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新解李志鹏郑克楠 郑伯请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新解

李志鹏郑克楠

运城学院附属中学,山西 运城 044000

【摘要】《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教材中重要的一篇文言文,人们历来对烛之武这一文学形象的解读多以其机智和能言巧辩著称,通过本学期对课文的讲解,本人对这一文学形象和这一历史事件本身有了新的见解和认识。暮气沉沉的烛之武貌似在辩才上独领风骚,实则是秦穆公的别有居心,看似郑国解围,秦国得利,皆大欢喜,实则其中深藏了秦穆公的阴谋于其中。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自为主的时代,烛之武的区区之词不可能打动残暴的秦穆公,以其暮年仍不得志之才也不可能敌得过秦穆公的智囊团,所以看似郑国得势,其实则是不经意中了强秦精心设计的陷阱,成了瓮中之鳖仍不自知,亡国灭种的命运也必然在劫难逃。

【关键字】烛之武;能言巧辩;各自为主;亡国灭种

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第四模块“寻觅文言津梁”192里,第一篇就是以人物对话为主凸显人物形象的著名历史著作——《烛之武退秦师》,该文记叙了秦晋两国联合攻打郑国的故事。行文当中,处处展现了郑国谋士烛之武的机智勇敢、能言善辩,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不仅解除了本国被围之难,转危为安,同时更是让郑国占得先机,使原本看似“铁板一块”的“秦晋联盟”迅速瓦解而演变为“秦郑联盟”,使得郑国在战时的形势也由被动变为主动。

原本是郑国被围,危在旦夕,转眼间却因联合秦国后变为在自家门口的主场作战,这么有利的战争形势貌似都必须得归功于烛之武高超精湛的论辩艺术。本文在第三段集中笔墨记叙了烛之武的游说之辞,大致分为四个层次:

一、打消戒心,赢得好感;

二、晓以利害,大肆攻心;

三、施以小惠,拉拢引诱;

四、赤裸挑拨,离间秦晋。

最终取得了“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1]94的结果。烛之武的一席话貌似让秦穆公茅塞顿开,恍然大悟,迅即撤兵。很多读者在读到此处时都不由得为烛之武叫好,认为他的说辞天衣无缝,无懈可击,让人信服,很少有人对此产生过质疑。近来在重讲这一课时,我却产生不同看法,认为这四个方面的说辞都站不住脚,换言之,郑国解围的真正原因并非因为烛之武的说辞,而是另有他因。

关于第一点,烛之武认为“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1]93。其实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这一必然形势。秦晋两国从氾南、函陵两方出击包围郑国,当时已经70多岁高龄的烛之武还要“夜,缒而出”[1]93,这固然有掩晋人耳目的缘由,更能说明此时郑国已被围得似铁桶一般,形势危急。再者,秦晋都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大国,可以说围郑似探囊取物,易如反掌。如果说郑国此时在外围还有楚国这个强大盟友的话,可楚国当时已在城濮之战中大伤元气,此刻不可能派兵解救,郑国国小力单,在内无良将外无援军的两难境地下,结果必定是城破国亡。

关于第二点,烛之武认为灭亡郑国后只能对晋国有利,使得秦国实力相对受损,以此动摇秦晋联盟的基础。我们都知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2578,可见古代对兴师出兵都是很审慎的,是要经过一番商讨的,如果劳师动众地辛苦一番,自己不仅不会获得好处,还使自身利益受损,这么显而昭之的赔本买卖谁会去干呢?既然秦穆公愿意出兵讨伐,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那烛之武讲的第二点秦穆公难道会想不到吗?这也未免过于小看开启秦国霸业的一代君王了吧。历史上的秦穆公,雄图大志,广开言路,招贤纳士,励精图治,和一些附庸军事大国而出兵的小诸侯国国君有着本质的不同。退一万步来讲,纵使秦穆公就是个酒囊饭袋之徒,可此时他手下已聚集了历史上有名的百里奚和蹇叔等贤士,有一个能为其出谋划策的“智囊团”。尤其是百里奚,他尽自己毕生才学帮助秦穆公终成春秋霸业。他遇事考虑周密,进言切中要害,联合出兵伐郑之前,秦穆公必定征求过他视为珍宝的二位贤达的意见,或者说此次出兵或许是由百里奚等这些“智囊团”做出的决定,那秦国此次一定是有备而来,必定在围郑时要获取一定的利益的。其次,对弹丸之地的郑国,仅凭晋国一国之力也是完全有可能攻取的,若此晋国的实力就将会壮大,秦穆公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不愿让晋国吃独食,也想捞些好处,就利用秦晋之间有个军事同盟的条约,积极主动出兵,晋国自然也不好回绝。秦国出兵不可谓不说是个上上策,既牵制住了晋国实力壮大的步伐,又使自身从中获取一定利益,扩大自身在诸侯国中的影响,为争霸创造条件。因此烛之武所说的攻郑对秦不利形势,秦穆公应是早有预料,而且也经过了深思熟虑,那就是必须出兵,不出兵反而会对己很不利。

关于第三点,烛之武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想出了这么一个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利的理由,就是做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者,他们途径郑国可以随时得到郑国的补给,以此拉拢引诱秦穆公。对秦国而言,要想称霸,必须东出殽山,征服中原,秦国既定的基本国策就是“远交近攻”,重视外交友好,因此秦国出使东方诸国的使者应该较多,而且比较频繁,再加上一出使就是几千里的路程,那时原始的交通工具定会使跑在路上的使者们十有八九都是风餐露宿,如果遇上了敌国还得绕道,常常会是饥一餐饱一餐的,急需物资补给。烛之武基于这点开出了这么个小恩小惠的条件,但秦国兴师动众,大动干戈,兵临城下,如果只得到这么点利益,只是使郑国管上秦国过往使者几顿饭,欲得雄图大业的秦穆公断然不可能轻易答应,所以烛之武的这点说辞无异于是在打发秦穆公,或者严重点可以说是在羞辱秦国一个泱泱大国,他无形中已惹怒了秦穆公。所以烛之武的这第三点,说了还不如不说。那烛之武为什么只给秦国这么点好处呢?那肯定是救国民于水火的特使烛之武出使前,郑伯并没有授予他许多特权,因而他也没有许给秦国诸如香车宝马之类好处的权利,可以说是郑伯对秦国没有什么诚意,或者郑国确实是积贫积弱,实在是拿不出来一星半点儿,但不管怎么说,身为使者的烛之武,要想说退秦师就必须“放点血”,所以他想来想去也就“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94这点可以自己做主了,因此也不管拿得出手拿不出手,就豁出去对秦穆公说了,如若不是有赖于当时秦晋貌合神离的联盟形势,秦穆公有意东扩称霸,私下里正想着接近郑国的话,仅烛之武给出的“东道主”[1]94这点蝇头微利,秦穆公定诛杀了烛之武。

关于第四点,烛之武的挑拔离间可以说是直截了当,点到秦穆公的痛处,让秦穆公最终先单方面撕毁了军事盟约,从而保全郑国。这招似阴险毒辣,从中作梗,拆散秦晋,但烛之武拿秦晋的历史关系说事,作为当事人的秦穆公能不比他更清楚吗,用得着烛之武在这里重复啰嗦吗。秦国处西,封地小又闭塞,所以秦穆公急于打通通往东方诸国的途径,而在秦国东边的第一大国,或者说阻碍秦国东进的第一个对手就是晋国。从长远战略利益来讲,秦穆公早就认识到想要称雄中原,成就霸业,必定要与晋一战。此前秦晋之所以保存了很长时间的友好关系,一是因为秦国国力不济,短时间内难与晋国抗衡,再者地缘政治的关系决定了他们更多时候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南方的楚国和其他大国。既然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再加上爱才心里,秦穆公正好借此机会厚遇他,重兵护送重耳重返晋国当上国君,这样重耳还会对秦国感恩戴德的,多少能使秦在称霸之路上少些麻烦。既然如此,秦穆公就好人做到底,把自己的女儿都双手奉送给了晋国,同时也想通过联姻牵制住晋国,后来秦晋殽之战中,秦国三员大将被俘,就是此女吹得“枕边风”,让晋文公一时糊涂,错放了这三员虎将,为日后再次交战种下祸患。哪知道重耳就是个“白眼狼”,正如烛之武所言,“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1]94,朝三暮四,其实晋又何止这点忘恩负义。或者说,晋文公的种种做法,只是出于维护本国的实力,晋文公在位虽然仅有九年,但在晋国强大的百年基业的基础上,终成霸业,先彪悍勇武的秦国早一步称霸春秋。史载,公元前636年,周襄王胞弟王子带盗嫂事发,与襄王发生火并,王子带联合金狄人军队攻周,大败周军。秦穆公想带兵勤王,借此为己造势,遂欲向晋国借道出兵,晋文公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亲率晋军,还口口声声说自己离王畿近,不必劳烦穆公大驾,撇开穆公,向周王室腹地推进,最终周襄王被迎回王都。襄王因此对晋国的崛起异常看重,此后为了让晋国更加方便地辅弼王室,襄王将阳樊、温、原、欑茅四个农业发达的城池赐予文公,晋国南部疆域扩展至今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一带,为其日后晋图霸中原提供了有利条件。晋文公借机将尊王攘夷之大旗独扛于肩,承担起保卫东周国际秩序的光荣职责,将“秦晋之好”的秦穆公弃之不理。

可以说秦穆公早就对晋国不满,心生怨气。烛之武此时又不合时宜地再揭伤疤,如若不是秦穆公以大局为重,强压怒气,必将再诛杀烛之武一回。秦穆公之所以一直不愿与晋撕破脸,是在等待一个最佳时机,此次联合围郑正好是个契机。正当他琢磨如何才能在此次围攻中获取最大利益时,郑国使臣及时赶到,这也是烛之武为何在“缒而出”之后能轻而易举地见到秦穆公的一个原因了。此时见到烛之武正好可以开出条件,攫取最大利益,这么说烛之武倒是不请自到,正中穆公下怀。因此在见到烛之武后,秦穆公不露声色,一言不发,探听郑国使者此行之意。在烛之武一番看似缜密有序的游说之后,秦穆公认为时机成熟,审时度势,变换思维,将计就计,当机立断与晋国翻脸,并且组成秦郑同盟,顺理成章的派兵在郑国驻守,使郑国成为自己在殽山以东的一个军事基地,实现多年东进的夙愿,将自己的势力渗透到中原,牵制晋国。从美国在全球建了那么多的军事基地,而且不论驻地民众如何抗议示威都不撤军,就不难看出军事基地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郑国被秦驻兵后,名义上两国共同防卫,实则其处处受制于人,做了傀儡,已名存实亡,难免落得个年年进贡,岁岁纳银的凄凉下场,更直接导致郑国国内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赋税徭役加重,苦不堪言,民不聊生的严重后果,久而久之,无异于亡国灭种。

而烛之武没有拒绝也无法拒绝秦驻兵的要求,一来有军事同盟关系,二来城外还有晋国的威胁,再者根本没有看到被驻军的巨大危害。因此他也乐得如此,这样既解了围城之苦,光荣地完成出使任务,还多结交了一个朋友,更是一抒积聚心中多年不得重用的怨气,有力地回击了压制埋没自己一生的佚之狐,扬眉吐气,可谓是一箭多雕,也就不再深究秦国驻兵把守的深层含义,将虎狼之秦放在了自己的家门口,养虎为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说:“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1]100,言下之意,秦穆公说话不算数是人尽皆知的不争事实。郑国人可以说是自己“引狼入室”,还把自己都城北门的钥匙都交给秦将杞子保管,尽管后来秦未能成功偷袭郑国,但这至少能说明烛之武的游说是个败笔,他的一番说辞不仅是秦穆公心知肚明的事实,而且还给秦国驻兵“海外”雪中送炭,秦穆公怎能不“悦”,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一个“悦”字意味深长。

晋文公一觉醒来,发现到手的鸭子飞了,气不打一处来,可他还是拒绝了手下大将子犯“击之”[1]94的请求,除了有“知恩图报”的因素之外,更主要的是以一国之力应对秦郑两国,而且还是以攻坚为主的“攻城战”,获胜的把握不是太大,最后只好给自己找了“不仁,不智,不武”[1]94三个理由,草草撤兵了事。晋国是“小不忍则乱大谋”,从日后的秦晋“殽之战”中可以看出,这场战役晋国不仅击败秦国,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更是使得郑国在自己面前俯首称臣,实质上晋国早就已经把郑国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而郑国也有了新的靠山。

所以,郑国之围被解可以说是由秦穆公在这场政治外交博弈中的综合考量决定的,他成功将自己的势力触角伸到了东方的郑国,成了最大赢家,与烛之武的说辞无必然联系,相反,烛之武的游说如若不是那时特定的历史局势,还将起到很大的反作用,不仅会使自己身死更会加速郑国灭亡。如此,又怎能说烛之武的说辞精彩呢?

既然秦穆公在出兵围郑之初就打好了如意算盘,那么可以说郑国派谁出使都显得已不重要,因为无论派出的是谁,以何种理由进行游说,也不论说辞多么精彩和富有说服力,秦穆公都会成全他,让他成为一个郑国百姓心中的“民族大英雄”,从这一点来说,无疑烛之武又是个幸运儿,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令人惊艳的感叹号。而佚之狐最初不愿自己出使,无非是这么两种原因:第一出使,难免挂一漏万,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说不定还要英勇献身,这显然是他不愿看到的。第二不出使,推荐自己总也看不顺眼的烛之武,如果他成功说退秦师,自己也可以获得举荐之功;他不成功也正好可以借此排除异己,借刀杀人。郑伯自己都好似热锅上的蚂蚁,焦头烂额,怎会有心思再去追责,说不定还会求自己再想办法。可稍精通时事些都会知道,此次出使必定能全身而还,佚之狐连这点都看不出来,不能算作是一只“老狐狸”的。但这样的人却是郑伯身边的重臣,郑伯对他言听计从,而在郑国危亡之际又再无人出头解难,可以看出他们的组合是昏君佞臣,有佚之狐这样的奸臣贼子,嫉贤妒能之辈伴随左右,郑伯就是想做明君也好比登天,困难重重,只能是“偏听则信”了。

此外,秦军出兵到达郑国有两千余里路程,这些时日郑国君臣不仅消息闭塞,军备松弛,更没有想过退兵之策,等到被围得水泄不通,佚之狐才向郑伯进言,这就不难看出其险恶用心。而郑伯在自己火烧屁股的时候,面对烛之武的怨怒之词,仅仅只说了句“是寡人之过也”[1]93,随即就又耍出威逼恐吓的手腕,迫使烛之武就范,这又怎能说他是一个勇于自责,善于纳谏的明君呢?郑伯面对被围困境,在历史上无非有这么几条路——御辱、割地、赔款、称臣。一是抵抗到底,杀身成仁。这么做的直接后果就是身死国灭,生灵涂炭,百年基业毁于一旦,这些显然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二是割地。郑国国小,恐怕无地可割。三是赔款,重金贿赂,以利相诱。但从原文看郑伯毫无此意,即便愿意花点钱息事宁人,但这招对晋国应该不好使。晋出兵理由中提到“无礼于晋”[1]93和“贰于楚也”[1]93,这两点都是基于儒家学派的礼仪——“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既然郑国“不仁不义”触怒了强晋的尊严,那这事就不是花钱能解决问题的了,更何况晋文公想的是吞并郑国壮大自己,他是要郑伯的命而非郑伯的钱;至于秦国,本来就是为了获利,郑国花钱应该好使。四是称臣,无论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郑国都不沾边儿,实质上郑国就是一个附庸在某个大国的小诸侯国,但他却看走了眼,投奔了楚国,而这个主子又没有能力为郑撑腰。如此,郑国已无路可走,郑伯才焦头烂额,无计可施后任佚之狐举荐烛之武或是李之武,张之武出使,实属无奈之举。其实对郑伯而言,最好的出路是在国内选贤任能,发展经济,吸引和接纳各式人才,富国强兵;国外重视外交,联合其他诸侯国抵御强敌。因此,要想独立自主,就要使自身不断强大,把话语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一味地依靠他国来给自己撑腰。

烛之武在答应郑伯出使之初,课文中只写了两个字“许之”[1]94,言外之意,他只是承诺答应去办,这或是出于郑伯的软硬兼施,或是抓住展现自我才华的最后时机,或是出于国家危急存亡之秋挺身而出的爱国主义,或是面对佚之狐嫉贤妒能的步步紧逼,总之他对自己能不能说退秦师并无把握,唯一可以值得肯定的就是他此次出使赴的是国难。正史上对他的记载除了《左传》的这些文字外,似乎再难找到他的名字了。《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3]137。“使”“人”二字让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在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里,烛之武的名字被写作烛武。小说中他是“考城人,年过七十,事郑国为三朝老臣圉正,三世不迁官。乞主公加礼而遣之!”[4]333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被举荐使秦时,已年逾古稀,烛之武“须眉尽白,佝偻其身,蹒跚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无不含笑”[4]333。可怜的烛之武此时已古稀之年,不顾年迈体弱,以伛偻之躯“夜,缒而出”[1]93,奔赴秦营,最后以一番异常拙劣的游说之辞侥幸躲过了身死国灭的下场,从中也不难看出他一直到老都“蜗居在郑国的原因了。古代尤其是春秋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凡是才华横溢之士都积极入世,几乎都是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奔走于列国之间来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抑或是圣明君王为了求得才华四溢的股肱之臣遍访列国,使尽浑身解数来为己所用。如百里奚就是秦穆公用5张牛皮从楚国赎回来的,更有凭借自己辞令和辩才佩得六国相印的苏秦。

而烛之武一生甘愿忍受佚之狐的打压欺辱,或者说他的隐忍不发或者有佚之狐的嫉贤妒能在作祟,但以上“自我出世”“君王求士”这两种情况均未发生在他身上,这就不能不说明此人学识有限,难以“云游四海”求得一官半职来光宗耀祖,更难以获得圣上的青睐了。因此断定,烛之武能力有限,在见到秦穆公还能说出四段说辞已相当不易。但这段历史毕竟成就了烛之武,在当时复杂的历史环境里,郑国只能选派烛之武出使,这就给我们一个暗示,时代造就人物,时事也造就英雄,机遇与自身才学是密不可分的,虽然烛之武并非名士,但其才华在郑国还算首屈一指,因此要想抓住身边稍纵即逝的大好机遇,必须要饱读诗书,学贯中西,做一个知识丰富的智者,这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再者,“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好事不见得就一定是好事,坏事也不见得就一定是坏事,烛之武是因祸得福。

像郑国这样一个“正牌”诸侯国,国君闭目塞听,臣子嫉贤妒能,何以求发展,其他有才华的士人恐早已投奔他国,郑国必定国内奇缺人才,国外缺失盟友,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年近古稀的烛之武趔趄忐忑地出使秦师,更是显得郑国朝中无人,难免落得个世人笑柄。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可见无论是新课标还是语文课堂模式改革都要求学生能批判地对待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同时,引导学生质疑也是现行高考体制下的要求。近几年的新课标高考卷,阅读类文本研习中最后一题就是分值为8分的开放型论述题,要求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发表见解,只要观点鲜明,立场坚定,自圆其说,论述条理,答案并不唯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教师上课尤其是语文课时就不应仅凭教参禁锢学生的思维,应鼓励学生拓展探讨,发散思维,敢于提出并坚持自身观点,且能自圆其说。因而平时就要多一些这样的训练和练习,在其他学科要求精准和程序化的前提下,语文学科还要完成文学素养和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只能说这条路还漫漫可待,来日方长。希望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文言知识和品鉴历史人物的同时,更能教会学生如何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相信在教师倡导,学生力行的推动下,语文素养的提高指日可待。

1]丁帆,杨九俊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2

2]李梦生撰,左传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6

《烛之武退秦师》新解李志鹏郑克楠 郑伯请烛之武退秦师

3]司马迁撰,裴駰集解,司马贞索引,张守节正义.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1

4]冯梦龙编著,蔡元放校订.东周列国志[M].济南:齐鲁书社,20059

联系方式:

工作单位:运城学院附属中学

通信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河东街269号运城学院附属中学高中语文组

邮政编码:044000

电子邮件地址:lzpsxun@sina.com815403486@qq.com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4886.html

更多阅读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 李煜 浪淘沙令 上片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词的上片,以倒叙起始,描写梦醒之后的所闻

杂文集《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序-----李承鹏 让全世界都知道

尊严(杂文集《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序) 李承鹏《左传》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齐国有个大大的花花公子叫齐庄公。齐国有个大大的美女叫棠姜。有一天,齐庄公看到美得不可方物的棠姜,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终和她暗通款曲。可这件事被棠姜的老公

中国历代美女之西汉篇《戚夫人、卫子夫》 戚夫人怎么死的

2012-12-11 12:32:16|分类: 【历史人物】 |举报 |字号订阅中国历代美女之西汉篇《戚夫人、卫子夫》戚夫人戚夫人(?-公元前194年)一称戚姬,名懿,下邳(今江苏邳州)人,祖籍秦末汉初定陶(今山东定陶),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曾随刘邦征战四年,她也是西汉初

声明:《《烛之武退秦师》新解李志鹏郑克楠 郑伯请烛之武退秦师》为网友独立不是高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