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有家》诞生记 家规诞生记

左良忠 张耘/文

  幽暗的影院里,随着浓烈亲切乡音的传递,朴实感人情节的延伸,克制的抽泣声一声连着一声,此起彼伏,偌大的影院大厅被哽咽声和吸鼻子声充塞得满满的。影片《塞外有家》的感动波涛汹涌,几乎无人可拒。
  当灯光重新亮起来,每个观赏者的脸上都闪闪发光,有一种被泪水冲洗过的光泽和亮洁。观看影片的人们被感动了,带着这种感动和感动之余的洋洋暖意,他们抹去脸上残留的泪痕,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影院。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好多疑问:
  这是怎么了?多久没有被感动了,多久没有看到这样能够感动人的电影了?这是大同自己拍的电影吗?
  这就是大同首部本土制作的电影《塞外有家》的首映式。
  电影《塞外有家》是大同人演的,也是演大同的,也是大同古城第一次以大同的名义进入影片里。片中注入了大量的大同元素,特色小吃羊杂、凉粉等,著名建筑鼓楼,华严寺,夫子庙,云冈石窟等,部分情节似在有意向观众展示大同的风土人情,但看来叫人倍感亲切,丝毫没有生硬造作之感。
  全剧既没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感纠纷,只是通过厦门儿媳婉萍三次来同的经历,展现了古城大同那种母性的包容和豁达。第一次是主动的,是回家探亲,但因和小姑子发生了冲突,婉萍带着对大同的不适和不满悄然离开了大同;第二次是被迫的,是为了躲藏文革时的阶级斗争,但在得知丈夫被拘自杀的消息之后,为了不给婆家添加负担,又一次悄然地离开了大同,和第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心里更多的是眷恋和伤痛;第三次是自愿的,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今天,在带着对婆婆的思念又一次回到大同。影片成功地塑造了婆婆这个人物形象,她中年丧夫,家境并不富裕,但即便在人人自危的文革,都给予了婉萍无私的关怀和照顾。她勇敢善良又充满生存智慧,几乎具有所有北方女人的美德。
  向来以严肃著称的耿彦波市长在看完影片之后说:“挺感人的。”这几乎也是所有看过影片的人的共同感受。因为在观赏影片的过程中,很少有人不落泪的。
  挺感人的。绝不是一句敷衍的评价。
  挺感人的。是对一部影片最高的赞美。因为影片不是用明星大腕、华妆艳服和离奇的画面,而是用一个简单朴实的普通人的故事征服了观众。人们为之叫好。
  在电影电视剧多如牛毛的今天,到处是投入巨资拍摄的大片、巨片、贺岁片,这些所谓的大片或巨片除了给人滑稽、荒诞、搞笑、刺激以及无人能够明白的深意之外,别无其它。这部大同人自己投资、自己编剧、自己拍摄的电影怎么会如此出人意料,如此催人泪下。带着这种想不到和好奇,我们采访了影片的编剧胡传阁和制片人李立芬。
  编剧胡传阁,大同人,身材高大魁梧,面目慈祥,给人和善之感。
  胡传阁是全国著名的编剧,二十一岁即以三集电视剧《老人的世界》一举成名。作品有《桂嫂》、《下里巴人》、《无悔人生》、《嫂娘》,几度全国获奖,他的《苏雅的故事》在央视九次重播,创下了同类题材电视剧较高的记录。
  在谈及这部影片的创作缘由,编剧胡传阁说:“以前想写大同的东西,一直无法下笔,因为大同还不具备向外推广的条件。因此关于大同的作品几乎没有。于是有人就说,大同没文化。其实大同不是没有值得挖掘的东西,而是值得挖掘的东西太多了。这两年来的变化,叫我感触很深,也激发了许多思考,脑子里装满了大同的东西。”从胡传阁编剧的话里,我们听到了他对大同的热爱和旺盛的创作热情。
  在与胡传阁编剧的交谈中,我们得知,这部本为大同编写的剧本差一点与大同失之交臂。
  在目睹大同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胡传阁的心里充满着感动,酝酿了很久,要为大同写一个剧本。加上好友李立芬一再催促,在2009年年末的一次聚会之后,胡传阁回去仅用四天时间,就写出了一个电影剧本,影片取名为《塞外有家》。李立芬看后,拍案叫绝,好!拍成电影一定好看。这部片子最好由我们自己来拍。
  但在考虑到拍摄电影需要大笔资金后,胡传阁还是把本子交给北京的一家公司。李立芬得知后,却一定要自筹资金把这部电影拍出来,因为这是一部和大同有关的电影,而且是一部专为大同而写的电影。
  本子已被北京的那家公司看中,拟投资两千多万,聘请明星大腕,拍成大片。但看在多年朋友的份上,更是情系大同乡情难却,还是把《塞外有家》的本子从北京取了回来。
  李立芬,云冈研究院的副院长,精明强干,曾是大同耍孩剧团的台柱子,身上有一股中年妇女特有的成熟魅力。从此成为一个为了电影的说客,游说各方大款财主,希望得到大同企业家的赞助。工作之内谈影片,工作之外也谈影片。她逢人便谈,以致朋友们说她是“为了电影的祥林嫂”。最后,终于让她谈动了两个,一个是云中实业的王晓生,一个是晨光国际酒店的魏巍。他们,两位生意人,不顾身边朋友的劝阻,成为大同影视发展史上首例投资电影拍摄的民营企业家。
  民营企业参与电影拍摄,这在山西省的电影史上,也尚属首例。拍摄完《塞外有家》,李立芬女士总结体会,她说:“概括言之,是一个模式,两个首例和三个奇迹。”一个模式是:影视文化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三个奇迹是:创作剧本时间最短,仅为四天;组建剧组时间最短,仅为十天,拍摄时间也最短,仅用十五天;百分之九十五的演员来自非专业。
  综观这部影片,情节不复杂,但历史跨度很长,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直到2009年。六十多年的时间,在对婉萍不幸命运的描述中,人们似乎又回到了物质贫乏的六十年代,回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七十年代。在回味历史的同时,进入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此种思考常常会使我们成熟起来,甚至决定我们的行为(下转18页)(上接8页)活动,意义十分重大。
  《塞外有家》的可贵之处还在于,通过对大同一个角落的详实描述以及对整个城市的文化、建筑、民俗等方面的宏观展现,唤醒了大同人身上沉睡多年的自豪感、优越感、豪迈感,甚至消失已久的自信心和自强意识,以及对自身文化的重视和审视。
  大同,这座千年古城,在长久的踯躅不前后,即将重新站立起来,举步前行。影片的这种震荡触碰到人心深处那缕柔软的情愫,叫人感动也就不足为奇。
  影片取材大同,表述大同,也就没有运用普通话,而是合理地运用了大同方言。乡音和乡情,一下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观众与影片之间的距离。制片人李立芬充满自信地说:“这部片子拍的是大同,也是大同人演的,但是我们是要给全世界看的。”观完此片,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此言绝不虚妄。
  从电影《塞外有家》的初次尝试成功,我们看到了大同的影视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灿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9854.html

更多阅读

肖骁出局是必然——评7月4日的《超级演说家》 肖骁整容前

7月4日晚的《超级演说家》确定了最后几名参加所谓全国五强的选手,这其中我认为肖骁的出局是必然。第一场,李承远对肖骁。李承远《因为有爱,所以会好》对肖骁的《我爱自己》。应该说双方讲得都不错,当然境界而言,李承远更高一些,以致于李

《陈涉世家》复习教案

《陈涉世家》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2)要求学生会读下列字:辍鸿鹄谪戍数谏忿恚笞(3)理解和积累文言文词语,包括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4)积累有生命力的警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能力目标:(1)《

听谭维维《如果有来生》 如果有来生 试听

很喜欢谭维维这首《如果有来生》像诗一般,我喜欢好听的旋律更是喜欢好听的词。词中描述的景象更是我的向往,走过金黄的麦田,自己置身于金黄之中,听微风从耳畔吹过。无邪的放下心中的背负去自由而又洒脱的给稻草人唱歌,是如此的飘逸和洒脱

声明:《《塞外有家》诞生记 家规诞生记》为网友罒鉮聖灬霸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