不跟里德联合署名;别人要称呼她为勃朗特小姐而不是里德夫人;所有的开销都要有清单,以便日后二人分账。最后,她告诉里德,她不会与他睡觉。里德一一答应这些条件后,二人启程赴俄罗斯。

在十月革命前夜,里德与路易莎到达了彼得格勒。在历史现场,里德的生命能量耀眼地爆发。他立刻投入采访,采访对象遍及俄罗斯各党派、各阶层,政府,议会,军队,工厂,医院,到处都留下了里德的足迹。他还搜集了各种传单、标语,以及各党派的报纸,以备日后写作之用。布尔什维克攻打冬宫时,里德随起义队伍一道前进。然而,里德发回美国的新闻报道一篇也没刊登,原因是当时美国国内正掀起反共浪潮,资助他采访的《大众》杂志已被查封。尽管报道发不出来,但里德与路易莎的爱情却重新开花结果。他们在异国相互砥砺,相濡以沫,成为志同道合的心灵伴侣。

里德关于十月革命的力作《震惊世界的十天》,在他回到美国后历尽艰辛写成。此书一个月内再版四次,但毁誉交加。里德不掩饰自己的政治立场,但他“力求作为一个诚实的记者来阐明情况,揭示真相。”他对十月革命意义与社会发展趋势的判断,今天看来似已过时,但他面对事实时的诚实与独立思考精神并没有失去价值。里德的独立精神是一以贯之的。《震惊世界的十天》出版后,他以美国共产党代表身份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代表大会,苏维埃政权提出给他贵宾待遇——住高级宾馆,享受特殊饮食配给,但里德拒绝了,他在莫斯科的工人区租了一个小房间,自己用小火炉烧饭。此种独立精神,今日看来也弥足珍贵。

里德的同时代人中有人评价说,与其说里德是社会主义者,不如说他是理想主义者。这是一种中肯的评价。里德所追求的,是一个公正、平等的世界,而不是主义的标签。但这个忠诚的理想主义者,在政治斗争面前却暴露出书生气的不合时宜。他不愿意盲从,不喜欢说违心话。但是,革命被赋予了道义上的天然合理性,在革命的名义下,手段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他的演讲记录在被篡改后拿去发表,理由是革命需要,这种精神上的专制倾向,让里德感到不满与不安。

理想主义与爱情,这是沃伦.比蒂通过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里德的新闻生涯因此并没有得到更多的镜头呈现。其实,里德新闻事业的顶峰,是他对美国工人运动、特别是对1913年墨西哥革命的报道。彼时,他那些深入而生动的报道征服了美国人,以至于李普曼不禁如是夸赞:“真正的新闻报道是从里德笔下开始出现的。”《纽约时报》则为他专门出版了副刊。

记者里德,要比革命家里德的生命力远为长久。

17654317

  水表、电表、煤气表 发表于:09-10-16 15:02 [只看该作者] 第8楼

《电椅撞新闻》之

印度记者虎山行(《喀布尔快递》)

现代社会,一场战争如果缺少了记者的身影,简直就难以说是一场够格的战争。交战的双方,除了给对方准备充足的炮弹、炸药与仇恨,还要在杀戮之地的近侧,给记者们准备好一场接一场的新闻发布会。尽管,上个世纪初就有人说过,战争时,第一个死掉的就是真相。但是,什么都挡不住记者们前仆后继的步伐。

记者们赶到杀戮现场,所为何来呢?对此,苏珊.桑塔格有过比较接近事实的解读,她说:“成为发生在另一个国家的灾难的旁观者,是一种典型的现代经验,这种经验是由那些被称为新闻记者的专业性职业旅行家提供的,已累积了超过一个半世纪。如今,战争也是客厅景观和声响。”

旁观他人的苦难,让现代人的客厅不那么寂寥和沉闷,用这样的视角去观照,记者们出生入死的动机变得暧昧起来,起码不再像媒体所宣扬的那样有多高尚。

印度电影《喀布尔快递》(Kabul Express)对于战争中的记者,就秉持着与苏珊.桑塔格相近的看法。电影中塑造的战地记者,他们来到阿富汗的目的,要么是为了改善自己的职业处境,要么是写书,写出一本“让出版商们排队来买”的书。在一个几乎被战争打回石器时代的国度里,利用他人的苦难,实现自己个人的抱负,这样的记者,境界确实不够高尚,但也远远谈不上卑鄙。记者并不是一种特殊的人类,必须怀抱高调的理想才能具备从业的资格。重要的是,当他们出现在现场,面对事实时,是否最大限度地做到了诚实。

事实上,仅有诚实还不够。世界上很少有职业像记者这个行当一样,那么经常地遇到道德两难困境,那么经常地面临着有关价值、原则及是与非的拷问。一个美国记者曾经说过:“记者是自负的,他以别人的虚荣、无知和孤独为猎取对象。”世界上有多少职业会叫它的从业者发出这样的自责之词呢?一个医生,面对一个病人,可以毫无愧疚地施以手术刀,完成自己的职业作业,而一个记者,面对一个采访对象,一个同样活生生的人,却要有许多矛盾、复杂的考量与拿捏。好记者必须是一个复杂的人,或者说,必须是一个习惯于做复杂思考的人。

《喀布尔快递》讲述的,就是两个记者在现实世界面前经过重重磨难,历练复杂思考的故事。

“9.11”后的阿富汗成为新闻热土,世界各地的记者蜂拥而来,印度记者苏尔(Suhel)与杰(Jai) 利用地利之便,捷足先登,踏上了阿富汗土地。他们的目的地是喀布尔,到那里采访被击溃的塔列班分子。关于此次采访的重要性,苏尔高屋建瓴地指出:不成功的话,他们的下半生就得在肥胖政客们的新闻发布会中度过了。

两个都没有做过战地报道的新手,很快就陷入险象环生的境地。他们被一个大胡子的塔利班分子绑架了,连同雇佣的为他们开车的阿富汗司机一道,还没看到喀布尔的影子,就被这个目光凶狠的塔利班分子用枪抵着,往巴基斯坦边境方向开去。这个塔利班分子是巴基斯坦前军人,塔利班溃败后,他向着故乡亡命。

雄心勃勃的新闻征途刚刚启程,就变成了亡命之旅,苏尔与杰的沮丧可想而知。不过,老天待他们终究不薄。随着情节的展开,这场有惊无险的绑架演变成了一堂课,通过这堂课,苏尔与杰学会了用复杂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战争中的人性,而不再是仅仅具有简单善恶观念的记者。

这堂课的教材,主要是大胡子塔利班分子。

电影怎样描写新闻人——新书《电影撞新闻——影像中的无冕之王》 奥拉星无冕之王
绑架之初,在苏尔与杰的眼中,这个大胡子恐怖分子仅仅是一个恶魔的象征,一个恐怖符号。渐渐地,他们发现,这个符号身上,竟散发出同类的气息。大胡子不但喜欢板球,喜欢听一个印度歌手的歌,还怀有对女儿的思念。“他竟然还有女儿!”一路上都在与大胡子塔利班分子交锋的阿富汗司机愤恨地惊叹。这句惊叹所反映的,其实正是人类长期被塑造出的共同经验,那就是,所谓我们的敌人,都是没人性的抽象存在,是赤裸裸的邪恶,他们,与我们完全不一样。把敌人漫画化与非人化,既是情感需要也是意识形态策略,非如此,仇恨哲学就无以为继。

塔利班分子不但有与一般人无异的感情与爱好,也同样有人的自尊心。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细节:途中,被绑架者一度翻盘,将大胡子塔利班分子控制起来,杰端起相机对着双手被反剪在身后的大胡子一顿狂拍,此时,但见镜头中的大胡子一脸羞愤之情。未几,大胡子成功反攻倒算,立即命令杰去拍同样被反剪双手的阿富汗司机。人在尴尬、不体面的处境下会反感冲自己伸过来的镜头,大胡子的反应,新闻教科书早已写得清清楚楚。

站在邪恶对面的,也未必就是纯洁无辜。一路上,苏尔与杰体验到的,是大自然与人心的双重贫瘠。滋养敌人的土壤,也同时养育自己。所以,在阿富汗,部族厮杀,纷争不已,私刑流行。塔利班分子不但被处以私刑,还被老百姓私藏起来,供外国记者采访以获利。最荒谬的是,他们经过的路上,时有毛驴当道,只要它被车碰到了,周围百姓就会全体出动,要求赔偿,而有的驴会因为“受过教育”索价更高。

九死一生中,苏尔与杰看世界的目光渐渐复杂起来。临近巴基斯坦之前,二人掩护大胡子塔利班分子成功逃脱了阿富汗政府军的围剿,然后重新踏上去喀布尔之路。

《喀布尔快递》是印度导演Kabir Khan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影片中,他对美国采取了质疑的态度,对印度的宿敌巴基斯坦在9.11后的表现,更是持挖苦与批判的立场。影片中还出现了一个漂亮的美国女记者的形象,她流连阿富汗这片苦难的土地,目的就是写出一本畅销书来。

影片结尾,两位印度记者告诉观众,回到印度后,他们关于阿富汗的报道一定会被删改,不会按照他们看到的样子刊发出来。原因是什么,他们没有说,影片以一个荒诞的镜头——一头毛驴横在路上而结束。

毛驴无疑就是答案——有太多一成不变、似是而非的东西横在我们面前,剪裁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00056413

在线

  牛吃草 发表于:09-10-16 15:10 [只看该作者] 第9楼

前两天特地从当当上买了一本,看了一下,个人觉得如果配一些电影海报图片,整个书的阅读体验会好很多 MSN:helloniu@hotmail.com

记者的家QQ交流群:10272662

2002:交流与行动

2003:明天

2004:一切开始

2005:苦而不辞

2006:生于蛮荒

2007:成长

2008:悟

2009:

记者的家

17654317

  水表、电表、煤气表 发表于:09-10-17 18:03 [只看该作者] 第10楼

吃草版主破费

17654317

  水表、电表、煤气表 发表于:09-10-17 21:22 [只看该作者] 第11楼

又:放上图片效果应该好,但出版社为了控制篇幅,将截屏的40副图全删去了,挺可惜的

00056413

在线

  牛吃草 发表于:09-10-19 21:37 [只看该作者] 第12楼

希望再版时可以加上  MSN:helloniu@hotmail.com

记者的家QQ交流群:10272662

2002:交流与行动

2003:明天

2004:一切开始

2005:苦而不辞

2006:生于蛮荒

2007:成长

2008:悟

2009:

记者的家

17654317

  水表、电表、煤气表 发表于:09-10-20 21:33 [只看该作者] 第13楼

吃草版主抬爱,希望有再版机会

17819705

  笔士之 发表于:09-10-23 22:24 [只看该作者] 第14楼

看了这本书,觉得有一个不足是,选的片子太少了,只有35部,如果能再多写上十部、二十部就更好了。比如《罗马假日》等又名的片子,都可以写进去

17819705

   笔士之 发表于:09-10-26 09:13 [只看该作者] 第15楼

《电影撞新闻》之羽翼带光的鸟

《晚安,好运》

看了关于爱德华.R.默罗的影片《晚安,好运》(Good Night, and Good luck),不过瘾,因为它只描写了与麦卡锡斗争年间的默罗,远非这个传奇新闻人新闻生涯的全貌,于是找出其传记《爱德华.R.默罗和美国广播电视新闻业的诞生》,一口气读完,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形容安迪的那句话:“有些鸟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翼太光辉了。”

没错,默罗就是那种充满自由精神、羽翼带光的鸟,把它飞掠之地,照得一片通明。

二战时,身为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欧洲部主任的默罗,站在伦敦的楼顶上,现场为美国听众报道德军轰炸伦敦的新闻,“听!这猛烈的、冷酷的爆炸声。”简洁、有力的语句,伴随着默罗凛然、无畏的声音,通过电波,回荡在美国人的客厅中。战后,丘吉尔认为,美国之所以结束中立政策,投入反法西斯战争,很大程度上与默罗对于英国人英勇反抗法西斯德国侵略的报道有关。 希区柯克在同年(1940年)拍摄的《海外特派员》中,记录了广播中默罗的这段报道,向在自己的祖国支持自由事业的勇敢的新闻人致敬。

勇气只是默罗闪光品质的一部分。默罗的不朽贡献,是将新闻带入广播与电视。二战期间,默罗与威廉姆.L.夏勒一道,从欧洲发回晚间新闻综述,默罗亲自担任节目的主播人,这个节目永远地改变了广播和新闻。此前,广播节目在白天主要是肥皂剧,晚间则是各类娱乐明星的表演。战争结束后,默罗投入新兴的电视媒体,制作和主持了电视新闻节目《现在请看》,在收音机之后,又推动人们将电视也看做一个重要的新闻来源。

默罗为广播和电视新闻报道设立了至高无上的标准。新闻史家认为,他的报道事实准确,视角全面,分析精辟,原则性强。他关注重大问题,坚守严肃新闻立场。著名杂志《综艺》称默罗领导电视走向了成熟。默罗还是一个慧眼识才的领导者,在服务CBS的近二十年中,他为这家传媒机构招募了一批英才,组建了一个精英新闻团队,极大地提升了CBS的声望与影响力。当他因坚持严肃新闻立场而与公司老板发生冲突时,CBS的竞争对手NBC邀他加盟,开出薪水随他所愿这样的条件,但被默罗所拒。肯尼迪任总统时,默罗担任美国新闻总署署长。期间,他推动了第四家电视网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的创建。默罗的目标是,让这个新的电视网反映出广播电视事业应有的职业操守,以高质量的节目让过度追求商业利润的美国三大电视网无地自容。

1965年4月27日,几十年中每天都要抽65根香烟的默罗死于肺癌。默罗的讣告中说,他风度翩翩有如王侯,但仍然不忘支持弱者;他富有思想但又很有人情味。默罗的传记记载,默罗是精神独立而自由的人,无论和农民还是和总理在一起,他都非常坦然。而默罗拍摄的反映美国农业季节工人艰辛生存处境的记录片《羞耻的收获》(Harvest of Shame),至今仍被认为是电视纪录片的经典之作。

默罗的意义已经超出了新闻,成为人类精神天空中珍贵的风景。这样一只以骄傲与智慧为双翼的不死鸟,自然值得后人永远缅怀。2005年,父亲是电视新闻记者而自己也从新闻系毕业的著名演员乔治.克鲁尼,将默罗搬上银幕。作为科恩兄弟与索德伯格愿意使用的演员,克鲁尼显然从这些富有个性的导演身上受益不浅,因此《晚安,好运》拍得相当不俗,黑白影像透着冷静高贵的气质,故事讲述得紧凑动人,尤其是新闻人的群像,更塑造得气韵生动,令人难忘。

影片以默罗1958年著名的芝加哥演讲开始,展开倒叙,讲述了1951-1954年间默罗与麦卡锡主义做斗争的故事,最后又回到演讲场景,以默罗对电视新闻网贪得无厌地追求利润而放弃媒体公共责任的恳切规劝,意味深长地收尾。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麦卡锡主义在美国甚嚣尘上,以参议员麦卡锡为主的激进势力以反共为号召,对许多美国人展开捕风捉影的指控与调查,使许多无辜者丢失工作,并造成人人自危的局面。一时间,反共成为最大的政治正确,人人都要签名效忠美国。此时,默罗勇敢地站出来,以CBS的新闻节目《现在请看》为阵地,与麦卡锡展开当时看来不啻为大战风车的战斗,战斗持续了几年,默罗代表的良知与正义力量最终赢得胜利。

与麦卡锡的斗争,始于就空军要开除上尉麦洛.拉都维奇而展开的新闻调查。拉都维奇的父亲被麦卡锡指控为参加过共产党,拉都维奇因此而被株连。默罗不惧军方的威胁,在《现在请看》节目中为拉都维奇辩诬。为了扩大节目的影响,他与制片人弗莱德自己拿出1500美元在《纽约时报》上做广告。在媒体的干预下,空军撤销了原来的决定。

默罗对麦卡锡的斗争,始终站在捍卫人的权利与尊严的立场,闪耀着理性与自由的光芒。他在节目的评论中说:“我们不能将持不同政见看作是不爱国。我们必须牢记指控不是证据,定罪必须依赖于证据和合法程序。我们不应该生活在彼此恐惧的环境之中。”他提醒美国人,他们的祖先曾经毫不畏惧地讲出自己的主张,坚持自己的信仰,敢于护卫正义的事业,即使这事业在当时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

默罗真正地做到了“也许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拼死也要捍卫你说出自己观点的权利”。在与麦卡锡的斗争中,默罗在节目中首先告知公众,《现在请看》将为麦卡锡在同一时段提供同样时长的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并真的做到了这一点。他相信人的理性的力量,相信在充分的自由表达中,真理终会在竞争中获胜。历史奖励了默罗的勇气与智慧,高举政治正确大旗君临美国公共生活多年、给社会心理带来极大恐惧的麦卡锡主义,在默罗及其同仁不懈的斗争下,最终寿终正寝。

《晚安,好运》中的默罗由大卫.斯特雷泽恩(David Strathairn)扮演,斯特雷泽恩外形很像默罗,只是不如后者丰腴,但其冷峻气质却十分符合这一角色的要求。影片有默罗在节目直播前双腿的特写,不过,不看传记基本不会知道特写的含义,原来,老练如默罗,尽管在节目中看起来总是充满了自信,但其实,他在主持节目前总要喝几口威士忌为自己镇静,即使如此,在主持过程中,他还要经常出冷汗与神经质般地晃动双腿。默罗身上的这种细节,成为默罗研究者研究他性格的有趣线索。

最后,该说说默罗的芝加哥演讲了。

默罗与麦卡锡的斗争虽然以胜利告终,但《现在请看》节目不久后却被从黄金时段撤下来,并最终停播,原因是赞助商不愿意继续赞助这个总是制作争议性新闻的节目。《现在请看》体现了杰出新闻人的智慧,它既关注时代的紧迫问题,又有新颖别致的角度,比如它曾经跟踪一个美国人捐献出的一品脱鲜血,直到它输入一个在朝鲜的美国大兵的体内。然而,尽管默罗同时还为CBS创立并主持着为公司带来滚滚财源的名人采访节目《面对面》,以图保住严肃新闻节目,但是,公司创始人佩雷的利润胃口越来越大,他认为,CBS应该去努力挣钱而不是拯救世界,默罗则认为CBS应该肩负这双重使命。这种分歧,导致默罗与CBS渐行渐远。《晚安,好运》中,商业主义与严肃新闻的冲突,是另一条重要的叙事脉络。

1958年10月15日,默罗出席了于芝加哥举行的电台---电视新闻编导协会年会(RTNDA),并在会上致辞,这就是默罗著名的芝加哥演讲。演讲中,尚未离开CBS的默罗,以先知般的洞见与无畏的勇气,表达了对电视业发展失衡的忧虑。他说:“我们最好保留好三大广播电视网一个星期的所有节目档案,这样五十年或一百年后历史学家可以用这些资料来研究我们,通过这些黑白或彩色的记录,可以看到我们的颓废和逃避现实的种种表现。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我们三大广播电视网每天晚上在东部时间从8点到11点的节目表。你很快会发现,只有极少的和很短暂的内容是触及我们国家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默罗还批判了电视网对利润的无止境欲求,他说:“我们没有要求广播电视网成为慈善家,但是《人权法案》或者是《传播法令》也没有规定他们的利润应该每年都增长,如果利润没有增长,我们的国家也不会崩溃”。

演讲的末尾,默罗如是告诫:“电视可以作为教化的工具,能阐明问题,当然,它也可以激发我们。但只有当我们人类决定这么使用电视的时候,它的这些作用才会实现。否则,它只是一个有光和线的盒子”。

半个世纪过去了,默罗的声音并不苍老。克鲁尼一定是有感于此,才以一部电影为电视招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7842.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电影怎样描写新闻人——新书《电影撞新闻——影像中的无冕之王》 奥拉星无冕之王》为网友夢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