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复习资料

《口技》复习资料

《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清代顺治年间进士。

原文译文对照

京中有善口技者。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一天,正赶上一家大宴宾客,在客厅东北角设置了一个八尺宽的帷账,口技人坐屏障中,口技人坐在帷账里面,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块醒木罢了。众宾团坐。众宾客围坐下来。少顷,过了一会儿,但闻屏障中抚尺二下,只听帷账里醒木拍了两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全场都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介绍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演前气氛。是下文记叙精彩表演的铺垫。

遥遥闻深巷中犬吠,远远听到深巷里狗叫起来,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伸懒腰,打哈欠,摇其夫语,夫呓语。她摇着丈夫并与他说话,她丈夫说着梦话。既而儿醒,大啼。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啼哭。夫令妇抚儿乳,丈夫让她给孩子喂奶儿含乳啼,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妇拍而呜之,妇人拍着孩子轻声哼唱着哄他入睡。又一大儿醒,又有一个大孩子也醒了,狺狺不止。嘴里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当是时,这个时候,妇手拍儿声,妇人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声,嘴里轻声哼唱的声音,儿含乳啼声,小孩子含着奶头的啼哭声,大儿初醒声,大孩子刚醒来的絮絮声,夫叱大儿声,丈夫对大孩子的呵斥声,一齐凑发,众妙毕备。同时并作,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

满座宾客无不伸颈,全场宾客没有一个不伸着脖颈,侧目,偏着头看,微笑,微微笑着,嘿叹,默默赞叹,以为妙绝也。都觉得妙极了。

口技者摹仿一家人深夜由睡到醒的过程以及宾客的反应。

既而,没过多久,齁声起,丈夫的鼾声响起来,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妇人拍小孩也拍得缓慢,渐渐停下来。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器倾侧,盆碗器物翻倒的声音,妇梦中咳嗽之声。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宾客意少舒,宾客们这时心情略微放松了一些,稍稍正坐。都稍稍端正了一下坐姿

一家人由醒到睡的过程以及宾客的反应。

忽一人大呼:“火起!”忽然听见一个人大喊“起火啦!”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丈夫起来大喊,妇人也起来大喊。

两儿齐哭。两个孩子也齐声哭起来。俄而百千人大呼,不一会儿就听见许多人的喊声百千儿哭,有许多孩子的哭声,百千狗吠。还有许多狗叫声。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其中夹杂着噼哩啪啦房倒屋塌的声音,火爆声,烈火燃烧的爆裂声,呼呼风声,呼呼的风声,百千齐作;许多种的声音一起响起来又夹百千求救声,又夹杂着许多人的呼救声曳屋许许声,人们拉塌火烧房子时一同用力的呐喊声抢夺声,泼水声。从火中抢救物件的撞击声,泼水声。凡所应有,凡是该有的声响,无所不有。没有一种没有虽人有百手,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手有百指,一只手有一百根手指,不能指其一端;也不能指明其中任何一种声音人有百口,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张嘴口有百舌,一张嘴有一百条舌头不能名其一处也。也不能说出其中任何一种音响。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种情况下,宾客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奋袖出臂,捋起袖子,伸出胳膊两股战战,两腿哆哆嗦嗦,几欲先走。差点儿要抢先逃跑了。

家里失火,家人救火的过程以及宾客的反应。

而忽然抚尺一下,忽然间醒木一拍群响毕绝。所有声响全都消失。撤屏视之,撤掉帷账向里面一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块醒木罢了。

写表演结束,重写口技人的道具,呼应开头。

文章主旨

本文是300多年前北京城里一次口技表演的真实记录,作者通过对口技表演中各种声音的生动逼真的描摹,赞扬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口技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写作手法
(1)以动写静:用“深巷犬吠”、“老鼠活动”、盆器倾侧、妇人咳嗽等声音,烘托反衬了深夜静谧的气氛,是以动写静的写法。
(2)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口技表演——直接表现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侧面描写从听众的神态、动作、反应——侧面烘托了表演者的技艺高超;
首尾两段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突出了技艺在“口”而非其他器具——侧面烘托了表演者的技艺高超。

课文内容理解

1.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课文描写口技表演,抓住了两个方面:表演者和听众。一方面正面描写口技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另一方面侧面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其高超技艺。在描写过程中,都是先写表演,后写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结合。

2.文中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极其简单的道具,其用意是什么?

表明口技不是靠其它器物发声,而仅仅是靠一张嘴发声,突出其技艺在“口”,其目的,全在于赞美表演者技艺之高。

3.全文是如何以“善”字统领全文的?

全文紧扣表演的“善”,既用生动形象的描绘来正面突出口技表演的“善”,又用众宾反应来侧面烘托口技表演的“善”;既有作者简要的评论,画龙点睛地赞美口技表演的“善”;又有意味深长的开头与结尾以道具的简单来反衬口技表演的“善”。

4、各场景的声音变化有何特点?请结合语段具体分析。

从三个场面总体来看,由远及近、由内及外、由少及多、由微弱到喧闹、由缓慢而急快、由简单而纷繁、由一家而涉及乡邻,淋漓尽致地表现口技的精湛奇妙,思路清晰有序,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第一个场景形成波澜,第二个场景过渡承接,声情潜伏,第三个场景是情节发展的高潮。

第一个场景从“深巷犬吠”开始,以四口之家作为想象中的舞台,先模拟妇人“惊觉欠伸”拉开深夜被惊醒的帷幕,再模拟丈夫“呓语”,画面渐清晰,至幼儿大啼,帷幕大开,打破深夜的静谧。

第二个场景“夫齁声起”“妇梦中咳嗽”说明一家人由醒而睡,尤其通过鼠倾盆器之声来衬托屋内的安静,甚是绝妙。

第三个场景情形急转,由“一人大呼”到“夫大呼”“妇大呼”“两儿哭”,再到百千人“大呼”“儿哭”“犬吠”,再到风火声、救火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表演达到高潮。

5、课文除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外,还多次描写听众的反应,试体会这些反应有何不同?

第2段中听众的反应是:“伸颈”侧面”说明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叹”表明对表演者的赞赏,观众初人情境,尚能自持;

第3段中写“意少舒,稍稍正坐”几个字已说明观众已渐渐融人表演情境,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

第4段写听众“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恨不得赶紧逃脱这场火灾,说明已完全进入到表演者创造的生活情境中,都失去了自持能力。三处描写,层层深入,生动而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

 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6、文中的以下两处是怎样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

①“遥闻深巷中犬吠”

口技表演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的。这一句写犬吠声,而这犬吠声是远远听到的,并且是从深巷中传来的,这就营造出夜深入静的氛围,把听众带人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使听众的注意力自然地被“犬吠”声听吸引,想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一句既是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又是使一户人家由妇人初醒到全家喧闹的铺垫。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这是以老鼠跑动偷食声、“盆器倾侧”声、妇人朦胧中的咳嗽声为反衬,加重深夜的静谧气氛,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后的沉寂状态,并为下面即将表现的大火灾蓄势。

重点实词

1、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2、八尺屏障(设置、安放)3、其夫呓语(说梦话)
4、妇(抚摸、安慰)儿(喂奶)5、妇拍而呜之(指轻声哄小孩入睡)6、众妙(全、都)备
7、宾客(心情)(稍微)(伸展、松弛)8、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其中夹杂着)
9、屋许许声()10、人有百手(即使)11、(几乎,差点儿)欲先(跑)
12、袖出臂(扬起、兴起)13、两战战(大腿)14、不能其一处(说出)

15、于厅事(客厅,大厅)之东北角16、一齐发(会合,聚集)17、众宾坐(环绕

18、既而(不久)19、俄而(一会儿)20、少顷(一会儿)

(1.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  2.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3.表示相继发生:既而

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 少顷 未几)

一词多义
1、善:京中有口技者(擅长)择其者而从之(好)
2、乳:妇抚儿喂奶)儿含啼(奶头
3、绝:以为妙)群响毕消失,停
4、妙:以为绝(美妙奇妙)众毕备(妙处
5、指:手有百指头)不能指其一端(指出,指明
6、坐:口技人屏障中(坐在)满寂然(同“座”,座位
古今异义词
1、闻屏障中抚尺一下置但:古义:只今义:但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于是:古义:在这个时候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两战战股: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4、几欲先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口技》复习资料
5、人有百手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6、中力拉崩倒之声间:古义:夹杂今义:中间
7、但屏障中抚尺一下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词类活用
1、会宾客大宴:名词作动词,译为:举行宴会
2、京中有口技者善:形容词作动词,译为:擅长
3、不能其一处也名:名词作动词,译为:说出
4、众毕备妙:形容词作名词:妙处
文言句式
判断句式:“不能名其一处也”,译为: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

用原文填空

1、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语句: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惊慌欲逃的语: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失火的声音之逼真的句子: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4、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的句子是: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②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5、文中最能体现口技人摹拟效果的一句是:众妙毕备

理解回答

1、《口技》一文中“众妙毕备”一语中的“毕”字和下列词语中的“毕”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毕业典礼 B.毕生精力C.丑态毕露

2、“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和下列词语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莫名其妙B.至理名言C. 有名无实

3、第一段写什么内容?在全文中有何作用?文章最关键字眼是什么?

内容:交待了口技表演者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听众情况和开演气氛。

作用:为下文记叙精彩表演作了渲染和铺垫。

4、课文依次描写了课文依次描写了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失火救火三个情景,目的在于表现口技人高超的表演技艺,即是紧扣“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一个“”字。

5、课文中描写了听众的哪几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三次。细腻的刻画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的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6、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

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烘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7、文章第三节中“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这几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以动写静,衬托深夜的静。

8、文章第四节运用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好处:更为全面的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9、①写出两个与“不能名其一处也”的“名”字用法一致的成语。莫名其妙、惊诧莫名、莫可名状

②写出一个与“几欲先走”的“走”字用法一致的成语。走马观花

10、第1段中用4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

突出道具的简单,说明口技人表演靠的是高超的技艺而非他物。

11、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作者是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体现的。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体现了观众怎样的心情?急切而向往的心情

13、第2段描写口技人表演的声响,其顺序是什么?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由少及多。

14 、众宾客听了表演后都“以为妙绝”,请问“妙”在何处?

“妙”在于五种声音,一时齐发,犹如一部大合唱。

15“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了听众听表演的哪些内心感受?

听得入神,心领神会,满意、折服的感受。

16、无不变色离席”中的“离席”与 “几欲先走”为什么不矛盾?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变色离席”是写神态,“几欲先走”是写心理,这两句是说吓得想逃走而未走的心理与神态,所以不矛盾。作用是表现听众如临其境,说明口技人表演到达以假乱真的地步。

17.你能说出作者先叙“遥闻深巷中犬吠”的深意吗?

既是室内一家人惊醒的直接原因,又为下文“夜半失火”作了伏笔,体现了口技人的艺术匠心。

18、品味,分析其表达的作用和效果。

(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侧目 ,微笑 ,默叹 ,以为妙绝。

通过伸颈、侧目的动作描写,微笑、默叹的神态描写,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通过“变色离席”的神态描写,“奋袖出臂,两股战战”的动作描写,“几欲先走”的心理描写,侧面烘托口技人的技艺高超。

19、由“遥闻”至“以为妙绝”,写出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由疏而密,由少而多的过程,作者抓住了哪些词语的变化分层展现这一情景的?

犬吠……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的气氛。 欠伸、呓语……声音微弱。大啼、呜之、絮絮不止……说明四口之家由睡到醒,秩序渐进。拍儿、呜啼、初醒声——一时齐发,用短促排比句式,急促的语势,口技表演达到第一高潮。

20、“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和“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是两处对声音的记叙描写,试比较一下,看看特点有何不同,并对写法加以评析。

前句记叙描写的声音较单一,后句记叙描写复杂、逼真。这种从开始单一到后来复杂的声音的模拟,符合失火救火的实际,也与后来观众的反应相吻合。能突出表演以假乱真的高超技艺。

21、课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请简要分析研究其作用。

两次交代极简单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构上首尾呼应,起落分明;道具的简单,反衬其口技技艺高超,突出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22、这篇课文用一个“善”字拎起。“善”在哪里?怎样写“善”?“请你用“善在……,它写出了……”说一句话。

善在众妙毕备、百千齐作、应有尽有,它写出了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

23、本文描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民间技艺和健康的民风民俗,请你仿照示例,选择熟悉的一种加以描述。

[示例]:五月五日端午节赛龙船。龙船形如柳叶,船头船尾刻有彩色的龙头和龙尾。水手们穿红着绿,一人击鼓,一人举旗,阵容整齐。比赛开始,锣鼓齐鸣,但见水手们和着鼓声,桨起桨落,动作刚劲。龙船如飞,争先恐后,紧张激烈。岸上的人也拼命地呐喊助威。场面蔚为壮观。

24、下节课是大家盼望已久的、一个星期才一节的音乐课,上课铃声还未响,就自发地齐唱起了《我的未来不是梦》,以迎接音乐老师的到来。就在这时,班主任数学老师夹着一叠试卷走了进来,说道:“利用这节音乐课和下节数学课,进行一次测试……”请你仿照本文中对观众的反应的描写,用简短的语言描写一下这时同学们的反应。
我的描述班同学无不瞠目结舌,暗拍大腿,满脸无奈,唏嘘不已。有的作“晕”状,有的哭丧着脸,有的耷拉着脑袋……

25、文章开头交代“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者”前加“善”字加以修饰,有什么作用。

对口技者的表演技艺,从整体上给予评价;结构统领全文内容。全文内容情节都围绕“善”展开。

26、文中写犬吠用“遥遥闻”,写鼠声用“微闻”,有什么好处?

“遥遥闻”表明犬吠声由远而近,营造出小巷幽长,夜深人静的气氛。

“微闻”写老鼠活动的细微声响,从侧面突出一家人入睡后的静谧的气氛。

27、文章从哪两方面来描写失火、救火的场景?

正面描写失火、救火场面的各种声音,侧面描写听众的神态。

阅读理解题

[一]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摘出文段中表示时间的副词,简析其作用。

既而、未几,作者按时间顺序,眉目清晰地描写出声音变化的先后过程,场景转换的层次。

2.简析加黑词“当是时”的表达作用。

既对上文起收束概括作用,又点明、强调各种音响同时从一人口中出,从而突出了口技人高超的技艺。

3.一段写了哪几种声音?它们的先后次序能调换吗?谈谈你的理解。

犬吠,妇人惊觉欠伸,夫呓语,儿醒啼声,含乳啼声,妇拍呜声,大儿絮声,夫叱大儿声不能调换,这种描写顺序非常符合生活情景(逻辑),具有逼真的生活实感。

4.二段加线的句子如果不要,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加线句用细节描写,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一家人睡尽后的细致人微的音响,写得有血有肉,十分逼真,体现了口技人高超人微的艺术匠心。

5.你能说出作者先叙“遥闻深巷中犬吠”的深意吗?

既是室内一家人惊醒的直接原因,又为下文“夜半失火”作了伏笔,体现了口技人的艺术匠心。

6.这两段文字中口技人的“声音”是怎样变化的?作者第二段写出异样的安静,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其用意是什么?

一段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二段则由一段的大变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以声衬静。此处极写静为下文“夜半失火、救人”的高潮作铺垫,起到反衬作用,从而形成巨大的场景反差、鲜明的对比,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简括选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写口技者摹仿一场夜半大火灾的情景,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

2.段中加点词“中”、“夹”很富表现力,试作简析。

这两个词表现了口技人忙中“偷闲”,大处现微的艺术匠心。

3.有人说:“俄而百千人大呼”一句前转接太快,不合生活实际,应当由夫妇一家,写到邻家、街坊,再写“百千人大呼”,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

这样写反而过于罗嗦,不能表现大火灾“间不容发”的情景,更不能极快地将口技推向高潮,反而冲淡了口技者的技艺。

4.简括这段文字作者写作的思路。

表演火灾——议论赞叹——听众反应。

5.加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析修辞的表达效果。

议论,修辞手法有:对偶、夸张。从不同方面高度赞扬了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6.口技者的表演具有逼真的效果,高度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在哪里?

段中最后一句。“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2881.html

更多阅读

林嗣环《口技》的写作背景 口技林嗣环翻译

《口技》选自清代张潮编撰的《虞初新志》一书中林嗣环写的《秋声诗自序》一文。《虞初新志》编选的多是江浙一带文人学士的文章。福建人林嗣环也被选入其中,是因为《口技》是他流落杭州客居时所作,时间应在清顺治年末与康熙年初之间,

中国矿业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复习资料上

1、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和任务?目的:查明天然及人为条件下地下水的形成、赋存和运移特征,地下水水量、水质的变化规律,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以及环境问题、地下水灾害的防治提供所需的资料。任务: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查

《隆中对》复习资料

一、背景:《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1)分析对手的形势及应对的策略:曹操拥百万之众(军事上),挟天子而令诸侯(政治上)——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天险),已历

转载 《口技》复习题及答案

原文地址:《口技》复习题及答案作者:周艳老师一、文章内容二、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虞初新志 秋声诗自序》。2、本文的作者是林嗣环,清代人。3、《虞初新志》是清代人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三、语音呓(yi)语 叱(chì) 齁(hōu)

《昆虫记》复习资料打印版

《昆虫记》“昆虫的史诗”——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一句话评价)作者:法布尔:是一位严谨、细致、热爱生命、珍爱自然的昆虫学家。主要内容:主要描写昆虫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等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

声明:《《口技》复习资料》为网友彼安互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