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老萨谈老骥伏枥 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

老萨谈老骥伏枥-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抗战重武器系列) [原创 2014-1-18 22:10:51]

字号:大 中 小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抗战中,几乎每一个战场,国军在火力上都被日军完全压制。一场战斗下来,无论胜利者是谁,国军的伤亡大多在日军的1.5倍到2倍,甚至3倍。今天,也许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大骂国军无用,垃圾,其实这并不稀奇。二战中,重武器造成的伤亡在百分之八十,而火炮则是重武器绝对支柱力量。国军为什么伤亡如此惨重,究其根本来说,火炮上和日军的巨大差距,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下面就听老萨来说。

炮的种类

在今天,支援型火炮基本就是:榴弹炮,加农炮,迫击炮,火箭炮这四种。

不过,在二战期间,划分远比一战复杂。

榴弹炮,又被划分为野炮和山炮。

作为支援型火炮,包括: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迫击炮,火箭炮。

其中火箭炮,中日两军都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历史,可以忽略不计,这里就不谈了。

迫击炮,不是长身管火炮,本文也不多说。

真正最常用的中大威力火炮,就是山炮,野炮和榴弹炮。

在今天,随着技术的进步,山炮野炮早已经并入榴弹炮中,不单独出现了。

但在二战期间,由于技术和理念的限制,他们的地位还是独立的。

野炮是一战时期的概念,主要指一种轻型的榴弹炮,可以机动的用于野外作战。

野炮口径不大,一般不超过100毫米,它的重量较轻,易于机动,可用骡马挽曳,也可用汽车牵引。

一战期间,由于科技的限制,榴弹炮的重量一般都很大,难以有效跟随部队前进,只能在二线用于火力支援。

所以,各国大量装备这种相对轻便的野炮,以在作战期间灵活机动的运载这种火炮,跟随步兵作战。一般来说,野炮是前线步兵最重要的支援火力,威力大,射程较远,是一战炮兵部队的中坚力量。

而山炮,其实各方面和野炮区别不大,只是适用于山地作战的火炮。它最大的特点是重量较轻,可以将火炮拆解成几个部分。山炮不分解的时候可用骡马拖曳,分解以后则可由骡马驮载或用人力搬运。

山地战的特点是,地形崎岖,野炮,榴弹炮很难在这种地形机动,所以只能靠拆解成几块的山炮了。

分解后的山炮在作战前组装起来,就是一门完整的火炮,和野炮无异。而野炮一般是无法这样拆卸的。

至于榴弹炮,在二战中多指口径在100毫米以上的火炮,根据口径可以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榴弹炮,一般最大口径不超过300毫米,再大的话就属于特种火炮了。

就像之前所说的那样,随着科技进步,野炮概念已经消失了,并入了榴弹炮中。而山炮概念,也不存在,一些轻型榴弹炮完全具备了山炮的特性,成为山地战的中坚。

但在抗战期间,无论中日两军,都装备着山炮,野炮和榴弹炮,而且区分的很严格,下面就听老萨一点点说说。

相比起来,野炮山炮是中日两军一线炮兵的最主要力量。日军中,每个师团都配属一个炮兵联队。

挽马制(采用马匹拖曳火炮及运输补给的方式),炮兵联队有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120mm榴弹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与一个速射炮中队(37mm速射炮四门)

显然,野炮是日军师团的主要火力。

驮马制师团(采用马匹背负火炮及运输补给的方式,比较轻便,适合山地作战),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三十六门75mm山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除此以外,每个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四门山炮)。

相比起来,可怜的国军编制倒也是类似,只是数量远远不如。其实远远并不能形容双方的,差距,应该是天差地远而已。

国军最精锐的中央军中,理论上每个精锐师配属一个野炮营,理论上应该是下辖12门野炮,但实际上这只是理论而已。因为火炮数量很少,根本达不到这个标准。一般来说,绝大部分国军步兵师,最多只能配属一个野炮连,装备4门野炮已经属很不错的了。

而和中央军精锐德械师类似的德军,一个师必须配备一个炮兵团。一般认为德军这样的编制,在火炮上才是可以和日军抗衡的。

而国军一个师的火炮仅为德军日军的九分之一,就重武器火力上,是在极为悬殊,完全不是一个水平线上的。

到了抗战中后期的艰苦时期,国军往往一两个军才有几门山炮或者野炮。

在枣宜会战中,日军在随枣一带试图合围了国军3个军,这3个军全力撤退,基本放弃了所有的重武器。

但日军战后统计,缴获的国军这3个军的火炮仅有十多门,而且基本是清一色的迫击炮。

要知道,这还是国军中央军部队,地方军阀部队的火炮更差。川军,西北军很多部队根本没有火炮,只有少量迫击炮。以战斗力强悍的桂军为例,参加台儿庄会战的一个主力师,仅有2门老式日军野炮。这种火炮属于老旧武器,早就应该被淘汰。实战中,该炮射程太近,仅仅比迫击炮远一些。所以,如果在后方炮击,就超过了有效射程,就等于是瞎打,没有意义。

如果推到一线去开炮,由于射程太近,连日军步兵炮都可以轻松解决它。

而就算这样,这两门火炮居然还是桂军的宝贝,炮兵们都小心保护。但由于日军火力强大,这两门只能在战场上推来推去,始终不敢用,等于废物。白崇禧知道以后,干脆下令把火炮运回广西了,因为根本没法实战。

开战之前,国民政府经过统计,火炮总数为区区400多门,相对于高达170多万的军队来说,根本就是不值得一提,甚至是可笑的。

苏军在1943年年底,仅仅二线预备炮兵部队就已经有9个炮兵军,26个炮兵师和7个火箭炮兵师,拥有13500门火炮和11200门火箭炮。

更不要说这400多门火炮还包括七八种口径,几十种型号。



--------------------------上图的野炮是不可拆卸成几个部分的,下图的山炮则可以拆卸。现在已经没有山炮野炮的概念了!



中国火炮历史

中国古代使用火器的历史很长,但使用火炮的历史却不长。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炮,但当时的炮还是砲。其实所谓的砲,不过是投石车而已。汉朝三国期间,袁绍和曹操大军对峙,袁绍修建高台,让弓箭手从上面射箭,覆盖曹操的军营。曹操大军一度大乱,军营里面无人敢走动,连取水必须走动的时候,都必须顶着盾牌。

后曹操使用霹雳车,将袁绍的高台打的粉碎。这种霹雳车,其实就是古代的砲,是一种远程投石车而已。

其实在宋代以前,根本没有火药,火炮根本无从谈起。

中国在宋朝开始使用一些大号火铳以及一些火药爆炸物,具备一定的杀伤力,甚至较大规模编入正规作战部队,但当时并真正意义上的没有火炮。

以著名的北宋靖康之乱来说,当时宋军和金军普通使用的所谓火炮,不过是用投石车发射金属爆炸物而已。

当时资料记载,发射的炮弹把宋军士兵头砸破,但士兵却没有死。

显然,这些爆炸物并不大,重量也较轻,是投入敌人阵营以后再爆炸的。

而当时宋朝往往把水雷,炸弹,地雷也当做炮,也就是这个意思。

这也并不稀奇,因为当时的冶金,火药技术有限,火炮从技术上几乎是不可行的。

直到宋末,蒙古人西征攻城所用的火炮,比如攻打襄阳著名的回回炮,其实也不是炮。不过是蒙古人从波兰带回来的大型投石车。

到了元代,随着科技的进步,火炮才逐步出现,元代中期,较大口径的火铳已经并不稀奇,以铜铸造的炮火开始大量装备部队,尤其是水军。

铜的质地比较软,相对比较适合铸造大炮。在欧洲,最初的火炮也都是使用铜铸造,沙俄的彼得大帝由于急需要火炮,甚至命令所有教堂必须把大钟交给国家。

因为当时大钟都是铜做的,一口大钟就可以铸造一门重炮。

元朝装备火炮数量还是蛮大的,元朝一支数万人的边防军中,就有300门铜炮装备。只是因为蒙古王朝迅速衰败,这些火炮几乎没有实战的战例。

在元末各地诸侯的争霸战中,各地军阀和蒙古人都已经开始使用真正意义上的火炮,比如朱元璋和陈友谅的战略决战鄱阳湖战役中,两军都大量使用火炮作战,连朱元璋本人的座舰都被火炮击碎。

到了明朝,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火炮有着大幅度的进步。明中央政府在后期,每年都要铸造数千门铁制火炮,明朝火炮编号是中央统一编号,在明朝正统年间(正统皇帝就是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的那个),火炮编号已经超过10万。

铁炮作为制式装备开始大量进入部队。

中国铁矿的储量远远高于铜矿,而且铁的质地更为坚硬,远比铜更适合作为铸造大炮的原料。

明代铁炮的代表作之一是虎蹲炮。

戚家军为了围剿灵活机动的倭寇,需要虎蹲炮这种非常使用的小型火炮。它的重量仅有36斤,每次发射可装填5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100枚,上面用一个重30两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发射时大量散弹射出,轰声如巨雷,杀伤力及杀伤半斤范围都很大, 特别适用于野战。由于倭寇没有火器,也很少装备弓箭,根本无法对付虎蹲炮,光挨打,无法还手。在抗倭战争中,戚继光的军队里,每500人装备3门虎蹲炮。

只是当时火炮技术比较落后,火炮威力小,重量大,精度也较差。

到了后期,明朝向更先进的葡萄牙人学习,仿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佛朗机铳和红夷大炮,这样明朝的火炮有了质的飞跃,到达世界第一流水平。

到了明末,明朝的火炮装备数量很大,戚继光的车营装备佛朗机铳256门,辎重营装备佛朗机铳160门。崇祯二年至三年 (1629~1630),徐光启督造大小红夷炮400余门;两广总督王尊德也先后仿制大中型西洋炮500门。

佛朗机较为轻便,可以跟随步兵机动作战,给敌人造成很大的杀伤。而红夷炮则是欧洲人的陆战重炮,它可以承受巨大的膛压,这使得他的射程远,威力巨大。只是因为太重,很多超多3000斤,往往用于防御守城。

明军在和满清的交战中,大量使用火器和火炮。在著名的宁远战役中,红夷大炮一炮将满清酋长努尔哈赤轰成重伤,稍后不治死去。

照着这样发展下去,中国火炮技术不会明显落后于世界,没想到到了清朝,火炮居然一蹶不振了。

满清最初的统治者皇太极,顺治等人因为见识到明朝火炮的历史,也进行大量的仿制。

在一系列战斗中,清军也曾经大规模使用火炮,比如著名的平定三藩之乱,平定大小金川之战,平定准格尔的乌兰布通之战,打老毛子的雅克萨之战。

没想到的是,康熙时代开始,由于战乱逐步停止,国外不存在强大敌人,满清放弃了对火器的继续改进,又开始重视传统的骑马弓箭了。

满清统治者自己不研究火炮,更不允许民间研究火炮。满清出台一项法律,民间私自研究制造火炮者一律斩首,妻子发配边疆,家产充公。

所以,这100多年来,满清火炮没有任何进步,到了鸦片战争时期,其实清兵的弓箭相比英军早期的火枪并不明显落后,甚至在复杂地形还具有一定优势,但双方火炮已经天差地远。

战争之时,英军火炮的口径从几英寸到十余英寸,前装滑膛,以引信和燧石击发器击发,少量的火炮采用了先进的雷汞底火,以撞针击发。炮身重量从几百斤、几千斤直至万余斤。

而当时满清的火炮,甚至和150多年前康熙年间的大炮没有任何不同,甚至因为贪污受贿,偷工减料等原因,性能还不如明末清初的红夷大炮。

而英军火炮已经经过技术上的多次大规模突进,双方存在二代以上的差距。

在火炮的射程,精度,射速,威力上,英军具有压倒性优势。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只有区区10艘军舰、4艘轮船、22艘运输船,居然一路从广州杀到南京。

厦门之战,有200多门火炮的清军炮台全毁,金门镇总兵江继芸阵亡,英军几乎毫发无损。

定海之战,5600清军溃败,炮台全毁,镇海镇总兵葛云飞阵亡,英军伤亡轻微。

镇海之战,4600清军全军覆没,两江总督裕谦自杀,狼山镇总兵谢朝恩阵亡,英军伤亡只有几人。

其他几场战斗也都类似,连续七战,清军都是惨败,英军伤亡轻微。实战中,清军落后的火炮几乎对英军军舰毫无威胁。

这并不是特例,稍后的太平军,从广西一路北上,在湖南挖出了吴三桂反叛时候埋藏到地下的一百多门老旧大炮,也就是所谓的周炮(吴三桂的王朝叫做大周)。

吴三桂大军一度打到湖南,这些大炮自然也跟着去了。后吴三桂大军溃败,就将这些难以携带大炮埋入地下。

让世人没有想到的是,太平军依靠这些100多年前的铁制大炮,居然一路打到南京,根本没遇到对手。

刚开始,清军中最有战斗力的湘军和淮军,也并不重视火炮。他们用的还是老式的劈山炮和抬枪,作战的主要武器还是冷兵器。

而太平军则要精明的多,也实际的厉害的多。这支主要以汉人组成的军队见识到火器的厉害以后,立即在部队中大量装备火器。

除了缴获以外,还大量向西洋军火商购买,甚至自己铸造。

太平军中装备样枪数量很多,但大炮数量较少,这主要是缴获不多,购买也有难度。毕竟西洋卖给太平军军火属于走私,样枪体积小容易偷运,火炮就难了。

即使这样,太平军也屡败湘军和淮军,威震全国。

节节失利的曾国藩和李鸿章,他们很快从洋人身上见识到了火炮的历史!

在华的美国大流氓华尔,着急了一些欧美亡命之徒为军官,再召集了数百菲律宾雇佣军和上千名中国歹徒,组成了著名的洋枪队。

当时上海的英法军队虽然厉害,但受不平等条约的制约,他们不能离开上海市。所以,协助清军进攻的任务,就交给这支国际雇佣军了!

要说起兵员素质,洋枪队和常胜军没什么了不起,军事训练也一般,战斗力意志吗,他们仅仅是为了赏金和抢夺战利品的亡命徒。

这支区区1000,2000的国际雇佣军,居然屡次击败太平军。

李鸿章他们很多就看到,洋枪队之所以厉害,关键在于他们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样枪和火炮。

洋人为主干的洋枪队改组为清兵为主干的常胜军以后,他们的火炮部队更为强大,编成四个攻城重炮中队和两个野战炮中队。

这支炮兵部队配有二十四磅榴弹炮三门、十二磅山炮十八门、三十二磅榴弹炮四门、八英寸口径大炮两门、臼炮十二门,火箭筒若干具(发射老式火箭)。此外,他们还有一支庞大的内河舰队,有轻便战船三百余艘(后期减至五十余艘),每艘装有六磅或九磅炮一门;装甲汽轮三十二艘,各有三十二磅炮和十二 磅炮一门。

这支炮兵部队,就算在英法的军队中,也算是相当不错的。

正是由于武器的先进,常胜军的战绩才相当辉煌,远远超过别的清军。

因为它强大的炮兵厉害,苏南一系列的攻坚中,基本都是由常胜军的炮兵为主力,专门用来攻打坚固城池。

而湘军淮军使用最多的劈山炮,是一种早在明代就是用的老式前装滑膛炮,以发射散弹直射为主,威力较小,在当时早已经远远落后时代,根本无法和常胜军的炮兵抗衡。

这种前装滑膛炮,由于没有膛线,它无法精确瞄准炮击,所以一般仅能发射散弹,对聚集在一起敌人进行打击,往往只能造成受伤,不能致命。

自然,这种火炮杀伤力和用处是极为有限的。



----------------------上图的回回炮其实就是投石车,下图是俄罗斯彼得大帝时代的青铜巨炮。当时的铸造技术,只能铸造这种铜炮。彼得大帝就是依靠这些火炮,击败了瑞典,抢到了入海口。



鉴于己方火炮技术如此低下,清军在对付太平天国的后期,就开始大量购买新式西洋火炮,组建了几支规模不大的炮兵部队。

光靠购买火炮,不但花费巨大,而且由于当时火炮技术突飞猛进,经常是火炮刚刚运到中国,就已经被淘汰了。

所以满清在洋务运动刚开始,就侧重完成火炮的自产。

著名的江南制造局建设了炮厂,开始大规模的仿造过程。

江南制造局,又称为上海机器局,是洋务运动中最显著的成果,也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军工生产工厂。

江南制造局早在1865年就由曾国藩规划成立,稍后由李鸿章接手。李从西洋各国,包括美国,德国,英国等列强手中购买成批的机器,原材料,大量洋人工程师长期驻厂,还有大批经受过训练的中国工人。

这些中国的技术工人的水平很高,他们的薪资也相当惊人,至少是同类其他工厂工人的5倍以上。

李鸿章等人对江南制造局投入了巨大的关注,除了每年拨款25万两白银以外,还从淮军军费中拿出大量的拨款,中期由于和列强达成协定,从上海海关提出百分之十的关税(稍后提高到百分之二十),全部用于工厂的资金投入。这样一来,江南制造局每年经费超过50万两白银!

按照当时的购买力,相当于1亿多元人民币。

当时工厂职工人数3000余人,房屋2000余间,是整个东亚地区最大的兵工厂。

投入如此之大,战果也是显著的。

1867年,该兵工厂仿制出德国毛瑟11mm前膛步枪,这是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种步枪,意义非常重大。

1868年,该兵工厂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艘自造的汽船(木制船身)惠吉号。

1891年时,该兵工厂附属的钢厂,为中国首次炼出钢铁。

至于火炮方面,该厂做的也不差。

工厂刚刚成立的时候,李鸿章就高薪雇佣英国人马格里建立松江炮局。

1865,将上海和苏州两个洋炮厂并入工厂。这两个炮厂都还不错,以苏州样炮局为例,早在1864年就造出了二十四磅子的生铁制臼炮,月产量有6-7尊。

江南制造局炮厂正式成立以后,很快仿造成功火炮。

从最初的老式前装滑膛炮,前装线膛跑,到比较先进的后装滑膛炮,到后装线膛炮,一步步的进步。

前膛炮也就是弹丸从炮管口部装入的火炮!

这种没有膛线的前膛火炮同明清的老式火炮,从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在1867-1876年间,该厂共生产十二磅子、十六磅子、二十四磅子和生铁和铜质滑膛前装炮128门,产量平平,但就一家新工厂来说还不错了。

只是当时该厂制造水平还很烂,1875年,同江南制造局并驾齐驱的金陵制造局出了大事。由英人马格里督造的68磅子大炮7门,在大沾炮台试验演放时,因材质低劣,当场爆炸2门,炸死士兵5人、重伤13人,李鸿章因此下令撤销了马格里在金陵制造局的督办职务。

1878年,江南制造局在英人麦根的督导下,仿制出英国阿姆斯特朗式四十磅子钢膛熟铁箍前装线膛炮,即以钢管为内管外加一熟铁箍,以增加炮身强度。制造此炮时,采用了热套工艺。该炮口径4.7 英寸,炮管长为口径的41倍。

这门火炮并非之前的滑膛炮,而是有膛线的线膛炮。这种火炮同滑膛炮相比,射程远,最大射程7900码,炮弹侵彻力和命中精度,均有很大提高,是中国最早制造的钢质火炮,到1884 年共生产23门。

1880-1885年,该局又先后生产80磅子、120磅子仿英阿姆斯特朗式钢膛熟铁箍前装线膛炮50门。

20年内,江南制造局进步还是明显的。

以火炮生产为例,它由用铜铁铸造到钢材制造,炮身也由滑膛到线膛,炮管加热铁箍,并采用热套工艺,炮管长度加长到口径的41倍,比老式火炮的射程和破坏杀伤力都有明显提高。

随后,就是后装炮的时代。

后装炮比前装炮具有以下特点:有完善的炮闩,装填炮弹更为简便迅速,由于后装线膛炮均采用长形弹,并附有弹带,发射时弹带嵌入炮管膛线,赋予弹丸以旋转运 动,可防止火药气体泄出,弹道性能较好,造炮用材料巳由铜铁改为钢质,提高了炮管强度,因而有较高射速和命中精度。

但是,由于:这一时期主要是生产架退式 后装炮,除船台快炮采用无烟药外,大部分火炮仍采用黑色火药,发射后烟雾大,需待烟雾消散或移动炮位重新瞄准后方能再次射击,因此,往往会贻误战机。只是在当时技术条件下,这些问题解决不了。

1882年,江南制造局生产仿英阿姆斯特朗式80磅子钢膛熟铁箍炮,口径149.2毫米,炮身重4.5吨,射程7500码。

1886年又生产180磅子钢 膛熟铁箍炮,口径203.17毫米,有短、中、长式三种,射程分别为7000码、7700码和8400码,至1891年共生产56门。

1888年,江南制造局生产口径9英寸阿姆斯特朗式250磅子后装线膛炮,配有 液压制退的弹性炮架。这种架退炮,有短、中、长三式,射程分别为7200码、8000码、11000码,炮身重分别为19吨、21吨和25吨,至1898 年共生产19门,用于要塞重地。

1890年,江南制造局又进一步仿制成功英阿姆斯特朗式12英寸800磅子后装炮,炮身长35尺,来复线36条,弹重800磅,内装栗色药饼300磅,单 孔黑药饼200磅,炮身重50吨,最大射程10000码,在1000码以内,可击穿19英寸厚铁靶,到1893年,共制造4门。此炮系中国近代生产最大最 重的火炮。

1892年,江南制造局仿英阿姆斯持朗式造出中国最早的后装线膛管退式船台快炮,口径4.7英寸,又称速射炮,最大射程为7000码,至 1903年共生产56门。

管退炮的试制成功,较架退炮在性能上又大大提高了一步,增强了射击稳定性,提高了射速。

遗憾的是,甲午战争的惨败,基本宣布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采用旧时模式编组的清军,即使装备相对先进的武器,也远远不是新式陆军的对手。

北洋的新建陆军和南洋的自强军在组织编制、干部配备、武器装备、操法训练等方面开始模仿西洋,开了练新军的先河。

当然,他们的武器,尤其是火炮,自然是当时世界上顶尖的。

只是随着庚子事变,这些新军又饱受打击,大部分解体。

庚子事变以后,清军开始彻底按照西洋模式制式化,尤其火炮几乎完全仿造德国克虏伯,用来编组新的36镇新军。

到了武昌起义时,满清编组的新式陆军16镇(师),完全按照西洋陆军师组建,他们配备的火炮也和当时列强比较接近。

在20世纪初,江南制造局又成功仿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后装退管火炮。



-----------------佛郎机炮和红夷大炮。满清作为少数民族,头脑就是不开窍。他们在雅克萨之战,面对一群哥萨克和亡命徒组成的弱小部队,也是经过苦战才获胜。按常理来说,此战满清已经见识到沙俄鬼子的火器之利害,为什么不加以研究和仿造呢?就火炮技术来说,150多年不进步,反而退步。这样国家,想不亡国都困难!



沪造克虏伯75山炮的诞生

在退管火炮诞生之前,火炮强劲的后坐力,如果不是靠固定的炮座承受,就是靠所谓的炮架。

野战火炮基本都靠炮架,但炮击之后,炮架必须手工复位,这大大影响了炮击的精度。

大家都记得英国人使用的那种蜂巢一般的军舰,军舰侧翼弥补几十个火炮发射口。为什么这样,因为当时火炮炮击以后,强劲的后坐力会将火炮退出很远,需要手工复位,还需要长时间装填。所以这是提高军舰射速的唯一办法。

火炮设计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终于发明了在炮管与底座之间安装的缓冲器,以减少火炮射击时对炮架的作用力。

新式退管后装炮与旧式后装炮的不同特点是;管退式,炮身长,射程远;配有瞄准装置,射击精度高;重量轻,机动灵活;既可用于边防、海防,又适合于山地野外作战。

后装退管火炮的出现让之前的火炮全部成为垃圾,瞬间被淘汰。

1903年,北洋新军装备了先进的克虏伯退管式6门14倍75毫米管山炮,经过严格测试,该炮性能非常强大。随后2年内,北洋新军又追加购买了72门。

其实,这是1898年克虏伯70mm山炮的改进型,基本性能一致,只是改变了口径。

1898年克虏伯70mm山炮则是德军在一战中曾经使用过的一种老式山炮。

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老萨谈老骥伏枥 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
1905年,江南制造总局根据该火炮进行仿制,最终成功造出第一门克虏伯式14倍75毫米后装退管式山炮。

这种山炮,在当时就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山炮了。

它的主要性能在当时相当优秀。

山炮炮架为双轮单脚式,炮闩为横楔式,行列全长4600毫米(放列全长3230毫 米)。

行列全重405公斤(放列全重386公斤),用四马驮载或一马挽曳,也就是说,山炮可以用一匹马拉着走,也可以分解成四块,用四匹马驮着走。

火炮高低射界-8至+15度,使用榴弹重5.3公斤,初速280米/秒,射速 10-20发/分,最大射程4300米,有效射程4000米。

以上这些性能数据都是很不错的。

这门火炮除当时最先进的部件复进弹簧购自美国外,其它部件全部是江南制造总局自制的,使用的是江南制造局钢厂自己的钢材。钢材由本厂的西门子马丁炼钢炉冶炼,如炮管,采用该局特制的炮 钢,由汽锤自由锻制,再经车、钻、镗、拉线等机械加工制成。

该火炮比较先进,制造起来自然并不容易。因为加工技术要求很高,对钢材也就一定的要求,1907-1908年间,江南制造局制造的七生半管退过山快炮仅六门。

这种火炮,在清末和民国初年,都属于最先进的火炮。

由于它的主要技术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所以直到二战期间,这种火炮虽然性能已经落后,但并不是无法使用,仍然可以在前线用一用。

而老式的炮架式后装跑,前装炮,就已经完全淘汰。哪只军队如果敢用这些炮,无异于自我毁灭,自寻死路。

虽然仿造的很成功,性能也算不错,但和克虏伯原厂的火炮还是有一定差距。

1913年,又根据更为先进的德国1908年克虏伯75mm山炮的技术,将该炮加以改良,改螺式炮闩为楔式,同时改进了杠炮钩套 装置、表尺曲柱方座、皮垫蹲板、橇杆和插泥板等。

作为中国仿造成功的第一款世界先进火炮,该火炮的产量是很大的,也是清末和民国初年中国仿造数量最多的火炮。

江南制造局从1907年到1928年累计生产494门之多。

江南制造局的这种火炮,有好几个名字,但一般叫做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简称为沪造克式山炮75山炮。

除了火炮基本实现自产以外,炮弹也完全实现自产。

在仿造成功火炮的同一年,也就是1905年,山炮的炮弹也仿造成功。当时只有榴弹和榴散弹两种!

其中榴弹为生铁铸成,内装黑色炸药135克,采用“大碰引”着发引信,炮弹重5.3公斤;榴霰弹则装20秒双用引信。

当时炮弹的产量平平,却也足够当时中国那种低强度的炮战了。



---------------------江南制造局虽然是中国清代最大的兵工厂,也有很多成就,却也有很多问题。第一就是制度腐败,这个是王朝的问题,导致工厂每一个细胞都严重腐败,到处都是一塌糊涂。第二就是仿造的兵器质量不好,他造出来的步枪,经常走火和爆炸,清军都拒绝使用。第三就是造假太高,他造一艘船的造价,相当于买两艘外国船。这也是李鸿章的得意之作!只是,体制不改革,就是如来佛祖来执政,也是白搭!



在中国的使用

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在研发的1905年属于世界最顶尖的火炮,具有半个世纪内了全部现金的火炮设计理念,包括后膛装填,附有管退复进装置。

在当时的中国自然也是任何火炮都不能企及。

对于国军来说,其实山炮甚至比野炮还要重要。因为国军大部分是轻步兵,火炮主要用作步兵火力支援,所以火炮能够跟上步兵行进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而当时中国道路状况很差,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公路,只有土路,小路,山路。这种地形,野炮是无法发挥威力的,因为这种地形靠骡马拖拽基本不可能。

所以,能够拆成几个部分,由骡马甚至士兵背负的山炮就是极好的武器了。

江南制造局仿造的近500门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成为清末和民国时期各派系军队的重要打击力量。

当时江南制造局是为政府服务,制造出来的火炮都是政府的财产。但随后上海频繁被各派系军阀控制,山炮也就成为各派系军阀的看家法宝。

甚至红军,也把这种山炮当做宝贝,像眼睛一样小心保护。

红军是通过所谓三大起义建军的,由于没有自己的炮厂,别说自产火炮,就算是生产迫击炮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红军的火炮,主要靠缴获。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红军炮兵的开局很好。

南昌起义时,由于起义部队是成建制的变成红军,所以部队不但有有贺龙指挥的二十军,叶挺指挥的十一军二十四师,二十五师一部,还有朱德领导的军官教导团和两个保安队,共2万余人。

由于是连锅端来了部队,所以各种武器也都带了过来,除了各种轻武器和大量弹药以外,还有100多门火炮。

这些火炮除了占大部分的迫击炮以外,还有今天的主角德国克虏伯75山炮,以及日本大正6年式75毫米山炮。

通过这些火炮,南昌起义军组成了3个炮兵营。

遗憾的是,国军在南昌起义后立即调动重兵围剿,而红军指挥高层有做出错误的战略决定,向国军重兵集结地广东转移。

最后红军遭遇四面围攻,惨败,除2000多人外几乎全军覆没,而红军领导人基本都穿便服跑路了,或者说叫做保留革命火种。

当时人命尚且不值钱,谁还去管这些火炮。在国军四面包围,紧密追赶的时候,红军放弃重武器快速撤退。这些万分宝贵,但是难以携带的山炮都被扔在路上,有的被破坏了,有的甚至毫发未损被国军缴获。

红军的100多门火炮和三个炮兵营,最终只剩下7门迫击炮,余者都灰飞烟灭了。

井冈山时代,红军的炮兵始终只有8门迫击炮的规模。在这种荒凉偏僻的山区,山间小道往往只能一人通过。由于道路太窄,老百姓挑担子是过不去的,所以山民只得背篓,篓子里面装些东西。所以,即使最轻便的山炮也无法有效机动,红军也好,国军也好,都只能携带迫击炮。

在这种地形,火炮发挥的威力有限,不是战场的主角。

到了赣南中央苏区时代,控制了这块面积广大,有300万人口的地区,情况就好多了。

通过几次围剿的胜利,红军缴获了不少火炮,其中除了迫击炮以外,也有20多门山炮野炮。

遗憾的是,这个数量仍然不足以和第五次围剿的国军抗衡。

五次围剿中的国军,以碉堡为依托,步步推进,以炮兵作为主要的打击力量。这些火炮中,除了新式购买的野炮和山炮,其中占很大一部分的就是沪造克式75山炮。

双方数量差距很大,至于炮弹供应上更是天差地远,而且对于炮兵的使用上,也存在代差。

共产国际顾问,红军实际指挥者之一的李德认为:红军之所以打不破碉堡战术,根本原因在于红军没有火炮。对于国军的碉堡,轻武器和迫击炮是无用的,只能依靠山炮或者野炮。但红军这类火炮数量太少,而且炮弹只有几十发,实在无法和拥有上百门山野炮的国军对抗。红军即使将1,2门山野跑退到一线炮击国军碉堡,就会被国军的炮兵打掉。

缺乏火炮的最终的结果是红军在第五次围剿中惨败,被迫开始了长征。



--------------------------就红军的作战方式来说,显然迫击炮更适合。因为迫击炮重量轻,准备慢,可以跟得上步兵前进,随时对步兵进行火力支援。但迫击炮不具备攻坚能力,一旦红军要打攻坚战,就必须依赖山炮。这也是红军如此重视这门山炮的原因。在中央红军腊子口一战,甘肃土匪军阀鲁大昌的两个营死守碉堡,也就几挺重机枪,居然差点把中央红军赶到绝境,红军此战居然打了几万发子弹,付出很大伤亡。其实如果中央红军有火炮,几炮就搞定了。



中央红军长征之前,一共有12个炮兵连,有38门火炮,其中包括约5,6门山炮和野炮。

但这几门火炮并没有携带多久,就全部完蛋了。

经过湘江的惨败后,红军除了从6万多被打成3万多,炮兵也损失大半。当时除了保存一部分迫击炮以外,红军将其余所有的山炮野炮都丢入了湘江中,仅仅剩下1门山炮和1门野炮。

在四渡赤水时期,1门野炮因为难以随部队高度机动,在打完所有炮弹以后,被埋在了土里。

另外1门山炮则千辛万苦的带到了四川,甚至渡过了大渡河。可惜在攀爬夹金雪山的时候,这门山炮实在没办法携带,只得扔在了雪山下。

所以,中央红军7000多人到达陕北的时候,只有几门迫击炮,编组成2个迫击炮连,分别归属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其他所有的山炮野炮都丢掉了。

奇怪的是,另一只红军则不同。

贺龙和萧克的红二六军团也通过自己的长征到达陕北。

由于他们的部队仅有1万多人,实力远远弱于中央红军,无法和国军正面对抗。所以在这个长征中,红二六军团走了一条更为艰苦的路线。为了躲避国军重兵,他们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

他们爬过数个雪山,也走过大草地,大部分时期都在不毛之地行军。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单兵扛着一把步枪行军都是艰难的,更不要说携带火炮。

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期间,携带迫击炮的士兵由于负重几十公斤艰苦行军,身子很容易就垮了,死亡率极高。长征结束以后,中央红军的炮兵战士不剩下几个了。

迫击炮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数百公斤重的山炮。

而红二六军团还就真的把一门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扛到了陕北。

不用说,这是多么艰难的事情,甚至可以说不可思议的。

这门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现在摆放在中国大陆的军事博物馆土地革命战争馆里。

它是1927年由上海兵工厂制造,炮架为双轮单脚式。

山炮生产以后,编号为587,配属控制上海的直鲁联军使用。但直鲁联军很快被北伐军击溃,归属直鲁联军的58师向北伐军投降,这门山炮也带过去了。

这门火炮则是红二六军团在1935年缴获的!

当时红二六军团离开湖南,向湖北转移。国军鄂军纵队司令兼58师师长陈耀汉调动两个旅部队堵截,但被红军集中优势兵力重创。58师山炮营的2门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也被红二六军团缴获!

其中1门山炮因为保存不善,损毁了,最后只剩下一门。

在这之前,红二六军团并没有大口径火炮,只有一些迫击炮。

迫击炮如何能够比得上山炮,在稍后,1935年6月14日的忠堡战斗中,国军41师4000余人被红军合围。

41师也并非菜鸟部队,在遭遇红军突袭以后,一部分部队占据地形优势,拼死防御。

他们固守几个山头,向山下猛烈射击。

其中一些国军士兵利用当地居民用来防土匪的几个石头碉堡,守得的最厉害。

红军几次冲锋,都被国军轻重机枪击溃。

当时41师师长张振汉亲自赶到第一线,鼓励官兵说:弟兄们别怕,我们守着这几个碉堡,万无一失。红军没有火炮,打不动的。

果然,红军用迫击炮向这几个碉堡开了几炮,根本没有作用,只炸掉碉堡的一些碎石。

张振汉喊道:弟兄们,我们说的没错吧。

没想到,他话音还没落,红军的那门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就开炮了。

打一炮没有打准,但第二炮就秒杀了这个碉堡,碉堡被打成一堆碎石堆,里面只有一个士兵满身是血的爬出来。

当时周边国军看到红军有炮,吓得扔掉枪就向后跑。

张振汉也吓得不轻,但还强撑着大喊:弟兄们别怕,红军就2,3发炮弹,顶一顶就好了。

结果又是话音未落,1发山炮炮弹准确击中他所在的碉堡,把41师师指挥部掀掉了。

张的参谋长当场被炸死,张振汉头部肩部被弹片击中受伤,血流如注。

由此,41师被伏击部队失去有效指挥,士气更是被山炮打的光光。除了2000多人侥幸突围以外,另外2000多人瞬间就被吃掉了,师长张振汉本人也被俘虏!

8月,板栗园战斗中,红二六军团再次伏击了85师。85师3000多人由于轻装奔袭,仅仅携带6门迫击炮。在地形绝对劣势下,被红军迫击炮和山炮轰击的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师长谢彬被炮弹炸伤后,自知无法突围,开枪自尽。该师2000多人伤亡,被俘1000多人,6门迫击炮全部被缴获。

由于见识到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的厉害,贺龙肖克下令,无论如何困难,一定要带着这两门山炮。

1935年11月,红2、6军团从湘鄂川黔苏区出发,开始长征。

这一路的艰苦,就不多说了。但无论如何艰苦,这门非常实用的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都始终没有丢掉。

长征的路,不要说扛着炮走,就是扛着一根扁担,甚至空这两只手,也是极难走过去的。

在云贵的山区,连绵的大山,根本没有所谓的路,都是人踩出来的小路。这种路不但陡峭湿滑难走,一不小心就会失足丢掉性命。

一双崭新的草鞋,穿两天就会破掉。

可是,云贵的路虽然不好,却还远远抵不上高原,雪山和草地。高原地带,人体负重只相当于平原的一半,体力锐减,由于缺氧极容易疲劳。过于负重,又得不到最够休息和营养,死亡就会很快到来。

而草地更是可怕,由于泥地和积水,一脚踩下去,泥到脚踝,需要很大力量才能拔出来。同时,没有食物,天气寒冷,极为疲劳。中央红军普通步兵负重10到20斤,走过草地居然死亡了百分之十,比雪山死的还要多几倍。

那么负重极大的炮兵就更不敢想象了。

高山下花环中的赵蒙生曾经说:经过10公里全副武装越野,我身上仅带着一支手枪,返回连队途中,却直觉得双腿象灌满了铅,身子象散了架。出现了低血糖症状,热量已消耗殆尽。

后来,我精确计算过,在全副武装越野时,连里步兵班战士的负重尚不值得惊叹,八二无后坐力炮班的战士,每人负重是八十九斤! 他们如牛负重,还得象战马一样火速驰骋,拚命冲杀呀……

要知道,这些解放军战士的越野不过是10公里,还是在平地,而红二六军团的炮兵则走了整整8000公里,其中相当一部分路是外国探险家都没有走过的。

赵蒙生他们联队号称全团第一强,跟当年红二六军团的炮兵官兵们比起来,就是蚂蚁比大象了。

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重量为400多公斤,可以拆卸成4个部分,平均每个部分也有高达100多公斤。本来都是骡马背负,但长征中骡马损失严重,到了后期,只能几个红军炮兵战士扛一个零件,平均每人负重50公斤以上,为此,牺牲了很多的战士。

军事词典中对这门炮的介绍是:在翻越雪山时,许多红军战士牺牲了,在过草地时,更多的红军战士倒下了,但红军战士们对这门山炮却非常珍爱,宁肯吃苦流汗,马驮人扛,必要时拆卸,过了困难地带,再安装起来,就这样,终于把这门山炮带到陕北,使之成为整个红军队伍在长征中带到陕北的唯一的一门山炮。

为什么这样保护一门山炮呢?因为它实在是有作用,这样的牺牲也是值得的。如果没有这门火炮,红军的牺牲会更大。

在乌江战役中,面对黔军死守乌江对岸防线,红二六军团用这门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几发炮弹就摧毁了敌人的碉堡。黔军见红军有大口径火炮,吓得转身就逃。

如果没有这门炮,红军强攻的话,至少要付出几百人伤亡的代价。

随后的攻坚战中,没到最后时刻,这门山炮就大显神威。

于是,这门山炮就这样到了陕北。



----------------------------沪造克虏伯山炮用了30多年,也算非常了不起了。但在抗战中,他的性能早已落后。新式的博福斯山炮在各个方面都超过了它。



抗战中的沪造山炮

从红军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这门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可以看到这门山炮还是非常实用的。

而且由于装备数量大,在抗战前,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装备在各派系部队中。

在30年代国军大量购买先进的德国博福斯75毫米山炮之前,该炮就是国军装备最多的山炮。

只是,到了抗战期间,这种山炮数量却不多了,也不容易在战场上见到。

除了由于30多年的消耗,这区区400多门山炮所剩无几以外,更有技术上的落后,让它无法胜任。

在抗战中,他基本由性能优秀的博福斯山炮和日式41式山炮取代。

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在1905年也许算是比较先进的山炮,但在30年时间,火炮技术突飞猛进,这种火炮也早已过时了。

以德军为例,虽然他们在一战初期还装备这种山炮,但在一战中后期已经换装性能更优秀的1908年克虏伯75mm山炮。

换句话说,这种火炮早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不算是什么先进武器了。

到了二战,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已经明显落后于当时列强的现役山炮。

它的最大问题在于射程太近,仅有4公里,而我们的敌人,日本的41式山炮射程则有6公里,而博福斯山炮射程则高达近10公里。

4公里的射程实在太小,当时82迫击炮最大射程也有差不多3公里,而120迫击炮射程高达5公里。

射程太近,在炮战时非常容易被敌人火炮压制,这在实战中是一个极为可怕的缺陷。

另外,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的炮弹初速非常小,仅为每秒280多米,而二战最烂的山炮,初速都在300米以上。

另外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各个结构也过于老化。相比可以拆卸成10个零件的博福斯山炮,它笨重之极,垂垂老矣。

总之,在二战期间,这门火炮基本属于老古董,理应不上阵,呆在仓库了。

抗战前,云南滇军的炮兵团下辖3个营,其中2个营装备的就是这种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

广东粤军的炮兵也装备不少,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当时每个军下属一个这种山炮连,配属4门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只是后来广东王陈济棠对这种射程仅有4公里的山炮非常不满,通过外购,逐步将其取代了。

但当时粤军装备的80多门山炮中,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山炮仍然占到10几门。

西北军也有零星的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装备,只是由于火炮使用时间过长,已经几乎不能使用。

由于西北军所剩数量不多,山炮都以2,3门的形式,做游击炮兵使用,其实基本是当做步兵直瞄炮了。

张自忠59军在临沂和日军第10师团决战的时候,为了歼灭敌军的碉堡,只得使用3门这种山炮。由于山炮射程近,威力有小,为了保证威力,59军将民房凿开,将火炮退到距离日军碉堡500多米炮击。

至于中央军在购买大量博福斯山炮以后,将少量老式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基本淘汰,转移给地方部队。

但实战中,由于国军炮兵损失太大,一些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还是作为补充,装备了一线损失极大的中央军主力部队。

在著名的万家岭战役中,这些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就发挥了作用。

当时的炮兵们回忆:29日,国军方面调整了兵力部署。第142师师长傅立平下令:725团从麒麟峰东北侧古树李、李家、夏家一线,围攻麒麟峰,726团为预备队,炮兵配合第725团步兵作战。我带着炮兵营沪造山炮连在一线步兵之后,抵近开设炮阵地,做好战斗准备。”

战 斗打响了,炮弹的呼啸声打破夜的宁静。山炮连官兵沉着冷静,直接瞄准日军火力点,几乎发发有效,打得日军没有还手之力。随后,步兵开始激烈的反攻:第 725团团长郑克己,冒弹冲杀,头部中弹阵亡。团副朱静波组织官兵勇猛冲击,突破日军阵地,以刺刀肉搏。郑克己是我在济南师范学校和河北军事政治学校的同学。我在电话中得知他为国捐躯时,好久没有放下话筒,真是悲痛万分啊!我又失去一位好同学、好战友。

到了抗战中期,这种老式火炮已经看不见了。道理很简单,炮兵不同于其他兵种。性能落后的炮兵,还不如没有炮兵。这种远不及敌人的炮兵在实战中,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浪费大量的后勤补给和军事资源,得不偿失。

其实,在二战期间,一个国家的军队居然还在用30,40年前的火炮,这本身也就说明了这个国家毫无疑问是个弱国。

落后就要挨打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4434.html

更多阅读

老萨决定开店--关于在日收集抗战文物资料 老萨抗战重式器10

多年以来,利用在日本工作的方便,萨一直在作一点收集抗战文物资料的工作 --这项工作的对象其实不仅限于抗战时期,从上上个世纪末期开始,由于当时日本的一定阶层开始拥有照相机,因此,颇有一些中国当时的影像资料和历史遗物,在日本被主动或被

转载:意大利建筑风格:哥特拜占庭罗马式巴洛克式

意大利建筑风格 简介 哥特 拜占庭 罗马式 巴洛克式(一)哥特式建筑(GothicArchitecture)简介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

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 变脸 thyssenkrupp公司简介

环球企业家这是钢铁业最接近“达达主义”的作品。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位于美洲的钢铁工厂横亘了两座大陆。它的一半在巴西东南部里约热内卢风景秀美的圣克鲁斯湾。人工开凿的运河从这里蜿蜒入海,并连接码头、电站和铁路。这里集合

声明:《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老萨谈老骥伏枥 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为网友小雏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