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啊,鼓岭!》 啊哈灵机一动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啊,鼓岭!》 啊哈灵机一动读书笔记

一个美国人的中国梦:《啊,鼓岭!》

潘城


《啊,鼓岭!》

刘中汉 著

华夏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联合出版

2014年1月

十年鼓岭梦,一生牵挂不尽。美国人密尔顿在福州鼓岭度过童年,回国后仍对“鼓岭”充满眷恋与向往,渴望故地重游而未能如愿。他去世后,夫人在众人帮助下踏上圆梦之旅……

2001年底,中国以第一百四十三的位次新入世贸组织,有对中国心存疑虑的人惊呼:“狼来了!”结果如何呢,中国入世十余年,一百五十多个国家“与狼共舞”,越舞越精彩。近年来,随着在利比亚、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事务相继收官,美国将更多的关注力放在了亚太地区,也有人预警:“狼来了!”

恰当其实,中国人民共和国一位领导人于2012年2月访问了美国。2月15日,华盛顿冬寒依旧,灯火熠熠的万豪酒店却是暖意融融,马歇尔厅里高朋满座,美国议会要员、各界对华友好团体和友好人士在此举行午宴,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的到访。美国各界无论对华关系上的哪派,都十分关注这次访问。这位领导人在访问前接受《华盛顿邮报》书面采访时曾表达过:“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一言既出,中国希望与美国保持友好的姿态尽显。对于此次宴会上这位中国领导人将作何谈论,美国各界拭目以待。

个子高高的中国领导人在宴会上面露微笑发表演讲,对七百余位中美来宾意味深长地讲述了一个二十年前发生在福州和加州的真实故事,一个两国人民之间世纪友好的故事,令赴宴的中外嘉宾感叹唏嘘人人动容。谁都没想到演讲落在中美人民世纪友好这个主题上,当他演讲完毕,全场听众起立,热烈鼓掌。各国媒体争相报道评价,认为中国领导人所讲,故事真实,内容感人,十分富有人情味儿。

二十年前的一张《人民日报》

1992年4月8日,福建省福州市市委大楼某办公室,市委书记正在阅读《人民日报》,一篇叫《啊,鼓岭!》的文章进入他的眼帘,他熟知鼓岭这个地方,勘踏过那里的山山水水,那是他管辖的福州市下辖的一个行政乡。他专注地读起了文章,文章讲述了一对美国老夫妇对儿时成长之地“鼓岭”无比眷念,朝思暮想重归故地而未能如愿的真实故事。丈夫生前是美国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他1901年未满一岁时随父母远涉重洋,从美国加州来到中国生活,在鼓岭度过了极不平凡的童年——鼓岭有他生死难忘的朋友,有他石头别墅的家,有他梦怀的草木山水,有他着迷的鸟语虫鸣……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他随父母迁回加州。其时他已在鼓岭生活学习了近十年。一次离别,竟成永诀,教授在他八十余年的生命中,魂牵梦萦着鼓岭,渴望着重回故地看上一看,住上一住。历史现实无情,如此重情念旧的老人对此始料未及,由于长期未明生死之交在加拿大蒙难的真相、两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中美邦交上的种种原因,他始终未能获得进入中国的机会,待到两个关系恢复正常,不幸,教授已经疾病缠身卧床不起,直至去世终未遂愿。弥留之际,虽已神智模糊,他依然不断念着:“Kuliang,Kuliang!”教授夫人却不知这究竟是个什么地方,丈夫为什么会如此魂牵梦萦。为告慰亡夫,已逾古稀之年的教授夫人六次来中国内地寻访,均无果而返。后经一位在美国加州大学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帮助,通过教授童年收藏的十余枚盖有中英文“福州、鼓岭”和“Foochow、Kuling”邮戳的邮票,证实教授魂系之故地就是福建省福州市东郊名不见经传的“鼓岭”。这位留学生了解并见证了老教授夫妇对鼓岭的一世追寻,作为一个挚爱故乡的中国人,他被这对夫妇的真情深深打动,更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他很希望有一天能让更多的中国人知晓这对教授夫妇,知晓这个感人的有关鼓岭的故事。机缘凑巧,1992年春暖花开时节,《人民日报》“海外纪事”征文,他遂响应,写成《啊,鼓岭!》,并有幸得以公开发表。福州市委书记在《啊,鼓岭!》见报当日看完此文,放下报纸,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立即安排市委办公室主任通过《人民日报》与这位留学生进而与讲授夫人取得了联系,专门邀请并精心安排他们访问鼓岭。

1992年8月,市委书记和教授夫人见了面,细致周到的安排了她来到丈夫一生念念不忘的鼓岭。在教授夫人下榻的两天了,九位八九十岁的当地老人被邀请来与夫人畅谈往事,夫人如见故人,喜极而泣。大家回忆了当年中外居民一起进行过的很多活动,老教授生前的一些收藏和念想在畅谈中获得注解与诠释。丈夫的未尽遗愿终于在这位重情的市委书记的关心和帮助下得以实现,教授夫人由衷感动地说:美丽而独具特色的鼓岭,善良而心怀大爱的鼓岭人,让她终于明白了丈夫为何那样刻骨铭心地眷恋着鼓岭和中国。

临别,教授夫人表示要把这份情谊永远传承下去,她要在美国广为传播这个鼓岭梦想终于成真的感人故事,宣传中国的美好和进步,宣传中国人民的友善和中国领导的深情。她相信,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刚刚开始,并将伴随子孙世代延续。市委书记说,福州对外交往的历史悠久,造就了老教授对鼓岭深厚的情感和眷念,福州很珍惜这份眷念,今日重叙友好,希望保持这种联系,让友谊继续发展。

从鼓岭到加州

教授夫人名叫拜蒂,她回到加州戴维斯市,在约翰·本杰明教授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协助下,举办了一场“鼓岭寻梦”专题报告会。会上播放了福州专为拜蒂访问鼓岭制作的电视专题片,展出了拜蒂要带回的大量照片和在中国收到的各种礼物。拜蒂想到会者做了“寻梦鼓岭”的报告,把她在中国北京和福州的所见所闻,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特别是所到之处时时刻刻感受到的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都予以详尽介绍和赞扬。戴维斯市媒体对鼓岭故事的宣传也就此达到高潮。

拜蒂回到戴维斯后的第二个双休日,天气晴和,艳阳高照,拜蒂夫妇的好友——加州大学莱杰德·斯台本思教授夫妇、戴维斯市医院院长艾德·道金斯夫妇、地产商大卫·摩根夫妇、汽车商杰·格贝尔夫妇、约翰·本杰明教授和加州大学东方系的一众学生,陪同拜蒂来到东戴维斯波纳音公墓。大家肃穆站立在密尔顿·嘎登勒教授的墓前,戴维斯基督教堂的神父在为密尔顿·嘎登勒通经祈祷。拜蒂默念着:达令,你的灵魂终于可以安息了,拜蒂这辈子也终于可以无愧地活下去,死后在天堂与你安然相会。加州大学东方系的学生们把拜蒂从鼓岭带回来的黄土,一捧捧均匀地撒在密尔顿墓地的周围,盖上草皮,撒上从教堂带来的圣水。拜蒂拿起那个八十一年前密尔顿赠送给小山子的双背带书包,亲手用她编织的各色绒线,把书包系在密尔顿的墓碑上。这个书包经历了从美国到中国,从中国到加拿大,从加拿大回到中国,现在终于再次回到美国的八十年曲折历程,其颜色并未暗淡,在和煦的阳光下,看上去依然很亮很新。拜蒂说等到日月风雨充分见证过了密尔顿的鼓岭情缘,书包陈旧了,她会亲手把它安埋在密尔顿的墓地里。

友谊地久天长

二十年后的2012年,那位当年年轻且深情的市委书记,已成为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在年初代表中国正式访美的答谢宴会上佳话重提,亲自在政要云集的场合,缅怀密尔顿·嘎登勒教授夫妇,这不仅仅只是媒体赞扬的很有人情味。经历了拜蒂鼓岭寻梦的每位见证人都清楚,这位亲民的国家领导人在重温当年他会见拜蒂时说过的那段话:我们的相会十分偶然也十分必然,因为我们之间注定有缘,福州对外交往历史悠久,产生了密尔顿先生对鼓岭的友谊,我们很珍视这样的友谊,您先生对福州和鼓岭一世眷念,令我非常感动,特地请您来看看您先生终生想念的地方并重叙友情,还希望这样的联系和友谊继续传承,让更多人参与到友谊的形成与发展当中,以建立起中美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

这位书记当年在福州并不会想到,二十年后他会从领导一市上升到领导一国,可当年他在福州讲过的话自己记忆犹新。他如同一个平易近人的老朋友,用聊家常的方式,让所有认识他的人感受到,他始终把中美两国关系的基点根植于人民,由原本友好往世代友好的大方向上引领。

2012年春,福州再次掀起鼓岭热,在拜蒂寻梦后的新鼓岭基础上又新建了鼓岭纪念馆。2012年9月末,福州市对外友协举行了隆重的开园仪式,邀请到了密尔顿·嘎登勒教授大家庭儿孙辈的三位朋友从美国赶来,还邀请到了当年石头别墅其他居民的后代从英国等国赶来,《啊,鼓岭!》的作者钟翰也多次接到邀请,只因当时在美国忙于私人事务遗憾得未能前往。当年鼓岭故事的见证人都到场了。宾主一起回忆了鼓岭的故事,缅怀了鼓岭故事的主角伊丽莎白·嘎登勒夫人,夫人已经于年前在美国俄勒冈州的老年公寓安然阖目,与她追随一世的夫君密尔顿·嘎登勒先生相聚天堂。令人欣慰的是嘎登勒夫妇的鼓岭情愿后继有人,而且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友谊的形成与发展当中”。纪念活动完毕,大家纷纷相约来年,重聚不再遥远。

此外,福建省艺术摄影协会已经立项筹资,正积极进行剧本的创作,将联合多方精英拍摄电影《梦中鼓岭》,将于2013年的晚些时候开拍。福州市的学生娃娃当仁不让,率先以歌唱、舞蹈、朗诵的形式,把《梦牵鼓岭方寸情缘》的音诗画搬上了舞台。有关鼓岭的3D电影也正在积极酝酿筹拍。……

故事还将继续,未来愈益精彩。

书评:何处是故园

有些人的生命是与家园同在的,从不分离,比如康德,比如福克纳。但更多的人则如米兰·昆德拉所说的“生活在别处”,成了岁月的浪子、故园的浪子。我们时常渐行渐远,然而,故园却并未因此淡出我们的灵魂。恰恰是自我与故园在精神上的一次次思念、重逢,在记忆中发生着重构,才具备了人类更多诗意与传奇的可能。我最早被这种情感深深打动的作品,是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诗篇《逢人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两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我们经常在填表格时填写籍贯、出生地、户籍所在地等等,但这些地名并不一定是精神的故园。《啊,鼓岭!》让我再一次坚信了自己内心对故园的定义。故园是文化的归属,是心灵的守望,是一个人童年与少年成长的地方,是对这个世界开始形成认识的时刻,是人性的种子开始萌发的状态,故园的水土、风物、人文滋养了我们。即使从故园——中国福建福州鼓岭中走出的游子是一位美国人。

密尔顿从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回到美国加州,却终生渴望他的精神家园鼓岭与故人“小山子”一家。而土生土长的鼓岭人小山子同样漂洋过海,但并未见到手足情深的异国兄弟密尔顿,却在加拿大客死他乡。这个故事内在就具备了传奇性,提供了被反复叙述的可能。最初的叙述者正是密尔顿本人,是他把自己关于故园与故人的事告诉了妻子。密尔顿去世后,他的妻子又偶然间将这个故事转述给了一位留学美国的中国青年钟翰。钟翰将这个动人的故事写成文章,并发表在了那一年的《人民日报》上,此时这个故事等于叙述给了整个中国。当时的福州市委书记如今的国家领导人读到这篇文章,并在二十年后的访美演讲中再度叙述了这个故事。当这个故事在《啊,鼓岭!》一书中以长篇小说的形式被凝固下来以后,一个美国人与一个中国人的质朴、真挚而悲剧的命运,揭示了人性与国家、历史的复杂而深刻的关系。

小说的一大特点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将中美两国整个交往的历史作为浓浓的时间线索与时代背景。从“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远动到“一战”、“二战”的硝烟弥漫;从美国飞虎队的共同抗日到朝鲜战争的兵戎相见;从冷战时期对立与封锁到破冰之后的访美演说。我们在始终变幻的历史风云中,读到了那种永恒不变的个体生命的友谊与思念。历史面前,人很渺小,密尔顿终其一生也未能再回到鼓岭,也没能再见到异国兄弟。但有时,人最真挚美好的东西会超越时间与空间,代表人类将历史续写的更美好一些。

故人和故园,的确是永远也无法忘怀的啊……

(此文发表于2014年5月9日《浙江日报》人文世界·阅读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5339.html

更多阅读

诗朗诵:《今天,我们毕业了》

诗朗诵:《今天,我们毕业了》甲:炎热的夏风轻轻吹送,时光总是那么匆匆乙:三年的相聚留不住离别的脚步,转眼间要各奔西东甲: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站在毕业的门槛上乙:不是为了唱起缠绵忧伤的离歌,不是为了书写迷惘惆怅的诗文甲:一同回首初中三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反思 香港 璀璨的明珠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反思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二至五自然段的教学设计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我把握住了略读课教学的步骤,让学生从阅读提示入手,按阅读要求独立阅读、思考,在初读课文

《青海,我的家园》目录 幼儿园也是我的家儿歌

《青海,我的家园》目录第一辑:回望家园望尽天涯路察森敖拉阿嘉兄弟,你在哪里?程枫记忆中的青海崔振国恩师“难友”多杰才旦青海是我,我是青海鄂圭俊我想起了过客范亦豪情系苏里乡樊光明风雪青藏线高庆琪青海:我的第二故乡桂希恩

《老师,您辛苦了》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一年一班《老师,您辛苦了》主题班会教案班会目标:1、让学生了解教师节的来历,教师工作的辛苦。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学会体贴关心老师。3、培养学生尊师敬师爱师的好品质。班会重点:了解教师的辛苦,学会体贴关心老师,尊敬

声明:《读书笔记《啊,鼓岭!》 啊哈灵机一动读书笔记》为网友月色黯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