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走进羊头山脚本 羊头山新记

《乡村记忆》走进羊头山脚本 羊头山新记

【主持人】羊头山在高平众多的山脉中,一直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从地图上看,它基本上处于高平区域中线的最北端,其上不仅有着众多的上古神话遗存,诠释着这个农耕文明的发祥地,而且,大量的石刻石雕遗迹,也显示出它是一座不可多得的中华文明的艺术宝库,其秀美的自然景观与优秀的人文艺术恰到好处的结合,让人叹为观止。我们今天就走进羊头山,在那诱人的风光中,聆听一下那些美丽的传说吧。


第一集百草尝尽足迹隐

【解说】羊头山位于高平市正北十五公里处神农镇境内,为高平和长

子县的界山,有人称其“岭限二郡,麓跨三邑,山高千余丈,磅礴数十里”。其山势东起黄叶河,西连朗公山,南及吴家,北至长子县赵家庄,在高平境内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海拔高约1297米,又名首阳山。传说商朝末年,武王伐纣时,一个名叫孤竹的小诸侯国的二位公子伯夷、叔齐二人,曾在途中拦住周武王,劝其不可讨伐纣王,武王不听。商朝灭亡后,二人发誓不食周粟,一起逃入此山之中,终日采薇而食,后有人讥刺,说山上薇菜亦是周朝所有,二人听后便不再采薇,最后饿死于山中。后来此山又被本地人叫做了羊头山,那羊头山的名字又是如何而来的呢?

【同期】据清乾隆版《高平县志》记载:“旧志云,上有石状如羊头……,帝尝五谷于此。”说的就是因为此山之上,有石头的形状很像羊头的样子,所以叫做了羊头山。而原来在山顶上确实有一块巨石,状若羊头,其头朝南,其尾朝北,但后来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的飞机炸毁了。另一种说法是此山本身的形状就像一个羊头。后来还有人说羊头山的名字是来自山顶那座羊驮的北魏石刻造像碑,但这后一种说法并不为研究者所认可。

【解说】在当地还有一些民间现象,来佐证羊头山的说法。因为羊头朝向高平的神农镇,所以这里人们在说“我”字的时候,发音为“咩”,像羊的叫声,而北边的长子则把“我”说成“哦”,原因就是羊尾朝着那边。当地人还有一种说法,因为羊头朝南羊尾在北,那说明它是吃在南面,屙在北面,所以北面的长子土地比较肥沃,粮食产量较高,人民相对富裕,而南面的神农镇土地就相对比较贫脊,就是都让羊给吃穷了。传说很形象也很像当地的实情,但这里最多最美的传说却是关于上古先祖神农氏的。

【解说】据北魏《风土记》载:“神农城在羊头山,其下有神农泉,山有古城遗址,北有谷关,即神农得嘉谷处。”而北宋的《太平寰宇记》则说:“神农尝五谷之所,上有神农城,下有神农泉。”在清乾隆版《高平县志》中则说的更清楚:“羊头山及神农尝五谷之所,上有神农城,下有神农泉,……古城下60步,有二泉,左曰白,右泉清,侧有井谓神农井,……在神农泉下有地,名井字坪,有田可种,相传神农得嘉谷于此,始教播种,谓之五谷畦。”书中记载的如此清晰,那这些遗迹还在吗?又是不是真的呢?

【解说】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石径向山之深处走去,旁边那些野花野草和灌木杂树尽入眼帘,那些被善男信女系满红布条的桃树,时不时的横斜出路面,阻挡一下你匆忙的脚步,告诉你不必着急,处处都有值得一看的风景,各种形态的野松潇洒的炫耀着优美的姿态,微风轻轻吹拂着,像母亲的手一样温柔。在西面一个山峰的半山腰,一片片枯黄的杂草随风飘荡着,拨开杂草野树,依稀可以看到一些砖石的遗迹,这便是传说中的神农城遗址,遗址的大小约有四百五六十步见方,而神农城最初的模样以及有着怎样的情形,我们已经想象不出,也没有在史料中找到对其的描写,只能凭空幻想一下那刀耕火种的原始场景了。从神农城向下走五六十步,荒草掩埋的石径两旁有两眼山石砌成的泉眼,左泉白,为白龙池,右泉清,人称青龙池,在泉眼的不远处,还有一个废弃的石头辘轳井架,井口已被人用土石填埋,相传此处就是神农井。想当初,神农氏在这里穿石为泉,凿地为井,灌溉五谷,伐木筑城,教化天下百姓,人类自始才知五谷之美。而民间传说,此二泉之水,可治眼疾,凡眼疾者,用此水洗两次即好,神乎其神。有史料记载,清乾隆48年,曾经在泉旁修池,保护两泉,可惜现在已荒废如斯,令人叹息。距神农泉不远,就是五谷畦,一块大约一亩左右的平地,又称井子坪,已经长满了蒿草杂树,据说这就是神农氏发现粟种的地方。清代邑人冯士翘有诗咏五谷畦:

炎帝农开种万方,耕耘岂为一畦忙。

羊头山畔横纵亩,聊识艰难在帝王。

【同期】相传神农氏当年踏遍七十二座名山,遍尝百草,但却没有发现一种可供人类食用的植物,后来他辗转到了羊头山,发现这里奇花异草众多,便在这里仔细寻找,又在这里开荒种植试验,终于让他发现了一种植物,这便是后人所说的嘉禾,也就是现在人们说的谷子。据传说,他当时发现种子后,就把种子放在了一棵枣树上,然后才开荒打井,制造耒耜,把种子种上,后来他又把耕作方法传遍了人间,从此,人类才有香甜可口的小米饭吃。


【解说】在西面山峰的峰顶,还有一个规模不小的遗址,据说这里就是炎帝高庙,祭祀神农氏或炎帝的一座庙宇,又称炎帝祠,其创修年代不详,原有悬山顶的正殿五间,里面供奉着神农氏及其夫人和孩子,该殿正建于高平和长子的分界线上,所以下雨时,其前檐的水滴落的是高平的地界,而后檐的雨水就留到长子去了。庙宇是什么时候被拆毁的,现在已不得而知,遗址上现在还遗留有一个大石台,长满了野草灌木,四根光光的被风化了的石柱默立其上,砖瓦碎石,雕花柱础散落在荒草丛中,还有一块巨大的无字石碑,静静的躺在其中,无言的述说着沧海桑田、时光的变迁。

【解说】神农氏是上古三皇之一,与女娲、伏羲并列,是人类农耕文明的先祖,但从西汉以来,人们常常把他和炎帝搞混,所以后人祭祀他的庙宇又往往被称作炎帝庙。炎帝到底和神农氏是不是一人,或有什么关系,现在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不必深究。但羊头山上遍布了神农的足迹,这是勿容置疑的,在羊头山顶正中,还有一个祭天台的遗址,现在已被整修一新,传说这里就是神农祭天的地方,当时神农氏在这里祭告天地,为万民祈福,立竿测影,以定晨昏四时,教百姓按时耕作、贸易集市,不误农时,留下了光照后世的足迹。

【同期】相传神农在这里立竿测影,把杆影最长的一天定做冬至日,并在这一天,用自己生产的粮食来祭告上天,感谢上天的赐予,并祈祷风调雨顺,年年丰收。


【解说】沿着祭天台往下走,在它的正下方,羊头山的中线上,有一所庙宇,正在重建之中,这就是清化寺,据《高平县志》记载,此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初年,即公元477年,距今已1500多年的历史了,起初名定国寺,到北齐改名宏福寺,唐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重修,改名清化寺,后来又在不远处的团池村,建了下寺,所以此处又被称为上清化寺。但寺院不知何时被拆毁,近年来,才在原址上重建,现在已经建成的有石牌楼,天王殿以及山门两旁的钟鼓楼,还有中间的三佛殿,前院两边的厢房,而后面的五佛殿和七佛殿则正在规划之中。石牌楼为汉白玉雕成,三门四柱式结构,楼上雕花十分繁复,台阶两边有两根蟠龙华表,雕花栏杆围就的台基上,首先就是天王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仿唐式建筑,斗拱用批竹昂,前后用木质槅扇门,只是里面的神像还没有塑好。三佛殿又名大雄宝殿,建在一个一米高的石台上,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平面成长方形,也是仿唐建筑,单檐歇山顶,用琉璃脊、琉璃鸱吻、琉璃剪边,斗拱五辅作,批竹昂,无补间,殿里现在还遗留有三尊北魏的佛像,雕刻精美,非常珍贵。两边厢房均为出廊式结构,木制槅扇门窗。整个寺院沿山势而建,呈阶梯状,逐级而高,甚是宏伟。

【解说】从清化寺继续向下走,有一个两进院的观宇,那就是神农庙了。神农庙原名六名寺,其来历和创建年代均不可考,寺内的大殿为明代遗物,中殿供奉神农氏,近来庙宇又进行了修葺,并且改名为神农庙。在后院的正中有一座舍利塔,为金刚舍利多佛宝塔,又称金刚宝座塔。塔高约六米,八角三级砖塔,底部方形石座,首层塔身装饰繁多的仿木结构,斗拱椽瓦繁复,上面两层简洁无装饰,二层上嵌石铭“金刚舍利多佛宝塔”。此塔建造年代无考,也不知葬着哪一位高僧的舍利。塔前有九华池,池中有龙头日夜流淌着山中的甘泉。中殿之前也有一个莲花池,里面游鱼几许,显然是寺中的放生池。在寺的后面还有一块奇特的石碑,上刻两个“空”字,屋顶有光明二字,颇有些古波斯教的痕迹,估计为明代所留。佛家讲空,说世界本来无一物,空空如也,可为什么又留下这么一座舍利塔,来占据着羊头山最好的风水之处呢?

【主持人】“秋染羊头层林寂,深山遍遗始祖绩。

百草尝尽足迹隐,哪想身后何处寄。”

诚如是也,现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在争夺着炎帝,硬是把他拉来当做自己的同乡,穿着附会,用尽心机。试想,神农氏乃整个中华民族的祖先,为尝百草,辨五谷,他的足迹自然是踏遍了祖国的许多山川河流,在某一地方有他的遗迹也不足为奇,特别是我们这个以农耕文明传承的国家,我们的先人们在自己的家乡修一处庙宇,建一个衣冠之冢,以怀恋他,祭祀他,那是很自然的。中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过三千年而已,你何以辨其真假?真是舍本逐末。我们应当做的是,继承发扬他那种不畏险阻,不计安危,为百姓后世遍尝百草五谷的奉献精神,才不愧对先祖于苍天后土之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9848.html

更多阅读

古诗三首《乡村四月》教学反思 乡村聚落教学反思

小学古诗,乍一看,十分简单,只是二十多个字而已,但,就因为它是语言的精华,知识、情感的蕴酿非常丰厚,而这些,都得利用课堂的四十分钟去挖掘、去体会。《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

自驾游:《乡村爱情》里的真实象牙山

象牙山是赵本山以及众弟子的电视剧《乡村爱情》实景拍摄地。在辽宁北部的开原市东南30公里处。从开原到象牙山是曲折的平原乡村公路,路过几个东北农村,感觉跟我们河北普通的农村其实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有的破破烂烂的。亲戚开车前面

二人转《大西厢》 二人转大西厢全本唱词

源于元杂剧《西厢记》及民间唱本,是二人转常下单的看家戏,也叫看家锁头,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描写张君瑞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丫鬟红娘传书递简促其好事,有情人终成眷属,具有深刻的反封建意义。全本二人转《大西厢》有3600多句唱词,

《乡村爱情》第三部演员简介一 乡村爱情7演员表

《乡村爱情第三部》在铁岭开原康屯村紧张拍摄一个月,由导演赵本山亲自选拔的“王小蒙”毕畅、“李天歌”金玫玫、“天歌妈”关婷娜、“上海专家”金鸿鸣四位新面孔闪亮登场,他们被村民们戏称为象牙乡村里的“四小天鹅”。9月14日,记者

声明:《《乡村记忆》走进羊头山脚本 羊头山新记》为网友文艺就是小清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